科学活动课"四大流程"的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活动课"四大流程"的实践与探索

台州市书生小学林素雯

[摘要] 小学科学教材的编排以单元为形式,围绕一个主题,由一个个有结构的活动组成,动手实践、探究是科学课的特点。要上好科学活动课,教师要先行学习、先行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设计活动方案,然后根据活动方案细心地为学生准备材料、管理材料,再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中尽情探究,最后做到及时反思,不断改进,以提高科学活动课的效率。

[关键词] “四大流程”先行细心放手反思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主要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其核心要素包括: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

小学科学教材的编排以单元为形式,围绕一个主题,由一个个有结构的活动组成,动手实践、探究是科学课的特点。这种编排符合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学生亲自动手做比单纯听老师讲,看老师做记忆深刻得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是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而是要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的。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多感官地投入,充分调动全身各种神经,融入自己的情感,边想边做,在不断的改进中完善自己的见解,接受科学知识。也就是说“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概念”的目标都将在“科学活动”中得以落实。

基于对“科学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教材中出现的活动我是每个必做,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期待,每节课都有收获。有的活动时间长,困难大,我们还是坚持下来。如三下“凤仙花一生的观察”,我与学生一起从观察种子开始、播种、长苗、开花、结果再到种子,每一个过程都能仔细观察;还有“蚕宝宝的一生”,我们从二龄蚕开始养,多方筹集桑叶,看着蚕宝宝蜕皮,三龄、四龄、结茧、化蛾、产卵、孵化,再变成蚁蚕、一龄蚕、二龄蚕……同学们养了两三回。这是多

么有意思的事。而这样的科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得到很好的落实。要上好科学活动课,教师应该“学会先行、做到细心、敢于放手、善于反思”。

1、“先行”引路巧设计

小学科学是一门新的课程,作为科学老师,无论是知识的储备还是教学的方法都是先天不足的,新课程的理念更需要教师做个“先行者”。你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一江水,而且是源源不断的活水。积累科学知识、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领悟新课程理念,让自己全副武装后进课堂,才能深入浅出地讲授,游刃有余地组织教学;才能尊重每一个学生,大胆放手让他们实验;才能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师生身心愉悦,共同进步。

活动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课前准备有关。教材提供的是图片,如何让图片变成现实,教师必须“先行”,需要多少材料,什么时候出示材料,如何使用材料,有了这样的经验,教师才可以设计活动,为学生准备相应的材料,如果没有教师的先行实验,先行设计,这课是无法上的。如三上《比较水的多少》在先行实验中我发现水与瓶子都是无色的,看不清楚,后来在水中加了几滴红墨水,观察起来就清楚了。另外在水的准备上也改进了几次,第一次准备了1号瓶250毫升,2号瓶200毫升,在比较中发现一个杯子倒不完,学生稍一用力水会洒在桌上,实验结果不准确,最后改为一瓶水装70毫升、另一瓶水装90毫升,这样既不能让学生一眼看出多少,又可以用一个杯子就能比较出水的多少。再如,在上《食盐在水里溶解了》这一课,沙子在水中是否溶解,在先行实验中看到沙子放入水中,水变得浑浊,因为沙子里有泥土,为让学生看清实验结果,我洗了20多次沙子,洗掉附在沙子身上的尘土,沙子放水中搅拌,一停下来,沙子沉在底部,水清晰可见。做一个“先行者”,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在实验室把把弄弄很化时间:准备材料需要时间,整理材料需要时间,试做实验更需要时间,一次不行,两次、三次……改进再改进,直到满意为止。

2、“细心”备材争成功

小学《科学》课堂是由一个个活动串联而成的,材料的准备是上好课的保证。教师通过“先行”实验,为学生设计好活动的流程,接下来就是准备材料。材料

的准备需要教师的“细心”,实验室有配套教具,每个学生都有学具袋,但里面的东西并不多。(学生的材料袋一般由老师统一保管,因为学生比较好奇,会把材料袋中的材料拿出来玩,上课时却找不到,影响上课。)上课前教师要为各小组分好所需材料,装在一个盒子里,放在讲台旁一个固定的地方,上课时由材料员领取、送回。我上四年级四个班的《科学》课,现成的材料分一分都需一节课时间。如果没有现成的材料,有时需化好几天,甚至一个多星期时间才能备齐。因为我们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无法自备材料。如上《植物》单元,我去各地采集各种形状的叶子装在信封里,每个小组一份;《水》单元,为让学生认识水的特点,我购买了矿泉水、可乐、白醋、盐、白糖、酱油,每人准备一只一次性杯、一个汤匙(尝味用,考虑到卫生安全),课前把上课所需的材料分小组装好;《寻找淀粉的踪迹》为每个小组准备淀粉、滑石粉、碘酒、滴管、烧杯、还准备小量的米饭、面包、苹果、大白菜、猪肉、虾、土豆、番薯、西红柿等为学生寻找含淀粉的食物。再如上《混合》单元,豆子、沙子、木棍、烧杯、白醋、小苏打的准备。怎样不让醋味跑光,不让小苏打撒出来,我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好办法,把醋倒在小青霉素瓶中(从校医处领一些空瓶,弄掉顶上的金属盖,留下橡皮盖),把小苏打放在学生的昆虫盒中,盖上盖子。这样观察起来方便,四个班同学都能使用。购买实验用的火柴费了不少周折,附近的小店没有卖火柴的,只卖打火机,托了很多人才买到火柴。

需要多少材料,所分的材料是否可用,教师都要“细心”检查。如上四下《点亮我的小灯泡》,提供给学生的电线、电池、电珠,我都逐一检查,看能否组成一个回路,能否让小电珠亮起来。坏的电珠或没电的电池清理掉,保证每组活动都能成功。

实验后材料的整理、保管更需要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我连续教了三年的三年级,对三年级的教材了如指掌,什么实验需要什么材料,实验材料在哪里我是非常清楚的。保管好实验材料,以备后用的工作我也做得不错。如三下《分离混合物》中铁钉和木屑的混合物,我当时用大头针和纸屑混合物代替,用完后放在一个瓶子里,这个学期拿出瓶子按小组分好就行了,不用为找材料而费心了。在实验室,我不断充实教学用的材料,并用标签贴好,什么材料哪课教材使用,我是一清二楚,有了第一轮教学的经验积累,第二轮,第三轮教学就轻松许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