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练习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练习历史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综合题
1 . 制度创新和完善是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摘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三“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
材料四以追求人才资质的“择优”与选拔程序的“公平”为目标的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初步成型,宋代则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并逐渐形成了从破题到结尾的十段文体,使命题、定等“标准化”与“客观化”。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科举制正式确立于哪位皇帝时期?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科举取士考查士人的哪几方面能力?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哪一科更重要?
(3)根据材料三,说说宋朝在当时形成怎样的社会风气?这是由于宋朝哪一政策造成的?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宋代形成的“十段文体”的看法。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末年、人民为逃避按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新手和所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方人民连草根和树皮也吃不上,人们愤怒的表示,砍尽南山的竹子也难以写完他的罪恶。
材料二:唐太宗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1)材料一中景象出现在哪位统治者在位时期?这位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最终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2)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材料二中唐太宗“先存百姓”的做法是什么?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什么”
(3)如果你可以穿越到隋末,你将会给隋末的统治者哪些建议?
3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制度。分别列出隋朝、元朝开创的制度各一例。
探究二民族篇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2)材料中“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指谁?简述这一事件的主要影响。元朝对该地在中央设置了机构进行管辖,写出机构的名称及其设置的意义。
探究三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3)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列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文学表现形式。
探究四感悟篇
(4)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概括你获得的启示。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人物图像。
材料二:当今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
材料三: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谚语
(1)材料一图片的人物是我国历史著名的一代君主。请说出他的姓名以及建立的朝代名称?
(2)此君主针对材料二的“夺其权”、“收其精兵”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的“做人莫做军”是由当时政府的哪一政策的实施导致的?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为了适应这一政策,政府在发展文教事业方面是如何做的?
5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主题为“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新闻在线】
材料一2014年4月14日,大型群雕《鉴真东渡》在江苏扬州大明寺鉴真广场正式落成。据了解,《鉴真东渡》雕塑连底座高7.8米,宽13.8米,雕塑再现了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的情景。
材料二唐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西行的目的地天竺是佛教发源地,玄奘曾在天竺那烂陀寺游学。2014年5月14日,一场主题为“在佛陀脚步之上”的展览在香港开幕,展品就包括出土自那烂陀寺的文物。
【问题探究】
(1)请完成表格。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的异同
(2)玄奘和鉴真在促进唐朝与外国的友好交往中分别做出了哪些贡献?他们在文化传播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情感体验】
(3)我们从玄奘和鉴真的经历中能学到哪些精神?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5)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6 . 图示法是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常见的一种方法,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在空间和时问上的联系。下图是有关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北宋结束了A 分裂割据的局新面,与辽、西夏并立;后B_ 相继灭辽和北宋。1127年,北宋皇帝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基称帝,定都,史称南宋,与B政权长期对峙。
(2)辽和北宋在宋真宗时期发生过一次战役。在这次战役后,双方签订的盟约是什么?
(3)写出南宋抗击B政权的一位将领,并举一例相关战役。
(4)你如何认识两宋时期并立的民族政权的关系?
7 . 阅读材料:
材料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曾说过:“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请回答:
(1)唐太宗用“水”与“舟”分别比喻谁?这一比喻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
(2)唐太宗在历史上有哪些功绩,请你列举。
(3)请你评价一下这位历史人物。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历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郭沫若对武则天的评价的历史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