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社会主建设道路的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 有 多 大 胆 , 地 有 多 大 产 !
以 探究:结合此图说明大跃进错在何处? 粮 为 纲 提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农 严重背离客观规律 业 跃 进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9000万吨
大 跃 进 时 期 的 炼 钢 指 标
3000万吨
1070万吨 800万吨 535万吨
1957
1958
1959
1962
全民大炼钢
“小土群炼钢” 思考: 你认为这样炼出的钢质量会如何?你认为这样的炼钢有 什么影响?(提示:1958年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只有800万 吨合格)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放 鼓 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 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实验,只用一 开 足 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肚 干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 皮 劲 就是搞“一平二调” ,刮起了一股“共 吃 加 产风”,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经 饱 油 济的发展遭到了重大损失。 饭 干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1949-1956)
2.国民经济的恢复 (1949—1952)
意义: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3.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任务一:优先发展重工业 任务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任务一:优先发展重工业 Fra Baidu bibliotek一五”计划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 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 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 造。 ——毛泽东 材料二: 1952 年 8 月,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 团抵达莫斯科,征询苏联领导人对中国“一五”计划草案 的意见,并提出对苏联科技和建设援助的需 求 。 „„1953—1957 年 , 新 中 国 实 施 了 第 一 个 五 年 计 1 .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 划„„在这个时期,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 156”个工业 不全 项目„„称为“ 156项工程”—董志凯《关于“156项”的 2.加强国防建设,巩固新生政权 确立》 3 .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处的国际环境 4.参照苏联的经验
八字方针 1960
失误
“总路线”
1958
“大跃进” 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三 面 红 旗
启示二:社会主 义建设必须实事 求是,尊重客观 规律。
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
启示三:生产关系 的变革必须与生产 力水平相适应。
三、中国内乱——“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973)
55% 提示: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 72% 国营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 合作社经济 1956年底 1952实质: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年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社会性质变化) 资本主义经济
国营经济
二、成功与失误——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主要矛盾
1、中共 八大 (1956)
主要任务
周恩 来恢 复和 调整 (1975) 国民 经济 (1976) 邓 小 平 全 面 整 顿
(1971)
实质:纠 正“文化 大革命” 的“左” 倾错误
“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仅 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 当于新中国成立 30 年全部基本投资的 80% ,超 过了新中国成立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成功探索 国民经济的恢复
第一个五计划 中共八大的召开 经济调整(八字方针)
曲折失误
总路线的提出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巩固练习
1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 )C
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
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幅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
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擎;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 踵颂广安。 ”此联创作当不早于( A.1949年 B.1956年
D)
D.1978年
C.1966年
3. 右面这幅漫画反映的是 我国 20 世纪 50 年代末的历史 现象。造成漫画中这种现象的主 要原因是( C ) A.经济建设经验不足 B.自然灾害民不聊生 C. “左”倾错误甚嚣尘上 D.苏联政府单方毁约
经济建设方针
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2、1958年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 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二、成功与失误——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3、“大跃进”(1958) 4、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 风、“共产风”为标志的 “左”倾错误
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5、经济调整 (1960) “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
D.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6. 下列推论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前提:
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小前提:17 年来,资本主义正在各个领域全面复辟。
结论:所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这个推论(
D
)
A.大、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与结论错误 C.小前提正确,大前提与结论错误 D.大、小前提与结论都是错误的
8.(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档案资料显示,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 万以上。可是 1960 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 1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A.“三大改造” B.中苏关系
D )
C.“文化大革命”
D.“三面红旗”
4.右边“摘棉花”的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 A A. “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 c. “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5.“一乘卫星,驾火箭,十年规划,一年实现。”“一天
等于二十年,一年等于数千年。”对流行于 20 世纪 50 年代
后期的这些中国歌谣的正确理解是 (
A
)
A.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B.鼓舞了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 C.提高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 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和 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1959-1961出现建 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启示: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探索与失误(1956-1966)
正确
中共八大 1956
启示一:社会主义建 设必须从国情出发, 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 盾。
7. ( 2012 高考历史海南卷)我国“一五”计划期 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 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 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 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A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任务二: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 农业——参加农业合作社
内容
手工业——参加手工业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改造后,各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7% 19% 1% 1%
8% 3%1% 33%
【探究】从图中可看出中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第8课 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 训。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1949-1956)
1、建国初国民经济的严峻形势(背景)
请思考: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经济状况?造成这种 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前夕,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 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长期掠夺 2.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3.多年战争的破坏
探究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文化大革命” 期间,我国的经济、科技和外交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因此我们不能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你认为 这种观点正确吗?请结合史实来回答。 取得成就的原因 是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广 大科技工作者极力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 误,排除干扰,以及全国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应该认识到:取得上述成就不是“文化大革命” 的功劳,决不能因为这一时期经济建设中的这些成就 而肯定“文化大革命”。
探究:此图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 何 种负面影响? 提示: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热热闹闹的公社食堂
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
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 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 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曾被作为社 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评价与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