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建议
《古诗两首》《春日》和《咏柳》教案
![《古诗两首》《春日》和《咏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2e60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7.png)
《古诗两首》《春日》和《咏柳》教案教案《古诗两首》《春日》和《咏柳》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人对春天和柳树的描写;2.理解并背诵古诗《春日》和《咏柳》的内容;3.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古诗《春日》和《咏柳》的原文;2.制作课件,准备多媒体设备;3.为学生准备复印的古诗《春日》和《咏柳》;4.为学生准备活动板书:“春风又绿江南岸”、“到处莺啼绿映红”、“柳条金雨遥相映”。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春天的风景视频,向学生展示春天的美丽场景,引发学生们对春天的兴趣和向往。
Step 2:呈现课文教师将制作好的课件呈现出来,展示《春日》和《咏柳》的诗歌内容,并注重讲解古代诗人对春天和柳树的描写手法,并与学生共同欣赏这两首诗。
Step 3:分组朗诵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别朗诵《春日》和《咏柳》。
其他同学可以评判朗诵者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Step 4:理解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借助注释和解释,理解《春日》和《咏柳》的意境和内涵,并展开讨论:1. 诗人是如何描绘春天的美景的?2. 你觉得这些描写用词和修辞手法有什么特点?Step 5:诗歌鉴赏教师逐行解析《春日》和《咏柳》的诗句,引导学生领略古诗的美感和情感表达,启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Step 6:练习背诵学生自愿参与背诵《春日》和《咏柳》。
教师可以提供背诵指导,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背诵。
Step 7:创作小诗学生们分组,自由发挥,创作关于春天和柳树的诗句,鼓励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创造展现对美的感受,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Step 8:总结与展示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请学生自愿展示他们创作的小诗。
Step 9: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继续背诵《春日》和《咏柳》,并以情感的方式记录下一天中见到的美景。
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写一篇《春天的美丽》的文章,描述自己心目中春天的风景;2.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并作为一篇游记或日记记录下来。
咏柳春日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咏柳春日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f0a7a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03.png)
咏柳春日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认读“咏、妆、丝、绦、裁、剪”等生字,会写“碧、妆、绿、丝、剪”等生字。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咏柳》和《春日》,背诵这两首诗。
3、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
2、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通过赞美柳树和春天,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春天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景色。
2、提问:在春天里,你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咏柳》和《春日》。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4、指名朗读,教师正音。
(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教师讲解生字的字形和字义,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精读古诗,理解诗意1、学习《咏柳》(1)出示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引导学生理解“碧玉”“妆”的意思。
提问:“碧玉”在这里指什么?“妆”又是什么意思?(2)让学生想象柳树像一位梳妆打扮的美人,感受柳树的美丽。
(3)出示诗句“万条垂下绿丝绦”,理解“丝绦”的意思。
提问:“丝绦”是什么?为什么说柳枝像丝绦?(4)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感受柳枝的细长和柔软。
(5)出示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理解“裁”的意思。
提问:是谁裁出了这细细的柳叶?(6)出示诗句“二月春风似剪刀”,体会春风的神奇和创造力。
提问:为什么说春风像剪刀?(7)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想象春天柳树的美景。
《咏柳》《春日》教案设计
![《咏柳》《春日》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aafdd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9.png)
《咏柳》《春日》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咏柳》和《春日》两篇课文。
这两篇课文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其中,《咏柳》一课详细描绘了春天的柳树及其周围景色的变化,而《春日》则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两篇课文描绘的春天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 学习并掌握生字、新词,如:“嫩绿”、“拂面”、“踏青”等,提高词汇积累。
3. 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新词的学习,以及对春天景色的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a. 学生自读《咏柳》和《春日》,理解课文内容。
b.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生字、新词。
c. 学生跟读,体会课文描绘的春天景色。
3. 例题讲解:a. 分析《咏柳》中“嫩绿拂面”的修辞手法。
b. 分析《春日》中“鸟语花香”的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a. 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春天的描写。
b. 同桌互相交流,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咏柳》《春日》2.板书内容:a. 生字、新词b. 春天的景色描绘c.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新词,每个写5遍。
b. 选取一个春天景色,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绘,不少于100字。
2. 答案:a. 生字、新词答案略。
b. 描绘春天的例文: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春风拂面,柳树姑娘挥舞着长长的辫子,翩翩起舞。
河水唱着欢快的歌,一路向前流淌。
花儿们也不甘示弱,纷纷绽放出美丽的笑容,仿佛在参加一场盛大的舞会。
古诗《咏柳》《春日》教案(1)
![古诗《咏柳》《春日》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270a87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1.png)
古诗《咏柳》《春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
这两首诗分别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和宋代诗人朱熹之手,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经典的文学作品。
所选章节为:《咏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二首》。
《春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二首》。
详细内容:1.《咏柳》:诗中描绘了春天柳树发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春日》:诗中描绘了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
2. 领悟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古诗阅读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寓意和意境。
2. 教学重点:掌握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学会欣赏古典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柳树发芽、万物复苏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的美好回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新课导入:(1)朗读《咏柳》和《春日》,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逐句解释诗中的关键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3. 例题讲解:以《咏柳》为例,讲解古诗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日》中的修辞手法。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咏柳》:(1)基本内容:春天、柳树、嫩绿、喜爱(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2. 《春日》:(1)基本内容:春天、阳光、万物、美好(2)修辞手法:对仗、排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
(2)分析两首诗中的修辞手法。
2. 答案:(1)翻译:《咏柳》译文;《春日》译文。
(2)修辞手法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首诗中的修辞手法。
咏柳春日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咏柳春日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31ed7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f.png)
咏柳春日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并背诵《咏柳》和《春日》这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诗的含义,感受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之情。
3、学习诗中描绘景物的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两首诗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1)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2)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美景与现实生活中的春天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春天的美景。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春天的视频,展示春天里柳树发芽、花朵盛开的美景。
2、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的美景,你们能想到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3、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咏柳》和《春日》。
(二)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理解诗意1、学习《咏柳》(1)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重点解释“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词句。
(2)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把柳树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3)让学生体会诗人对柳树的赞美之情。
2、学习《春日》(1)同样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诗句。
(2)提问学生:诗人在泗水之滨看到了怎样的景象?(3)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四)诗歌赏析1、对比两首诗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1)相同点:都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都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0c87f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7.png)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一、《咏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古诗的特点和形式。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咏物的艺术表现形式。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能够运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悟。
【教学内容】1. 古诗《咏柳》的赏析。
2. 体验咏物的艺术表现形式。
3. 自由创作一首咏物诗。
【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准备好《咏柳》的诗文和相关的图片,准备纸和笔供学生用来写诗。
2. 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关于柳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柳树的兴趣,让学生说说对柳树的第一印象。
3. 导入诗文:指导学生阅读《咏柳》的诗文,并缓慢朗读诗歌。
帮助学生了解古诗的特点和形式,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
4. 分析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语言运用等,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修辞手法,并与学生讨论为什么《咏柳》会被称为一首咏物诗。
5. 体验咏物诗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例如花、鸟、云等),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首咏物诗。
老师可以给予一些诗歌创作的指导和启示。
6. 互相朗读和分享:学生完成自己的诗歌后,互相朗读和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和学习。
7. 总结:老师总结咏物诗的特点和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朗读和分享来评价其对《咏柳》的理解程度和诗歌创作的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咏物诗作品,对其内容和语言进行评价和指导。
二、《春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古诗的特点和形式。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咏物的艺术表现形式。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能够运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对季节的感悟。
【教学内容】1. 古诗《春日》的赏析。
2. 体验咏物的艺术表现形式。
3. 自由创作一首咏物诗。
【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准备好《春日》的诗文和相关的图片,准备纸和笔供学生用来写诗。
2. 导入新课:给学生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让学生说说对春天的第一印象。
《古诗两首》《春日》和《咏柳》教案(通用(1)
![《古诗两首》《春日》和《咏柳》教案(通用(1)](https://img.taocdn.com/s3/m/20d1197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b.png)
《古诗两首》《春日》和《咏柳》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古诗两首》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春日》和《咏柳》两首古诗的学习与鉴赏。
《春日》描绘了春天景色的生机盎然,而《咏柳》则通过描绘柳树的生长姿态,展现了春天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春日》和《咏柳》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人对春天景色的描绘。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诗的基本内容、描绘手法和情感表达。
难点: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和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景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回忆和感受,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新课导入:介绍《春日》和《咏柳》的作者及背景,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课文讲解:a. 《春日》:详细讲解诗中的景物描绘、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
b. 《咏柳》: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感受柳树的生长之美。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春天的景色,进行课堂互动。
5. 例题讲解:选取两首古诗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赏析,指导学生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古诗两首》《春日》和《咏柳》2. 内容:a. 《春日》:描绘春天景色,表达赞美之情。
重点词汇:花、鸟、春、日。
b. 《咏柳》:通过描绘柳树,展现春天的美好。
重点词汇:柳、绿、细、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描述《春日》和《咏柳》中的景色。
b. 分析两首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2. 答案:a. 《春日》: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花儿盛开,鸟儿欢唱,阳光明媚,充满生机。
b. 《咏柳》:诗人通过描绘柳树的嫩绿、细长,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咏柳、春日](https://img.taocdn.com/s3/m/09b0d2b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1.png)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咏柳》、《春日》两首古诗的基本含义,了解春天的美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阅读、吟诵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含义,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境美。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演示文稿,向学生详细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和基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笔记。
3.概括(5分钟):总结两首古诗的主要意思,强化学生的记忆。
4.练习(10分钟):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咏柳》、《春日》所描绘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讨论与提问(10分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针对疑问进行提问和解答。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演示: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与两首古诗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诗歌所描绘的景象。
2.视频播放:播放有关春天的纪录片或科普短片,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春天的特征和自然环境的美妙之处。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4.阅读指导:通过阅读课本中的注释和相关资料,指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和修辞手法,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让学生现场描述《咏柳》、《春日》所描绘的景象,并进行简单的小组讨论。
2.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出对《咏柳》、《春日》两首诗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3.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贡献,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三年级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
![三年级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e5c63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c.png)
三年级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三年级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咏柳》和《春日》这两首古诗。
2、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感受古诗中描绘的春景。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学习古诗中的生字新词,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掌握古诗中的生字词,如“咏、绦、裁、泗、滨”等。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春天的巧妙之处。
引导学生从古诗中领悟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蓬勃。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理解古诗的含义。
2、讲解法:对古诗中的生字词、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情境教学法: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春景。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春天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景象。
提问:同学们,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非常喜欢春天,他们用诗歌来描绘春天的美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分别是《咏柳》和《春日》。
2、初读古诗教师范读两首古诗,让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重点指导“咏、绦、裁、泗、滨”等字的读音。
3、理解诗意学习《咏柳》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用“碧玉”和“绿丝绦”来比喻柳树的巧妙之处。
让学生思考“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两句诗中,诗人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学习《春日》帮助学生理解“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中“胜日”“寻芳”“泗水滨”等词语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景。
引导学生体会“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句诗所表达的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古诗两首》《春日》和《咏柳》优质教案(通用
![《古诗两首》《春日》和《咏柳》优质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475d415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6.png)
《古诗两首》《春日》和《咏柳》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古诗两首》中《春日》和《咏柳》。
这两首诗分别选自教材第三章和第五章。
《春日》描绘春天美丽景色,表达诗人对春天喜爱之情;而《咏柳》则通过描绘柳树生长过程,寓意人生哲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春日》和《咏柳》这两首古诗基本内容、韵律和意境。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欣赏能力,提高他们文学素养。
3. 通过学习古诗,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韵律、意境以及寓意。
2. 教学重点:理解《春日》和《咏柳》内容,感受古人智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春日》和《咏柳》打印资料、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春天图片,让学生描述春天美景,引出《春日》这首诗。
2. 朗读《春日》:让学生跟随老师朗读,感受古诗韵律美。
3. 讲解《春日》:分析诗中意象,解读诗人情感。
4. 实践情景引入:《咏柳》寓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
5. 朗读《咏柳》:让学生分组朗读,体会古诗节奏。
6. 讲解《咏柳》:分析诗中象征意义,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哲理。
7.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两首诗韵律、意境,讲解古诗鉴赏方法。
8.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自己分析一首古诗,分享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春日》作者:朱熹意境:春天美景情感:热爱春天2. 《咏柳》作者:贺知章意境:柳树生长过程寓意:人生哲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春日》和《咏柳》,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从两首诗中选择一首,分析其韵律、意境和寓意。
2. 答案:《春日》翻译:春天里,美景如画,让人陶醉。
诗人通过描绘春天景色,表达对春天热爱之情。
《咏柳》翻译:柳树在春风吹拂下,茁壮成长。
诗人以此寓意人生哲理,鼓励我们要顺应时代,勇往直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法,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春日》和《咏柳》内容。
古诗《咏柳》《春日》教案
![古诗《咏柳》《春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cbabb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3.png)
古诗《咏柳》《春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中关于古诗的部分,重点分析两首古诗:《咏柳》和《春日》。
这两首诗分别位于教材第三章的第二节和第四节。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对两首诗的朗读、解析、背诵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咏柳》和《春日》这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朗读、解析和背诵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以及诗歌的朗读、解析和背诵。
教学重点:《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2. 朗读:让学生齐读《咏柳》和《春日》,初步感知两首诗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详细讲解两首诗的作者、背景、诗意、意象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
4. 例题讲解:分析《咏柳》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和《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讲解诗句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朗读、解析和背诵。
6. 背诵:组织学生集体背诵两首诗,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咏柳》《春日》2. 板书内容:《咏柳》:作者、背景、诗意、意象、修辞手法《春日》:作者、背景、诗意、意象、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咏柳》和《春日》。
(2)选择一首诗,分析其意象和修辞手法。
2. 答案:(1)见教材。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学习的方法和兴趣,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搜集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进行比较阅读。
《古诗两首》教学建议2_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建议2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680dbe83c4bb4cf6ecd151.png)
《古诗两首》教学建议2
本文是关于《古诗两首》教学建议2,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朗读录音磁带;到户外观察柳树和春日的景色。
授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
用幻灯片,看柳树和春天的图片或录象,指导看图,让学生观察柳树和认识春天风和日丽的景色。
1、《咏柳》:
⑴课前让学生观察柳树及其生长情况。
⑵结合插图,展开想象。
⑶抓住重点词语推敲,比如说“妆”、“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⑶抓住后两句,学习古诗。
2、《春日》:
⑴讲解“寻芳”、“万紫千红”。
⑵结合《咏柳》说说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什么景色。
⑶让学生仿照作者观察的方法,借助某一种景物,说一说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⑷古诗拓展。
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可以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将课文背下来。
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了解古诗大意和表达的感情。
进一步通过课堂练习突出对学生说和写的锻炼。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两首 咏柳 春日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两首 咏柳 春日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b3dc2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9.png)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案教案名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咏柳》与《春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诵读并背诵《咏柳》和《春日》这两首古诗,理解诗歌大意,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朗诵示范、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学会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贺知章和朱熹及其创作背景。
2. 学习《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理解诗句含义,解读诗词中的艺术形象和表达手法。
3. 引导学生通过诗词领略古代文人墨客对于春天的独特审美视角。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包括作者简介、古诗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等内容;准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现春景与柳树的形象。
2. 学生准备:预习《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查阅相关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春天在哪里”的话题引入,展示春日景象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的联想和讨论。
2. 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简述贺知章与朱熹的生平事迹以及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3. 古诗学习:逐句讲解《咏柳》与《春日》的诗意,辅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引导学生理解和想象诗句所描述的画面。
4. 分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诵或绘制诗词画面等活动,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对比两首诗在表现春天主题上的异同点,探讨诗人的情感寄托和艺术特色。
五、教学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仿写一首关于春天的小诗,并在课堂上分享。
同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更多的古诗,进一步提高文学素养。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咏柳》与《春日》中诗人如何运用丰富的意象描绘春天,以及古诗带给我们的美学享受和生活哲理。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朗诵、讨论、表演等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其对古诗的理解程度。
古诗《咏柳》《春日》教案(1)
![古诗《咏柳》《春日》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a5604e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5.png)
古诗《咏柳》《春日》教案一、教学内容1.《咏柳》:诗句解析、诗意理解、背景介绍。
2.《春日》:诗句解析、诗意理解、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掌握其诗意和背景。
2. 学会分析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诗句解析、诗意理解、背景介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景色,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背景介绍:介绍诗人贺知章和孟浩然,以及两首古诗的背景。
3. 诗句解析:a. 《咏柳》:逐句解释诗句,分析诗句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b. 《春日》:逐句解释诗句,分析诗句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4. 例题讲解:分析两首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读其他古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背诵《咏柳》和《春日》。
b. 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分析其意境和表达技巧,写出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
2. 答案:a. 背诵内容见课文。
b. 示例:以《静夜思》为例,分析诗句意境、表达技巧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探讨其他季节的古诗,了解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
b. 了解古代诗人的生平事迹,加深对古诗背景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并背诵《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掌握其诗意和背景”。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的“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3. 教学过程中的“诗句解析”和“例题讲解”。
4.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写出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
一、教学目标理解并背诵《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掌握其诗意和背景。
1. 在课堂导入阶段,通过展示春天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为学习古诗营造氛围。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建议古诗两首咏柳和春日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建议古诗两首咏柳和春日](https://img.taocdn.com/s3/m/c0918f7783d049649a665877.png)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建议:古诗两首咏柳和春日》摘要:、教材简说这精课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景色,《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作品写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写景诗较清新通俗除课《咏柳》外还有《采莲诗》《回乡偶》广传诵、教材简说这精课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景色《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作品写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春日》是宋代理学朱熹所作是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春天景色也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头这道理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春天渴望以及春天到喜悦《咏柳》咏思是用诗词形式描述课是歌颂、赞美思柳树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然世界呈现出勃勃生机碧玉妆成树高碧玉绿色玉这里把柳树枝叶比作碧玉妆打扮树满树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思全句思是高高柳树长满了翠绿新叶看上像用碧玉装饰扮样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绦种丝织带子全句思是从树上垂下无数像绿色丝带样柳条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又细又嫩叶子裁裁剪全句思是这细细嫩叶是谁巧手剪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像全句思是原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啊!《咏柳》前两句用比喻手法描绘了静态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生命力两句用问答形式赋予巧妙想象把对柳树赞美引向对春天赞美这是这首诗主要特《春日》诗题思是春天里全诗讲是作者春日里游览看到无限春光从有所体悟阐发了己哲理思考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风景泗水水名山东省部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并发而得名它是淮河支流流曲阜也是孔子讲学地方和死安葬处近旁滨水边泗水边寻芳实际上说是追圣人道全句思是风和日丽天诗人到孔子曾呆地方泗水流域观赏风景无边光景新光景风光景色辰这里形容很短全句思是那里风光无限许多新鲜奇丽景色映入眼帘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平常、随便识得认识到东风面春风面貌因我国春夏季多东南风故称春风东风全句思是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形容花争奇斗艳景色总是都是全句思是花盛开、姹紫嫣红景象都是由春风染而成以上两句思是人们寻常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见到万紫千红景象以也就是说春风徐各种景象焕然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美景这首诗前两句是从感性上得到认识两句从理性上受到启发采用虚实结合手法描绘春天景色无边光景新是虚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虚实结合、寓哲理感性形象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气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道理给人以理性思考是这首诗主要特选编课目是让学生诵了然春天美丽和生气勃勃从感悟春天生命力美增强热爱然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古代诗歌热爱感情这两首诗教学重是让学生体了诗句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记背诗句二、学习目标会认生会写7生能正确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背诵两首诗3能用己话说出诗句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然感情感悟然美三、教学建议课前让学生观察春天然景物重观察柳树及其生长情况春天花盛开、争奇斗艳情景如因季节观察不到可以让学生回忆春天景象或些有关春天图片看看教师准备有关春天课件或图片课要认识有会写有7可以让学生根据生形特用己方式主识比如可以诵识己画出生就不认识和不准音或或向老师、学请教也可以分析形重识记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要加强对形指导比如裁与衣有关里面是衣;剪用刀剪下面是刀;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旁指导写让学生先准音看清形结构再动笔写教师重提醒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笔是不是捺;滨七笔是笔撇不是两笔;紫下面糸不要丢3这两首古诗描写是春天容教学要调动学生生活积累充分感受春天然景象再学习诗句可以这样导入春天是什么样?春天柳树是怎样?春天花盛开景象是什么样?你能用语言或学诗句形容吗?学生回忆己认识和体验再提出看看古代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这样再课使学生对诗句容产生浓厚兴趣古诗学习要以诵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基础上可以教师、音乐配等教师指导学生边边体会诗句思想象诗句描绘画面达到对诗句容有体了不必专门死抠其词义粗通基础上让学生用己话说说诗句容反复诵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下5指导朗重让学生出感情、出诗节奏感可以结合看图想象情境感悟诗句含义体会作者所想所感再通诵把己理和感悟到情感表达出诵教师要做必要技术指导要学生把握节奏、停顿出诗韵律比如碧玉妆成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候词与词节奏不要完全样有快有慢要有变化强调容要重音比如谁春风东风总是春6根据诗句特可以采取不方式理古诗容突破难如碧玉妆成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句可体会到静态柳树色彩美、形态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春风剪开柳叶动态景象也就是春风柳叶翻飞飘动情景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新可把己当作游客晴朗日子里到河边看新奇春景想想当景致是怎样?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让学生想象春风吹拂下万紫千红景象从而体会诗句容7关课思考练习题题是背诵课可以结合课学习进行熟成诵让学生背诵也可以采用相比赛方式记背题用己话说说下面诗句思是理诗句容练习理不要拘泥课容直译只要让学生凭借己理把思说清楚即可如因有了东风才会有万紫千红春天花盛开、姹紫嫣红景象都是由春风染而成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见到万紫千红花开景象以春风徐徐吹各种景象焕然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美景这几种表达都可以四、参考贺知(6597)唐代诗人季真晚年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少年就以词而出名公元695年擢进士做工部侍郎等官晚年与李白交友酒作诗神采飞扬他工法尤善草隶《全唐诗》存其诗卷共存诗0首写景诗较清新通俗除课《咏柳》外还有《采莲诗》《回乡偶》广传诵朱熹(3000)南宋思想、教育、学元晦晦庵、晦翁别称紫阳、考亭祖籍徽州婺(今江西)生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曾任阁修撰等职他博览群广籍对学、史学、学、乐律以至然科学有不程贡献哲学上发展了程颐、程颢关理气关系学说集理学成建立了完整客观唯心主义理学系统称程朱理学他从事教育强调启发式他治学态严谨分析问题精密对代学者影响很他著作很多有《四句集》《周易义》《诗集传》《楚辞集》人编纂《晦庵先生朱公集》和《朱子语类》等多种。
《咏柳》《春日》教案设计
![《咏柳》《春日》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ddd7f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0.png)
《咏柳》《春日》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
所选内容出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具体内容包括:1.《咏柳》:诗人贺知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柳树的风姿,通过对柳树的赞美,表达了春天的美好。
2.《春日》:朱熹在这首诗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两首古诗,感受古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 学会通过阅读古诗文,提取关键信息,理解诗意。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提取关键信息,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1)介绍诗人贺知章和朱熹的生平。
(2)引导学生阅读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逐句解析古诗,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 例题讲解:以《咏柳》为例,分析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让学生从诗句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诗人如何描绘柳树的美。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春天的一种景象,如“春花”、“春水”等。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两首古诗中各自描绘的春天景象,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咏柳》与《春日》2. 内容:《咏柳》:诗人贺知章描绘的柳树美《春日》:朱熹笔下的春日景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咏柳》和《春日》。
(2)用自己的话分别描述两首古诗中的春天景象。
2. 答案:(1)背诵内容正确,无误。
(2)示例:《咏柳》:春天,柳树抽出嫩芽,万条垂下的绿丝绦如同美丽的裙摆,随风起舞。
《春日》: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生机勃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解析两首古诗,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教学效果较好。
2024年古诗《咏柳》《春日》教案
![2024年古诗《咏柳》《春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c7c17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d.png)
2024年古诗《咏柳》《春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诗中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
2.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诗中关键词语的解释和运用。
2.诗意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咏柳》和《春日》的课件、板书设计。
2.学生准备:预习《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查找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咏柳》1.导入(1)教师出示柳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柳树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对柳树的了解。
2.学习《咏柳》(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咏柳》,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咏柳》,理解诗的基本内容。
(3)教师讲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如“碧玉”“丝绦”等,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3.分析与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咏柳》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讨论诗中描绘的柳树形象,以及诗人对柳树的喜爱之情。
4.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根据《咏柳》的内容,创作一首赞美柳树的小诗。
(2)学生展示作品,全班投票选出最佳创意奖。
第二课时:《春日》1.导入(1)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2.学习《春日》(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春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春日》,理解诗的基本内容。
(3)教师讲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如“胜日”“光景”等,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3.分析与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春日》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等。
(2)学生讨论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以及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春日》的内容,创作一首赞美春天的小诗。
(2)学生展示作品,全班投票选出最佳创意奖。
六、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建议-word文档资料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建议-word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b8f2b4148d7c1c709a14517.png)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建议课前让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景物,重点观察柳树及其生长情况,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情景。
如果因季节观察不到,可以让学生回忆春天的景象或找一些有关春天的图片看一看。
教师准备有关春天的课件或图片。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4个,会写的字有7个。
可以让学生根据生字的字形特点,用自己的方式自主识字,比如,可以在诵读中识字,自己画出生字,就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准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也可以分析字形重点识记: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
要加强对字形的指导,比如,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指导写字时,注意让学生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结构,再动笔写。
教师重点提醒:“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这两首古诗描写的是春天的内容,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充分感受春天的自然景象,再学习诗句。
可以这样导入:春天是什么样的?春天的柳树是怎样的?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是什么样的?你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在学生回忆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后,再提出:看看古代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
这样再读课文,使学生对诗句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古诗的学习要以诵读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可以教师范读、音乐配读等。
教师指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达到对诗句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不必专门死抠其中的词义,在粗通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内容。
最后,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下来。
指导朗读时。
重点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的节奏感。
可以结合看图,想象情境来感悟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
再通过诵读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诵读时教师要做必要的技术指导,要求学生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1完整篇.doc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1完整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466c0b93050876323012123d.png)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一-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咏柳》)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 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2) 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4) 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四、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学习《春日》)一、复习导入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建议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641210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4c.png)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建议1课前让学生观看春天的自然景物,重点观看柳树及其生长情形,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情形。
假如因季节观看不到,能够让学生回忆春天的景象或找一些有关春天的图片看一看。
教师预备有关春天的课件或图片。
2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4个,会写的字有7个。
能够让学生依照生字的字形特点,用自己的方式自主识字,比如,能够在诵读中识字,自己画出生字,就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准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也能够分析字形重点识记: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
要加强对字形的指导,比如,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的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指导写字时,注意让学生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结构,再动笔写。
教师重点提醒:“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3这两首古诗描写的是春天的内容,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存,充分感受春天的自然景象,再学习诗句。
能够如此导入:春天是什么样的?春天的柳树是如何样的?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是什么样的?你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在学生回忆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后,再提出: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样描述春天景色的。
如此再读课文,使学生对诗句内容产生浓厚的爱好。
4古诗的学习要以诵读为主,能够采取多种形式来读,在自读的基础上,能够教师范读、音乐配读等。
教师指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意思,想象诗句描画的画面,达到对诗句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不必专门死抠其中的词义,在粗通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内容。
最后,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下来。
5指导朗读时。
重点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的节奏感。
能够结合看图,想象情境来感悟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
再通过诵读把自己的明白得和感悟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建议
1课前让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景物,重点观察柳树及其生长情况,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情景。
如果因季节观察不到,可以让学生回忆春天的景象或找一些有关春天的图片看一看。
教师准备有关春天的课件或图片。
2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4个,会写的字有7个。
可以让学生根据生字的字形特点,用自己的方式自主识字,比如,可以在诵读中识字,自己画出生字,就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准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也可以分析字形重点识记: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
要加强对字形的指导,比如,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指导写字时,注意让学生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结构,再动笔写。
教师重点提醒:“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3这两首古诗描写的是春天的内容,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充分感受春天的自然景象,再学习诗句。
可以这样导入:春天是什么样的?春天的柳树是怎样的?春天百
花盛开的景象是什么样的?你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在学生回忆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后,再提出:看看古代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
这样再读课文,使学生对诗句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4古诗的学习要以诵读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可以教师范读、音乐配读等。
教师指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达到对诗句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不必专门死抠其中的词义,在粗通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内容。
最后,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下来。
5指导朗读时。
重点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的节奏感。
可以结合看图,想象情境来感悟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
再通过诵读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诵读时教师要做必要的技术指导,要求学生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
比如: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读的时候,注意词与词之间节奏不要完全一样,有快有慢,要有变化。
需强调的内容要读重音,比如“谁”“春风”“东
风”“总是”“春”。
6根据诗句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理解古诗的内容,突破难点。
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句,可体会到静态中柳树的色彩美、形态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春风剪开柳叶的动态景象,也就是在春风中柳叶翻飞飘动的情景。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可把自己当作一个游客,在晴朗的日子里,到河边去看新奇的春景,想一想,当时的景致是怎样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让学生想象在春风的吹拂下,万紫千红的景象,从而体会诗句内容。
7关于课后思考练习题。
第1题是背诵课文。
可以结合课文学习时进行,在熟读成诵中,让学生背诵,也可以采用互相比赛的方式记背。
第2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是理解诗句内容的练习。
理解不要拘泥课文内容的直译,只要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把意思说清楚即可。
如,“因为有了东风,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
”“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花开的景象以后。
”“春风徐徐吹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这几种表达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