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大城市居民通勤问题的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大城市居民通勤问题的分析

目录

执行总结 (3)

正文 (4)

1 引言 (4)

2 我国大城市居民通勤人口的总体特征分析 (5)

3我国大城市居民通勤活动行为的时间特征分析 (6)

4 居民通勤活动行为的空间特征分析 (8)

5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执行总结

1分析框架

本文研究的是大城市居民的通勤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①调查地点通勤人口的总体特征分析:居民工作地点、主要交通方式;

②居民通勤活动行为的时间特征分析:单程平均花费时间、不同通勤方式时间差异、居民通勤活动的时间分布、通勤出行时段分布(不同交通方式);

③居民通勤活动行为的空间特征分析:距离、性别等。

2 分工情况

整篇文章的思路、框架是小组讨论的结果,具体分工如下:引言、结论、最后的排版是由李颖潇负责,正文的第一部分我国大城市居民通勤人口的总体特征分析由王琳负责,正文的第二部分时间特征分析由李颖潇、刘笑吟负责,正文的第三部分空间特征分析由孙嘉欣负责。

3 遇到的问题

研究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数据缺乏,而且替代数据不好找。我们在写作中主要是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为例,但是通勤时间、通勤距离等数据基本上不管是在中国年鉴还是在地方年鉴上都没有找到,因为条件的不允许我们也很难做实际的考察。所以我们的数据来源基本上是第三手、第四手数据,包括《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地方新闻、期刊论文等。

4 我们的体会

通勤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交通现象,有着,十分明显的特点,也是每一个有工作的人需要面对的问题,而通勤有时候并不仅仅只是交通的问题,还涉及工作地、居住地的选择等等,。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我国大城市相比于其他国家的城市而言通勤时间都过长,北京市是世界上通勤时间最长的城市,为52分钟。通勤时间涉及到一个城市的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公共交通设施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不是本文的研究正点,但是我们认为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文

1 引言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有57.1%-66.1%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即相对于2002年城市人口大约增加3.2-4.6亿,达到8.3-9.6亿人。可以说,我国正在向城市型国家高速转型,而且城市人口增长相对集中于大都市区。

随着城市化、机动化和私家小汽车的增长,我国大都市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城市蔓延特征。如国土资源部对北京等31个特大城市的城市用地规模分析表明,近十年来我国特大城市用地规模平均增长达50.l%,特大城市用地规模的人口弹性系数为2.29,远高于1.12的合理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变得日益凸出。而且城市空间蔓延与交通拥堵之间出现了不良的协同演化——恶性交互循环,而且交通、土地、环境、规划与建设等部门往往各自为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导致我国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土地利用、交通和生态环境关系严重失衡,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要搞清楚大都市交通、土地利用的协同关系,就有必要首先了解和认识都市区人们的就业、通勤和居住之间的时空规律和变动趋势,这是探讨大都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交通模式以及城市规划相互之间协同演化的前提。

通勤活动行为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的居住场所与工作场所处于不同地点,这样上班和下班就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采用一定的交通方式到达目的地,这些活动所经由的路线和地点就构成了人们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这种活动行为不同于购物和闲暇,他们是发生在城市运输高峰时间由居住地转移向工作地点的活动行为,因此,居住地、工作地的场所,通勤活动时间,以及可以利用的交通手段决定通勤行为的时空特点。

但是,影响通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总结了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图1表示的是影响居民通勤的具体原因。

本文将从通勤人口的总体特征、通勤的时间特征、通勤的空间特征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大城市居民通勤的情况。

2 我国大城市居民通勤人口的总体特征分析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有57.1%-66.1%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即相对于2002年城市人口大约增加3.2-4.6亿,达到8.3-9.6亿人。可以说,我国正在向城市型国家高速转型,而且城市人口增长相对集中于大都市区。

2.1居民工作地与居住地关系

由于大城市发展规划的不同,居民工作地与居住地关系之间存在着差异。

北京是典型的按功能规划的多核心区城市,随着规划的进一步完善,逐渐呈现出工作地与居住地集中在不同功能分区的形态。北京的区县可以简单的划分为城市内核与城市外围,依照工作地与居住地的区域差异,居民通勤分为内部通勤、外向通勤、逆向通勤、侧面通勤。以北京为例的大城市有以下通勤特点:

(1)区内通勤比例大,侧面通勤比例大,内部、内向、逆向通勤比例基本相当。

(2)中距离通勤为主,通勤距离和通勤人数之间基本上呈负相关关系。

(3)内部通勤距离相对较短,内向、逆向通勤距离相当,侧面通勤距离较长。

(4)通勤密度过大是城市内核交通压力过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上海以浦东新区为例,人口与产业,特别是与面向社区的居民或商业服务业交错分布的特征使得居民的居住地与工作地交织在一起,即呈现TOD形态。此外,居民通勤的时耗和成本是有限制的,所以居民也偏爱在与工作地临近的区域居住。样本显示,五成以上的人在本街镇工作,七成以上的在本区内,只有不到三成的在外区(县)。

2.2居民通勤的主要交通方式

尽管大城市为了解决交通拥挤,尤其是早晚“双高峰”,在公共交通上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由于私人交通的便捷性,公共交通在我国大城市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公共交通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不足。

调查分析显示,相对于欧美大城市通勤出行采用公共交通方式的比例为60%-80%,北京市居民通勤采用公共交通方式比例较低,而且目前家庭轿车保有量快速上升,通勤需求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的矛盾日益加剧。因此,需要改善私人交通对公共交通的替代关系,合理限制和引导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提高现有公共交通系统利用率、轨道交通分担率和短途通勤的自行车使用比率。另据调查表明,相当多的北京市居民在工作中的通勤方式不止一种,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交通方式的结合。主要包括非机动交通(自行车、步行)与公交车、轨道交通的换乘;公交车之间的换乘;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公交车与轨道交通的换乘,以及私人机动车与公交车或轨道交通的换乘等。各种不同的交通方式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优势,并且人均所占道路面积不同,在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堵塞中所起作用大小不同。因此,建立高标准的站场枢纽,改善私人交通向公共交通的换乘条件,发展适合居民需要的组合通勤方式,将极大地缓解大都市中心区交通拥挤的现状。

上海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虽然多数私人交通工具出行的时速和范围都不及公共交通,但由于使用它的成本低且大量通勤者的居住地与工作地相距不远,私人交通方式依旧是城市通勤交通工具的主体。私人交通所占的比重达到72.2%,而公共交通的比重仅有27.3%,选择私人交通方式通勤的居民多选择两轮车,选择公共交通的则多选择公共汽车。

3我国大城市居民通勤活动行为的时间特征分析

3.1单程通行时间分析

根据《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英国咨询公司雷格斯公司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