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制造业十大特色产业盘点(1)论文
应用文-温州:制造业十大特色产业盘点

温州:制造业十大特色产业盘点'经过20多年的,温州已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制鞋、制革、服装、工业电器、塑料制品、打火机、眼镜、钮扣拉链、印刷包装、制笔等特色产业。
这些特色产业基本上已形成了以区域为轴心,以市场为依托,以名牌产品或强势企业为龙头,众多中小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而实行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格局。
\xa01.制鞋业\xa0制鞋行业是温州规模最大的传统产业。
全市现有制鞋企业4500多家,其中皮鞋企业3000多家,童鞋企业900多家,胶鞋企业600多家;鞋类产品有皮鞋、胶鞋、童鞋、运动鞋、工艺鞋、雨靴等。
2000年全行业从业人员35万多,产值达283亿元,出口交货值58亿元;皮鞋产量6亿多双,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童鞋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左右,而且6成出口海外。
\xa0温州制鞋行业现拥有国内外先进制鞋流水线1800多条,在装备、工艺、技术、质量等方面均居国内领先水平。
1999年,温州首开全国制鞋技术评定,设有鞋样设计、制鞋工艺两个专业,目前温州拥有制鞋专业技术人员5000余人。
至2000年底,已有70家企业获准佩挂“ 中国真皮标志”,(占获准佩挂“中国真皮标志”企业总数的55%),4家企业产品成为国家首批免检产品,25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xa0名牌产品和强势企业众多。
全市年产值超亿元的制鞋企业18家,拥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3家“中国十大真皮鞋王”、2家“中国五大真皮名鞋”;奥康、吉尔达、康奈、东艺等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性行业龙头企业。
2000年,奥康的皮鞋产量为500万双,产值达6.7亿元,已跃居温州制鞋行业首位;吉尔达皮鞋外销量占其总量的70%以上,平均每天有6000双皮鞋走出国门;东艺皮鞋外销量占其总产量的98%。
同时,荣光集团已跻身全国胶鞋行业三强,其生产的“荣光”牌系列胶鞋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xa0分工协作程度高,辅助配套能力强。
鞋样设计、鞋底、鞋跟、鞋带、面料、饰品、垫料、鞋胶、鞋盒、鞋油、鞋刷以及各种制鞋和信息、运输、销售等等,都有专业厂家和服务机构,从而加快了温州制鞋业创区域品牌的速度。
温州产业分析

温州产业分析一、温州市产业概况1.温州产业现状根据2011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预计2010年温州市生产总值达到2900亿元,是2005年的1.8倍,年均增长11%,三次产业比重由4.1∶54.4∶41.5调整到2.8∶53.1∶44.1。
温州市主要产业相对集聚在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和沿海平原,初步形成“一带两区”的产业布局雏形。
一带:以组团和轴线分布为特色的沿海产业集聚带,集聚了全市约 85% 的 GDP 、 90% 的工业总产值、 95% 的服务业增加值。
二区分别指内陆山地经济区与海洋岛屿经济区。
根据温州市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8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31051个,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数141.01万人。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101个,占0.3%;集体企业320个,占1.0%;私营企业25604个,占82.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61个,占0.5%;外商投资企业426个,占1.4%;其余类型企业4439个,占14.3%。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76个,制造业30417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58个,分别占0.2%、98.0%和1.8 %。
2008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总量较大的县(市、区)依次为:乐清、龙湾、瑞安、鹿城、瓯海、永嘉。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中,超过15亿元的县(市、区)有6个,依次为:乐清、龙湾、瑞安、永嘉、瓯海、鹿城。
2009年温州工业总产值537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7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640.21亿元,比上年增长0.4%。
其中,轻工业产值1264.47亿元,下降1.5%;重工业产值2375.75亿元,增长1.4%。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67.7%。
全市拥有工业销售产值超亿元的企业692家,实现工业产值1975.48亿元,增长3.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54.3%。
温州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温州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一、温州市的产业基础分析
温州市的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贸易业等。
制造业是温州市的支柱产业,主要包括服装、鞋业、家具等行业。
建筑业也是温州市的重要产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金融业和贸易业在温州市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体来说,温州市的产业基础比较扎实,产业结构比较完善。
二、温州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温州市的经济总量在浙江省的城市中居于前列,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人均收入水平较高。
但与此同时,温州市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乡差距等。
这些问
题可能会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温州市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大
环境保护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温州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策略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温州市未来的发展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城市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2.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污染排放,治理城市环境污染,推动城市向绿色发展。
3.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创新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
产业升级。
4.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综上所述,温州市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未来发展可行性较高。
温州市应该根据自
身特点和优势,利用好机遇,加大改革力度,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温州优势产业分析

温州优势产业分析2008-10-8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被称为中国的“第三意大利”。
近几年来,由于本地、电力、劳动力等各种资源的制约,温州经济发展受限制。
文章以温州历年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温州的产业结构,找出了目前温州的优势产业,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温州,优势产业,政策建议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由于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与许多沿海地区靠外资带动发展的模式不同,温州经济主要是以本地大量的民营企业家的坚苦创业为支撑的。
人多地少的自然环境使温州人从历史上就一直以经商维持生计。
繁荣的商业氛围为温州以来的发展播下了种子。
甚至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温州就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家存在。
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以集体经济的大伞下顽强生存。
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温州经济开始了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温州经济的繁荣以大量存在的产业集群为特征。
温州产业集群以专业化的本地分工在国内外市场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在国内占领了低压电器市场的33%份额,温州鞋业占到了20%的国内市场,服装产业占领国内西服市场的10%,打火机占到了国内市场的95%,国际市场的70%,眼镜占到了国内市场的80%。
然而,随着温州经济的发展,土地、电力、劳动力等资源制约因素越来越突出。
以出口为导向的许多产业在国际市场中仍然没有摆脱低端产品的困境,在国外市场频频受到反倾销和种种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的限制。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浙江遭遇到了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反一保”调查、特保调查等国际贸易摩擦案件116起,涉案金额28亿元。
其中大部分跟温州企业紧密相关。
温州模式进入了发展的瓶颈。
在比较温州与意大利模式后,文章以温州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温州的产业结构,找出了温州的优势产业,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温州与意大利的对比尽管温州经济有中国“第三意大利”之誉,但与“第三意大利”相比,温州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毕业论文-论温州产业出口结构的优化【范本模板】

中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温州产业出口结构的优化姓名:班级: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教师:完成时间:目录1 对当前全球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4)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5)3 影响温州产业结构的几个方面因素 (5)4 利用结构优化促进温州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措施 (6)4.1开放多方平台,促进产业发展 (6)4.2应走高端技术,优化产业价值 (6)4。
3以和谐的投资环境,加强经济建设 (6)5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7)5。
1促进传统出口产业转型升级 (7)5.2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 (7)5.3产业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 (7)6温州在出口贸易中对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手段 (8)6。
1对目前产业出口和加工贸易的认识 (8)6.2就目前国际形式要加大政府对经济的投入力度 (8)6。
3要加大企业技术改变力度与加大科技队伍的建设 (8)6。
4要创新中小企业投资融资的体制 (9)7 温州内外因共促出口结构优化 (9)7。
1切实改善产业投资来源结构 (9)7。
2 顺应时代经济及时激活民间资本冲动 (9)7.3改变产业要素的集中和分散制约 (9)8 明确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技术政策 (10)8.1外贸出口目标应重新定位 (10)8.2要加快建立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体系和服务平台 108。
3稳定人民币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汇率传导因素 (11)8。
4促进企业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识 (11)8。
5完善调整加工贸易和外资政策 (11)结论 (12)致谢 (12)参考文献 (12)论温州产业出口结构的优化张新月(中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贸易迅速发展,各个同家和地区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温州在社会经济转型和出口贸易的发展也在进行着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在金融危机时遭到严重打击,尤其是出口导向型的沿海地域,温州就是影响比较大的地区之一。
温州市产业政策目录

第一类优先类一、高新技术产业(一)电子信息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二)生物与医药1、关键医药中间体开发及生产2、国家一、二、三类新药开发及生产二、装备制造业(一)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制造汽车轻量化和环保型新材料制造(二)成套及专用设备制造1、新型制鞋、服装、包装、塑编、食品、制药、金融、建筑,工程等专用设备制造及关键零部件生产2、环保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生产(三)电气机械、器材及仪器仪表制造1、智能化中高压电气成套设备生产2、高压、直流新型输变电设备技术研发及制造3、新型,微型特种及节能电机生产4、新型电动工具生产三、临港产业(一)船舶修造1、高技术、高性能、特种船舶和万吨级及以上船舶设计制造2、大型船舶修理四、传统优势产业(一)服装1、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高档服装生产2、品牌高档服饰生产(二)泵阀1、环保用排污泵、高温高压、特种衬料、耐腐蚀、低温、节能等特种阀门生产2、为大型火电机组、核电站以及石油化工产业配套的专用泵阀生产(三)电器智能、节能、环保、多功能低压电器、中高压电器生产五、循环经济(一)资源综合利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推广应用(二)节能和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技术,设备开发和应用第二类支持类一、高新技术产业(一)电子信息1、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生产、封装和测试及其装备制造2、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3、高密度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生产4、液晶、等离子、电子纸等新型显示设备的制造及技术开发5、高性能微型电子计算机生产(笔记本电脑、网络计算机等)6、大中型电子计算机、工作站及高性能服务器设备、配件制造7、打印机、储存器、不问断电源UPS等计算机外部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制造8、路由器、网络交换机,网络接入设备等生产及技术开发9、数字用户程控交换机制造l0、分组交换、异步传输交换设备和移动通信设备及关键配件生产11、新型光缆、光综合传输系统及其他光通信器件的开发生产12、数字音视频录放机及关键零部件生产13、CD、DVD、HDVD及机芯生产14、数码相机、摄像机生产15、数字广播电视接收及传输设备等产品生产16、数据库系统软件、工具类软件、智能软件、管理软件、系统集成软件开发17、网络应用软件(如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开发18、金融证券、交通、医疗、教育等应用软件开发19、智能化设备、嵌入武计算机应用产品生产20、PLC应用产品生产及其应用21、GPS定位系统生产22、智能IC卡及应用系统生产23、指纹识别、电子防伪系统及其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生产开发(二)生物与医药1、基因治疗药品开发及生产2、新型疫苗开发及生产3、治疗性疫苗开发及生产4、免疫制剂开发及生产5、多肽类药品开发及生产6、新型肿瘤治疗药品开发及生产7、新型血液制品开发及生产8、高效抗病毒药品开发及生产9、新型医用辅料生产10、关键医药中间体开发及生产11、国外专利到期的仿制药品生产12、国家一、二、三类新药开发及生产13、先进农业技术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中的应用14、中药有效成份的提取、纯化、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和应用15、中药现代剂型的工艺技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和装备的开发与应用16、中药饮片创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17、氨基酸,酶制剂、食品添加剂等生产技术开发及生产18、应用高新技术如激光、微电子、计算机等新型医用诊断及治疗仪器设备生产(三)新材料1、纳米材料开发、生产及应用2、半导体微电子材料生产3、激光晶体为代表的光电子材料生产4、介质陶瓷和热敏陶瓷为代表的电子陶瓷材料生产5、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为代表的磁性材料生产6、光纤通信材料生产7、用于磁存储和光盘存储的存储材料生产8、压电晶体与薄膜材料生产9、贮氢材料和锂离子嵌入材料为代表的绿色电池材料生产10、稀土材料生产11、新型高温合金、铝合金和镁合金开发及生产12、高温结构陶瓷材料生产13、高分子合金开发及生产二、装备制造业(一)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制造1、经济型轿车、高档客车规模化生产2、低排放汽车、新型动力汽车、特种专用汽车的开发与生产3、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割动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及技术开发4、汽车轻量化和环保型新材料制造5、车用新型汽车电子产品、安全保护系统、汽车记录仪的开发制造6、汽车重要部件的精密锻压,铸造7、汽车模具、装焊夹具开发生产8、环保、节能、安全的摩托车整车及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生产(二)成套及专用设备制造1、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专用数控设备制造2、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及产品制造3、大型空分设备、工业汽轮机及大中型化工成套设备制造4、水轮机、锅炉等大型发电专业设备制造及其成套化,高效加工装配流水线等重大装备研发及产业化生产5、新型制鞋、服装、包装、塑编、食品、制药、金融、建筑,工程等专用设备制造及关键零部件生产6、环保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生产7、精密模具加工8、高性能表面处理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三)电气机械、器材及仪器仪表制造1、高压、特种、复合线缆生产2、智能化中高压电气成套设备生产3、高压、直流新型输变电设备技术研发及制造4、新型,微型特种及节能电机生产5、新型电动工具生产6、高精度、数字化仪器仪表生产三、临港产业(一)船舶修造1、高技术、高性能、特种船舶和万吨级及以上船舶设计制造2、大型船舶修理3、船舶控制与自动化、通讯导航、仪器仪表等船用设备制造4、船舶配套设施制造和生产5、高中档游艇制造(二)石化l.、大型乙烯及后加工等石油化工和产业衍生类项目2、原料深加工为主的低污染、高技术含量的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生产项目3、工程塑料及新型塑料台金生产4、新型生物化工产品、新型高效催化剂生产5、高等级道路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和特种沥青生产(三)冶金工业1、高品质、高精度冷热轧不锈钢无缝钢管、焊接管、棒材、中宽板带生产2、符合综合能耗标准的高强度机械用钢生产3、高性能精密合金板带、铜板带生产(四)海洋新兴产业1、海洋生物制品生产2、海洋医药产品开发及生产3、海洋功能保健食品开发及生产4、海水综合利用项目四、传统优势产业(一)纺织1、高档纺织品生产、印染和后整理加工2、采用化纤高仿真加工技术高档化纤面料及深加工产品生产3、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生产4、环保型、功能型、生态型纺织品生产5、采用高新技术的特种纺织品生产6、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新型纤维生产7、纺织纺机企业生产所需检测、试验仪器开发及制造(二)服装1、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高档服装生产2、品牌高档服饰生产(三)印刷包装1、高新数字印刷技术和高清晰制版系统的开发与应用2、柔性印刷技术的开发和应用3、综合防伪工艺和纸塑制品粘接加工工艺的应用4、杀菌抑菌、可生物降解、高强度薄型、无毒无害、可食用等新型包装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四)泵阀1、环保用排污泵、高温高压、特种衬料、耐腐蚀、低温、节能等特种阀门生产2、为大型火电机组、核电站以及石油化工产业配套的专用泵阀生产3、智能控制阀生产4、按国际先进标准生产的出口创汇阀门产品(五)电器1、智能、节能、环保、多功能低压电器、中高压电器生产2、.模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可通讯电器生产(六)食品1、绿色食品开发及生产2、功能性食品开发及生产3、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开发及生产4、.深加工食品开发及生产(土特产,水产品、畜禽肉制品、特色果蔬制品)(七)其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传统优势行业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五、循环经济(一)清洁生产造纸、印染、制革、化工、医药、冶金、有色金属、建材、电镀,食品加工等行业的清洁生产(二)资源综合利用1、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推广应用2、新型环保固废处理设备制造项目3、新型环保废旧资源再生利用项目(三)节能和可再生能源1、风力发电技术,设备开发和应用2、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开发和应用3、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4、半导体照明、变频调速、节能炉窑改造、节油机电、环保节能家电等高效、成熟的节能技术、产品和设备(四)工业节水l.、新型节水型和无水型工艺技术开发及产品生产2、海水淡化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及应用3、水的重复利用技术和设备的研发生产及推广应用第三类控压类一、轻工(一)新建皮鞋、鞋材生产线(二)新增生皮加工生产能力[三)新建锁具生产线(四)新建眼镜生产线(五)新建打火机生产线(六)新建或扩建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项目(七)新建或扩建塑料编织袋生产线(八)聚氯乙烯普通人造革生产线(九)超薄型(厚度低于O.015毫米)塑料袋生产线(十)新建工业平缝机、包缝机系列生产线(十一)镉镍电池项目(十二)新建啤酒生产线(十三)新建制糖生产线(十四)新建盐场的项目(十五)新建酒精生产线(十六)斯建酱油、食醋项目(十七)新建味精生产线(十八)新建或扩建水暖洁具生产项目(十九)新建家具生产线(二十)新建或扩建普通低档标准紧固件、普通刃具生产项(二十一)新建或扩建普通低压电器生产项目(二十二)新增废旧物资生产能力项目二、有色金属(一)新建单系列10万吨1年规模及以下粗铜冶炼项目(二)新建单系列5万吨/年规模及以下铅冶炼项目(三)斯建单系列10万吨/年规模及V2T锌冶炼项目(四)额定炉容量小于750公斤的感应炉熔炼不铸钢(五)采用直接燃煤的反射炉再生有色金属项目三、建材年产100万平方米及以下的建筑陶瓷砖生产线四、石化(一)新建10万吨/年以下聚酯装置(二)高毒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氧化乐果、水胺硫磷、甲基异柳磷、甲拌磷、甲基硫环磷,乙基硫环磷、特丁磷、杀扑磷、澳甲烷、灭多威、涕灭威、克百威、磷化锌、敌鼠钠、敌鼠酮、杀鼠灵、杀鼠醚、溴敌隆、溴鼠灵)(三)新建15万吨/年以下烧碱装置(四)新建2万吨/年以下氢氧化钾装置(五)新建20万吨/年以下硫磺制酸装置、10万吨/年以下硫铁矿制酸装置(六)新增或扩建染料及有机颜料生产项目(七)新增或扩建胶粘剂、涂料等生产项目五、机械(一)新建凿岩机制造项日(二)新建矿岩破碎机制造项目(三)新建矿石磨碎机制造项目(四)新建电线、电缆制造项目(特种电缆及500千伏及以上超高压电缆除外)(五)新建普通微小型球轴承制造项目(六)新建电梯制造项目(七)新建10—35千伏树脂绝缘干式变压器制造项目(八)新建高、中、低压开关柜制造项目(九)新建普通电焊条制造项目(十)新建民用普通电度表制造项目(十一)新建20立方米以下螺杆压缩机制造项目(十二)新建通用类水系统中低压碳钢阀门制造项目六、医药(一)劳动保护、三度治理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原料药项目(二)一次性注射器、输血器、输液器项目(三)药用丁基橡胶塞项目(四)无新药、新技术应用的备种剂型扩大加工能力的项目(填充液体的硬胶囊除外)(五)原料为濒危、紧缺动植物药材,且尚未规模化种植或养殖的产品生产能力扩大项目第三类禁止、淘汰类(一)轻工行业1、一次性医用塑料器械回收及制品(无害化处理除外)2、年产牛皮5万张以下、猪皮10万张以下、羊皮30万张以下的制革项目3、年产1.7万吨以下的化学制浆造纸生产线,年产1万吨以下的纸板4、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不可降解)5、用于凹版印刷的苯胺油墨6、年产3000吨以下黄酒,年产3万吨以下啤酒,年产3000吨以下酒精7、年产3000吨以下味精或麸酸(二)印染行业1、未治理污染的废旧布角料褪色加工2、年产1000万米以下漂染3、年产1000吨以下棉、毛纱染色4、年产200万米以下呢绒染色5、年产500万米以下丝绸印染(三)钢铁行业地条钢(四)家具行业生产所用材料、涂料含有毒(或放射性)物质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家具(五)建材行业1、无复膜塑编水泥包装袋生产线2、年产70万平方米以下的建筑陶瓷砖、年产20万件以下卫生陶瓷生产线3、直径1.83米以下水泥粉磨设备4、实心粘土砖5、107涂料6、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超过200克/ 升或游离甲醛含量超过0.1克/公斤的用于室内装修装饰用涂料(含建筑物、木器家具用)7、可溶性金属铅含量超过90毫克/公斤、或镉含量超过75毫克/公斤、或铬含量超过60毫克/公斤、或汞含量超过60毫克/公斤的室内装修装饰用涂料(含建筑物、木器家具用)8、游离异氰酸酯含量超过0.7%的室内装修装饰用木器家具涂料9、聚乙烯醇水玻璃内墙涂料(106内墙涂料)10、聚乙烯醇及其缩醛类内外墙涂料(六)有色行业1、采用马弗炉、马槽炉、横罐、小竖罐等进行焙烧、简易冷凝设施进行收尘等落后方式炼锌或生产氧化锌制品2、炉床面积1.5平方米及以下密闭鼓风炉炼铜工艺及设备(七)石化行业27、年产100吨以下化学合成农药原药1、毒鼠强、毒鼠硅2、年产1000吨以下染料及染料中间体3、联苯胺和联苯胺型偶氮染料(八)采矿行业1、不符合环保、安全生产要求的非机械化非金属矿开采2、年产5000吨以下的明矾生产(九)机械行业1、简易电梯2、JO2、JO3系列小型异步电动机,JDO2、JDO3系列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3、DZ10系列塑壳断路器,DW10系列框架断路器,CJ8系列交流接触器,JRO、JR9、JR14、JR15、JR16-A、B、C、D系列热继电器4、PB2、PB3、PB4型矿用隔爆高压开关5、QC10、QC12、QC8系列起动器6、单相电度表:DD1、DD5、DD5-2、DD5-6、DD9、DD10、DD12、DD14、DD15、DD17、DD20、DD287、SL7-30/10~SL7-1600/10、S7-30/10~S7-1600/10配电变压器8、刀开关:HD6、HD3-100、HD3-200、HD3-400、HD3-600、HD3-1000、HD3-15009、原国家经贸委6号令、16号令、32号令规定淘汰的机械设备、印刷设备和纺织设备说明:一、按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本《日录》自颂布之日起施行。
温州城市经济及产业结构分析

1930.48亿元, 大行业,全年 压延加工业等十大行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 产值合计3844.45 值3696.60亿元,
增长19.5%, 实现工业产值 业,全年实现工业产 工业等11个行业,全年 亿元,占工业总 占工业总产值比
占工业产值比 2401.82亿元, 值2742.98亿元,占 合计实现工业产值
(1)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侧面反应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例提高。 (2)产业结构开始走向高级化,主要的经济部门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主导产业集群快速成长 (3)消费水平提高,越出衣食住的基本需要,奢侈品消费攀升。
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stage
一、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分析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stage
图表数据来自温州市政府统计公报 经本人整理
一、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分析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stage
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分析
消费资料产业
资本资料产业 其他产业
食品工业、鞋革工业、服装工业、眼镜工业、制笔工业、须刀工业、拉链工业、纽扣
工业、合成革工业等
00
锁具工业、船舶工业、汽车摩托车配件工业、阀泵工业、金融设备工业
印刷工业等
二、关联属性划分法
支柱产业
电气、鞋革、服装、汽摩配、泵阀
2015年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泵阀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 540.26亿元,比上年增长7.0%,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9.5%
电气机械、鞋 电气、鞋革、 电气机械及器材、皮 电气机械及器材、皮革 电气机械及器材、 电气机械及器材、
毕业论文范文——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分院:金融分院专业:经济学(投资经济)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年月摘要: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新兴产业,随着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温州市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步伐,有力的推动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但仍然存在科技实力薄弱缺乏创新、高素质人才匮乏、企业盈利低、政府投入不足和政策不到位等问题。
本文对温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限制因素,并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提出在新时期下大力发展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Abstract:High-tech industry is a knowledge-intensive, technology-intensive, capital-intensive emerging industries. As it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growing bigger and bigger high-tech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development level is a measure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of Wenzhou City has made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building innovative city which has already made a strong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s high-tech industry. But there are still a lack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the lack of high-quality talent, low profitability, lack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policies are not in place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limiting factor of Wenzhou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and we give some suggestions of using high-tech industries to develop Wenzhou from both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in the new era.Key Words:WenzhouCity; high-tech industr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目录摘要...................................................................................................................................................................... I I Abstract .. (III)引言 (1)一、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 (1)(一)高新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占工业产值比重稳步提升 (1)(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分布较集中 (2)(三)行业集聚效应较为明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凸显 (2)(四)科技投入和企业数量增加,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2)二、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3)(一)高科技实力薄弱,缺乏创新 (3)(二)高素质技术人才匮乏 (4)(三)前期高科技经费投入不足 (4)(四)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5)(五)温州经济发展综合环境不理想 (5)三、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 (6)(一)企业自身方面 (6)(二)政府方面 (7)四、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引言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高附加值的特点,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温州企业科技创新的例子

温州企业科技创新的例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温州作为浙江省的重要城市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展基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温州企业也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和成就,为温州乃至整个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温州著名的家具企业之一,洁尔康家具在科技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该企业在生产线上引进了智能化生产设备,并实施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监控和管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洁尔康还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积极探索,推出了一系列颇受市场欢迎的创新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除了家具行业,温州的制造业还有许多企业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之路。
温州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引进了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实施了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了生产线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这家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创新,不仅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实现了能耗的显著降低,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温州的一家新兴互联网企业也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该企业以打造智慧城市为目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城市提供了一站式智慧解决方案。
通过与政府和企业合作,该企业为城市提供了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发展。
该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温州乃至整个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头羊。
温州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温州乃至整个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温州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希望更多的温州企业能够积极拥抱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温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文字总字数:431】第二篇示例:温州作为浙江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商业氛围和发达的制造业闻名。
近年来,温州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断推动着本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温州优势特色产业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温州优势特色产业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温州,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主的工业格局是温州国民经济的特点。
所谓优势产业是指产业规模较大,即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超过100亿,产业集中度较高,存续时间长,拥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特色产业则指,虽然产业规模比较小,但其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同时又有很高的地域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产业。
按照这个标准,温州的电器、泵阀、汽摩配、制鞋、服装、合成革、塑料制品、化工、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信息、不锈钢及制品等可以认为是优势产业,而印刷及包装、仪器仪表、船舶、眼镜、金融机具、五金锁具、家具、打火机等可以认为是特色产业。
据统计分析,温州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合计为19个。
一、九大主要优势特色产业知识产权现状1、温州市泵阀行业知识产权现状经查,在中国申请的泵阀行业共专利54115件,其中发明专利13411件,占总数的25%,实用新型35520件,占总数的65%,外观设计5184件,占总数的10%。
温州专利1623件,其中发明专利181件,占温州专利的11%,实用新型1204件,占温州专利的74%,外观设计238件,占温州专利的15%。
温州专利占全国的2.3%,其中发明专利占全国发明专利的1.35%,实用新型占全国实用新型的3.39%,外观设计占全国外观设计的4.59%。
表1 温州与全国泵阀行业的三种专利数据对比图1图2 经查,F16K1 289件、F16K31F16K11 76件、件、F16K15 63件。
F16K 1/00 提升阀,即带有闭合元件的切断装置,闭合元件至少有打开和闭合运动的分力垂直于闭合面;F16K 31/00阀的操作装置,释放装置;F16K 5/00只包含切断装置的龙头或旋塞,切断装置至少有一个密封面的形状近于旋转实体的完整表面,启闭运动主要是旋转运动;F16K 3/00闸门阀或滑阀,即带闭合元件的切断装置,闭合元件为了开启和关闭有沿阀座的滑动;F16K 11/00多通阀,如混合阀;装有这种阀的管件;阀和专门适用于混合流体的流送管配置;F04D 29/00非变容式泵的零件、部件或附件;F16K 17/00安全阀;平衡阀;F16K 27/00阀壳结构;F16K 41/00非变容式泵的轴密封;F16K 15/00单向阀F02M 37/00液体燃料自储50100150200250300F 16K 1F 16K 31F 16K 5F 16K 3F 16K 11F 04D 29F 16K 17F 16K 27F 16K 41F 16K 15F 02M 37F 04D 13F 04C 2存容器至化油器或燃料喷射装置的输送设备或系统;F04D 13/00泵送装置或系统;F04C 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温州:制造业十大特色产业盘点

温州:制造业十大特色产业盘点引言中国的制造业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之一,其中温州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具有独特的制造业特色。
本文将盘点温州地区的十大特色制造业产业,旨在了解温州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1. 鞋业温州是中国鞋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拥有众多的鞋类企业。
温州鞋业以鞋材供应链、生产技术和品牌营销等方面具有优势。
尤其在皮鞋、运动鞋和儿童鞋方面,温州的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 电器制造业温州的电器制造业以小家电为主导,包括电风扇、电磁炉、电水壶等产品。
温州的电器制造企业在产品技术和市场开拓方面具备竞争力,同时也在环保和能源节约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3. 五金制造业五金制造业是温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包括锁具、门窗五金、卫浴五金等产品。
温州的五金制造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具有多样化、灵活性强的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份额。
4. 塑料制品制造业温州的塑料制品制造业涵盖了很大范围,包括塑料包装制品、塑料家居用品、塑料玩具等。
温州的塑料制品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5. 皮具制造业温州的皮具制造业以手袋、皮带等产品为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制造经验。
温州的皮具制造企业在产品质量和工艺上非常讲究,以精细、高端的形象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6. 纺织和服装制造业温州的纺织和服装制造业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涵盖了纺织原料生产、纺纱、织造、成衣制造等环节。
温州的纺织和服装制造企业以快速反应和灵活生产为特点,能够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7. 金属制品制造业温州的金属制品制造业以压力容器、金属家具、厨房用具等产品为主。
温州的金属制品制造企业在产品质量、环保和安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一定的认可。
8. 印刷和包装制造业温州的印刷和包装制造业是中国重要的印刷和包装制造基地之一。
温州的印刷和包装企业在技术、质量控制和交期管理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温州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研究

温州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研究作者:陈婵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23期[摘要]近年来,温州市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形成了粮食、蔬菜、畜牧、水产、水果、茶叶、笋竹、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等十大主导产业。
目前温州市十大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态势较好,但部分产业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能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使得主导产业链条短,不利于市场竞争和主导产业整体效益的发挥。
对温州市农业主导产业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业;主导产业;财政扶持[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1 温州市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概况《温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确定了蔬菜、畜牧、渔业、水果、茶叶、林业、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休闲农业等十大农业主导产业。
2012年,温州市农业主导产业的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90.63%。
2 温州市农业主导产业分析2.1 蔬菜温州市蔬菜合作组织发展快,经济增长势头好,不少蔬菜品种与其它地方有季节差,以利抢占市场;温州市有亚热带农作物研究所等对口的科研单位,长期从事番茄、花椰菜等蔬菜研发的技术团队力量足。
但浙江省地处自然灾害多发区,洪涝、冰雪、台风、干旱成为影响蔬菜生产的主要灾害。
蔬菜基地抗御极端天气的能力还不强,遇旱涝易灾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蔬菜基地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专业的育苗基地少。
2.2 畜牧业温州市畜牧业规模显著,畜牧龙头企业积极向国内各大院校引进专业的畜牧人才,长期从事畜牧养殖技术和畜牧产品的研发。
2013年,温州市畜牧产业注册品牌商标101个,开设连锁专业门店19个,实现农超对接14家。
但温州市存在畜牧生态化养殖技术落后、畜产品加工技术含量低、畜牧病疫影响大、基层畜牧兽医人才缺乏等问题。
目前,在温州市尚有瓯海区、文成县和洞头县没有设立基层新型动物防疫机构。
2.3 渔业温州地理位置优越,海洋资源丰富。
近年温州市扎实推进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工程。
温州传统产业发展趋势

温州传统产业发展趋势温州是中国的经济强市,拥有丰富的传统产业资源。
传统产业是温州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当地就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改变,温州的传统产业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温州传统产业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温州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一些参考。
一、温州传统产业的现状与问题1. 传统产业的特点温州传统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服装纺织业、机械制造业、塑料化工等。
这些产业在温州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而这些产业的共同特点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压力大等。
2. 问题与挑战(1)资源浪费: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依赖于低价劳动力的集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2)市场需求变化: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服务和品牌的要求提高,传统产业的低端产品逐渐失去竞争力。
(3)产业链不完善:温州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存在断裂、环节薄弱等问题,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升级。
二、温州传统产业发展趋势1. 智能制造的推动智能制造是当前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温州传统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通过引入智能制造技术,提高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可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温州的一些龙头企业已经开始探索智能制造的路径,如温州汽车制造企业引进了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 产业链延伸与协同发展温州传统产业的产业链不完善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为了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益,温州应该推动产业链的延伸与协同发展。
一方面,可以通过企业间的合作与联盟,实现互利共赢。
例如,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可以与相关行业的加工企业合作,形成产业链合作模式,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项目转型。
同时,还可以通过引进外部资源,提升产业链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业链的延伸。
温州制造业发展思考

温州制造业发展思考近年来,温州GDP增长趋缓,温州制造业在全国优势逐渐削弱,本文通过对温州制造业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发展总部经济并鼓励企业沿着价值链进行分工专业化和细分化、严格控制信贷资金流向和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融资等建议。
标签:温州分工细分化上市融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温州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经济发展领先于全国,形成以鞋革、服装、低压电器、塑料制品、打火机、眼镜、钮扣拉链、印刷包装、制笔、泵阀等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特殊,同时拥有中国电器之都、中国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中国断路器产业基地、中国泵阀之乡等33个“国”字号特色产业基地。
但是,近年来,温州制造业优势逐渐削弱,订单大量流失,很多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因此本文将从温州制造业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出发,对温州制造业发展提出建议。
一、温州制造业发展存在问题1.温州制造业属于价值链低端,不重视科研投入、品牌塑造和整体管理。
由于对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规的缺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以及长期以来靠模仿生存的发展思路,决定了温州制造业存在创新惰性,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有很强的可模仿性,容易被其他地区企业模仿,产品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盈利空间小。
如广州、泉州等城市在服装和鞋革行业,台州阀门、眼镜行业发展迅速,给温州制造业带来很大威胁。
2.温州企业大多从家庭作坊演变而成,强烈的家族观念使得温州企业管理制度演变进程缓慢,并制约企业规模发展。
现有制造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虽然已有奥康、康奈、报喜鸟、正泰、德力西等大企业,但数量少,整体行业发展带动能力不足。
3.温州资源短缺,企业增长要素提供不足。
(1)土地方面,温州人多地少,随着城市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企业用地非常紧张。
土地资源短缺导致温州地价上涨,制造企业投资成本大幅增高,工业用地平均价格为30万/亩,远高于周边地区,大量企业外迁,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温州规模企业外迁多达1000余家,整体外迁的占四分之一之多。
温州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研究

温 州市蕴 藏着 丰富 的林 果资 源 ,果农 种植管 理经验 丰 富。 2 0 0 2 年 ,瑞 安 、永嘉 、乐清 、瓯海 、龙湾 等杨梅 产 区水 果生产 效 益显著 。这几年 葡萄 、猕 猴桃等 产业 的兴起 ,更 是增 加 了果 农 的生产 效益 。但 是 目前 ,温州市 水果 生产 的品质参 差不 齐 , 精 品水果 种类少 ,水果 品牌推 广欠缺 ,市场销 售渠 道不畅 ,果 园基 础设 施有待完善。
2 . 6 竹 木
温州 市蔬 菜合作 组织 发展快 ,经济 增长势 头好 ,不少蔬 菜
品种 与其 它地 方有 季节差 ,以利抢 占市 场 ;温 州市有 亚热带 农
作 物研 究所 等对 口的科研 单位 ,长期从 事番 茄 、花椰 菜等蔬 菜
研 发的技术 团队力量 足。但浙江省地处 自然灾 害多发区 ,洪涝 、
2 _ 7 花 卉 苗 木
基层 畜牧兽 医人 才缺 乏等 问题。 目前 ,在 温州市 尚有瓯海 区、
文成县和洞头县没 有设 立基层新型动物 防疫机构 。
2 . 3 渔 业
温 州地 理位 置优越 ,海洋 资源 丰富 。近年温州 市扎 实推进
温州属 亚热 带湿润 季风 区 ,温暖 湿润 ,四季分 明 ,雨 水充 沛 ,适宜南北花卉植物 的生长 。温州 市花 卉苗 木产业分布广泛 ,
2 . 5 茶 叶
2 温州市农 业主导产 业分析
2 . 1 蔬 菜
由于温州茶 区 良好 的气候 条件和 众多 的特早生 茶树 良种 , 使得 温州茶 叶在市场 上有一 定竞争优 势 。温 州茶 叶品牌虽 然取 得 了中 国驰 名商标 的荣誉 ,但 知名度 仍停 留在温 州市 。温 州市 目前 春茶 的采摘较 为充分 ,但 是对夏 秋茶 的采摘 和利用 率非 常 低 。茶农 日趋老龄 化 ,炒茶 师紧缺 。 目前 温州茶 商对 网络销 售 的热情较 高 ,但对 如何 营销 、产 品定位 上还没 有专业 设计 ,销 售成果甚微 。
温州:制造业十大特色产业盘点(1)论文_温州:制造业十大特色产业盘点(1)论文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温州已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制鞋、制革、服装、工业电器、塑料制品、打火机、眼镜、钮扣拉链、印刷包装、制笔等特色产业。
这些特色产业基本上已形成了以区域为轴心,以市场为依托,以名牌产品或强势企业为龙头,众多中小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而实行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格局。
1.制鞋业制鞋行业是温州规模最大的传统产业。
全市现有制鞋企业4500多家,其中皮鞋企业3000多家,童鞋企业900多家,胶鞋企业600多家;鞋类产品有皮鞋、胶鞋、童鞋、运动鞋、工艺鞋、雨靴等。
2000年全行业从业人员35万多,产值达283亿元,出口交货值58亿元;皮鞋产量6亿多双,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童鞋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左右,而且6成出口海外。
温州制鞋行业现拥有国内外先进制鞋流水线1800多条,在装备、工艺、技术、质量等方面均居国内领先水平。
1999年,温州首开全国制鞋技术职称评定,设有鞋样设计、制鞋工艺两个专业,目前温州拥有制鞋专业技术人员5000余人。
至2000年底,已有70家企业获准佩挂“中国真皮标志”,(占获准佩挂“中国真皮标志”企业总数的55%),4家企业产品成为国家首批免检产品,25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名牌产品和强势企业众多。
全市年产值超亿元的制鞋企业18家,拥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3家“中国十大真皮鞋王”、2家“中国五大真皮名鞋”;奥康、吉尔达、康奈、东艺等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性行业龙头企业。
2000年,奥康的皮鞋产量为500万双,产值达6.7亿元,已跃居温州制鞋行业首位;吉尔达皮鞋外销量占其总量的70%以上,平均每天有6000双皮鞋走出国门;东艺皮鞋外销量占其总产量的98%。
同时,荣光集团已跻身全国胶鞋行业三强,其生产的“荣光”牌系列胶鞋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分工协作程度高,辅助配套能力强。
鞋样设计、鞋底、鞋跟、鞋带、面料、饰品、垫料、鞋胶、鞋盒、鞋油、鞋刷以及各种制鞋机械和信息、运输、销售等等,都有专业厂家和服务机构,从而加快了温州制鞋业创区域品牌的速度。
温州市优势特色产业

温州市优势特色产业(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问题研究温州市科技局王益琪、黄兆鸽、郑征宇、刘焕斌、厉建荣、王学理、林海根据《市委办公室、市府办公室关于做好近期重点课题调研工作的通知》(温委办[2003]142号)要求,我们于今年11月份着手对《温州市优势特色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问题研究》这一课题进行调查研究,研究重点是通过调查分析温州当前优势与特色产业中存在的关键与共性技术问题,就如何发挥政府和中介组织的作用、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充分利用外部力量,搞好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应用和推广提出建议和对策。
本课题组主要由温州市科技局、温州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温州市总商会等单位的有关人员组成,自承担此课题一个月来,课题组召集有关人员对总体框架和任务进行了研究讨论,分别采用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重点骨干企业等各种方式,广泛征询了各行业协会负责人、高校科研院所有关专家教授的意见,发放调查问卷40多份。
经课题组成员汇总分析、研究提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我市优势特色产业(行业)概况(一)我市优势特色产业的一般特征区域块状经济是温州主要经济特色之一,也是温州经济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奥秘之一,这种区域块状经济有以下三方面特征:1.产业(行业)集群的主导优势明显。
据温州市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2002年我市的皮革、服装、塑料制品、普通机械、化学原料及制品等六个行业创产值647.7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61.5%。
据我们调查,我市的制鞋、电器、服装、印刷包装、泵阀、制革、塑料编织、汽摩配、眼镜、制锁、烟具、纽扣拉链、制笔、金融机具、农药、剃须刀16个产业(行业)分布情况如附表一。
这16个产业(行业)2002年实现产值1149.5亿元,占全部工业比重50.5%,企业总数1266家,从业人数约108万余人。
许多产业(行业)的产品已在全国市场具有较高的占有率。
在温州,往往一个镇或邻近的几个镇是某一类或某一种产业的产销大基地,一个村或邻近的几个村是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产销小基地,比如乐清市的柳市镇是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产销基地,永嘉县的桥头镇,号称东方第一钮扣市场;平阳县的萧江镇被誉为中国塑编城;市区的鞋革、服装、打火机等已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制造业十大特色产业盘点(1)论文经过20多年的发展,温州已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制鞋、制革、服装、工业电器、塑料制品、打火机、眼镜、钮扣拉链、印刷包装、制笔等特色产业。
这些特色产业基本上已形成了以区域为轴心,以市场为依托,以名牌产品或强势为龙头,众多中小为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而实行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格局。
1.制鞋业制鞋行业是温州规模最大的传统产业。
全市现有制鞋4500多家,其中皮鞋3000多家,童鞋900多家,胶鞋600多家;鞋类产品有皮鞋、胶鞋、童鞋、运动鞋、工艺鞋、雨靴等。
20XX年全行业从业人员35万多,产值达283亿元,出口交货值58亿元;皮鞋产量6亿多双,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童鞋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左右,而且6成出口海外。
温州制鞋行业现拥有国内外先进制鞋流水线1800多条,在装备、工艺、技术、质量等方面均居国内领先水平。
1999年,温州首开全国制鞋技术职称评定,设有鞋样设计、制鞋工艺两个专业,目前温州拥有制鞋专业技术人员5000余人。
至20XX年底,已有70家获准佩挂“中国真皮标志”,(占获准佩挂“中国真皮标志”总数的55%),4家产品成为国家首批免检产品,25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名牌产品和强势众多。
全市年产值超亿元的制鞋18家,拥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3家“中国十大真皮鞋王”、2家“中国五大真皮名鞋”;奥康、吉尔达、康奈、东艺等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性行业龙头。
20XX年,奥康的皮鞋产量为500万双,产值达亿元,已跃居温州制鞋行业首位;吉尔达皮鞋外销量占其总量的70%以上,平均每天有6000双皮鞋走出国门;东艺皮鞋外销量占其总产量的98%。
同时,荣光集团已跻身全国胶鞋行业三强,其生产的“荣光”牌系列胶鞋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分工协作程度高,辅助配套能力强。
鞋样设计、鞋底、鞋跟、鞋带、面料、饰品、垫料、鞋胶、鞋盒、鞋油、鞋刷以及各种制鞋机械和信息、运输、销售等等,都有专业厂家和服务机构,从而加快了温州制鞋业创区域品牌的速度。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温州制鞋机械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已拥有大小鞋机19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76家,20XX年实现产值近4亿元,鞋机产品已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0%以上。
2.制革业温州制革行业现有20XX 余家,年产值超1000万元50多家,20XX年全行业实现产值130亿元,主要产品为合成革、牛皮革和猪皮革。
目前,温州合成革生产已发展到130多家(正常生产的90多家),生产线近200条,20XX年产值达60亿元,占有国内市场份额的60%以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合成革生产基地。
促进制革业快速发展的一大原因是温州有4500多家制鞋和颇具规模的服装业和箱包业。
由于制革技术的发展,目前温州市生产的合成革手感接近真皮,价格低于真皮,以较强的质量和价格优势占领了国内市场及南非、东南亚、俄罗斯、韩国和越南等市场。
3.服装业温州服装行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形成规模,现已成为全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现有服装2500多家,年产值亿元,占全国服装内销总产值的10%;年产5万套西服的200多家,有8家年产值超亿元,4家进入全国服装“双百强”。
1998年以来,温州服装行业大量引进国际最先进的服装生产设备,如日本自动拉布裁床、意大利全自动系列整熨机等等,使生产设备的整体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市场竞争力大为增强。
至20XX年底,报喜鸟、美特斯邦威、庄吉、法派、华士、金万利、金三角等18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个品牌达到国家最高质量等级标准。
温州服装行业的产品以西服为主,而休闲服、女装和童装正在异军突起。
西服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0%以上,已成为国内公认的与宁波齐名的两大西服强市。
我国新闻界评出的九大西服品牌中,温州的报喜鸟、庄吉、夏蒙3个品牌榜上有名。
目前报喜鸟已具60万套高档西服的年生产能力,年产值达8亿元。
在休闲服行业,美特斯·邦威、高邦、拜丽德、森马等采用外包加工、特许连锁经营等虚拟经营方式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其中美特斯·邦威已成为国内休闲服行业的龙头之一。
女装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已涌现出十大品牌,开始在温州服装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其中骊谷、好日子、菲姿、庄吉等女装品牌均达国家质量优等品标准。
4.服装辅料业温州服装辅料行业的主要产品有钮扣、拉链、花边等,其中钮扣和拉链行业是颇具特色的产业,产销量堪称全国之最。
永嘉桥头镇享有“东方钮扣城”之誉,是我国钮扣行业的主要产销基地。
1984年,桥头镇建成了第一个占地830平方米、有298个摊位的钮扣交易市场,从而诞生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小商品专业市场。
市场建立初期,80%的钮扣来自外地厂家。
从1985年至1994年,桥头钮扣生产发展到774家,从国外引进160条生产流水线。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初,市场销售的钮扣本地产品所占比重达80%以上。
如今,桥头钮扣的市场交易方式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客户上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方式已下降到40%,有10%以上的交易在互联上完成。
至20XX年底,桥头80%的钮扣生产已拥有自己的商务电子邮箱,20多家还建立了自己的站。
虽然从表面上看,桥头钮扣生产数已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800来家减少到20XX年的561家(但比1999年的513家增加了48家),有形市场的钮扣销售额也在下降,但钮扣行业的产值和销售额实际上仍在逐年增长。
温州拉链行业集中于永嘉桥头镇和龙湾状元镇。
从1982年温州有了第一台拉链生产机器,至20XX年底全市拉链生产已发展到200多家,年产拉链20亿米,产值8亿多元,占全国总产值的20%;品种有树脂拉链、金属拉链、尼龙拉链等。
同钮扣行业相比,桥头镇拉链行业增势强劲。
1999年生产为122家,20XX年增至175家,现在已超过200家;20XX年产值为亿元,比1999年的亿元增长了50%。
桥头镇拉链行业近年来之所以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一批在外的经营能人回桥头镇创办。
而这些经营能人创办的,往往投资规模较大。
目前,温州拉链行业规模最大的是温州和合实业有限公司,是温州首家拉链生产,也是国内拉链行业五强之一,20XX年实现产值亿元。
其主导产品强化拉链为国内独家生产,全世界仅有5家。
5.工业电器业温州工业电器行业是颇具区域特色的重要行业,主要集中在乐清市柳市、北白象镇,其中柳市镇是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产销基地。
现有生产近1000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130多家,1000万元以上115家,5000万元以上23家,超亿元9家;集团26家,其中无区域集团15家;股份有限公司17家;从业人员10万多;20XX年实现产值130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强。
正泰集团和德力西集团是温州工业电器行业的龙头,20XX年的销售产值为42亿元和36亿元,是温州市最大的民营,两者分别居我国500强民营的第七和第九位。
目前全市工业电器产品有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等100多个系列上万种规格。
1999年,乐清市拥有部颁生产许可证约800个,中国电工委员会CCEE产品安全认证约150个,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逾100家,通过ISO14000环保体系认证4家,通过国际UI、GE、GS等机构认证的产品达200多个,成为全国工业电器行业持证最多的生产基地。
“正泰”、“德力西”两个商标1999年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在全国城乡电建设与改造中使用的电器类产品中,乐清市产品占1/3以上。
6.打火机业打火机行业是温州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崛起的重要特色产业,生产基地集中于鹿城区和瓯海区,主要生产防风打火机。
温州打火机90年代初曾发展到1000多家,但由于产品质量低劣和仿冒严重,该行业一度大伤筋骨,市场声誉一落千丈。
经过一番治理整顿后,20XX年,温州打火机生产为300多家,其中年产值超1000万元20家、超5000万元3家,出口交货值在1000万元以上15家、3000万元以上4家;有14家为省、市、区重点骨干,其中大虎打火机厂1999年被列为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并被国家轻工总局评为全国打火机行业最强;有10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温州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为世界最重要的打火机产销基地的。
近年来,温州打火机行业更新设备,配置先进的压铸机、注塑机、抛光机、进口检测仪器等设备,基本上做到打火机关键零配件自产自用,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并以质量和价格优势击垮了日本、韩国和台湾等世界三大打火机生产基地,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防风打火机生产基地和国际销售信息中心。
20XX年温州防风打火机产量亿只,产值20多亿元,占全世界防风打火机总量的70%以上。
目前温州防风打火机产品70%用于出口,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行业龙头大虎打火机厂的产品90%用于出口,虎牌打火机已在近40个国家注册商标,并进入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精品店。
不久前,虎牌打火机通过检测,获准进入世界上对打火机质量安全性能要求最高、号称打火机市场“制高点”的加拿大打火机市场。
日本、韩国和台湾的许多知名打火机生产,由于温州打火机质量提升后在价格上无法与之竞争,于是便利用其品牌知名度高和销售渠道广的优势,来温州组织定牌生产。
7.眼镜业温州眼镜制造业形成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从家庭作坊的来料加工起步,现已发展成为世界眼镜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全市现有眼镜配件、眼镜制造、眼镜电镀、镜片生产等800多家,从业人员12万左右;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30家,6000万元以上的4家;拥有自营出口权20余家;20XX年产值20多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占全球销量的1/3,出口欧盟、南非、中东、东南亚、美国、香港等150个国家和地区。
温州眼镜业在数量和价格上占有很大的优势,但在产品质量和档次上与意大利等国世界一流的生产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温州目前生产的以出口为主的眼镜基本上是太阳镜、眼镜架和部分老花镜,并且基本上是低档产品。
8.制笔业温州制笔行业始于1984年的家庭作坊,当时仅生产水彩笔。
20XX年,生产已发展到135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40家,1000万元以上的20家,3000万元以上的7家;总产值近10亿元,占全国制笔业产值的1/3;年产各类笔65亿支,品种有水彩笔、自动铅笔、圆珠笔、自来水笔等四大类100多种,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制笔基地。
制笔行业创业初期的市场主要为国内,现外贸出口已成为主攻方向。
目前已有6家获得进出口自营权;有15家获欧洲CE商品质量安全认证,10家获美国ASTM—D4236产品认证,取得进入欧美市场的资格;20XX年出口交货值为5亿多元,主要出口美洲、欧洲、西非、中东、东南亚等;出口比重占年产值30%以上的有65家,“爱好”、“登峰”等10家制笔骨干的外贸出口交货值已占本产值的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