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 草船借箭 》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 草船借箭 》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案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解决军中箭矢不足的问题,巧妙地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通过草船借箭的计策,成功获取了大量箭矢的故事。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紧凑,富有戏剧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也具有一定的难度,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历史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课文中的某些词汇和句式,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可能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全面,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并进行适当的运用。

3.能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和意义。

4.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古代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如“草船借箭”、“曹操多疑”等。

2.难点: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的了解,以及课文情节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进行解释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

2.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具体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包括课文内容、重点词汇和句式等。

2.历史资料:准备三国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人物介绍、历史背景等。

3.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有哪些了解?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草船借箭教案(优秀7篇)

草船借箭教案(优秀7篇)

草船借箭教案(优秀7篇)《草船借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妒、督、鲁”等14个生字,会写“商议、探听、推却”等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抓住课文中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能按事情的发展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清事件发展的因果。

教学准备:大字课文(三国演义)赤壁之战部分影像资料ppt教学过程:一、介绍名著,了解大势。

1、观看赤壁之战影像资料,了解相关人物形象。

师: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人物或机智,或勇猛,人物塑造特别成功,其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尤其生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以诸葛亮和周瑜为主的课文。

2、板书课题:草船借箭。

二、初读课文,审题激趣。

1、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2、解决生字词障碍。

妒忌(jì):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周瑜:三国时东吴的名将,总督东吴兵马。

诸(zhū)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才干:办事的能力。

军令状:接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处罪。

惩(chěng)罚(fá):严厉地处罚。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东吴的名将。

罪(zuì):作恶和犯法的行为。

甘受:心甘情愿地接受。

幔子:帐幕。

自有妙用:自然有巧妙的用处。

翎(líng)毛:鸟翅上、尾巴上的长羽毛。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怎么样借箭?用什么借?最后借到箭了吗?2、师:我们把草船借箭事情发展的过程分为原因、准备、过程、结果,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周瑜设套三天赶造十万支箭草船借箭的准备:二十条快船草人军士草船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回南岸草船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3、师:据此提纲给本文分段:一(1、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四(10自然段)四、熟读课文,总结全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 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 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草船借箭”的寓意。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流畅朗读。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的品质,学会面对困难不气馁。

–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智慧和策略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情节和寓意。

–让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

–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解释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草船借箭”的智慧之处。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PPT、黑板、录音设备、课文教学卡片等。

3.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引入“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讲解课文(20分钟)•分析课文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理解“草船借箭”的背景和寓意。

•解释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4.小组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草船借箭”的智慧之处,分享自己的见解。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促进讨论的深入。

5.表演演练(20分钟)•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草船借箭”的表演,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在演练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点评,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6.总结反馈(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草船借箭”所传达的智慧和启示。

•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展示学习成果。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鼓励学生撰写读后感,分享对“草船借箭”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教学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如何?•下节课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草船借箭”故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古代智慧的探索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引领他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2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2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5.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

本文以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争霸为背景,讲述了诸葛亮为帮助刘备解决军需短缺的问题,巧妙地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故事。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悬念,既能让学生了解古代战争策略,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对于古代历史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战争策略和人物心理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船借箭的背景和过程;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人物心理,体会人物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欣赏古代战争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2.难点:分析人物心理,体会人物情感;理解草船借箭的战争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通过感受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文化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2.教材: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

3.视频资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争霸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草船借箭的故事情境。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优秀教案部编版4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优秀教案部编版4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优秀教案部编版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优秀教案部编版4篇教案在编写的时候,大家务必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教案是老师为了提高上课质量事先编写的文字材料,你知道怎么写相关的活动教案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含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草船借箭》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主要事件。

–理解草船借箭的典故内涵,启发学生思考智谋用兵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借鉴古代智慧的意识,学会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分析草船借箭的内涵和启示。

3.引导学生思考智谋用兵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故事中的智谋解决现实问题。

2.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草船借箭》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习任务(25分钟)1.学生听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草船借箭的内涵和启示。

3.老师指导学生总结智谋用兵的重要性。

三、拓展(10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运用故事中的智慧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四、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项目作文《智谋用兵》。

第二课时一、学习回顾(10分钟)•学生展示并讨论作文内容,加深对于智谋用兵的理解。

二、学习任务(30分钟)1.老师讲解草船借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2.学生分组进行相关问题讨论,加深理解和感悟。

三、课堂小结(10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智谋用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于面对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通过《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探讨智谋用兵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帮助他们从古代智慧中汲取启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

此外,要多角度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趣味性。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5《草船借箭》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5《草船借箭》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5《草船借箭》优质课教案及教学
反思
一、教案设计:
1.教学内容:《草船借箭》
2.教学目标:
•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
•学习诗词《江神子》
•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
难点:理解诗词《江神子》的意境
4.教学方法:
结合故事情节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诗
词的意义;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5.教学流程:
•第一步:导入,用图片展示战国时期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草船借箭》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学习诗词《江神子》,分组探讨诗意
•第四步:总结课文,回顾故事内容,扩展讨论和思考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和参与度,他们积极思考故事背后的
含义,也对诗词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但是在课堂管理上,需要更加细心和耐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讨论中。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
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或者设置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来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时,我也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他们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三、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切感受到了学生的热情和求知欲,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还有不足之处。

我将继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努力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契机,为他们的未来之路铺路搭桥。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优秀6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优秀6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优秀6篇)《草船借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及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1)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出示歌词:(3)学生阅读歌词,说说对这首歌的了解。

(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

)(4)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对歌词的理解,教师评议并梳理词意: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

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地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于四时的变化。

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世人下酒闲谈的材料。

(5)问题交流:歌词里说“浪花淘尽英雄”,你最崇拜《三国演义》中的哪个英雄?(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相机呈现三国人物形象。

(6)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三国演义》的一篇课文《草船借箭》。

(板书: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学生阅读,师生交流。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三国演义》中人物的了解。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案(精选10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案(精选10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案草船借箭的内容简介周瑜故意为难诸葛亮,要求他十天造十万支箭。

机智的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在三天内便用几条草船借到了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的故事。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并说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理应照办,并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

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

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

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下令说,雾大,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

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散。

船两边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

10万支箭“借”到了手。

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案(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案1教学要求:1.理清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诸葛亮能如期交箭的原因,从而了解他的才能。

2.能简要地根据板书概括全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课文的第三段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及教学软件、幻灯机及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况,知道这个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

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了解诸葛亮的才干具体体现在哪里?二、新授㈠学习一、二段1.幻灯出示三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轻声朗读一、二段课文。

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②为什么要赶造十万枝箭?③诸葛亮为什么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找出反映诸葛亮胸有成竹的词语。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军队在赤壁之战前夕,刘备军缺箭,诸葛亮利用曹操军的心理,通过草船借箭的计谋,成功获取十万支箭矢的故事。

本文以历史故事为背景,以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于古代历史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文中的古文词汇和表达方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意,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并激发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历史,尊敬英雄的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文中的生字词。

2.难点:理解文中的古文词汇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体验故事情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历史背景,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生字词,了解故事情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引出课文《草船借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魅力。

草船借箭课文优秀教案

草船借箭课文优秀教案

草船借箭课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人物及事件发展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故事场景和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的朗读、复述、表演等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诸葛亮智勇双全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描绘故事场景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 发挥想象,描绘故事场景和人物形象。

3. 学会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资料。

4. 表演道具和服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草船借箭》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猜测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故事氛围。

(2)教师指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故事场景和人物形象。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梗概。

(3)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拓展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家长,了解《草船借箭》故事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传说。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故事内容,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背景。

–熟练掌握相关词语和诗句。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掌握相关词语和诗句。

•难点:理解背景知识与历史文化,理解箭的借用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相关实物
•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15分钟)
•利用图片或诗句让学生感受氛围
•背景介绍:介绍故事背景及历史背景
2. 学习与体会(40分钟)
•第一遍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故事讲解,重点词语解释
•学生互相讨论并分组合作
3. 拓展应用(30分钟)
•学生分组表演故事片段
•小组讨论箭的借用方法
•与生活联系,思考并展示
4. 总结与评价(15分钟)
•学生回答问题,总结故事主题
•教师评价学生表现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
•教学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与思考能力。

•对于历史文化部分,教师要有深入了解,引导学生全面发掘。

六、课堂延伸
•辅导阅读相关材料
•组织课外文化活动,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对《草船借箭》这一古代典故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希望通过本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篇章。

本课主要讲述了诸葛亮为了解决军中箭矢不足的问题,巧妙地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通过草船借箭的计谋,成功获取了大量箭矢,为三国时期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课内容丰富,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古典文学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对于《三国演义》这部作品,部分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节,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背景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学习诸葛亮智勇双全、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背景知识。

2.教学难点:分析诸葛亮和曹操的人物形象;理解草船借箭的计谋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形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

2.教材:准备《草船借箭》课文文本,供学生阅读。

3.背景资料:收集关于《三国演义》和诸葛亮、曹操的相关资料,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参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5课草船借箭 》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5课草船借箭 》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案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解决军需物资短缺的问题,巧妙地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故事。

课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卓越的智慧。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诸葛亮的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以及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视频材料2.PPT课件3.课文翻译和解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视频材料,为学生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吗?诸葛亮是如何借到箭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同时,为学生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重点词语或句型,通过造句、表演等方式进行操练。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巩固。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经典课文。

课文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大军压境,诸葛亮为了解决军中箭矢短缺的困境,采用草船借箭的计谋,成功地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矢的故事。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紧凑,富有悬念,语言生动有趣,人物形象鲜明,是进行语言、思维、文化教育的好材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历史故事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文中的一些词语和表达方式,以及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对于诸葛亮的智谋和英勇有一定的崇拜,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3.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文中的词语造句。

4.学习诸葛亮的智谋和英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诸葛亮的智谋和英勇。

3.学生朗读能力和情感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教学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课文朗读音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入今天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情感的投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的意思,并用词语造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4《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5)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4《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5)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4《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5)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典故《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

2.能够理解典故中的人物形象及背景。

3.能够通过故事内容感受到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意义。

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入《草船借箭》的故事主题,并带领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相关知识。

2. 教学主体1.分段阅读《草船借箭》故事内容,让学生逐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在故事中的表现和作用,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智慧和勇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鼓励学生创作类似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故事展开讨论,促进学生合作与交流。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故事情节,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主动参与讨论、理解能力等。

2.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来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适时开展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故事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馈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优点,指出不足,帮助学生改进。

七、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馈和评估结果,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和背景,同时培养其分析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发现智慧和勇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 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 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一篇经典的中国古代故事,选自《三国演义》。

课文主要讲述了诸葛亮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非凡智慧和胆识。

本课内容丰富,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感受人物的魅力,同时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人物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不太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可能不太理解,需要教师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学会课文中涉及的成语和典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习他的智勇双全、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学会课文中涉及的成语和典故。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体会课文的文学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战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知识,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草船借箭》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草船借箭》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草船借箭》教案(含2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草船借箭》,让学生了解智慧与勇敢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故事情节;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草船借箭》中的主要情节;2.让学生能够利用书中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2.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通过感情问候和回顾上节课内容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篇章(15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 合作探究(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4. 拓展练习(10分钟)出示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并写下自己的答案。

5. 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5分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回忆。

2. 情感认识(15分钟)讨论文中人物的智慧和勇敢,引导学生思考勇气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2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 书面表达(10分钟)通过问答和写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5.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反思。

六、作业布置1.练习册上相关习题;2.写一篇关于勇气和智慧的小短文。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达到预期,但需要更多引导学生表达和思考。

下节课需要增加交流互动的机会。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听、说、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

–掌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并描绘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了解草船借箭的典故背景及寓意。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讨论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培养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态度,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草船借箭故事情节。

•描绘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草船借箭的典故背景及寓意。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准备•教师准备教材,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学生带上《草船借箭》课文,准备听读。

2. 热身•教师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课堂热身,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3. 新课导入•讲解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4. 正式学习•学生跟着课文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

5. 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分析草船借箭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

•学生课后任务:尝试以自己的话语描述草船借箭的寓意。

第二课时1. 回顾•通过游戏、小结等方式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继续学习•学生展示课后任务,互相讨论分享。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表达草船借箭的寓意。

3. 拓展延伸•教师讲解草船借箭的历史渊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典故的文化内涵。

五、课后作业1.用自己的话描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思考:草船借箭的故事给你什么启发?在生活中你可以怎样运用其中的道理?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草船借箭》这一典故背后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运用课文中的道理。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案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课文主要讲述了诸葛亮为了解决军中箭矢短缺的问题,巧妙地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通过草船借箭的计策,成功地从曹操手中借到了十万支箭矢的故事。

这个故事展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是,由于时代背景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某些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诸葛亮的智谋和勇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古代战争术语和战略思想,以及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以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案例为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国时期的战争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曹操、刘备、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对故事情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优质教案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4.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人物对话交流自己的感受。

5.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1)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周瑜要陷害诸葛亮。

)(2)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周瑜为什么还要害诸葛亮?【出示课件7】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学生齐读)。

从这句话你了解到周瑜的什么特点?(嫉贤妒能。

)(3)周瑜要害诸葛亮,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了解到的?(他们的对话。

)【出示课件8】①当时,周瑜是吴国的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好吗?(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

)②周瑜这样问的目的是什么?(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

这是周瑜设好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明知故问。

)(3)周瑜设计想陷害诸葛亮,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出示课件9】①“公事”是什么意思?(朝廷之事;公家之事。

)“推却”又是什么意思?(借理由推托、拒绝。

)为什么不能推却?(诸葛亮回答“用弓箭最好”,这正中周瑜下怀,于是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

)②从这段对话中你觉得周瑜是个怎样的人?(周瑜是个具有险恶用心的人。

)③同桌一起交流,想象周瑜当时的心理活动。

【出示课件9】(请同学根据自己的课文内容的理解,选择描写人物说话时动作和神态的词语填入括号里。

)④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⑤再读加入描写人物语言和神态词语的语段,总结下列问题:【出示课件10、11】A.周瑜设计想陷害诸葛亮,诸葛亮是怎么做的?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节。

B.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还要立下军令状,说三天造好十万枝箭呢?从中可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⑥指名读这段话。

⑦当周瑜听说诸葛亮三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他的心里为什么很高兴?(周瑜知道在当时,三天肯定造不出十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

周瑜以为他的计谋要成功了,所以很高兴。

)⑧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说三天造好十万枝箭呢?(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⑨从学习中你了解到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胸有成竹,顾全大局。

)⑩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12】(4)教师小结:学了这部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顾全大局;而周瑜却妒忌诸葛亮,心胸十分狭窄,阴险狡诈。

(5)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要读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如读出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读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6.谈话过渡:从课文第1~2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周瑜想害诸葛亮,他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

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的计划得逞了。

(板书: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

)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课堂作业新设计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课文结构严谨。

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

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

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诸葛亮、周瑜是文中的主要人物。

诸葛亮,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他神机妙算,顾全大局。

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阴险狡诈。

文中还塑造了忠厚守信的鲁肃、多疑谨慎的曹操等人物形象。

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增添了故事的吸引力,这是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

选编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积累阅读名著的方法,这是教学重点。

【作者介绍】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汉族,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

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

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罗贯中不仅是公认中国最早的章回体小说之一、“历史演义”类型的开山作《三国演义》的作者,而且分别被认为开创了章回小说中“英雄传奇”和“神魔小说”类型的《水浒传》和《三遂平妖传》的作者都有包含罗贯中的说法。

由此可以认为,罗贯中一人担当了中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四大主要类别鼻祖(或至少鼻祖之一),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

有人甚至称罗贯中为“中国古代小说之王”。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一部优秀长篇历史小说。

大约创作于元代末年,是罗贯中在有关三国故事的史书、平话、戏曲和轶事传闻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

原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有弘治本传世,经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加以增删润色,才成为现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

书中的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结义,终于王浚平吴,包括了整个三国时代。

在“拥刘反曹”的传统思想支配下,作品把蜀汉当作全书矛盾的主导方面,把诸葛亮和刘、关、张当作中心人物,以魏、蜀、吴的兴亡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谴责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他们的爱憎与背向以及反对战争分裂、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三国演义》的艺术造诣很深,影响深远,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中的佼佼者。

它由汉末各个军阀之间的兼并战争直写到晋统一全国,前后近百年,事多人众,头绪纷繁,但由于作者匠心独运,以曹、刘双方矛盾斗争为主线,或实写或虚写,或详写或略述,或插叙或倒叙,精心编结,主次分明,有条不紊,构成一个既宏伟壮阔又不失严密精巧的艺术整体。

全书写了四百多个人物,成功地塑造了有智谋的诸葛亮、义勇的关羽和性格正直的张飞等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

《三国演义》卓越的艺术成就,为后代历史小说创作提供了学习的楷模和借鉴。

但是,它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它对黄巾起义的仇视和污蔑,以及它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忠君思想、宗教迷信和宿命论,都是十分有害的封建糟粕。

艺术上,它的人物性格则缺少发展,且又过于渲染夸张,使某些形象失于真实。

《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吃豆芽——小莱一盘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三国: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字孔明,人称卧龙,东汉末年徐州琅邪郡阳都县(在今山东沂南县)人。

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

他出生的第四年,即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就爆发了黄巾大起义。

军阀割据,战乱不休,诸葛亮又失去了双亲,依随叔父诸葛玄生活。

诸葛亮十五岁跟随叔父到荆州襄阳去依附刘表。

他看到刘表昏庸无能,不是命世之主,于是结庐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中,隐居待时,这是公元197年的事。

诸葛亮在隆中已隐居了十年,他广交江南名士,“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

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有匡天下之志。

他密切注意时局的发展,所以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

人称“卧龙”。

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桃园三结义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三顾茅庐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

一天,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诸葛亮住的茅草屋。

刘备上前敲门,里面走出一个书童,说:“先生今天早晨出门了。

”刘备问:“上哪儿去了?”书童说:“不知道上哪儿去了。

”刘备又问:“什么时候回来?”书童说:“那更说不定了。

或者三五日,或者十几天,没准儿。

”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

回到驻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

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

刘备叫人立即备马。

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诸葛亮字孔明)是当今大贤。

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

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