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课件ppt课件
小儿推拿课件ppt

其他禁忌症
患有其他特殊疾病的小儿也应避免进行推 拿,具体禁忌症应根据医生或专业推拿师 的指导来确定。
骨折或关节脱位
如果小儿发生骨折或关节脱位等骨骼损伤 ,应避免进行推拿,以免加重病情或影响 康复。
THANKS 感谢观看
小儿推拿课件
• 小儿推拿简介 • 小儿推拿手法 • 小儿推拿穴位 • 小儿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 •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01 小儿推拿简介
小儿推拿的定义
01
小儿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按摩小 儿身体的特定穴位,以调节小儿 脏腑功能,改善小儿病症的自然 疗法。
02
小儿推拿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 过对穴位的刺激,激发小儿自身 的抗病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
小儿推拿具有无创伤、无副作 用、疗效显著等特点,尤其适 合小儿娇嫩肌肤和敏感体质。
小儿推拿强调个体化治疗,根 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2 小儿推拿手法
常用手法介绍
推法
用指腹或手掌在一 定部位做直线推动 。
捏法
用拇指和食指或中 指在一定部位捏拿 皮肤。
摩法
用指腹或手掌在一 定部位做有节律的 环形移动。
家长应积极参与小儿推拿过程,协助医生或专业 推拿师进行操作,确保小儿的安全和舒适。
推拿中的注意事项
手法轻柔
在推拿过程中,应使用轻柔的手法,避 免过度用力或刺激,以免造成小儿不适
或损伤。
注意小儿反应
在推拿过程中,应注意小儿的反应, 如出现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寻求医生的建议。
穴位准确
确保穴位定位准确,按照规定的顺序 和手法进行推拿,以达到最佳的治疗 效果。
注意时间
推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 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
小儿推拿PPT(比较全面)

三、问诊 1.问年龄:与病情、用药剂量相关。
• 生后1周内新生儿易患脐风、胎黄、脐疮等; • 新生儿和乳婴儿易患鹅口疮、脐突、夜啼; • 6个月以后的婴儿易患麻疹; • 6-12个月婴儿易患幼儿急疹; • 婴幼儿易患泄泻; • 学龄前儿童易患水痘、百日咳等; • 12岁以后疾病谱基本接近成人。
【擦法】
用拇指外侧缘或用食、中、无名指面在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来回摩 擦。擦法又分指擦、掌擦和鱼际擦三种。
【拍法】
用虚掌拍(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掌心内凹),称为拍法。
【捏法】
1.捏脊法
捏法正位手势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肤;
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无名指
2.分推法 用双姆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
3.旋推法 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频频旋转推动。
【运法】
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 运转。此法有顺运为泻,逆运为补,左运汗,右运凉及左转止吐,右转止 泻等说法。
【搓法】
用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挟住一定部位,然后双手交替或同时用力快速 搓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的移动,称为搓法。
2.时间:小儿推拿的速度以每分钟150-200次为宜。1 次治疗,每个穴位需要推1000-3000次,大约需要515分钟。
3.补泻:补→顺上轻缓,泻→逆下重急 4.介质:滑石粉、水、麻油、凡士林、葱姜汁等 5.顺序:上肢→头面→胸腹、腰背→下肢 6.处方:手法+穴位+时间(或操作次数)
小儿推拿ppt课件

如推拿后出现皮肤红肿、破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 感染或加重症状。
记录与反馈
对推拿过程及效果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同时,将推 拿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或监护人,以便其了解小儿的治疗进展。
05
家长参与互动环节设计
家长学习简单手法操作
学习基本推拿手法
家长在专业指导下,学习并掌握几种简单且常用的小儿推拿基本 手法,如推、拿、按、摩等。
亲子互动按摩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互动按摩,增进亲 子关系的同时,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
按摩效果评估
了解如何评估按摩效果及孩子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按摩方式和方 法。
分享经验和心得体会
分享学习成果
鼓励家长分享自己学习小儿推拿的心得体会,以 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和效果。
交流互动环节
设置交流互动环节,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学习 和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
小儿推拿ppt课件
目 录
• 小儿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用手法介绍与操作演示 • 常见病症治疗方案设计 • 注意事项与安全防护措施 • 家长参与互动环节设计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及作用
定义
小儿推拿是一种以手法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刺激小儿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 ,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02
常用手法介绍与操作演示
推法
01
02
03
04
定义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 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
。
分类
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
操作要点
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推动时 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
小儿推拿(比较全面)ppt课件

学术研究
鼓励和支持学者和专家 开展小儿推拿的学术研 究和临床试验,为其在 医学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提供科学依据。
合作推广
与医疗机构、教育机构 等合作,共同推广小儿 推拿的知识和技术,扩 大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和应用范围。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创新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知识,对小儿推 拿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舒适度。
标准化建设
制定小儿推拿的操作规范、技术标准和服务流程,推动行业标准化发 展,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国际学术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与世界各国的医学专家和 推拿师共同探讨小儿推拿的理论和实践,推动国际学术交 流与合作。
衡的恢复。
05
家长如何学习和掌握小儿 推拿技能
了解基本知识和原理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01
了解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中医基本概念,为理解小儿推拿原
理打下基础。
掌握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02
熟悉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了解小儿常见病的发病机理,以便
更好地运用推拿手法。
了解推拿治疗原则
03
学习小儿推拿的治疗原则,如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03
小儿推拿操作技巧与注意 事项
操作前准备
了解病情
详细询问病史,明确推 拿治疗的目的。
选择合适的环境
确保推拿室内环境安静 、舒适、温暖,避免风
寒侵袭。
准备物品
准备好推拿所需的介质 ,如滑石粉、葱姜水等
。
沟通解释
向家长解释推拿的目的 、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反 应,取得家长的配合。
操作过程规范
01
小儿推拿(大全)PPT课件

特殊生理状态:生理性黄疸、阴道出血、乳 房肿大·······
病理: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围产期:孕28周~7天
-
42
❖ 三、婴儿期 出生28天后至1周岁为婴儿期。 生理:生长最快······ 病理:脾胃——外感 合理喂养(断奶-添加辅食)
-
43
❖ 四、幼儿期 1周岁后至3周岁为幼儿期。 生理:心智发育快-- 病理:外感—— 脾胃- 合理喂养(营养)
—
摇斗肘、打马过天河、黄蜂入洞、水底捞月、飞经走
气、按弦搓摩、二龙戏珠、苍龙摆尾、猿猴摘果、擦
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赤凤点头、凤凰展翅、按肩井
等。
-
11
3、 张汉臣推拿流派 该流派选用的穴位有70多个,但常用的仅10
余个。手法有推、揉、运、分、捏等。在辨证 上该流派注重扶正,祛邪亦不忘扶正,认为小 儿“稚阴稚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主要表现 ❖脾常不足 ❖肺常不足 ❖肾常虚
-
29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稚阴稚阳”学说: “阴”指机体的精、 血、津液、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
肤等有形之质;“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
种生理功能。稚阴稚阳学说,高度概括了
小儿时期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方
面,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年龄越小这一
特点越明显。
载了捏脊治疗小儿腹痛、厌食等疾病,1000
多年前唐朝医学著作《千金要方》记载:
“小儿虽无病,早期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
甚辟风寒。”治疗小儿鼻塞流涕、腹痛等疾
病。
-
3
❖ 按摩学盛于隋唐,儿科学盛于宋。正是按 摩学和儿科学的成熟,为明代小儿推拿学 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儿推拿学PPT课件

四肢部穴位
21.萁门 定位: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上缘至腹股沟部作直推法,称
推萁门。 应用:用于小便赤涩不利,有较好的利尿作用。 22.百虫 定位:膝上内侧肌肉丰厚处。 操作:可用按法或拿法,分别称按百虫、拿百虫。 应用:多用于下肢瘫痪及痹痛等症。
25
4
头面部穴位
3. 耳后高骨* 定位: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于穴位上揉之,称揉耳后高骨。按揉
30—50次。 应用:疏风解表,安神除烦。与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合
用称为“四大手法”,专治感冒、头痛等。 4. 天柱骨 定位: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推
(2)本法宜清不宜补。若气血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 卧露睛等症,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
15
四肢部穴位
4.肺经* 定位: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
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推100—500次。 应用: (1)补肺经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损,咳嗽气喘,
小儿推拿学
1
概论
• 早期小儿推拿是随着整个中医推拿一起发展的。晋·葛洪 《肘后备急方》中“治卒腹痛…沾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 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这与小儿捏脊极为相似。
• 小儿推拿形成独特体系是在明清时期。明·陈氏著《小儿按 摩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小儿推拿著作。
• 治疗特点:1.讲究补泻;2.轻快柔和;3.多为特定穴。这些 穴位不仅有“点状”、“线状”,还有“面状”,并多分 布在头面和两肘以下。
27
便秘
一,病因病机(1)饮食不节,过食辛热厚 味,肠胃积热,气滞不行。 (2)身体虚弱,气血亏虚。
小儿推拿(大全)PPT课件

contents •小儿推拿概述•常用手法介绍•常见病症治疗•操作注意事项•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原理及作用机制原理作用机制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可以激活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从而改善病情。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030201三指拿法用拇指与食、中二指相对用力提捏肌肤。
五指拿法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肌肤。
指按法掌按法摩法指摩法掌摩法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1 2 3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症状表现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可伴有腹痛、发热等。
推拿手法补脾经、补大肠经、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等。
注意事项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避免腹部受凉,注意饮食卫生。
推拿手法症状表现清胃经、清大肠经、揉板门穴、运内八卦等。
注意事项力度适中根据小儿年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法力度,以达到治疗效果。
轻柔为主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柔为主,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小儿不适或伤害。
逐渐增加在推拿过程中,可根据小儿的反应逐渐增加手法力度,但需注意适度。
手法力度掌握穴位选择准确性熟悉穴位01准确取穴02避免误伤03避免误操作风险了解禁忌症推拿师应了解小儿推拿的禁忌症,如高热、急性炎症等,避免对禁忌症患者进行推拿。
注意观察反应在推拿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小儿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
避免过度治疗推拿治疗应遵循适度原则,避免过度治疗导致小儿身体负担加重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成功案例展示01020304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案例四问题解决方案探讨如何准确判断小儿病症推拿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何根据小儿年龄和体质调整推拿手法遇到复杂病症时的处理建议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问题四建议一建议二建议三建议四家长自助推拿指导建议介绍了小儿推拿的定义、历史背景、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
小儿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常用手法与穴位常见病症治疗注意事项与安全防护详细讲解了小儿推拿中常用的手法,如推、拿、按、摩等,以及常用的穴位和经络。
《小儿推拿讲座》课件

症状:食欲不振、腹胀、便 秘等
注意事项:手法轻柔,避免用 力过猛,注意保暖践操作
小儿推拿的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洗手、消毒、准 备推拿工具
定位:确定推拿穴位的位置
手法: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 如捏、揉、推、拿等
力度: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 质,调整推拿力度
时间:每次推拿的时间不宜 过长,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
案例三:小儿腹泻的推拿治疗
症状:小儿腹泻, 大便次数增多,大 便稀薄
推拿手法:清大肠、 清胃经、揉中脘、 揉天枢、揉足三里
推拿时间:每次推 拿10-15分钟,每 天推拿2-3次
注意事项:推拿前 洗手,保持手部清 洁,避免交叉感染
案例四:小儿积食的推拿治疗
症状: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 推拿手法:清胃经、清大肠、揉中脘、摩腹等 推拿时间: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 注意事项: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受凉;推拿力度适中,避免损伤皮肤。
注意事项:避免在饭后、饥 饿、疲劳、情绪激动时进行 推拿,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 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小儿推拿的操作技巧
手法轻柔:避免用力过猛,以免伤及宝宝皮肤和骨骼 操作顺序: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推拿,避免遗漏或重复 操作时间:每次推拿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宝宝感到不适 注意观察:在推拿过程中,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操作
传统小儿推拿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推拿手法的创新和改进 推拿治疗疾病的范围扩大 推拿治疗效果的科学验证和研究
小儿推拿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小儿推拿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小儿推拿的技术将更加先进,效果更好 政策支持:政府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加大,小儿推拿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国际推广: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小儿推拿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小儿推拿培训ppt课件

疗程安排
根据小儿病情和体质, 合理安排治疗疗程和间
隔时间。
跟踪随访
治疗后对小儿进行跟踪 随访,了解康复情况并
给予必要的指导。
06
临床实践经验分享与总结
Chapter
成功案例展示和分析
1 2
案例一
小儿腹泻推拿治疗成功案例。通过针对性的推拿 手法,成功缓解患儿腹泻症状,改善肠胃功能。
技巧掌握与注意事项
熟练掌握基本手法
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各种基 本手法的操作要点和技巧。
01
02
保持操作部位清洁
03
在推拿前要保证施术部位的清洁 ,以免引起感染。
04
注意手法力度
根据小儿的体质和病情,掌握适 宜的手法力度,避免过重或过轻 。
注意观察小儿反应
在推拿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小儿的 反应,如有不适或异常应及时调 整手法或停止操作。
实际操作演示环节
演示前准备
选择适宜的操作场地,准备好推 拿所需的器具和物品,如推拿床
、毛巾、按摩油等。
操作演示流程
按照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进行演示 ,重点演示手法的操作要点和技巧 ,让学员能够直观地了解和学习。
演示后总结
对演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和讲解,强调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 巧。
学员互动练习及反馈
疏风解表类穴位
如推三关、揉外劳宫等, 可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对小儿感冒、发热等有一 定疗效。
镇静安神类穴位
如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 等,可宁心安神、镇惊熄 风,对小儿夜啼、惊风等 有较好作用。
配伍原则和组方思路
配伍原则
根据小儿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相应 穴位进行配伍,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
2024年全新完整全套小儿推拿ppt课件

2024/2/28
15
手法选择依据和注意事项
选择依据
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病情及具体症状,选择相应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 ,宜采用轻柔、和缓的手法;对于体质虚弱的患儿,应注重补益气血,采用按、摩等手法。
注意事项
在推拿过程中,要保持室内温暖、安静,避免患儿受风着凉;推拿者要保持双手清洁、温暖,指甲修 剪整齐;推拿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刺激患儿皮肤;推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患儿疲劳过度。
3
与孩子保持互动和沟通
在操作过程中,家长应与孩子保持互动和沟通, 以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并提高治疗效果。
2024/2/28
31
遵循科学原则,避免盲目跟风
2024/2/28
遵循科学、规范的操作原则
家长在自我操作时应遵循科学、规范的操作原则,以确保安全和 有效。
不盲目跟风或迷信
在面对众多的小儿推拿方法时,家长应保持理性思考,不盲目跟风 或迷信某种方法。
14
常用手法演示及操作要点
03
推法
拿法
按法
以手掌或手指在患儿体表做直线或弧线推 动,力度均匀、柔和,频率适中,可起到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或握持 患儿肌肤或肢体,力度适中,可起到祛风 散寒、舒筋活络的效果。
以手指或手掌在患儿体表某处按压,力度 由轻到重,逐渐渗透,可起到调和气血、 止痛消肿的作用。
在食指掌面末节,自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可平 肝泻火、熄风镇惊。
揉小天心
在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凹陷中,进 行揉法操作,可清热镇惊、利尿明目。
2024/2/28
25
强身健体保健法
2024/2/28
捏脊
《小儿推拿》PPT课件

THANKS
小儿推拿起源于古代中医儿科按摩术,经过长期实践和发展,逐渐形 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分析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 机蓬勃、发育迅速。
02
病理特点
01
生理特点
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 清灵、易趋康复。
推拿手法对小儿作用机制
01
调整脏腑功能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相应穴位和 部位,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 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病养生的
用中指端揉尾椎骨端,具 有止泻的作用。
其他常见问题解答
小儿推拿适用年龄范围
0-14岁儿童均可适用,但不同年龄段 推拿手法和力度有所不同。
小儿推拿禁忌症
皮肤破损、骨折、结核、肿瘤等部位 禁止推拿;高热、急性传染病等严重 疾病时应暂停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推拿前需明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推拿 方案;推拿时需保持室内温暖,避免 小儿受凉;推拿后需让小儿适当休息 ,避免过度活动。
02 03
学员B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推拿的力度和频率很难掌握,需要多加练习和体 会,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及时调整 手法和力度。
学员C
通过学习小儿推拿,我不仅掌握了一门实用的技能,还更加深入地了解 了中医的博大精深。我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 的技能水平。
。
可以参加机构的试听课程或咨询其 他家长的评价,了解机构的教学水
平和口碑。
家长还应根据孩子的年龄、身体状 况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课程和 学习计划。
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利用社区资源,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等,开展小儿推 拿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小儿推拿的认知度。
线上推广
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小儿推拿相关知识和案 例,扩大宣传覆盖面。
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模式探索
线上理论学习
提供线上视频课程、图文教程等学习资源,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 习小儿推拿理论知识。
年龄段划分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如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等,采用不 同的推拿方案,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个性化调整
根据每个小儿的具体情况,如病史、家族遗传等因素,对推拿方案进 行个性化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长期跟踪观察及效果巩固
定期随访
对接受过小儿推拿治疗的小儿进行定期随访,观察其身体状况和 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的疗效。
03
情绪表现
观察小儿推拿前后的情绪变化 ,如哭闹、烦躁等情绪的改善 情况,评估推拿对小儿心理状
态的调节作用。
04
家长反馈
收集家长对小儿推拿效果的反 馈意见,了解家长对推拿的认
可度和满意度。
针对不同体质和年龄段调整策略
体质辨识
根据小儿的体质特点,如寒热虚实等,选择相应的推拿手法和穴位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手法选择和力度掌握原则
根据小儿的年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法,如推、 拿、捏、揉等。
力度要适中,既要达到治疗效果,又要避免对小儿造成 不适或伤害。
在推拿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小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手法 和力度。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小儿处于舒适、放松的 状态,避免其哭闹或挣扎。
推拿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 呼吸,避免自身疲劳。
小儿推拿PPT课件

键
困难案例剖析及解决方案探讨
困难案例一
小儿推拿治疗中的不配合问题
困难案例二
推拿治疗对某些疾病的局限性
解决方案探讨
通过改进手法、增加辅助治疗手段、提高家长认 知等方式克服困难
家长反馈收集和改进措施
家长反馈一
推拿治疗对小儿健康有积极影响
家长反馈二
02 常见小儿疾病推 拿治疗方法
感冒发热推拿方案
01
02
03
开天门
用双手拇指交替从两眉中 点向上推至前发际,具有 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功 效。
推坎宫
用双手拇指从眉头向眉梢 分推,具有疏风解表、止 头痛的作用。
运太阳
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两侧 太阳穴,具有疏风解表、 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 用。
咳嗽气喘推拿技巧
系统化课程设计 课程应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引导学员掌 握小儿推拿的核心内容,确保学员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相关知识。
强化临床实习 通过安排一定时间的临床实习,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巩固 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临床应用能力。
普及渠道拓展思路分享
线上线下结合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线上培训课程和线下实践活动, 扩大小儿推拿的普及范围。
希望增加推拿治疗的频次和时长
改进措施
加强家长教育,提高推拿治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根据家长需求和反 馈,调整治疗方案和频次。
05 未来发展趋势预 测及挑战应对
小儿推拿行业现状概述
1 2
行业规模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法,近年来在 国内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服务模式 目前小儿推拿服务主要以线下实体门店为主,同 时也有部分线上服务平台提供预约和咨询服务。
《小儿推拿》PPT课件(完整版)

《小儿推拿》PPT课件(完整版)contents •小儿推拿概述•常用手法介绍•常见病症治疗•操作注意事项•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推广普及与教育培训建议目录小儿推拿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原理及作用机制原理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小儿推拿适用于多种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如感冒、咳嗽、哮喘、腹泻、便秘、遗尿、夜啼、惊风、疳积等。
同时,对于小儿保健和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禁忌症虽然小儿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
如小儿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或患有恶性肿瘤、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时,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此外,对于局部皮肤破损、炎症等病变部位也应避免推拿刺激。
常用手法介绍分类定义根据着力部位和推动方向的不同,可分为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
作用定义分类作用030201定义分类作用摩法定义用手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分类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掌摩法和指摩法。
作用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等作用。
常见病症治疗推拿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按揉迎香穴等。
症状表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
注意事项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保暖,多饮水。
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1 2 3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症状表现01推拿手法02注意事项03操作注意事项手法力度掌握轻柔为主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柔为主,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宝宝不适。
力度适中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质,选择合适的力度进行推拿,以达到舒适的效果。
均匀施力在推拿过程中,要保持手法的稳定性和均匀性,避免出现突兀的用力。
穴位选择准确性熟悉穴位定位准确避免误伤避免误操作风险专业培训注意观察避免禁忌症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成功案例展示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分析推拿治疗小儿咳嗽失败的原因,可能是诊断不准确、手法不熟练或穴位选择不当等。
完整小儿推拿ppt课件

原理及作用
扶正祛邪
通过增强正气、祛除邪气,提高小儿免疫 力,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原理
小儿推拿通过手法刺激体表穴位,激发经 络之气,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 达到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的目的。
平衡阴阳
通过刺激穴位,调整阴阳平衡,改善小儿 体质。
疏通经络
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促进气血流通, 缓解局部症状。
操作注意事项
01
推拿前需明确诊断,根 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推拿 手法。
02
操作时手法要轻柔、平 稳、着实,避免使用暴 力或过度刺激。
03
注意推拿的禁忌症,如 皮肤破损、骨折、结核 、肿瘤等。
04
推拿过程中要密切观察 患儿的反应,及时调整 手法和力度。
实践经验分享
01
02
03
04
在推拿过程中,要注重与患儿 的沟通和交流,消除其恐惧和
05
小儿推拿在家庭保健中应 用
家庭保健意义及作用
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经络穴位,调 和气血,促进小儿身体发育和健
康成长。
增强小儿免疫力
推拿能够激发小儿自身的免疫功 能,提高抵抗力,减少生病几率
。
缓解小儿常见病症
针对小儿感冒、咳嗽、腹泻、消 化不良等常见病症,推拿可起到
缓解症状、加速康复的作用。
02 推拿手法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清 天河水等。
03
治疗过程
04
首先进行开天门,从患儿两眉中 点处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然后进 行推坎宫,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 成一横线来回推动,接着揉太阳 ,最后清天河水,从患儿腕横纹 中点推至肘横纹。
疗效评估
经过推拿治疗,患儿感冒症状得 到缓解,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小儿推拿-ppt课件

45
(3) 作用 : 脾常不足,宜补不宜清 肝为将军,只清不补 心多有余,宜清不宜补 肺为娇脏,可清可补 肾无实证,只补不清
46
47
腑之穴
(1)位置: 胃—— 拇指桡侧二指节 大肠 ——食指桡侧 小肠 ——小指尺侧 膀胱 ——第五掌骨和指骨的尺侧 胆和三焦无特定部位
(2)手法 : 下推为补,上推为清。
动物乳品喂养: 淡黄色,较干硬,有臭气,1-பைடு நூலகம்次/日
9
大便燥结: 实热、阴虚内热 大便稀薄+白色凝块: 乳食内伤 大便赤白粘冻:痢疾 大便成果酱色+阵发性哭闹:肠套结 大便灰白不黄:胆道阻滞
10
察指纹: ①一般用于三岁以下 ②指纹是指食指桡侧缘所显露的一条脉络。
按指节分为三关: 近掌侧一节为风关, 第二节为气关, 第三节为命关。
48
(3)作用: 大肠虚寒:用补法 大肠湿热:用泻法(30min有效) 小肠:泻法,代清下焦湿热 胃:清法,食滞中焦
49
四横纹
(1)位置 : 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二节
横纹 (2)手法 :
掐,3-5次;或往返直推,约50次 (3)主治:
咳喘、腹痛、惊风
50
51
小横纹
(1)位置 : 掌面,五指根节横纹处
80
81
箕门:水道之门
位置 :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 成一直线。
手法: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上缘至 腹股沟部作直推,称推箕门。(次 数)100到300次。
作用:有较好的利尿作用,用于尿潴 留、小便赤涩不利、尿闭、水泻。
82
83
前臂三穴
84
位置 手法
。 作用
三关
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 成一直线 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 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推三 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 外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
推
拿
,
一种简便、易学、安全、有效的自然
自 然
疗法,
疗
法
非药物、无痛苦、易接受,非常适合
家庭推广和应用。
中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1
中 医
第一讲 小儿推拿的特点
推
拿 ,
1、优势功效和特点
自 然 疗
2、适应症和禁忌症 3、处方
法
4、注意事项
2
1、优势功效和特点
中
医 推
简单易学,方便易行,不需任何器械药品和医疗
拿 设备,不受医疗条件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施
,
自 痛苦小见效快,尤其对于消化道疾病效果更佳,
然 疗 法
不易反弹,无任何并发症。治疗、预防、保健均 可。
手法种类较多,按摩揉推掐运捣等单一手法,复 式手法有水底捞月、打马过天河等,适合5岁以 下小儿,5岁以上需配合成人手法进行治疗
23
中
医 推
小儿推拿介质:爽身粉、滑石粉、水等,
拿
润滑皮肤,增强手法的治疗作用。
,
自 然 疗
手法操作的顺序:先头面,再上肢,再 胸腹部和腰背部、最后下肢。
法
小儿推拿中,上肢穴位一般均推拿左手。
小儿推拿,中病即止。平常无病一般不 要推拿。
4
中
医
小儿推拿无效的原因分析:
推
辩证不准、手法不到位、介质不当、
拿 ,
推拿时间
自
然
小儿推拿与药物的关系:
疗
配合食疗最好, 如孩子病重时,
法
般不超过20分钟;通常每日治
疗一次,急性病可以日两次,
慢性病隔日一次。
8
中 医
小儿推拿的流派
推
拿 ,
影响较大的有:
自 1、山东地区的流派、张汉臣推拿流派 2、北京地区的小儿捏脊流派;
3、上海地区的海派儿科推拿;
4、湖南地区的刘开运儿科推拿流派
15
中
小儿推拿的补与泻
陷中。性情凉解表,镇静安神,止痉治抽,
滋阴潜阳,消炎退热,烦躁夜啼惊风癫痫,
小便短赤,目赤肿痛。清肾水,为治眼病之
要穴。
15
★ 阴阳穴:小天心两侧,分之,可平衡阴
中 阳,调和脏腑,理气和气,寒热往来,身
医 推 拿
热不退食积呕吐腹泻。 ★ 天河水:前臂掌侧,从腕横纹到掌横纹,
, 离心为大清,退热37.5-38.5;打马过天河,
法
也可用药物治疗,服药时间和小儿推拿时
间间隔开2小时以上
5
禁忌:
中 医 孩子患有以下病症不适宜采用小儿推拿疗法
推 1、天花、胎毒及一切疮疡疾患
拿 , 自
2、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疾患 3、癌症
然 4、脓毒血症
疗 5、正在出血的局部 法 6、骨折、脱位及扭伤等病症的急性期
7、急性传染病的传染期
8、烫伤局部
自 然
退热38.5-39.5;向心为小清,清心经烦热。
疗 ★ 推三关,前臂桡侧,大指一侧,性温热,
法 大补元气,先天不足,营养不良,表虚自
汗,温阳散寒等一切寒症。
★ 退六腑:前臂尺侧,小指一侧,从肘至
腕,性寒凉,清实热,退高烧,降热痰,
便秘、痢疾,温病等一切热证。
15
★一窝风: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中。功用温中行
横指处。
★板门:面状穴位,拇指下,掌面大鱼际肌中点,
以指点之有大如豆粒的筋头,重按有酸麻感,为板
门部位。功效为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调理气机。
15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1
中
小儿推拿手法
医
推
拿
1、按
, 自
2、摩
医
推
拿
★ 方向补泻法
, 自 然
向心为补,离心为泻 旋推为补,直推为泻
疗
以顺为补,以逆为泻
法
向里为补,向外为泻
左右来回,平补平泻
★ 快慢补泻法
★ 次数补泻法
★ 轻重补泻法
9
小儿推拿图——手心背 中 医 推 拿 , 自 然 疗 法
15
小儿推拿图——手心及手臂内侧
中 医
木火金
推
水
拿
土
,
自
然
疗
法
10
中 ★ 十宣穴:十指手指甲的赤白肉际处
咳多痰少。功效宽胸理气,消食化痰,
降逆利嗝,调和五脏,吐奶。
15
★四横纹(四缝穴):掌侧食指、中指、无
中 医
名指、小指近节指间关节横纹处。手法可推
推 可掐,性凉而散,调中行气,,消胀散结,
拿 ,
往来寒热,鹅口疮、唇燥裂,纳呆疳积,夜
自 卧不宁,食欲不振,可退脏腑之热,治腹痛,
然 疗 法
口歪眼斜。 ★小天心:掌根、大鱼际、小鱼际交接处凹
推 2、推拿时精力要集中,手法要适度;开始时手法不
拿 , 自
宜过重,应轻快柔和、平稳着实、由浅入深,以使 孩子逐步适应。态度和蔼争取患儿的积极配合。
然 3、介质:按摩油、爽身粉。3岁以下可由别人抱着,
疗 3岁以上可单独 采取坐位、仰卧位或侧卧位
法 4、 避免过饥过饱,小儿哭闹需先安抚后再进行。
5、 针对性:每次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病症。
6、频次:通常每天睡前推拿一次,重症可酌情增加
次数,1周为一个疗程。2-3个疗程未见一点效果者,
应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7、小儿推拿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不能肯定,必
须先送医院就诊。
8
中 医
注意事项:
推
拿
,
治疗时间:根据患儿年龄、体
自 然 疗
质、病情及手法特性而定。治 疗时间掌握在10分钟为宜,一
中 气,止痛散寒,安神镇静。
医 推 拿
★外劳宫:手背部,与内劳宫穴相对。功用温阳散 寒,发汗解表,升阳举陷。
, ★二马:手背部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中。
自 ★五指节:手背手指各关节处。
然 ★二扇门:手背部中指掌指关节两侧凹陷处。功用
疗 法
发表解汗,定惊安神。 ★足三里:点状穴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
9、传染性及溃疡性皮肤病
10、危重病症一定在抢救脱离危险期后,方可
配合推拿治疗
6
中 医
处方
推
拿 , 自
推拿即用药,推拿处方和中药处方的组成 是一样的,根据病情需要在辨证基础上按照
然 “君、臣、佐、使”的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
疗 手法和穴位组合而成。
法
7
中 医 1、室温适宜,保持手部温暖清洁
注意事项:
也要一手安于心经的指掌关节处。
15
中 ★ 肺经: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掌关
医 节。
推 拿
手法有清肺,性凉而润,功效止咳肃痰。
, ★ 肾经:小指掌侧,性平而润,功效
自 然
补肾益脑,纳气定喘。
疗 ★ 小肠经:小指尺侧,性凉,功效心
法 经有热,口舌生疮,尿闭尿频,伸舌弄
舌
★ 八卦:逆之用于痰多咳少顺之用于
医 推
★ 脾穴:拇指桡侧,第一关节赤白肉际处。
拿 手法有补脾、清脾,治疗不想吃饭,清补脾,
, 自 然
性温,功效温补益气,补血生肌,开胃化痰。 此穴是后天之本。
疗 ★ 肝经:食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掌关节。
法 手法有平肝,小儿一般不要单独平肝,性凉
而润,中医认为肝长有余,肾常不足。
★ 心经: 中指最好不要动,就是运八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