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地资源 教案
土地资源教案

土地资源教案【篇一: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初步分析并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难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土地的资料,收集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资料和新闻报道的实例。
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课时:l课时教学设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学生齐唱环保之歌《我爱您,妈妈》“我悄悄献上一束鲜花,献给您亲爱的妈妈,感谢您给我生命,您把我从小养大,妈妈啊,我爱您亲爱的妈妈……”教师:歌声中的“妈妈”指的是谁?学生:歌声中的“妈妈”指的是养育我们的土地。
总结:土地,它给人类提供了山川、万物、衣食、财富;过去的一切得益于它,它更影响着人类的未来。
这就是土地,这就是土地资源。
课堂活动一:知土地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的景观图学生: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筑用地。
游戏:一学生表演动作,大家一起猜从事的活动及是什么景观。
并说出为什么?教师:由于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十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是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3、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4、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学会正确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利与弊;培养利用各种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教学,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2、通过身边的事例,说明我国土地资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我国地大物博的观念,对我国土地资源的优点和缺点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教学难点由于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缺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感性认识,无法更透彻地理解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作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真正认识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利用我国的土地资源,即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课堂练习法、讨论对话法、引导分析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自然资源?什么是可再生资源?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再生吗?(学生作答,教师给予总结并引入新课。
)用投影仪打出小诗——赞土地土地是山川之根土地是万物之本土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提问)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这几句话的涵义。
(同学们会从各个角度说出很多)(教师总结)土地,给人类提供了山川、万物、衣食、财富;过去的一切得益于它,它更影响着人类的未来。
这就是土地,这就是土地资源。
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土地资源的有关内容。
(承转)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土地,我们会如何利用它呢?【推入新课】一、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设计一)模拟土地开发活动——“我的地盘我做主”情景创设:教师利用多媒体屏幕展示出“的疆域图”,在图中标出A、B、C、D四个地方,假设你现在是国土资源部部长,那么你将如何利用这一片片土地来发展咱们的未来事业?(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A地——耕地: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们在这里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发展种植业。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2课土地资源教案

第 2 课土地资源教课设计八年级地理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我领土地资源的原由种类和特色2、可以在图上找出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主要散布区。
3、理解我领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的重要性【教课要点】土地资源的散布【教课器具】我领土地利用种类图【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新课导入:上节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色,今日详细学习一下土地资源的特色和散布。
2、读课本 57 页插图,总结我领土地资源的利用种类和特色。
解说:我领土地利用种类齐备,可是林地耕地比重小,后备土地少。
板书:一、土地资源的特色1、利用种类2、组成特色读我领土地利用图,找出耕地、林地、草地的散布地域,联合地形随和候剖析其原由。
增补:耕地以秦岭 -淮河一线为界,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
(转承)那么,我们在利用土地的时候,产生了那些问题呢?板书: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阅读 59 页资料,找出我国各样种类的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解说:所以,保护土地资源是一项火烧眉毛的任务,我国宣布了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和一系列法律。
用来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
大家联合平时生活中的现象,谈谈身旁存在的不合理利用土地的现象。
总结:土地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关于身旁出现的不合理利用现象,要鼎力宣传,遏止。
学生读图,议论,联合课本,找出四种种类: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
种类季风干湿地形耕地季风区润湿,半润湿平原,丘陵林地季风区润湿山地,丘陵草地非季风区干旱,半干旱高原,盆地耕地:乱占耕地,水土流失等林地:乱砍滥伐草地:草地退化,沙漠化等。
同学们联合自己的认识,提出了乱占耕地,乱砍滥伐等现象。
【作业设计】我领土地资源的散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从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中,找出我国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名称,并能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
2.能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观察活动,探究发现并归纳总结出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2.通过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特点。
2.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利用我国的土地资源,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上课就利用多媒体大屏幕示高尔夫球场的漂亮画面,吸引学生。
老师简单介绍:“高尔夫”是一种以棒击球入穴的球类运动,它是一种把享受大自然乐趣、体育锻炼和游戏集于一身的运动。
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打高尔夫球吗?学生大都回答,喜欢。
知识链接①2004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
2006年底,高尔夫球场项目又被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②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因批地建高尔夫球场被免职教师引导,既然大家都喜欢,高尔夫也是一项不错的运动。
那我们国家为什么要禁止建设高尔夫球场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明白。
讲授新课一、土地资源的利用(一)展示图片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学生读图思考。
发现土地资源的一个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承转:针对这种情况,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显得尤为重要。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主要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掌握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土地资源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方面尚有难度,需要通过实例分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掌握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土地资源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
2.难点: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案例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让学生了解各类土地资源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具体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案例,讨论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分析成果,总结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城市土地利用、农业土地利用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保护。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课程标准】运用资料 ,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我国土地资源的根本特点。
3.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反复读图 ,掌握土地资源的分布;运用资料 ,分析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重点与难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根本特点。
2.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读图分析、资料分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过去的家乡与现在的家乡比拟 ,我们可知这说明经济在腾飞。
那么在同一块土地上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如何?我们共同来学习土地资源。
二、新课学习〔一〕类型齐全 ,耕地比重小1.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自然资源它孕育了万物 ,是衣食之源 ,是生活的场所 ,是生产的场所2.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农业用地: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3.土地资源现状分析归纳:分析: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局部国家的比拟图和中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拟图归纳: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 ,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分析: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归纳:土地类型齐全 ,但我国耕地少 ,而荒漠、石山、永久冰雪地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 ,后备耕地缺乏。
阅读材料: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耕地后备资源是指自然条件较好 ,但尚未被开垦的宜耕土地 ,它是仅次于耕地的优质土地资源。
据调查 ,我国除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外 ,真正未利用的荒地很少。
全国后备土地资源总量约1亿公顷 ,其中 ,可供开垦种植农作物的只有1 300多万公顷。
土地资源教案(精选8篇)

土地资源教案(精选8篇)土地资源篇1指导思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称为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就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实现“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以及心灵世界的有机沟通”,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本节课就是以学生熟悉的被称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使学生充分认识“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难点: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国土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土地利用的资料图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教学课时 1课时●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人和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土地抚育着人类,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土地,歌颂土地。
你能举例来说明吗?(或者直接利用课本中的小诗导入) 学生:小组交流,组长汇报(诗歌、故事、图片等) 教师:同学们,我们对土地的赞美真是说不尽、道不完,那么你对土地知道多少呢?课堂活动一:看用途──了解土地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建筑区的景观图(无多媒体条件的学校也可直接利用课本插图)学生: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深入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分布以及利用状况的一节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土地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分类、特点及分布,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土地资源这一主题,学生可能存在对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不了解、保护意识不强烈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土地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分类、特点及分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土地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类、特点及分布。
2.难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土地资源利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
提问:“你们知道土地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吗?”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分类、特点及分布。
采用PPT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土地资源利用案例,如耕地、林地、草地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土地资源 》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一. 教材分析土地资源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本节教材通过介绍土地资源的分类、分布、利用状况以及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必要性。
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土地资源有一定的认识。
但土地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的特殊性还需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地资源的分类、分布、利用状况,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的认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地资源的分类、分布、利用状况,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和优势。
2.难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合理利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知识。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启发引导: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土地资源的图片、资料、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好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土地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土地资源的分类、分布、利用状况,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知识。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4. 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土地资源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土地资源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材,主要介绍了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其利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土地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内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形象的工具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对土地资源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保护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其利用,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其利用。
2.难点: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土地资源利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的成功与失败。
3.讨论法:分组讨论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土地资源利用的案例资料。
2.制作课件,展示土地资源利用的图片和数据。
3.分组安排,便于学生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其利用,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土地资源利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教师巡回指导,总结出有效的保护措施。
03 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

土地资源设计说明本节课设计了“知土地—忧土地—护土地”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自主学习“知土地”环节,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基本国情;合作探究“忧土地”环节,小组合作读图分析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角色扮演“护土地”环节,认识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措施,进一步理解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培养珍惜土地的意识。
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土地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意义。
2.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3.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初步分析并描述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形成差异的原因。
4.通过认识土地问题和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培养珍惜土地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特点和主要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
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与我国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独立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土地资源指可供农、林、牧业等利用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
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搜集有关我国土地日的资料,并说一说近几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
模块探究要求:各组四位同学合作使用三本教材,分别准备好地形图、干湿地区图、土地资源分布图进行观察,将结果填入表格中并展示。
教师结合地形图、干湿地区图、土地资源分布图,对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点拨。
学生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并相互指正错误。
教师展示答案。
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存在东西差异是由我国地形、气候分布的东西差异所造成的。
(1)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又因为东部属于季风区,降水比较丰富,因此东部平原区特别适宜用作耕地。
(2)我国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气候湿润,森林茂密,因此它们就成为我国三大适宜发展林业的地区。
(3)我国的高原、高山和面积大的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这里地处内陆,气候干燥,不适宜森林的发育和耕种业的发展,而是分布着面积广大的草地。
土地资源教案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篇一」中国土地资源教案中国土地资源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3、通过联系前面的气候、地形知识进行读图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作用即利用类型。
并分析得出我国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2、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思考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充分认识“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重点: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和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土地资源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相互关系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地图,进行图像引导,让学生通过图形分析,并从实际生活出发,在较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三维目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如何!教师:中国的基本国情课件展示:中国地图,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和人口13亿的内容引导学生得出一、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多地少(多媒体显示)过渡:那我们生活的这一片土地有哪些作用呢,给你一片土地,你会用它来做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山地、草原、平原、城市景观图问题:请根据左边的景观图说说土地的作用(学生回答)师总结:我们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来划分的,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课件展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说明我们中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多样(齐全)(课件出示板书)二、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类型齐全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农业耕地林地农业用地草地建设用地非农业用地[提供图表]1992年我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土地类型面积(万平方千米)世界地位(第几位)中国人均(平方米)世界人均(平方米)土地总面积9603810027762耕地95.148022501林地128.6510857170草原313.3226446235[提问]从这个表中,你能看出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略 (请学生回答)(课件展示第二个特点)2、绝对总数量大,人均相对量少过渡: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不足,那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所占比例是否一样呢?课件展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百分比图”[引导读图] 我国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最大?耕地和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占了多少?(教师稍微解释宜农宜林荒地)[学生讨论、回答]略课件展示3、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草地面积大,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比例不合理)[转折]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比例不合理,那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是否均匀呢?(你认为我国的耕地、林地、草地会分布在哪些地区呢,它们与什么有关?)学生回答:与气候、地形有关课件展示我国降水分布图和地形图,帮助同学们分析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活动]引导学生读图,思考:每种类型在干湿地区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如何分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采用教师提问,学生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来验正同学们的分析,让他们有成功感(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内容)师生共同概括土地资源的'分布(用文字表述)耕地: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丘陵(秦淮以北为旱地,秦淮以南为水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第二节土地资源》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知识,提高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深入学习土地资源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学会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土地、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难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案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土地资源的图片、数据等教学素材。
2.准备PPT,展示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
3.准备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数据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让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引导学生从实际数据中总结土地资源的利用特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和利用,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数据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利用状况,从而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有所了解。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实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和利用,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表和实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和利用,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2.难点: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生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和视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和实例,用于课堂演示和讲解。
2.准备土地资源分类、分布和利用的图表,方便学生直观了解。
3.准备课堂练习题和拓展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丰富多样。
2.呈现(10分钟)介绍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和利用,让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知识。
如:通过PPT展示土地资源的定义、各类土地资源的特征和利用情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新版)

年级
八
学期
上
教材
版本
湘教版
单元
第三章第二节
课题
中国的土地资源
课时设计
1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
任务
评价
时间
1.通过图文资料和图表数据, 能说出土地的基本国情,背出各类型土地的比重
两人互背练习题
当堂评价
2.通过学习图文资料,背诵各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说出成因。
组内互说练习题
当堂评价
3.通过学习图文资料,背出各类型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3.读课本69正文和“中国林地分布”图,找出林地的分布特点,指导学生读图并找出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
4.读课本69正文和“中国草地分布”图,找出草地的分布特点,指导学生读图并找出草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
知识点三:各种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源自措施(达成目标1中的③)1.读课本70页正文,找出并讲解耕地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2.读课本71页正文,找出并讲解林地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3.读课本71页正文,找出并讲解草地存在的问题和措施,4.总结找出土地的基本国策
个人独学
(8分钟)
根据任务单,任务一巩固构建,让学生自己完成和练习题。
小组讨论
(12分钟)
2.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任务单任务二迁移挑战
教师来回走动并注意细心倾听学生的焦点问题,必要时提供思路指导。
读课本66页正文,学生找出并划下来基本国情
知识点二:中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及成因(达成目标1中的②)
1.读课本67页正文,划下来土地资源类型和比例,并讲解土地资源类型的4个特点,(第2个特点中教师补充耕地比重最小)。
2.读课本68正文和“中国耕地分布”图,找出耕地的分布特点,指导学生读图并找出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第二节土地资源第二课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学情分析】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学生已经能很好的辨认出来,再利用过程中,学生也利用自身的实践感知了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合理利用土资源的教学中,可直接利用学生的感官进行教学,在辅助多媒体展示形象土地利用的现状,会加深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合理利用的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过程与方法根据因果索因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案例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合作探究式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导入】以各种对土地资源破坏的图片导入,设问:土地资源遭受到了那些破坏?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我们的探险之旅。
【新授】板书: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若利用不当或遭受破坏,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那么我们从下面的图片中看看我们的土地资源资源中会有哪些问题呢?(媒体展示)土地资源的破坏现状飞来的山峰——乱占耕地小草的哀求——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水土的怒吼——水土流失土地的辛酸——土地污染师小结:种种鲜活的事例让我们清醒的意识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伴有岌岌可危、迫在眉睫需要改变现状的氛围。
同学们,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你有哪些更能根除病变的处方呢?(学生活动一)“地专家门诊”——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教师及时处理学生不明白的问题,后小结。
假如你是一名“土地医生”,请针对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出切实有效的“处方”。
“耕地”科1.建设用地挤占——制定法律、法规,加强耕地的管理与保护;2.水土流失严重——统一规划;3.风沙危害严重——营造防护林;4.污染严重——治沙、治水、治盐碱等综合治理。
《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地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类型多样展示: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类型,如东北的黑土地、南方的红壤丘陵、西部的沙漠戈壁、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等,让学生感受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丰富多样。
分布不均讲解:展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土地资源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如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这里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气候适宜,有利于农业耕种;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这些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湿润,适合森林生长;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其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植被以草原为主。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从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如人口分布、农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加深学生对土地资源分布规律及其成因的理解。
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图片与提问:展示一组包括农田、森林、草原、城市建筑、荒漠等不同土地景观的图片,提问学生“这些图片展示了哪些不同的土地利用场景?土地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紧密联系。
引出主题: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场景都与土地资源的利用相关,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土地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丰富多样的土地景观图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发学生对土地资源的关注和思考,自然地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类型介绍: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详细说明每种利用类型的特点和主要用途,如耕地是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是人类获取粮食等农产品的重要基础;林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包括木材采伐、森林生态保护等;草地适合发展畜牧业,为牲畜提供放牧场所;建设用地则是用于建造建筑物、道路等人类居住和生产活动的区域。
第二节 土地资源 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目标1.我国土地资源的总特点.2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教学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土地的用途很广:可以种植粮食、蔬菜瓜果,为人类提供食物;可以栽种树木,为人类提供木材;可以生长牧草,提供放牧牲畜的场所,提供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可以用来建房、筑路等等。
土地对人类极为重要,失去了土地,人类就没有了食物来源,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就会停止。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请看:1我国土地资源的总特点是什么?2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的分布?3.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有哪些?(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分钟)自探提示:1、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整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本组找出的有价值的疑难问题。
二、解疑合探(15分钟)(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2.教师点拨或精讲。
⑴明确土地资源基本特征人多地少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⑵.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土地相对减少。
原因:人口增长使人均占有量减少,工矿、交通、城市的发展,使土地资源问题减少。
土地资源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蔓延、草场超载,乱占耕地等现象采取的措施依照政策法律,进行土地资源的管理“开源”、“节约”结合加强土地资源建设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三、质疑再探:(3分钟)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
《土地资源》教案2

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3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分布、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学习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方法读图法、分析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仪器、课件、地图册、课本插图教学流程【导入新课】让学生集体朗诵“什么是土地”这首诗,理解其含义,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板书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1、引导学生读图3.6中图片。
提问:从刚才的图片中你都看到了哪些土地利用类型?活动: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1)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2)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3)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2、请同学们读图3.9“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看看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小结: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土地类型多种多样,类型齐全;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改造后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不多,即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板书二、地区分布不均1、讲述: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2、请同学们读图3.10“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第二章中的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图、图2.18“中国降水量的分布”图、图2.22“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进行比较。
思考以下问题:(1)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2)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东向西是如何变化的?(3)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寻找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
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工作情况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
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而是充满乐趣的。
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二)经验和体会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伊始,向学生提出地理教学三步走。
预习、学习、复习巩固。
效果不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
2、改变授课风格,运用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
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解决学生课上出现的问题,营造活而不乱的地理课堂。
3、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
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
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
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4、注重地理学习方法的传授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
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
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
(三)问题和教训
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中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课后反思不够及时,教的学生多,又时对个别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学生督促不够,这些都有待改进。
(四)今后努力方向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3、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4、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
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学年,取得好成绩。
第二节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1.
我国土地资源的总特点.
2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
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土地的用途很广:可以种植粮食、蔬菜瓜果,为人类提供食物;可以栽种树木,为人类提供木材;可以生长牧草,提供放牧牲畜的场所,提供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可以用来建房、筑路等等。
土地对人类极为重要,失去了土地,人类就没有了食物来源,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就会停止。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请看:
1我国土地资源的总特点是什么?
2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的分布?
3.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有哪些?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分钟)
自探提示:
1、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整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本组找出的有价值的疑难问题。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⑴明确土地资源基本特征人多地少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⑵.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土地相对减少。
原因:人口增长使人均占有量减少,工矿、交通、城市的发展,使土地资源问题减少。
土地资源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蔓延、草场超载,乱占耕地等现象
采取的措施
依照政策法律,进行土地资源的管理
“开源”、“节约”结合
加强土地资源建设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
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请根据已学知识,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总量丰富、类型齐全,有利于多种经营
人均占有量少,各类土地资源比例不合理后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
四、运用拓展(17分钟)
㈠、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㈡、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
请看:如果你是以下的身份,你准备如何利用你的土地?
政府官员:依法用地、规划用地
专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
环保人土:开展“保护土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宣传活动
乡村干部: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投入
农民:禁止乱占耕地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保护土地资源,人人有责。
现在发挥一下聪明才智,设计一幅绘画或者一条宣传语,表达一下你们对保护土地资源的看法吧!
板书设计
我国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土地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
资源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
分布不均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