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721fc8816f1aff00bed51e62.png)
家园共育
幼儿园健康教育、家庭健康教育、社会健康教育
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设计与指导
12
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及特点
(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活动设计为 保教目标服务
01
02
活动设计注重 幼儿的参与
活动内容有 一定的程序性
04
03 活动设计具有
一定的整合性
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设计与指导
13
(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特点
活动开放化
活动理念的接纳性(尊重个体差异,接纳现有水平) 活动时间的弹性化(根据兴趣弹性伸缩活动时间) 活动空间的灵活性(活动不局限在教室、座椅)
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通过观察, 权衡幼儿的 兴趣和能力, 调整出适合幼儿的主题和活动。
活动过程互动化
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是快速和深入的,有效的学 习。教师提供环境和材料,幼儿会自发游戏。
• 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这名保育老师不仅照顾好幼儿进餐 、搞好卫生,又做有心人,结合教育让凡凡改掉坏毛病,养成好 习惯,这正是突出了保中有教的保教结合原则。
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与要求
9
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特点
日常生活中的每个 环节几乎均可用来对 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 育。它具有及时、 生 动特点, 可以收到立 竿见影的效果。
6
活动延伸
不需要延伸的,可以不写这个环节
7
活动反思
分析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
出有效对策。
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设计与指导
15
活动目标
➢目标数量不宜过多,以2-3条为宜;
➢目标应直接、明确呈现经验,不需要先呈现途 径和方式,(如“通过……”或“在……过程中 ”,)还要避免直接叙事,不直接呈现经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ppt课件【可修改文字】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ppt课件【可修改文字】](https://img.taocdn.com/s3/m/cfe8fed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f.png)
三、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
1、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生物学因素 是病原体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和感染
性疾病;而是生物性遗传因素,某些先天 的缺陷、变异、老化等导致身体发育畸形、 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和免疫功能异常。 3、生活方式 4、卫生保健设施
11
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含义和意义 一、幼儿健康教育:
1、是他们知道情绪对身体的影响,培养他们具有良 好的情绪,并能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性格温和,意志 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2、良好的处世能力:能与小伙伴团结友爱,和睦相 处,共同游戏。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环境 变化。
3、良好的人际关系:活泼开朗,具有良好的行为 习惯。助人为乐、有好人缘,保持心情愉快。
35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
(一)生理健康方面: 1、人体认识与保护教育: 2、体育锻炼与健康: 3、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教育: 4、环境教育: 5、营养教育 6、病病与意外伤害的预防教育
36
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是家长 或教师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家 庭或托幼机构的实际情况,借助一定的载 体,创设一定的环境,组织儿童进行健康 教育活动、实现健康教育目标的过程。
进行缺氧与供氧的植物实验后,孩子开始体会到不 要蒙头睡觉以及与大人分床睡的重要性。
当幼儿发现菠萝的外表“又硬又有刺”,通过探究 发现里面却“又甜又多汁”时,开始理解一个看 起来很可怕的物体实际上可能很美味。
21
(三)提高儿童道德水准
1、健康问题不仅是个人道德问题,也是社会道德问题。 任何一个独立个体的健康都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 因此保持和促进健康的教育有助于维护道德准则,提高
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bfd337901f69e3142329406.png)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
(一)生理健康方面: 1、人体认识与保护教育: 2、体育锻炼与健康: 3、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教育: 4、环境教育: 5、营养教育 6、病病与意外伤害的预防教育
(二)心理健康方面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和性教育。培 养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情绪,学会友好 与人交往,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社会发展与要求是确定学前儿童健康 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分类
1、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目标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 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已;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是以3-5周岁学前儿童的身 心发展特征为依据而确定的教育目 标.(参见补充材料 )
3、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
这是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目标和年龄阶段 目标的具体实现。
教育活动目标在内容上一般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一般而言有三种表述方式: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
行为目标的表述一般有如下句式:“知 道……”,“理解……”,“学会……”, “用自己的话来……”,“区分……”, “把……配对”,“对……进行分类” 等 ; 表现性目标追求的不是儿童反应的同质性,而 是反应的多元性 “尝试……”是生成性目标较为典型的表达方 式之一。
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 标和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
一、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 标的依据
1、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是确定学前 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 ;
2、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确定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直接依据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条规定了我国幼 儿园保育和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又从五 个方面具体化了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 目标
第三章-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PPT课件
![第三章-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ff85193b3567ec102d8aff.png)
20
目标设定2、
活动名称:今天,你喝牛奶
了吗?(中班)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乳类食品:牛奶、 酸奶、豆奶等;
2、让幼儿懂得喝牛奶有利于 身体健康
3、培养幼儿每天喝牛奶的良 好习惯。
目标1中“各类”一词用词不 当,它含盖了所有奶制品, 而由于受地域限制,很多地 方幼儿不能见到所有乳类食 品;
26
食物的旅行(大班)
原定目标: 1、知道食物经过器官的名称和
顺序; 2、初步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
理解磨、蠕动、进入、送到、排 出这些动词用在各消化器官的含 义。 3 能用肢体动作表达食物消化的 过程,体验奇妙的乐趣。
修改目标: 1、初步了解主要消化器官的名
称和功能,并理解磨、蠕动、排 出这些动词的含义。 2、能根据音乐节奏,用肢体动 作表达食物消化的过程,体验游 戏的乐趣。
3、生成性目标 是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
教育教学目标,它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 果。 生成性目标的本质是过程性。 典型的表达方式:“尝试……”. 生成性目标在实践中是较难确定的.
32
分析以下活动目标设立的确切与否:
活动名称:牙齿为什么会有 龋洞?(大班)
解……”、“学会……”、“用自己的话来……”、 “区分……”、“把……配成对”、“对……进行分 类”,等等。
30
2、表现性目标 是指每一个幼儿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
生的个性化表现。 表现性目标追求的不是儿童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反应
的多元性。 如:参观动物园后,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
3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4
蛋宝宝的衣服(中班)
原定目标: 1、认识各种禽蛋,知道经常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章节测试3-1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章节测试3-1](https://img.taocdn.com/s3/m/012a65c4bd64783e08122b70.png)
第三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A.B.C.D.【解析】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不包括()。
A.游戏化B.理论性C.生活化D.可操作性【解析】B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为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可操作性。
“寓教育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教育”体现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
A.生活化B.游戏化C.综合化D.可操作性【解析】A 健康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健康,在健康观念、健康情感及健康行为的指导下生活。
通过“猫抓老鼠”游戏,使儿童在游戏中学会正确的爬的动作,这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什么特点?A.生活化B.游戏化C.综合化D.可操作性【解析】B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同时儿童健康教育也受到电视等媒介的影响,这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什么特点?A.生活化B.游戏化C.综合化D.可操作性【解析】C按能力进行分组的组织形式有什么缺点?A.教育效率低B.针对性差C.无形中给儿童贴了标签D.不利于分享【解析】C 按能力进行的分组,由于它忽视了学前儿童的主动性及意愿,尽管它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但不具有上述分组方式所具有的优点,且由于它无形中给学前儿童贴了标签,因此不宜提倡。
()是使儿童获得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最直接的一种方法。
A.动作与行为练习B.感知体验C.讨论评议D.讲解示范【解析】D 儿童的思维具体形象,教师的讲解示范可以借助多种教育手段,通过多种感官具体而形象地向儿童讲解粗浅的健康知识,并结合身体动作或实物或模型加以演示,从而帮助儿童尽快掌握有关技能技巧,并提高儿童对健康的认识水平。
这是使儿童获得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最直接的一种方法。
在小班应需要多采用()的形式向儿童进行教育,使儿童对教育内容易于理解和接受。
A.讨论评议B.情境表演C.讲解示范D.电教手段的利用【解析】B在“食物的旅行”这一活动中,教师要让学前儿童了解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经过的器官,应该使用的教育方法是()。
第三章 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
![第三章 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5b9c0b8e581b6bd97f19eafb.png)
(三)疾病的防 治意识
1.不挑食,不偏食 2.细嚼慢咽,不吃汤泡饭
(四)饮食与营养
一、0-3岁婴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
1.危险东西不乱动 2.药品不乱吃 3.不理陌生人 4.不舒服及时说
(五)安全自护
二、0-3岁婴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方法
1.生活行为练习 2.榜样示范法 3.游戏法
三、3-6岁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
(一)教育活动 (二)家园合作
01
02
(三)生活活动
03
一、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组织形式
(一)教育活动
单元主题教育活动
10%
学科课程
20%
活动课程
45%
一、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组织形式
(一)教育活动
单元主题教育活动
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认识发展的需 要,在一定阶段围绕一个教育中心课题,综合 选用多种教育形式,组成一系列活动,发挥各 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各领域相互融合,促 进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地 发展。
5
安全 自护
一、0-3岁婴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
1.睡眠习惯(懂得) 2.个人卫生习惯(懂得) 3.生活自理能力(初步) 1.能用手指出嘴巴、鼻子、 耳朵、眼睛等 2.能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
(一)良好的生 活卫生习惯
(二)认识自己 的身体
一、0-3岁婴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
1.打针、吃药能防治病 2.按时打针吃药
一、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组织形式
(一)教育活动
生活活动
1.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活动常常比 传统意义上的“上课”来得及时
2.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 活动得以延伸,有利于巩固幼儿健康行为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ppt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ppt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b2737804fc4ffe473368ab31.png)
3、户外体育活动 学前儿童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丰 富多彩的:(各类游戏、大型轻器械练习、小型 多样的体育游戏、基本体操,包括队列练习、 “三浴”锻炼、散步、远足等,都可以作为学前儿 童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 4、其它的组织形式 (1)运动会 (2)室内运动会
3.情景表演 教师或幼儿就特定的生活情境加以表现,然后让幼儿 思考分析情境中涉及的健康教育问题。 4.感知体验 幼儿通过感觉器官认识、辨别事物的特性。这种方法 能加深幼儿对事物的印象,同时由于加入身体动作, 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的注意。
5.讨论评议 让幼儿参加与健康教育过程,为他们提出问题、发表 意见、自己得出结论提供机会。 6.电化教育手段的运用 电化教育直观形象,能将一些重要的现象再现、放大, 并能表现其发展的过程,他能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弥 补幼儿直接经验不足的缺憾。并且这一特点不仅能激发 幼儿的兴趣,让其获得不亦亲身感知或接触的经验,模 拟演示有关重要的过程,而且能使幼儿较好地理解所学 的知识。
把联系过程与思维活动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幼儿在活动 中积极思考的习惯。及时了解幼儿在练习中的情绪,品德等 方面的情况,并加以针对性地引导,促使幼儿在练习中得到 全面发展。
快 乐 的 “小矮人” 走 路
3.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学前儿童进行体育 活动的方法。采用游戏法,能把学前儿童难以理解或 枯燥的动作和身体素质等练习变成有趣的模仿活动或 具体的游戏情节提高学前儿童练习的兴趣,使学前儿 童在轻松、愉快的条件下开展活动并达到锻炼和增强 体质的目的。
(2)重要练习法 重要练习法是指在国定的、同样不变的条件下反复 练习的方法,如重复做某个游戏。这是幼儿园组织 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普通使用的重要方法。 (3)完整练习法和分解练习法 完整练习法是将整个动作或活动过程完整地进行练 习的方法,如完整地练习某个操节或从头自尾完整 地练习一个游戏等。
3-1-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目标表述常见问题有哪些?
![3-1-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目标表述常见问题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f576fc001f69e3142329407.png)
表述方式不统一
发展目标表述:行为主体是幼儿,常以“学习(学 会)……”“知道……”“认识……”“理 解……”“体验……”“感受……”等方式表述。
教育目标表述:行为主体是教师,常以“引 导……”“鼓励……”“帮助……”“培 养……”“教给……”“让幼儿……”
等方式表述。 建议:无论以何种方式表述都应前后一致。
尽量使用发展目标的表述法。
小结:
教育目标制定的基本原 则
目标群……
基础性 全面性 针对性 关联性 挑战性
目标筛选
目标1、2、3
✓ 制定目标注意事项: 全面发展要牢记 幼儿个个不能缺 体知情意与社会 划分不可失联系
表述过于笼统
主要问题:未能揭示本质,教育的时效性欠缺。
举例说明:小班“今天你喝了没有”
惯有表述:了解常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
• 了解常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
建议目标:了解常喝牛奶有利于身体长高、健 壮。
• 了解每天吃蔬菜有利于排便、减少 鼻出血。
表述不够精炼
主要问题:过多的具体内容,啰嗦。 举例说明:中大班“少吃冷饮身体好” 原有目标:让幼儿知道冰棍、冰激凌、冰镇饮料等饮
不在于目标表述中表面上的面面俱到而在于教育者对同一活动的教育价值的深入挖掘以及活动本身的趣味性得到拓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三章 第1课时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 目标表述
常见问题有哪些?
教育活动 目 标 表 述 常 见 问 题
1 • 目标内容过于狭隘 2 • 目标重点不突出 3 • 目标超难度 4 • 目标要求过低 5 • 表述过于笼统 6 • 表述不精练 7 • 表述方式不统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三章课件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三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9f6b96650e52ea5418986d.png)
目录
01 学前儿童身心保健教育的任务、原则和内容 02 学前儿童身心保健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03 学前儿童身心保健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生活习惯链接 安全教育视频链接 身体认识与保护知识链接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心保健教 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学前儿童身心保健教育的途径
学前儿童身心保健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渗 透、幼儿园环境渗透、集中教育活动、各领域间的渗透、 家庭教育渗透等。
(一)日常生活渗透 学前儿童身心保健教育是生活教育,应当在晨检、盥洗、
知识目标
掌握学前儿童身心保健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掌握学前儿童身心保健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指导。 理解学前儿童身心保健教育的任务、原则和内容。
能力目标
能设计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活动方案;并能组 织和指导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活动。 能设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并能组 织和指导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 幼儿园精神环境渗透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 建立互助、友爱的伙伴关系。
在一次户外体育互动休息时,教师对小孩子们说:“大家在
草地上安静休息一会,听一听大自然的声音。”过了一会儿,一 位女孩说:“老师,我听到了花刘大得开雁庆的声音!”“老师,她在胡言
大雁排着队,飞向南天。
乱语,花开根本没有声音是去。旅”游吗一?个去看来自外孩婆吗叫?道。教师笑了笑说:
(3)大班
(2)中班
① 对自己的身高、体重变化的
① 身体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感受和体验。
第三章__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第三章__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bc2b63abcd126fff7050b60.png)
健康: ——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 度和行为习惯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 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 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 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4、21世纪初的学前教育目标
科学 :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 识能力 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 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 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 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 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 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 环境。
4.认识有关安全标志,能够在成人提醒下遵守 交通规则;不接触危险物品;遇到危险时能告诉 成人,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5.愿与父母分床而眠。 6. 喜欢并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能听信号按节奏 协调地走和跑;能按要求跳、投掷、抛接,能左 右手拍球;能随音乐节奏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能注意活动中的安全与合作,爱护公物,能及时 收拾小型体育器材。
大班: 1.保持个人卫生,关心周围环境的卫生;进一步提高 独立生活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初步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身体需要各种 营养;会使用筷子;进一步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 3.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重要功能,并懂得简 单的保护方法;了解有关预防龋齿及换牙的知识;注意 用眼卫生。
(3)培养幼儿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
友爱、守纪律、有礼貌等优良品质和习惯;(德)
(4)培养幼儿爱美的观念和兴趣,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
力。(美)
2、20世纪80年代初的学前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件 第三章 学前儿童安全教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件 第三章 学前儿童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c7348f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b.png)
2. 游戏与生活
3. 器具与玩法
4. 教师与家长
拓展阅读
家庭中教给孩子的安全知识
1. 防止意外教育 孩子都喜欢登高爬低,虽然他们对高也有恐惧,但好动与好奇常使他们在玩耍中忘了危 险。爸爸妈妈要常提醒孩子,不去危险的地方,不做危险的动作。如不要从滑梯上跳下 来,不要在双杠上随便放手,不要到处乱爬,等等。当出现危险倾向时,要严厉制止。 在户外活动时,要让孩子知道躲避汽车。不要在小区的马路中间玩,不要在横穿马路时 猛跑,要告诉孩子汽车开过来时避让的方式。当汽车过来时,家长不要只想着急忙抱起 孩子,最好是牵着孩子的手,避到近侧的路边,让孩子亲身体验应怎么办。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实施
一、 制度的保证
(一) 国家对园舍建筑的安全要求 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保障幼儿的健康安全。1989年颁布的 《幼儿园管理条例》对此有明确规定:举办幼儿园必须将幼儿园设置在安全区域内。 严禁在污染区和危险区内设置幼儿园。在园舍的建筑设计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 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有详细规定,比如选择园舍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 符合抗震、防火等安全方面的规定;应设独立的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 ● 其中还对幼儿园的活动场地面积、建筑窗的设计、生活用房的设计等都作了具体规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安全教育概述
一、 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意义、任务和具体要求
(三) 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具体要求
2. 消防安全
● (1) 要让幼儿懂得玩火的危险性。 ● (2) 要让幼儿掌握简单的自救技能。如一旦发生火灾必须马上逃离火灾现场,并及时
告诉附近的成人。当发生火灾,自己被烟雾包围时,要用防烟口罩或湿毛巾捂住口 鼻,并立即趴在地上,在烟雾下面匍匐前行。 ● (3) 组织幼儿参观消防队,看消防队员的演习,介绍火灾的形成原因、消防车的作 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等。 ● (4) 组织幼儿进行火灾疏散演习,事先确定各班安全疏散的路线,让幼儿熟悉幼儿 园的各个通道,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在教师的指挥下统一行动,安全疏散,迅速 离开火灾现场。
第三章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
![第三章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332eabcd1f34693daef3ef7.png)
l l 最后把空碗轻轻的放在碗框里,调羹放入勺筒内。 指导语:轻轻放,不能造高楼哦(指碗不要单排的摞的太高)。 他的亮眼睛真厉害,会找低的楼放碗。
调羹送到底之后再放手,它就不会痛了。
(四)饮水
• 幼儿体内水分比例大, 需水多。提供足量饮 用水。
• 饮水时间和次数应根 据季节和幼儿情况定。
2.结合品尝经验,进一步认识各类常见食物,爱吃各类食 物的同时,懂得要科学合理地进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饮 食习惯。
大班:
1.保持个人卫生,关心周围环境的卫生;进一步提高独立生 活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初步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身体需要各种营养; 会使用筷子;进一步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
幼儿午睡多少时间为合适呢?
•
幼儿每天睡眠 一般指两个时间:一是夜晚一是午
睡,夜晚很重要,午睡也很重要。幼儿身体正在发育之中
,自晨至中午,由于参加集体教育活动和各种游戏活动,
身体一定很疲劳,午睡尤其需要。饭后需静养,使食物得
以消化。午睡有益幼儿身心,午睡时间的长短,应以幼儿
的年龄、个性及气候而变化。一般睡1.5--3小时即可。
三、学前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意义?
(一)促使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三)有利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选用碱性小的香皂和温水 洗脸,护脸;
3岁后让幼儿学会洗脸等。
2.刷牙
三岁开始学漱口,漱口水应是凉开水,即使孩 子吞咽,也不会危害健康。三至四岁开始学刷牙, 在牙刷外侧,再刷内侧。
3.洗浴
晚上睡觉前都应洗脚洗屁股,女孩子必须洗阴部。 夏季应天天洗澡、换衣裤,其他季节也应定期洗水洗 澡,勤换内衣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整合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3.2.2与其他 领域的关系
健康
科学
五
社会
指
语言
艺术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整合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3.2.3与其他领 域的整合方式
(一)学科领域的整合
1、以健康领域为中心设计的整合课程
2、以语言领域为中心设计的整合课程
具有教育 活动的整 体功能
以保障幼儿身心 的健康发展为出 发点和归宿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 施
课程的特点
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 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 容易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 3.1.施2教育活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 施
洗手歌
鼓鼓掌,拍拍手,讲卫生呀勤洗手, 大家一起来唱歌,互相提醒小朋友。 进屋洗,饭前洗,手背洗呀手心洗, 肥皂搓搓来清理,养成习惯靠自己。 拍皮球,画图画,捉迷藏呀,玩游戏, 回家洗手别忘记,偷懒只能害自己。
学前儿童教育机构
02 整合课程中的健康 教育活动设计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整合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思考与练习
在设计学前儿童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时,应 遵循什么原则?
试述学前教育机构整合课程的特点。
学前儿童整合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其组织策 略包括哪些方面?
3.2.4活动设计 的组织策略
选择使儿童能进行深入观察、探索和调查的主题
运用跨学科、具有生成性的策略
选择贯穿多领域的关键性概念
采取真实评价方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整合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1、用废旧盒子做托盘,体验服务员 上菜的过程。 2、开展“托球”游戏
想一想:1、怎样才能用好“托盘”不掉东西? 2、在活动过程中有没有困难?怎么办?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整合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3.2.1整合课程 的内涵和特点
内涵:“综合课程(即整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 联的原有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 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 认识和全局观念,并养成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综合解决问 题能力的一种课程模式。”
动设计的原则
遵循儿童的发展 顺序原则
发展性 原则
原则
照顾全体 与因材施 教相结合 原则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 3.1施.3教育活
动的实施
(一)教师与儿童共同计划的健康领域教育活动 以课程专家或教师预设的计划为主,在计划的实施中比较重视儿
童的需要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有“儿童中心”倾向,即课程的目标 具有一定程度的儿童“生成性”。
3、以科学领域为中心设计的整合课程
4、以社会领域为中心设计的整合课程
(二)主题的整合
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或主题来组织的 教育教学活动。这种方式最常见。
(三)专题的整合
就一个范围狭小的事例,以专题的方式展开课程, 可以将与这个专题相关的所有学习活动或儿童发展的 所有方面都包含在课程活动中。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整合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学前 儿童 健康 教育 三
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领域课程
学前儿童健康领域课程中的
1
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整合课程
2
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学前儿童健康领域
01 课程中的教育活动 的设计和实施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 3.1.施1课程的内
涵和特点
课程的内涵
是有目的、有计划 地引导幼儿主题活 动的教育过程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 施
我们都是谁?
为什么多 吃蔬菜身 体好?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 3.1施.3教育活
动的实施
(二)以教师计划为主的健康领域教育活动 这种教育活动有特殊性。能够让儿童在短时间内获得相应的知
识经验和技能,适用于一些不便让儿童直接体验的教育活动,具有一 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