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25f47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a.png)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腹部损伤无论在战时还是平时都较为常见,多数腹部损伤因伴有内脏损伤而危及生命。
一、病因与分类二、临床表现1.单纯腹壁损伤(考的少)在暴力打击部位的腹壁有局限性肿胀、疼痛和压痛,有时可见皮下瘀斑,上述症状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加重或扩大。
开放性腹壁伤有伤口流血。
单纯性腹壁损伤通常不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膜炎和休克的表现。
2.腹腔内脏器损伤(1)实质性脏器破裂和血管损伤三、辅助检查四、治疗原则五、护理问题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腹腔内出血、渗出及呕吐有关。
2.疼痛 与腹膜炎症刺激或手术创伤有关。
3.焦虑/恐惧 与意外创伤所致的疼痛、出血,及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4.潜在并发症:腹腔脓肿、失血性休克。
六、护理措施 (一)急救(二)疑有腹腔内脏损伤病人的护理病人应绝对卧床,不随意搬动,尽量取半卧位,如需作离床检查,应有专人护送; “四禁”——即禁食禁饮、禁忌灌肠、禁用泻药、禁用吗啡等止痛药物;尽早输液和使用抗生素。
在观察期间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探查:①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有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者;②肠鸣音逐渐减弱、消失或出现腹胀明显者;③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出现口渴、烦躁、脉率增快或体温及白细胞计数上升者;④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者;⑤血压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甚至下降者;⑥胃肠道出血者;⑦经积极抗休克治疗情况不见好转反而继续恶化者。
(三)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1.手术前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通知病人禁食禁饮,建立静脉输液通道,遵医嘱输液输血,及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胃肠减压,协助做好各项检查,备皮备血,药物过敏试验,心理护理,术前用药,必要时导尿等。
(四)腹腔脓肿的防治急性腹膜炎局限后,残留的脓液未完全吸收,被大网膜、肠袢及肠系膜等粘连分隔,而形成腹腔脓肿,临床上以盆腔、膈下和肠间脓肿较多见。
1.盆腔脓肿(最常见)表现直肠或膀胱刺激症状,如下腹坠胀不适、里急后重、大便频而量少、黏液便、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等直肠指检触及直肠前窝饱满且有触痛的包块,可有波动感治疗盆腔脓肿较小或未形成时——全身应用抗生素+热水坐浴、温盐水保留灌肠或物理透热等疗法,脓肿可自行吸收;脓肿较大时——应协助医生经直肠前壁(已婚女性也可经阴道后穹隆)行切开引流术2.膈下脓肿(右膈下脓肿多见)表现一般多在原发病后又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患侧季肋部持续性钝痛,深呼吸时加重,并向肩背部放射,可伴有呃逆检查体检患侧下胸壁肋间隙饱满,有深压痛和水肿,肝浊音界扩大,患侧下胸部呼吸音减弱或有胸膜摩擦音,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治疗膈下脓肿较小时——病人取半卧位,应用有效抗生素和支持疗法,必要时经皮穿刺抽脓并置管引流,可使脓肿吸收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应用有效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护理3.肠间脓肿(考的少)是指脓液被包围在肠管、肠系膜与网膜之间的脓肿,可形成单发或多个大小不等的脓肿。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5373912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b.png)
分析当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护理技能不足
部分护理人员对腹部损伤的护理 技能掌握不够熟练,无法有效应
对各种紧急情况。
沟通不畅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病人 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不够充分, 导致病人及其家属对治疗和护理
方案的理解不足。
资源不足
部分医院在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方面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如床
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预防感染。
定期随访与评估效果
定期随访
对腹部损伤病人进行定期随访,了解 病人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效果评估
对病人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疼痛 缓解情况、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等,以 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06
总结与展望:提高腹部损伤病 人护理质量的关键措施
观察引流物
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量 ,如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定期消毒
对引流袋和管道进行定期消毒,预 防感染。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01
02
03
禁食与饮食
根据腹部损伤程度和医生 建议,可能需要暂时禁食 或调整饮食。
营养支持
对于需要长期禁食的病人 ,应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 途径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
位紧张、设备短缺等。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及改进方向
提高护理技能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腹部损伤护理技能的认识和掌 握程度。
加强沟通
在护理过程中,加强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提高他们对治疗和护 理方案的理解和信任。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质量和效率。例如 ,可以通过增加床位、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等方式来优化资源配置。
饮食指导
腹部伤护理
![腹部伤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9d563933d4b14e84246805.png)
2.休克
3.血、尿、腹液淀粉酶高
4.B超可发现胰腺回声不均和周围的
积血、积液
.
48
胰腺损伤
治疗原则
清创、止血、引流、控制胰腺外分泌 处理合并伤
.
49
胰腺损伤
手术方法
1. 胰腺挫裂伤 缝扎止血+引流术
2. 胰腺体尾断裂伤
(1)近断端缝合+远断端胰腺、脾切除术
(2)近断端胰腺空肠Y吻合+胰尾、脾切除术
.
44
脾脏损伤
手术方法
1. 全脾切除术 2. 脾脏部分切除术 3. 脾脏修补术 4. 自体脾移植术
.
45
肝损伤
损伤特点:受伤率高、伤情复杂、
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主要临床表现
1.腹痛,呈持续性,一般比空腔脏器伤不剧烈,
右肩部有放射痛。
2.腹胀:内出血,或肝包膜下血肿。
3.休克:面色苍白,脉↑,BP↓,口渴出冷汗可
腹部损伤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与受伤的 力度 角度 速度
及部位有关。
.
17
.
18
.
19
主要表现
• 腹腔内出血---实质性脏器伤 • 弥漫性腹膜炎---空腔脏器伤
.
20
1.腹腔内出血
血压、脉搏、脸色变化,腹胀、腹痛、 移动性浊音、出血性休克!
• 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及大血管破裂的表现:
腹痛不剧烈,腹膜刺激征不严重,晚期
注 意!
多发伤的临床表现复杂: 颅脑伤 胸部伤 脊柱伤
易掩盖腹部伤,延误诊断
.
23
1.化验检查
• 红细胞、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比积下降——
大量出血
• 白细胞增高——空腔脏器穿孔、腹腔感染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1aac97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2.png)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1.了解腹部损伤的致伤因素及分类。
2.熟悉腹部空腔脏器和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
3.熟悉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原则。
4.掌握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腹部损伤,平时和战时均常见。
其发生率在平时占人体各种损伤的0.4%~1.8%。
由于腹部脏器较多,解剖及生理功能各异,受到损伤后的伤情复杂多样。
腹腔内大量出血和严重感染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及时、准确地判断有无内脏损伤,有无腹腔内大出血,是实质性还是空腔脏器损伤,哪个脏器损伤,并给予及时、恰当的治疗是降低腹部损伤病人死亡率的关键。
(一)分类根据损伤是否穿过腹壁,腹腔是否与外界相通,腹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
1.开放性损伤有腹膜破损者为穿透伤(多伴内脏损伤),无腹膜破损者为非穿透伤(偶伴内脏损伤)。
其中投射物有入口、出口者为贯通伤,有入口无出口者为盲管伤。
2.闭合性损伤体表无伤口,损伤可仅局限于腹壁,也可同时兼有内脏损伤。
3.其他穿刺、内镜、刮宫、腹部手术等各种诊疗措施导致的腹部损伤称医源性损伤。
(二)病因开放性损伤常由刀刃、枪弹、弹片等利器所引起。
闭合性损伤常系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棍棒等钝性暴力所致。
无论开放性损伤或闭合性损伤都可导致腹部内脏损伤。
开放性损伤中常见的受损脏器依次是肝脏、胃、小肠、结肠、大血管等;闭合性损伤中常见的受损脏器依次是脾脏、肾脏、小肠、肝脏、肠系膜等。
胰腺、十二指肠、膈、直肠等由于解剖位置较深,损伤发生率较低。
(三)临床表现由于伤情和致伤因素不同,腹部损伤后的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
轻者无明显症状、体征,或仅表现受伤部位肿胀、疼痛,腹部局限性压痛等;重者可出现腹腔内大出血和腹膜炎,导致休克甚至处于濒死状态。
闭合性损伤体表无伤口,给诊断带来困难,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实质性脏器损伤以内出血为主要表现。
空腔脏器损伤以腹膜炎为主要表现。
如果两类脏器同时破裂,则出血性表现和腹膜炎可同时存在。
腹部损伤病人护理工作总结
![腹部损伤病人护理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e57e4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2.png)
腹部损伤病人护理工作总结
腹部损伤是一种常见但也十分危险的伤害,对于这类病人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护理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总结,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首先,对于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工作,我们需要做好观察和监测。
腹部损伤可
能导致内脏器官受损,因此我们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另外,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疼痛程度和腹部的肿胀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其次,及时处理病人的疼痛是非常重要的。
腹部损伤病人通常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我们需要及时给予止痛药物,并密切观察病人的疼痛缓解情况。
同时,还需要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度过疼痛的难关。
此外,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也是腹部损伤病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腹部
损伤可能会影响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我们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饮食,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肠胃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消化系统的问题。
最后,对于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工作,我们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在护
理工作中,我们需要及时向医生汇报病人的病情变化,听从医生的指导,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只有医护人员齐心协力,才能够更好地帮助腹部损伤病人康复。
总的来说,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工作需要我们密切观察、及时处理疼痛、合理
安排饮食,并与医生密切合作。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腹部损伤病人尽快康复。
腹部损伤病人护理工作总结
![腹部损伤病人护理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22ca5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8.png)
腹部损伤病人护理工作总结
腹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对于这类病人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在护理
腹部损伤病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以确保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照顾。
首先,对于腹部损伤病人,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观察。
这包括对病人的
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的了解,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和加重。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病人的伤势进行细致的检查,以确定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在护理腹部损伤病人时,我们需要做好疼痛管理工作。
腹部损伤常常伴有剧烈
的疼痛,因此我们需要及时给予病人止痛药物,并密切观察病人的疼痛程度和变化,以调整止痛治疗方案。
此外,我们还需要密切观察腹部损伤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
等指标。
对于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困难等情况,我们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保证病人的生命体征处于正常范围内。
在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做好伤口护理和感染预防工作。
对
于开放性腹部损伤,我们需要及时清洁和包扎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同时,我们还需要做好病人的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工作,以帮助病人尽快康复。
总的来说,护理腹部损伤病人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我们需要全面评估病
人的病情,做好疼痛管理、生命体征监测、伤口护理和感染预防等工作,以确保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照顾。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腹部损伤病人尽快康复。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a517b2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1.png)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腹部损伤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壁和(或)腹腔内器官损伤。
根据是否穿透腹壁、腹腔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腹部损伤(常因刀刃、枪弹、弹片等利器引起)和闭合性腹部损伤(常因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等钝性暴力引起);根据损伤腹内器官的性质,可分为实质性脏器损伤(肝、脾、胰、肾等或大血管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胃肠道、胆道、膀胱等损伤)。
实质性脏器损伤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空腔脏器损伤以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
常用辅助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血、尿及腹水淀粉酶,影像学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等。
主要处理原则包括急救处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护理评估】(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1)个人情况:病人的年龄、性别、婚姻、职业及饮食情况;女病人有无不规则阴道流血。
(2)受伤史:受伤的原因、时间、地点、致伤条件,暴力作用于腹部的强度、速度、着力部位和作用方向,伤情以及伤情变化,就诊前的急救处理及效果。
伤者因意识障碍或其他情况不能回答问话时,应向现场目击者和护送者询问受伤史。
(3)既往史: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史、药物过敏史、贫血史。
2.身体状况(1)有无腹壁伤口,其部位、大小、有无脏器自腹壁伤口脱出;有无腹部以外的伤口;(2)有无腹痛,腹痛的特点、部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有无放射痛和进行性加重;(3)有无腹膜刺激征,有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4)有无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尿量减少等休克征象;(5)有无全身中毒症状;(6)血尿常规、血尿淀粉酶、影像学检查、诊断性腹穿等检查有无异常。
3.心理社会状况(1)是否了解腹部损伤的程度;(2)是否能够承受突发腹部损伤,以及出血、内脏脱出等刺激;是否担心疾病的预后;(3)家属对病人的关心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
(二)术后评估1.麻醉方式、手术类型,损伤脏器,术中出血、补液、输血情况;2.生命体征情况;3.引流管的放置部位,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4.有无损伤器官再出血、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
外科护理学教案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案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15653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0.png)
外科护理学教案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介绍本教案旨在介绍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包括其评估、处理和预防措施。
通过研究这份教案,护理学生将能够提供安全和有效的护理,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目标- 了解腹部损伤病人的常见类型和相关症状;- 掌握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评估方法;- 研究腹部损伤病人的处理和护理技术;- 探讨腹部损伤病人护理中的预防措施。
课程内容1. 腹部损伤病人的常见类型和症状- 腹部创伤的分类与特征;- 腹部损伤病人的症状和体征。
2.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评估- 了解腹部损伤病人评估的步骤和方法;- 研究腹部损伤病人的急救措施和处理方法。
3. 腹部损伤病人的处理和护理技术- 腹部损伤病人的卧位、饮食和药物管理;- 腹部伤口和引流管的护理;- 掌握疼痛管理和感染控制的技术。
4. 腹部损伤病人护理中的预防措施- 预防腹部损伤病人的并发症;- 了解腹部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讲授;- 病例分析和讨论;- 技能实践和模拟训练。
评估方法- 考试以测试学生对腹部损伤病人护理的理解;- 学生的分组演示和技能表现。
参考资料1. Smith, J. P., & Johnson, A. B. (2017). Surgical Nurs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Elsevier.2. Young, J., & Chaboyer, W. (2015). Surgical Nursing: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Edition. Cengage Learning.该教案提供了腹部损伤病人护理的全面指导,有助于护理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深入了解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eb672d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a.png)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1)体位:先按麻醉要求安置体位,待全麻清醒或硬膜外麻醉平卧6小时后,血压平稳者改为半卧位,以利于腹腔引流,减轻腹痛,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2)禁食、胃肠减压:术后禁食2~3天,并做好胃肠减压的护理。
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停胃肠减压,若无腹胀不适可拔除胃管,从进少量流质饮食开始,根据病情逐渐恢复半流质饮食。
(3)静脉输液与用药:禁食期间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必要时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以满足机体高代谢和修复的需要,并提高机体抵抗力。
术后继续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腹腔内感染。
(4)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危重病人加强呼吸、循环和肾功能的监测和维护。
注意腹部体征的变化,及早发现腹腔脓肿等并发症。
(5)手术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敷料干燥、不脱落,如有渗血、渗液时及时更换,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早发现切口感染的征象。
缝合伤口拆线时间:头面颈部手术后4~5日,下腹部及会阴部6~7日,胸部、上腹部和背臀部7~9日,四肢10~12日,减张伤口14日。
对于年老体弱、营养不良病人应适当延迟拆线时间。
(6)鼓励早期活动:手术后病人多翻身,及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
(7)腹腔引流护理:腹腔引流是腹腔内放置乳胶引流管或烟卷引流条,将腹腔内的渗血、渗液或消化液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方法,达到排出腹腔内的渗血渗液、坏死组织和脓液,防止感染扩散,促进炎症早日消退的目的。
术后应正确连接引流装置,如有多根引流管时应贴上标签,并妥善固定。
保持引流通畅,每日更换引流袋,遵守严格的无菌操作,引流管不能高于腹腔引流出口,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如发现引流液突然减少,病人有腹胀伴发热,应及时检查管腔有无堵塞或引流管滑脱。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分类:腹部损伤可分开放性和闭和性两大类。
分开放性损伤腹璧有伤口,多拌有内脏损伤,闭合性损伤体表无伤口很难判断是否伴有内脏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单纯修补术 – 带蒂肠片修补术 – 损伤肠断切除吻合术 – 十二指肠憩室化 –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 浆膜切开血肿清除术
nsmc
小肠破裂
• 诊断
– 明显的腹膜炎体征 – 部分病人有气腹表现
• 治疗
– 确诊后立即手术治疗 – 手术注意事项:手术时要对整个小肠和系膜进 行系统细致的探查,系膜血肿即使不大也应切 开检查
nsmc
病 因
战争、交通事故、工伤意外、 战争、交通事故、工伤意外、打架斗殴 暴力强度、速度、硬度、着力部位、 暴力强度、速度、硬度、着力部位、作用 力方向
nsmc
nsmc
分类(根据体表有无伤口) 分类(根据体表有无伤口)
闭合伤 –有撞击、 打击 、 坠落 、 挤压 、 冲击伤等 。 有撞击、 有撞击 打击、坠落、挤压、冲击伤等。 –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开放伤 –腹膜是否破损?分穿透伤和非穿透伤。 腹膜是否破损? 腹膜是否破损 分穿透伤和非穿透伤。 常见有刀刺伤、枪弹伤、 常见有刀刺伤、枪弹伤、弹片伤等 医源性损伤 –如内窥镜检查 如内窥镜检查
nsmc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
• 什么脏器受到损伤:首先确定哪类脏器受损,然 什么脏器受到损伤:首先确定哪类脏器受损, 后考虑具体脏器。有助于术前准备、 后考虑具体脏器。有助于术前准备、切口选择和 术后处理。 术后处理。 以下征象有助于判断: 以下征象有助于判断: ①恶心呕吐、便血、气腹:胃肠道损伤 恶心呕吐、便血、气腹 胃肠道损伤 ②排尿困难、血尿、外阴牵涉痛:泌尿系损伤 排尿困难、血尿、外阴牵涉痛 泌尿系损伤 ③膈面腹膜刺激表现:肝、脾 膈面腹膜刺激表现: ④下位肋骨骨折:肝、脾 下位肋骨骨折: 直肠、 ⑤骨盆骨折:直肠、膀胱、尿道 骨盆骨折 直肠 膀胱、
nsmc
肝破裂
• 手术治疗
– 基本要求:彻底清创、确切止血、消除胆汁溢 漏和建立通畅引流 – 处理原则: • 肝火器伤和累及空腔器官的非火器伤都应手 术治疗 • 刺伤和钝器伤主要根据伤员的全身情况决定 治疗方案
nsmc
肝破裂
• 手术方法
– 肝单纯缝合:适用于裂口不深、出血不多、创 缘较整齐者 – 肝动脉结扎:适用于裂口内有不易控制的动脉 性出血 – 肝叶或肝段切除:适用于大块肝组织破损,特 别是粉碎性肝破裂者 – 纱布块填塞法:适用于裂口较深或肝组织已有 大块缺损而止血不满意、又无条件进行大手术 者
nsmc
诊断困难时的处理
• 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和腹腔灌洗术
– 目的:有助于判断腹腔内脏器官有无损伤和 哪一类器官损伤 – 观察内容:抽到液体后观察其性状,推断受 损器官种类;必要时行显微镜和涂片检查 – 禁忌:严重腹内胀气、大月份妊娠、腹腔内 广泛粘连和躁动不能合作者
nsmc
诊断困难时的处理
• X线检查:常用胸片及平卧位腹平片 线检查: 线检查
nsmc
分类(根据损伤的腹内器官性质) 分类(根据损伤的腹内器官性质)
实质性脏器损伤 肝 脾 肾 胰位置固定组织结构脆弱血供丰富 易破裂 空腔脏器损伤 小肠 胃 结肠 膀胱直肠
nsmc
nsmc
病理生理
实质性脏器损伤 易伤脏器 肝脾
空腔脏器损伤 易伤脏器 小肠 胃 结肠 膀胱
nsmc
临床表现
• 腹壁损伤:局限性腹壁肿胀、疼痛和压痛。 腹壁损伤:局限性腹壁肿胀、疼痛和压痛。 • 实质器官损伤:主要病理变化为腹腔内或 实质器官损伤: 腹膜后出血, 腹膜后出血,临床以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表 现为主,如面色苍白、脉率加快、 现为主,如面色苍白、脉率加快、血压不 稳等。 稳等。 • 空腔器官损伤:主要病理变化为腹膜炎, 空腔器官损伤:主要病理变化为腹膜炎, 临床以腹膜刺激征表现为主,如压痛、 临床以腹膜刺激征表现为主,如压痛、反 跳痛和肌紧张。 跳痛和肌紧张。
nsmc
nsmc
nsmc
肝损伤分级 国内) (国内)
Ⅰ级:深度<3cm的浅表裂伤或<10%肝表面积的 深度< cm的浅表裂伤或<10% 的浅表裂伤或 包膜下小血肿; 包膜下小血肿; 门静脉肝胆管的2 3 Ⅱ级:伤及肝肝动脉 门静脉肝胆管的2—3级分支 Ⅲ级:伤及肝肝动脉 门静脉肝总管的一合并级分 支伤
nsmc
胃损伤
• 临床特点
– 损伤未波及胃壁全层,可无明显症状 – 损伤致胃壁全层破裂,可出现腹部剧痛和腹膜 刺激征 – 肝浊音界消失,膈下游离气体 – 胃管引流出血性物
nsmc
胃损伤
• 手术治疗
– 手术探查要彻底:应包括后壁的探查 – 边缘整齐的裂口:止血后直接缝合 – 边缘有挫伤或失活组织者:修整后缝合 – 广泛损伤者:胃部分切除
• 直肠下段破裂
– 临床表现不表现为腹膜炎,易引起严重的直肠 周围感染 – 手术时应充分引流直肠周围间隙,加作乙状结 肠造口术
– 胃或肠管破裂 腹腔游离积气(如膈下) – 腹膜后十二指肠或结直肠穿孔 腹膜后积气 – 肝破裂 右膈升高、肝正常外形消失、右下胸 肋骨骨折 – 脾破裂 胃右移、横结肠下移、胃大弯有锯齿 形压迹
nsmc
nsmc
诊断困难时的处理
• B超检查:主要用于诊断肝、脾、胰、肾的 超检查:主要用于诊断肝、 超检查 损伤 • CT检查:用于实质器官损伤及其范围程度 检查: 检查 的估计 • 选择性血管造影:对实质性脏器破裂有帮 选择性血管造影: 助,但仅用于上述检查未能确诊者 • MRCP:主要用于胆道损伤 胰胆管造影) 胰胆管造影) :主要用于胆道损伤(胰胆管造影 • 诊断性腹腔镜检查:用于临床难以确诊病 诊断性腹腔镜检查: 例
断
• 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要点
– 诊断遇有困难时:采取其它辅助检查;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剖腹探查
nsmc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
• 腹内器官损伤的判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腹内器官损伤的判断:
– 早期出现休克征象者 – 持续甚至进行性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 – 明显腹膜刺激征 – 气腹表现 – 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 – 便血、呕血或尿血 – 直肠指检发现前壁有压痛或波动感或指套染血
nsmc
胰腺损伤
• 特点 – 发病率低:1%~2% – 早期易漏诊 – 常并发胰漏或胰瘘 – 死亡率较高:20%
nsmc
胰腺损伤
• 手术治疗
– 手术目的:止血、清创、控制胰腺外分泌及处 理合并伤 – 手术方法
• 被膜完整的胰腺损伤:局部引流 • 胰体部分破裂而主胰管未断:褥式缝合修补 • 胰颈、体、尾部严重挫裂伤或横断伤:胰腺近端缝 合、远端切除 • 胰腺头部严重挫裂或断裂:主胰管吻合术或结扎近 端主胰管、缝闭近端腺体、远端与空肠吻合
nsmc
脾破裂
分级
Ⅰ级:包膜撕裂 Ⅱ级:脾实质破裂较浅未及脾门 Ⅲ级:脾实质破裂延及脾门或脾部分断裂 Ⅳ级:脾血管主干离断或粉碎性破裂
nsmc
肝破裂
rupture of liver
损伤特点: • 诊断要点:受伤部位,休克表现,腹部体征, 辅检。
血运丰富,结构功能复杂, 血运丰富,结构功能复杂, 死亡率和并发症率高 体积大,重量大,质地脆, 体积大,重量大,质地脆, 易受伤
什么是腹部损伤? 什么是腹部损伤?
腹部创伤是指因各种致伤因素 作用于腹部,导致腹壁, 作用于腹部 , 导致腹壁 , 腹腔 内脏器和组织的损伤
nsmc
腹部损伤的特点
发生率高:战伤工伤、交通事故、自然灾害 发生率高:战伤工伤、交通事故、 涉及面广: 涉及面广:包含多系统的脏器和组织 伤情复杂: 伤情复杂:可同时出现多脏器和组织损伤 危险性大: 危险性大:大出血和感染是死亡的主因
nsmc
脾破裂
splenic rupture
腹部内脏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 腹部内脏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 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 单纯伤10 死亡率。 10% 主要危险大出血,单纯伤10%死亡率。 包膜下破裂、中央破裂和真性破裂(最为常见) 约 包膜下破裂、中央破裂和真性破裂(最为常见)。 12× 脾 脏 长 约 12×7×4cm , 重
• 处理原则:早期手术。有效止血,彻底清创, • 手术方法:
缝合、填塞、肝动脉结 缝合、填塞、 防止胆瘘,充分引流。 、补片修补、 切除、 扎、切除 补片修补、 肝门阻断
nsmc
脾破裂
• 处理原则:抢救生命第一 ,保脾第二 处理原则:
非手术处理适应证: 非手术处理适应证:
– 无休克或容易纠正的一过性休克 – 影像学检查证实脾裂伤比较局限、表浅 – 无其它腹腔脏器合并伤
nsmc
诊
• 开放性损伤的诊断
断
– 诊断重点:判断是否为穿透伤。 – 注意事项
• 穿透伤的入口或出口可能不在腹部 • 腹壁切线伤虽未穿透腹膜,但不排除内脏损 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 • 穿透伤的入出口与伤道不一定呈直线 • 伤口大小与伤情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nsmc
诊
– 有无内脏器官损伤 – 什么脏器受到损伤 – 是否有多发性损伤
nsmc
十二指肠损伤
• 临床特点
– 损伤发生在腹腔内部分:明显的腹膜炎体征 – 损伤发生在腹膜后部分:诊断较困难,下述情 况可为诊断提供线索
• 右上腹或腰部持续性疼痛并进行性加重,向右肩及 右睾丸放射 • 右上腹及右腰固定压痛 • 腹部体征轻微而全身情况不断恶化 • 有时可有血性呕吐物出现
nsmc
• 处理原则
– 少数裂口小、腹腔污染轻、全身情况良好的病 人可考虑一期修补或一期切除吻合(限于右半 结肠) – 大部分病人采取肠造口术或肠外置术,3~4月 后关闭瘘口
nsmc
直肠破裂
• 直肠上段破裂
– 临床表现与结肠破裂基本相同 – 手术以剖腹修补为主;腹腔、盆腔污染严重者 加作乙状结肠转流性造口
150~200克 10、 11肋所 150~200 克 损伤特点:闭合伤中发生率高。 , 被 9 、 10 、 11 肋所 损伤特点:闭合伤中发生率高。 掩盖。血流量350L/d。 掩盖。血流量350L/d。 350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