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三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72张ppt)
![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三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7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330bd7816fc700abb68fc80.png)
袁世凯上台后,强迫全 国各学校“尊孔读经”, 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
孔 子 二 千 四 百 六 十 四 年 正 月
孔教会杂志
灵学丛志
思想
希望
落差
辛亥革命后自由、平等 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 民主、共和思想进一步 掀起一股尊孔复古逆流
传播。
凡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 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 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李侃、龚书铎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486页
鲁迅 1918年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 历史没有年代,歪歪 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 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
个字是“吃人!”
1920年,北洋政府 教育部命令,小学教 科书改用白话文。
新撰国文教科书第四册 民国十五年
书面钗语头文凤学价—值—高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 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 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口语与书面语的统一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口语与书面语的统一
白话文运动 文学革命
《新青年》从第4卷第1号(1918年1月)起改用白 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 个提倡白话文运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民
短暂春天
族
资
本 初步
主 发展
义
发 展
夹缝 产生
曲折发展
年代 1860 1895 1913 1919 1927 1937 1945 1949
经济
希望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 破封建思想牢笼,实 行民主制度民主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6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6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b6cb2c1e518964bce847c1e.png)
材料三 “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 近自国体变更……使数千年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
修思佛想…文…化本:大辛总亥统革躬膺命重后任资,产早阶做级夜所思倡,恢导复的孔民教, 立主国、之平根等本、。自”由—进1一91步4传年播《大—总—统袁祭世圣告凯令掀》起 “尊孔复古”逆流
材料四
进入山东的日军
国际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 本。
4、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 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
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
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
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
通。”如果按此次序排列,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 的道路是( )
德;大学添设经学院,以发挥先哲之学说”。该规定是为
了
A. 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 B. 顺应“共和民国”的宗旨
C. 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D. 冲击儒学传统文化教育
2、胡适在《〈科学与人生观〉序》中说:“这三十年来,
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
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
(原诗)《希望》 作者:胡适
我从山中来, 种在小园中, 一日看三回, 急坏看花人, 眼见秋天到, 明年春风回,
带得兰花草, 希望开花好. 望得花时过; 苞也无一个. 移花供在家; 祝汝满盆花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 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背景
材料一 1912—1917年间, 新设厂矿379家,
孤也天结认电电独 无 上效 效合识怪 心 太应 应上,可 上 孤分 ,述你怜天单为又材觉。,光称电光料得子生,文发 伏谈言射 特谈文、 效光 应你该电 。对不导白该相 违效话 抛应流 转和文 弃阻款飞?运挡动深见层的光
修思佛想…文…化本:大辛总亥统革躬膺命重后任资,产早阶做级夜所思倡,恢导复的孔民教, 立主国、之平根等本、。自”由—进1一91步4传年播《大—总—统袁祭世圣告凯令掀》起 “尊孔复古”逆流
材料四
进入山东的日军
国际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 本。
4、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 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
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
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
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
通。”如果按此次序排列,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 的道路是( )
德;大学添设经学院,以发挥先哲之学说”。该规定是为
了
A. 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 B. 顺应“共和民国”的宗旨
C. 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D. 冲击儒学传统文化教育
2、胡适在《〈科学与人生观〉序》中说:“这三十年来,
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
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
(原诗)《希望》 作者:胡适
我从山中来, 种在小园中, 一日看三回, 急坏看花人, 眼见秋天到, 明年春风回,
带得兰花草, 希望开花好. 望得花时过; 苞也无一个. 移花供在家; 祝汝满盆花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 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背景
材料一 1912—1917年间, 新设厂矿379家,
孤也天结认电电独 无 上效 效合识怪 心 太应 应上,可 上 孤分 ,述你怜天单为又材觉。,光称电光料得子生,文发 伏谈言射 特谈文、 效光 应你该电 。对不导白该相 违效话 抛应流 转和文 弃阻款飞?运挡动深见层的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0a070fa417866fb84a8ea4.png)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 孙中山 473 2 陈独秀 173 3 蔡元培 153
…… …… …… 14 孔子 1
新文化运动
1.内容
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要拥护那德先生(Democracy,民主)便不得不 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 赛先生(Science,科学)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 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 粹和旧文学。……”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 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前期 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新青年》杂志
基地
北京大学
口号
民主与科学
思想主张 前期:民主、科学;后期:马克思主 义
北大缘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基地
①蔡元培“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学术 方针,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 辩书》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 ……近 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 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 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基本内容
⑴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迷信
周恩来
⑶影响: ①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②为中共的诞生提供思想和理论基础;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指导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取得胜利。
⑷特点: ①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 ②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 …… …… 14 孔子 1
新文化运动
1.内容
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要拥护那德先生(Democracy,民主)便不得不 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 赛先生(Science,科学)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 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 粹和旧文学。……”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 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前期 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新青年》杂志
基地
北京大学
口号
民主与科学
思想主张 前期:民主、科学;后期:马克思主 义
北大缘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基地
①蔡元培“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学术 方针,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 辩书》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 ……近 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 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 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基本内容
⑴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迷信
周恩来
⑶影响: ①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②为中共的诞生提供思想和理论基础;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指导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取得胜利。
⑷特点: ①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 ②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267a88a227916888586d757.png)
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 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 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 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 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吃人’。”
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表1: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 学校 “最崇拜的人物” 问卷统计表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915 上海
法语:青年
请仔细观察 图片,从中找出 陈独秀创办此杂 志的用意?
美国:卡内基
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 科学法则……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 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 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2)代表人物
蔡元培
(3)活动基地和阵地
活动基地
活动阵地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高考真题
2、《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 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 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 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 与科学是
3、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4、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条件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做化学实验室和开展排球活动 。 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
这使我们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藻、空疏无物之 古文了”。
北京女子高师学生程俊英
思考: 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局限性?
材料1
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 语”。
1915年《青年杂志》1卷1号
20世纪初期中国的国民
关键词:袁世凯、普通百姓
历史:5.1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人教新课标必修三)
![历史:5.1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人教新课标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18783bf6102de2bd96058862.png)
“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 陈独秀 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 “科学”: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这一口号 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 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前期:
A.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 愚昧、迷信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思 想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1.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 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2.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 适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3.主要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4.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北大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蔡元培
1917年底,北大文、理、法三科分别成立了研究所
请思考: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办学 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1)前期:
A.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 愚昧、迷信
★ 5.内容:
民主
(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 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政治上、道 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与这一说法相近的还有北大的“卯字号名人”说法。 最有名的是“两只老兔子、三只小兔子和老中青 三只兔子”。“老中青三只兔子”就是前面所说的蔡 元培、陈独秀和胡适。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1.经济方面: 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2.政治方面: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 民主制度;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准 备恢复帝制 3.思想方面: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 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还在思想文 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这一口号 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 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前期:
A.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 愚昧、迷信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思 想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1.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 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2.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 适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3.主要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4.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北大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蔡元培
1917年底,北大文、理、法三科分别成立了研究所
请思考: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办学 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1)前期:
A.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 愚昧、迷信
★ 5.内容:
民主
(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 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政治上、道 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与这一说法相近的还有北大的“卯字号名人”说法。 最有名的是“两只老兔子、三只小兔子和老中青 三只兔子”。“老中青三只兔子”就是前面所说的蔡 元培、陈独秀和胡适。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1.经济方面: 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2.政治方面: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 民主制度;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准 备恢复帝制 3.思想方面: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 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还在思想文 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历史人教必修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历史人教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355c94246edb6f1aff001fa1.png)
的 1926年4月21日:“看《新青年》。”
影 1926年4月22日:“看《新青年》。”
响 1926年5月5日:“看《新青年》。” ——《蒋介石日记》
﹄
1.青年觉醒(感染力)
﹃ 先睹为快,北大男女可以同校了
新
文
化 运
一则张消图息片动的 Nhomakorabea作
用
北大首开女禁,男女同校
保持淡定,“我”的爱情我做主
﹃ 新 文 化 运
《两只蝴蝶》胡适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1.富贾,可为吾友乎? 2.寡人与众爱卿皆愕然 3.寡人倍感爱之所失 4.汝何如停疗? 5.天降异象于前 6.安能辨我是雄雌
1.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2.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3.缺爱 4.何弃疗? 5. 前方高能 6.女汉子!
民主
(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民主”是指民主政治、民主意识。 “科学”是指科学知识,科学精神。
对话当下:一个陈旧的新话题
个案1:浙江温岭惊现神水圣地, 个案2:日本核辐射引发中国抢
受众人膜拜取水治病;
购食盐热潮。
科学精神任重而道远!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科 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
《新青年》
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 迅、李大钊等
北京大学
核心思想
民主、科学
一所激情四射的大学……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 “无论何种学派, 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6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6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b667a5a26fff705cc170aca.png)
代之政治也。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道德。
自由、平等、独立……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⒈理论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文体)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建设新文学(内容) ⒉实践:鲁迅《狂人日记》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⒉局限性:对中西方文化的评价过于绝对化
陈独秀 李பைடு நூலகம்钊 鲁迅
不畏强权,探求真理的精神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真理而斗争
胡适
——陈独秀
一、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政治
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 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
经济
背 景
民族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
(一战期间)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 真正的民主政治
民主共和观念 逐渐深入人心
思想文化
为世不容
尊孔复古逆流
吾国之社会,惟 属望于新鲜活泼 之青年。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基本情况。 2、评价新文化运动,探讨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 !
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 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 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 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 刷干净不可。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孙文 473 陈独秀 173 蔡元培 153 段祺瑞 45 胡适 45 梁启超 29 吴佩孚 27 李大钊 25 章太炎 10 冯玉祥 7 袁世凯 5 康有为 3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道德。
自由、平等、独立……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⒈理论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文体)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建设新文学(内容) ⒉实践:鲁迅《狂人日记》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⒉局限性:对中西方文化的评价过于绝对化
陈独秀 李பைடு நூலகம்钊 鲁迅
不畏强权,探求真理的精神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真理而斗争
胡适
——陈独秀
一、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政治
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 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
经济
背 景
民族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
(一战期间)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 真正的民主政治
民主共和观念 逐渐深入人心
思想文化
为世不容
尊孔复古逆流
吾国之社会,惟 属望于新鲜活泼 之青年。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基本情况。 2、评价新文化运动,探讨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 !
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 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 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 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 刷干净不可。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孙文 473 陈独秀 173 蔡元培 153 段祺瑞 45 胡适 45 梁启超 29 吴佩孚 27 李大钊 25 章太炎 10 冯玉祥 7 袁世凯 5 康有为 3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共59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共5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5146a8dd36a32d7275817d.png)
反对新文化的辜鸿铭
辜鸿铭自幼留学西方,受过系统的西式教育 ,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都曾十足欧化,到头来却 极力排外,一味反对西方文明,维护中国封建文 化和伦理道德。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 ,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鸿铭平静地说:“我 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 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织
汉口
上海
分 布
长沙
示
意 图
广州
巴黎
宣传方式
1、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 思主义 2、出版面向工人的进步刊物《劳动界》、 《劳动者》和《劳动音》
作用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1、传播过程
开始
社李 会大 主钊 义第 大一 旗次
举 起
促进
马五 克四 思运 主动 义进 的一 传步 播促
进
期批
义钊 大第 旗一
次 举 起
克运 思动 主进 义一 的步 传促
党马 组主 织义 有者 计出 划现
年 中 共 诞 生
社
宣;
传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传播过程
开始 促进 扩大
建党
社李 会大 主钊 义第 大一 旗次
举 起
北方传来十月的风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列宁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之 第一人
2.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 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 人权(即民主)并重。” ——《敬告青 年》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新文化运动语录串烧
人教版高中必修3历史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必修3历史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8105b5dc5da50e2524d7f8c.png)
从以上图表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民族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要求 实行民主政治
“中国数千年来,立国之本,在于道德, 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近自国 体变更,无识之徒误解平等自由,逾越范围, 荡然无守,纲常沦弃……本大总统躬膺重任, 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 保守。”
——1914年9月袁世凯《祭孔令》
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
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某些人在思想方法上是形式
主义的,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
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的坏就是绝对
的坏,所谓的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
好。
——毛泽东
性质:(前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进步: 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 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 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局限性: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倾向; 没有同工农的群众运动相结合。
四、新的血液
——马克思主义传入
背景: 1.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奠定了思想基础; 2.十月革命的成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
了引领作用; 3.“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社会基础;
社李 会大 主钊 义第 大一 旗次
举 起
思五 主四 义运 在动 中促 国进 的了 传马 播克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 的传播
一、引线点燃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袁世凯到天坛祭天 袁世凯:皇帝之宝
《二十一条》的签订
从这些政治新闻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
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59dffe227916888586d76d.png)
到空前的解放。 ②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③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 ④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
所接受,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⑤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和普及。
3、历史的局限性: ①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②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陈独秀
他1915年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 志》,并在第一卷第一号上发表了 《敬告青年》一文,以爱国主义激 情,启示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 以顺应历史的发展。
他热望青年要有探索的勇气和创 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 为恶社会所征服。”他把振兴中国 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 五四时期的总司令。
巴金小说《家》:高老太爷全家福ຫໍສະໝຸດ 场景一 瑞珏之死思考:
瑞珏是个良家女子,深
瑞珏之死的根源是什么? 深地爱着丈夫觉新。在她
临产时,正逢高老太爷去
世,家人为了避免“血光
之灾” (产妇的血光会冲
犯到死者身上),把她赶
到城外冰冷的小屋去分娩,
最终在难产中含泪而死。
封建迷信、愚昧、专制
场景二 陈烈女之死
家住上海的陈宛珍, 年17,许配给王菁士,
思考:
尚未过门,连未婚夫的
陈烈女为什么要
面也没见过。王菁士病 自杀?说明什么问题?
死后三时,陈氏便也服
毒自尽,做了烈女。过
了两天,上海县知事竟
给江苏省长送一个“呈
文”,请予褒扬。
封建道德思想 对人性的压迫
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 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 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 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 着,仔细看到半夜,才从 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 写着两个字,就是“吃 人”。
所接受,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⑤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和普及。
3、历史的局限性: ①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②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陈独秀
他1915年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 志》,并在第一卷第一号上发表了 《敬告青年》一文,以爱国主义激 情,启示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 以顺应历史的发展。
他热望青年要有探索的勇气和创 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 为恶社会所征服。”他把振兴中国 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 五四时期的总司令。
巴金小说《家》:高老太爷全家福ຫໍສະໝຸດ 场景一 瑞珏之死思考:
瑞珏是个良家女子,深
瑞珏之死的根源是什么? 深地爱着丈夫觉新。在她
临产时,正逢高老太爷去
世,家人为了避免“血光
之灾” (产妇的血光会冲
犯到死者身上),把她赶
到城外冰冷的小屋去分娩,
最终在难产中含泪而死。
封建迷信、愚昧、专制
场景二 陈烈女之死
家住上海的陈宛珍, 年17,许配给王菁士,
思考:
尚未过门,连未婚夫的
陈烈女为什么要
面也没见过。王菁士病 自杀?说明什么问题?
死后三时,陈氏便也服
毒自尽,做了烈女。过
了两天,上海县知事竟
给江苏省长送一个“呈
文”,请予褒扬。
封建道德思想 对人性的压迫
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 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 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 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 着,仔细看到半夜,才从 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 写着两个字,就是“吃 人”。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012dd0f01dc281e43af05f.png)
——易白沙《孔子评议》 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 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 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 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皆非推 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
——陈独秀《一九一六年》
反对旧道德的原因:
(1)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现实需要 (2)孔子被历代专制统治者塑造成为专制
材料2:“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 人权(即民主)并提重倡。科”学—,—反陈对独愚秀昧《、敬迷告信青年》
材料3:打倒“孔家店”——吴虞 “我翻开历史提一倡查新,歪道歪德斜,反斜对的旧每道页德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 …满本 都 写材着料‘4:吃文人学’要”“—须—不鲁避迅俗《字狂俗人语日”记》
类别
1860—1899年
数量
比重
1902年—1904年
数量
比重
哲学、社会 科学
123种
22%
327种
61%
自然科学
162种
29%
112种
21%
应用科学
225种
41%
56种
11%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解析】所译书籍文科数量增多,科技类逐渐减少。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进一步发展 (根本)
思想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文化 袁世凯化运动的概况
兴起标志 主要阵地 代表人物 活动中心 核心思想
新文化运动开始标志和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 志》,1916年改称《新青年》。
蔡 元 培
陈 独 秀
胡 适
——陈独秀《一九一六年》
反对旧道德的原因:
(1)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现实需要 (2)孔子被历代专制统治者塑造成为专制
材料2:“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 人权(即民主)并提重倡。科”学—,—反陈对独愚秀昧《、敬迷告信青年》
材料3:打倒“孔家店”——吴虞 “我翻开历史提一倡查新,歪道歪德斜,反斜对的旧每道页德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 …满本 都 写材着料‘4:吃文人学’要”“—须—不鲁避迅俗《字狂俗人语日”记》
类别
1860—1899年
数量
比重
1902年—1904年
数量
比重
哲学、社会 科学
123种
22%
327种
61%
自然科学
162种
29%
112种
21%
应用科学
225种
41%
56种
11%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解析】所译书籍文科数量增多,科技类逐渐减少。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进一步发展 (根本)
思想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文化 袁世凯化运动的概况
兴起标志 主要阵地 代表人物 活动中心 核心思想
新文化运动开始标志和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 志》,1916年改称《新青年》。
蔡 元 培
陈 独 秀
胡 适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32张)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32张)](https://img.taocdn.com/s3/m/10f70d920066f5335a8121e9.png)
新道德: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的资产阶级道德
拓展探究 如何理解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的“尊孔”与新文化运
动中的“打倒孔家店”?两者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康有为把西方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结合,利用孔子权威来宣传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
• 新文化运动抨击服务于封建统治的儒家道德,宣传资产阶 级思想。
• 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宣传 资产阶级思想和发展资本主义。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辛亥革命后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 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 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辛亥革命 后的变与不变
“刀大,杀人多”
签订“二十一条”
希望与黑暗
新文化运动背景
直接原因
思想: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传播,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 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吃迅人《狂的人日礼记》教!
旧道德: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自己的人格,便 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胡适
鲁迅
《狂人日记》 把反封建内容与白 话文形式有机结合
文学革命开始
新文学的典范
4、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其文明
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
——李大钊
五卷
六卷
新力量 新思想
庶民的 胜利
布尔什 维主义 的胜利
马克思学说 马克思学说批评 俄国革命之哲学基础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贞操 问题 马克思奋斗的生涯
拓展探究 如何理解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的“尊孔”与新文化运
动中的“打倒孔家店”?两者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康有为把西方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结合,利用孔子权威来宣传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
• 新文化运动抨击服务于封建统治的儒家道德,宣传资产阶 级思想。
• 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宣传 资产阶级思想和发展资本主义。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辛亥革命后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 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 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辛亥革命 后的变与不变
“刀大,杀人多”
签订“二十一条”
希望与黑暗
新文化运动背景
直接原因
思想: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传播,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 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吃迅人《狂的人日礼记》教!
旧道德: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自己的人格,便 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胡适
鲁迅
《狂人日记》 把反封建内容与白 话文形式有机结合
文学革命开始
新文学的典范
4、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其文明
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
——李大钊
五卷
六卷
新力量 新思想
庶民的 胜利
布尔什 维主义 的胜利
马克思学说 马克思学说批评 俄国革命之哲学基础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贞操 问题 马克思奋斗的生涯
人教版必修三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6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6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20da94ca32d7375a41780a3.png)
—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 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 这一本杂志。” “有很长一段时间,看 书,看《新青年》;谈 话,谈《新青年》;思 考,也思考《新青年》 上所提出的问题。”
《文学革命论》声援:建 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 文学。
胡适 一生获36个博士头衔
26岁担任北大教授 哲学博士,一生获
有36个荣誉博士学位。 26岁任北大教授。
鲁迅 1918年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 历史没有年代,歪歪 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 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核心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 妇容、妇功
小脚女人
绣花鞋 贞洁牌坊
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 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忠; 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孝; 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节。
——胡适转述美国哲学家杜威的话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 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文学
反对
思
专制
想 革
愚昧、迷信
命
旧道德
文
旧文学
“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 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 这一本杂志。” “有很长一段时间,看 书,看《新青年》;谈 话,谈《新青年》;思 考,也思考《新青年》 上所提出的问题。”
《文学革命论》声援:建 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 文学。
胡适 一生获36个博士头衔
26岁担任北大教授 哲学博士,一生获
有36个荣誉博士学位。 26岁任北大教授。
鲁迅 1918年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 历史没有年代,歪歪 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 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核心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 妇容、妇功
小脚女人
绣花鞋 贞洁牌坊
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 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忠; 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孝; 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节。
——胡适转述美国哲学家杜威的话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 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文学
反对
思
专制
想 革
愚昧、迷信
命
旧道德
文
旧文学
高中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件-16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16张PPT)
![高中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件-16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64b3b6f90f76c661371af3.png)
时间 新
兴起 标志
前期指导 思想
主要代表 人物
主要阵地
主要活动 基地
文
化 1915的创办
民主 科学
陈独秀 李大钊 《新青年》 胡适 鲁迅
北京 大学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陈独秀
胡适
蔡元培
李大钊
鲁迅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沈嘉蔚 《宽容》/《北大钟声》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 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 与人权为重。
——陈独秀
思想
巨大的希望
民主、自由、平等、博爱
巨大的落差 尊孔复古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政治: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 2、经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3、思想: 民主自由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辛亥革命之后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的黑暗 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 就有了新文化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政治
身穿明朝服装的袁世凯到天坛公开祭天
巨大的希望 民主共和
巨大的落差 恢复帝制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陈独秀《敬告青年》
1915年9月15日 上海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学 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对案答辩书》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 民主 科学
democracy 民主
实指民主思想 和民主制度
反对 专制 愚昧、迷信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6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6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f58d4802020740bf1e9b24.png)
——钱玄同
材料2
前期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 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中国近代史专家 李时岳
局限: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东方文化自我否定
局限: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
五、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
(1)国内:新文化运动影响 (2)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社会花絮
第一桩西式离婚案
徐志摩爱上了才貌俱佳 的林徽因,与发妻张幼仪解除婚 姻,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中国近代 第一桩西式离婚。
离婚后张幼仪和徐志摩仍 旧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张幼 仪在海外不断学习进修,事业 很成功。
林 徽 因 张幼仪与徐志摩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 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 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 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 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吃人’。”
探究:新文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的影响?
表1: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 学校 “最崇拜的人物” 问卷统计表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3、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4、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条件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做化学实验室和开展排球活动 。 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
这使我们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藻、空疏无物之 古文了”。
北京女子高师学生程俊英
思考: 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局限性?
材料1
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 语”。
蔡元培
(3)活动基地和阵地
活动基地
材料2
前期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 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中国近代史专家 李时岳
局限: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东方文化自我否定
局限: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
五、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
(1)国内:新文化运动影响 (2)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社会花絮
第一桩西式离婚案
徐志摩爱上了才貌俱佳 的林徽因,与发妻张幼仪解除婚 姻,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中国近代 第一桩西式离婚。
离婚后张幼仪和徐志摩仍 旧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张幼 仪在海外不断学习进修,事业 很成功。
林 徽 因 张幼仪与徐志摩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 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 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 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 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吃人’。”
探究:新文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的影响?
表1: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 学校 “最崇拜的人物” 问卷统计表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3、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4、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条件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做化学实验室和开展排球活动 。 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
这使我们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藻、空疏无物之 古文了”。
北京女子高师学生程俊英
思考: 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局限性?
材料1
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 语”。
蔡元培
(3)活动基地和阵地
活动基地
人教版必修三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37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b2c29ba76e58fafab003ca.png)
四 评价
•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生,应考者三百余 人。校长杨月如先生嘱各举崇拜人物,以表其景仰 之诚。统计结果如下:孔子153票,孟子61票, 孙中山17票
• 1923年12月11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 测验部分结果:
你心目中,国内或 国内: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 世界的大人物,是 …孔子1票
哪几位?
国际:列宁229票,威尔逊51票…
四 评价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积极 1. 是__辛__亥__革__命____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2. 冲击了_封__建__思___想__的统治地位 3. 极大地促进了_思___想__解__放____,尤其是青年人,
推动了__五__四__运___动___的发生 4. 为_马__克__思___主__义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
【自主学习】
请大家阅读课本74页最后两段文字,思考: 2、马克思主义什么时间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传 播方式有哪些?
①李大钊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刊登介绍 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
②组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
③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出版面向工人的进步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 《劳动音》。
新文化运动
白
话 《青年杂志》 文
五四运动
1915年 1917 前期
1919年
后期
核心:民主、科学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文化) (无产阶级文化)
“新”: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起)
开明 抵抗派:林、魏
器物
地主阶级 洋务派:19C60~90年代
维新派:1898戊戌变法 资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适与白话文 “文化平民化”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思想革命
+
文学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三提倡,三反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政治:(国外)帝国主 义加紧侵略中国
进入山东的日军
1915年5月9日 袁世凯 接受“二十一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经济: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进 一 步 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 发 生纱厂发展很快,仅其一厂、 展 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2、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你如何认识“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 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答:原因:儒家传统道德为封建政治服务 认识: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德先生”与“赛先生”
民主:资 产阶级民 主制度、 民主、平 等和自由 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科学:西方 的自然科学 知识、科学 精神和科学 方法、科学 世界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④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评 价
局 ①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
限 性
②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经济(根本原因)
背景 政治
思想文化(直接原因)
兴起 (标志、代表、阵地、活动基地)
新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 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
材料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共16张PPT)
袁世凯上台后,通令全国
“尊崇孔圣”,强迫全国各学校“尊
孔读经”,“务以孔子之言为旨归”,
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一时间社会上
出现了“孔道会”、“尊孔会”等组。
思想:袁世凯尊孔复古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学习目标】
(1)分析新文化运动背景,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认识马克思主 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915年袁世凯到天坛行祭天礼
政治:(国内)袁世凯倒 行逆施,复辟帝制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蔡元培
《新青年》
北京大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民主“德先生” 提倡民主与科学, 科学“赛先生”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打倒孔家店”(儒) 鲁迅与《狂人日记》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北大红楼
北京大学,戊戌变法唯一留下来的见证;蔡元培, 将北大推向中国现代化前沿的大教育家,“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理念至今影响着教育界;北大红楼,新文 化运动的摇篮和根据地,汇集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知识 分子,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的两面大旗,向旧文化提出 了最坚决的批判。
这场轰轰烈烈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怎样兴起的呢?
原因: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 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遗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原因:比较全面地介绍 了马克思主义。
(3 )推论: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 股强大思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材料三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 “中国的 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走这条道路? 2、结合教材找出材料一中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发表了 哪些文章?其中“他”最著名的遗文是什么?为什么 说是“革命上的丰碑”? 3、根据材料三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推论? 答:(1)俄国人的路”指 :无产阶级革命道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对
①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前
期 积 ②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 新 极 到空前的解放,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文影 化 响 ③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洗礼 运
动 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概况
兴起 标志
代表 人物
主要 阵地
活动 基地
1915年9 月陈独秀 在上海创 办《青年 杂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新道德、旧道德 是指什么?
封建纲常伦理 自由、平等、独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新文化 运动与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课件 (共16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