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及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中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及策略摘要: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社会功能在于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融洽与和谐,消除抵触并促成合作。礼貌语言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交流的必要手段,但由于东西方文化价值差异和语用习惯的不同,人们对礼貌的理解、处理和运用方式各不相同。通过对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目的在于减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误解和文化冲突。
关键词:礼貌语言;文化差异;语用学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汉语在语言表达上有很大的差异。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但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因为语言使用不当而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进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出现事与愿违的难堪。因此,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礼貌语言,对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西方的礼貌原则比较
礼貌原则是制约言语行为的规范,在社会交往中,礼貌是促进人际关系,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社会习惯、行为准则和社交方式,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找出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之间所共有的规律和自己特有的规律。二十多年来,礼貌成为语用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礼貌现象作了较深入的研究。Brown 和Levison (1987)第一次对礼貌、“面子”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揭示了礼貌用语中的普遍现象。Leech(1983)在研究礼貌现象基础上效法Grice 的合作原则,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 ciple)。这些研究为人们成功地进行交际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助于深刻了解礼貌语言的多层次性关系,但他们的理论都旨在揭示礼貌现象的普遍性,而没有探讨礼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具体表现和运用。实际上,礼貌语言普遍存在于英汉两
种文化中,具有相似的社会功能,而且这些常用的礼貌用语其意义基本对应。但是这些意义相对应的礼貌用语却具有语用上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是跨文化交际中语用错误的根源。由于不同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及原则,在礼貌语言的使用上,不同文化的人之间也会产生误解。在一种文化中被认为是正常的礼貌用语或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被认为是无礼的。顾曰国(1990)曾提出汉语文化中的四个礼貌特征:尊重,谦逊,态度热情和文雅。之后,他(1992)又提出了五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德、言、行准则,其中“贬己尊人”是中国式礼貌的突出特点。由此可见,英汉两种语言的礼貌准则具有相似之处,但文化差异往往容易引起交际障碍。
二、英汉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
1 、夸奖、祝贺语的语用差异。礼貌是各社会共有的普遍现象。世界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原则或准则,各有各的讲究。当人们受到夸奖或祝贺,汉语中常常用“哪里、哪里”,“过奖、过奖”,“惭愧、惭愧”而应答,表示被夸奖人的谦虚。但如果在英语交际中用“You flatter
me.”“I feel ashamed.”等作答就非常不得体。究其原因,中国文化中的礼貌是建立在等级差异基础上的,其核心是“自卑而尊人”。“自卑”即涉及与自己有关的事,说话人应表现地较为谦逊、甚至卑微,而提及与对方有关的事情时则要尽力抬高对方,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西方人恰好相反,他们信奉个人主义至上文化,在他们眼中“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并无贵贱,长幼之别。社会地位的差异是相对的,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改善。当英语民族人受到夸奖或祝贺时,总会“迎合”对方,流露出高兴的神情,听话人总是千方百计维护说话人的面子,迎合其心意和取悦其语言,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反之,则被视为无礼。
2 、社交应酬语的语用差异。在社交应酬语方面,操汉语的人接受对方邀请或参加晚会时,往往不是爽快的答应下来,而总是半推半就地应承。操英语的人
对此困惑不解,不置可否则让他们感到为难。汉民族的人热情好客,家中来客人,不管其实际需要,都要端茶递水殷勤招待,即便是陌生客人也同其拉家常,家常话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显得礼貌友好、热情、体贴。汉民族在宴客更是殷勤备至:饭桌上使劲劝酒、劝菜,生怕招待不周。而在崇尚个人行动自由、独立的英民族中,他们认为汉民族人的宴客方式干预了个人自由,并非是诚心诚意的友善。假设你到了一个美国人家里,他给你啤酒,你不想要,就说:“谢谢,不要”,如果的确想要啤酒,说“谢谢”就行了;如果想要,又故意推辞,以此来表示礼貌,则美国人会觉得你虚伪。言语交际应该是一种合作性互动,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双方之间的冲突或尽可能少浪费精力(冉永平,2002)。在对待礼品问题上,中西方差异也较大。中国的礼尚往来古已有之。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送礼有很多讲究:一是送礼的名目繁多,二是礼品较为贵重。西方人一般不送重礼。基本维持了“礼轻情意重”的送礼初衷。礼物多为价值不大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包装精美,而且很注重礼物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品位,以表示慰问、致贺或感激之情。这里需注意的是英美人在收到礼物时往往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并赞美一番,对礼物的恭维实为对客人表达谢意的一种方式,是交往礼仪。但这种做法在不少中国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称赞礼物似乎有“下次来还得带礼物”之嫌。而在这种场合,中国人总会说:“带礼物干什么? ”或是“下次别带了”之类的话。这些话对英美人士来说是一种失礼,因为他们会误解为主人对礼物不满意。
3 、称呼语。中国人“上下有义,长幼有序”的观念在称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中国老师不允许学生对他直呼其名,以维护其尊严。英美人倒恰恰相反,希望学生称呼他们的名字,以示亲切。再以对待老人为例。美国人怕老,就千方百计忌讳“old”一词,常借用其它的词来委婉地表示“老年”这一概念。如Ho me for adults(养老院),an adult community(老人区),senior citizens(资深公民),Elder Hostel(老人团)等等。而中国文化提倡尊重老人的传统美德,老人们不惧老、社会也不忌讳“老”字,人们反而爱用“老”表示尊敬与爱戴,如“刘老”,“老
先生”等。在许多情况下“老”字常常委婉地表示资深历练,有威望的意思。对上年纪的人和老一辈人为表示敬仰,用“姓氏+ 老”或“老+ 姓氏”称呼,如:黄老、赵老、徐老、老张、老李、老王等。这些词是对老人的尊称,显得亲切、文雅有礼。
4、日常寒暄语的语用差异。语言在社交应酬方面使用的差异反映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高度约定俗成的行为,遵循一些定型的常规。寒暄是朋友或熟人之间
的一种会话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少量的信息最大程度地推动双方关系的融洽,而不在于向对方提供具体的交际内容。寒暄语在不同民族中的表达方式并不相同。我国熟人之间或初次相识的人之间发问很随便,可以毫无顾忌地直接询问对方的年龄、工资、婚事、体重等。汉语中常用的招呼语有“上哪儿去?”“吃过了吗?”“上自习啊!”等,明知故问,以示关切。而西方人强调个人主义,个人利益至高无上,竭力摆脱社会的束缚,不希望自己的事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英语中有这样的习语:put one’s nose into so mebody抯affair(干预别人的私事);Don抰put your nose into your neighbor抯yard(不要把你的鼻子伸到邻居的院子中去)。所以,随便询问个人隐私问题会让对方反感和不愉快。而对于天气、工作、业余爱好、地方和全国性事件等方面,可以让人们随便谈论。
5、致谢、道歉语的语用差异。中国有着几千年文明史,但在使用“谢谢”一词上却远远不及西方人普遍。西方人常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密夫妻或朋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也不例外,丈夫可以对妻子说,父母也可以对孩子说。因为在他们看来,麻烦别人总是不好的,多少会威胁听话人的面子;而中国人一般在朋友之间很少说“谢谢”,因为他们相信,作为亲密朋友对方应知道自己的感谢之情,否就就是见外了,或太不给对方面子,只有在比较重要的事情上,才会说“谢”字。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受到表扬或恭维时一般不说“谢谢”,以免给人不谦虚的感觉;在享受自以为理所当然的服务时,一般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