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阅读 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5篇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e5ddeeb7360b4c2f3f6404.png)
二、单车取宝——两人一组按行驶地图完成任务
三、分享成功经验与挑战困难实例
1.在行驶中你们都有什么好方法。
2.途中你是如何突破困难前进的。
3.这对好朋友完成的最快,听听他们有什么好方法。在途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如何去克服的。
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单车取宝,学习了看地图的一些好方法,也了解了地图上不同标记行经的方法。
②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普通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概括程度高,多为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地图则是根据专门用途着重反映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地图。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在地图绘制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地图,地图家族中新贵族不断涌现,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使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现实,人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传输和获取地理信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每个学习小组,用16开纸把学校的平面图设计出来,以“我为学校提建议”为形式设计未来的学校建设方案;或以“我浪费时间了吗”为主题,结合现有城市地图分析本组同学上学的路线是否最为简捷。地图上要有自己设计的图例及其他要素,以及绘图小组同学的姓名,一周后,大家评比,看哪个组绘的最准确、最美观。
什么是单车取宝?(强调今天我们是骑车取宝)
(假设:幼:宝贝在哪呢?或幼儿无声教师引出)
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
![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8abaf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65.png)
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的“语言”),熟悉常用的图例。
2.学会在地图上辨认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3.初步学会阅读地图,从地图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4.能够根据需要正确地选择地图,养成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学习重点:地图三要素的运用。
学习难点:地图上方向的辨认。
新知探究:1.地图是运用各种,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
、和是地图的语言。
2.比例尺是表示比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 。
比例尺包括、和三种表示方式。
3.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和的说明。
4.阅读地图,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①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判读方向,指向标一般指向 ;②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确定方向,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③除此之外,通常是面向地图“ 、”。
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再确定出、、和的方向。
5.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例如,去公园游览,寻找景点,要借助图。
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图。
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图。
6. 地图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和两大类。
自然地图包括、、、等。
社会经济地图包括、、、等。
综合提升:观察课本P22页图1.31和图1.32思考:同样图幅的两幅地图,一幅是北京市地图,一幅是中国地图,比例尺较大的是哪幅?表示内容较详细的是哪幅?表示范围较大的是哪幅?分子相同,分母大或小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比例尺较大比例尺较小2.识记课本 P17 页图 1.23 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并在下边写出来。
3.识记课本 P18页图 1.25 一些常用图例,并在下边写出四个常用图例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二一、课标(一)课程内容标准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二)课标具体目标运用地图,学会阅读地图,在地图上获取正确的地理信息。
通过普通地图、经纬网地图等辨别方向,会判读经纬度且利用比例尺量算地图上的距离。
《地图的阅读》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
![《地图的阅读》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3bb34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a.png)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地图的三要素。
2.掌握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的转换及计算。
3.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教学重点】1.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的转换及计算。
2.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教学难点】1.比例尺的转换及计算。
2.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二、教学策略本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在学会使用地图的过程中掌握地图知识。
学会用图,是以后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本节课为第1课时,主要内容为让学生初步形成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时需要量算以及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事物的形象特征,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方位的概念。
初中阶段有些学生在地图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本节课设计了使用手机地图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地图的主要特性和使用特点。
让学生边用边学,以用促学,了解地图的特点和如何使用地图。
三、教学流程1.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
图书馆与操场间的实地距离为400米,如果绘到图上的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A.1∶20 000B.C.1∶2 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刚踏进初中,田浩同学非常喜欢他的学校,他绘制了一幅学校的平面图,读图,回答2~3题。
2. 从学校前校门到后校门行走的方向大致是()A.先由东北向西南再由南向北B.先由西南向东北再由北向南C.先由北向南再由东南向西北D.先由南向北再由东南向西北3. 田浩将这幅图送了一份给他的地理老师,但地理老师看后,说这幅图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这个问题是()A.比例尺应为1:30万B.指向标错误C.缺少经纬度D.缺少图例4. 以下关于甲图与乙图相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图表示的内容简略B.乙图中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kmC.甲图的比例尺较大D.甲图表示的范围较大5. 读经纬网图,图中③地位于②地的()A.西南方向B.东北方向C.正南方向D.正北方向【参考答案】C;D;D;D;D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地图的阅读一、学会阅读地图1.什么是地图概念: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方向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依据指向标确定方向经纬网地图: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4.图例概念: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地图的阅读(第1课时)示范教案
![地图的阅读(第1课时)示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37ce1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7.png)
《地图的阅读》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材分析从教材结构上看,“地图的阅读”这个知识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学习地球运动的延伸,又为下面学习“地形图的判读”奠定基础。
对地图的考查一直是考试的侧重点,尤其是在各类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在地图上判断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等。
读图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平面图、极地地区经纬网图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绘制校园平面图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知道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3.会用一般方法、指向标法、经纬网法在地图上判断方向。
4.会在野外辨别方向。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同时懂得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教学难点】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课前准备1.地图2.教学课件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各类藏宝图,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里面蕴藏哪些信息。
通过藏宝图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
板书:第三节地图的阅读【讲授新课】师: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师:什么是地图?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师:地图包括哪些基本要素?生:比例尺、方向、图例。
师:(展示课件)比较台湾岛卫星影像图和台湾岛地图,找出哪些是地图的基本语言。
生:略。
板书:一、学会阅读地图1.比例尺师:(展示课件)出示比例尺的定义和公式,解释比例尺的缩放程度,让学生勾画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地图的阅读 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地图的阅读 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73bc6dafa1c7aa00b42acb26.png)
置。
转折:同学们表现很好大家都积极思考。
说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知识,也说明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
地图可以表示出地面的各种景物吗?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观察“一些常用图例”。
(板书)(二)、图例和注记11.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性。
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一种特殊语言,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图例。
分组讨论,怎样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相互交流记忆方法;略作点评:地图既然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的,那比例在哪里呢?(三)比例尺1.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活动一:看到书上最后一页的地图,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看看比例尺都有哪些表示方式2.(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3.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
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
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活动二:1)写出下列表格中的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2)读“台湾岛”图,此图的比例尺是什么形式?从台北到高雄大致有多远?从高雄到台北往哪边走?(小组同学可以一起做)活动三。
大家观察PPT上三幅地图的比例尺谁大,谁小。
(注意提一下分式的大小判断方法,暨分母越大分式越小)第三幅最大对不对,然后请大家观察三幅地图都表示了哪里?第一幅是中国地图,第二幅是山东省地图,第三幅是济南市地图。
这三幅地图谁的范围大?当然是中国地图啦。
谁的方位最小?当然是济南市地图啦。
对了,大家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让同学们自己讨论自己找出关系)。
最后,假如我现在到了济南市,我想知道济南市有多少家医院。
我用中国地图找吗?用山东省地图找吗?谁能给我想要的详细信息。
对了当然是济南市地图啦。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11d25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e.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图的阅读》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坐标系、图例和注记等,以及如何使用地图进行地理信息的查找、分析和应用。
本章内容为学生在后续学习地理知识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地图阅读方面的能力有限。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观察、分析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此外,学生对于地图的兴趣和认知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坐标系、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查找、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探索地理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图的种类及其特点2.比例尺、坐标系的概念及其换算3.图例和注记的识别与运用4.地图的阅读方法与应用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地图。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掌握地图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地图阅读能力。
4.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种类、比例尺、坐标系等知识的课件。
2.地图样本:准备各种类型的地图,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形图等。
3.练习题:设计有关地图阅读的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材料:为学生提供小组讨论的相关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地图阅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地图的种类及其特点,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等,让学生了解地图的多样性。
地图的阅读 优秀公开课教案
![地图的阅读 优秀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645f8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4.png)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会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辨别。
教学难点:1、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2、比例尺大小的辨别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地图吗?比如你想去动物园参观需要寻找景点,请问你会借助什么工具?想了解世界热点地区的位置,需要参考什么地图?学生回答:导游图,世界地图等。
用一些生活实例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地图的用途广泛,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承转:那么什么是地图?如何在地图上获取各种信息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阅读地图的方法吧!学会阅读地图1.比例尺(1)多媒体出示台湾岛地图出示问题:比例尺的概念公式(2)多媒体展示比例尺表示方式主要有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三种。
师引导点拨:强调: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比值,是一个分数。
转换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1千米=100 000厘米(3)提问:在台湾地图上,量得高雄到台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4)活动:判断比例尺的大小归纳总结:比例尺是一个分式。
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1.(5)活动:比较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请问哪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大?哪一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哪一幅图表示的内容更详细?归纳总结: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愈小,要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小。
学生回答,联系小学时学过的知识(1)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练习:巩固三种形式的比例尺可以互相转换。
2.1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2.1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b5080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06.png)
第一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正确识别常见图例,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将其换算成实地距离。
(二)综合思维目标1.为学生创设“用”的情景,让学生在“用”中学地图,在知识的构建中体验知识的价值。
(三)地理实践目标运用地图动手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初步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四)人地观念目标通过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并选择交通路线的活动,培养学生建立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二、重点和难点1.地图上方向的判别和比例尺的换算。
三、教材设计思路本节教材需要落实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线,量算距离。
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综合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建立地球表面和平面间的相互关系,用符号、文字和颜色等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
因为地图空间有限在表现地球平面的现象时,一方面必须按一定比例尺缩小,另一方面要对地表现象进行选择或综合,保留和突出主要的、本质的特征,显示有用的地理现象,所以地图不是地球的机械缩小。
人们阅读地图,可以了解某个地区、国家以至整个世界的地理事物的数量、质量、分布、联系和变化等内容。
本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在学会使用地图的过程中掌握地图。
学会用图,是以后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问题引领:请同学们观察、思考地图和地球仪的异同,从使用的角度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完成下面表格。
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通过地球仪和地图的比较,我们会发现,地图使用会更加方便、类型和规格更多,适应多种用途,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
(承转)我们平时会看到很多地图,地图和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讲授新课】学生活动一:认识地图的语言。
方法指引:阅读图2.1-2.2和课本P28。
问题引领:1.什么是地图。
2.地图的“语言”主要包括哪些?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精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e82ca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3.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图的阅读》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要素,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绘图的能力。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地理常识,但对地图的认识和阅读能力有限。
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过简单的地图,但对地图的深入学习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基础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地图阅读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绘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图的种类及其特点2.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3.图例和注记的识别与运用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地图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运用地图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具:准备地图、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教具。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地图实例和教学内容。
3.学具:为学生准备地图和绘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地图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发放地图,让学生尝试自主阅读。
《地图的阅读》教案
![《地图的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841f4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4.png)
《地图的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直线比例尺。
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3.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2.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教学准备:南昌市地区地图、中国地图、直尺、圆规、米尺、画有校园平面图的小黑板,计算机课件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学习:导入:这是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谁能辨别出它们都是校园的什么教学设施?(操场、篮球场、食堂、教室,办公大楼等)请找到我们教室所在的位置?请两位同学上来,用直尺测量一下这张图上我们教室的长和宽。
请另两位同学用米尺测量我们教室的实际长度和宽度。
活动:请大家一起计算:算一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多少分之一,也就是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
这个数值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例尺。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用公式表示就是: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板书: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提问: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呢?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用数字写出来?直线式?(由学生回答)打开地图册,任选三幅图,请三位同学,分别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表示比例尺。
板书: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提问:比例尺有什么用呢?学生活动:书本第16页图1.21台湾卫星影像,用尺量“高雄”到“台北”的图上的直线距离,再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小结:根据比例尺,在地图上量出两地的距离,可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提问: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比较“台湾省地图”和“世界地图”,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那些方面的表现不同?2.活动: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的大小。
1/10000,1/10000000,1/100000000000比较“台湾省地图”和“世界地围”内容的详细程度。
(小结):通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1)比例尺是一个分式。
《地图的阅读》word教案 (公开课一等奖)2020年人教版地理 (15)
![《地图的阅读》word教案 (公开课一等奖)2020年人教版地理 (15)](https://img.taocdn.com/s3/m/00762303102de2bd97058837.png)
地图的阅读【教学目标】课标要求:1.学会在地图上区分方向、量算距离。
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3.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目标达成:学会用地图学习流程:【课前展示】小组提问上周内容【创境激趣】假期有没有出去自驾游的同学,说说怎么样的行走路线【自学导航】设置情景,去台湾旅行,然后找什么样的地图,阅读书中16页内容。
1、地图的根本要素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3、你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吗?【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结合台湾地图,说说那些是根本要素?完成书中19也活动【展示提升】绘制学校地图,在黑板上,每个组都进行,然后展示【强化训练】练习册内容【归纳总结】1、生小结2、师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9.2 巴西【教学目标】1、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2、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3、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读图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以市场上出售的“雀巢咖啡〞引出世界“咖啡王国〞巴西的工农业生产。
新授板书:二、开展中的工农业大国设问:巴西属热带气候,可能生产、出口什么产品?教师讲述:“二战〞后,巴西经济开展较快,尤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逐步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读图提问:同学们看图9.22“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从图中可以读取什么信息?c.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教师读图提问:同学们再看图9.22“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
◆重工业为什么多集中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地区?d.农业──咖啡、甘蔗、柑橘教师读图(图9.22)提问,学生分析答复◆结合图9.18,说明这里有哪些开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海运交通、城市消费等方面分析。
地图的阅读参考教案
![地图的阅读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ca69e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c.png)
《地图的阅读》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3.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学重难点重点:1.应用比例尺量算实地距离、比例尺三种方式的变换,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及内容详略的关系;2.根据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确定方向。
难点: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课前准备制作教学PPT。
相关资源素材库中【地理地图】台湾岛地图;素材库中【地理地图】地图上的比例尺图;素材库中【地理地图】指向标定方向交互动画;素材库中【地理探索】北极星定方向图、年轮定方向图、太阳与时钟定方向图。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教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说大不算大,小小地方放得下,说小不算小,五湖四海装得了。
”“有城没有街和房,有山没有峰和岗,有河没有水和鱼,有路不见车来往。
”大家知道这两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学生猜谜:地图。
【新知讲解】一、学会阅读地图1.地图三要素多媒体展示“台湾岛地图”,学生读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台湾岛地图问题设置:(1)说一说什么是地图。
(2)通过观察地图,找一找地图有哪三要素。
学生读图回答。
(1)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2)地图上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师补充:地图三要素也就是地图的“语言”。
2.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教师:比例尺的含义就是表示地图中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
多媒体展示“地图上的比例尺”图。
地图上的比例尺(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地理地图】地图上的比例尺图)提问:比例尺通常有几种表示形式?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回答: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教师板书列表比较:比例尺三种表示形式:提问:如何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呢?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比例尺是一个分式。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17c73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3.png)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视频 -教学目标:课程要求:识别地图上的方向,解读经纬度,测量距离。
知识与能力:1.理解尺度的含义,记住尺度的表现形式,掌握尺度三种表现形式之间的互换,明确尺度大小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秤。
2.认识水平面上的八个基本方向,学会正确识别地图上的方向,总结三种不同地图的定向方法。
3、了解一些常见图例。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计算等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初步学会辨别方向、寻找地理事物。
2.通过用比例尺测量两地的实地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积极使用地图。
同时明白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表现形式;2、不同地图上方向的判别。
教学难点:1、比例尺的运用;2.辨析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教学方法:以“读图分析”法为主、讲授法相结合,并安排分组讨论与课堂练习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以提高他们与人交往、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
教材分析:“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第一部分的内容。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内容分为两部分——“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 和“选择适用的地图”,两者之间相互联系。
从教材的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地球相关知识的延伸,又为学习“选择适用的地图”和以后的读图、用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教材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在学会使用地图的过程中掌握地图知识。
学会用图,是以后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而第一课时“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则是引导学生在对地图的阅读过程中掌握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地理地图阅读公开课教案
![地理地图阅读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178f5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f.png)
地理地图阅读公开课教案第一节:引言地理地图阅读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地理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球的空间分布规律,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
本节课将介绍地理地图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地理地图阅读。
第二节:地理地图的分类和特点地理地图可以分为物质地理图和人文地理图两大类。
物质地理图主要展示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植被等;人文地理图则展示人类活动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如人口、交通、经济等。
地理地图的特点是准确性、简洁性和直观性,通过图形、符号和色彩等方式表达地理信息。
第三节:地理地图的基本要素地理地图由多个要素组成,包括地图标题、比例尺、方位、图例和图面等。
地图标题可以告诉我们地图所表示的主题或内容;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图上距离的实际长度;方位可以告诉我们地图的朝向;图例可以解释地图上的符号和色彩的含义;图面则是地图的主体部分,展示地理信息。
第四节:地理地图的阅读方法地理地图的阅读方法包括整体阅读和局部阅读。
整体阅读是指先整体把握地图的主题和内容,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局部阅读则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逐个要素进行详细阅读。
在阅读地理地图时,还需要注意地图的比例尺、图例和方位的理解,以及符号和色彩的解读。
第五节:地理地图的应用领域地理地图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教育、科研、军事、旅游等方面。
在教育领域,地理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在科研领域,地理地图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地理分析和模拟;在军事领域,地理地图可以帮助军事人员进行战略规划;在旅游领域,地理地图可以帮助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地理情况。
第六节:地理地图阅读的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地图的阅读方法和应用。
以一张世界地图为例,通过比例尺可以了解各大洲的相对大小;通过方位可以了解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分布情况;通过图例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地理特征;通过图面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地形和气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
转折:同学们表现很好大家都积极思考。
说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知识,也说明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
地图可以表示出地面的各种景物吗?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观察“一些常用图例”。
(板书)(二)、图例和注记
11.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性。
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一种特殊语言,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图例。
分组讨论,怎样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相互交流记忆方法;略作点评:地图既然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的,那比例在哪里呢?(三)比例尺
1.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活动一:看到书上最后一页的地图,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看看比例尺都有哪些表示方式
2.(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3.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
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
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活动二:1)写出下列表格中的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
2)读“台湾岛”图,此图的比例尺是什么形式?从台北到高雄大致有多远?从高雄到台北往哪边走?(小组同学可以一起做)活动三。
大家观察PPT上三幅地图的比例尺谁大,谁小。
(注意提一下分式的大小判断方法,暨分母越大分式越小)第三幅最大对不对,
然后请大家观察三幅地图都表示了哪里?第一幅是中国地图,第二幅是山东省地图,第三幅是济南市地图。
这三幅地图谁的范围大?当然是中国地图啦。
谁的方位最小?当然是济南市地图啦。
对了,大家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让同学们自己讨论自己找出关系)。
最后,假如我现在到了济南市,我想知道济南市有多少家医院。
我用中国地图找吗?用山东省地图找吗?谁能给我想要的详细信息。
对了当然是济南市地图啦。
所以谁表示的内容最详细?对了,范围小的内容详细,范围大的表示的内容简略。
填下书上的表格。
课堂小结:
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
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和注记是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
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低地,这些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出来的?请同学们预习“地形图的判读”。
练习与检测
板书设计一、方向
二、图例和注记
三、比例尺
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