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对仗

合集下载

对联 古诗中的对仗68页文档

对联 古诗中的对仗68页文档
对联 古诗中的对仗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Hale Waihona Puke

古诗对仗的作用

古诗对仗的作用

古诗对仗的作用一、形式美。

1. 整齐对称。

- 古诗中的对仗就像是给诗句穿上了一身整齐的制服。

你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对“一行”,数量词相对;“黄鹂”对“白鹭”,鸟类相对,颜色也相对,黄对白;“鸣翠柳”对“上青天”,动作加地点相对。

这样整整齐齐的,就像阅兵式上的方阵一样,让人看了特别舒服。

就好比我们看到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心里就会有一种愉悦感。

这种整齐对称的对仗,让古诗在外观上就先声夺人,有了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2. 节奏感增强。

- 对仗还能让古诗的节奏感更强烈。

读诗的时候就像在打节拍一样。

比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读起来“海日 - 生 - 残夜,江春 - 入 - 旧年”,对仗的部分就像是节拍器的稳定节奏。

因为对仗的词语在音节上往往也是相对应的,平仄相对,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我们走路的时候,左右脚交替有规律地前进,不会乱了步伐。

二、表意丰富。

1. 对比与衬托。

- 对仗可以用来做对比或者衬托。

就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和“路”,一个是富贵人家的大门,一个是外面的道路,这是地点的对比;“酒肉臭”和“冻死骨”,一边是酒肉多得发臭,一边是有人冻死在路边,这是贫富的强烈对比。

通过这种对仗的对比,诗人想要表达的社会不公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比直接说“富贵人家很奢侈,穷人很可怜”要有力得多。

这就好比把黑的和白的放在一起,黑白分明,让你一眼就能看出差别。

2. 拓展内容。

- 对仗还能在有限的诗句里拓展更多的内容。

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和“长河”,一个是广阔的沙漠,一个是长长的河流,描绘出了塞外两种不同的壮丽景色;“孤烟直”和“落日圆”,又分别刻画了沙漠中的孤烟和黄河上的落日的形态。

通过对仗,诗人在短短十个字里就给我们展现了一幅非常丰富的塞外风光图。

这就像我们把不同的好东西都放在一个小盒子里,虽然盒子不大,但是里面的宝贝可不少呢。

三、文化内涵的体现。

1. 语言的精炼与典雅。

古诗词对仗

古诗词对仗

古诗词对仗
1、《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4、《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淮上喜会梁川故人》唐・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6、《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词中常见词语对仗

诗词中常见词语对仗

诗词中常见词语对仗诗词中的对仗问题⼆、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展开全部诗词中的对仗除了⼀般地要求相对的两个句⼦字数相等、结构相似之外,还要求它们字⾯相对,并且词性⼀致。

⼀字⾯相对。

所谓字⾯相对,就是构成对仗的字词意义相对或相反。

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其⼀)在这⼀联中,“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字⾯意义都是两两成对的;动词“兼”和“接”相对,名词“天”和“地”相对,字⾯意义也是相对的。

⼜如:新松恨不⾼千丈,恶⽵应须斩万竿。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其四)在这⼀联中。

“新松”对“恶⽵”,“恨不”对“应须”,“⾼千丈”对“斩万竿”,字⾯意义正好相反,表达出很鲜明的爱憎。

⼆词性⼀致。

所谓词性⼀致,是指对仗的字词的词性要求⼀致。

⼀般来说,名词和名词相对,动词和动词相对,形容词和形容词相对。

如:欲寻芳草去,还与故⼈违。

——孟浩然《留别王维》“欲”和“还”都是连词,“芳草”和“故⼈”都是名词,“去”和“违”都是动词。

三另外,近体诗中的对仗,除了上述两个要求之外,还有不能在对应的位置⽤同⼀字。

⽐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雪霏霏”,有点类似于后⼈所说的扇⾯对。

但是,在对应位置上出现同⼀个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仗。

这类看起来和对仗很接近的修辞格,在古体诗⾥较多出现,如“春洲⽣荻芽,春岸飞杨花”(梅尧⾂《河豚鱼》)之类。

初学者要注意,不要将此类也认成是对仗。

三、何谓⼯对?何谓宽对?⼯对即词性完全相同的对仗。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黄鹂”对“⽩鹭”,“翠柳”对“青天”,不仅是名词对,⽽且还包含颜⾊对。

“两个”对“⼀⾏”,量词和量词相对,名词和名词相对,“鸣”和“上”是动词对。

像这样上下句每个词的⼩类都是⼀致的,是标准的⼯对。

⼯对以追求对仗的⼯整为⽬的。

在对仗上就有这样⼀种追求。

如:字⾯相对也就是词类相同的互为对仗: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

古诗对仗句集锦

古诗对仗句集锦

古诗对仗句集锦
1.人间盛事今全得,江上政声复欲归。

2.风起满城山果落,雨馀穿宅水禽飞。

3.春尽酒杯花影在,潮回画槛水声微。

4.闲吟山际邀僧上,暮入林中看鹤归。

5.溪石谁思玉匠爱,烟鸿愿与弋人疏。

6.自来江上眠方稳,旧在城中病悉除。

7.诗中得意应千首,海内嫌官只一人。

8.苍鹰落日饥唯急,白马平川走似飞。

9.异花多是非时有,好竹皆当要处生。

10.斜立小桥看岛势,远移幽石作泉声。

11.近砌别穿浇药井,临街新起看山楼。

12.偶逢游客同倾酒,自有前驺耻见山。

13.到处为怜烟景好,隔帘多爱语声娇。

14.欲泥山僧分屋住,羞从野老借牛耕。

15.旌旗严重临关外,庭宇清深接禁中。

16.芳春山影花连寺,独夜潮声月满船。

古诗中对仗的诗句

古诗中对仗的诗句

古诗中对仗的诗句
古诗中对仗的句子很多,比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

——崔颢《黄鹤楼》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七律·到韶山》
海日生残月,春风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七律·送瘟神二首》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七律·登庐山》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王勃《滕王阁》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菩萨蛮·黄鹤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正对--意义相近,互为补充。

苏轼《饮湖上初睛后雨》) 满招损,谦受益。

(反对--意义相反,互相映照。

《尚书·大禹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串对--意义相承,表示连贯、递进、因果等关系。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古诗中的对仗可以使诗词更加工整、优美,表达出更加深刻的含义和情感。

五十首对仗古诗

五十首对仗古诗

五十首对仗古诗五十首对仗古诗如下:1.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出自唐代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四首》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出自唐代杜甫的《登高》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5.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出自唐代杜甫的《曲江二首》6.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出自唐代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7.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出自唐代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8.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出自唐代杜牧的《齐安郡晚秋》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10.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1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锦瑟》12.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出自唐代李华的《春行即兴》13.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长安古意》1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15.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16.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出自唐代白居易《长恨歌》1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寄黄几复》18.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鄂州南楼书事》19.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登快阁》2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出自宋代晏殊的《寄远》2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22.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出自宋代晏殊《玉楼春·春恨》2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出自宋代秦观的《浣溪沙》24.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出自宋代秦观的《春日》2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出自宋代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一》2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古诗对仗歌诀

古诗对仗歌诀

古诗对仗歌诀2016-03-29 22:33阅读:79上平声篇【一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曰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曰曈朦。

蜡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曰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二冬】晨对午,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恃宠起边风。

清对淡,薄对浓。

暮鼓对晨钟。

山花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金菡萏,玉芙蓉。

绿绮对青锋。

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

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

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繁对简,叠对重。

意懒对心慵。

仙翁对释伴,道范对儒宗。

花灼灼,草葺葺(茸茸?)。

浪蝶对狂蜂。

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

高皇灭项凭三杰,虞帝承尧殛四凶。

内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

【三江】奇对偶,只对双。

大海对长江。

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

朱漆槛,碧纱窗。

舞调对歌腔。

汉兴推马武,诛夏着龙逄。

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

步辇对徒杠。

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

灯闪闪,月幢幢。

揽辔对飞艭。

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

酒量微洒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原字=左足右双)。

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四支】泉对石,干对枝。

古诗里的对仗句

古诗里的对仗句

古诗里的对仗句
哎呀呀,咱今天就来聊聊古诗里的对仗句!你想想看啊,那些古诗
就像一幅幅绚丽的画卷,而对仗句就是画卷上最闪亮的那几笔!
就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吧,你瞧,“两个黄鹂”对“一行白鹭”,多工整呀!就好像是两个好朋友在比谁站得更整齐呢!“鸣翠柳”对“上青天”,一个在柳间欢唱,一个在天空翱翔,这画面感简直绝了!这对仗句就像是给古诗穿上了一件华丽的衣裳,让整首诗都
变得更加光彩照人了。

再看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哇塞,这对仗多精妙啊!“沉舟”对“病树”,都是那种看似衰败却又蕴含着希望的存在。

“千
帆过”对“万木春”,一边是过往的船只,一边是蓬勃的树木,这对比,
啧啧,太有感觉了!这就好比是人生,有低谷也有高峰,对仗句把这
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还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对仗多形象啊!那大漠的沙像
雪一样洁白,燕山的月像钩子一样弯弯。

这简直就是把我们带到了那
个辽阔而又神秘的地方,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这对仗句不就像是一
把钥匙,打开了我们想象的大门吗?
古诗里的对仗句啊,真的是太神奇了!它们让简单的文字变得富有
魅力,让古诗有了灵魂。

它们就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让古诗的天
空变得无比璀璨!我觉得啊,这些对仗句就是古诗的精华所在,是中
华文化的瑰宝!我们一定要好好欣赏,好好品味,把它们传承下去呀!。

古诗词中的对仗与声韵规律

古诗词中的对仗与声韵规律

古诗词中的对仗与声韵规律古代的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自古以来就在人们心目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韵律、优美的表达方式以及深刻的意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

在古诗词中,对仗与声韵规律是重要的构成要素,它们奠定了古诗词的音韵美和韵律感。

本文将探讨古诗词中的对仗与声韵规律,以及它们对古诗词的美学价值的影响。

一、对仗的表现形式对仗是指诗句中的音韵和意义上的相对应关系,是诗词语言的一种美学表达形式。

在古诗词中,对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平仗、仄仗、押韵等。

1. 平仗平仗是指两个字或两个词在音韵上平行而成对出现,没有明显的重音或抑扬变化。

平仗可以分为平平仗和平仄仗两种。

平平仗是指两个字或两个词的声调都是平声,没有明显的声调变化。

例如《静夜思》中的“舟”和“雪”,就是平平仗。

平仄仗是指一个字或一个词的声调是平声,与另一个字或另一个词的声调是仄声形成对仗。

例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中的“日”是平声,“山”是仄声,形成了平仄仗。

2. 押韵押韵是指诗句中末尾的字音相同或相近,形成音韵契合的现象。

押韵可以分为平声韵、仄声韵和跨韵三种。

平声韵是指两个字的声调都是平声,例如《水调歌头》中的“人”和“春”。

仄声韵是指两个字的声调都是仄声,例如《枫桥夜泊》中的“夜”和“月”。

跨韵是指一个字的声调是平声,与另一个字的声调是仄声形成押韵,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原”和“乡”。

二、声韵规律的运用声韵规律是指古诗词中声调和音韵的运用规律,在古代的韵书中有详细的规定。

声韵规律的运用对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韵脚呼应韵脚呼应是指在古诗词的句子中,前一句的韵脚与下一句的韵脚相同或相似,形成一种连贯的韵律效果。

例如《滕王阁序》中的“群贤毕至少府簿,万夫莫敢抗议者”,其中的“府”和“者”呼应,增强了诗词的音韵美。

2. 声调变化声调变化是指古诗词中的声调起伏变化,使诗词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古诗中的对仗句

古诗中的对仗句

古诗中的对仗句对仗是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有哪些诗歌中具有对仗呢?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对仗的诗句的有关知识,希望大家喜欢!对仗的诗句过五关,斩六将。

亲贤臣,远小人。

鸿门晏,桃园盟。

孙行者,祖冲之。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花开山寺,咏留诗人。

登高极目,览水送归。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名扬四海,声震八方。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指鹿为马,画地为牢。

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功盖天下,誉满山河。

清风明月,苍松怪石。

十里荷红,三秋桂香。

天欲飞霜,云将作雨。

烟迷远水,雾锁深山。

长烟一空,浩月千里。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水流云在,雨到风来。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明月如霜,好风似水。

千峰凝翠,万峦吐霞。

百花含蕾,千枝泛翠。

百花吐艳,万木争荣。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苍山如海,残阳如雪。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对仗的古诗风雨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②,销愁斗几千?【注释】:①宝剑篇:唐将郭震,少有大志。

武则天曾召见,索其文章,震乃上《宝剑篇》。

②马周西游长安,宿新丰旅店,悠然独酌。

后来唐太宗召与语,授监察御史。

【翻译】:我虽然胸怀匡国之志,也有郭元振《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华年。

黄叶已经衰枯,风雨仍在摧毁,豪门贵族的高楼里,阔人们正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

新交的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非难,故旧日的老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

心中想要断绝这些苦恼焦烦,要用新丰美酒来销愁解闷,管它价钱是十千还是八千。

【赏析】:这是作者自伤沦落漂泊无所建树的诗,是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

诗起句写理想与际遇的矛盾,虽怀有郭震般的抱负,却没有他那样的际遇。

颔联抒写羁旅漂泊的人生感受。

颈联写在现实生活中孤立无援的悲凉。

末联写想借酒浇愁,但却不能象唐初的马周,落拓时在新丰酒店受到冷遇,然而后来他却得到皇帝的赏识,拔居高位。

古诗写作中“对仗”的几种形式

古诗写作中“对仗”的几种形式

古诗写作中“对仗”的几种形式对仗是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

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

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

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

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

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

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

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

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工对】:近体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

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如名词中天文、地理、时令、器物、服饰等同一意义范畴的词。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对仗相当工整。

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结构对数量结构),“黄鹂”对“白鹭”(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名词相对)、“千”对“万”(数词相对)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

【宽对】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

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

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

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

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

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

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

【邻对】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

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叫“邻对”。

古诗词中常见的对仗

古诗词中常见的对仗

【古诗词中常见的对仗】三言对青箬笠,绿蓑衣。

柳丝长,春风细。

惊塞雁,起城乌。

玉炉香,红蜡泪。

眉翠薄,鬓云残水为乡,蓬作舍。

酒盈杯,书满架。

村舍外,古城旁。

花不语,水空流。

春悄悄,夜迢迢。

四言对细草愁烟,幽花怯露。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五言对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

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和风春弄笛,明月夜闻箫。

青釭挑欲尽,粉泪浥还垂。

相逢俱白首,无语对西风。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草平天一色,风暖燕双高。

难回巫峡梦,空恨武陵桃。

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

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乱山明月晓,沧海冷云秋冰壶天上下,云锦树上下。

一直元落落,此去亦悠悠。

清泉明月晓,高树乱蝉秋。

六言对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倦客如今老矣,旧时不奈春何!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著春罗。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凤额绣帘高卷,兽镮朱户频摇。

美梦狂随飞絮,闲悉浓胜香醪。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月侧金盘堕水,雁回醉墨书空。

蚁穴梦魂人世,杨花踪迹风中似有如无好事,多离少会幽怀。

不寄书还可恨,全无梦也堪猜。

落寞寒香满院,扶疏清影侵门。

皎皎风前玉树,盈盈月下冰魂。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零落不因春雨,吹嘘何假东风。

有艳难寻腻粉,无香不惹游蜂。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

〔歇后语〕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没处遮拦。

七言对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

古诗技巧:对仗口诀

古诗技巧:对仗口诀

古诗技巧:对仗口诀《声律启蒙》上平声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钩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翼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

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梦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榼。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刚。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秋雨潇潇,熳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

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

夏日池塘,出没浴泼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

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塞缸。

青锁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

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

古诗词中的经典对仗

古诗词中的经典对仗

古诗词中的经典对仗
哎呀呀,说起古诗词中的经典对仗,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就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看这多妙啊!黄鹂对白鹭,
翠柳对青天,简直绝了!这不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比赛,两边旗鼓相当嘛。

再看看“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哇塞,那大漠的沙就像雪一样白,燕山的月就跟钩子似的,这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这对仗就好
像是给我们呈现了一幅神奇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

还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和蜡炬,丝和泪,
这不仅仅是文字的对仗,更是情感的对仗呀!这难道不是像极了生活
中那些执着的人和事吗?
记得小时候学古诗,最让我着迷的就是这些对仗工整的句子。

每次
读到,都忍不住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才华。

就好比我们走路,一步一步
稳稳当当的,这些对仗的词句也是如此,稳稳地立在那里,成为经典。

和朋友一起讨论古诗词的时候,我们总会为某一句对仗而争论不休,你说这个好,我说那个妙,那场面热闹极了!这古诗词中的对仗啊,
不就是我们文化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吗?它们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闪
闪发光,照亮我们的心灵。

我觉得啊,古诗词中的经典对仗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和力量,是我们永远都值得珍惜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对仗工整的古诗词

对仗工整的古诗词

对仗工整的古诗词
嘿,你知道吗?对仗工整的古诗词那可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啊!就
像夜空中璀璨的星星,让人忍不住仰望和赞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的这句诗,那画面感简
直绝了!你想想看,两只欢快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多生动啊!而那一行洁白的白鹭向着蓝天飞去,这场景,多美啊!这不就跟咱们看到美丽的风景时那种惊喜的感觉一样嘛。

还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哇塞,那大漠的沙子就像雪一样
洁白,燕山的月亮好似弯弯的钩子,这比喻,太形象了吧!仿佛一下
子就把我们带到了那辽阔而又神秘的边疆之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这句诗,把春蚕和
蜡炬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同时又隐喻了一种深深的情感,这是多么
巧妙啊!这不就跟我们对一个人执着的爱一样嘛,不到最后绝不放弃。

古诗词里的对仗,那可真是一门艺术啊!它让文字变得那么有韵味,那么有节奏感。

就好像音乐里的节拍一样,一下一下地敲打着我们的心。

你说,古人咋就这么厉害呢?他们是怎么想到这些精妙绝伦的对
仗的呀?
我觉得啊,对仗工整的古诗词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灵魂之一,它承
载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情感,让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
份深厚的历史底蕴。

我们一定要好好传承和发扬这些古诗词,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它们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描写三峡仙境的: 两崖如剑立,一江似布悬。
描写鼓浪屿情趣的:(不是一般重字,追求一种格式) 雾销山头山镇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咏人称美的三苏祠楹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叹感伤时的岳阳楼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叹山称奇的泰山南天门楹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考点探究:
对联是一种文学形式的应用文。它言简意深,对 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 艺术形式。 对联属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查的范围, 也属于仿写句式考查范围,是语法知识、文化知识 和思想积淀的综合体现,它直接指向考生语文素养 的考查。 能力要求:D(表达应用)
对联的基本知识
卷别
广 东 浙 江
题目设计
命题材料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 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 联,请对出下联。 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 拟下联。 学问藏今古
福 建
全国 甲 全国 乙
全国 丙
全国 丁
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 数相等、结构相似的 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平仄不论) 第一题①处处春光好②一代园丁乐 第二题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面两题都是 第一题①春晖盈大地②科学能致富 春联的上联, 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请选择其中一 第一题①扫千年旧习②祖国江山好 题对出下联 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第一题①爆竹声声脆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⑤内容相关 。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要密切关联,形成一个有机 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或者 彼此孤立,各自为政;也不能一轻一重,相差悬殊, 那样,内容的关联就不密切了。 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 过这样一幅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 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规则: 1、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以 互相商量; 2、题目分抢答题和必答题两 种,每道(组)题均为10分, 答对得分,答错不扣分。 3、必答题如该组同学均不会, 其他同学可以帮助答题,谁 答题谁得分。
必答题一、评改对联
要求:每个小组任一人说出所供对联的错误之处, 并加以修改即可得分,每小题10分。 第一组:上联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另有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才华横溢,曹植走 七步、深思熟虑,子建速成诗) 分析:上联看似平常,实际上设了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那个 “巧”字。前面的“足智多谋”修饰孔明,而“巧”字则修饰 了“借箭”,“借箭”属动宾结构,在动宾结构前面再加上一 个形容词,这个题难度较大。 才华横溢,曹植走七步这个答案是不能得分的。抛开前面的 “才华横溢”不说,后面的“走七步”怎么能对“巧借箭”呢? 很明显 ,深思熟虑,子建速成诗就比较工整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三个参考答案,分别是: 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 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中间一联,“义盖云天”是不能对“足智多谋”的。前者 是主谓结构,后者是并列结构,结构不同,何以成对?另两联 可以成对,但上下联之间毫无关联。这样组成的对联其实没有 什么意义,近于文字游戏。对联应该是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4.行业联:表明职业的对联
酿成春夏秋冬酒 醉倒东西南北人
5.交际联:包括喜联、寿联和挽联等
红梅吐芳喜成连理
福如东海长流水
绿柳含笑永结同心
寿比南山不老松
三、对联的形式:
A、 就上下联(出句、对句)在意义上的联系一
般可分为三种。
(1)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如“泰山不辞抔土故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 可成其大”。 (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如“横眉冷对千夫 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ECAB
第三组: (9) 荡漾香汤和气脉;淋漓津汗长精神。( ) (10)新花雪色晴能舞;古调琴声静可弹。( ) (11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 ) (12)刻刻催人资惊醒;声声呼汝惜光阴。( )
L、竹器店 N、钟表店 J、弹棉花店H、澡堂
HJ LN
第四组: (13) 摄将真面去;幻出化身来。( )
四、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一)字数相等 结构一致
(二)词性相对 位置相同
(三)仄出平对 音调和谐
(四)内容相关 上下衔接
①字数相等。 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 等。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②结构相应。 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 并列,动补对动补。 ③词类相当。 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 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 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 ④平仄相对。 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 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 “仄起平收”。
一、什么是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成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 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现代 汉语词典》)
楹就是柱子,古人常把对联悬于楹柱,因此而得 名。
在旧体诗词中,对联又被称为对仗,古代的仪仗 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名称的来历。民 间则简单地称对联为对子,创作对联就叫“对对子”。 名称不一,实质却是一样的,都指汉语所特有的一种 文体形式。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的中间两联,都是对仗:“风”和 是名词对名词:“潜”和“细”是副词对 副词:
“物”
“野径”和“江船”,是名词性词组对名词性词组 “黑”和“明”形容词对形容词。
对仗在一首诗中的位置 绝句不要求用对仗。用对仗当然也可以,但不是必须 的。 五律和七律,都要用对仗。对仗的位置,正例是在中 间两联即领联和颈联。一般的律诗,都是这样。初学写诗 的,应坚持这种形式。但也需要知道,还有一些例外。 第一、在一首诗中,两联对仗是基本的,多则不限。 有的诗,有三联对仗,也有的四联全用对仗,这都是允 许的。如:杜甫的<登高>四联全对仗.
即“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这是定律,轻 易不能违反的。汉语声调有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其中“上去入”三声又 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通俗地说,一二声是平声,三四声就是 仄声。 有这样一副老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上联最末用“水”字,仄声,下联末字“松”,平声,前 后分明,错落有致。如果我们把它改一下: 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 读起来是不是有点别扭?大家把次序颠倒过来试试: 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 另有岳阳楼上一副名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注心头
下面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最适合的对下联。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_________。( 树时代新风、做时代新人、
树一代新风)
分析
第一题第1联,上联(出联)“扫千年旧习”,有些考生顺笔写 出“树时代新风”“做时代新人”自我感觉良好,粗略看两个联 对的还可以,但以“符合要求,优中选优”的标准来看就发现了 问题。“扫”动词,可以对“树”“做”,“旧习”名词偏正短 语,对“新风”“新人”都可以,只是“千年”为数量词,对名 词“时代”不甚恰当。
例如我们都熟悉的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 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 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 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腹中”也是名 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 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 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 “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 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14) 到来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 )
(15) 寻寻觅觅韶华转眼飞逝;犹犹豫豫知音再度难求( ) (16) 瓦缶澄来银有影;金刀割处玉无瑕。( ) I、照相馆 F、豆腐店
(3)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 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B、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联分为 严式对和宽式对两种。 宽式对只具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即 可 。 严式对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 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 春节所用的春联一般用严式对,但不太严格。 作为高考题,为了有一个相对规范的标准,一 般还是强调用严式对。即强调“字数相等,词 性相对(很重要的一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 字(对‘平仄’不做要求)”。
古诗中的对仗
对仗的基本含义 所谓对仗,就是每一联的 出句和对句之间,除了按照平 仄格式使之平仄相对之外,对 应词的词性还必须相同,即: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 容词对形容词(在对仗中,形 容词常与动词作一类而对用) 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
春夜喜雨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第二组:上联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联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第三组: 上联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联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第四组: 上联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联 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抢答题一:把下列句子中的红色部分改写成一 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10分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 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 奇画卷。 上联: 斩断长江千里水 下联: 锁住三峡无数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四联对仗工整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学生分析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