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电子内镜结肠息肉微波切除术(2020年日间手术病种手术操作规范)
内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术操作规范(仅限借鉴)
![内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术操作规范(仅限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735b6db043323968001c922a.png)
内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术操作规范1、目的: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消化道息肉2、适应症:经内镜下确诊为消化道息肉;禁忌症: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已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3、仪器:日本产Olympus-70型电子胃镜. Olympus-V70型电子肠镜ERBEIcc80高频电发生器、电凝切圈套器、活检钳、内镜注射针等.4、术前准备所有病例术前检查血Rt ,肝功、凝血酶原时间、ECG、胃息肉常规胃镜检查,肠息肉使用硫酸镁清洁肠道(禁用甘露醇)。
5、操作方法插入内镜找到息肉后,根据息肉大小以及有无蒂来决定手术方法,由助手协助插入圈套器或活检钳,对直径小于0.5厘米的息肉,一般采用活检钳咬除或电凝灼除,使息肉发白,电凝指数为1.2、通电时间为3-4秒即可。
直径小于2厘米的亚蒂或无蒂息肉,多采用圈套+电凝切除法;圈套器钢丝在息肉基底稍上方为息肉切除的最佳部位,或在基底部注射盐水,使形成蒂,再切除;有蒂息肉采用圈套器+电凝切除法,尽可能保留残蒂1厘米左右长;直径大于2厘米的无蒂息肉可采用圈套器法,但需先将高渗盐水或1:10000肾上腺素溶液在息肉基底部粘膜下注射2-4 点,每点0.5-1毫升,然后再行圈套电凝切除;凝切指数均为30-35,先行电凝再行电切,每次凝切时间均为3-4秒。
大的息肉也可分块分期切除,2-3周后行第二次切除。
切除的息肉用异物钳或经活检孔负压吸引连同内镜一块拔出后送病理检查。
6、并发症及注意事项一、消化道息肉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迟发性出血是指发生于术后24小时的出血,文献报道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为1%-2%,常见原因由于操作者的经验不足有关,迟发性出血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1)、电凝不充分,电凝指数过小或电凝时间不足;(2)、电凝过度,电凝指数过高或电凝时间过长使创面过大过深,结痂脱落后出血;(3)、套切不彻底,残蒂过长;(4)、套切面位于大血管处;(5)、患者血管弹性差,PT 减少;(6)、创面继发感染;(7)、术后患者饮食运动未严格控制。
内镜息肉切除手术操作流程
![内镜息肉切除手术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00084d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7.png)
内镜息肉切除手术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内镜息肉切除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内镜下治疗方法,用于去除胃肠道内的息肉。
手术讲解模板:经结肠镜大肠息肉摘除术
![手术讲解模板:经结肠镜大肠息肉摘除术](https://img.taocdn.com/s3/m/853e7c7c81c758f5f71f6784.png)
手术资料:经结肠镜大肠息肉摘除术
概述:
圈套摘除不应多于5枚,凝除不超出20枚。 如息肉恶变经结肠镜摘除后,癌只浸润到 黏膜层可不补行根治术。如癌浸润到黏膜 下层,但息肉有蒂、残蒂无癌,肿瘤分化 好,淋巴管及血管无癌浸润,经结肠镜摘 除后可密切观察。
手术资料:经结肠镜大肠息肉摘除术
适应证: 经结肠镜摘除大肠息肉适用于:
手术资料:经结肠镜大肠息肉摘除术
术前准备: (或温开水)1000ml,2h内服完。服后 45min开始腹泻,一般腹泻5或6次后肠道 多较清洁,即可做检查。
手术资料:经结肠镜大肠息肉摘除术
术前准备: 息肉摘除前禁用甘露醇行肠道准备,以防 产生易燃气体甲烷,在电灼息肉时碰到电 火花发生气体爆炸,发生肠穿孔。
手术资料:经结肠镜大肠息肉摘除术
术后处理: 3.腺瘤性息肉恶变属原位癌者,半年内 1~2个月复查1次,0.5~1年内3个月复查 1次。如无异常,以后延长复查时间。
手术资料:经结肠镜大肠息肉摘除术
并发症: 肠穿孔一旦发生应立即手术治疗。
手术资料:经结肠镜大肠息肉摘除术
并发症:
息肉残蒂出血包括术中出血及术后1周左 右焦痂脱落出血,如出血可经内镜用高频 电电凝止血。方法:高频电仪用凝固电流 2或3档,电凝器接触出血处通电2~3s, 通电一次或几次。在提起电凝器时再通电 1或2次,使焦痂断裂,防止拉掉焦痂再出 血。
手术资料:经结肠镜大肠息肉摘除术
手术禁忌: 2.有严重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肠 梗阻症状者。
手术资料:经结肠镜大肠息肉摘除术
手术禁忌: 3.有弥漫性或局限性腹膜炎,或疑有肠穿 孔者。
手术资料:经结肠镜大肠息肉摘除术
手术禁忌: 4.有出血性疾病者。
三级医院日间手术病种操作规范(国家文件2020年1号文件)
![三级医院日间手术病种操作规范(国家文件2020年1号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99b28f03d8ce2f0066239b.png)
外路经巩膜激光睫状体 光凝术
睫状体冷冻术
H25.0-H25.9
Q18.102 H66.301 D14.101 J38.102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耳前瘘管切除术
I型鼓室成形术
经耳内镜I型鼓室成形术 经支撑喉镜会厌良性肿瘤
25
26
消化 内科
结肠息肉
D12.6/D12.8/K 62.1/K63.5
结肠息肉
27
直肠息肉
D12.8,M8210/0
直肠息肉
卵巢良性肿瘤、卵
28
妇科
巢非肿瘤性囊肿、 输卵管积水、输卵
卵巢良性肿瘤/卵巢单纯性囊肿/ 输卵管积水/输卵管系膜囊肿
管系膜囊肿
29
慢性扁桃体炎 (儿童)
J35.0
慢性扁桃体炎
经尿道输尿管/肾盂激光碎石取石术 经尿道输尿管/肾盂气压弹道碎石 取石术
经尿道输尿管/肾盂超声碎石取石术
阴囊和睾丸鞘膜的其他修补术
55.0400x005/ 55.0400x008
56.0x06 56.0x07 56.0x08 61.49
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 HRB65506
经尿道输尿管镜激光碎石 取石术HRF65604
28.2x00x002
扁桃体切除术HGS75301
脐病损切除术
54.3x00x027
胬肉切除术伴角膜移植术/翼状胬肉切 除伴自体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 术伴异体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 伴羊膜植片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伴结
睫状体光凝固法
11.3200/11.3201/ 11.3202/11.3203/
内镜息肉电凝电切术操作规范新
![内镜息肉电凝电切术操作规范新](https://img.taocdn.com/s3/m/84f9b31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b.png)
内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术操作规范1、目的: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消化道息肉2、适应症:经内镜下确诊为消化道息肉;禁忌症: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已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3、仪器:日本产Olympus-70型电子胃镜.Olympus-V70型电子肠镜ERBEIcc80高频电发生器、电凝切圈套器、活检钳、内镜注射针等.4、术前准备所有病例术前检查血Rt,肝功、凝血酶原时间、ECG、胃息肉常规胃镜检查,肠息肉使用硫酸镁清洁肠道禁用甘露醇;5、操作方法插入内镜找到息肉后,根据息肉大小以及有无蒂来决定手术方法,由助手协助插入圈套器或活检钳,对直径小于0.5厘米的息肉,一般采用活检钳咬除或电凝灼除,使息肉发白,电凝指数为1.2、通电时间为3-4秒即可;直径小于2厘米的亚蒂或无蒂息肉,多采用圈套+电凝切除法;圈套器钢丝在息肉基底稍上方为息肉切除的最佳部位,或在基底部注射盐水,使形成蒂,再切除;有蒂息肉采用圈套器+电凝切除法,尽可能保留残蒂1厘米左右长;直径大于2厘米的无蒂息肉可采用圈套器法,但需先将高渗盐水或1:10000肾上腺素溶液在息肉基底部粘膜下注射2-4点,每点0.5-1毫升,然后再行圈套电凝切除;凝切指数均为30-35,先行电凝再行电切,每次凝切时间均为3-4秒;大的息肉也可分块分期切除,2-3周后行第二次切除;切除的息肉用异物钳或经活检孔负压吸引连同内镜一块拔出后送病理检查;6、并发症及注意事项一、消化道息肉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迟发性出血是指发生于术后24小时的出血,文献报道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为1%-2%,常见原因由于操作者的经验不足有关,迟发性出血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1、电凝不充分,电凝指数过小或电凝时间不足;2、电凝过度,电凝指数过高或电凝时间过长使创面过大过深,结痂脱落后出血;3、套切不彻底,残蒂过长;4、套切面位于大血管处;5、患者血管弹性差,PT减少;6、创面继发;7、术后患者饮食运动未严格控制;一旦发现出血,需进行适当处理,即在内镜下行各种措施止血,及药物喷洒,硬化药注射,电凝、激光、微波等;二、穿孔可发生在息肉切除术时的即刻,也可发生在术后数天内;常见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圈套切割部离肠壁太近;2、通电时胃肠蠕动,使圈套钢丝损伤肠壁穿孔;3、圈套钢丝未收紧,导致通电时间过长过深;4、电流强度选择过弱,通电时间过长,使残端的灼伤过深至肠壁全层引起数天后穿孔;5、通电时未将息肉轻轻地向腔内提拉,形成天幕状假蒂;发生穿孔并发症后,大多数行保守治疗,禁食水补液,胃肠减压,抗生素的应用,严密观察一般不需手术治疗均能治愈;但保守治疗失败者需根据穿孔部位、大小、形态和病员全身情况决定做修补,局部切除或造瘘手术;。
2020日本大肠ESDEMR指南
![2020日本大肠ESDEMR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4b275700c22590103029d63.png)
2020日本大肠ESD/EMR指南EMR经内镜将生理盐水或透明质酸钠等溶液局部注入肿瘤的黏膜下层,圈套器套住病变,使用高频电切除的方法。
虽然也存在不通电的冷圈套方法,但目前仍较多的仍是高频电圈套技术。
分片EMR(P-EMR),首先对高度怀疑癌的区域进行完整圈套,从而获得较准确的病理,然后再对其余病变区域进行分片圈套,即计划性P-EMR。
最近欧美出现了新的技术—水下EMR技术,现在日本也有医生这项技术切除小的结肠腺瘤。
这项技术通过在肠腔内注水,实现实现黏膜层与黏膜下层与固有肌层的分离,从而无需黏膜下注射,但根据本指南的定义,由于不进行黏膜下注射,所以严格意思上说不符合EMR。
ESD通过内镜下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或透明质酸钠溶液,然后沿病变环周切开黏膜,最后剥离黏膜下层。
该方法可实现病变的整块切除,而不受病变大小的限制的一次性切除。
另外,将不用圈套器之至完全剥离定义为狭义的ESD。
而在切开病变环周后未采用黏膜下剥离而是直接使用圈套器切除病变,称之“Precutting EMR”。
第三种是在完成黏膜下剥离后,使用圈套器切除病变,称为hybrid -ESD。
也有其他的称呼,但是在本指导方针中这样定义。
对于早期大肠癌的内镜治疗最好是一次性切除(推荐的强度1,证据水平B)。
腺瘤和腺瘤内癌的一部分,如果也适当地实施P-EMR的话是可以接受的,但此时,充分进行治疗前的放大内镜观察,决不分割癌组织部是很重要的。
如果将癌部切断的话,假设是T1(SM)癌的情况下,病理上对其浸润深度及脉管浸润的评估将变得非常困难,继而影响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有文献报告,P-EMR后,利用放大内镜对切除后边缘及基底部观察,有助于降低局部残余/复发率。
为了确认病变是否存在局部残余/复发,在切除术后半年左右需进行肠镜随访。
众所周知,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大,T1(SM)癌的频率也增加,在病理重建变得困难的多分割切除中,除了组织评价的困难性之外,局部残留复发的频率也变高,对于超过1/2周的大病变,避免分片EMR,手术者的熟练度、医院的治疗环境,根据患者的状态和病变尽可能地进行ESD,在困难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外科手术。
日间手术工作实施方案(2020版)
![日间手术工作实施方案(2020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51488bc1c708a1284a4496.png)
XXXXXX医院日间手术工作实施方案(修改稿)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开展三级医院日间手术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医函〔2016〕306号)及国家、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相关要求,为使医院尽快建立日间手术科学管理体系,推动日间手术的开展,确保日间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资源的优化布局和利用效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经广泛征求手术科室意见,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日间手术实施方案(试行),具体如下。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有关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继续把“以病人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主要内容,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二)目标任务2019年,医院探索开展2个病种的日间手术,要结合医院实际初步建立的日间手术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建立并执行严格的日间手术准入制度,制定日间手术病种的临床路径和操作规范。
2020年,医院开展不少于择期手术病人3%以及不少于5个病种的日间手术。
2021年,医院开展不少于择期手术病人5%以及不少于8个病种的日间手术,要建立完善日间手术质控和监管、绩效评价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能力进一步提升,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群众满意度逐步提升,群众医药费用负担逐步减轻。
二、日间手术定义日间手术是指患者按照诊疗计划在1日(24小时)内入、出院完成的手术或操作(不包括门诊手术),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特殊病例,住院时间不超过48小时。
是医院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经简短观察治疗即可出院的特点,专为该类患者设计的短、平、快就医的医疗服务,旨在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日间手术病种手术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日间手术病种手术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f5dad2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1.p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日间手术病种手术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0.01.02
•【文号】国卫办医函〔2020〕1号
•【施行日期】2020.01.0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管理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日间手术病种手术操
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20〕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落实《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10)的通知》《关于印发开展三级医院日间手术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日间手术规范开展,我委组织制定了《第一批日间手术病种手术操作规范(试行)》(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供各地、各医疗机构开展日间手术时使用。
附件:第一批日间手术病种手术操作规范(试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0年1月2日。
结直肠镜息肉切除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结直肠镜息肉切除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eef1ec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2.png)
结直肠镜息肉切除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介绍关于结直肠镜息肉切除标准的背景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概括。
下面是一个示例:结直肠镜息肉切除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术,用于治疗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黏膜上凸起的肿瘤样病变,一旦发现,应该尽早切除,以防止其发展为恶性肿瘤。
然而,在进行结直肠镜息肉切除之前,医生需要根据特定的标准来确定切除的合适时机和方法。
本文将详细讨论结直肠镜息肉切除标准的重要性、应用和展望。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结直肠镜检查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接着,我们将探讨结直肠镜息肉切除的重要性,即为什么要选择结直肠镜进行切除。
最重要的是,我们将详细阐述结直肠镜息肉切除的标准,包括切除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切除的技术要点。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强调结直肠镜息肉切除标准的意义,包括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发生率。
同时,我们将讨论结直肠镜息肉切除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全面了解到结直肠镜息肉切除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这将有助于医护人员在实践中更好地指导和规范结直肠镜息肉切除手术,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可以简要介绍结直肠镜息肉切除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文章结构中可以说明本文的组织结构,即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的内容安排。
在目的中可以明确本文的目标,即介绍结直肠镜息肉切除标准的相关知识,以帮助读者了解标准的意义、应用和展望。
正文部分包括结直肠镜检查、结直肠镜息肉切除的重要性和结直肠镜息肉切除的标准三个小节。
在结直肠镜检查中可以介绍结直肠镜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以及其在肠道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在结直肠镜息肉切除的重要性中可以说明息肉切除对于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治疗结直肠息肉相关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意义。
大肠息肉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20年版)
![大肠息肉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20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49291a783e0912a2162adb.png)
临床诊疗指南 1. 基本治疗 (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 2. 内镜下治疗。 (四 ) 标 准 住 院 日 为 1-2 天 。 (五 ) 进 入 路 径 标 准 。 ⒈ 第 一 诊 断 必 须 符 合 ICD -10:D12.6/D12.8/K62.1/
K63.5大肠息肉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同 时 具 有 其 他 疾 病 诊 断,但 在 住 院 期 间 不 需 要 特
4. 根据术 中 所 见 息 肉 形 态、大 小、数 目 等 决 定 内 镜 下 治 疗 方案,并按结肠息肉内镜治疗规范实施治疗。
5. 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对症处理。 6. 通知患者出院后及时领取术后病理结果, (八 ) 出 院 标 准 。 1.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2. 无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 3. 出院评估。专科医生和责任护士对患者依据 PADS 评分 量表完成打分;满 分 10 分,评 分 ≥9 分 的 患 者 结 合 实 际 情 况 完 成出院评估,符合出院条件者方可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前需行出 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及宣教。对出院后尚需治疗者,医 生应开具治疗方案,以出院医嘱形式明确告知患者,患者理解并 签字确认。
˄䰘䇺
˗
ƶ ᵟࡽ५ౡ˄韋伏≤˅˗
ᆼᡀ˅
˗
ᗵ享ⲴỰḕ亩ⴞ˖
˗
ƶ 㹰ᑨ㿴ǃቯᑨ㿴ǃ㋚ᑨ㿴▌㹰˗
ƶ 㛍㛮࣏㜭ǃ⭥䀓䍘ǃ㹰㌆
ƶ ࠍ㹰࣏㜭ǃ㹰රǃ5Kഐᆀ
ƶ ᝏḃᙗ⯮⯵ㆋḕ˄҉㛍ǃщ㛍ǃ㢮⓻
⯵ǃẵ∂ㅹ˅
ƶ ⎸ ॆ 䚃 㛯 ⱔ ḷ 䇠 ⢙ ㆋ ḕ ˄ &$ǃ
&$ǃ&($ㅹ˅˗
ƶ 㞩䜘䎵༠ǃᗳ⭥മǃ㜨⡷
ᰬ䰪
༽ᐛ֒
ƶ у、५ᐸ䰘䇺⯵ㆋḕ˗
结肠息肉的内镜切除技术
![结肠息肉的内镜切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ca4f94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e.png)
结肠息肉的内镜切除技术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上的良性肿瘤,是常见的胃肠道病变之一。
内镜切除术是治疗结肠息肉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内镜技术将结肠息肉完整地切除,并且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等优势。
本文将介绍结肠息肉的内镜切除技术,包括手术前准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手术前准备在进行结肠息肉的内镜切除之前,需要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并评估手术风险。
其次,患者需要进入空腹状态,以减少手术中发生意外事件的可能性。
进入手术室后,需要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呼吸情况,并给予适当的麻醉。
二、操作步骤1. 内镜插入和定位:医生会将内窥镜通过患者的直肠插入到结肠中,并利用气体充盈技术将结肠扩张,便于操作。
同时,医生还需要使用内镜上的摄像头观察和定位结肠息肉的位置。
2. 标记和注射: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在结肠息肉周围标记一个小圈,以便后续的切除操作。
在标记完成后,医生会向结肠息肉注射缩血管剂以减少出血风险。
3. 切除结肠息肉:通过内窥镜的通道,医生可以使用不同的器械进行切除操作。
常用的器械包括电刀、剪刀等。
在切除过程中,医生需要小心地将结肠息肉从黏膜层逐渐剥离,并确保整个过程中不损伤到周围组织。
4. 出血控制:由于结肠黏膜丰富的血供,在切除结肠息肉时可能会出现少量出血。
为了控制出血,医生可以使用电凝或者夹闭等方法进行止血。
对于较大出血的情况,还可以应用钳夹或者都金属夹闭器进行交叉夹闭。
5. 残端处理:当结肠息肉完全切除后,医生需要检查残余黏膜,确认再无结肠息肉残留。
若发现残留结肠息肉,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切除操作。
三、注意事项1. 安全是第一位:在进行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时,医生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同时,手术中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操作,并注意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2. 出血与感染风险: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在手术中医生需要掌握良好的止血技巧,并在切除后对伤口进行适当处理和抗感染措施。
医院日间病历书写规范(2020试行版)
![医院日间病历书写规范(2020试行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5ee56d0c22590103029d09.png)
XXXX医院日间病历书写规范(2020试行版)根据《XX省开展三级医院日间手术试点工作方案》文件,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一章相关基本概念第一条日间诊疗是满足患者短期住院观察治疗需求的诊疗服务模式,住院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
诊疗对象包括日间手术和日间非手术(如化疗)两类住院患者。
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特殊病例,住院时间不超过72小时。
第二条日间手术是“病人在2日(48小时)内入、出院完成的手术或操作”,是有计划进行的,不含门诊手术。
第三条日间病历是患者接受日间诊疗服务的医疗记录,是基于《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而制定的专用病历。
本规范所指的日间病历适用于日间手术或日间非手术患者住院病历的书写,不包括非计划性的24小时入出院。
第二章日间病历书写要求第四条日间病历的书写要求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相关规定:突出患者入院准入、入院/术前评估、病情及诊疗记录、出院评估、出院后随访及非预期出院等方面书写要求。
第五条日间诊疗实行病种准入,临床科室推行日间诊疗服务模式,必须向医务科提出申请,批准后制定相应临床路径、准入标准、随访标准等内容,符合收治范围的住院患者,书写日间病历。
第六条日间病历入出院记录书写参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24小时入出院记录的要求。
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主诉、入院情况、诊疗经过、出院情况、出院医嘱、医师签名等(见his系统日间病历入出院记录模板),具体书写要求如下:(1)入院情况应记录患者主要症状特点、伴随症状及诊断相关阳性或阴性资料、入院前评估、入院诊断等。
日间手术病历应包括《入院/术前评估记录单》(见his系统日间病历入院/术前评估记录单模板);科室也可根据日间病房收治病种特点,制订相应的专科入院评估记录单。
(2)出院情况应记录患者出院时的一般情况、症状与体征、相关检查结果、出院诊断等;日间手术患者应填写《出院评估记录单》(见his系统日间病历出院评估记录单模板)。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EMR ESD APC等)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EMR ESD APC等)](https://img.taocdn.com/s3/m/6c671fb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1.png)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肠息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息肉病综合征。
其中,腺瘤性息肉、息肉病综合征与结肠癌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内镜检出、切除腺瘤可使结直癌的发生减少76%~90%,下面就介绍几种内镜下清除肠息肉的技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EMR常用于切除无蒂息肉,通过注射缓冲液到黏膜下层的空间,使上皮与底层组织分开,使病变分离。
EMR比单纯使用圈套器或电凝术切除病变更安全。
EMR通常用于<20mm的息肉,这是因为用这种技术整块切除更大的息肉是有难度的。
然而用黏膜分片切除法(EPMR)对更大的息肉是可行的。
EPMR先从病变周围注射液体使病变隆起,然后用圈套器分片将病变切除/先切除病变中央部,再切除残余病变。
EPMR对于结直肠大而无蒂的息肉是一种安全的方法,但是由于其高复发率应谨慎用于恶性息肉。
如果EPMR术后有残留的息肉组织,可用氩离子凝固术清除。
分片切除后3~6个月内应该复查病灶处有无残余息肉组织。
EMR的适应证EMR集ift总洼入乂木孑花护忖看切BS上灯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适应证各国并不统一,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医院、医生掌握的适应证也不完全一样。
首先要获得组织标本用于常规活检未能明确诊断的黏膜下病变的病理学诊断;其次切除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较浅、采用可以完全切除的消化道早癌均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适应证。
但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判断准确、可操作性强的绝对适应证标准还有争议。
日本食管协会制定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绝对适应证为:病灶局限于ml、m2层、范围<2/3食管周长、长度<30mm,病灶数目少于3-4个;相对适应证为:病灶浸润至m3、sm1,直径30~50mm,范围》3/4食管周长或环周浸润、病灶数目5~8个。
根据日本胃癌学会编写的《胃癌治疗指南(2004年4月版)》规定,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为:(1)病理类型为分化型腺癌;(2)内镜下判断癌组织的深度限于黏膜层(m);(3)病灶直径<2cm;(4)病变局部不合并溃疡,以上4个条件需同时具备。
某某县医院日间手术相关管理制度
![某某县医院日间手术相关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c1b5a0d910ef12d2bf9e788.png)
某某县医院日间手术相关管理制度各科室:为推动日间手术模式发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日间手术指病人入院、手术和出院在24小时内(最长不能超过48小时)完成的手术(不包括门诊手术)。
应选择诊断明确单一、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中、小型择期手术开展日间手术。
(二)管理模式根据医院现状,实行分散收治、分散管理;无固定手术病房、病床及手术室。
在以后规划的新楼考虑建设日间手术中心及日间治疗病房,实施统一管理。
各临床专科对各科室日间手术进行直接管理。
(三)术式准入条件1.临床诊断明确;2。
为本院已开展成熟的术式;3。
手术时间预计不超过2小时;4。
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小;5。
气道受损风险小;6。
术后疼痛可用口服药缓解;7.快速恢复饮食;8。
不需要特殊术后护理;9。
术后经短暂恢复能够达到出院标准。
(四)医师准入条件按《手术分级管理》要求,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应获得开展相应的手术授权级别,并且是高年资医师(规定.........).,.具备良.................3 .年以上手术主治医生好的医德和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方可实施日间手术。
(五)病人准入条件1。
年龄≤65岁(白内障患者、泌尿外科患者适当放宽年龄≤75岁);2.非全麻手术ASA Ⅰ-Ⅱ级,Ⅲ级患者必须全身状况稳定只要其并发症在术前得到良好控制达3个月以上;全麻手术ASA Ⅰ-Ⅱ级。
3.符合各病种手术相关要求;4。
意识清醒,无精神疾病史,无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无明显较严重心、肺疾病,估计术后不会发生大出血、呼吸道梗阻及术后剧烈疼痛等;5。
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人陪同;6.愿意接受日间手术,对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理解并认可;患者和代理人理解围手术期护理内容,愿意并有能力完成出院后照护;7.畅通的通讯联系方式,方便的交通。
建议术后72小时内就近居住或同意转回当地基层医疗机构,便于随访和应急事件的处理;8.下列患者不适合日间手术:(1)入胸、腹、颅腔等手术,腔镜手术除外;(2)术后居住环境差,伴不稳定型癫痫、严重精神病患者或依从性低的患者等;(3)独居的患者.(六)病种遴选各相关临床科室日间手术工作小组根据本制度规定的准入条件,结合医院临床路径和单病种开展情况,参考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公布首批推荐的56种日间手术术种(详见附件3—1),拟定日间手术病种,报医务科和医保科审批同意。
经直肠镜息肉电灼切除术
![经直肠镜息肉电灼切除术](https://img.taocdn.com/s3/m/46925872ec3a87c24128c492.png)
经直肠镜息肉电灼切除术经直肠镜息肉电灼切除术⑴电灼蒂部,切除息肉⑵灼尽蒂部图1 有蒂息肉电灼切除术图2 有蒂息肉电圈套器切除术⑴用活组织钳分块切除息肉⑵电灼基底部图3 宽基底息肉电灼切除术【适应证】直肠镜或结肠镜检查出的上段直肠或下段乙状结肠的带蒂息肉,均可电灼切除。
疑有恶性变或多发性息肉则不宜用此法处理。
【术前准备】1.术前1日进流质食物,晚餐后禁食,并服番泻叶液导泻。
2.术前2~3小时清洁灌肠。
但不宜用口服甘露醇做肠道清洁用,因甘露醇作肠道准备后高频电灼切除息肉时可引起致死性大肠内气体爆炸或广泛内脏损伤。
【麻醉】勿需麻醉,不合作的儿童可用全麻。
【手术步骤】1.体位胸膝位或截石位,臀部垫一用湿纱布包好的金属电极板。
2.直肠镜或结肠镜检查缓慢插入直肠镜或结肠镜,吸出残存粪液再次观察息肉的多少和确切部位。
将镜向内置放时,尽量少放气,以免扩张肠腔,引起患者腹胀或腹痛而影响镜检或电灼切除手术。
3.切除息肉对有蒂息肉,可用连接有效电极的长柄电灼插入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将蒂部灼断、止血[图1 ⑴ ⑵]。
如有圈套器,则可将其套在息肉蒂部,轻轻收紧圈套后电灼[图2]。
如系宽基底息肉,可先用活组织钳切除数块作活组织检查,然后用电灼器将其余部分全部切除。
如息肉过大,可分期切除[图3 ⑴ ⑵]。
如息肉较深或位于乙状结肠时,可使用纤维结肠镜高频电灼切除息肉。
当纤维结肠镜寻到息肉后,经镜活检口插入电灼切除圈套器,在离息肉蒂根3mm处套住息肉缓慢收圈,收圈后勿过度牵扯,再尽量抽出肠腔气体后开始电灼切除。
注意通电后不能收圈过猛,以防电凝不充分而致残端出血、同时还须注意电凝不能过深,以防创面过大过深而致晚期继发性出血。
【术中注意事项】1.息肉蒂部应全部切除,但电灼又不应过深,以免术后肠壁坏死、穿孔;在腹膜反折以上的肠管尤应注意。
2.电灼时如看不清息肉蒂部,可用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管口轻轻推开息肉,使蒂部显露。
3.息肉很易出血,操作要轻而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EAA8000
总蛋白(TP)测定
CEAE8000
白蛋白(Alb)测定
CECD8000
碱性磷酸酶(ALP)测定
CEEA8000
尿素(Urea)测定
CEEB8000
肌酐(Cr)测定
CEEE8000
尿酸(UA)测定
CEJA8000
钾(K)测定
CEJB8000
钠(Na)测定
出院标准
1.麻醉后出院评分系统(PADS):评分总分≥9时,方可准予患者离院。PADS评分项目包括:①基本生命体征;②活动能力;③疼痛;④术后恶心和呕吐;⑤切口出血。各单项评分0-2分,相加后总分10为满分。
2.专科情况:①患者体温正常,切口愈合好无积血、感染等;②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住院时间
CAGD1000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CGLG1000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性(HBsAg)测定
CGLH1000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HBsAg)测定
CGMA1000
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测定
CGMF1000
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测定
CGPP1000
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测定
FKA03701
CAME1000
或ABO亚型鉴定(反定型)
CAMF1000
或RhD血型鉴定
治疗
ABBB0001
静脉采血
d50
ABJA0001
氧气吸入
d50
ABCA0001
静脉输液
d70
HL962202
外周动脉穿刺置管术
k70
ABDA000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
d100
HAM62401
经口气管插管术
k90
监测
麻醉
HAA42901
全身麻醉
k100
HAA42902
/无插管全麻
a54
手术
HPS72602
经电子内镜结肠息肉微波切除术
b53
病理及其它
药物
口服清肠剂
止血药
选择项目
(可以根据患者病情或个体差异选择性做的医疗服务)
术前
术中
术后
医疗服务
项目编码
医疗服务
项目名称
技术
难度
医疗服务
项目编码
医疗服务
项目名称
技术
难度
单通道常规心电图检查
b14
FKA03702
/多通道常规心电图检查
b14
FKA03703
/十二通道常规心电图检查
b14
EABVN001
胸部X线摄影
c22
EDBQT001
肝胆胰脾B超检查
c45
CAMA1000
ABO血型鉴定(正定型)
CAMB1000
或ABO血型鉴定(反定型)
CAMD1000
或ABO亚型鉴定(正定型)
CEJC8000
氯(Cl)测定
CEJD1000
总二氧化碳(TCO2)测定
CEJE8000
镁(g)测定
CEJF8000
总钙(Ca)测定
CEFA8000
葡萄糖(Glu)测定
CAGA1000
凝血酶时间(TT)测定
CAGB1000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
CAGC1000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全血细胞计数+3分群检测
FPS01601
电子结肠镜检查
b57
CAAB1000
/全血细胞计数+5分类检测
CECA1000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
CECB1000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
CELA1000
总胆红素(T-Bil)测定
CELB1000
直接胆红素(D-Bil)测定
CECC8000
经电子内镜结肠息肉微波切除术
主要诊断
结肠息肉
ICD-10码:D12.6/D12.8/K62.1/K63.5
主要操作
经电子内镜结肠息肉微波
切除术
ICD-9-CM3码:45.42
入院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12.6/D12.8/K62.1/K63.5结肠息肉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日间手术路径;3.原则上ASA分级Ⅱ级及以下;4.需经过术前麻醉评估。
医疗服务
项目编码
医疗服务
项目名称
技术
难度
检查
FPS01602
超声结肠镜检查
b57
BCAB0001
活检组织病理诊断
c80
药物
术后抗生素
FKA02203
检测仪中心静脉压测定
d80
HAP28901
麻醉恢复室监护
k40
FKA05705
无创心电监测
b9
HAN05201
/有创连续动脉血压监测
k70
FKA05709
无创血压监测
b9
FKA05710
无创指脉血氧饱和度监测
b5
HAN05702
术中体温监测
k5
HAN05902
全身麻醉下呼吸功能监测
k50
≤24h
变异条件
1.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合并症,如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肠道穿孔或活检病理提示为恶性肿瘤等,必要时转外科手术,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2.合并感染,需要继续抗感染治疗,进入肠道感染住院流程。
3.多发息肉、大息肉或复杂情况:多发大于5枚以上,或息肉直径≥2cm;或广基息肉;或粗蒂息肉(蒂直径≥1cm);或侧向生长型息肉等。
转诊条件
无
再入院
间隔时间
28天
基本项目
(必须要完成的医疗服务)
术前
术中
术后
医疗服务
项目编码
医疗服务
项目名称
技术
难度
医疗服务
项目编码
医疗服务
项目名称
技术
难度
医疗服务
项目编码
医疗服务
项目名称
技术
难度
护理
ACAB0001
Ⅱ级护理
d50
ACAB0001
/Ⅱ级护理
d50
ACAB0001
Ⅱ级护理
d50
检查
CAAA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