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65例临床体会

合集下载

60例窒息新生儿的抢救护理体会

60例窒息新生儿的抢救护理体会

60例窒息新生儿的抢救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总结窒息新生儿抢救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

方法:对我院发生的6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抢救护理及复苏后护理,回顾性分析总结抢救护理经验。

结果: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60例窒息新生儿中,56例患儿抢救成功,4例死亡,死亡率为6.67%。

结论:在对新生儿窒息患儿及时进行抢救的同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336-02新生儿窒息指的是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是因为受到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窘迫、呼吸障碍等现象,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状况,如窒息情况严重,则易增加新生儿的伤残率和病死率[1]。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导,每年400多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4死于新生儿窒息,还有100万以上婴儿在分娩窒息后出现脑瘫、学习障碍和其他残疾等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一旦发生新生儿窒息,应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和预防远期后遗症的发生。

1.临床资料我院于2008年8月至2012年5月接诊60例窒息新生儿,60例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均小于4分,新生儿中男婴24例,女婴36例。

早产生30例,体重小于3000克40例。

胎头牵引24例,产钳牵拉16例,胎头助产8例,顺产12例。

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56例新生儿抢救成功,4例死亡,其中3例复苏失败,1例复苏后并硬肿症死亡,死亡率为6.67%。

2.抢救复苏护理措施2.1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护理2.1.1迅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窒息是由于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发生缺氧、缺血造成的。

因此在复苏抢救过程中,应重点做好新生儿呼吸的管理,保持呼吸道畅通是关键。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抢救体会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抢救体会

盖鼻 、 口和下颏 的尖端 , 立 足够有 效通 建
气是新生儿复苏最重要的步骤。
新 生儿 窒 息
新 法 复 苏
d i1 . 9 9 j i n 0 7 —6 4 . 0 o: 0 36 /. s .10 s 1x 2 1 1
胸外 按压 : 3 在 0秒有效 正压人 工 呼 吸后 , 心率仍 <6 0次/ , 进行 胸 外按 分 应
常见 的一种紧急状况 , 而抢救不及时或不 恰当, 是造成新 生儿 死亡或伤残的主要原 因 之 一 。据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报 导 , 年 4百 每
多 万 新 生 儿 死 亡 中 约 有 14死 于 新 生 儿 /
复 苏 前 准 备 工 作
窒息 , 还有 10万 以上婴 儿在分娩 窒息后 0 出现 脑 瘫 、 习 障 碍 和 其 他 残 疾 等 问 学
苏 新 生 儿 时 最 快 速 、 直 接 、 易 得 到 的 最 最
清理呼吸道 , 持呼 吸道 通畅 ; 立 保 建 呼吸 , 增加通气 ; 维持循环 , 保证 足够 心搏
出量 ; 物 治 疗 ; 价 。 药 评
母体方面 : 孕妇本身疾病如妊娠合并
各 种严 重的 心肺疾 病或 伴心 肺功 能不全 者、 妊娠 高血压 、 慢性 肾炎、 糖尿 病 、 重度 贫血、 急性 失血 、 置胎 盘、 前 胎盘 早剥 、 孕
粪污染且新生儿无活力 、 正压人工 呼吸超 过数 分钟 不能改 善临床症 状是 气管插 管
的 最 合适 指 征 。如 需 吸引 胎 粪 , 用 导 管 使 吸 胎 粪 , 引 时 间 不 要 超 过 3~5秒 。 如 吸 需做 正压 人工 呼 吸 , 则快 速将 人 工 通 气 气
生 儿窒息新法复苏抢救体会做 如下总结 。

新生儿窒息36例的抢救和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36例的抢救和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36例的抢救和护理体会前言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正常呼吸或氧合引起的临床症状,常规情况下,窒息可能会引发新生儿死亡。

近期,我们科室共接收了36例新生儿窒息患者,通过及时抢救和科学的护理,大部分患者成功康复。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分享我们在抢救和护理上的一些体会。

抢救体会快速响应在抢救新生儿窒息的过程中,时间可谓是最重要的因素。

新生儿需要快速得到胸外按压,通气和氧气等抢救措施。

当病人抵达急救室时,各项救援措施和应急预案需要迅速启动,进行快速响应。

有效通气的支持新生儿通气困难的原因很多,包括气管和支气管堵塞、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肺不完全充气、肺容积不足等,因此通过有效的通气支持来解决呼吸困难是极其重要的。

在进行通气治疗时,需要根据患儿情况,选用合适的通气方式和器械,如有条件可选择高频通气法,以提高气道阻力和预防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给予适量的支持性治疗新生儿窒息患者容易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酸中毒等并发症,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支持性治疗,例如给患者输液、使用升压药物和碱化剂等药物,协助其恢复生命特征和正常生理水平。

护理体会妥善进行监测在窒息新生儿恢复过程中,我们必须持续进行监测。

首先我们需要密切观察呼吸、心跳、意识等指标的变化,同时随时记录患者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含量,以便及时进行判断。

此外,还需要定期监测血糖、电解质、血pH值等指标,以帮助纠正血液失衡情况的发生。

极其细致的护理护理过程中,要采取极其细致的护理环节。

首先,在输液、管路连接等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二次感染的发生。

此外,要注意温度控制,为患者提供充足的热源,避免出现低体温等情况。

最后,在定位和护理患者的时候,要避免让患者过度活动和挣扎,以免出现低氧血症等症状。

总结新生儿窒息是一种致命性疾病,需要采取快速和科学的抢救和护理方法。

同时,在后续的护理工作中,我们还需要细心地观察患者,提供充分的热源和营养物质,以便患者顺利康复。

新生儿窒息62例复苏抢救体会

新生儿窒息62例复苏抢救体会

新生儿窒息62例复苏抢救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方法,以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

方法对62例窒息新生儿进行抢救,采用ABCDE复苏方案:清理呼吸道、正压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辅助用药及监护。

结果 Apgar评分显效38例占61.3%,有效21例占33.9%,总有效率95.2%,死亡3例,死亡率占4.8%。

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儿科医务人员复苏技术,及时有效的复苏措施及加强复苏后的监护,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引起脑损伤及一系列器官损害,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有效的复苏方法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极为重要。

我院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62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复苏抢救,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根据《儿科学》[1]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1min Apgar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新生儿。

1.2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共出生新生儿1207例,出现新生儿窒息62例,占5.1%。

其中,男32例,女30例;轻度窒息50例,重度窒息12例;足月47例,早产15例;剖宫产39例,阴道自然分娩11例,产钳助产8例,负压吸引产4例。

1.3 复苏抢救及治疗严格依据《新生儿窒息复苏》[2]ABCDE步骤进行:(1)分娩前做好抢救人员及物资准备。

(2)胎头刚娩出时即用无菌纱布从鼻腔至口腔挤擦出吸入的羊水,娩出后用吸球吸出口咽分泌物。

(3)迅速将新生儿置于辐射保温台上,擦干全身皮肤,以头轻度仰伸位,轻抚背部,刺激足底以诱发自主呼吸,并评估呼吸、肤色及心率。

(4)予面罩吸氧以保证心输出量,同时予监护仪监护心率、血氧饱和度。

(5)若经上述处理后1min仍无改善或重度窒息者即予气囊-面罩加压人工呼吸30s,若心率>100次/分,出现规律自主呼吸,肤色红润则改为低流量面罩吸氧;若心率<60次/分,肤色发绀,迅速予气管插管,用细吸引管吸净气管内的羊水、分泌物后,持续气管内加压吸氧及胸外心脏按压。

剖宫产术新生儿重度窒息64例抢救体会

剖宫产术新生儿重度窒息64例抢救体会

护理有关 的法律知识 , 提高安全意识 , 极容易造成 风 险的 发 生 。护 理 工 作 琐 碎 、 劳 , 且 待 遇 不 辛 而 高, 社会 地位又低 , 有些护士存在缺乏进取心、 责 任 心不 强 的情 况 , 能很好 地 履行 自己 的职责 , 不 对
所要 求 的工 作 不 能 准 确 及 时 的完 成 , 也 容 易 引 这
救准备 : ①保 暖设备 ; ②全套复苏器械 , 用时得心 应手 ; ③抢救人员必须经过复苏训练 , 熟练掌握复 苏技能 ; ④同一组复苏人员必须配合默契 , 形如一
体。
我院 2 1 2 1 00~ 0 1年 共 施行 剖 宫 产 术 15 36 例 , 中6 例新生儿发生重度窒息。其 中男婴 4 其 4 8
起 家属 产生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 , 这是取得病人 尊重和依赖 的重要条件。
2 3 加强 产科护 理人 员 业务 能力 的培养 .
产科护理纠纷的发生往往与护理人员缺乏应 有 的专业 知识 和过 硬 的操作 技 术 水平 有 关 。护 士 长应反复对每位护士进行专科知识 、 急救 知识及 操作 技 能 的考 核 , 月 组 织 科 室 护 师 以上 职 称 的 每 护理 人 员进行 专 科知 识 讲座 , 年 龄轻 、 质低 的 对 资 护士进行传帮带, 让有经验的助产士讲授产程的 观 察及 助产 的 技巧 , 让她 们 尽 快 的提 高助产 水 平 ,
咸 宁学院学报 ( 医学版 )02年第 2 21 6卷第 2 (o  ̄o ̄ n g ne i( e c ic ) 期 Jm f u i i ̄t M d MS e e ] n U v y i cn s
产 医学 会 议 上 推 行 的 AB D C E复苏 方 案 。 即 A 开 一

窒息的新法复苏应用体会

窒息的新法复苏应用体会

窒息的新法复苏应用体会摘要】 2008年9月—2011年9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4.77%,死亡率4.92%,新生儿科新法复苏抢救的窒息患儿792例,轻度窒息501例(63.26%),重度窒息291例(36.74%)。

死亡39例,死亡率4.92%,与1995—1998年的11.3%相比死亡率有明显下降(P<0.05)。

其原因与产儿合作加强,复苏质量提高,母子的并发症处理及时有关。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近年来为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本文回顾性总结本院产科和新生儿病房2008年9月—2011年9月新生儿窒息发生及新法复苏推广情况,并对新生儿病房的资料完整的792例新生儿窒息进行临床分析。

1 资料及方法2008年9月—2011年9月 3年间产科活产婴儿共16592例,宫内窘迫1236例,发生率7.45%。

生后窒息792例,死亡39例,窒息发生率4.77%,死亡率4.92%,3年中共收治新生儿窒息792例,占同期住院治疗新生儿总数15.98%,男482例,女310例。

早产儿161例,足月儿582例,过期产儿49例。

体重<1500g51例,~2500g302例,~4000g407例,>4000g32例。

剖宫产儿356例,自然分娩儿436例,母孕期有并发症196例(包括妊高症,妊娠糖尿病,感染等),宫内窘迫495例(62.5%)。

792例中轻度窒息498例(62.88%),重度窒息294例(37.12%),死亡39例,全部为重度窒息儿,死亡率4.92%,占同期新生儿死亡总数30%,死亡原因:缺氧缺血性脑病16例,呼吸窘迫综合症5例,颅内出血1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呼吸道畸形2例。

2 结果新法复苏的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4.92%,较1995—1998年的11.3%有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3.1新生儿窒息管理重点之一是人员培训和人员设备配备新生儿窒息是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体会(附15例病例分析)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体会(附15例病例分析)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体会(附15例病例分析)新生儿窒息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同时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临床上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是:肺内炎症和其它异物,如羊水、胎粪、痰液等堵塞呼吸道,使呼吸道变窄或完全堵死所致,为了更好地及时抢救新生儿窒息,笔者根据临床上对15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体会,介绍如下,仅供临床参考。

1 临床资料1.1 自2004年以来,笔者抢救新生儿窒息15例,死亡一例,成活14例,成活率为93.3%,其中男婴9例,女婴6例,最小2天,最大年龄为15天,平均为8.5天。

肺内炎症所致7例,其中异物堵塞呼吸道占8例。

1.2 临床症状:患婴开始出现轻微咳嗽,无明显发热,主要表现呼吸急促、深大,患婴哺乳时更甚,并出现无力性哭闹,口唇和颜面发紫明显。

查体:可出现呼吸“三凹征”,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多以痰鸣音为主,个别患儿可听到湿性罗音,但比例不大,能听到湿性罗音者,大部分为肺内炎性窒息患儿。

本组有6例能听到肺部湿性罗音,约占总窒息人数的40%,一般不引起临床上的注意。

以上症状若不及时发现,患婴可出现突然呼吸停止,出现窒息状态。

2 抢救方法2.1 及时吸氧在发现新生儿窒息时先将头偏向一侧,给予及时吸入氧气,但氧的流量不易过大,以免损伤患儿的肺组织,如来不及吸氧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氧气到时方能停止。

2.2 及时清除口腔异物在抢救新生儿窒息时,在吸氧的同时,及时清除患儿口腔中的异物,用吸痰器将异物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吸出异物时,动作要快,要轻,不能等待,只有保持了呼吸道的通畅,才能确保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如果没有吸痰器,除用口吸之外,可用大注射器在乳头处套上导尿管进行抽吸,想一切办法将异物及痰液吸出。

2.3 及时做人工呼吸及体外心脏按摩术发现患婴呼吸心跳停止时,除及时吸氧和清除呼吸道异物外,必须及时的实施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术,新生儿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与抢救成人时不同。

人工呼吸一般采用复苏囊正压给氧,如没有复苏囊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呼吸频率为40~60次/分,进行正压人工呼吸时挤压复苏的压力以达到改善肤色和肌张力为限。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及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及护理体会
小时 , 可 以 由少 到 多 , 最 好 选 择母 乳 喂 养 , 早 产 儿 喂 养 每次 量 为
1 . 2复苏方 法 : 胎 儿娩 f t { 后, 出现 面如 青紫 、 呼 吸急促 、 没有 哭声 或 5 m l , 应该 每 2 h 一次 , 然后 慢 慢增 加 , 每 次增 加 2 ~ 3 m l ; 足 月 窒息 h 一次 , 按体重每 2 0 ~ 6 0 m l / k g 量 每 日递 增 , 直 到恢 复 者 哭声 不 畅 , 体温 下 降 等临 床 症状 时 , 立 即对 患儿 进 行 A p g a r 评 儿应 采 用 3 分, 经 评 分 确 为窒 息 , 应 立 即采 用 A B C D E复 苏 步 骤对 患 儿 进 行 正常 饮食 。配 方 奶粉 应 稀 释喂 养 , 町由 医生根 据 患 儿的 病情 、 年 抢救 , 使 其复 苏 。 A . 立 即清 除 患儿 口鼻 中的分 泌物 与黏液 , 建 立呼 龄等 情况 。 吸, 轻度 窒息 患儿 给予 建立 呼 吸 、 纠正缺 氧 ; B . 重度 窒 息患 儿应 进 2 结 果 复苏 抢救 前 A p g a r 评分 ( 5 . 6 + 1 . 4 ) 分, 复苏抢 救 后 A p g a r 评分 行 复苏 呼 吸囊 压迫 人 T 呼吸 或者 气 管插 管 等 , 加压 给 氧 、 保 持 呼 吸 道通 畅 。c . 建 立呼 吸通 道 , 可 进行 胸 外按 压 3 次, 每 分钟 1 0 0 ~ ( 9 . 7 + 0 . 6 ) 分 。复苏抢 救 后 A p g a r 评 分 显著 高 于复苏 抢救 前 , 差 异 P < O . 0 5 ) 。 1 2 0次 后 , 进行机械通气一次, 观察患儿的反应 , 若 在 按 压 有 效 有统 计学 意 义( 时, 可摸 到 患儿 的颈 动脉 。 D . 可根据 患者 的病 情进 行药 物治疗 , 即 3 讨 论 新生 儿窒 息 的原 冈多种 多样 , 可导致 胎 儿宫 内窘 迫 的闪素 均 静 脉滴 注 肾上腺 素 0 . 1 ~ O . 3 m l / k g 静 脉滴 注 。E对 患儿 的情 况 进行 评价。 可引起新 生儿 窒息 , 产前 对引 起胎 儿窘 迫 的因素进 行积 极 的预 防 及治 疗 ,做 好充 分 的抢救 准备 工作 对新 生儿 窒息 预后 意 义重 大 。 1 . 3 复苏 护理 1 . 3 . 1 复 苏前 的护 理 1 _ 作 :产房 的护理 人员 要提 前 准备 好 复 苏需 新 生 儿窒 息抢 救 的关 键 在 于及 时 、准 确 、熟 练 进 行 复 苏抢 救 。 要 的全 部用 品 , 包 括 药品 、 氧气装 置 、 气管 导管 , 进 行 消毒 , 并 按顺 A B C D E复苏技 术 为近年 来, 泛应 用 于新 生儿 窒 息的 复苏 抢救 技 临 床报 道显示 [ 5 1 , A B C D E复 苏技术 可 大大 降低 同产 儿死亡 率 , 序摆放 好 , 各 项仪 器 的插 头连接 好 , 并 检查 机械 是否 存在 故 障 , 清 术 。 点所 需 的物品 等 , 防止在 复苏 时 , 机械 故 障或 是用 品不全 , 造 成 的 改 善 同产儿 预后 。 复苏 时间过 长 , 导 致 危及 患儿 的生命 。工作 人员 还要 了解 产 妇 的 本组 在 复 苏抢 救 后 , 给予 综 合护 理措 施 , 密 切 观察 新 生儿 呼 病情 、 病史 、 患儿 的情 况 , 熟 悉操 作 的各项 流程及 手 术用 品 。密切 吸 、 心率 、 肤色 、 血 氧 饱 和度 等 变 化情 况 , 给予 精 心 护 理 , 结 果 显 协调 , 做好 随 时抢 救 复苏 的 1 = 作 。 示, 复苏 抢救 后 患儿 A p g a r 评 分 显 著高 于抢 救前 。提 示复 苏抢 救 1 . 3 . 2 保 温 护理 : 患 儿应 进行 保温 , 新 生儿 出 生时 的温 度应 保 持在 及 护理 效果 显著 。 综上 所述 , 在给予及 时 、 合 理的新生 儿窒息复苏 抢救后 , 2 7 ~ 3 1 ℃, 加 上 窒息 导致 末端 循 环不 良,因此 可选 择 预热 的辐 射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临床体会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临床体会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临床体会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新旧复苏方法的比较,明确新法复苏技术的优越性。

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前5年及2000年后其中5年新生儿窒息复苏情况及新生儿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开展新法复苏后窒息复苏成功率高于旧法复苏(P<0.01),新生儿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P<0.01),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新法复苏优于旧法复苏技术,应大力推广新法复苏,以降低窒息死亡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占5~10%,有的高达20%,死亡率高达约30%,窒息缺氧可导致脑损伤,若及时处理可化险为夷,稍有耽搁往往会影响智力发育,复苏失败则使新生儿失去存活机会,因此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是抢救患儿生命及减少脑损伤的关键。

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陆良县人民医院妇产科自2000年实施新法复苏技术抢救新生儿,回顾分析2000年前5年及2000年后其中5年新生儿窒息复苏情况及新生儿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2000年后其中5年以及时清理呼吸道为主的ABCDE新法复苏措施412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组,2000年前5年实施兴奋呼吸为主的旧法复苏措施506例窒息新生儿为对照组。

1.2 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前5年及2000年后其中5年新生儿窒息复苏情况及新生儿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2000年后其中5年以及时清理呼吸道为主的A BC D E新法复苏措施412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组(新法复苏按美国儿科协会和美国心脏协会主编《新生儿复苏》教材复苏方案),2000年前5年实施兴奋呼吸为主的旧法复苏措施506例窒息新生儿为对照组(旧法复苏按照常规方法)。

1.3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采用t检验,x2检验。

2.结果2.1各组新生儿一般情况见表一:对于重度窒息新生儿,抢救成功例数(成功率)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为98.1%,94.6%,研究组较对照组成功率高,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

新生儿窒息108例抢救体会

新生儿窒息108例抢救体会

新生儿窒息108 例抢救体会【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娩出1 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严重时呼吸功能障碍,氧及二氧化碳交换能力丧失,导致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集聚及酸中毒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

自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抢救108 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新生儿窒息共108 例,男60 例,女48 例。

轻度窒息72 例,重度窒息46 例。

合并颅内出血5 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 例。

诊断标准:按出生后1 min内的Apgar评分来区分,0~3分为重度,4~7分为轻度;若生后1 min评8~10分而数分钟又降到7分及以下者亦属窒息。

2 结果本组108 例中,治愈98 例,治愈率91%,转院8 例,占7%;死亡2 例,占%。

复苏术步骤复苏术遵循如下步骤:清理呼吸道,刺激患儿;建立有效呼吸;维持正常循环;药物治疗;监护评估复苏效果。

在完成上一步骤后方可进入下一步骤。

每到下一个步骤前需对患儿进行评估(包括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约30 s内完成),然后决定是否要进入下一复苏术步骤。

评估、决策、措施3项程序循环进行,贯穿于全部复苏过程。

复苏过程如下:胎头娩出后,若娩出胎肩,应先以左手迅速自鼻根向下颏部挤压,挤出口鼻腔内黏液及羊水,清除气道的分泌物及其他。

如有黏液黏稠或黏液阻塞咽部较深者,将新生儿头部向后仰,颈部适度仰伸,可在其肩胛下垫一纱布卷,使肩部抬高2 cm,以利呼吸道通畅。

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引,边吸边旋转边提抽,每次吸引不超过10 s,且不宜过深,操作轻柔以免损伤鼻咽部黏膜,待吸净后轻弹新生儿足底以刺激其啼哭。

切忌强力拍打、弯曲新生儿身体或挤压气管等粗暴手法。

如仍不啼哭,须进一步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在直达喉镜下进行抽吸;建立有效呼吸:提起新生儿双手,向外上方伸直外展,使其吸气,再将两上肢内收交叉于胸前,并轻松挤压胸廓,使其呼气,有节律地反复进行,16~30次/min;口对口人工呼吸效果较好。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方法:对42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2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除2例伴有颅内出血放弃治疗,1例伴有肺出血死亡外,其他39例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及时抢救和有效的复苏及复苏后正确的护理和治疗,能够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47-021临床资料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出生和外院转入我科的新生儿中,有42例发生窒息。

其中男26例、女12例;其中轻度窒息24例,重度窒息8例,围产期窒息6例,反流性窒息4例,临床治愈39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

2抢救方法在胎头娩出后,助产者必须用左手自鼻根向下颌挤压,尽量挤尽口鼻内粘液和羊水。

胎儿娩出后使新生儿仰卧,肩下垫起,使头后仰,用吸管吸净鼻咽喉及口腔粘液、羊水,负压不超过30mmhg,每次吸10秒,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呼吸道粘液堵塞部位深,可用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吸出。

亦可用徒手插入法。

动作必须迅速及时,要在生后1分钟内完成,注意勿损伤呼吸道粘膜。

清除呼吸道异物后不能呼吸者,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同时给予吸氧。

心率慢于60次/分钟者应先用胸外心脏挤压。

经上述处理,心率仍不见改善,应予药物辅助治疗,复苏过程中要确保输液通畅。

整个复苏过程中必须保暖。

患儿娩出后立即擦干新生儿潮湿的身体,减少散热,最好有远红外线保温床设备。

因寒冷会提高代谢增加耗氧,加重酸中毒。

3窒息复苏后的护理对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及时有效的复苏,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呼吸,增加通气,保证氧气的供给。

其次是维持有效循环和药物治疗等。

3.1保暖。

在无暖箱的情况下,用热水袋保暖,防止发生烫伤,水温以不超过50℃为宜。

如有条件,可将患儿置于暖箱中。

暖箱温度应根据患儿体重调节。

163例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体会

163例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体会

163例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体会新生儿窒息属于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症状,就是胎儿由于缺氧出现宫内窘迫与娩出时导致的呼吸障碍与循环障碍,是导致新生儿伤残与死亡的重要因素[1]。

若没有及时的抢救,脑缺氧、缺血大于4~6 分钟,脑细胞极可能出现不可以的损害。

严重窒息由于不可逆缺血缺氧性脑病,引发小儿出现一定后遗症,如小儿脑瘫以及智力低下等[2]。

所以,临床需做好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工作,配合有效的措施,促使新生儿窒息的致残率与病死率有效降低[3]。

为了探究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的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至2020 年12月这一期间发生的163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复苏抢救方法与抢救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中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患儿76例,所占比例46.63%,女性患儿87例,所占比例53.37%;Apgar 评分分类:轻度窒息、重度窒息分别有31例、13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9.02 %、80.98%。

1.2 复苏方法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核心为及时复苏,需按照规范的现代化复苏方案开展操作。

首先,确保呼吸道通畅:首先对口腔进行清理,再对鼻腔进行清理;其次,建立呼吸:拍打患儿足底,对患儿背部进行按摩,促使患儿呼吸出现;通过触觉刺激后,如果产生正常呼吸,心率每分超过100 次,肤色红润或者只有手足青紫者可进行观察;再次,建立正常循环:正压人工通气30 秒后心率每分低于60 次,需配合胸外心脏按压处理。

在患儿胸骨体下1/3 位置,操作人员两拇指并排或者重叠,其他手指环绕胸廓托在患儿后背处,可以应中食指法,操作人员一只手的中食指对胸骨体下1/3 位置进行按压,另一只手或硬垫对患儿背部进行支撑,按压频率每分120 次,按压有效时可摸到股动脉搏动出现;最后,药物治疗:建立良好的静态通路,确保药物合理运用。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6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60例临床分析
要意义。
6 O例新生儿窒 息死亡 3例 , 病死率 为 5 同期新 生儿死 %, 亡1 , 0例 窒息死亡 占新生儿死亡的 3 %. 0 死亡 3例 中, 例并发 2 肺 出血死亡 , 例系低 体重儿发生硬肿症死亡。 1 1 新 生儿 窒息的原因 . 3 我 院 20 0 4年 7月一1 孕产妇 2月 1 方法 . 4 脐带 因素 , 胎盘低功能 , 胎膜早 破, 早产 , 重度妊高征 , 宫内感染 , 宫缩异常 , 剖宫产。 窒息的诊断主要通 过 A gr p a 评分判断 , 一般要
作者简介 : 王淑芳 , ,0岁, 女 4 本科学历 , 毕业于 山西大 同大学 医学
院, 主管护 师。E malF n x n ~ 0 6 1 6 @1 6c m — i a g i g 2 0 — 9 8 2 .o : a
部位重新穿刺; 套管 内有 回血情况 时应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灭菌 生理盐水或者肝素液 ( 15U) ̄ , 1: 2 2 5mL 接静 脉留置针 针头 , 先抽吸确认未发生凝血 , 方可注入液体 , 正压封管 ; 回抽 无回 若 血 , 阻力应拔 除静脉 留置针 , 有 严禁用 力推注药液 , 防止发 生栓
■阅
水 2 5m  ̄ L或肝素溶液 ( 病情允许 ) 正压封管 , 以避免药物 对局 部血管 的刺激。 1  ̄ 每 2h巡视 1 h 次病房 , 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有
无红肿 、 硬结 , 渗液及渗血 , 针头是否脱落 , 贴膜 固定是否完好 , 询 问患者有无不适等情况 。若针眼处有渗液或者渗血时 , 应及
( 收稿 E期 :0 0 0 — 3 l 2 1— 3 1 )
O l 2 3 4

新 生儿 窒息 的 复苏 6 0例 临床 分析

80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体会

80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体会

80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窒息复苏临床应用,对比不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80例新生窒息患儿,随机评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取复苏措施后,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视听刺激、按摩和针对性的并发症护理,将两组的5 min Apgar评分和并发症情况分析对比。

结果:观察组在5 min Apgar和并发症造成器官损伤方面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新生儿窒息复苏后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器官缺氧状态,减少并发症,使患儿恢复健康。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239-02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在子宫内或分娩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血氧浓度降低,呼吸系统出现循环障碍,只有心跳而无自主呼吸的现象[1]。

新生儿窒息可导致脑部缺氧缺血性疾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也可能导致心律不齐和冠状动脉的灌注降低,造成心力衰竭[2]。

轻则留下后遗症,重则造成新生儿死亡。

新生儿窒息临床较为常见,规范化的复苏措施能够预防窒息导致的多种并发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新生儿复苏指南》规范了新生儿窒息的评估与救护,收到良好效果,本文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在我院出生的80例新生儿窒息复苏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在我院出生的窒息新生儿80例,男47例,女33例,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呈青紫色或者苍白,口唇暗紫,无自主呼吸或呼吸表浅,心跳慢或不规则,同时患儿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弱或无反应,具体情况不定,肌张力低[3]。

其中轻度窒息69例,重度窒息11例。

窒息原因:发育迟缓、早产等27例;胎盘早剥、前置、功能低下等18例;产妇妊娠高血压、贫血、糖尿病等13例;脐带缠绕、脱垂、扭转等11例;胎位不正、产程过长等8例;其他不明因素3例。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临床体会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临床体会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临床体会作者:乔颖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016-01【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ABCDE复苏方案的效果。

方法通过对20例窒息的新生儿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ABCDE复苏方案进行复苏。

结果成功复苏新生儿19例,成功率95%,住院天数为3~9天,平均住院天数6.5天,后期追踪观察无异常,1例家属自动放弃。

结论新生儿窒息复苏要熟练掌握技术要领,默契配合,可以缩短复苏时间,提高复苏成功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窒息常造成多系统缺氧损害,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也是产时最常见的并发症。

如抢救不当或不及时均可造成脑缺氧或酸中毒,也可致多器官损害及远期致残。

争取新生儿复苏时间和规范新生儿复苏操作方法,能有效提高新生儿复苏质量,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现将我院从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中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男12例,女8例。

自然分娩5例,分娩中因产程过长宫缩乏力,经胎头吸引6例,产钳6例,剖宫产3例。

足月儿16例,早产儿3例,过期产儿1例。

入院时间为半小时至1天,所有病例均经妇产科初步处理后转入儿科。

每一例新生儿出生都有一位儿科医生到产房协助接生。

1.2 诊断标准新生儿窒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型酸中毒。

20例新生儿窒息分度参照生后1min的Apgar评分标准:包括皮肤颜色、心率、对刺激地反应、肌张力和呼吸五项指标,每项0~2分。

共10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基本正常,但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及以下者亦属窒息。

本组轻度窒息14例,重度窒息6例。

窒息原因:母体因素7例。

胎儿因素9例,分娩因素4例。

42例窒息新生患儿复苏护理体会

42例窒息新生患儿复苏护理体会

42例窒息新生患儿复苏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06-24T12:01:24.4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7期作者:潘理贤陈娜丽[导读] 做好复苏后细致的各项精心护理工作,对杜绝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潘理贤陈娜丽(福建南安市中医院福建南安 362300)【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对窒息新生患儿复苏后的护理经验,有效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成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窒息新生患儿复苏后的护理过程,探讨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42例窒息新生患儿经积极复苏抢救、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41例患婴康复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1例新生女婴因重度窒息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达97.6%。

结论:对重度窒息新生儿除了进行及时有效的复苏抢救外,做好复苏后细致的各项精心护理工作,对杜绝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229-02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缺氧及娩出过程中发生的呼吸循环障碍[1],是由于产妇在产前孕期、产时各个产程和产后的各种因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等,导致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有效规律呼吸,造成新生儿缺氧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最常见的紧急情况,是引起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

新生儿窒息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即使通过积极抢救患儿复苏成功,但复苏后新生儿窒息仍有可能出现反复,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和患儿的良好护理,严防窒息的再次出现,从而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

1.临床资料我院2008年12月至2012年10月接诊收治4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其中男婴26例,女婴16例。

经Apgar评分,轻度窒息(Apgar评分5~7分)30例,中重度窒息(Apgar评分0~4分)12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65例临床体会
目的提倡推广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

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湖北省京山县妇幼保健院分娩总人数中出现的65例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65例窒息新生儿,64例经过新法复苏抢救成活,1例死亡。

结论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可以降低窒息病死率,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新生儿;窒息;复苏
新生儿窒息是指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1],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预后与窒息的严重程度、复苏是否及时、措施是否得当有关, 所以及时有效地复苏窒息新生儿,对改善新生儿预后及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极其重要,现将本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分娩总人数中出现的65例新生儿窒息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标准[2],本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有65例新生儿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生后1分钟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为重度窒息,其中轻度窒息52例,重度窒息13例。

1.2症状或体征65例中气急、呼吸困难50例,呼吸不规则18例,呼吸暂停6例,不哭10例,面色苍白5例,肌张力低下18例,发绀56例。

1.3复苏方法确保分娩现场,至少有1名受过新生儿新法复苏培训并掌握复苏技术的专业人员,采用美国新生儿学会(AAP)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开发的新生儿复苏项目(NRP)ABCD步骤进行复苏[3],其中A是根本,B是关键,评估贯穿整个复苏过程。

根据呼吸、心率、肤色3个体征不断重复评价,并以此进一步决策和措施,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完成复苏。

1.3.1A——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暖:胎儿娩出前,准备好已经预热的红外辐射抢救台以及包被等物品,娩出后立即擦干身体,置于温暖的抢救台上,摆正体位,清理呼吸道,吸净鼻腔、口腔的羊水及分泌物,擦干全身,給予刺激,必要时供氧。

1.3.2B——呼吸100%氧浓度面罩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正压人工呼吸,呼吸频率40~60次/min,效果不明显考虑气管插管。

肺部人工通气是新生儿窒息复苏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步骤,贯穿复苏过程的始终。

1.3.3C——循环胸外按压,有效人工呼吸30秒后,仍无心跳或心率持续<60次/min,实施胸外按压,按压深度为前后胸直径的1/3,胸外按压一定要伴有正压人工呼吸,每3次胸外按压后,正压人工呼吸一次,共计每分钟30次呼吸和90次心脏按压。

1.3.4D——药物一般情况下很少使用药物。

药物治疗包括肾上腺素、血容量扩充剂和碳酸氢钠。

重度窒息者经用100 %氧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压30 秒后,如果心率持续<60次/min时,可用1:10000肾上腺素0.1~0.3 ml/kg,脐静脉推注或气管内注入,5 min后可重复1次,在建立充分的人工呼吸之前不要使用肾上腺素。

怀疑新生儿低血容量使用血容量扩充剂,肺部充分通气后有代谢酸中毒者,可用碳酸氢钠。

2结果
65例窒息新生儿中,58例经过AB步骤即可复苏,5例经过ABC步骤复苏,1例经过ABCD步骤复苏,1例死亡。

3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抢救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是当今引起死亡和影响儿童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对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充分做好分娩急救准备工作。

窒息发生后,正确并及时地对新生儿进行有效的复苏抢救,是减少窒息病死率和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率,降低新生儿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键。

自2007年以来,儿科和产科医护人员积极参加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承办的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NRP)的培训学习,人人掌握了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笔者体会,新法复苏是降低病死伤残率发生的最重要措施,通过对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患儿全程重点监护,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治疗,大大地避免或减轻了并发症的发生,不仅成活率较前有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尽可能降低了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负担[4~6]。

参考文献
[1]薛辛东,杜立中.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美国儿科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第5版.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
[4]吉辉.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关系的研究.中国医学创新,2009,6(5):37-38.
[5]杨雪丽.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09,6(21):98-99.
[6]张妙兰.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09,6(18):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