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健康下册教案新部编本
幼儿园健康领域教案小班下册

幼儿园健康领域教案小班下册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幼儿园健康领域教案小班下册。
一、幼儿园健康领域教学目标一般来说,幼儿的健康领域教育目标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健康生活方式、身体运动协调、身体保健和安全管理。
例如,幼儿要学会如何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何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何认识和学会安全自救等等。
二、健康领域教学内容在幼儿园健康领域教学中,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内容:日常生活卫生与保健、饮食健康、运动与锻炼、眼保健等。
针对这些内容,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比如室内户外玩具清洁,洗手和刷牙等卫生习惯的养成,食品的识别和健康饮食,运动游戏等等。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针对幼儿健康领域教育的特点,教学策略和方法要尽可能地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
可以采用游戏、爱心关怀、艺术等多种方法,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索。
同时,教师应该灵活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因地制宜,突出实效。
四、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评价中,可从幼儿的生活习惯、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的结果可以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策略、完善教学内容的反思指导。
五、教育与家庭合作幼儿健康领域教育需要教育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幼儿园应该注重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家庭生活的变化,共同探讨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方法。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的健康领域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索,树立健康成长的意识。
同时,幼儿园应该注重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小班社会健康下册教案

小班社会健康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身体的基本部位,能够正确指出自己的身体部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活动等途径,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身体部位:头部、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臂、腿部等。
2. 身体协调能力训练:跳绳、拍手、转圈等。
3. 自我保护意识培养:遇到危险时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培养身体协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保护自己。
3. 直观演示法:教师示范,幼儿跟随模仿。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身体部位图卡、跳绳、拍手道具等。
2. 环境:宽敞的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
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的要求编写后续章节。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拉伸、转圈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教学环节:a. 身体部位认识:通过身体部位图卡,让幼儿指认并说出身体的基本部位。
b. 身体协调能力训练:组织幼儿进行跳绳、拍手等游戏,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c. 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创设情境,让幼儿学会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
七、作业设计1. 家长协助:让家长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指出身体部位,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任务:让幼儿在遇到危险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保护自己。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力和进步情况。
2. 家庭作业:检查幼儿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家长参与度。
3. 实践应用:评估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九、教学反思2. 改进方法: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家园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十、拓展活动1. 主题班会:组织一次以“关爱身体健康”为主题的班会,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社会健康教案小班

社会健康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1.了解身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掌握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互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身体构造和功能1.人体的基本构造:头、躯干、四肢。
2.不同器官的功能:心脏、肺、肝、胃、肾等。
3.身体的基本需求:睡眠、饮食、运动等。
2. 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1.饮食健康: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2.锻炼身体: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跑步、跳绳等。
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等。
4.避免不良习惯:如吸烟、饮酒等。
3. 团队合作和互助互爱1.学习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协作完成任务。
2.培养互助互爱的情感: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分享快乐。
三、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展示模型、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身体的构造和器官的功能。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体的需求和保持健康的方法。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互爱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身体构造和功能1.展示人体模型,让学生了解身体的基本构造。
2.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器官的功能。
3.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人体模型,加深对身体构造的理解。
2. 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1.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饮食健康和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2.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健康饮食和运动计划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3. 团队合作和互助互爱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任务。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互爱的情感。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对身体构造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2.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了解学生对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的掌握情况。
3.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互爱的情感。
六、教学反思1.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小班社会健康教案

小班社会健康教案第一章:认识身体部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
2.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介绍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身体部位的认识:头部、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臂、腿部等。
2. 自我介绍: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身体特点。
教学活动:1. 身体部位游戏:教师指出身体部位,学生相应地触摸并说出名称。
2. 自我介绍比赛:学生轮流介绍自己的身体特点,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鼓励。
第二章:学会洗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洗手方法。
教学内容:1. 洗手的重要性:预防病从口入,保持个人卫生。
2. 正确的洗手方法:湿手、涂抹肥皂、搓手、冲洗、擦干。
教学活动:1. 洗手的重要性讲解:通过故事或图片,让学生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 洗手实践: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均衡饮食的重要性:营养均衡,身体才能健康成长。
教学活动:1. 饮食知识讲解:通过图片或故事,让学生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2. 饮食习惯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良好饮食习惯,互相学习。
第四章:保护眼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用眼习惯。
教学内容:1. 保护眼睛的重要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好好保护。
2. 正确的用眼习惯:正确的坐姿、适当的眼部运动、控制看电视时间。
教学活动:1. 眼睛保护知识讲解:通过故事或图片,让学生了解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2. 眼保健操:教师示范正确的眼保健操,学生跟随模仿。
第五章:遵守交通规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2. 基本的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佩戴安全带等。
教学活动:1. 交通规则讲解:通过故事或图片,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 交通规则游戏:模拟交通场景,让学生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小班社会健康下册教案

小班社会健康下册教案第一章:认识自己的情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如开心、生气、害怕等。
2. 培养学生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的情绪,给予适当的安慰。
教学内容:1. 情绪的认识: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情绪。
2. 情绪的表达:引导学生用言语、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 关心他人: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关注他人的情绪,学会给予安慰和支持。
教学活动:1. 情绪猜猜看:通过展示不同的情绪表情,让学生猜猜看是哪种情绪。
2. 情绪表达游戏:学生分组,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不同情绪的表达。
3. 情绪分享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情绪,以及如何应对和表达。
第二章:学会与人分享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明白与人分享是一种美德。
2. 培养学生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快乐等。
3. 引导学生学会在分享中感受快乐,体验友谊。
教学内容:1. 分享的意义:通过故事、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分享的重要性。
2. 分享的行为:引导学生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快乐等。
3. 分享的快乐:教育学生在分享中感受快乐,体验友谊的温暖。
教学活动:1. 分享故事会:通过讲述有关分享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分享的魅力。
2. 分享物品游戏:学生分组,通过交换物品的方式,体验分享的快乐。
3. 分享心得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与他人分享的经历,感受友谊的美好。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理的饮食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按时吃饭、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
教学内容:1. 饮食习惯与健康: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2. 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按时吃饭、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3. 食品安全常识:教育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
教学活动:1. 饮食与健康讨论:让学生谈论自己或他人的饮食习惯,分析其对健康的影响。
小班下册健康领域教案

小班下册健康领域教案小班下册健康领域教案一、教材分析小班下册健康领域教材主要包括五个单元:我学会自我保护、我爱清洁卫生、我学吃健康、我喜欢运动、我们和周围的人。
本教材以有趣、生动的方式向小孩子们介绍保护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全书内容贴近生活,寓教于乐,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也获得了更多的家长和老师的认可。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孩子们形成个人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增强身体健康;2. 培养孩子们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 帮助孩子们学会合理搭配食物,建立健康饮食习惯;4. 培养孩子们喜欢运动的兴趣,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5. 让孩子们认识周围的人,培养交际技巧和社交意识。
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学会自我保护1. 让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常识,了解危险情况,学会呼救和保护自己;2. 火灾逃生与报警;3. 剪断电话线教学,让孩子了解报警的原理以及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第二单元:我爱清洁卫生1. 让孩子们认识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 睡前刷牙洗手,上厕所洗手等日常卫生的教学;3. 学会清理自己的书包、玩具等物品,并理解物品卫生干净的重要性和好处。
第三单元:我学吃健康1. 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健康食品,帮助他们认识什么食物对身体有益;2. 灌输孩子们饮食均衡的知识,学会搭配食物;3. 小班功能介绍,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常见的食物类别,如五谷类、蔬菜类等。
第四单元:我喜欢运动1. 让孩子们体验运动的乐趣,激发他们运动的兴趣;2. 引导孩子们学习基本的运动技巧,如跑步、跳跃、爬行和球类运动等;3. 学习静态放松和轻松的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第五单元:我们和周围的人1. 让孩子们认识周围的人,明白身边人对我们的帮助和关心,珍惜好朋友;2. 培养孩子们与别人交往和合作的技能,学会团队合作和友好相处;3. 让孩子们分类物品等,学会协作,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小班健康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小班健康教案:洗手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2、知道饭前,便后、手脏时要洗手。
3、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洗手步骤图。
活动过程
一、看看自己的小手。
1、老师的手干净吗?(不干净,手上有粉笔灰。
)手脏了怎么办?(应洗手。
)
2、小朋友动动小脑筋,怎样才能把脏手洗干净?启发幼儿说说洗手的顺序、方法。
二、出示挂图,介绍洗手的顺序。
1、先把小袖子卷起来,打开水笼头淋湿小手;然后抹上肥皂,搓一搓手,再把手上肥皂冲干净,关上水笼头,用毛巾把手擦干,放下衣袖。
三、教师示范讲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1、卷袖子。
袖口一层一层向上卷或把袖子向上拉。
边示范边问幼儿,为什么要卷袖子呢?
2、抹肥皂,搓手。
卷好袖子后,将手浸在水中,然后再抹上肥皂,两只手心相对搓,手背搓,五指分开叉搓,然后把手上肥皂洗干净,一、二、三、轻轻甩三下,最后用毛巾擦干手,放下袖子,手就洗干净了。
3、提问:我们在一天中,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呢?启发幼儿说出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时要洗手。
教育幼儿不要用衣服擦手,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四、洗一洗。
1、请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带领幼儿学念儿歌《洗手》。
下学期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下学期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主题:保持身体健康
目标: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活动:挑选健康食物
描述:给幼儿展示一些健康食物的图片,例如水果、蔬菜、坚果等,并讲解它们的好处。
然后,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选择健康食物。
目标:让幼儿知道健康食物的种类,并学会选择健康食物。
二、活动:洗手
描述:向幼儿解释洗手的重要性,并教给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
然后,让幼儿模仿并练习洗手动作。
目标: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特别是洗手。
三、活动:锻炼身体
描述:组织一些简单的身体锻炼活动,如跑步、跳绳、做简单的运动等。
在活动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式。
目标: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幼儿的体力和协调能力。
四、活动:口腔卫生
描述:通过图片或模型向幼儿展示正确刷牙的步骤,并给予示范。
然后,让幼儿模仿刷牙的动作,同时进行实际操作。
目标:让幼儿学会正确刷牙,并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五、活动:身体检查
描述:邀请医生或护士到幼儿园进行简单的体检,并向幼儿解释体检的目的和意义。
医生可以给幼儿们进行简单的身体检查,如听诊、测量身高和体重等,然后给予相应的建议。
目标:看医生,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以上活动一般可通过教师讲解结合实际操作进行。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幼儿提问、互动,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身体健康的认识和体验。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图书、歌曲和游戏等多种教学资源,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幼儿园小班社会健康教案

幼儿园小班社会健康教案第一章:认识身体部位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身体的基本部位,如:头部、手臂、腿部等。
2. 通过游戏、歌曲等活动,让幼儿触摸和指出身体部位。
教学活动:1. 身体部位游戏:教师说出身体部位,幼儿用手指出对应的部位。
2. 歌曲《身体部位歌》:教唱歌曲,让幼儿边唱边触摸身体部位。
教学目标:2. 培养幼儿的健康饮食意识。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1. 故事《好吃的蔬菜》:讲述一个关于蔬菜的故事,引导幼儿不挑食、喜欢吃蔬菜。
教学目标:2. 培养幼儿的健康睡眠意识。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1. 故事《睡觉的小兔子》:讲述一个关于良好睡眠习惯的故事,引导幼儿按时睡觉。
第四章:学会感恩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感恩的意义。
2. 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感恩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为什么要感恩。
2. 通过故事、歌曲等活动,让幼儿学会感恩。
教学活动:1. 故事《感恩的小鸟》:讲述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会感恩。
2. 感恩卡片制作:教师引导幼儿制作感恩卡片,表达对家人、朋友的感谢之情。
教学目标:2. 培养幼儿的健康卫生意识。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1. 故事《清洁的小鼠》:讲述一个关于良好卫生习惯的故事,引导幼儿保持干净。
第六章:学会分享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
2.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内容:1. 讲解分享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为什么要分享。
2. 通过故事、歌曲、实践活动等,让幼儿学会分享。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的小熊》:讲述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会与人分享。
2. 分享游戏:教师准备一些玩具或食物,引导幼儿主动与他人分享。
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情绪。
2. 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情绪的识别和管理,让幼儿了解不同情绪的表现。
2. 通过故事、绘画、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小班社会健康下册教案

小班社会健康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知道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自己动手进行个人卫生的能力,如洗手、刷牙等。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洗手的重要性教学活动: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实践环节:带领幼儿到洗手间,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
2. 第二课时:学会刷牙教学活动: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刷牙的重要性。
实践环节:带领幼儿到牙科诊所,观看牙医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学活动:通过故事、讨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实践环节:带领幼儿到食堂,观察厨师准备健康的食物。
4. 第四课时:保持环境卫生教学活动:通过游戏、讨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实践环节:带领幼儿进行班级卫生打扫,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个人卫生相关知识。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强对个人卫生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2. 通过实践环节,观察幼儿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洗手、刷牙等方法。
3.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视频资料、图片等教学素材。
2. 洗手间、牙科诊所、食堂等实践场地。
3. 洗手液、牙刷等实践用品。
4. 班级卫生打扫工具。
5. 作息时间表模板。
六、第六课时:学会整理物品1. 教学活动:通过故事、讨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整理物品的重要性。
2. 实践环节:带领幼儿整理教室,学会分类和收纳物品。
七、第七课时:遵守交通规则1.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 实践环节:带领幼儿进行交通情景模拟,学习基本的交通规则。
八、第八课时:学会自我保护1. 教学活动:通过故事、讨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024年最新幼儿园健康教案小班(

2024年最新幼儿园健康教案小班(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2024年最新版幼儿园健康教材,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生活习惯”和第四章“身体认知”相关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3.2节:饮食卫生与习惯3.3节:个人卫生习惯4.1节:认识自己的身体4.2节:简单了解健康检查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掌握基本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知识,认识自己的身体主要部位。
3.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的健康意识,激发关爱自己身体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饮食卫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身体部位的认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卫生习惯图卡、身体部位图、食物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模拟餐具、洗漱用品、玩具医生套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故事《小熊的早餐》引入,让幼儿观察小熊的不良饮食习惯,讨论如何吃得健康。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图卡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和个人卫生习惯。
引导幼儿认知身体主要部位,用游戏“点点我的身体”巩固认知。
3.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进行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的实践操作,如模拟洗手、整理餐具。
通过“医生检查身体”游戏,加深对身体部位的了解。
每组选出代表分享实践操作的感受。
教师点评,强调正确的卫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六、板书设计板书中心:健康小卫士左侧:饮食卫生小贴士右侧:个人卫生三部曲底部:我的身体我了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自己吃饭时的情景,标出正确的卫生习惯。
家长协助孩子记录一周的洗手习惯,进行自我评价。
2. 答案示例:饮食作业:画出孩子在餐桌上使用餐具、餐后整理的场景。
卫生作业:记录表格,每天至少记录两次正确洗手的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后的卫生习惯是否有所改进,了解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家庭作业:让家长参与,共同监督孩子的卫生习惯。
下一课时计划:开展“健康小卫士”主题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并在园内进行健康检查模拟体验。
下学期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下学期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2. 学会简单的运动动作,增强体质,提高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自我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二、教学内容:2. 运动活动:学习简单的跑、跳、投等运动动作,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
3. 安全教育:学习遵守交通规则、不跟陌生人走、防火防电等安全知识,提高幼儿的自我安全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饮食习惯;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提高协调性;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游戏、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健康知识和技能。
2. 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方式,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健康食物图片、运动器材、安全知识图片等。
2. 环境:宽敞的教室、安全的运动场地。
3. 材料:水果、蔬菜、谷物等实物,交通规则牌、安全提示牌等。
教案一、健康饮食:1. 引入:展示各种健康食物,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了解它们的特点。
2. 讲解:介绍水果、蔬菜、谷物等食物的营养价值,讲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让幼儿自己挑选一种水果,学会正确地削皮、切块,并品尝。
二、运动活动:1. 引入:组织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
2. 讲解:示范正确的跑、跳、投等运动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3. 实践活动:让幼儿分组进行跑、跳、投等运动,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
三、安全教育:1. 引入:通过讨论,让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安全知识。
2. 讲解:讲解遵守交通规则、不跟陌生人走、防火防电等安全知识。
3. 实践活动:设置模拟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学会自觉遵守安全规则。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健康饮食、运动技能和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协调能力、自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评价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
小班下学期健康教案

小班下学期健康教案教案标题:小班下学期健康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2.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合理饮食的意识和习惯。
4. 提高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健康的关注和关心程度。
教学内容:1. 健康饮食知识。
2. 日常运动锻炼。
3. 个人卫生和疾病防护。
4. 急救知识。
教学方法:1. 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进行教学。
2. 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3. 观察和实践结合,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教学过程:第一课:健康饮食知识1.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向学生介绍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并让学生分辨出健康的食物和不健康的食物。
3. 配发食物图片给学生,让他们根据图片分类健康和不健康的食物。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如何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日常运动锻炼1. 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向学生介绍日常运动锻炼的重要性。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简单的运动,如跳绳、走路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的乐趣和好处。
3.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运动操练,让学生互相监督和鼓励。
4. 学生就日常生活中如何增加运动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三课:个人卫生和疾病防护1.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向学生介绍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个人卫生问题,如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等。
3. 展示一些常见疾病的图片和视频,教授学生如何预防常见疾病。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制定个人卫生计划,并互相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课:急救知识1.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向学生介绍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2. 教师向学生演示常见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术、止血等。
3. 分组活动,让学生进行急救知识的小组练习和模拟演练。
4. 学生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常见急救情况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处理方法。
小班下学期健康教案

小班下学期健康教案标题:小班下学期健康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健康的重要性。
2. 通过互动和实践活动,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健康知识和卫生习惯。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身体锻炼习惯。
4. 了解和掌握应对常见疾病和急救知识。
教案步骤:1. 引入:- 利用照片、图画或视频引入健康话题,如营养健康食物、洗手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进行课堂讨论,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对健康的思考。
2. 探索身体部位:- 引导学生认识和命名自己的身体部位,如头、手、脚等。
- 借助游戏和歌曲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触摸、描绘等方式感知身体部位。
3.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介绍洗手的重要性,如何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时间。
- 强调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的正确姿势和频率。
- 鼓励学生每天洗脸和洗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引导学生认识健康食物,如蔬菜、水果、牛奶等,以及垃圾食品的危害。
- 利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接触健康食物。
- 创设蔬菜和水果摊位,让学生选择和购买健康食物。
5. 探索身体锻炼:- 强调身体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
- 进行简单的动作指导,如跳跃、站立、弯腰等,让学生积极参与。
- 创设戏剧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增加趣味性。
6. 应对常见疾病和急救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感冒、发烧等疾病的症状,并教授如何预防和治疗。
- 介绍如何正确使用急救包、拨打急救电话,以及如何处理常见事故。
7. 总结:- 回顾健康教学内容,让学生自由表达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
- 收集学生的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展示给家长和其他班级。
注意事项:- 使用多媒体和视觉辅助工具,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
- 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调整活动和教学方法。
- 鼓励学生合作和分享,增强互动和团队意识。
- 借助家长的合作,加强对健康教育的延伸和巩固。
下学期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下学期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基本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正确刷牙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幼儿认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自主维护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五周:认识五官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五官,知道它们的功能。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保护五官,如不随意挖耳朵、鼻子等。
2. 第六周:基本卫生习惯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基本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正确刷牙等。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自主完成基本的卫生动作。
3. 第七周:饮食与健康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不偏食、不挑食等。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自主吃饭,不挑食。
4. 第八周:运动与健康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参与集体运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5. 第九周:自我保护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等。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在危险情况下寻求帮助。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游戏、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
2. 以情景剧的形式,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学会生活技能。
3. 通过儿歌、故事、图片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2. 通过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3. 定期进行知识小测试,检验幼儿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安排:1. 每周一节健康教育课,共计15周。
2. 每节课时为30分钟。
3. 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如参观医院、了解医生等工作等。
六、教学内容:1. 第十周:情绪管理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基本情绪,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自我安慰和调整情绪。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自主完成睡前准备,如洗脸、刷牙等。
3. 第十二周:环保意识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环保知识,如节约用水、用电等。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行为,如垃圾分类、回收等。
4. 第十三周:社交礼仪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基本的社交礼仪,如礼貌用语、排队等。
小班下学期健康优秀教案

小班下学期健康优秀教案小班下学期健康优秀教案随着现代化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快节奏,饮食不规律,加上各种压力的累积,导致现代人的身体越来越不健康。
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需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
本文将介绍小班下学期健康优秀教案,旨在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一、教学目标1.掌握身体基本结构与功能,了解部分器官的作用。
2.学习正确的饮食和营养知识,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学会合理搭配食物。
3.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特征和防护措施,学会适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和其他疾病。
4.学习个人卫生知识和生活习惯,做到勤洗手、勤擦嘴、勤刷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身体构造与功能通过观察和模型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每个器官的作用,如心脏、肺、胃等,引导孩子们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让身体健康地成长。
2.饮食与营养通过故事和实例,让孩子们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了解各类食物的功效和补充营养的知识,同时让孩子们学会合理搭配食物,避免营养过剩或不足的问题。
3.季节与健康防护通过季节性的活动和教学,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特征和防护措施,让孩子们学会适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和其他疾病。
此外,还需要让孩子们了解户外活动的饮食和休息要求,让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保证身体健康。
4.个人卫生与生活习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和游戏,让孩子们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学会勤洗手、勤擦嘴、勤刷牙等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引导孩子们互相帮助,增强团队意识和卫生意识。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教学法,将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的主动性。
3.讲解和示范对于某些生活技能,如正确用力刷牙等,需要给予孩子们一定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孩子们学习正确的方法,提高技能水平。
幼儿园健康类教案小班下学期

幼儿园健康类教案小班下学期幼儿园健康类教案小班下学期一、教学目标1.让小班幼儿了解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健康的含义和方式。
2.让幼儿学会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习惯,如洗手、刷牙等。
3.让幼儿能够识别常见的食品,并了解其营养成分。
4.让幼儿体验运动和健身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学习和分享。
二、教学内容1.健康常识教育通过看图片、读绘本、玩游戏等方式,让小班幼儿了解身体健康的概念,了解健康的含义和方式。
2.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习惯培养通过板书、演示、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学会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习惯,如洗手、刷牙、饮食等。
3.食品识别和营养教育教育小班幼儿认识普通的食品,教育营养常识。
例如,通过看图片、读绘本、做手工等方式,让他们学会认识营养成分如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的含义和意义。
4.运动和健身活动的乐趣体验通过板书、演示、游戏等方式,让幼儿体验各种运动和健身活动的乐趣,如游泳、跑步、打球等。
5.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内容中,给幼儿安排小组合作的环节,让幼儿互相帮助、学习和分享,培养孩子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技能。
三、教学流程1.健康常识教育(1)介绍导入: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询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健康吗?”(2)活动1:通过看绘本,“人体”来介绍人体的构成和功能。
(3)活动2:通过游戏,“健康果蔬连连看”,让幼儿能够认识常见的果蔬和其营养成分。
2.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习惯培养(1)介绍导入:通过板书表现素食的营养价值和牙齿的洁白(2)活动1:游戏“清洁小达人”,让幼儿们在清洁自己的牙齿后,通过声音和口型的表达,来发现口腔清洁的重要性。
(3)活动2:游戏“香蕉大冒险”,让幼儿们认识常见的水果,并学会用鼻子嗅出其中香味来判断是什么水果。
3.食品识别和营养教育(1)介绍导入:出示食品图片,然后让幼儿猜测是什么。
(2)活动1:作手工,让幼儿团队合作,利用食品图片,将不同的食品分组,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吃哪些食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小班社会健康下册教案备课人:祁广萍教学内容:礼貌小天使(人际关系)教学目标1.学习日常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并在适当的场合运用。
2.初步培养文明礼貌行为和意识。
教学准备1.小兔和小狗玩具。
2.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小白兔和小狗玩具,以简短的故事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今天来了两个小动物,大家知道它们是谁吗?(2)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2.让幼儿根据故事的情景学说礼貌用语。
(1)教师一边演示玩具,一边说故事:小兔和小狗是好朋友,它们经常在一起玩。
有一天,它们在家里一起搭积木,小兔想用一块方形的积木搭屋顶,可是小兔没有,它看见小狗那里正好有一块。
它该怎么向小狗借玩具呢?①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说到了一个“请”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兔说的话吧。
②幼儿集体模仿。
(2)教师继续讲故事:小兔对小狗这么一说,小狗就把方形积木借给它了。
这时,小兔应该说什么呢?①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当别人帮助了你的时候,应该说“谢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小兔是怎样向小狗道谢的吧。
②幼儿集体模仿。
(3)教师继续讲故事:它们俩在一起玩了一会儿积木。
这时小狗看见外面天气很好,便对小兔说:“我们一起出去玩吧!”小兔高兴地答应了。
它们来到草地上,小兔和小狗玩起了转圆圈的游戏。
它们一起转呀,转呀,小狗玩得太开心了,一时间忘了要和小兔抓紧手,突然,小兔一下子被摔在了地上,它“呜呜”地哭了起来。
小狗这时应该怎么说呢?小兔又会怎么回答呢?①幼儿思考后回答。
教师小结:不小心伤害到别人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原谅别人的时候就说“没关系”。
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兔和小狗的对话吧!②幼儿集体模仿。
3、看幼儿用书,让幼儿体验如何学说礼貌用语。
(1)教师:小朋友们,看看书上画了些什么?猜猜他们在说什么?(2)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书上的小朋友和刚才故事里的小兔和小狗一样都很有礼貌。
当到别人帮助的时候要说“谢谢”,不小心伤害别人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原谅别人的时候就说“没关系”。
4.拓展幼儿经验,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那些礼貌用语。
(1)教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礼貌歌。
(见活动材料)(2)教师领读,让幼儿跟着念。
教学反思:小嘴巴守门员(人体认识与保护)教学目标1.了解吃各种食物(果冻、鱼、热汤、水果等)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2.明白吃饭时不狼吞虎咽,细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
教学准备1.各种零食和饭菜的图片或包装袋。
2.幼儿用书。
3.一张有关进食不当造成事故的新闻报纸。
教学过程1.教师通过与幼儿谈话,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零食是我们小朋友爱吃的东西,你们都吃过哪些零食呢?(2)幼儿回答。
教师在黑板上依次写出幼儿讲到的食物名称。
(3)教师:除了零食以外,我们还要吃饭菜,你们吃过的饭菜都有哪些呢?(4)幼儿回答。
教师出示相关的图片。
2.引导幼儿了解进食时可能遇到的危险。
(1)教师:饭菜可口、零食好吃,但如果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不注意,也会发生危险哦!(2)教师朗读有关报纸新闻,如幼儿吸食果冻造成窒息死亡;幼儿中午口中含饭睡觉造成窒息死亡;等等。
3、让幼儿发现由于进食不当所产生的危险。
(1)教师:在黑板上的这些图片中,你觉得我们在吃哪些东西时要注意呢?为什么?(2)幼儿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吃饭时不裹饭;鱼有刺时要慢慢吃,防止被鱼刺卡到;汤太烫了就等一会再喝;等等。
只要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慢慢吃,多加注意,就不会发生这些危险。
4.幼儿看书,进一步了解进食时要注意的安全。
(1)教师:请打开书,看看书上提醒我们在进食时要注意些什么呢?(2)幼儿看书回答。
教师小结:细细滑滑的食物要一小口,一小口咬碎以后再咽下;我们吃水果时要及时吐核;吃有刺的食物时要慢慢吃;过热的食物要等到稍凉以后再吃。
5.引导幼儿了解进食时的卫生保健知识。
(1)教师:刚才我们讲了吃东西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那你们知道要养成哪些卫生习惯才让我们吃得更健康吗?‘(2)教师讲述两种不同的情景让幼儿做选择。
如在吃饭时,是一边说话,一边吃饭好还是安静地吃饭好呢?吃饭时狼吞虎咽好还是细嚼慢咽好呢?等等。
教学反思:教室安全我知道(社会行为规范)教学目标:1.了解教室内外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2.培养在教室内外活动的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2.幼儿用书。
3.课件。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与幼儿对话,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教室是我们学习、游戏和进餐的地方,可是如果我们不注意,教室内外还可能隐藏着很多危险哦!大家想一想教室内外会有哪些危险呢?(2)幼儿思考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2、幼儿看书,引导幼儿了解教室内外需要注意的地方。
(1)教师:请小朋友打开书,看看教室内外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安全呢?(2)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后回答。
(3)教师:谁能告诉我,书上都画了些什么?它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呢?(4)教师指引幼儿看书,并指导幼儿区分行为的对与错。
(5)请幼儿动笔操作,在幼儿用书上将对的行为画勾,错的行为画叉。
3.教师带领幼儿情景表演:教师安全我知道。
(1)教师:现在我们来做情景表演,我来出题,你们来表演。
要记住你们表演的一定要是安全的行为哟!(2)教师请幼儿分批表演,如小朋友收拾玩具时应该怎么做?在走廊上自由活动时应该怎么做?如厕时应该怎么做?等等。
(3)表演结束后教师进行小结,并表扬表演好的幼儿。
4.教幼儿认识安全标记。
(1)教师:老师做了许多安全标记,这些安全标记都是用来提醒小朋友注意教室内外安全的。
谁知道这些标记都表达了什么意思呢?(2)幼儿根据图意猜测并回答。
教学反思:我会打招呼教学目标:1.学习每天跟不同的熟人打招呼。
2.学习在打招呼时注视对方的眼睛并面带微笑。
教学准备:1.课件、幼儿用书。
2.轻松欢快的音乐。
3.各种打招呼的图片,如挥手、微笑、拥抱等。
4.请两名幼儿事先排练好进入幼儿园互相打招呼的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1.情景表演引出课题:(1)教师请事先排演好的两名幼儿上前表演小故事。
教师:你们仔细看,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他们又说了什么?(2)两名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3)教师:他们表演的是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4)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他们表演了早上来幼儿园的情景,两个小朋友见面后互相说了“你早!你好!”(5)教师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模仿对话,并注意提醒幼儿在打招呼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并面带微笑:2.请幼儿看书。
(1)教师:小朋友请打开书,看看图上都有谁?她说了什么话?在说话的时候,她又是怎样做的?(2)幼儿看书后回答。
(3)教师完整地讲述一遍幼儿用书中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小结。
3.学习儿歌“小可懂礼貌”。
(1)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名字叫“小可懂礼貌”,请大家仔细听。
(2)幼儿倾听教师的朗诵。
(3)教师针对儿歌中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提问。
如小可喜欢的表情是什么?她都遇到了谁?和他们是怎样打招呼的?(4)教师请幼儿边看幼儿用书,边念儿歌。
4.玩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练习各种打招呼的方式。
(1)玩法:教师将一些打招呼的方式的图片排列在黑板上,并列上序号。
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拍手走步,等这段音乐结束时,迅速找一个朋友打招呼。
依次的,等第二段音乐结束时,必须重新找一个朋友打招呼。
有几张图片,音乐就重复放几次。
(2)调整图片前后的顺序,请幼儿按照图片的新顺序再次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我会上厕所(生活卫生习惯)教学目标1.了解上厕所时的注意事项,知道憋尿不利于身体健康。
2.培养良好的入厕习惯。
教学准备:1.幼儿用书。
2.课件。
教学过程1、幼儿看书,直接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看看这些画面上都说了些什么?(2)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片刻并回答。
(3)教师:他们在哪里?他们在做什么?男孩和女孩解手的姿势一样吗?(4)幼儿回答。
2、出示课件,了解如厕时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1)教师:书上的女孩是怎么上厕所的?如厕后,我们应该做什么呢?为什么要这么做呢?(2)幼儿认真阅读幼儿用书后回答。
教师小结:女孩是坐在座便器上的,她用手纸从前后擦屁股。
如厕后,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拉好衣裤、冲水和洗手哦!(3)教师:在幼儿园如厕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4)幼儿讨论并回答。
教师小结:在幼儿园如厕时,上厕所的小朋友会比较多,这时我们应注意排队和等待,在等待时不要拥挤,推搡,注意安全。
3、引导幼儿发现及时解手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1)教师讲述事例:君君玩游戏时兴致勃勃的,老师提醒小朋友们要去解小便了,他却说:“我没便”,其实是他不想离开自己正在玩的玩具。
过了一会儿,大家开始收拾玩具了,君君这才觉得自己憋不住了,于是赶紧往洗手间跑去,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他控制不住自己,尿在了身上。
(2)教师:君君为什么会尿在身上呢?他这样憋尿好吗?怎样才不会尿在身上呢?(3)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教师小结:有了尿意的时候要及时解手,长期憋尿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君君在玩玩具期间应该去解一次手,这样他就不会尿裤子了。
教学反思:玩具送回家(生活卫生习惯)教学目的:1.知道在玩完玩具后能将玩具分类放回到柜子里。
2.初步学习检查遗漏,养成做事缜密细致的好习惯。
3.养成不将玩具塞进嘴巴、耳朵或鼻孔里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各类玩具。
2.幼儿用书。
3.课件。
教学过程1、故事引题:(1)教师: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不过大家听完故事后要告诉我故事里都有谁?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2)教师开始讲故事,幼儿认真倾听。
2、教师讲完故事的上半段,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了解玩过的玩具要将其放回原处。
(1)教师:故事里都有谁呢?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2)幼儿回答。
(3)教师:积木班长为什么不高兴了?为什么积木兄弟躺在地上哭?怎样才能帮助它们呢?(4)幼儿思考,帮助故事中的角色想办法。
教师小结:玩过的积木要把它们送回家,让它们和自己的同伴在一起。
3、教师继续讲故事的下半段,让幼儿感受股市的美好结局。
(1)教师:想知道积木兄弟后来到底回家了吗?请接着往下听。
(2)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积木兄弟回家了吗?小朋友们是怎样向值班老师保证的?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怎么做呢?(3)幼儿回答。
4、联系将玩具送回自己的家,并学会将玩具归类。
(1)教师:你们看,我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许多玩具,谁来将它们送回家?(2)幼儿分批将玩具送回原处,教师让幼儿检查是否将玩具都送回去了。
(3)请幼儿根据玩具的种类再送一次玩具,做到真正把玩具送回家。
5、让幼儿养成收拾玩具时检查的好习惯(1)教师:现在我们都知道玩具的家在哪里了,那么我自己的家呢?(2)幼儿讨论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