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契诃夫小说的叙事艺术(1)
契诃夫小说风格
契诃夫小说风格契诃夫的作品风格安东·巴甫诺维奇·契诃夫是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卓有成就的戏剧家,在俄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也是一位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
契诃夫的小说总的说来是短小精悍,自然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清新,语言简洁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且寓意深刻,可谓喜笑怒骂皆在简洁清新的描写中。
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然后通过幽默讽刺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从而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契诃夫的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开设食品杂货铺。
他少年时期清贫孤苦的生活,使他饱尝人间的饥饿、寒冷、疲乏、忧患等困顿,这也给了他广泛接触小市民阶层的机会,他深深感受到“小市民”的庸俗自私和冷酷无情等坏习惯,为日后的小说创作提供了真实的素材。
从契诃夫小说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来看,幽默和讽刺自始至终贯穿于他创作和生命的全过程,即使是后期的创作风格转化为严肃和冷峻,也不乏幽默的笔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要坚持向妻子讲述幽默的故事。
契诃夫的现实主义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讽刺和幽默始终是契诃夫作品的一个基调,既有明快的、又有忧伤的,悲喜交加。
在他的很多小说和戏剧作品中都表现了这种忧郁和幽默共存并溶为一体的状况,这使他的作品变得更深沉,更富抒情和哲理的韵味。
各具特色的幽默便在其作品中逐一表露出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含泪的笑”。
这使他的作品变得更深沉,更富抒情和哲理的韵味。
因为在19世纪80年代的俄国,反动的书刊检查制度空前严格,庸俗无聊的幽默刊物风靡一时,因此在80 年代中叶前,他以“安多沙·契洪特”为笔名写下大量诙谐的小品和幽默的短篇小说,但很多是无甚价值的笑料和趣事,这是由于他当时自己也被迫于生计的压力,不过其中也有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继承了俄罗斯文学的民主主义优良统,针砭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
契诃夫的处女作《一封给有学问的友邻的信》,表在幽默杂志《蜻蜓》1880年底10期上。
浅谈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浅谈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摘要: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剧作家。
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
关键词:简洁朴素短小精悍(一)朴素、自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大多是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片段,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在平淡无奇的故事中透视生活的真理,在平凡琐事的描绘中揭示出某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使得其作品朴素得跟现实生活一样真实而自然。
如《苦恼》中写一位马夫姚纳,在儿子夭折的一星期里,几次想跟别人诉说一下内心的痛苦,都遭到各怀心事的乘客的冷遇,万般无奈之下,他只有向老马倾诉自己的不幸与悲哀。
作者借助这一平淡无奇的故事,揭示出黑暗社会中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漠和小人物孤苦无告的悲惨遭遇,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对于人生困顿的更为概括的思考。
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二)含蓄、冷峻契诃夫从不轻易在小说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倾向和主观议论,而把这种主观倾向寓含于客观冷静的艺术描写之中,让生活本身来说话,做到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含蓄,就是子弹顶在枪膛里。
其威力是巨大的。
如《瞌睡》写13岁的小女孩瓦尔卡白天不停地为主人干活,晚上还得整夜地给主人的小孩摇摇篮。
她困极了,可小孩总是哭哭啼啼,使她根本无法入睡。
最后她捏死了摇篮中的小孩,倒在地上酣然睡着了。
作者在冷峻的描绘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瓦尔卡的命运究竟将会如何?对此作者留给了读者自己去思考。
(三)简洁、凝练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大艺术特色就是高度的简洁。
为了达到这种简洁,通常运用开门见山的手法。
如《胖子和瘦子》的开头。
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其小说大多是速写式的,尽可能不在人物的外表上浪费笔墨。
从没有冗长的景物描写,虽简洁凝炼,但传神、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
善于运用白描式的个性化语言刻化人物性格、塑造典型。
在平淡中见幽默,在幽默中见深沉。
比如《变色龙》中仅仅写了狗咬人一件事,警察断案一个场面,四个人物,故事情节发展极其简单,作者仅仅抓住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审案过程中的五次“变色”加以描绘、便收到极其强烈的讽刺效果。
论契訶夫短篇小说《万卡》的艺术特色
论契訶夫短篇小说《万卡》的艺术特色提要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契诃夫,以擅长写短篇小说而著称。
他的优秀短篇小说代表作《万卡》,以独特的角度,精湛的技巧,向世人展现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万卡》这篇短篇小说,既没有复杂多变的情节,也没有光彩照人的文学形象。
作品通过描写主人公万卡的不幸遭遇,深刻暴露了沙皇时期童工的悲惨生活。
契诃夫用沉静细腻的笔调把主人公万卡这个人物形象推至读者面前,即使是有可挖掘的幽默之处,也写得暗含心酸,引人深思。
作为一个严肃的现实主义者,契诃夫不像托尔斯泰那样有时直抒自己的哲学观和道德观,也不像高尔基那样有时直接参与小说,而是以一种非常客观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
作家含蓄地塑造了受剥削压迫的童工万卡的形象,我们领略到的是真实的描写,不是作家本身的评论。
我们可以看到“一双冷静地探索人类灵魂和社会本质的艺术家明澈的眼睛”,可以体会出作者巧妙隐藏在客观叙述中的爱憎情感。
契诃夫曾为自己的艺术作品提出六条标准,其中两条是“不要那种政治、社会、经济性质的冗长的高谈阔论”和“加倍的简练”。
由此可见,契诃夫极力追求用最单纯凝练的语言刻画出最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
短篇小说《万卡》恰恰也证实了这一点,作者用最简单朴素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受尽苦难的却又对生活抱有希望和憧憬的活生生的童工形象。
首先,本文对契訶夫短篇小说《万卡》的主要内容及其主题思想进行了论述。
这是我们对《万卡》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的前提。
其次,通过对文章的剖析阐述了小说的艺术特色。
本文着重从小说的结构、语言特色、表达方式以及写作手法的方面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通过对小说《万卡》的艺术特色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契訶夫短篇小说的独特风格,而且有助于我们在俄语语言文学学习的过程中准确地解读契訶夫的作品。
关键词契诃夫万卡艺术特色1.《万卡》的故事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圣诞节的前夜,主人公万卡跪在长凳前给爷爷写信。
万卡无父母,只有一个年迈的爷爷。
契诃夫的苦恼写作手法
契诃夫的苦恼写作手法一是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
作者在作品中,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
用人的冷漠、自私和不耐烦和小母马听着,闻闻主人的手形成强烈的反差,用人的悲苦和小母马的凄苦相对双,形成相互间的一种比衬,更显示出人马相同的悲苦命运.最后姚纳与马相依为命,更加比照出姚纳牛马般的社会地位和现实处境,具有强烈的震憾人心的力量和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二是用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态.契诃夫与其他一些俄国作家不同,他笔下的人物对话精当简练,毫无见长罗嗦之感.人物对话不仅符合特定环境和场合下人物的性格逻辑,而且能恰当地映射出人物此时此景的内心活动.三个青年的对显示他们寻欢作乐、玩世不恭的性格,姚纳挨了他们一巴掌还说:嘻嘻!……好有兴致的几位老爷……内心正转着这样的念头:他们有兴趣和他打玩,大概也有兴趣听他谈谈儿子.同时,姚纳的对话也反映了他老实巴结、逆来顺受的性格和急于倾诉愁苦的心情.这对刻画马车夫的性格特征和深层心理状态起了很大作用。
三是富有深刻内涵的细节描写.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列宾曾就契诃夫小说赞叹道:简直无法理解,从一篇如此简单、平淡、甚至可以说是贫乏的小说中,怎么弄到最后竟会浮现这样不可抗拒的深刻庞大的具有人类意义的思想……我深受震惊,无限神往……您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大力士。
这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以小见大,平淡中见深刻的出色的细节描写。
《苦恼》中没有巨大的场面和引人入胜的曲折情节.它的整个故事都建立在马车夫想找人倾诉儿子死了这一细节描写上.但这件日常小事和小人物小小的可怜的心愿却折射出整个社会遭遇和悲剧命运.小说结尾姚纳对马倾诉衷肠的细节描写,更是强烈地突出和深化了主题,给读者以巨大的震惊和长久的回味.此外,以二十个戈比坐一趟车既写出了三个青年的耍懒,又刻画出姚纳为苦恼压倒而无心讲价钱;关于娘儿们的评价,写出了姚纳轻视妇女的传统思想弱点,以及当时小人物虽孤苦无援,但地位还在妇女之上的社会现实;这些都是内涵深刻而丰富的细节刻画。
试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二、契诃夫经典代表作简介
进 行 处 罚 ,还威 胁恐 吓 被 狗 咬 的 赫 留金 。 小 说用 一个丑 恶且 搞笑 的故事 塑造 了奥 楚蔑洛 夫这 样
一
( 四 )描 写手法。契诃夫在进行 短篇 小说创作 时 ,喜欢
采 用 现 实 主 义 描 写 手 法 ,即通 过 对 现 实 生 活 中人 物 和事 件 的
、
契诃夫 生平及其成就概 述
的 严 厉 教 育 下长 大 ,随后 又经 历 了 家庭 杂货 店 的倒 闭 和 亲人 几个 方 面对 契 诃夫 作 品 的艺 术 特 色 进 行 简 单 分 析 。 的离 世 ,最 后 靠 着 当 家庭 教 师 的 收 人 才勉 强 完成 了学 业 。 契 ( 一) 人 物 塑 造 。在 契 诃 夫 的短 篇 小 说 作 品 中 ,很 少 会 诃夫 在孩 童和少 年 时期 便 亲眼见证 和体 验 了生 活 的残酷 和 出现 具 有 影 响力 的 大人 物 ,即使 有 也 是 作 为 故 事 背 景 中 的~ 底 层人 民的艰辛 ,这些宝贵 的人生经历培养 了他敏锐 的洞察 部分 一笔 带过 ,例如 《 变色龙 》中的 日加洛夫将军 。其短篇 力 和 乐 观 的生 活 态 度 ,也 为 他 独 特 的写 作 风 格 奠 定 了基 础 。 小 说 作 品 的 主 角 普 遍 都 是 一 些 生 活 在 社 会 中下 层 且 性 格 鲜
浅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浅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摘要】契诃夫是俄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短篇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著称于世。
本文从现实主义风格、叙事技巧、人性揭示、题材表达和人物形象等方面,分析了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契诃夫以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展现了人类生活的真实面貌,其精炼的叙事技巧引人入胜;他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同时涉猎多样的题材和情感表达,展现出其独特的创作魅力;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令读者易于产生共鸣。
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不容忽视,他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后世作家学习借鉴的典范。
【关键词】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特色、现实主义、叙事技巧、人性、题材、情感、人物形象、艺术成就、影响、文学史、地位。
1. 引言1.1 契诃夫的文学地位契诃夫作为19世纪俄国文学的伟大作家,享有极高的文学地位。
他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契诃夫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性的复杂性,被视为俄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契诃夫的文学地位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广泛传播,并被世界各地的读者所喜爱,更体现在他对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契诃夫的作品开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新篇章,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契诃夫作品的深入研究和阐释,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俄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现实主义文学的精髓。
契诃夫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永远铭记于文学史册。
1.2 短篇小说的定义短篇小说是一种以短小精悍为特点的文学体裁,通常在几千字到一万字左右。
与长篇小说相比,短篇小说更加简洁明了,情节更加紧凑,结构更加紧凑。
短篇小说一般着重在一个独立的事件、情节或主题上展开,通过精炼的叙述来传达作者的意图。
短篇小说通常集中展现一个瞬间、一刻或一个细节,以展示生活的片段或突出某种特定的情感或思想。
短篇小说在文学界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谈契诃夫短篇小说讽刺艺术
谈契诃夫短篇小说讽刺艺术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一位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说:契诃夫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
①托马斯·曼断言:“毫无疑问,契诃夫的艺术在欧洲文学中属于最有力、最优秀的一类”。
②契诃夫来自下层社会,他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始终坚持民主主义立场,揭露、嘲讽俄国社会的丑恶现象,对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最后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本文着重研究和探讨契诃夫短篇小说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一、创作的基调——哀伤和苦恼19世纪80年代,民主党人炸死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三世即位,就借机疯狂地残害革命者,压制人民革命运动,八十年代的俄国社会呈现出停滞状态。
在文艺界,进步作家处境艰难,进步刊物被查封,唯美主义思潮复兴,幽默刊物风行一时。
契诃夫正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登上文坛的。
由于他脱离人民革命运动,没有深刻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使得他的思想始终没能超出民主主义的范畴。
19世纪80年代契诃夫创作的数百篇作品题材多样,涉及俄国社会,反映了从俄国城市到乡村的诸如贵族、商官吏、知识分子等各个阶层的生活。
俄罗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创作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讽刺艺术,他继承了果戈理,谢德林等大家的幽默传统,将政治讽刺与幽默合成为讽刺幽默,对俄国社会现实的灰色生活用温和的幽默来进行批判,以唤起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冷静的讽刺风格往往表现为不重情节,性格的描述,却重事件的情趣的幽默特色,因此,契诃夫不仅继承和发扬的由普希金开创,果戈理奠定基础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而且也使与之同步发展的讽刺文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契科夫作品赏析:《变色龙》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
在这篇著名的小说里,他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把讽刺的利刃对准沙皇专制制度,有力地揭露了反动政权爪牙们的无耻和丑恶。
浅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浅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契诃夫出身于贫寒家庭,在贵族阶层占据统治地位的沙皇俄国,他既没有显赫的出身,也没有庞大的资产,处于备受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底层。
当时的贵族与农奴主,过着骄奢淫逸、纸醉金迷的腐化生活,他们颐指气使、一掷千金、花天酒地、挥香无度。
而劳动人民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
更为可恨的是那些小官吏小职员,他们为虎作伥,欺压善良,其残暴比其主子有过之而无不及,给下层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契诃夫对这类现象深恶痛绝,登上文坛后即着力予以鞭挞和揭露。
在契诃夫七百多篇小说中,以《变色龙》和《胖子与瘦子》最为著称。
我国略有文学常识的人都对这两篇佳作非常熟悉,能够如数家珍般的说出其中主要人物晦涩的俄文各字,详细介绍各自特性。
之所以如此受到欢迎与喜爱,与作品诙谐幽默的文风有很大关系。
俄罗斯是个崇尚幽默的民族,能用幽默的语言逗笑大家,被认为是一种高超的本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也会得到人们的亲近和敬重。
契诃夫可谓其中高手,他非常擅长以煞有介事的情节和貌似平直的语言令人忍俊不禁。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笑过之后不由自主的陷入沉思�D�D因为从中看到的丑恶的灵魂和卑劣的人性是那样发人深省!一、精炼准确,揭露社会的黑暗现实当时的俄罗斯正在实行最严厉的新闻检查制度,文学创作也在被检查之列,契诃夫只好采用比较隐晦的艺术表现手法,为自己的作品涂上了一层保护色,巧妙的通过了文字检查,得以在报纸和刊物上与读者见面。
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多是描写凡人小事,但锋芒所向则是万恶的封建专制制度和黑暗的社会现实。
因为表现得很含蓄,就连那些专事吹毛求疵的检察官也无可挑剔,而有思想的读者却对作品的主题心领神会。
为了增强作品艺术性与吸引力,契诃夫在精炼与准确方面狠下功夫。
我国古人在评论文学作品时有一句名言“句之可删,适见其疏;字不可去,乃知其密”。
契诃夫的作品确当此评,达到了“密”的高峰,增删一字都会失去原有风韵,损害艺术效果。
例如在《胜利者的胜利》这篇小说中,结尾处有这样一段描写:“柯祖林伸出手指戳了戳我爸爸的腰‘绕着桌子跑,学小公鸡叫!’我爸爸陪着笑脸,快活的涨红了脸,踩着碎步绕着桌子跑起来……。
哀伤契诃夫在叙事上的特点
哀伤契诃夫在叙事上的特点
《哀伤》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部短篇小说,其叙事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说的情节设计巧妙,采用了倒叙的手法,通过主人公在医院醒来后的视角,回顾了自己在风雪中送妻子就医的经历,从而揭示了故事的悲剧结局。
其次,小说的人物塑造真实而深刻。
主人公格里戈里·彼得罗夫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糊涂人,他在送妻子就医的路上自言自语,从当下回忆到年轻,渴望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但最终却因为冻得太久而失去了胳膊和腿。
这个人物形象平凡而真实,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奈和人性的复杂。
最后,小说的语言简洁而流畅,充满了幽默感。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自言自语,将整个故事娓娓道来,使读者在幽默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哀伤。
综上所述,《哀伤》在叙事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情节设计、人物塑造和语言表达等方面,这些特点使得小说在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和表现人性的复杂性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契诃夫短篇小说作品中的现实主义与讽刺手法探析
契诃夫短篇小说作品中的现实主义与讽刺手法探析简介契诃夫(Anton Chekhov)是俄国著名的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家,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和短篇小说大师。
他的作品以细腻而真实地描绘人物生活和社会现象而闻名,并采用了丰富的现实主义和讽刺手法。
本文将重点探讨契诃夫短篇小说作品中所运用的现实主义与讽刺手法,并分析其在作品中所达到的效果。
现实主义手法契诃夫在其短篇小说作品中常常运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真实、客观地描绘人物和事件,展现普通人的生活和社会现象,向读者呈现一个真实而有血有肉的世界。
他注重细节描写,捕捉生活中微不足道却又充满意义的瞬间。
通过这种写作方式,契诃夫成功地将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转化为艺术杰作。
讽刺手法除了现实主义的描写手法,契诃夫还善于运用讽刺手法来让读者反思和思考。
他以机智、幽默的方式揭示社会上各种不合理和荒谬之处,通过对矛盾、偏见和道德观念的嘲讽展现出人性的丑陋面。
契诃夫的讽刺手法常常具有深度和多重意义,引起读者对社会现象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作品分析作品一:《歌唱家》在这个短篇小说中,契诃夫通过描绘一位年老的歌唱家宁尼兹·费多罗维奇·卡佐维京逐渐被遗忘和被取代的过程,暗示了艺术与社会变迁之间的矛盾。
通过讲述主人公身陷尴尬境地时产生的悲剧性与滑稽性冲突,契诃夫巧妙地利用了现实主义和讽刺手法,呈现出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故事。
作品二:《布尔什发夫人》这个短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位妻子对丈夫的幼稚行为和社交能力的忍耐,以及她在情感上得到满足的偶然机会,展示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
契诃夫运用讽刺手法来批判社会上对女性角色的定型和男性对权利和地位的追逐,呈现出一个充满现实主义描写和讽刺元素的作品。
作品三:《胜利庆典》这个短篇小说通过描绘一个庆祝活动中因种种原因出现意外事件导致混乱局面的故事,契诃夫以讽刺手法暗示了社会制度中存在的腐败和不公。
他以夸张、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权力和官僚主义的讽刺,并强调个体在社会体系下所面临的无力感。
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
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摘要: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具有浓郁深厚的感人魅力。
不论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还是精谨完整的结构艺术,办或深刻透辟的思想内涵,都无愧他那“短篇小说大师”的美誉。
关键词:契诃夫短篇小说《套中人》《变色龙》艺小特色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杰出的作家和戏剧家,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纵览当时的俄国文苑,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独具一格宛若倚丽多彩的花朵,散发着温馨醉人的芬芳,滋润着众多的读者。
1898年,高尔基在给契诃夫的信中钦佩地写道:“在俄国文学中还没有一个可以与您媲美的短篇小说家。
”这话对契诃夫米说,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这一时期内,契诃夫短篇小说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完全可以说是俄田文学史上所空前的。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具有浓郁深厚的感人魅力。
他的艺术手法高超,结构新颖,题材多样,形式短小,意义深刻,风格幽默,别具特色。
与契诃夫同代的许多作家虽然也有不少出色的短篇,但同契诃夫相比,无论从内容的深广程度上还是从形式的完美灵活上都是略逊一筹的。
契诃夫的作品继承了俄罗斯文学的优秀传统,深刻地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辛辣地讽刺了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真实地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各阶层入民身上愚昧、卑鄙、堕落以及对生厌恶、对死恐惧的精神状态,同时,对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小人物”也寄寓了深切的同情。
为了更好地继承契诃夫短篇小说这个丰富而精湛的艺术特产,本文拟以《套中入》和《变色龙》为例,对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些初步探索。
在契诃夫笔下,许许多多都是写同常牛活和平凡人物,乍看起来没有多大价值,一切都显得十分平淡,但仔细咀嚼把玩之后,往往会耐人寻味的。
这种从现实牛活的琐屑碎事中揭示重大的社会问题正是契诃夫小说创作的最显着的特色。
契诃夫从事创作活动的时期正是俄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时期。
契诃夫从现实主义角度出发,对社会生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了解,他指出人们的丰福或不丰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形成的,在他看来,现实生活中的日常琐事虽然本身没有多大意义,但对于那些牛活在死水湖里的“动物”来说,却犹如投进了一块石头,使人们惊醒、感愤,使人们看到自己在过着怎样非人的生活,这实质上也曲折地表现了被摧残的生机怒吼,表达压迫者的抗议。
契诃夫的写作特点
契诃夫的写作特点
1. 契诃夫的写作特点之一就是简洁明了呀!就像他在《变色龙》里那样,简简单单的话语就把人物形象刻画得那么生动,几句话就让我们知道了奥楚蔑洛夫的善变,这多厉害啊!难道你不觉得吗?
2. 他还很擅长用幽默的方式来表达深刻的道理呢!比如说《套中人》,用别里科夫那个滑稽可笑的形象,让我们去思考那些保守僵化的思想,这不是超级有意思吗?
3. 契诃夫的文字特别真实,能让你感觉那些人和事就在身边一样。
看他的小说就像在看生活中的一幕幕,比如《凡卡》里小凡卡的遭遇,多么让人心疼啊,这写作功力简直了!
4. 他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简直绝了,能钻进人物的心里去!《小公务员之死》里那个小公务员的内心纠结,被他刻画得淋漓尽致,你不佩服都不行啊!
5. 还有啊,契诃夫的写作角度很独特呢!他总能找到那些不一样的点,就和别人不一样,这点在《第六病室》里体现得特别明显,真的会让你眼前一亮呢!
6. 契诃夫能把悲剧写得那么深入人心,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呀!像《樱桃园》,那股悲伤能一直萦绕在你心头,让你不由得感叹他的厉害!
7. 总之,契诃夫的写作特点那真是太突出了,简洁、幽默、真实、深刻、独特、会写心理、悲剧也拿手,怎么能不让人爱呢!他就是文学界的一颗璀璨明星啊!。
契诃夫作品的创作特点
契诃夫作品的创作特点契诃夫(Anton Chekhov)是俄国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以戏剧作品最为著名。
契诃夫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特点,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契诃夫的作品以真实的生活为主题,他以细腻而真实的描写方式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
他的作品常常以中产阶级的生活为背景,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困惑。
他善于通过描写细节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更加真实而有说服力。
二、细腻的刻画人物性格契诃夫擅长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
他深入剖析人物的心理,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话的设置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他的人物形象多样且生动,有时充满矛盾和刻薄,有时富有同情心和温暖。
契诃夫对人物的心理揭示和刻画使作品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三、不以立意为中心,弱化情节发展相比于传统的剧作,契诃夫的作品弱化了情节发展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对人物和场景的刻画。
他认为戏剧应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普遍人物和情感,而不是单纯追求情节的悬念。
因此,契诃夫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场景,而非紧密相连的情节。
他的作品多以切片式的方式呈现,通过多个小场景描绘人物的生活,使作品更加真实、自然。
四、寓言性的揭示社会问题尽管契诃夫的作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在细腻描写人物性格的同时,他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
他以深度剖析人物的方式,暴露和批评了社会不公和人类的弱点。
他强调人类内心的矛盾和无法克服的困境,体现了对社会现象和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度思考和批判。
五、以幽默调侃为手段契诃夫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幽默的元素,他通过幽默调侃来揭示人物的弱点和荒谬性。
他的幽默语言富有讽刺意味,使作品更具戏剧性和娱乐性。
他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人类本性中的矛盾和无法克服的困境,体现了他对人类行为的洞察和批判的态度。
六、流畅自然的语言契诃夫的作品语言流畅、自然,他注重对话的设置和对话的描写,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示出内心的矛盾和人物关系的复杂性。
朴素而完美的叙事经验——全面理解契诃夫
朴素而完美的叙事经验——全面理解契诃夫伟大的人,不同的是,他的伟大具有亲切、家常的性质,具有亲人一般温暖、朴素的气质。
在契诃夫身上,你看不到任何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东西。
相反,你感受到的,永远是诚恳而谦虚的态度,是忧郁而善良的情思。
别尔嘉耶夫说:“俄罗斯人总是有对另一种生活,另一个世界的渴望,总是有对现存的东西的不满的情绪。
……朝圣是一种很特殊的俄罗斯现象,其程度是西方没见过的。
朝圣者在广阔无垠的俄罗斯大地上走,始终不定居,也不对任何东西承担责任。
朝圣者追求真理,追求天国,向着远方。
”(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第194页,三联书店,1995年)他还准确而骄傲地指出:“宗教问题折磨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
关于生活的意义问题,关于从恶与苦难中拯救人、人民和全人类的问题在艺术创作中是占优势的问题。
俄罗斯作家没有停留于文学领域,他们超越了文学界限,他们进行着革新生活的探索。
他们怀疑艺术的正当性,怀疑艺术所特有的作品的正当性。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带有宗教的性质,作家们希望成为生活的导师,致力于生活的改善。
”(同前,第80页)显然,契诃夫身上并没有其他俄罗斯作家那样的很强的宗教气质。
托尔斯泰认为:“纯粹就艺术而言,契诃夫比他有才气。
但契诃夫写作没有宗教精神,不引导人们走上真理之路。
”(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第200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从这一点上看,他甚至是反俄罗斯的:如果说别的俄罗斯大师都抬头仰望星空,更关心如何从宗教信仰的高度叙述灵魂的罪孽与拯救,那么,他则低了头望着大地,深情地凝望着大地上的草原、河流,谛听着远处传来的夜鹰和鸫鸟的啼叫。
平民的出身和早年的不幸,使他更关心的是世俗的现实生活,使他对生活中的残缺和苦难,有刻骨铭心的体验,对人性中的庸俗和丑陋的一面,有深入的观察和认识。
他多以身边的世俗生活中的人生世相作为写作的资料,但却能赋予它们以丰富的诗意和人情味。
他更感兴趣的是,如何通过切实的手段,改变现实生活中那些“小人物”的教养和气质,所以,虽然不像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俄罗斯大师那样站在上帝之国俯视人间的苦难,但是,他仍然“引导人们走上真理之路”,在精神上仍然具有别尔嘉耶夫所说的俄罗斯作家最根本的特点,那就是关心“生活的意义”,“进行着革新生活的探索”,“致力于生活的改善”,“希望成为生活的导师”。
契诃夫短篇小说的风格特点(推荐文档)
1.以小见大。
契诃夫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用心去体验、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以小现象揭示其中包含的重大社会问题。
例如:《变色龙》选取了社会生活一个片断——警察在街头巷尾肆无忌惮地欺压人民。
通过小事情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正是契诃夫短篇独特之处。
另外,他擅于从平静的生活中揭示不平静的社会实质。
如他的短篇小说如《小公务员之死》《套中人》都通过一些平凡小事反映俄罗斯城市,乡村的贵族、商人、小市民、小官吏和知识分子等各个阶层的生活。
从生活中筛选出来的,具有某种意义,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去描写的,勾勒出当时时代的面影,揭示旧社会的本质。
2.追求客观性。
契诃夫能很好地把对生活的感受溶解在客观的描绘中,而又随着生动画面展开,对社会生活各种人物,常常“冷眼旁观”。
例如小说《安纽黛》,人物性格都是通过最冷静的客观描述刻画出来的。
3.简练和朴素。
《套中人》在结构上,作者便采用了故事里套故事的结构方式。
主要故事情节是以作品中人物亲谈的方式叙述出来的。
契诃夫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讲故事和听故事的两个猎人的肖像和性格特征,生动地构画了两个月夜闲谈的环境。
4.幽默讽刺的手法。
《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自始至终采取了幽默讽刺的手法来展示别里科夫的性格。
以如:写别里科夫的丑态。
说别里科夫的“那张小脸像黄鼠狼的脸”,再如说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等。
有时作者还用一种含蓄的对比来增强讽刺效果,如写他白天压得全城人战战兢兢难以入睡。
这些描写都深刻地揭露了别里科夫貌似强大实则是虚弱的本质。
读书心得——论契诃夫短篇小说《套中人》的叙事艺术
读书心得——论契诃夫短篇小说《套中人》的叙事艺术一、叙事视点叙事视点即叙事人是站在何种角度、以什么方式来叙事的着眼点。
在《套中人》中,契诃夫采用了两种视点:其一,在叙述整个故事的时候叙述者是按照他所看到的样子讲故事,这个叙述者是外在于故事的;其二,在讲述别里科夫的故事时,叙述者——布尔金在故事里头,读者看得见。
契诃夫通过叙事人称的变化实现视点的转化。
《套中人》写的是一个名叫别里科夫的中学希腊语教员的故事,这故事是通过小说中的布尔金之口讲出来的。
小说分为两部分:一是“布尔金讲的故事”,这是小说的主体;二是关于“讲故事”之前的情景描述,与讲完故事以后的议论,还出现了其他人物,从而构成了一个“套子”,将“别里科夫的故事”“套”了起来。
这样,别里科夫不仅死时装进了“棺材”这个“套子”里,人们再讲述他的故事时,也得纳入一个“套式结构”里。
作者同时采用了第三人称讲述布尔金与伊凡·伊凡内奇的故事,这种叙述人称的使用一方面给读者以客观展现,另一方面增强了文本的真实性与可读性。
小说还注意到叙事过程中时态的转换,贯穿整篇小说的框架是以现在时布局的,如文章末尾“大约十分钟后,布尔金已经睡着了……点上烟斗。
”布尔金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两个月前,以过去时讲述的。
这样的时态选择和变换实现了与读者的不同距离,从而实现不同的聚焦作用。
在《套中人》这篇小说中,作者先是采用一种近聚焦,讲述在森林中发生的一切;而在别里科夫的故事讲述中,作者和读者一样跟随布尔金的叙述,采用了一种远聚焦;故事最后,作者又将读者拉回现实,这种“近—远—近”的聚焦交替使读者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达到一种美学效果。
作者通过不同叙事视点的转换,表达对“套子”这一极具隐喻性的命题的不同观点和态度。
布尔金显然比伊凡·伊凡内奇更早意识到“套子”的存在,如“这有什么可惊奇的……”但却不以为意,甚至自己也生存在这“套子”之中而浑然不自知。
伊凡·伊凡内奇在布尔金的讲述中逐步陷入思考,如“问题就在这里……而我们住在城里,空气浑浊……这难道不也是套子?”尤其是在文中的结尾,“大约十分钟后,布尔金已经睡着了……后来他索性爬起来……”讲述故事且提出问题的人安心地睡了,而听故事的却睡不着陷入了思考。
浅谈契诃夫小说《打赌》的艺术特色
浅谈契诃夫小说《打赌》的艺术特色契诃夫是俄罗斯著名的戏剧家和短篇小说大师,他的作品以幽默,凝练简约,意义深刻见长。
他是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流派的代表人物,善于从日常现实生活中取材,剖解当时俄国沙皇统治时期黑暗社会现实的毒瘤,抨击讽刺俄国官僚阶级之中阿谀奉承,曲意逢迎等现象,并对俄国底层民众的悲苦生活怀有悲悯之心,但却对其麻木而不自省的生活状态而忿恨。
契诃夫在戏剧和小说的创作中,带有一种浓郁的诗意化意境,意义含蓄而深远,结局常为开放式,留给读者较大的空间思考。
契诃夫创作了多篇名作,如《变色龙》、《套中人》、《一个文官的死》、《胖子和瘦子》、《苦恼》、《万卡》等等,文艺理论家也对契诃夫的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但是,从现在的文献看来,对于契诃夫的小说《打赌》的研究文献较少,本文将从叙事手法,文本意义等方面来浅谈《打赌》的艺术特色。
一、叙事手法:使用外聚焦式叙事视角,淡化戏剧性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立足于观察点,把叙述者划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类型。
零聚焦是指叙述者以无所不知的眼光讲述故事。
视点不受任何限制,可以从一个人物转向另一个人物,从一个场景转向另一个场景。
可以深入到人的内心,更可以随意作主观评价。
内聚焦是指叙述者以故事中人物的眼光叙述故事,视点被限制在一个或几个人物身上,叙述者只叙述这一个或几个人物所感觉到的事情。
外聚焦是指叙述者从故事外部对人物和场景聚焦,仅仅向读者展示人物的话语和行动,而不进入人物内心,不作主观评价。
①采用零聚焦式叙事视角创作而成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情绪,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作品中人物的喜恶,进而很大程度上指引了读者的思考和判断。
这种叙事视角的使用能够让读者很轻易的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和意义,但是文本本身可以让读者思考的空白空间较少。
而内聚焦和外聚焦两种叙事视角,克制了作者主观情绪的抒发,尽可能的还原生活现实事件的本身面貌,减少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而是期望读者能够从人物的话语和举止行为上来解读其精神世界,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
契诃夫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新评
契诃夫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新评
王凯丹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2016(0)9Z
【摘要】契诃夫的作品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揭示出沙皇残暴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展现出底层群众思想上愚昧无知,同时给予深切的同情。
契诃夫创作的小说以表演性的人物对话、速写式人物叙事以及框套式故事架构等方面来研究契诃夫短篇小说叙事艺术,这对于研究俄罗斯现实主义批判文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2页(P59-60)
【关键词】契诃夫;短篇小说;叙事艺术
【作者】王凯丹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12.074
【相关文献】
1.评契诃夫短篇小说译本中词序语用意义的再现 [J], 卜云燕;马亮
2.简笔·创新——浅议契诃夫短篇小说叙事艺术 [J], 金莉;
3.简笔·创新——浅议契诃夫短篇小说叙事艺术 [J], 金莉
4.叙事视角下契诃夫短篇小说戏剧性分析 [J], 王铁丰;马志越
5.新的形式新的感情──论约翰·契弗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J], 赵克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契诃夫的11条写作技巧
契诃夫的11条写作技巧01、我全力主张短小的作品,因而如果我办一份幽默杂志的话,我会给一切冗长的东西打上叉叉。
在莫斯科的一些杂志编辑部里只有我一个人反对累赘和啰嗦(不过,这并不妨碍我有时候也给某个刊物提供这类东西……螳臂挡不了车啊!)。
(致尼·亚·列伊金,1883年1月12日,莫斯科)02、我认为,描写自然景色要十分简炼,并且要恰到好处,诸如“落日沐浴在暗黑的海浪中,泛出血红色的金辉”和“燕子在水面上飞翔,快活地发出唧唧喳喳的叫声”这类老生常谈都应当抛弃。
写景时要抓住一些小小的细节,把它们适当地组合起来,使人读后闭上双眼也能看见画面。
如何写出受欢迎的小说?契诃夫信件中的11条写作技巧告诉你答案。
举例说,如果你这样写:破玻璃瓶碎片在磨坊的堤坝上闪闪发光,像明亮的小星星一样,而一条狗(或狼)的黑影像球儿样地一滚而过,——如果你这样写,你就写出了月夜。
如果你不嫌厌把自然现象同人们的行为等等作比较,那么你笔下的自然景色就写活了。
(致亚·巴·契诃夫,1886年5月10日,莫斯科)03、在心理描写上也要抓住细节,但愿您别老生常谈。
最好是别去描写人物的心情,应当努力使人物的心情在他们的行动中就清晰可见……不必追求众多的人物,作为作品重心的应是两个人:他和她……我是作为一个具有一定审美力的读者向你说这些话的。
我这么说也是为了使你在写作时不感到孤独。
创作中的孤独感是一种令人难受的东西。
不好的批评总比毫无反响好一些……不是这样吗?(致亚·巴·契诃夫,1886年5月10日,莫斯科)04、读作品时标点符号起着乐谱的作用。
而您作品中的标点符号却好像是果戈理描绘的市长制服上的钮扣:大量的省略号,看不到句号。
(致尼·阿·赫洛波夫,1888年2月13日,莫斯科)如何写出受欢迎的小说?契诃夫信件中的11条写作技巧告诉你答案05、不能老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写一种人、一个城市、一种有衬垫的裙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契诃夫小说的叙事艺术吴惠敏(安徽农业大学社科系,安徽合肥 2300036)摘 要:本文从外在特征、内在结构以及整体风貌三个层面,逐一剖析了契诃夫小说的叙事艺术。
指出 重复与 对白的叙事方式、淡化故事情节的抒情性叙事结构、冷静幽默的叙事风格是契诃夫叙事的主要特色。
关键词:契诃夫小说;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叙事风格中图分类号:I106 4 文献标识码:A托尔斯泰曾给予作为小说家的契诃夫一个极高的评价,称他为 无与伦比的艺术家,!而且还说: 我撇开一切虚伪的客套肯定地说,从技巧上讲,他,契诃夫,远比我高明!∀的确,契诃夫的小说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尤其是那别具一格的叙事艺术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小说家们。
如果我们从叙事艺术的外在特征、内在结构以及整体风貌三个层面,对契诃夫不同时期的小说加以剖析,就会明显地发现 重复与 对白的叙事艺术的主要特色。
下文我们将结合具体作品试作分析。
一重复是一种修辞学术语,它是诗歌最基本的修辞原则,也是小说叙事的重要手段,对强化作品主题、凸显人物性格、展现作者情怀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一次有意识的 重复都是意义增殖的过程,意味着作者的情感和小说的意义正在呈加速度的积累。
契诃夫深谙此理,在自己一生的小说创作中十分注意使用这种叙事手段并使之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契诃夫的早期作品就曾以这种 重复的叙事方式和籍此体现的喜剧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小公员之死∃(1883)、#变色龙∃(1883)最为脍炙人口。
前者通过小公务员因打喷嚏而向将军致歉请罪的4次重复,表现出小公务员一次比一次诚恳的心态和一次比一次恐惧的心理,既活化出一个心理变异的小人物形象,又揭示出沙俄专制统治的残酷;既滑稽可笑又透出辛酸的苦味。
在#变色龙∃中,契诃夫再次使用 重复的叙事方式,让警官出尔反尔、反复无常,在6次变化中写尽了他欺下媚上的卑劣心理和狡猾善变、趋炎附势的性格特征,也令读者识清了沙皇统治者的虚伪面目。
契诃夫的中晚期作品依然一以贯之地运用着这种 重复叙事手段,不过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了。
在中篇小说#草原∃(1888)中,重复表现为一种写景、一种意象、一种情绪。
小说开头的一段景物描写,伴随着小主人公的旅程,多次出现在读者眼前:平原、矮山、杂草、石堆,悲鸣的鹬鸟、田凫,炎热的空气,忧郁的歌声%%这些不断重复的相同或相似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沉闷、单调、乏味的情绪。
而且随着不断的重复,这种情绪层层叠加,由浅淡而浓郁,弥漫在字里行间,显得了无边际。
而在#套中人∃(1989)中,契诃夫主要使用了 话语重复的方式,将 千104#江淮论坛∃2001年第5期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作为主人公的口头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这一类人胆小怕事、惶惑不安、因循守旧的性格特征。
在#宝贝儿∃(1898)中,契诃夫又选择了性质类似的 事件重复。
女主人公从来没有自己的思想,跟戏院经理结婚,她乐于说戏:跟木材商结婚,她只说木材:跟兽医结婚,她又总是重述兽医的想法,最后竟然整天跟着情人的儿子念小学课本了。
在4次类似事件的重复中,契河夫嘲笑了俄罗斯旧式妇女的愚昧无知,批判了她们对婚姻、家庭、丈夫以及孩子所抱有的荒谬思想。
在他看来,作为一个90年代的妇女,如果没有独立的思维能力,对周围之事无法形成自己的见解,那么纵然具备贤妻良母的所有美德,也远远称不上是一个优秀的俄罗斯女性。
对白是契诃小说叙事艺术的另一个显在特征。
这与他从童年时代就培养起来的戏剧爱好密切相关。
这种爱好使他创作出了一批颇具戏剧性的小说作品,有些小说简直就是独幕或多幕的待演剧本,如#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胖子和瘦子∃(1883)、#歌女∃(1886)、#宝贝儿∃等等。
这些小说的叙事完全依靠 对白来推动,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格本质也通过 对白得以实现。
这里的 对白已经成为叙事本身,离开 对白,小说便不复存在了。
契诃夫将 对白这一戏剧的叙事方式成功地移植到小说中,形成了自己独持的叙事特色。
契诃夫驾驭 对白的超凡能力在创作伊始就显示了出来,创作于1881年的#在车厢里∃正是一个本绝好的例证。
小说生动地描写了主人公的一段旅程,从火车出站的第一遍铃声到驶入下一站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作者的叙述,却始终昕得见来自不同声口的 对白。
当第一遍铃声响起时,我们似乎置身于一种群口 对白的混乱之中,月台上旅客和宪兵的对白。
火车上列车长和胖先生的对白,好不容易挤上车的旅客与失散在车窗外的友人的对白、惊魂甫定的旅客间的对白此起彼伏;第二遍铃声响起时,我们听到的是列车员和一位老人的对白;到了第三遍铃声响起时,车厢里再次传出了一片杂乱之声,列车长与逃票者、丢票者以及付了钱没有得到票的人都发生了冲突,于是,一人与多人之间的对白则不绝于耳。
当火车开动起来一切喧闹之声消失过后,我们又听到一种窃窃私语,两位萍水相逢的异性旅客开始了罗曼蒂克的对白。
最后,当火车驶入一个小站再也无法启动时,火车头边剩下的就只有列车长与火车司机的对白了。
这些不同的对白,对渲染气氛、刻画人物、烘托环境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契诃夫中的后期那些抒情心理小说中, 对白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对展开叙事、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等等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苦恼∃(1886)、#村妇∃(1891)、#女人的王国∃(1894)、#在峡谷里∃(1901)等均属此列。
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抽掉契诃夫小说的那些 对白,一定会使作品失去原有的魅力,甚至会削弱契诃夫在世界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因为即使是那些真正体现契诃夫精神内核的非戏剧性作品,也同样显示了 对白的不可或缺。
二我们常说契诃夫是19世纪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这是因为他与其他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不同,正处于世纪之交。
他在激变的西方文化中更多地感受到了新出现的前卫流派的冲击,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回应了这些冲击,对旧文学的理性传统作了某种程度上的反叛。
正如托夫斯泰所言: 在契诃夫身上%%写实的笔法有了很不寻常的发展。
&同时他还认为 契诃夫的写作手法已经登峰造极%%那些小说完全是一种精工的细木器,其实并没有内在的、一条线的连系。
∋这种没有悬念、没有巧合、没有曲折、没有戏剧性的冲突、没有主线情节,只有一些琐碎的叙述、零散的意象、微末枝节的描写的新的写作方式,形成了契诃夫中后期小说的情节特点。
创作于19世纪80年代中期的#苦恼∃(1886)、#万卡∃(1886)、#安纽黛∃(1886)等小说,最早体现了这种特色。
这批作品并无情节可言,契诃夫基本废弃了满足人们好奇心的悬念、巧合,撇开了戏剧性的冲突。
它们与传统小说(甚至与契诃夫早期作品)相比,明显缺少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情节,有时在结构上显得不那么严谨。
这些小说并不注意外在形式的精巧,刻意追求的却是人物在特定场合产生的某种特定情绪。
每一篇作品都弥漫着作者发自内心深处的与作品主人公心心相印的自然抒情,这种抒情最终构成了作品恬淡又抑郁的诗境。
即使在那些故事本身很强、很容易出彩的题材中,契诃夫也极力淡化情节,强调小说叙事的抒情性。
如在#精神错乱∃(1888)中,大学生瓦西里耶夫被同学拉去逛妓院,在这里作者并没有描写娼妓们的悲惨身世,也没有反映她们遭受凌辱的悲苦场面,只是侧重描写了妓女们接客时的精神状态。
在#套中人∃里,契诃夫甚至没有安排一个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仅仅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连缀成文,但是却生动地刻画了别里科夫这个漫画式的人物形象,令读者捧腹,也令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契诃夫的忧郁,尤其在小说结尾,作者更是强化了这种情感,让人们生出无限的忧虑。
在中篇小说#主教∃(1902)里,契诃夫用强烈的感情描写了死亡的来临,却没有说出主教之死的原因。
对此,英国小说家毛姆颇有微词,他认为如果换一位作家去写, 他就会写出死亡的原因,并将此作为小说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毛姆在随笔#读契诃夫∃中象这样的微词还有多处,比如他还认为契诃夫总是 把他的人物笼罩在某种气氛中 ,使人们 所看到的只是他们的灵魂 。
总之,毛姆认为契诃夫的小说没有故事性,且过于强调作品的某种氛围。
而这恰恰印证了契诃夫小说淡化故事情节的抒情性叙事结构的特色。
另外,契诃夫还有一些被称为 散文式结构 的小说,如#草原∃、#没意思的故事∃(1889)、#决斗∃(1891)。
这类小说不露经营的痕迹,自然勾连,疏密相间。
它们看似没有结局,在情节进展中便收笔,形成一种开放格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索余地。
这种结构看上去漫不经心,似乎信手写来,实则是呕心沥血,千锤百炼的结果,且起到了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
正如托尔斯泰所言: 他仿佛把文字丢来丢去,结果却象印象派画家似的,他的涂抹却有了极妙的成就。
)实际上,契诃夫独具特色的叙事结构也曾对20世纪的中国文坛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如从鲁迅的#风波∃、#在酒楼上∃,从沈从文的#静∃、#丈夫∃,从沙汀的#俄国煤油∃、#恐怖∃等作品中都可捕获到一种情节淡化的痕迹,也可感受到那种契诃夫式的强烈的抒情气氛。
三契诃夫小说具有冷静的叙事风格,这既是他终生从事医学、自觉遵循科学精神的一种体现,又是他严格履行客观写实的创作原则的必然结果。
他认为作者应该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去写作∗;作者不应该是作品中人物及其言行的审判官+;作者的态度越客观所产生的印象就越有力,。
他从不在小说中加入说教意味,也不在小说中直接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怀,只是把一幅幅真实的社会生活画面客观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他的倾向和情感,在创作早期总是隐蔽在那些明快、欢乐和幽默的描写中,创作中后期又常常隐蔽在那些表面冷淡和极度客观的描写里。
比如在中期作品#万卡∃和#苦恼∃中,契诃夫对皮鞋铺童工万卡的痛苦和彼得堡赶车人姚纳的厄运怀着深深的同情,但在小说中却并不和他们一起痛苦和哭泣,而是保持着 客观 的描写,保持着 冷心肠 ,将自己的同情心巧妙地交织在作品的形象之中。
这种客观的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言,恰好构成了一种近似背景的东西,−在这种背景之上,万卡和姚纳的悲惨遭遇更105试析契诃夫小说的叙事艺术106#江淮论坛∃2001年第5期为突出和强烈。
这里含蓄、客观的描写,不仅没有遮蔽契诃夫鲜明的倾向性,反而在字里行间清晰地传达出他的爱和恨。
这种不动声色、冷静客观的叙事特色,使得小说在平静的表层下涌动着熔岩般灼热的感情激流,也使得小说更加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契诃夫还常常将这种冷静的笔法与幽默相交织,形成一种含蓄诙谐的叙事风格,使读者在荒唐可笑的喜剧情景下领悟到深刻沉重的悲剧内核。
契诃夫的小说创作自始至终贯穿着幽默的因素,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从早期令人捧腹的滑稽小品,到中期 抒情心理小说中常见的含泪微笑,再到后期#套中人∃、#宝贝儿∃的讽刺与嘲笑,契诃夫走过了一条充满幽默的叙事之路。
1880年契诃夫初登文坛时的两篇处女作就发表在当时著名的幽默刊物#蜻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