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戏曲人物教学设计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戏曲人物》说课稿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戏曲人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5427c8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4.png)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戏曲人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0课戏曲人物》是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戏曲艺术,通过欣赏和分析戏曲人物的形象、服饰、表情等特点,使学生对中国戏曲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戏曲人物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戏曲人物。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但是,对于戏曲艺术这一领域,他们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了解戏曲艺术。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戏曲人物的服饰、表情等方面有一定的好奇心,可以抓住这一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戏曲人物,能够绘画出戏曲人物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美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戏曲人物,能够绘画出戏曲人物的形象。
2.难点:把握戏曲人物的服饰、表情等特点,准确表现戏曲人物的形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戏曲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提供戏曲人物范画,供学生临摹和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戏曲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戏曲艺术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与讨论:展示戏曲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戏曲人物的服饰、表情等特点,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知识讲解:介绍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讲解戏曲人物的造型、表情等方面的要求。
4.实践环节:提供戏曲人物范画,引导学生进行临摹和实践,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富有个性的戏曲人物作品。
小学美术_戏曲人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戏曲人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e4b1f6b67ec102de2bd8970.png)
《戏曲人物》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请听老师描述一段话,猜是哪种艺术表演形式?(一开场锣鼓想罢,演员们粉墨登场了!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十几个空翻,精彩的武打和那如梦如幻的布景,让人身临其境,惊叹不已!)谁猜出来了?对,就是戏曲。
接下来,我们看一段戏剧表演(播放视频《三打白骨精》片段),同学们看得很认真,那这是一出什么戏?你们喜欢哪个角色?给你什么感受?那当中国水墨艺术与戏曲人物相结合,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课题《戏曲人物》。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1)师提问:1.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剧种?2.你能说出几种戏曲人物的行当?引导学生讨论,并分别介绍课前收集到的资料。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来,大家都对戏曲有了一定的认识,那我就考考大家,这里几幅图,看谁能快速的说出人物的角色和行当。
(播放课件图片)。
生介绍戏曲的行当及其各自的特点。
教学意图:为本科学生学习做铺垫,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2)在众多的戏曲中,京剧成为了我国的国粹,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感受京剧带给我们的无限魅力(播放京剧视频)。
戏曲艺术的魅力体现在哪里?(精致华美的服饰......)对,不仅在于服饰的精致华美,还与表演艺术家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就这样在这小小的一方舞台上,却演绎着悲欢离合,人生百态,那现在谁能上台给我们表演一下你喜欢的戏曲人物呢?戏曲艺术是我国的瑰宝,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不能将它遗忘,而应该怎么做?(传承和发扬下去!)教学意图:感受京剧的魅力,了解戏曲艺术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3)欣赏大师作品。
有这样一位画戏大师,他画的戏曲人物,虽寥寥几笔,却妙不可言,将“写意传神”发挥到极致!它是谁呢?对,关良先生。
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教育工作者。
我们一起欣赏他的作品,看他是怎样用中国画的表现技法表现戏曲人物的?(首先,他抓住了瞬间的动态之美。
其次,重点表现人物的眼神和表情,最后,采用勾勒法和没骨法两种国画技法。
10.戏曲人物-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0.戏曲人物-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26a5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c.png)
10.戏曲人物-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戏曲文化和戏曲人物。
2.掌握绘画素描的基本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讲解戏曲人物的特点和基本构造。
2.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描绘。
三、教学难点
1.如何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
2.如何使用线条表现人物。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展示几张戏曲人物画像,让学生猜猜是哪个角色。
2.讲解
1.介绍戏曲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2.介绍戏曲人物的分类和特征。
3.详细讲解人物构造和线条表现。
3.示范演练
1.老师先在黑板上绘制一些戏曲人物的简单线条轮廓。
2.学生们观察,模仿并练习,重点是练习人物面部、服饰和动态姿态。
4.实践练习
1.要求学生选定一个喜欢的戏曲人物,在练习纸上用铅笔绘制轮廓,加入细节描绘人物形象。
2.班内学生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对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5.小结
老师总结和点评学生们的绘画作品,夸赞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提出明显的问题和不足,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规范的画法。
五、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主要在皮毛上介绍了戏曲人物的构造和表现方式,为学生学习人物画打下了基础。
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细致地体会人物的特征和细节之处,希望在下一节课程中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
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自主性更强,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戏曲人物》示范课教学设计【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人美版)】
![《戏曲人物》示范课教学设计【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f4eae10b4c2e3f562763c7.png)
《戏曲人物》教学设计教材解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也是国画系列的一部分。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京剧有些粗浅的了解,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京剧艺术的造型特点,师生应共同搜集相关的图片、视频,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更好地掌握学习戏剧人物的表现方法。
教材中编入了叶浅予的中国画作品《白蛇传》,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如何用国画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戏剧人物。
教材中选择的剧照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人物的开象特点,了解京剧人物独特的服饰、造型和表演特色。
教材中还选用了几幅字生表现戏剧人物的作业,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学习戏剧人物多样的表现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等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2.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戏曲人物行当、面部、服装相关知识,掌握水墨技法。
教学难点用水墨画形式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画,造型准确,色彩丰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学生准备: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这是什么戏曲?有哪些人物形象?给你什么感受?学生跟着录像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引出课题:戏曲人物二、新课讲授1.初识戏曲,了解人物。
(1)教师结合学生课下搜集关于戏曲材料,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剧种?最有代表性的是哪种?小结:五大剧种:京剧(最具代表)、越剧、豫剧、黄梅戏、粤剧。
(2)教师出示京剧人物图片,提出问题:你知道他们是哪个角色吗?小组讨论这四个戏曲人物造型有什么不同?小结:妆容:生、旦妆容清秀;净为大花脸;丑为小花脸;眼神:传递喜怒哀乐;服装:色彩丰富造型优美。
(3)出示戏曲表演片段,提出问题:戏曲人物动作有什么特点?你能模仿一下吗?小结:夸张、有节奏感。
2.欣赏作品,研究画法。
(1)出示叶浅予的《白蛇传》。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10课 戏曲人物》(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10课 戏曲人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614e1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5.png)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10课戏曲人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戏曲人物》是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第10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戏曲人物的特点,学会用绘画表现戏曲人物的形象和神态。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戏曲的基本知识、戏曲人物的形象特点、绘画表现方法等。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资料,便于学生欣赏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戏曲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局限于电视、电影等媒体的表现,对戏曲的内涵和特点认识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绘画的基本技巧,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戏曲人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认识戏曲人物的形象特点,学会用绘画表现戏曲人物的形象和神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欣赏能力和绘画技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认识戏曲人物的形象特点,学会用绘画表现戏曲人物的形象和神态。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戏曲人物的特点,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戏曲人物的生动形象和神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和戏曲人物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戏曲人物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绘画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0课戏曲人物》2.图片资料:优秀戏曲人物绘画作品、戏曲表演视频等。
3.绘画材料:水墨、毛笔、画纸等。
4.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戏曲的基本知识,引发学生对戏曲人物的兴趣。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0课 戏曲人物》 广西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0课 戏曲人物》 广西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fbef2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3.png)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0课戏曲人物》(广西版)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戏曲中的四大行当和角色扮演的特点;•掌握人物造型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通过模仿功夫表演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肢体表现能力和感知能力;•训练学生的色彩感知与配色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材料:黑白素描纸、彩色卡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教学环境:充足的光线,宽敞的课堂。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老师播放经典戏曲片段,让学生感受戏曲演员的身体表现和肢体语言。
2.导入主题,引导学生探究戏曲中不同行当的特点。
学习(30分钟)1.老师讲解戏曲中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的特点和代表角色,铺垫人物造型的基础知识。
2.老师示范不同行当的角色造型,让学生亲眼感受和体验行当的不同风格和特点。
3.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的角色进行素描练习,重点训练人物的基本姿态、手势和面部表情的表现方法。
4.学生根据所选角色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色彩和配色方案进行彩绘。
讨论(1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经历和感悟;2.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角色的形象、气质和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戏曲角色的表现特点。
创作(30分钟)1.学生模仿戏曲演员的动作和表情,进行肢体表演训练,并在之后的创作中应用。
2.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形象和风格,进行立体造型创作,切割卡纸,进行拼贴和组合,完成三维立体的戏曲人物形象。
总结(5分钟)1.老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并向同学们介绍所选角色和配色的意义;2.老师总结并点评本次课程,提出下一个课程的预告和期望。
教学建议1.本课程涉及肢体表演、立体造型和彩绘,需要教师在教学前期进行示范和操作演示,以利于学生掌握技能;2.本课程涉及到人物形象和色彩的表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3.推荐配合实际戏曲演出或影片素材观看,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不同角色的形象、表达和特点。
六年级美术上册《戏曲人物》教学设计-人美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戏曲人物》教学设计-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0fb8127cd184254b353530.png)
《戏曲人物》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一册第三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也是国画系列中的一部分。
六年级是小学高年级的学段,学生已掌握一定的水墨常识和表现技法。
应引导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传统京剧中人物造型、服饰特点及其相关知识,深入了解水墨技法的综合应用,感悟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体验我国民族艺术的美感,激发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以探究、尝试结合讲授、演示,让学生逐步获得学习经验。
同时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了解并把握知识点。
本课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了解、尝试、体验、分析和探究。
从而联系新旧知识完善知识体系并习得学习经验。
教学目标:认知:了解我国传统京剧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表现方法。
技能:能利用国画媒材和水墨技法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重点:1、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2、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难点:捕捉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运用笔墨变化大胆表现。
资源准备:学生:京剧相关图文资料、中国画工具等。
教师:课件、实物投影、字卡、作业展示纸、国画演示用具、京剧人物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观赏视频,引出课题1、欣赏水墨画视频片断2、小结并出示课题:《戏曲人物》【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欣赏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戏曲世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导入新课。
二、欣赏图片,了解京剧相关知识1、京剧基础知识2、认识人物行当(课件图片)【设计意图】图片音与画的结合,展现京剧艺术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在观赏过程中了解京剧行当相关知识,感受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积累创作素材,为下一步表现人物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三、游戏、感受,抓住人物特征(播放课件)1、快速抢答2、交流喜爱的形象小结:戏曲人物生动传神,他们真正体现了中华戏曲文化的精髓。
六年级美术《戏曲人物》(教案)
![六年级美术《戏曲人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86d23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4.png)
六年级美术《戏曲人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起源、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戏曲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戏曲人物的基本画法和表现技巧。
4.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戏曲的基本知识介绍2. 戏曲人物的造型特点3. 戏曲人物画的基本技巧4. 创作指导5. 作品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1. 戏曲的基本知识2. 戏曲人物的造型特点3. 戏曲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四、教学难点1. 戏曲人物的脸谱绘制2. 戏曲人物的动态表现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材、戏曲人物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彩笔、水粉、素描纸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戏曲表演视频,引起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起源、分类和特点。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戏曲人物图片,学生分析其造型特点。
5. 实践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戏曲人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
6. 创作指导:教师讲解戏曲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如脸谱绘制、动态表现等。
7.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一幅戏曲人物画。
8.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10.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八、课后作业1. 观看一场戏曲表演,了解其剧情和人物特点。
2. 绘制一幅戏曲人物画,体现人物的动态和脸谱特点。
九、评价方式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品进行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十、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计划用时40分钟,包括课堂讲解、实践环节、作品展示和评价等环节。
六年级美术上册《戏曲人物》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美术上册《戏曲人物》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e2d26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8.png)
3.合作交流,共同成长:
(1)鼓励学生相互欣赏、评价作品,学会取长补短,提高绘画水平。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戏曲人物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戏曲艺术,了解不同地域、流派的戏曲特色。
六年级美术上册《戏曲人物》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层面: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起源、发展、流派及其特点。掌握戏曲人物造型的基本元素,如脸谱、戏服、头饰等,并能运用这些元素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戏曲人物作品。
2.技能层面: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技巧表现戏曲人物形象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运用能力,如水彩、水粉、马克笔等。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能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戏曲人物作品。
1.播放戏曲片段:在课堂开始时,播放一段经典的戏曲片段,如《红楼梦》、《水浒传》等,让学生初步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图片展示:展示一组戏曲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人物的特点,如脸谱、戏服、头饰等。
3.提问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这些戏曲人物分别来自哪些剧目吗?”“他们的人物特点有哪些?”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引导学生了解和感悟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教学难点:
(1)如何帮助学生突破造型、表情等绘画技能方面的困难。
(2)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创作实践中,形成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3)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理解戏曲艺术的美。
小学美术_六年级下册 第十课 戏曲人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六年级下册 第十课 戏曲人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05b8fac964bcf84b9d57bcf.png)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十课戏曲人物教学内容与目标认知: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情意: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探究中,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能力: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这种形式完成一幅表现京剧人物的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以及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方法。
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的造型特点。
学习材料:京剧相关的图片、中国画工具材料。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放松一下,能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我们新的一课。
(放影片师生互动)通过影片我们深切感受到外国朋友对中国戏曲的喜爱和崇拜,最为中国人我们我们应以为傲,并通过学习将其传承下去。
好,上课!一、复习导入板书----戏曲人物二、学习新课小队长带领大家根据课前收集材料共同讨论解决四个问题。
(一)、汇报交流:------课件-------1、一组你们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戏曲人物与画中人物的服装有什么变化?)生:动作都很美,很舒展。
服饰都简单色彩少了。
师:总结的真全面,这在国画中叫取舍,舍去繁琐的服饰纹理细节,只取最能表现人物形象的主线。
------课件------2、二组你们讨论的问题是什么?(生:戏曲人物与画中人物用什么传达表情与神态?师:接着说,用什么?生:眉眼。
师:到底是不是眉眼?边看影片,边互动模仿)师:从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也看出来,确实是用眉目传达。
怎样把戏曲中的眉目传情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是戏曲武松中人物神态,这是中国画中人物神态,愤怒的武松眉眼都要竖起来了,再看凶狠的大官差的眼睛瞪得大大,中间眼球用竖线更体现他的凶狠,而这个胆子小的官差,眼睛是用什么表示的?黑点。
给人以胆小如鼠的感觉。
-------课件------3、三组你们讨论的问题是什么?(生:戏曲人物的动作有什么特点?)接着说什么特点?生:动作很美,恨放的开,师:你总结真准确,戏曲人物的动作即有舞蹈之美,又有武术之刚劲有力。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戏曲人物》教学设计.doc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戏曲人物》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b5ae40e5964bcf84b8d57be4.png)
《戏曲人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也是国画系列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京剧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明珠。
京剧舞台上的角色并不是以生活中的本来面貌出现的,而是根据角色的特征,在化妆、服饰等方面加以艺术概括和夸张,其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十分丰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传统京剧中人物造型、服饰特点以及相关知识,感悟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体验我国民族艺术的美感,激发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的相关知识,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学习运用水墨画的的方法表现戏曲(京剧)人物。
3.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绘画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国画中用笔用墨的方法。
难点:将戏曲(京剧)人物表现得生动、有趣。
四、教学准备:京剧相关资料、微视频、范画、国画工具等五、教学过程:(-)欣赏京剧人物,感受魅力。
1. 欣赏戏曲短片,请学生说说短片中唱的是什么传统文化?2. 这是中国的国粹——京剧。
它博大精深,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些特别的京剧人物。
刚才片中看的的这些人物是什么故事里的?你们了解他们吗,请学生简单说说。
3. 京剧人物大多是历史故事或小说中的人物,介绍人物角色(生、旦、净、丑*教师简单介绍人物角色,提问:你觉得这些人物中哪位最有魅力?具体说说。
(服饰。
头饰、道具、化妆、动作等)4. 教师小结:戏曲人物的化装艳丽,服饰精美,各种动作也夸张、洒脱,这么独特的戏曲人物大家想不想画下来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画戏曲里面的人物。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短片切入主题,引发学生学习戏曲人物的兴趣。
初步了解戏曲人物的角色特点。
]板书课题:戏曲人物(二)观看微视频,感受笔墨基本变化,学习国画人物绘画过程。
1. 欣赏戏曲人物和国画戏曲人物,通过对比,找出绘画与真实戏曲人物的不同特点。
画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画家们的戏曲人物作品,(出示国画作品)同学们知道这几幅是什么种类的画吗?(国画)国画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大家以前学过国画是用笔、墨和色彩来表现事物,其实国画就是笔墨艺术,我们先回顾一下国画里用笔用墨的方法。
六年级美术下册《戏曲人物》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美术下册《戏曲人物》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d11d6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3.png)
3.学生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学生对于创新和个性化的表达有着较高的期待,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勇于尝试,发挥自己的独特见解。
难点:针对学生绘画技能水平的差异,如何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重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难点: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美术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富有戏曲氛围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戏曲人物,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关注戏曲人物所蕴含的道德观念、人生哲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融入作品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戏曲人物的绘画技能,更能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六年级美术下册《戏曲人物》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戏曲人物的基本造型元素,如脸谱、戏服、头饰等,并能够运用这些元素创作出自己的戏曲人物作品。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美术语言表现戏曲人物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掌握戏曲人物造型的基本规律,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六年级美术《戏曲人物》(教案)
![六年级美术《戏曲人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350ea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9.png)
六年级美术《戏曲人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戏曲人物的基本特征,欣赏不同地方戏曲的服饰、道具和表演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创作戏曲人物形象。
3. 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戏曲人物的服饰特点2. 戏曲道具的种类和作用3. 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4. 绘画和手工制作方法5. 创作戏曲人物形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戏曲人物的基本特征,学会绘画和手工制作方法。
难点:创作出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戏曲人物形象。
四、教学准备1. 收集戏曲人物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工具。
3. 安排合适的表演场地和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戏曲人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戏曲人物的服饰、道具和表演特点。
2. 讲解:讲解戏曲人物的服饰特点、道具的种类和作用,以及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创作戏曲人物形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价他人的作品,互相交流创作心得。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戏曲人物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6. 拓展: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戏曲文化,欣赏不同地方的戏曲表演,提高审美情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技能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戏曲人物特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对戏曲文化的认知和热爱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总结。
2. 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看是否适合学生实际情况。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戏曲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戏曲人物的特点。
2. 邀请戏曲表演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戏曲文化。
3. 举办戏曲人物绘画和手工制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0课戏曲人物》广西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0课戏曲人物》广西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41f65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4.png)
教学设计: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戏曲人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戏曲人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戏曲人物的基本特征,如生、旦、净、末、丑等角色。
2. 学习戏曲人物的画法,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技巧。
3. 欣赏和分析经典戏曲人物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戏曲人物的基本特征和画法。
2.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做到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构图合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绘画教材、戏曲人物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戏曲音乐,引起学生对戏曲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 讲解:讲解戏曲人物的基本特征,如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并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各个角色的特点。
3. 示范:教师示范戏曲人物的画法,讲解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技巧。
4. 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绘制戏曲人物,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戏曲人物基本特征生、旦、净、末、丑2. 戏曲人物画法技巧线条、色彩、构图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或朋友,尝试绘制一幅戏曲人物画。
2. 选择一幅经典戏曲人物作品,分析其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特点,写一篇赏析文章。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戏曲人物的基本特征和画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戏曲文化了解较少,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戏曲文化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戏曲人物》教案(合集五篇)
![《戏曲人物》教案(合集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a109f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f.png)
《戏曲人物》教案(合集五篇)第一篇:《戏曲人物》教案《戏曲人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戏曲艺术形式和戏曲人物角色行当的知识。
2、能力目标:学会表现人物特征,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艺术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欣赏戏曲人物造型,了解戏曲人物角色行当的知识,用绘画的形式创作一幅戏曲人物画。
教学难点:戏曲人物造型表现和画面人物的构思、布局、技法和色彩掌握和表现。
教学过程:1、看戏曲,认识戏曲艺术。
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
戏曲所包括的艺术形式。
文学:剧本是戏曲的根本,是文学的形式之一。
音乐:戏曲靠演员演唱曲调传达剧情。
舞蹈:戏曲靠人物动作造型表演吸引人的视线。
美术:戏曲人物的造型、服饰、舞台背景都是美术的范围。
综上所述,戏剧是视觉(看)与听觉(听)、时间(表演所需用的时间、戏剧所展示的时期)与空间(表演所需用的场地,戏剧所展现的虚拟场景宫殿、战场、战斗等)的综合艺术。
2、讲戏瞄人物,感受戏曲艺术的熏陶。
同桌之间讲一讲自己看过的戏曲,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戏曲人物。
3、说戏角色行当知识。
教师介绍戏曲人物角色行当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戏曲人物角色的造型。
生: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生行化妆一般都是素脸,即略施脂粉以扮俊。
旦:女角的统称。
旦角的化妆只是略施脂粉,角色和个性要靠表演及服饰等方面表现。
净:俗称花脸,所扮演的角色多为朝廷重臣。
以面部化妆运用图案化的脸谱为标志,因人设谱。
丑:男角中一般社会地位不高的劳动人民。
有些是机智、善良、有正义感的幽默角色,有些是阴险狡猾、贪鄙自私的小人。
4、画戏曲人物造型。
教师以某一戏曲人物形象为创作对象当堂演示人物画的作画过程,使学生在感官上得到一定的满足?教师示范时,注意从构思、构图、色彩的运用等技法知识来讲解:5、教师讲述作业要求。
学生进行临摹或改画练习:尝试用水墨技法按课本提供的戏曲人物临摹步骤图例进行临摹或改画、添画。
6、学生做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10课戏曲人物(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10课戏曲人物(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aaf3d4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e.png)
第10课戏曲人物(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元素,如生、旦、净、末、丑等角色。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剪贴、拼贴等手法创作戏曲人物形象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合适的材料,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戏曲人物作品。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欣赏和分析戏曲人物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的能力。
3. 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戏曲人物造型的基本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3. 培养学生欣赏和表现美的能力,提高生活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戏曲的基本元素:生、旦、净、末、丑等角色。
2. 戏曲人物的造型特点:脸谱、服饰、化妆等。
3. 戏曲人物的表现手法:绘画、剪贴、拼贴等。
4. 创作戏曲人物作品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戏曲人物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
难点:如何运用绘画、剪贴、拼贴等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戏曲人物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戏曲人物图片、教材等。
2. 学具:绘画工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戏曲视频,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戏曲的基本元素、人物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
3. 欣赏与分析:展示戏曲人物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其特点。
4. 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绘画、剪贴、拼贴等手法创作戏曲人物作品。
5.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选择材料和手法进行创作。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第10课戏曲人物2. 内容:戏曲的基本元素、人物造型特点、表现手法、创作步骤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运用绘画、剪贴、拼贴等手法创作一幅戏曲人物作品。
2. 家庭作业:收集关于戏曲艺术的知识,进行深入了解。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0课《戏曲人物》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0课《戏曲人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c6c30a856a561253d36fc1.png)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0课《戏曲人物》教学设计第10课戏曲人物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应会: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重点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教学过程第一节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A. 这是什么戏曲?B. 有哪些人物形象?C. 给你什么感受?D. 跟着录像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3. 板书课题《戏曲人物》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模仿人物动作。
三、讲授新课 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介绍。
旦角的行家。
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
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3.讲解绘画方法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征。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
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戏曲人物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在了解有关京剧人物的脸谱、服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戏曲人物的造型细节美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临摹、写生或创作。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应会:学习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准备
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砂纸,彩笔,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A、这是什么戏曲
B、有哪些人物形象
C、给你什么感受
D、跟着录像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3、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二、讲授新课
)
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我们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旦角的行家。
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
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与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等。
B、欣赏对比《将相和》与《戏曲人物》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
'
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
重点欣赏服饰及脸谱。
绘画风格有何不同
3、讲解绘画方法
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征。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
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
D、勾线上色。
4、欣赏借鉴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
三、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四、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五、板书设计
~
戏曲人物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旦行: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
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丑行:文丑、武丑。
{
…
课后反思
《戏曲人物》这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以我国传统的戏剧表演为题材内容设计的课,通过欣赏、画脸谱、画戏剧人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各种戏曲有所了解,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使之对传统艺术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通过欣赏、认识,引导学生来认识、表现脸谱形象和人物动态,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
本课教学通过画戏剧脸谱和画戏剧人物两个活动,使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戏剧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表现方法及步骤,画出自己了解、熟悉的戏剧脸谱和戏剧人物。
在题材内容上主要体现了我国传戏曲人物的化妆、服饰和动态形象,原教材对表现方法并没有限定,可以是线条刻画、色彩涂画、也可以是水墨表现,而我在教学中选用了装饰画这一形式,一是环境条件和工具得限制;二是引导学生把现代和传统的艺术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来。
在高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学生的绘画表现已经逐步脱离低年级的意象期,他们更希望像成人一样作画,所以教学中应多注重技法和知识性,融欣赏与技能训练为一体。
这节课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是:欣赏了解——分析回顾——尝试应用——示范概括——创作表现——评价鼓励。
首先通过一段Flash动画的欣赏让学生从视听上感受戏曲的一些形式美,结合学生平常对戏曲的了解,让学生讨论,分析出戏曲人物的独特美,包括化妆、服饰、道具、动作造型等,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创作欲望。
接着,在分析回顾的环节中,以一组画家的戏曲人物作品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用笔用墨技法,回忆以前学过的一些国画技法,比如说运笔、浓淡等,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国画基本技法在具体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在对绘画步骤的示范中,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不仅掌握绘画人物的一般方法、步骤,还注意到表现画戏曲人物时所运用到的绘画技巧,比如夸张、装饰手法的应用,线条的流畅、变化,上色时的干、湿控制等。
最后在通过一组画家和学生的作品,让学生领会到“画有法,而无定法”,从而让学生在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大胆创新,画出富有个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总的来说,这一课的教学流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经探究理解之后进入想象和创作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和创作过程。
学生琳琅满目的作品也体现了他们充满想象力的创造!
当然这一课的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自己讲的太多,还有就是对学生主动积极性的培养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