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二)及参考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记叙文阅读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记叙文阅读2020重庆A--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赔偿余显赋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
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
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
”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
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
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
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我停止唱歌,加快了脚步。
身后又传来了喊声:“先生,请停一下。
”我倒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
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
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
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盘:“这就是啊!”⑤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大声问道:“咋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
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
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
简直是极品!⑥老人举起泥塑,“噗”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
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
”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
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
但是,绝不能是棉团。
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
“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
”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
“那……年轻人?”“是我儿子。
”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
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目录【一】真假近视都是不可逆的 (1)【二】人脸识别的漏洞 (2)【三】磷虾也能搅动大海 (3)【四】虫瘿:植物上的育婴房 (4)【五】小心!书可“杀.人” (5)【六】蓝色生物为什么这样少 (6)【七】中药禁忌要讲明白 (7)【八】海洋“黑洞” (9)【九】混合词:词语中的“混血儿” (10)【十】蝴蝶没了 (11)【十一】人类的建筑文明会终结吗 (12)【十二】港珠澳大桥:伶仃洋上的亮丽风景 (13)【十三】说“裳” (15)【十四】大脑瞬间的愚蠢 (16)【十五】《流浪地球》的科学奥秘 (18)参考答案 (19)【一】真假近视都是不可逆的①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呈现低龄化、度数高的特点,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很多家长认为假性近视或低度的真性近视是可逆的。
在门诊中,经常有近视患儿家长问:“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的视力恢复正常?”一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
而在调查中,居然有近五成的家长不知道近视是不可逆的。
②事实上,如果是真性近视,无论中低度还是高度近视,都不可逆。
假性近视实际上是调节痉挛,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收缩不能放松所致。
对这种类型的“近视”,通过放松调节,多看远处,必要时辅以睫状肌麻痹药物使用,是可以恢复部分视力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假性近视,不过是即将步入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临床上很少有一直能维持视力而不近视的青少年近视患者。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方法能够逆转真性近视或者阻止假性近视转变成真性近视。
现有的任何方法,都只能延缓近视发生的时间和进展速度。
③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进展,并非一朝一夕。
刚出生的婴幼儿都是远视眼,一般而言,4—5岁的孩子应该具备2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6—8岁的孩子应当具有100度到150度的远视储备。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说明文阅读
2020年中考语⽂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说明⽂阅读2020年中考语⽂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说明⽂阅读2020杭州--阅读下⾯的⽂本,完成⼩题。
近视漫谈眼睛是⼈体最重要的器官之⼀,它让我们把这个美好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
你知道它是怎么⼯作的吗?打个⽐⽅,眼睛就像⼀台精密的照相机,⾓膜和晶状体组合成了相机的镜头,眼睛通过这个“镜头”调整焦距,从⽽看清远近距离不同的物体。
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变⼤,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膜上,从⽽看清近处物体;反之,则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眼睛近视,主要是这个“镜头”的调焦功能失灵,不能精准地将物体的实像会聚在视⽹膜上。
近视轻则影响正常⽣活、⼯作,重则引起视觉疾病,如视⼒障碍、视⽹膜脱落等。
据调查,⽬前我国近视患者⼈数已多达6亿,其中青少年占了很⼤⽐例,视觉健康形势极为严峻。
青少年近视,除了先天性遗传因素外,主要是环境因素:⼀是眼睛近距离使⽤时间长、强度⼤,⽤眼⾓度不合理,加重了⽤眼负荷;⼆是缺少户外活动。
当今⼤部分青少年学习压⼒⼤,长时间看书、写作业,有的还沉迷于⼿机、电脑等电⼦产品,户外活动时间普遍不⾜。
⼤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减少⽤眼负荷、每天户外活动超过2⼩时,能减少50%的近视发⽣风险。
物理学中街量光照强度的单位叫做勒克司,明亮的室内环境,光照⽔平⼀般不超过500勒克司,⽽室外环境即便是阴天,光照⽔平也可以达到⼀万多勒克司,⼤晴天更可⾼达⼗⼏万,这是室内光线根本⽆法企及的。
室外光照还能够刺激视⽹膜多巴胺的⽣成,⽽多巴胺能够延缓近视的加深。
另外,户外活动时⼈常常会看向远⽅,也能帮助收缩的眼部肌⾁恢复。
家长、教师应引导孩⼦在看书学习后休息、远眺,每天进⾏⼀定时长的户外活动。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13. 下列对⽂中内容的理解,正确的⼀项是()A. 把“眼睛”⽐作“照相机”,⽣动地说明了眼晴是⼈体最重要的器官之⼀。
B. 为保护视⼒,中⼩学⽣应养成良好的⽤眼⾏为习惯,参加⾜量的户外活动。
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
说明文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说明性文章,完成各题。
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重现人间马思嘉①201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对贺兰山东麓古代文化遗址进行考古调查,贺兰山苏峪口生态保护区内的一处山坡上,发现大量闪着神秘光泽的细白瓷碎片,以及部分从流沙中浮现的窑炉遗迹。
②a据调查,瓷窑遗址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有13处窑炉。
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围绕1号和2号窑炉进行正式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揭开了包括两座窑炉在内的完整作坊遗迹,出土大量精细白瓷产品和各类窑具,并在窑场周围发现开采瓷土、石英、煤、石灰等制瓷原料与燃料的矿坑。
③专家介绍,两座残高逾两米的马蹄形半倒焰馒头窑历经千年风雨,保存完好的风道、火膛、窑室、烟囱等遗迹揭示了当时高超的窑炉建制。
b作坊遗迹还包括瓷土粉碎、贮存、拉坯、上釉、晾坯等痕迹,反映了较为完整的制瓷工艺流程。
④今年2月15日,c国家文物局将这一考古新发现作为2023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发布。
2月22日,宁夏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据考古专家推断,这一窑址始建于西夏早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西夏瓷窑址。
⑤d苏峪口瓷窑址项目负责人、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朱存世说,窑址废弃后就被山上流沙掩埋,后期人类破坏极小,因此是全国瓷窑址作坊遗迹保存最好的窑场之一。
(选自《半月谈》2023年第8期,有改动)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发掘苏峪口瓷窑完整作坊遗迹的时间是2017年。
B.现已发掘的两座马蹄形半倒焰馒头窑高两米,虽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
C.考古专家认为,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建于西夏早期,是国内最早的西夏瓷窑址。
江苏省2020年中考语文卷【说明文阅读题】汇集附答案解析
江苏省2020年中考语文卷【说明文阅读题】汇集无锡市中考题(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台风暴雨能不能“灭”蚊“床前明月光,蚊子好嚣张!”夏天,蚊子再次进入大家视野,有人大开脑洞:“让台风刮跑所有的蚊子吧!”一、台风会把蚊子都吹跑吗?台风是一个强大的气旋性旋涡,假如把蚊子放到台风中心,随着旋涡快速旋转,那风力足以把蚊子吹到“九霄云外”。
但台风登陆后,风力明显减弱,对蚊子产生的作用力也减弱。
而且蚊子非常“鸡贼”,大风天它们会躲起来,风小了才出来。
即使刮台风,它被吹跑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蚊子体重很轻,常随风而动。
蚊子虽飞翔能力不强,但20多层的高楼也有它的身影,除了“坐电梯”,更多是被风吹上去的。
二、________蚊子体重极轻,大约是几毫克。
当它穿梭于雨滴之间,被重量远远超过自己的雨滴砸中,一滴毛毛雨,可能就是从天而降的一块巨石,蚊子一不小心就呜呼哀哉。
真的是这样吗?然而,蚊子除了继续发挥“鸡贼”特点外,它还有保命“秘诀”--极轻的体重和疏水性细毛。
飞翔中的蚊子与雨水碰撞时,采取不抵抗策略,或顺势而下,或“侧身翻滚”让雨滴从身侧滑落,或与雨滴融为一体,“以柔克刚”。
此外,疏水性细毛使得它们能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落地前逃出。
从理论上说,暴雨台风能让蚊子毙命;但若要被彻底“消灭”,是不大可能的。
大雨过后蚊子为何不减反增?闷热潮湿的天气为蚊虫滋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蚊子更猖狂。
成蚊在气温20~30°C.相对湿度80%左右时最为活跃,有积水的地方容易成为蚊子的滋生地。
风雨过后,地面上的积水和潮湿环境为蚊子生长、繁殖提供了绝好的温床。
蚊子繁殖力很强,从卵、幼虫、蛹到成蚊,最快只需几天。
强风雨无法对蚊子产生大规模的“消灭”效果,不少地方大雨过后蚊虫反而会“报复性”增长。
13.结合全文,分析开头“床前明月光,蚊子好嚣张”一句的妙处。
14.依照第一、三两部分小标题的样式,为第二部分拟一则小标题。
(不超过15个字)【分析】这篇说明文开头化用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4分)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①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
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
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
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域后,用途十分广泛。
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
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
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
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象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
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
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
我国从2017年6月1曰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二)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二)中考分类说明文阅读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说明文阅读(二)【河南省】(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1~13题。
(共12分)文本一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①为什么地球边上有个月球?它是怎么来的?与地球有怎样的关系?②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
其中,“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是由一块太阳星云形成的,是一对“姐妹”;“捕萩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自形成后,地球把运行到它附近的月球捕获为自己的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干女儿”。
但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些假说都缺乏科学依据。
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比较支持“大碰撞说”。
这个假说认为,大约46亿年前,太阳星云中还残存着一些没有构成行星的大大小小的天体,在太阳系中各行其道。
大约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地球,撞击产生的大量碎块绕着地球运行,最后慢慢聚集凝结,形成了月球。
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月球始终围绕地球公转,不离不弃,就像是地球的“女儿”。
③但月球是不是真的就是地球的“女儿”呢?这还需要科学的确证。
科学家提取了月球和地球的“基因”——岩石样品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做“亲子鉴定”,测定的结果证明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儿”。
④跟地球相比,月球很小,没有能力把空气“抓”在周围,所以它的表面是超高真空的环境,没有任何天气变化,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生命迹象。
【甲】月球的结构很简单,从外到内由月壳、月幔和月核构成,就像蛋壳、蛋清和蛋黄。
在诞生之初的10多亿年里,月球一直非常活跃。
那时它很年轻,活力四射,内部的能量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月震和火山喷发频繁。
后来,内部的能量渐渐耗尽,月球慢慢成为一个“僵死”的星体。
⑤催生月球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撞击,也使地球从直立自转变为倾斜自转,但这“终身残疾”促成了地球表面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
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产生了潮汐,对生物从海洋迁徙到陆地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时,月球还像一个巨大的“刹车片”,不断为地球自转减速。
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三篇)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7题(12分)从世界视角看丝绸之路葛剑雄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言而喻,但中国人几乎从未主动利用这条路获取利益;相对的,回鹘、阿拉伯商人途经此地,把丝绸贩运到波斯、罗马一带,成为了直接的获利者。
丝绸一经传入西欧,立刻成为了上流社会追逐的奢侈品,价格一度比黄金还贵。
正是这样的市场需求驱使了一批商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维持着这条路线。
安史之乱后,古丝路被切断,中国经济中心持续南移,海上商路逐步形成。
在此之前,中国的海上从未开放外贸,还经常实行海禁、迁海,民间的海外贸易自然被长期禁止。
元朝虽有一个短暂的开放时期,但朱元璋认为海外有敌对势力,在明朝实行了更严格的海禁——“片板不得下海”。
清朝时,为切断郑成功与内地的联系,中央下令从辽东到广东,所有沿海要腾出20~50里的无人区,农田荒废,更谈不上海外贸易。
在严格的限制下,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存在,但能够利用其获利的中国商人微乎其微。
上世纪在印尼发现的“黑石号沉船”是一艘唐朝后期的船只,打捞后清理出 6万多件中国瓷器和大量中国钱币。
这些瓷器质地粗糙,只有一套阿拉伯风格的瓷器比较精美,考古人员推测此为船主自用,而粗糙的瓷器和钱币仅仅是顺路带回的货品而已。
明朝初年,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几乎都有六七十艘大船,最远到达东非的肯尼亚。
然而,在世界史评中,这次远航的意义远不如哥伦布的新航线。
我们认为,这和两次航海的性质不同有关。
郑和下西洋毫无疑问是中国航海史上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航海的重要目的是为永乐帝朱棣政权做宣传,到海外诸国赏赐天朝物产,带回各国的朝贡物品。
相较而言,西方航海家发现新大陆,是一个纯粹的地理发现,为人类的认知做出了贡献。
尽管丝绸之路早已存在,但中国古代却从未为其命名,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实际上,这与中国古代长期的“天下观”及“重农抑商”的传统有关。
古代的中国历来只有天下观念而无国家概念,庙堂和江湖都认为四海之内尚存许多还未开化的蛮夷之地,无需统治,加上黄河流域能够产出足够丰富的物资,因此也无需了解外面的世界。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二)及参考答案
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二)姓名:五、“中国”一词的前世今生①何尊①于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的贾村。
内胆底部有一篇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
②《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
中国则否”的说法。
《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
”齐桓公救援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③“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
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④“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
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
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三是指中原地区。
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
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
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⑤“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
“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⑥“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
“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
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一直沿用至今。
⑦“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则始于辛亥革命以后。
(有删改)【注释】①何尊: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
2020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归纳
2020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归纳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书房的窗子杨振声①唉,先生,我是连一间书房都没得,你可别见笑,正因为没得,才想得厉害,我不位想到书房,连书房里每一角落,我都布置好了,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
②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地坐窗前,欣赏着字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③但窗于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陆放翁的“窗晴日写黄庭”,大概指的是南前,我不反对南窗的光朗与健康,特别在北方的冬天,南窗放进满屋的晴日,你随便拿一本书坐在窗下取暖,书页上的诗句全浸润在金色的光浪中,你书桌旁若有一盆腊棒那就更好,腊梅在阳光的照耀下荡漾着芬芳,把几枝疏脱的影于漫画在新洒扫的蓝砖地上,如漆墨画,天知道,那是一种清居的享受。
④东窗在初红里迎着朝暾,你起来开了格扇,放进一屋的清新,朝气洗涤了昨宵一梦荒唐,使人精神清振,与宇宙万物一体更新,假设你窗外有一株古梅或是海棠,你可以看“朝日红妆”;有海,你可以看“海日生残夜”;一无所有,你还可以看朝霞的艳红。
⑤“挂起西窗浪接天”这样的西窗,不独坡翁喜欢,我们谁都喜欢。
然而西窗的风趣,正不止此,压山的红日科徊于西窗之际,照出书房里一种造明的宁静,苍蝇的搓脚,微尘的轻游,都带些倦意了,人在一日的劳动后,带着微疲放下工作,舒适地坐下来吃一杯热茶,开窗西望,太阳已隐到山后了,田间小径上疏落地走着荷锄归来的农夫,隐约听到母牛峰的在唤着小犊同归,山色此时已由微红而深紫,而黝蓝。
苍然暮色也渐渐笼上山脚的树林,西天上独有一镶着黄边的白云冉冉而行。
⑥然而我独喜欢北窗。
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
⑦说到光,我有一种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前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蜿,“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原般的素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吴,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
2020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带答案)(一)
2020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带答案)(一)(一)【xx重庆A卷】(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
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
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
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个加以介绍。
(3分)答:【xx山东省东营卷】(四)(14分)远离自然,才能保护自然(美)利努斯布罗姆奎斯特等①对于这位只肯让我们称她为贝尔纳黛特的村民而言,生活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维龙加国家公园旁,有几小块种植着玉米、小米和红薯的田地,贝尔纳黛特和她的邻居们,就是靠这些田地勉强维持着自己与子女的生活。
她在去年告诉我们说,从国家公园内走失的狒狒和大象为了觅食,不断侵袭她的红薯地。
农民的极度贫困也为自然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
世界上仅存的不到900只山地大猩猩中,有大半数都以维龙加国家公园为家,这里也生存着一些濒临灭绝的大象和羚羊。
公园内的森林,正在承受着来自木炭贸易的压力,xx年,当地的木炭黑帮杀害了公园内的7头大猩猩,以此报复公园对非法砍伐的打击行动。
近年来,维龙加国家公园内的300只大象中,先后有250只遭到了偷猎者的猎杀,这可能也得到了当地那些不堪园内动物之扰的居民的默许。
②过去几百年里人类不断增长的财富,在整体上,都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但是在自然保护的最前线,人们与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热点以及濒危生物亲密共处的地方,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却往往是极度的贫困。
③而生产力的提高,或许可以掌握21世纪自然保护的关键,就像日本的呜村茂治农场所展示的那样。
嶋村在一处原为索尼芯片工厂的地方,监管着一座面积2、5万平方英尺的农场。
2020年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试题汇编
2020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说明文阅读【2020·重庆A卷】(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
(20分)笑,不苦口的良药梁姗姗①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
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
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②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了一次测试。
研究人员首先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 8 个小时。
然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①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 20 人中有14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 19 人血流加速。
最后,对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测试表明,患者观看悲剧电影时对心脏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做心算的影响;而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
③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人持续大笑 100 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 10 分钟船的运动效果。
只要发笑,嘴角和颧②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
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
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 80 块肌肉参与运动,不仅具有减少皱纹的功效,还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
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④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
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
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
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
一张一弛之间,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生活需要笑声,的确,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谛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森林大火为何扑灭难度这么高据报道,四川凉山西昌森林火灾已经扑灭,但人们仍然想知道为什么森林火灾如此凶险,难以扑灭。
首先,森林火灾往往火势很大,点多面广,加上气候干旱、气温较高,林木富含油脂,积累不少林下可燃物,火借风势,往往会很快扩大、扩散。
其次,不少森林火灾发生在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为灭火增加了难度。
山区的气候气象条件也比较复杂,风向变化快,对火势发展影响尤其大。
最后,科技进步可以适当引入更多高科技装备协助灭火,例如通过携带红外传感器的卫星或长航时无人机及时预警,然后“打早,打小”,进而“打灭”。
灭火时,可适当派出消防直升机、灭火飞机等大型装备,国内一些企业也研制出适合森林灭火的新型“武器”,尽管其有效性需要进一步论证,但完全可以尝试。
25.选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介绍四川凉山西昌森林火灾已经扑灭的情况。
26.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往往”不能删掉,因为它强调了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和可能性。
27.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对比说明方法,通过对比山区和平原地区的地形和交通情况,强调了山区灭火的难度。
28.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有三个:火势往往很大,点多面广,气候干旱、气温较高,林木富含油脂,积累不少林下可燃物,火借风势,往往会很快扩大、扩散;不少森林火灾发生在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气候气象条件也复杂,风向变化快,对火势发展影响尤其大;科技进步可以适当引入更多高科技装备协助灭火。
四)由西昌和澳大利亚发生的森林大火,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
这些事件的凶险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往往是通常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森林大火发生在气候干燥、气温较高的季节的概率很大。
如果删去,语言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无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举例子和列数字,列举凉山地区高海拔山峰多、救援难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森林火灾发生在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灭火难度增加。
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压力与高度》练习及答案
压力与高度文/张前①最近,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小昆虫——沫蝉。
②沫蝉栖息在植物叶子上,分布在世界各地。
它的神奇之处在于跳起来的高度相当于它身高的100倍,这相当于一个人跳70层楼那么高。
因沫蝉的相对弹跳高度打破了跳蚤保持的纪录,它被生物学家封为自然界新的“跳高冠军”。
③研究认为沫蝉弹跳能力如此发达是为了逃避来自鸟和其他昆虫的袭击。
④从事此项研究的剑桥大学动物学家麦克罗姆说:“沫蝉的弹跳能力令人难以置信。
这使它们几乎不能被捕捉到。
以前没有人对它的弹跳进行过测量。
”他在《自然》杂志中描述:“就身体长度而言,沫蝉惊人的跳跃能力超过自然界任何一种昆虫,跳跃高度超过了跳蚤,并且速度是跳蚤的4倍多。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原来,它的后腿肌肉非常健壮,就像随时待发的弹弓,可以在瞬间跳跃中爆发后腿蓄力。
沫蝉在起跳前双腿固定蓄力,起跳的初始速度为每秒3.1米,三倍于跳蚤的起跳速度。
沫蝉起跳时承受的重力约为其体重的400倍。
而有经验的喷气式飞机的驾驶员在起飞时最多只能承受其体重7倍的重力。
相比之下,跳蚤的力量只是重力的135倍。
⑦沫蝉之所以能打破跳蚤的起跳纪录,是因为它能忍受起跳时约为其体重400倍的巨大压力。
⑧这一现象足以让我们反思:人世间,人和人所处的“高度”千差万别,就在于他们对待压力的态度不同。
面对压力,有人畏首畏尾,退缩不前,致使一生担惊受怕,一事无成;有人从容不迫,坚强面对,于是在现实和众人的“挤压”下成就了人生的辉煌。
(选自2014年第1期《意林·原创版》) 1.选文第②段加线句综合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选文第④段引用动物学家麦克罗姆的话有什么用意?3.结合上下文,在第⑤段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
4.选文带给你怎样的启示?5.选文语言生动形象,作者是如何做到的?1.列数字、作比较。
202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doc
202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文言文阅读教学可称得上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大家做过多少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20xx 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xx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原文(一)海洋是未来的粮仓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
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
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xx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2020全国卷2语文与答案
2020全国卷2语文与答案在美术史领域,我们常常把实物当作原物来看待,但实物并不等于原物。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
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而是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它们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如果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
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可能有人会认为,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乎不需要。
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二)夹叙夹议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纪晓岚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女画家,她的作品以花鸟画、人物画为主,尤以花鸟画最为著名。
纪晓岚的花鸟画,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花鸟画,她的画作注重细节,画风细腻,色彩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纪晓岚的画风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但她的画作却不失中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她的作品被誉为“中国近代花鸟画的开山鼻祖”。
2020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说明文阅读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20年全国各地100余份中考语文试题,每8个阅读编为一组,是谓一套。
共6套,共75页,均有答案。
每一套均可独立成卷。
第一套 202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汇编【一】(2020年中考·新疆卷)骆驼的抗沙标配①穿行于瀚海中的骆驼是以酷热、干燥、贫瘠等为特征的沙漠极端环境中的成功生存者。
不仅如此,它们还曾一度成为人类在沙漠中最主要的运输工具,素有“沙漠之舟”的美誉,而这一切都源于其拥有一套高效运作的抗沙标配。
②骆驼是一种极不挑食的动物,陆地上近百分之八十的植物都在其食谱范围内,即使是一些看起来十分坚硬的东西,也会在其反复咀嚼和消化液的强力作用下转换成可以吸收的汤汁。
骆驼的反刍能力惊人,它的脸颊内侧密集分布着手指状指向后侧的突起,这些突起的作用是留住食物,以便再次进行咀嚼,其反刍次数可以高达五十次之多,从而最大限度地对食物进行吸收和利用。
③骆驼不仅是高效利用食物的专家,还是节能减排的高手。
骆驼的腿部有着发达的跟腱结构,这些跟腱如同橡皮筋一样,弹力十足,大大削减了其长途跋涉时所耗费的能量。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骆驼的膀胱相对其庞大的身躯来说,就显得有些小了,骆驼排泄出的尿液量也很小,而其中所含的水分极少。
骆驼体内有许多条小管汇聚到肾脏的中心部位,使肾脏具有强大的过滤功能,尽可能地回收尿液中的每一滴水。
超凡的减排能力使骆驼在一次性喝下一百升水的情况下,可以行走一百千米的路程,所以在沙漠中即使骆驼不喝水也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
④此外,作为标志性部位的驼峰是骆驼最重要的战略储备基地,而且驼峰部位的皮肤厚度有一厘米,里面是被脂肪化了的细胞组织,这样的细胞组织为骆驼在非常时期提供了能量上的补给和保障。
这些脂肪具有很好的隔热能力,同时能把脂肪汇聚于一处,这样的布局正是为了方便其他部位能够更好地散热,堪称一大科学布局。
⑤骆驼自身的降温制冷机制还远不仅于此。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说明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2020·原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确认过“掌纹”找到对的人①将新兴技术毫不吝啬地搬上荧屏,让观众一饱黑科技奇观的眼福,是好莱坞电影长期以来的噱头和卖点。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早已是影视黑科技中的常客。
《变形金刚2》年轻的男主角和他的小伙伴们过关卡时骗过了值班的士兵,却栽在了人脸识别技术上;《碟中谍4》出现了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隐形眼镜;《惊天危机》临危受命的查宁·塔图姆借助虹膜扫描进入地库;2014年新版《机械战警》中,墨菲第一次公开亮相就在人群中扫描所有人的脸,瞬间发现了一个逃逸多年的通缉犯,并将其制服。
②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虽然电影里的黑科技不可完全复制、粘贴到现实生活中,但科学家们已通过相应的技术原理逐步拉近荧幕与现实的距离。
“指纹开金库”“扫脸抓逃犯”等一些传奇桥段早已走下神坛,披着“指纹解锁”“刷脸支付”的亲民外衣步入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③生物特征识别技术(Biometrics)是指利用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特性和长年累月形成的行为特征来进行身份鉴定的一种识别技术。
该技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远高于口令、密码或者ID卡等传统方式。
举个例子,只要将你的目标特征(例如指纹和脸蛋儿)通过扫描设备告诉你的手机,从此它就对你死心塌地、忠心耿耿了,除了宝宝本尊,其他任何人都无法解锁。
这的确是一件又方便又安全还很酷的事情。
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体特征都可以当作目标特征来用,它必须满足唯一性和稳定性等基本要求。
目前可用于身份识别的人体特征包括指纹、虹膜、面部、掌纹、静脉等生理特征和步态、笔迹、声音等行为特征。
⑤犯罪甄别对身份识别技术的迫切需求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英国和法国都开始研究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utomatic Finɡ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AFIS),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指纹自动识别,从而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汇编1、北京市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17 题。
(共7分)材料一北京老城,即市区二环路以内(含护城河及其遗址)区域,属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主体部分。
历经元明清三朝规划、建设和完善的北京老城建筑群,堪称古代都城建设史上的经典之作。
其中最核心的是“1+4”的城市格局,正如图1 所示:一条中轴线居中,① 、② 、③ 、④ 四重城廓层层拱卫并延展开去。
有古建筑研究专家高度评价北京老城的格局,认为北京城“所特具的优点主要就在它那具有计划性的城市的整体”。
因此,近年来首都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始终把加强老城格局整体保护作为主要任务,即将两轴(中轴线和长安街)、四重城廓、棋盘路网、历史水系等作为整体进行保护。
材料二位于南锣鼓巷地区的雨儿胡同是颇受游人喜爱的休闲去处。
几年以前,这里和老城大多数胡同一样,私搭乱建普遍,历史风貌破坏严重。
经过整治提升,雨儿胡同拆除违建,修缮加固老屋,绿化美化院落,逐步恢复了老北京胡同的风貌,这条背街小巷由此成为“北京最美街巷”。
如果说,大街是城市的“面子”。
那么背街小巷就是“里子”。
北京市前些年更多的是在治理“面子”,近年来则将“里子”也纳入了重点治理范围,并制定了《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2017-2019 年)行动方案》,雨儿胡同的变化就是这一方案的实施成果之一。
三年来,首都功能核心区已完成1674 条“毛细血管”的改造,让背街小巷也旧貌换新颜。
未来三年,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还将在全市范围内持续推进。
计划完成3261 条达标类、精治类背街小巷的精细化整治提升。
材料三近几年,老城保护思路有了新发展,提出了可持续保护的理念。
这一理念不提倡将老城变成博物馆供人参观,而强调在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改善街区人居环境,让居民们更好地生活在老城中,使老城在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得到可持续保护。
可持续保护的要点之一,是在保护街区风貌的同时重视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满足居民的需要。
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 说明文阅读专题 新版 新人教版
说明文阅读专题宝山嘉定区(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
(19分)塑料污染席卷海洋①曾几何时,用于灌装软饮料的玻璃瓶逐渐被塑料瓶所取代。
与前者相比,塑料瓶不仅方便轻巧,易于加工制造,生产成本低廉;而且更容易塑形涂彩,打扮得漂漂亮亮。
由于具备这些优点,在大众软饮料消费市场上,塑料瓶包装迅速挤占了玻璃瓶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做到了一统天下。
②据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
这是一个怎样的数量呢?打个比方,如果将这些塑料瓶连起来,可以在地球和月亮间往返37次。
③不过,在现实中,这些一次性塑料瓶不是上了天,而是下了海。
④据有关方面的数据统计,如今,每分钟就有一卡车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
自然,被倒入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的数量,只会超过这个统计数据。
由于塑料是一种难以降解的物质,因此,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变得日趋严重。
⑤事实上,塑料瓶等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是巨大的。
大块塑料缠绕大的海洋动物,如鲸鱼和海龟等,小块塑料则被误认为是食物,在海洋动物食用后令它们中毒或无法消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每年有数十万海洋生物因海洋塑料而死亡。
⑥塑料正在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
最新的研究发现,在牡蛎、贻贝和鱼类中,均检出了微塑料。
科学家研究显示,塑料还无法有效被食物链吸收,不管其在何处被消化,都会将毒素带到我们餐盘中。
⑦令人遗憾的是,在关于塑料瓶生产和使用的调查中,没有一家被调查公司承诺减少他们生产的一次性塑料瓶的数量。
相反,他们大都致力于所谓“轻量化”研发——使塑料瓶更薄,以降低成本。
但是,“轻量化”的努力远远不能弥补塑料生产总量的巨大增长所带来的危害。
要阻止海洋污染的进一步恶化,减少一次性塑料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瓶的生产数量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⑧研究显示,如果对塑料造成的海洋污染情况置之不理的话,其影响不只是对于海洋渔业、旅游业等等。
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总量将超过鱼类总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二)姓名:五、“中国”一词的前世今生①何尊①于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的贾村。
内胆底部有一篇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
②《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
中国则否”的说法。
《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
”齐桓公救援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③“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
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④“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
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
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三是指中原地区。
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
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
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⑤“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
“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⑥“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
“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
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一直沿用至今。
⑦“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则始于辛亥革命以后。
(有删改)【注释】①何尊: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
1.阅读全文,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
(2分)2.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1分)3.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下列选项,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B.《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的“中国”一词指国内、内地。
C.从夏、商、周开始直到清末,“中国”一名从未作为一个王朝或政权的正式国名,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
D.“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六种不同概念。
六、验证码到底有什么用①年底的网络售票高峰中,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12306图形验证码系统”让很多购票者“吐槽”:在较低画质下分辨橘子、橙子;鱿鱼、章鱼以及明星照片等,有一些确实难以分辨。
对此人们不禁要问,那么复杂的验证码系统,到底有什么用?②要回答这个问题,必先弄明白何为验证码。
③验证码实际上是一种Web自动程序。
它有一个充满科学气息的名字——“全自动区分电脑和人类的图灵测试”,这是由机器来向操作者提问,从而鉴别操作者是人还是机器的一种测试。
这种测试目前主要分四类:④图形验证码:又叫主流验证码,开始只提供静态的图片,比较容易被某些软件识别;后来变成动态的验证码图片,使得识别器不容易讲识哪一个图层才是真正的验证码图片。
这种验证码的防垃圾注入几乎..可以达到100%,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验证码创新模式;同时它的动画效果可以多达百种,所以还可以增强网站页面的美观效果。
而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验证码就属于这种类型。
⑤手机短信验证码:是通过发送验证码到手机,用以验证客户的真实性。
大型网站尤其是购物网站,都提供这种功能,这就可以比较准确和安全地保证购物的安全性。
⑥手机语音验证码:验证码实现自动语音播报,同时短信也能发送到客户手机上,确保万无一失。
如果有拨通失败的,系统还能自动重播,确保不漏摔任何一个,这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站用户收不到验证码的问题。
⑦视频验证码:是验证码中的新秀。
这种由数字、字母和中文组合成的验证码嵌入到MP4等视频中,增大了破解难度。
视频中的验证码字母、数字组合,字体的形状、大小、速度快慢,显示效果和轨迹的动态变换,增加了恶意抓屏破解的难度,其安全度远远高于普通验证码,而且这种验证码使得用户不会感觉枯燥,同时又降低了用户识别的难度,使得用户更容易辨认。
但目前这种验证码因技术难度太高,还没得到推广。
⑧大家弄明白了什么是验证码以及主要类型,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它的作用。
⑨验证码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合理的入侵”。
比方说若要进入一个页面,就必须通过验证,这时操作者就要依次输入数字、字母或者有时还要加上来自互联网文档中无法被计算机辨识、但用户可以肉眼识别的文字图像(就如12306图形验证码);而操作者只有通过了验证才可以顺利打开网页,否则不行。
它在防破解密码、防论坛灌水、防刷票等方面的使用原理都是这样。
⑩就拿12306验证码来说,它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区分在页面上进行操作的是人还是自动化软件,从而可以有效阻止黄牛恶性囤票。
而它的“进化史”其实也是一部不断与黄牛和抢票软件“斗智斗勇”的历史:从一开始的简单数字、字母、加减法,到闪烁变形字母、干扰线变形字母再到现在的图形验证。
⑪因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验证码设计也越来越复杂,程序员正在与破解者进行着一场仿佛没有终点的“拉锯战”。
但无论如何,验证码仍然是各网站反黑客恶意操作之必不可少的一项保障系统,就如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12306图片验证码一样,目前还是会继续使用下去的,直到被另一种全新的、功能更好的反黑客软件所取代。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2.第④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第⑨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视频验证码”即将在生活中推广,根据你的生活体验,它可以应用到哪些地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说明。
七、说明文阅读“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①“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
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②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 99%。
③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
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④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
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
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⑤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
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
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
机器可识列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
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⑥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
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
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
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
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⑦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根据谈璎同题文章改编)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人脸识别技术。
B.第②段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是为了具体说明刷脸认证准确度高,已无法在"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
C.文中第⑥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各方对个人信息的争相抢夺。
D.文末加点的“脸”指代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你的脸、你的不同表情等。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B.刷脸支付具有高安全性、高实时性、高准确率的特点。
C.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
D.“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
3.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探究。
(3 分)八、自动驾驶塑造未来①1939年,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Futuramao此后,科技发达国家都开展了关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初步探索和基础研究。
作为人工智能最具商业价值的领域之一,自动驾驶产业广受热捧,发展迅速。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预测,到2040年全球75%的新款汽车都将会是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在推动人类交通革命的同时,也必将塑造城市的未来。
②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抢占人工智能的竞争高地。
2016年,日本发布《自动驾驶普及路线图》,允许自动驾驶汽车2020年在高速公路上通行。
2017年,德国通过了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法案,并于同年提出了自动驾驶指导原则。
我国在2017年发布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当前,我国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7年12月,深圳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了无人驾驶公交的试运行测试,此后,上海、北京、重庆相继为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颁发了测试牌照。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中国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③然而,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
我国正在积极制定自动驾駛等级划分标准。
美国曾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5个等级。
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按照智能化程度将自动驾驶汽车划分为“完全人类驾驶、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6个标准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