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长江之歌音乐教案
长江之歌教案音乐
![长江之歌教案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ab11077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d.png)
长江之歌教案音乐教案:《长江之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长江之歌》的背景和意义;2. 学习并演奏《长江之歌》的曲调,并理解其中的音乐元素;3. 通过学习《长江之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录音或视频资源:《长江之歌》的录音或视频资源;2. 乐器资源:钢琴、小提琴等乐器。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长江之歌》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重要性和代表性。
2. 欣赏与分析(10分钟)播放《长江之歌》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仔细聆听,并观察音乐中的节奏、旋律、音色等要素。
然后进行讨论,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教学乐曲(25分钟)让学生根据乐谱,学习并演奏《长江之歌》的主题部分。
可以约请专业乐器演奏者进行示范,并给予学生一对一指导。
鼓励学生独立尝试演奏,并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4. 创作活动(20分钟)让学生根据《长江之歌》的曲调,创作一段与之类似的旋律。
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尝试,使用乐器或声音模拟器等工具进行创作。
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5. 总结与延伸(10分钟)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的音乐元素和技巧。
同时,鼓励学生了解更多与《长江之歌》相关的内容,如其背后的故事、创作背景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欣赏与分析环节的反应和参与程度;2. 评估学生在演奏环节的准确度和表现力;3. 评估学生在创作活动中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舞蹈或表演创作,配合《长江之歌》的音乐进行表演;2. 让学生尝试听其他与《长江之歌》相近的音乐作品,进行对比和分析;3. 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了解其他地域性歌曲的创作和表演;4. 带领学生深入学习中国传统音乐,了解更多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妙之处。
教学反思:1. 因为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和表现力不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2. 在创作环节,应注意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不拘泥于规则和固定的形式;3.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分享。
初中歌曲长江之歌教案
![初中歌曲长江之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21ed8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e.png)
初中歌曲长江之歌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之歌》的创作背景,理解歌词的含义。
2. 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长江之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歌词的理解和演唱技巧。
2. 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歌词的理解和演唱技巧。
2. 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长江之歌》的乐谱和歌词。
2.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设备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长江之歌》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 学生听歌曲《长江之歌》,感受歌曲的氛围和情感。
二、教学歌词(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词的发音和节奏。
2. 教师逐句讲解歌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表达和情感。
3. 学生跟唱歌曲,加强歌词的记忆和理解。
三、教学音乐(20分钟)1. 教师教授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音阶、节奏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音乐知识和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四、实践演唱(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演唱,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提高演唱水平。
3. 学生进行集体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3.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长江之歌》,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词的含义,并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提高演唱水平。
同时,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长江之歌 教案(6篇)
![长江之歌 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fbc4c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2.png)
长江之歌教案(6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篇一一、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长江的知识,搜集有关长江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等,有条件的可播放《话说长江》光碟,听一听、学一学歌曲《长江之歌》和《我的中国心》。
二、导入播放《长江之歌》录音磁带或者碟片,如无条件教师则引导学生回忆《长江之歌》。
初步感受长江的宏伟气势。
引导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心中最强烈的想法是什么,最想对长江说些什么。
三、初读感悟,小组交流自由地读一读这首歌词,把生字新词圈出来,多读几遍,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画上问号,勾画出体会最深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和同桌或在小组里交流交流,体会母亲河怀抱的博大和宽广。
四、细读体会,全班交流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在全班交流的,讨论全组认为最深的感受,做上记号,然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感受。
提出小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
五、品读探究,升华情感咱们仔细看看这首歌词,它用第二人称,写来十分亲切,大家体会体会。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长江是我们所深深依恋的母亲河,她就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站在我们的身旁,它更是一位坚强有力的母亲,给我们力量。
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第二人称的好处。
重点读以下句子——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有条件的班级,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播放这几句歌词的碟片,引导学生随着旋律练习朗诵这几句。
条件不具备的班级,学生自己练习品读这几句。
教师激情导语:你听到长江惊涛拍岸的声音了吗?你看到长江正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了吗?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让人回肠荡气的歌曲。
播放全首歌曲。
学生自由地跟唱,自由地练习朗诵全诗。
六、尝试背诵,丰富积累想进一步走进母亲河的怀抱吗?想把长江的涛声听得更清楚吗?咱们来试着背诵这首诗歌吧!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体会长江所蕴含着的深刻的民族情怀。
初中音乐教案 长江之歌9篇
![初中音乐教案 长江之歌9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81dee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7.png)
初中音乐教案长江之歌9篇长江之歌 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跟唱。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4.进一步查阅资料,全面了解长江。
5.领悟诗歌对应的表达方法。
一、课前预习导入1.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你们对长江都有哪些了解?2你们见过长江吗?好,我们一起来欣赏长江的美丽风光。
(播放画片)是啊,长江它奔腾不息,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赞美她,作曲家还专门谱写了一首歌,想听吗?3.播放歌曲《长江之歌》(检查预习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至于使预习流于形式,因此,检查预习更有必要,他可以提示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查缺补漏。
所以,让每一个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进行预习,必将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二交流释疑。
大家知道吗,刚才那美妙的歌曲的歌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诗歌——《长江之歌》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歌又两小节,通过朗读,你发现这两小节在结构上又什么相同的地方?2.屏幕出示后四行:读一读,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作者运用反复的写作方法,更能表达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
)3.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那么作者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板书:(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4.分组合作学习: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静心默读这首诗,边读边将你感受深刻的词句画下来,并做批注。
5、交流:(第1节)(1)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3)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长江之歌教案音乐
![长江之歌教案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e4d4222158fafab068dc021c.png)
长江之歌教案音乐长江之歌教案音乐【篇一:《长江之歌》音乐教学设计】《长江之歌》教学目标:1、学唱《长江之歌》,引导学生能够用亲切、热情地情绪,以赞颂、赞美的歌声演唱歌曲。
2、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认真倾听音乐,积极思考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体验、领会并用己的语言解释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信息。
3、通过歌曲《长江之歌》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唱好歌曲《长江之歌》,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绪及情感。
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表现。
唱准歌曲中出现的六度七度大跳音程。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歌曲《中国美》【设计意图:创设轻松活泼的氛围,渲染气氛,为导入新课作铺垫】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歌曲《中国美》,中国美不美?生:美。
师:确实很美,山也美,水也美,山水之间流淌着中国美,中国的山水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其中长江、黄河是盘踞在中国的两条巨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歌曲——《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
1、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话说长江》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什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13页。
同学朗读《话说长江》简介2、感受长江的多姿多彩,千姿百态师: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神奇的长江,来感受长江浩荡而雄伟的英姿。
播放课件,【共同欣赏视频《话说长江》的开头片段】。
(注意画面及音乐)师:通过欣赏视频,请同学们说一说长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生:波澜壮阔、波涛汹涌、宏伟、壮丽??师:长江还有柔美的一面,我们可以联想到(生: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这也是长江。
作曲家王世光为这气势恢宏,千姿百态的场景配上了激昂优美的音乐,这段音乐是《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也是《长江之歌》的主旋律。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了纪录片《话说长江》,通过欣赏视频,倾听音乐也感受到了长江的气势磅礴,千姿百态,为后面的演唱长江作了铺垫】二、新授歌曲1、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小学音乐教案《长江之歌》教案模板
![小学音乐教案《长江之歌》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b68050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a.png)
小学音乐教案《长江之歌》优秀教案模板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长江之歌》的背景知识,包括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等。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能够理解并表达歌曲的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运用图像、文字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简介:介绍《长江之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等相关知识。
2.2 歌曲结构:分析《长江之歌》的曲式结构,包括前奏、主歌、副歌等。
2.3 歌曲主题:探讨歌曲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对长江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长江之歌》,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2 教学难点:理解和表达歌曲中的情感,运用正确的演唱技巧。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长江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教授:讲解歌曲的背景知识,分析歌曲的结构和主题。
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演唱技巧。
4.3 练习:分组进行演唱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4 展示:邀请学生进行演唱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演唱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表现。
5.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问题,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长江之歌》的乐谱,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
6.2 器材准备:准备音响设备、钢琴等乐器。
6.3 教学资源:准备与长江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知识和音乐理论。
7.2 示范法: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示范,帮助他们学习。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3455d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7.png)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的自然特点,感受长江的雄伟壮观。
2. 通过学唱《长江之歌》,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长江的自然特点简介2. 学唱《长江之歌》3. 音乐欣赏与分析三、教学重点1. 长江的自然特点2. 学唱《长江之歌》四、教学难点1. 长江的自然特点的理解2. 音乐韵律的把握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江的自然特点2. 示范法:教师示范唱《长江之歌》3. 互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长江的认识4. 欣赏法:聆听长江之歌,感受音乐的美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简要介绍长江的自然特点,如: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多个省份,全长6300公里。
2. 引导学生思考:长江给你们留下了哪些印象?二、学唱《长江之歌》(10分钟)1. 教唱《长江之歌》,注意音准、节奏、感情等方面的指导。
2. 分组练习,互评互帮,提高演唱水平。
三、音乐欣赏与分析(10分钟)1. 聆听《长江之歌》,感受音乐的美。
2. 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等。
四、实践活动(5分钟)1. 学生自由发挥,用乐器、舞蹈等表现长江的雄伟壮观。
2. 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欣赏、学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谈收获,教师点评、鼓励。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长江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长江的认识和热爱之情。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课件2. 音响设备3. 乐谱4. 绘画、写作等材料七、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教学内容:a. 讲解长江的自然特点b. 学唱《长江之歌》c. 音乐欣赏与分析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长江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
4.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长江之歌》的表现2. 长江主题绘画、写作等活动的创意及完成情况3. 学生对长江自然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长江的自然特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精选5篇)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51a3b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4.png)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长江之歌音乐教案《长江之歌》音乐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唱《长江之歌》,能以赞颂、赞美的情感背唱歌曲,知道影视音乐的概念、表现形式和内容分类。
2、过程与方法:聆听、演唱《长江之歌》,感受、体验影视主题歌或插曲在影视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感受、体验影视音乐中,喜欢影视音乐并产生继续学习和了解的愿望。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能以赞颂、赞美的情感演唱歌曲《长江之歌》。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场景音乐;《猪八戒背媳妇》、电视纪录片《长江之歌》等影视音乐片段。
(1)要求:同学们认真聆听,会唱的跟着哼唱。
(2)问题:这些音乐属于哪个艺术门类?(3)交流:影视音乐。
2、了解影视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分类。
(1)提问:什么是影视音乐?它包括哪些内容?(2)交流:影视音乐就是电影、电视剧中的配乐和歌曲。
歌曲包括主题歌和插曲;配乐包括主题音乐和场景音乐。
3、教师简介《长江之歌》的有关内容。
二、学唱歌曲(一)教师播放音乐《长江之歌》,学生聆听。
思考:歌曲给你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它分为几段?交流:歌曲给人以雄伟、开阔、激昂、庄严、抒情、赞美……的感觉。
(二)全体学生有感情朗诵歌词。
(三)学唱旋律1、学生跟着教师的琴声用“啦”唱第一乐段的旋律。
(1)了解旋律的基本特点。
问题:请大家观察曲谱的旋律和节奏有哪些特点?交流:四个乐句都是弱起进入。
(2)、学生用充满激情和赞颂的声音唱旋律。
2、学唱第二段旋律(1)教师播放第二乐句旋律音乐,学生用“啦”跟唱。
提问: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有哪些不同?他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交流:附点音符比较多、音域比较宽广;前后两句给人亲切抒情和精神饱满的感觉。
(2)教师指导学唱第二乐段旋律a、用撘音阶的方法演唱2 5,第三小节 3 5 1和第五小节 4 6 3,解决音准问题。
b、用稍慢的速度、深情饱满的声音划拍视唱。
3、学唱第三乐段旋律。
音乐教案长江之歌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长江之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fb275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d.png)
音乐教案长江之歌音乐教案教案一:《长江之歌》音乐教案(初中)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长江之歌》,是一首中国民歌,具有中国特色。
通过学习该歌曲,可以了解到中国美丽的河流长江,以及长江流域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同时,通过合唱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演唱《长江之歌》,准确把握音准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唱表演,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中国的河流长江和长江流域的文化,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长江之歌》,把握音准和节奏。
2. 教学难点:合唱时的协调与合作。
四、教学准备幻灯片、录音机、合唱指挥棒、乐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放一段关于长江的背景音乐,激发学生对长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歌曲,掌握音准和节奏教师开始教唱《长江之歌》,逐句教唱。
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好音准和节奏。
3. 分组排练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学生担任指挥,负责统一节奏和指导其他成员。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进行小组合唱排练。
4. 合唱排练每个小组排练完毕后,全班进行合唱排练。
指导学生注意与其他小组的协调和合作。
5. 合唱表演经过几次排练后,学生们准备好了合唱表演。
可以选择校内外的场合进行表演,展示自己的成果。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学会了演唱《长江之歌》,并且成功进行了合唱表演。
通过合唱表演,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在以后的音乐学习中,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学唱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7篇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26e2c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9.png)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7篇要想让自己的教学效率得到一定提升,首先要学会将有关的教案制定完善。
教案的制定对于教学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忧文档我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最新长江之歌音乐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1.训练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把每一个字都读正确,把每一个句子都读连贯,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音量的变化。
重点难点:1.本诗的朗读要求以“正确、清楚”为重点、为基础,音量变化为辅。
2.应重视朗读中的领读示范作用,帮助、鼓励朗读水平低的学生大胆朗读,达到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我们的母亲河吗?同学回答(略)2.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到过或是在电视上见过呢?同学回答(略)3.教师作总结引出新课: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
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4.第一句中:“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备知识点: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
河流全长638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
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二、检查预习情况(字词)(幻灯片)三、由教师范读来训练学生“正确、清楚”的朗读能力。
1.教师范读前四句,请同学说说老师读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好?2.教师总结如何朗读,然后让学生全班齐读前四句,纠正其中的不足之处。
3.运用齐读,散读等朗读全文。
四、听录音朗读1.先听录音,然后跟读。
2.对比同学们自己所读的语气语调,请同学们作一些评价。
3.以个别、分组、全班的形式来朗读。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11a671da38376bae1fae2a.png)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长江之歌音乐教案篇一:《长江之歌》音乐教学设计《长江之歌》教学目标:1、学唱《长江之歌》,引导学生能够用亲切、热情地情绪,以赞颂、赞美的歌声演唱歌曲。
2、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认真倾听音乐,积极思考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体验、领会并用己的语言解释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信息。
3、通过歌曲《长江之歌》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唱好歌曲《长江之歌》,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绪及情感。
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表现。
唱准歌曲中出现的六度七度大跳音程。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歌曲《中国美》【设计意图:创设轻松活泼的氛围,渲染气氛,为导入新课作铺垫】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歌曲《中国美》,中国美不美,生:美。
师:确实很美,山也美,水也美,山水之间流淌着中国美,中国的山水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其中长江、黄河是盘踞在中国的两条巨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歌曲 | c4(3 2. 2 2 6 | 5 ——d2 3 | 5 4 .4 3 . 2 |1——师:第一句,第二句运用了七度、六度大跳音程,音域较宽,表现了长江一泻千里,蜿蜒奔腾的气概。
指导学生听琴用啦模唱。
第三句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犹如掀起滔天巨浪把歌曲推向高潮。
要求演唱时力度要强一些。
第四句运用了从六度又到气七度的大跳音程,表现出滚滚浪潮奔流向前的景象。
要求学生把握节奏,唱准音准。
同学们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设计意图:这四个有个性的乐句,运用了六度、七度大跳音程,让我们感觉到旋律犹如长江水一样波涛起伏,体会旋律波浪式进行的形态,为下面的歌曲演唱打下基础。
】(3)现在让我们用饱满的热情来歌颂长江,表达我们对它的热爱和赞美。
a 师弹琴演唱第一段歌词,师:纠正唱不准的乐句,简单讲解歌唱的方法,口腔要上下打开,使声音竖起来,保持歌唱位置的统一和声音的连贯。
b 带着这种感觉随琴演唱第二段歌词。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afe98fa26925c52dc5bf07.png)
长江之歌音乐教课方案【篇一:《长江之歌》音乐教课方案】《长江之歌》教课目的:1、学唱《长江之歌》,指引学生能够用和蔼、热忱地情绪,以颂扬、赞叹的歌声演唱歌曲。
2、认识歌曲的创作背景,指引学生仔细倾听音乐,踊跃思虑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体验、领悟并用己的语言解说音乐所传达的感情信息。
3、经过歌曲《长江之歌》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课要点:唱好歌曲《长江之歌》,感觉和体验歌曲的情绪及感情。
教课难点:歌曲感情的表现。
唱准歌曲中出现的六度七度大跳音程。
教课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课过程一、情形导入播放歌曲《中国美》【设计企图:创建轻松开朗的氛围,衬着氛围,为导入新课作铺垫】师:同学们,方才我们赏识了歌曲《中国美》,中国美不美?生:美。
师:的确很美,山也美,水也美,山川之间流淌着中国美,中国的山川就是一幅琳琅满目的画卷。
此中长江、黄河是占据在中国的两条巨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叹长江的歌曲——《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
1、第一,我们一同来认识《话说长江》这部纪录片叙述了什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 13 页。
同学朗诵《话说长江》简介2、感觉长江的多姿多彩,千姿百态师:此刻我们就一同走进奇特的长江,来感觉长江浩大而宏伟的英姿。
播放课件,【共同赏识视频《话说长江》的开头片段】。
(注意画面及音乐 )师:经过赏识视频,请同学们说一说长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是如何的?生:风起云涌、波浪汹涌、宏伟、壮丽??师:长江还有柔美的一面,我们能够联想到(生: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这也是长江。
作曲家王世光为这气概恢宏,千姿百态的场景配上了激动优美的音乐,这段音乐是《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也是《长江之歌》的主旋律。
【设计企图:学生认识了纪录片《话说长江》,经过赏识视频,倾听音乐也感觉到了长江的气吞河山,千姿百态,为后边的演唱长江作了铺垫】二、新授歌曲1、此刻我们一同来认识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范文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628d0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1.png)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长江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 通过学习《长江之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长江之歌》的词曲分析。
2. 长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
3. 音乐欣赏和歌唱技巧的指导。
三、教学重点1. 歌曲《长江之歌》的词曲理解和演唱技巧。
2. 长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 歌曲《长江之歌》的高音演唱和节奏把握。
2. 长江的相关文化背景的理解和阐述。
五、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或多功能厅。
2. 音响设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3. 乐谱和歌词。
4. 与长江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文字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长江之歌》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发学生对长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教师介绍长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为学生理解歌曲提供背景知识。
3. 歌曲学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词曲,讲解高音演唱和节奏把握的技巧,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4. 音乐欣赏: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长江之歌》,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长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歌唱技巧,引导学生学唱。
3. 欣赏法: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
4. 情感体验法: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长江之歌》。
2. 学生能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体会到长江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3. 学生能掌握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了解不同版本的《长江之歌》。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长江主题的艺术创作,如绘画、摄影等。
2. 邀请长江沿线地区的歌手或音乐家进行讲座或演出,增加学生对长江文化的了解。
3. 开展长江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范文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f1844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a.png)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基本概况,激发学生对长江的兴趣。
引导学生欣赏长江之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长江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长度等基本信息。
欣赏长江之歌《长江之歌》片段,感受音乐的美感。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长江的美丽景色。
引导学生聆听《长江之歌》片段,感受音乐的韵律和情感。
第二章:长江之美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长江之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长江的自然景观,如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等。
介绍长江的人文景观,如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
欣赏长江之歌《长江之歌》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长江之美。
2.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长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引导学生聆听《长江之歌》片段,通过音乐感受长江之美。
第三章:长江之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熟悉长江之歌《长江之歌》的歌词,学会演唱。
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2 教学内容:学习长江之歌《长江之歌》的歌词,熟悉歌词的内容。
教授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学会演唱。
3.3 教学方法:采用分组学习、接龙等形式,让学生熟悉歌词。
运用示范、辅导等方法,教授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学会演唱。
第四章:长江环保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对长江环保的关注和支持。
4.2 教学内容:介绍长江的生态环境,如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
讨论长江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欣赏长江之歌《长江之歌》片段,引导学生关注长江环保。
4.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长江的生态环境。
引导学生聆听《长江之歌》片段,关注长江环保。
第五章:课堂小结5.1 教学目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长江和长江之歌的理解。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范文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e3033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b.png)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长江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 通过学唱《长江之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引导学生理解和传承长江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唱《长江之歌》,了解长江的景色和文化。
2. 教学难点:歌曲的音准、节奏和唱腔处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长江之歌》乐谱、歌词。
2. 教学设备:钢琴、音响设备、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长江的壮丽景色和丰富文化。
2. 学唱歌曲:a. 教唱歌曲:教师范唱《长江之歌》,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b. 分句教唱:教师逐句教唱,学生跟唱,重点讲解歌曲的音准、节奏和唱腔处理。
c. 合唱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3. 歌曲解析: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4.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长江之畔,感受长江的宏伟壮丽,激发爱国情怀。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长江的重要性和歌曲的意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唱《长江之歌》,让学生感受长江的壮丽景色和丰富文化,教学效果较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音准、节奏和唱腔处理,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要引导学生理解和传承长江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更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分组比赛、合唱表演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长江主题的绘画或写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长江的感受。
2. 邀请有关长江的专家或历险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长江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学唱的《长江之歌》,感受长江的魅力。
2. 鼓励学生进行长江主题的绘画或写作创作,下节课分享。
八、课程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学唱、讨论和创作等环节。
长江之歌教案设计
![长江之歌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ceb88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7.png)
长江之歌教案设计教案设计:《长江之歌》一、教案背景分析:《长江之歌》是一部描写长江壮丽景色和沿岸百姓生活的史诗性歌曲,由中国国家大剧院创排,洪波作词,黄安作曲。
它展现了长江作为中国母亲河的地位和作用,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本教案旨在通过学生对《长江之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长江之歌》的背景和创作意图;2.理解歌曲中描述的长江景色和沿岸百姓的生活;3.通过合唱、朗读等形式,表达对长江的情感;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长江的特点和对中国的重要意义;难点:通过音乐和歌词表达情感。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a.《长江之歌》的背景和创作意图;b.歌曲的歌词和旋律;c.长江的特点和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2.教学方法:a.讲解法:通过讲解《长江之歌》的背景和创作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听觉法:通过听歌曲,了解歌曲的旋律和歌词;c.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小组合作,分析歌词,理解歌曲的含义;d.表演法:学生分组合唱和朗读歌词,表达对长江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展示长江的图片和音乐,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生活的思考。
2.讲解《长江之歌》的背景和创作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3.分析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和意境。
4.学唱歌曲,教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5.小组合作,练习合唱,并选取一个小组进行歌曲表演。
第二课时:1.复习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听唱歌曲,矫正合唱的不足之处。
2.分析歌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歌曲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3.学习朗读歌词,分组进行朗读练习,表达对长江的情感。
4.活动设计:制作长江的模型,让学生以模型为背景进行合唱或朗读歌词的表演。
第三课时:1.复习第二课时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展示朗读和合唱的成果。
2.组织学生形成小分组,进行歌曲创编,根据歌词创作简单的舞蹈或动作表演。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范文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e02c7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2.png)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长江的壮丽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 通过学唱《长江之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长江之歌》的曲调和歌词。
2. 长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长江之歌》,理解歌词的含义。
2. 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长江的壮丽风光和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歌曲:教唱《长江之歌》,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合唱效果。
4. 歌曲欣赏:欣赏不同版本的《长江之歌》,感受歌曲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长江之歌》。
2. 学生能够理解歌词的含义,对长江有一定的了解。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合唱,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长江之歌》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长江的图片、视频和相关资料。
3.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长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
2. 采用示范法,教唱《长江之歌》并演示合唱技巧。
3. 采用分组练习法,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4.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八、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长江的壮丽风光和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第二步:学唱歌曲(10分钟)教唱《长江之歌》,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3. 第三步:分组练习(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合唱效果。
4. 第四步:歌曲欣赏(10分钟)欣赏不同版本的《长江之歌》,感受歌曲的魅力。
通过歌曲学唱和欣赏,让学生更加了解长江,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小学音乐教案《长江之歌》教案模板
![小学音乐教案《长江之歌》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810550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e.png)
小学音乐教案《长江之歌》优秀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之歌》的背景知识,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境。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 通过学唱《长江之歌》,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和合唱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感受《长江之歌》的音乐风格,理解歌曲的内涵。
2. 学会《长江之歌》的歌词,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
三、教学难点1. 音准的把握,尤其是高音频的演唱。
2. 合唱部分的协调性,做到音色融合、音量平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长江之歌》音频、视频资料。
2. 乐谱:《长江之歌》合唱谱。
3. 教学设备:音响、投影仪、黑板、钢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长江的图片,让学生对长江有直观的认识。
2. 欣赏:播放《长江之歌》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 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唱《长江之歌》,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练习合唱部分的各个声部。
5. 合唱:全班学生一起合唱《长江之歌》,教师指导合唱技巧。
6. 表演:学生自选角色,进行《长江之歌》的表演,展示所学成果。
8. 拓展:推荐学生欣赏其他有关长江的歌曲,如《长江之歌》(电影版)、《长江长》等。
9.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长江之歌》,培养音乐兴趣。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长江之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演示,学生跟随模仿,提高学习效果。
3. 利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 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2. 课程导入:通过展示长江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长江的兴趣。
3. 歌曲欣赏:播放《长江之歌》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11a671da38376bae1fae2a.png)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长江之歌音乐教案篇一:《长江之歌》音乐教学设计《长江之歌》教学目标:1、学唱《长江之歌》,引导学生能够用亲切、热情地情绪,以赞颂、赞美的歌声演唱歌曲。
2、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认真倾听音乐,积极思考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体验、领会并用己的语言解释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信息。
3、通过歌曲《长江之歌》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唱好歌曲《长江之歌》,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绪及情感。
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表现。
唱准歌曲中出现的六度七度大跳音程。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歌曲《中国美》【设计意图:创设轻松活泼的氛围,渲染气氛,为导入新课作铺垫】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歌曲《中国美》,中国美不美,生:美。
师:确实很美,山也美,水也美,山水之间流淌着中国美,中国的山水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其中长江、黄河是盘踞在中国的两条巨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歌曲 | c4(3 2. 2 2 6 | 5 ——d2 3 | 5 4 .4 3 . 2 |1——师:第一句,第二句运用了七度、六度大跳音程,音域较宽,表现了长江一泻千里,蜿蜒奔腾的气概。
指导学生听琴用啦模唱。
第三句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犹如掀起滔天巨浪把歌曲推向高潮。
要求演唱时力度要强一些。
第四句运用了从六度又到气七度的大跳音程,表现出滚滚浪潮奔流向前的景象。
要求学生把握节奏,唱准音准。
同学们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设计意图:这四个有个性的乐句,运用了六度、七度大跳音程,让我们感觉到旋律犹如长江水一样波涛起伏,体会旋律波浪式进行的形态,为下面的歌曲演唱打下基础。
】(3)现在让我们用饱满的热情来歌颂长江,表达我们对它的热爱和赞美。
a 师弹琴演唱第一段歌词,师:纠正唱不准的乐句,简单讲解歌唱的方法,口腔要上下打开,使声音竖起来,保持歌唱位置的统一和声音的连贯。
b 带着这种感觉随琴演唱第二段歌词。
《长江之歌》教案设计
![《长江之歌》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a3887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5.png)
《长江之歌》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长江之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理解歌词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学会演唱《长江之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歌词的意义和演唱技巧难点:理解歌词中的抽象概念和表达情感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歌词的意义和创作背景示范法:教师或学生示范演唱练习法:分组练习和集体演唱1.4 教学准备教材:《长江之歌》乐谱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教学工具:黑板、粉笔第二章:歌曲解析2.1 歌曲背景介绍介绍《长江之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讲解歌词中所描绘的长江景象和表达的情感2.2 歌词解析分析歌词的结构和韵律解释歌词中的抽象概念和隐喻2.3 音乐特点分析介绍歌曲的调式、节奏和旋律特点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和音乐符号第三章:教学步骤3.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学生放松身体,准备进入音乐学习状态3.2 歌曲学唱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跟随录音学唱教师纠正学生的唱音和节奏错误3.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辅导3.4 集体演唱全体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教师指挥,引导学生掌握节奏和音准第四章:拓展活动4.1 创意演唱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演唱方式,如加快速度、改变音调等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演唱,互相交流和评价4.2 歌词演绎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歌词演绎学生通过动作、表情和语言等方式,表达对歌词的理解和情感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自我评价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5.2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提出改进建议5.3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教师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第六章:多元化教学活动6.1 音乐游戏设计音乐游戏,如“长江猜猜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歌曲旋律和歌词。
学生通过游戏活动,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金峪镇中学
仵俊奇
《长江之歌》教案
教材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长江之歌》,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弱起小节。
2、能力目标:用圆润饱满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长江之歌》。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并学会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用圆润饱满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长江之歌》。
教学难点:弱起唱以及弱起小节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龙的传人》,引出课题《长江之歌》。
三、讲授新课
(一)整体感知
1、作品简介,了解歌曲背景。
2、谱例分析,了解音乐知识。
(拍子、速度、音乐符号等)
3、初听歌曲,体会歌曲情绪。
问题:
(1)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朗读歌词,了解歌词含义。
(二)学唱歌曲
1、复听歌曲。
(让学生哼唱歌曲旋律。
)
2、教师范唱。
3、视唱谱例。
4、填词演唱。
(强调弱起)
5、处理歌曲。
(吐字咬字、呼吸、情感对比等)
6、分组演唱。
(把学生分组,以比赛的形式演唱歌曲)
四、实践创造
根据歌词画出想象中的长江,找同学仿写歌词并演唱。
五、拓展延伸
简介长江以及白鳍豚,从而引申到保护环境的主题。
说出与长江有关的歌曲。
六、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