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解读标准
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标说明--基本医疗
![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标说明--基本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bb91365b307e87101f696bc.png)
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
毒。 2、用过的医疗器材应根据《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选择正 确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3、根据物品性能选择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
消毒隔离措施
4、耐热耐湿物品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
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膏、粉的功能首选干
(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
(IU)、单位(U);中药饮片以克为单位。片剂、丸剂、胶 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 为单位;软膏剂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 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药饮片以剂为单位。
合 格 处 方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7 日用量;急诊处方一 般不得超过 3 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 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 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医疗用毒性药品、 放射性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执行。
合 格 病 历
★ 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 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需要留院观察期间的记
录,重点记录观察期间病情变化和诊疗措施,记录简 明扼要,并注明患者去向。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 写抢救记录。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内容要求按照住院 病历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执行。
护理质量评分标准
★ 分值:15 分 ★ 发现 1 人未执行查对制度扣 3 分 ★ 发现 1 个输液病人无输液记录卡扣 7 分 ★ 无巡视记录扣 5 分,扣完为止。
(三)、检验质量 (医疗质量)
★ 指标编号:3.2.3
★ 指标意义:
★ 医学检验是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医学检验
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工作的整体水平。影响检验质量
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评指标解读
![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评指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41de4a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2.png)
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评指标解读首先,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环境是创建的基础和前提。
考评指标中应该包括对卫生环境的要求,如卫生设施的完备性、清洁度和硬件设施的安全性等。
对于卫生环境的考评指标可以从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卫生巡查的结果、政府卫生监管的评估等方面来进行评估。
其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素质是提供高质量卫生服务的关键。
考评指标中应包括对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以及服务态度的要求。
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考评可以通过医师资格认证、专科医师培训及持续教育等来评估。
服务态度的考评可以通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调查、投诉处理情况等来评估。
另外,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供应也是考评指标中的重要内容。
医疗设备的考评可以从设备种类和技术性能等方面来进行评估。
药品供应的考评可以从药品种类的丰富度、药品质量保证、处方药品的合理使用等方面来进行评估。
同时,还需考虑设备和药品的维护和更新情况,以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药品的有效供应。
此外,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应注重健康管理工作。
考评指标中应包括健康管理服务的范围、内容和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健康管理服务的范围可以包括慢性病的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体检等。
考评指标中还可以包括管理服务的覆盖率、慢性病患者的随访情况、健康体检的参与率等指标来评估健康管理工作的质量。
最后,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保障和费用管理也需要进行考评。
医疗保障的考评可以从基金管理、门诊医保服务、医保报销比例等方面来进行评估。
费用管理的考评可以从医疗服务收费的合理性、费用公示和透明度、费用差异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考评指标应该包括卫生环境、人员素质、医疗设备和药品供应、健康管理工作、医疗保障和费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对于保障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也将对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评估指标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评估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4fcf58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d.png)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评估指标近年来,我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为农民提供了更便捷和贴心的医疗服务。
然而,服务质量的评估仍然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评估的指标,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人员素质与技术能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关键。
因此,评估指标中应包括医务人员的人员素质和技术能力。
人员素质包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等方面。
技术能力则着重于医务人员的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技术操作能力。
评估指标可包括医务人员的学历、职称、进修情况等,也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医疗事故记录来评估。
二、医疗设施与技术设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设施和技术设备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
评估指标中应包括医疗设施的硬件设施和环境卫生情况。
硬件设施可以包括诊室、手术室、检验室、药房等设施的数量和质量,环境卫生情况则可以通过医院清洁卫生检查来评估。
技术设备方面,评估指标应包括医疗设备的种类、数量和性能等。
可以通过设备购买记录和设备维修情况来评估。
三、服务态度与沟通能力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对提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评估指标中可包括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如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患者投诉处理记录等。
同时,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也应纳入评估范围。
四、医疗费用和医保政策医疗费用和医保政策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就医负担和获得医疗服务的能力。
评估指标中应包括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以及医保政策的覆盖率和报销比例等。
可以通过收费明细和医保统计数据来评估。
五、医疗质量管理和安全保障医疗质量管理和安全保障是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评估指标中可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医疗纠纷处理和医疗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情况,以及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等。
可以通过医院内部的管理文件和相关统计数据来评估。
六、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效率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效率对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
![社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fac86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5.png)
社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社区医院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承担着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
为了确保社区医院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制定和遵守一系列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非常重要。
1. 人员配置社区医院应确保拥有合适的人员配置,包括合格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
医生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护士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应接受规范的培训,能够有效地协助医生提供护理和其他医疗服务。
2. 资源设备社区医院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器材,以满足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
设备和器材应经过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此外,社区医院还应提供必要的药品和医疗耗材,以满足患者的日常需求。
3. 诊疗服务社区医院应提供全面的诊疗服务,包括初步诊断、常见疾病治疗和常规检查等。
医院应采用标准化的诊疗流程,确保诊疗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医疗技能,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4. 紧急救治能力社区医院应具备基本的紧急救治能力,能够应对突发疾病和急救情况。
医院应设立急诊科或紧急医疗中心,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并建立与急救中心和其他医疗机构的紧密联系。
医生和护士应接受急救技能培训,能够迅速和有效地救治患者。
5. 管理与服务质量社区医院应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确保医院的日常运行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医院应加强患者满意度调查和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此外,医院还应加强与社区居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医疗服务的认知和理解。
结论以上是社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社区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并严格执行,以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
卫生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
![卫生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35b01ee4028915f804dc28b.png)
卫生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基本医疗服务。
二、床位根据服务范围和人口合理配置。
至少设日间观察床5张;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可设一定数量的以护理康复为主要功能的病床,但不得超过50张。
?三、科室设置至少设有以下科室:(一)临床科室: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治疗室、抢救室、预检分诊室(台)。
(二)预防保健科室:预防接种室、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室、健康教育室。
(三)医技及其他科室:四、人员(一)至少有6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9名注册护士。
(二)至少有1名副高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三)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具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
(四)设病床的,每5张病床至少增加配备1名执业医师、1名注册护士。
(五)其他人员按需配备。
五、房屋(一)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布局合理,充分体现保护患者隐私、无障碍设计要求,并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
(二)设病床的,每设一床位至少增加30平方米建筑面积。
六、设备(一)诊疗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观片灯、体重身高计、出诊箱、治疗推车、供氧设备、电动吸引器、简易手术设备、可调式输液椅、手推式抢救车及抢救设备、脉枕、针灸器具、火罐。
(二)辅助检查设备心电图机、B超、显微镜、离心机、血球计数仪、尿常规分析仪、生化分析仪、血糖仪、电冰箱、恒温箱、药品柜、中药饮片调剂设备、高压蒸汽消毒器等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
(三)预防保健设备妇科检查床、妇科常规检查设备、身长(高)和体重测查设备、听(视)力测查工具、电冰箱、疫苗标牌、紫外线灯、冷藏包、运动治疗和功能测评类等基本康复训练和理疗设备。
(四)健康教育及其他设备健康教育影像设备、计算机及打印设备、电话等通讯设备,健康档案、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与费用结算有关设备等。
202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总结标准
![202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总结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fcbf7b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b.png)
202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总结标准标题:____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总结标准引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城市医疗服务的基层组织,承担着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优质的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责。
为了总结和评估____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表现,制定本标准,以便为未来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本标准旨在全面评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各方面的工作,包括医疗服务、卫生管理、协调合作等方面。
一、医疗服务1. 医疗服务的人员配置- 完善的医疗团队,包括合适的医生、护士、药师和其他医务人员。
- 适当的人员数量,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诊断和治疗需求。
2. 医疗服务的质量- 科学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精细化、个体化的医疗计划制定和执行能力。
- 规范的医疗档案管理和信息互通。
3. 医疗服务的便利性- 合理的诊疗时间安排,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就诊需求。
- 方便的就诊流程,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4. 医疗服务的创新性- 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
- 推行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提高医疗服务的范围和效率。
二、卫生管理1. 卫生设施和环境- 洁净、整洁的诊疗环境和卫生设施。
- 完善的医废处理和感染防控措施。
2. 安全管理- 安全设施的设置,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 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卫生培训- 定期进行医疗、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 向社区居民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
三、协调合作1. 社区卫生网络- 与其他医疗机构建立联动机制,实现重症患者的转诊和紧急救治。
- 积极参与社区卫生合作项目,提高综合卫生服务水平。
2. 社区居民参与- 建立健全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医疗服务的针对性和满意度。
-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居民的主动参与和健康管理。
结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____年的工作中,需要注重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卫生管理的科学与规范,加强协调合作与社区居民的参与。
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级评审标准解读及实施策略(整合版)_图文
![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级评审标准解读及实施策略(整合版)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8f98bc50e2524de5187ef2.png)
应用PDCA的循环的理论评价结果
促进医院持续改进的进程
二、等级评审标准
(一)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标准解读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标 准解读
第一章 功能任务和资源配置 第二章 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第三章 业务管理 第四章 综合管理
(一)乡镇/社区服务能力评价标准解读
前置条件
检查项目
2. 制订迎评工作目标
制订工作计划,明确时间结点 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 逐条对照,自查整改,不留盲点 组织自我评审(试评审),促进迎评工作
3. 加强各类培训,提高知晓度
将应知应会要求编纂成各种小手册或卡片, 人手一份 加强“三基”培训,明确重点人员、重点科 室(部门)、重点项目内容 组织模拟考试,提高适应能力
任务与经费补偿 (无)
第四章 综合管理
4.1 党建管理 4.1.1 党的组织建设 4.1.2 党风廉政建设
4.2 人员管理 4.2.1 绩效考核制度 4.2.2 人才队伍建设
4.3 财务管理 4.3.1 财务管理
4.4 后勤管理 后勤服务管理
4.4.1 后勤安全保障 4.5 信息管理
4.5.1 信息系统建设 4.5.2 信息安全
※ 人员访谈法
• 与病人的访谈重点了解: 护理服务到不到位? 基础护理、护理工作和操作技术是不是护士完成? 护士是不是能经常巡视病房? 有事需求能否得到护士的帮助等?
四、迎接评审的应对策略
1. 建立迎评组织体系
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工作网路 层层动员、通报进程、强化要求 建立工作小组例会制度,推进迎评工作 院科二级管理,实行责任制 对照标准进行自评,查找薄弱环节和问题
第三章 业务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37d6d0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4.png)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负责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机构。
为了确保社区居民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具备一定的服务能力标准。
本篇文章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1.人员素质;2.服务设施;3.服务流程。
首先,人员素质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和护士是直接面向居民的服务人员。
因此,医生和护士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他们应当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熟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
同时,医生和护士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能够与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提供细致入微的医疗服务。
其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设施是确保服务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服务设施的标准应当符合国家卫生部门的规定,保证设施的功能与卫生要求完全相符。
例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配备必要的诊疗设备,如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等,以方便医生进行基本的医疗检查。
此外,服务设施还应包括药房、诊室、会诊室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不同需求。
最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流程是服务能力的关键环节。
服务流程应当规范、高效,并且注重居民的需求和利益。
对于居民来说,就诊应该便捷和快速,不浪费时间。
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设立合理的预约系统,避免患者排队等待的情况发生。
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应当注重服务的连续性,建立起完善的病历档案管理系统,确保患者的诊疗记录和用药情况得到记录和跟踪。
综上所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服务能力标准。
这包括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服务设施的标准和服务流程的规范。
只有通过不断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设施设备水平,优化服务流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才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doc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doc](https://img.taocdn.com/s3/m/b46b8364b52acfc788ebc915.png)
附件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的通知》要求,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
一、适用范围(一)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本标准共设置4章90条,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我评价与改进,并作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评价的依据。
二、标准分类(一)基本条款。
将最基本、最常用、最易做到、必须做好的列为基本条款,适用于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推荐条款。
在基本条款基础上,针对医疗服务能力较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推荐条款,以“★”标注。
三、条款分布四、能力结果表达方式(一)结果采用A、B、C、D四档表达方式。
A档:代表“优秀”B档:代表“良好”C档:代表“合格”D档:代表“不合格”(二)评判原则。
凡是达到B档“良好”者,必须先达到C档“合格”要求;凡是达到A档“优秀”者,必须先达到B档“良好”要求。
(三)能力标准的性质结果。
五、能力结果前置条件目录第一章功能任务与资源配置 11.1功能任务11.1.1基本功能 11.1.2主要任务 11.2科室设置11.2.1临床科室 11.2.2医技及其他科室21.2.3公共卫生科或预防保健科21.2.4职能科室 21.3设施设备21.3.1建筑面积 21.3.2床位设置★ 21.3.3设备配置 31.3.4公共设施 31.4人员配备31.4.1人员配备 3第二章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42.1服务方式42.1.1门急诊服务42.1.2住院服务★ 42.1.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52.1.4转诊服务 52.1.5远程医疗服务★ 52.1.6出诊服务★ 62.2服务内容和水平 62.2.1医疗服务 62.2.1.1病种(见附件) 62.2.1.2急诊急救服务62.2.1.3全科医疗服务72.2.1.4中医医疗服务72.2.1.5口腔医疗服务★72.2.1.6康复医疗服务★82.2.2检验检查服务82.2.2.1检验项目82.2.2.2检查项目92.2.3公共卫生服务92.2.3.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92.2.3.2健康教育92.2.3.3预防接种102.2.3.4儿童健康管理102.2.3.5孕产妇健康管理102.2.3.6老年人健康管理102.2.3.7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112.2.3.8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112.2.3.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112.2.3.10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112.2.3.11中医药健康管理122.2.3.12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122.2.3.13卫生计生监督协管122.2.3.14重大公共卫生项目132.2.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132.2.4.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132.3服务效果142.3.1服务效率142.3.2满意度14第三章业务管理153.1执业与诊疗规范管理153.1.1执业管理153.1.2规范诊疗153.2医疗质量与安全153.2.1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153.2.1.1医疗质量管理体系153.2.1.2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63.2.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落实163.2.2.1“三基”培训与考核163.2.2.2住院诊疗质量管理★163.2.2.3首诊负责制度173.2.2.4医疗文书书写管理173.2.2.5血液透析管理★173.2.2.6放射或医学影像管理183.2.2.7临床检验管理183.2.2.8中医管理193.2.2.9康复管理193.3患者安全管理193.3.1查对制度193.3.2危急值报告管理203.3.3患者安全风险管理203.3.4患者参与医疗安全203.4护理管理213.4.1护理组织管理体系213.4.2执行《护士条例》213.4.3临床护理质量管理223.4.4护理安全管理223.5医院感染管理233.5.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233.5.2医院感染相关监测233.5.3手卫生管理233.5.4消毒及灭菌工作管理243.6医疗废物管理243.6.1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管理制度243.6.2医疗废物处置和污水处理243.7放射防护管理253.7.1放射防护管理253.7.2放射防护设备管理253.8药事管理253.8.1药品管理253.8.2临床用药263.8.3处方管理263.8.4药品不良反应管理263.9公共卫生管理273.9.1公共卫生管理27第四章综合管理284.1党建管理284.1.1党的组织建设284.1.2党风廉政建设284.2人员管理284.2.1绩效考核制度284.2.2人才队伍建设294.3财务管理294.3.1财务管理294.4后勤服务管理294.4.1后勤安全保障294.5信息管理304.5.1信息系统建设304.5.2信息安全304.6行风建设管理304.6.1医德医风建设304.7科研管理314.7.1科研管理★314.7.2培训管理★314.8社区协同和居民参与314.8.1 社区协同314.8.2社会认同314.8.3志愿者服务31附件33第一章功能任务与资源配置1.1功能任务1.2科室设置1.3设施设备1.4人员配备第二章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2.1服务方式2.2服务内容和水平2.2.1医疗服务2.2.2检验检查服务2.2.3公共卫生服务2.2.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2.3服务效果第三章业务管理3.1执业与诊疗规范管理3.2医疗质量与安全3.2.1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3.2.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落实3.3患者安全管理3.4护理管理3.5医院感染管理3.6医疗废物管理3.7放射防护管理3.8药事管理3.9公共卫生管理第四章综合管理4.1党建管理4.2人员管理4.3财务管理4.4后勤服务管理4.5信息管理4.6行风建设管理4.7科研管理4.8社区协同和居民参与附件医疗服务推荐病种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基本病种(66种)(一)内科(26种)高血压病(I10.x0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25.103)、先天性心脏病(Q24.900)、心肌炎(I51.400)、脑卒中(I64.x00)、眩晕综合征(H81.901)、偏头痛(G43.900)、急性气管炎(J04.100)、支气管炎(J40.x00)、肺炎(J18.900)、肺气肿(J43.90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I27.90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J06.900)、腹泻(K52.916)、胃肠炎(A09.901)、结肠炎(A09.902)、胆囊炎(K81.900)、泌尿道感染(N39.000)、急性肾小球肾炎(N00.902)、糖尿病(E14.900)、高脂血症(E78.500)、贫血(D64.90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G45.900)、带状疱疹(B02.900)、皮炎(L30.900)、肺结核(A16.20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374aec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3.png)
催
康手册;“三卡”为 7 岁以下儿童健康体检卡,60 岁以上老
霁
葫
人卡,高 血压、心血管病 、脑 血管病 、糖尿病 、癌症 、智 残、
肢残、视力残疾 等八类 疾病病 人卡。
俜
鞲
6、全日服务。实行每日 24 小时不间断医疗 卫生服务。
媪
耵
三、人员配备 漭
1、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 和业务项目相适应的卫生专 业
二、基本功能
必须为其服务区域内的全体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
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包括卫生防病、妇幼保健、健
康教育、社 区医疗 服务 、残疾康复、计划 生育技 术 指导等功
燔
族
能,并负 责对本 街 道办事处范围内 的社区 卫生 服务站进行业
髦
璃
务指导。
( 一)社区卫生 服务的 执业范 围
铌
1、健康教育。开展面 向群体和个人的健康教育, 指导
军
郛
店
换药器材、药品柜、污物桶 、治疗车等。开展中医服务 的、
还应有针 灸器具 、中药 橱等必备设 备。 嬖
2、健康 教育设备:影像器材、健康 教育专栏及健康教
埯
ガ
育宣传品 等。 盘
3、办公通讯 设备: 健康档案柜、 电话 、电脑 。 汀
4、有与所 开诊疗 科目相 应 的其它设备,如 计划免 疫接 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达到综合门诊部的医疗机构基本 标准、符合各项卫生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应达到以下标准。
一、服务区域
1、有明确的服务区域。
2、一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内可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其服务覆盖若干个社区,直接服务人口为 3-5 万。
3、选址应使社区居民能够步行 10 分钟左右抵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细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0c5f715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1.png)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细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卫生服务中心)是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机构,服务能力评价的细则对于提高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评价细则进行详细探讨。
一、服务设施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设施是服务能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指标包括:1.设施完备度:卫生服务中心应具备符合基本卫生服务要求的场所和设备,如门诊室、检查室、药房等,设施应具备合理布局、通风、采光等条件。
2.卫生环境:评价中心应具备优良的卫生环境,设施干净整洁,无恶臭、杂物堆积等不卫生状况。
3.医疗设备:卫生服务中心应具备基本的医疗设备,包括血压计、血糖仪、心电图机等,设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定期保养,以保证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
二、医护人员医护人员是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的核心。
评价指标包括:1.医师资质:卫生服务中心应聘请合格的医生,并确保医师具备相应的执业证书、职称以及专业学术成果。
2.护士配备: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合理数量的护士,并确保护士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
3.人员素质: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能够严格遵守卫生规范和职业操守,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服务项目评价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还需要考察其提供的具体服务项目。
评价指标包括:2.门诊服务:卫生服务中心应提供门诊诊疗服务,包括诊断、治疗、处方等。
同时,门诊服务的等候时间应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得出现长时间等待的情况。
3.健康体检:卫生服务中心应提供健康体检服务,包括基本体检项目以及按需扩展的高级体检项目。
体检服务应具备专业仪器和人员,并能提供准确及时的体检结果。
四、服务质量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评价指标包括:1.服务态度:医护人员应以友善、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在服务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等待和麻烦。
2.服务效率:卫生服务中心应合理安排服务流程,优化人员配备和临床工作安排,提高服务效率,尽量缩短治疗和诊断的时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标准2019版范文(精选多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标准2019版范文(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95fa2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72.png)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标准2019版范文(精选多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标准2019版5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标准2019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在县领导、社区参与、管理局卫生局指导下,以社区医院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负责收集社区卫生信息,针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实施健康咨询、健康教育以及社区卫生诊断,负责辖区计划免疫管理和免疫接种工作,按照法定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做好疫情登记、报告工作,开展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的社区防治,了解社区妇女的健康状况,开展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标准2019版关于转发卫生局关于传染病管理的通知各科室为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的规定,根据贵阳市卫生局相关文件要求及小河区卫生局关于传染病管理的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现将防治管理实践中急需明确的若干问题暂行规定转发给各科室,请严格认真遵照执行。
一、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1、既往有肺结核病史,当次检查无病状、无体征得病例无需报告。
2、对治疗失败病例、返回病例、未完成疗程病例、中断治疗后重新治疗的既往肺结核病例,当次检查无需报告。
医疗机构接诊上述病例时,需按要求填写转诊单,并将病例转诊到结防机构。
3、对初步诊断为肺结核,经进一步检查,变更为其他疾病诊断的病例,报告单位必须及时在疫情报告网络中订正。
4、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对新发现的、或经规范治疗治愈后再次复发(即痰检又出现阳性)的(疑似)肺结核病例,应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
要求医疗机构病人报告率在95%及以上。
(二)加强病例管理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的(疑似)肺结核病例都必须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确诊、登记和治疗管理。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23年版)(指标)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23年版)(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9c94a4d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8.png)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23年
版)(指标)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是社区居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机构。
为确保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制定了以下2023年
版的服务能力标准指标:
1. 医疗设备和设施医疗设备和设施
- 医疗设备和设施应满足社区医疗服务的基本需求。
- 包括但不限于基本诊疗设备、检验设备、药房、急救设备等。
2. 专业医疗团队专业医疗团队
-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应有合格的医生和护士团队,包括但不限
于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内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等。
- 医疗团队应具备执业所需的资格和经验。
3. 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服务
-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应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常见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规体检、疫苗接种等。
- 医疗服务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
4. 服务流程和管理服务流程和管理
-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应确立合理的服务流程和管理制度,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 包括但不限于预约挂号、排队候诊、医疗档案管理等。
5. 医疗咨询和宣教医疗咨询和宣教
-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应提供专业的医疗咨询和宣教服务,以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
- 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健康咨询、疾病预防知识传授等。
以上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2023年版服务能力标准的指标,旨在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要求,确保社区居民能够获得有质量、高效和安全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汇报人:刘晓航
部 门:医教部 日 期:2019年4月24日
郑州大桥医院
CONTENTS
医疗部分
第一章 功能任务和资源配置 第二章 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第三章 业务管理
第四章 综合管理
内部资料 严禁外传!
C B A 基本条款 C 10/5 B A C 26/6 B A C 32/14 B A C 12/0 B A 80/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第三章 业务管理
医教部 情况汇总
3.3患者安全管理(医教部) 南阳新村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 × × 东风路园田 × × × 丰产路林科 × × ×
C B A 推荐条款★ C 1/1 B A C 5/3 B A C 2/2 B A C 2/2 B A 10/8
2
各社区卫生中心达标情况(医疗部分)
医教部 情况汇总 南阳 新村 C 6 B 4 A 1 东风路 丰产路 淮河路 棉纺路 林山寨 汝河路 淮河路 园田 林科 陇海 C 4 B 4 A 1 C 3 B 5 A 1 C 6 B 6 A 1 C 6 B 4 A 1 C 5 B 4 A 1 C 5 B 4 A 1 C 6 B 3 A 0
C B 1 A C 6 B 7 A 1 13 1
C B 1 A C 6 B 5 A 1 11 1
C 1 B 1 A C 6 B 5 A 1 10 1
C B 1 A C 5 B 5 A 1 10 1
C B A C 6 B 3 A 0 9 0 3
内部资料 严禁外传!
第一章 功能任务和资源配置
医教部 情况汇总
第四章 综合管理
棉纺路 √ × × 林山寨 √ √ × 汝河路 × × × 淮河路陇海 × √ × 淮河路 × × ×
3.3.1查对制度 3.3.2危急值报告管理 3.3.4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3.8药事管理(医教部)
3.8.1药品管理 3.8.2临床用药 3.8.3处方管理 3.8.4药品不良反应管理
1.1功能任务(医教部)
南阳新村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 √ √ √ × √ √ √ √ √ × √ √ √ √ √ √ √ √ √ × 东风路园 丰产路林 田 科 棉纺路 林山寨 汝河路 淮河路陇 海 淮河路
1.1.1基本功能 1.1.2主要任务
第一章 5 个
基本条款 25个 第二章 6 个 (23个) 第三章 14个
第四章 0 个 第一章 1 个
推荐条款 8个
第二章 3 个 第三章 2 个 第四章 2 个
合计
C B 1 A C 6 B 5 A 1 11 1
C B 1 A C 4 B 5 A 1 9 1
C B 1 A C 3 B 6 A 1 9 1
4.7科研管理(医教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1科研管理 ★
× ×
× ×
× ×
× ×
× ×
× ×
× ×
× ×
4.7.2培训管理 ★ 内部资料 严禁外传!
要求地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行业学会(协会)等认定的培训基地
2.1.1门急诊服务 2.1.2住院服务 ★
2.2.1医疗服务(医教部) 2.2.1.1病种(见附件)
2.2.1.2急诊急救服务
2.2.1.3全科医疗服务
2.2.1.4中医医疗服务 2.2.1.5口腔医疗服务 ★ 2.1.2康复医疗服务 ★
2.3服务效果(医教部)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5
第三章 业务管理
医教部 情况汇总
3.1执业与诊疗规范管理(医教部) 南阳新村 × 东风路园田 × 丰产路林科 × 棉纺路 × 林山寨 × 汝河路 × 淮河路陇海 × 淮河路 × C B 3.1.1执业管理 A C B 3.1.2规范诊疗 A 3.2.1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医教部) C 3.2.1.1医疗质量管理体 B 系 A C 3.2.1.2医疗质量管理制 B 度 A 3.2.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医教部) C 3.2.2.1“三基”培训与 B 考核 A C 3.2.2.2住院诊疗质量管 B 理★ A C B 3.2.2.3首诊负责制度 A C 3.2.2.4医疗文书书写管 B 理 A C B 3.2.2.5 血液透析管理 ★ 内部资料 严禁外传! A
7
Part One
第一章 功能任务和资源配置
第一章
能力标
功能任务和资源配置1.1功能任务
评价要点 达标措施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 卫生事件、卫生监督协管等预防保健服务 3.满足公卫管理要求 特色科室建设情况及其门诊和(或) 住院诊疗量中外街乡居民就诊占比。 至少为地市级培训基地
1.2科室设置(医教部)
无口腔科 无放射科
×
1.2.1临床科室 1.2.2医技及其他科室 1.2.3公共卫生科或预 防保健科
1.3设施设备(医教部)
√ ×
√ ×
√ ×
√ ×
√ ×
需至少设置5张日间观察床
1.3.2床位设置
内部资料 严禁外传!
4
第二章 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医教部 情况汇总
2.1服务方式(医教部) 南阳新村 C B A C B A √ × 东风路园田 √ × 丰产路林科 √ × 棉纺路 √ × 林山寨 √ × 汝河路 √ × 淮河路陇海 √ × 淮河路 √ ×
C B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无培训合格证人员(要求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康复专业培训并取得证书)
× × × × × × × ×
内部资料 严禁外传!
2.3.1服务效率
【C 】 1.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2.提供预防保健服务。 1.1.1基 3.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本功能 【B】符合“C”,并 具有辐射一定区域范围的医疗服务能力。 【A】符合“B”,并 承担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教学、培训工作。 【C 】 1.提供当地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服务。 2.提供适宜技术,安全使用设备和药品。 3.提供中医药服务。 4.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有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 5.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6.提供转诊服务,接收转诊病人。 1.1.2主 7.提供一定的急诊急救服务。 要任务 8.负责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和技术管理。 【B】符合“C”,并 1.提供住院服务。 2.提供康复服务。 3.提供居家护理服务。 【A】符合“B”,并 内部资料 严禁外传! 提供家庭病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