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简单的磁现象教案简单的磁现象教案1 〔一〕教学目的1.知道磁体有吸铁〔镍、钴〕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极间的互相作用。

3.知道磁化现象。

〔二〕教具各种形状的磁铁,磁针,一小堆大头针,铁屑,铁片,铜片,玻璃片,镍币,铁棒,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等。

〔三〕课前准备以上实验器材可布置学生在家里准备,上课前检查准备情况,学生在家里不容易找到的器材如各种磁铁、镍币等,老师加以补充,然后要求学生将实验器材放好,供课堂实验用。

〔四〕教学过程1.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平时摆弄磁铁时观察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指南针有什么作用?〔吸引铁,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区分方向。

〕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磁铁只能吸引铁吗?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些。

板书:第一节2.进展新课(1)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提问:磁铁具有哪些性质?它只能吸铁吗?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进展探究。

学生实验:将课前准备的铁片、钢锯片、镍币、铜片、玻璃片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发生的现象。

提问: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磁铁能吸引铁制物质,能微弱地吸引镍币〕老师指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外,还能吸引钴,钴是稀有金属,我们平时很少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板书:一、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提问:磁体各局部吸引铁的才能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以下实验。

学生实验:把一些大头针平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上,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这说明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老师归纳并板书:二、磁体各局部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局部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提问: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初三物理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初三物理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初三物理简单的磁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磁性物质的基本概念和磁性现象。

2.学会如何制作简单的电磁铁。

3.了解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和相互作用。

二、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磁性物质的基本概念和磁性现象。

2.学生学会如何制作简单的电磁铁。

三、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和相互作用。

四、教学过程1. 磁场1.引入磁性概念,介绍磁场和磁性物质的特点。

2.通过演示磁铁和铁粉的吸附现象,让学生了解磁场的基本特性。

3.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磁铁的磁力场特性。

比如,测量磁力距离和吸力大小的变化等。

2. 磁性物质1.将不同的磁性物质(氧化铁、镍、钴等)拿来演示和比较磁场强度参数。

2.通过造纸夹和铁钉等简单材料的演示,让学生体会磁铁和铁粉互相吸引的情况。

3.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磁性物质内部的电子自旋和磁矩结构。

3. 电磁铁1.通过电池、导线和铁丝等材料,现场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

2.让学生试着用电磁铁吸起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

3.展示电磁铁在自行车发电机、闸门限位开关、磁盘振动器等方面的应用。

4. 磁场的影响1.引导学生了解磁场对带电粒子的影响和作用。

2.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探究电子在磁场中的作用。

3.帮助学生理解磁场对电子轨道运动的影响和调控。

五、教学评价1.学生掌握了磁性物质的基本概念和磁性现象。

2.学生掌握了如何制作简单的电磁铁。

3.学生了解了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和相互作用。

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探究电磁铁的磁场特性,例如磁场大小和大小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2.学生可以探究磁性物质内部的电子自旋和磁矩结构,了解其对磁场的影响。

3.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磁场对电磁波的作用,例如电磁波的极化现象和传播方向变化等。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课题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课型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了解磁性、磁化、磁体、磁极2.知道磁极间相互作用3. 了解磁性材料的应用过程与方法4.通过实验探究能够得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5.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什么是磁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通过磁现象的探究与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8.通过试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9.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成果,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能简单的应用。

教学难点知道磁化的方式并能简单的应用。

教学方式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具各种磁铁,大头针,钢钉,玻璃球、铜块、铝块、木块、一元硬币。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目的(一)引课:游戏课前游戏,考察学生记忆力,大屏幕展示多组图片。

然后观察图片,表面看起来互不相关,其实却被一种神秘物质联系,直接引入磁。

(二)新课:磁性、磁体探究活动一:请用你桌上的器材快速的将铁球从铜块、铝块、木块、玻璃……中分离,试试总结,磁铁都能吸那些物质?分析实验、归纳结论:1.磁性:把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三)新课:磁极、磁极间相互作用教师提问:磁铁磁性强弱是否处处相同呢?请同学们自己感受一下。

探究活动二:磁体的磁性强弱①如图甲所示:将订书钉子放在偏离中间的位置上,观察钉子的运动方向,②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来判断磁性强弱观看参与游戏学生分组探究学生归纳得出磁性、磁体概念学生分组实验:游戏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创设情境,提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简单的磁现象。

引出磁体的磁性强弱不同归纳出磁极的概念和南北极的概念甲NS学生分析归纳: 条形磁体不同部分磁性强弱不同,两端磁性强,中间部分磁性弱。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探究活动三:使小磁针转动,停止时观察现象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磁铁具有指向性 教师: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南极,又叫S 极;指北的那个极叫北极,又叫N 极。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认识磁铁的两极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磁铁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教学难点:磁铁两极的判定,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教具: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磁铁模型、磁铁两极指示器、细线、铁钉等。

2.学具:每组一个条形磁铁、一个蹄形磁铁、一些铁钉、一张白纸、一支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条形磁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二)探究磁铁的性质1.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发一个条形磁铁,让学生自由探索磁铁的性质,如磁铁的两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等。

a.磁铁有两极,分别为N极和S极。

b.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三)探究磁铁两极的判定1.教师出示磁铁两极指示器,讲解如何使用。

2.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发一个磁铁两极指示器,让学生判断磁铁的两极。

(四)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1.教师讲解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发两个条形磁铁,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同名磁极和异名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五)巩固提高1.教师出示一些磁铁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解答。

(六)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结合教材,完成课后练习题。

2.查找资料,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磁铁的性质、磁铁两极的判定以及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操作不熟练,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磁铁的性质教师活动:展示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提问:“你们能感受到磁铁的吸引力吗?它对什么物体有吸引力?”学生活动:学生尝试用磁铁吸引铁钉,观察并描述现象。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知道磁铁的两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磁铁的基本性质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 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磁铁的基本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 教学难点: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磁现象。

五、教学准备1. 磁铁、铁钉、铁片等实验材料。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进而引入新课。

二、磁铁的基本性质(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磁铁,引导学生发现磁铁有两个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极,即N极和S极。

2. 让学生用磁铁分别靠近铁钉、铁片,观察吸引情况,引导学生发现磁铁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的性质。

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10分钟)1. 让学生用磁铁相互靠近,观察排斥和吸引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

2. 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磁铁与铁钉、铁片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巩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四、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5分钟)1.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磁铁应用,如磁卡、磁盘、磁悬浮列车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在现代科技领域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磁铁的基本性质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和思考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磁铁的基本性质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了初步认识,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对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巩固。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含教学反思)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1课时简单的磁现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通过实验,认识磁极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什么是磁化。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磁化现象。

教具准备铜棒、铁棒、铁屑、玻璃板、条形磁体、细线、铁钉.钢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播种季节,小明的爸爸有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就是他家的种子中混有一些杂草的种子.但两种种子在外表面上是不同的,农作物的种子比较光滑,不易吸附小颗粒物,而杂草的种子表面有许多绒毛,能够吸附靠近它的小颗粒物.怎么把它们很快分离?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机灵的小明很快利用一些铁屑和一块磁铁就把种子和杂草的种子分离开来?你能说出他是怎么做的吗?其中所含的物理道理是什么?从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几个磁概念活动1:如图所示为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铁棒和铜棒,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如何将它们区分开?活动2:小组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不同方案的加以补充。

总结:将它们分别靠近磁铁,看能否被吸引,能够被吸引的为铁棒,不能够被吸引的为铜棒。

归纳总结: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这类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活动3:让学生将磁铁靠近玻璃板上的铁屑,说出你所观察的实验现象并阐明这个实验所要说明的问题。

活动4:如图甲所示,把一个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使它在水平面内能够自由转动,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归纳总结:(1)磁体上的不同位置,磁性强弱不同;(2)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为磁极。

磁体上有两个磁极。

指北的为北极(N极)、指南的为南极(S极)。

(3)磁体具有南北指向性。

知识拓宽: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利用磁体的磁极具有指向性制成的,最早的指南仪叫司南。

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 教案一

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 教案一

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能够区分磁体和非磁体。

3. 能够说明磁体的磁性来源。

教学重点:
1. 磁体和非磁体的区分。

2. 磁体的磁性来源。

教学难点:
1. 磁体的磁性来源。

教学准备:
1. 实验:磁性检测实验器材。

2. 实物:磁体、非磁体。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磁体和非磁体,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物体会被磁铁吸引,而有些物体却不会被吸引。

2. 磁性检测实验(10分钟)
将准备好的磁性检测实验器材逐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并互相讨论这些实验器材
中哪些是磁体,哪些是非磁体,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验证他们的猜测。

3. 讨论(10分钟)
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磁体和非磁体的区别,并触发他们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区别。

4. 磁体的磁性来源(15分钟)
讲解磁体的磁性来源,即磁体中微小的分子和原子团簇具有磁性,它们正负极呈现出
一定规则的排列。

通过描绘磁体内部微观结构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磁体的磁性来源。

5. 小结(5分钟)
通过讨论和总结,再次强调磁体和非磁体的区别,让学生能够准确判断物体是否是磁体。

同时,概述磁体的磁性来源。

20.1第1课时简单的磁现象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0.1第1课时简单的磁现象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0.1第1课时简单的磁现象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简单的磁现象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磁现象,并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磁现象的基本原理。

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磁现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磁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体的性质,能够分辨磁体和绝缘体。

2. 让学生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磁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绝缘体材料(如塑料、木头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块磁铁、几个铁钉和一些绝缘体材料。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磁现象,如磁卡、磁性玩具等,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磁现象是什么吗?磁体有什么特点?”2. 讲解磁体的性质:讲解磁体的定义,展示磁体的两个极(N极和S极),并解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 分享与讨论:让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讨论磁铁与铁钉、磁铁与绝缘体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然后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并讲解他们的发现。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磁体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活动难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磁现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磁现象。

但在实践环节中,部分学生对磁铁与绝缘体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磁现象的资料,了解磁现象在科技和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进行分享。

同时,可以开展一些磁现象的实验,如制作简易的磁悬浮列车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磁现象。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教师
张石友
授课班级
初二年级
验收
月日
学科
物理
授课时间
2005年12月1日
查验人
课题
简单的磁现象
课型
合作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什么是磁性,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化和磁性材料。
⑵了解中国古代磁性的应用和现代生活生产中磁性的应用。
⑶学会动手实验来判断条形金属物的磁性和自制指南针。
师:由此可见,条形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几乎没有磁性。我们把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
磁体的两个磁极是否一样呢?
实验::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同学们可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利用两个小车等。
探究结论:磁体的两个磁极不同,我们把一个称之为南极(S极),另一个称之为北极(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人类最早认识的磁体(比如周星驰的那个)是天然磁体。后来人们根据需要学会了自制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的这些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如果这些磁体能够长久的保持磁性,统称为永磁体。
二、磁极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师:对于一个磁体来说,它有一定的形状,那么它各个部
分的磁性强弱是否一样呢?同学们请看实验。
实验:用条形磁铁去接触碎铁屑,发现铁屑都集中在两端,中间几乎没有。
借此内容用以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成就,同时树立民族自尊心和科学意识




简单的磁现象
一、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二、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条形磁体的磁极在两端)
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性的概念,知道磁体和磁性材料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磁现象的认知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磁现象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磁性的概念:磁体、磁性材料2. 磁极:N极、S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 磁化:磁化的过程、磁化的方法4. 磁现象的应用:磁铁、磁悬浮、磁性材料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磁性的概念、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化的过程。

2. 教学难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磁现象的奥秘。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磁现象。

3. 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磁铁、铁钉、铁片等磁性材料。

2. 实验器材:电池、导线、开关、磁铁、铁钉等。

3. 课件、教学图片、视频等。

【教学环节】1. 导入: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磁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磁性的概念,磁体和磁性材料的特点。

【课堂讲解】1. 讲解磁性的概念,介绍磁体和磁性材料的特点。

2. 讲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演示实验。

3. 讲解磁化的过程,演示实验。

【动手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铁钉等磁性材料的相互作用。

2.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磁化铁钉,观察磁化效果。

【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磁现象应用实例,如磁悬浮、磁性玩具等。

六、教学环节:【课堂讲解】1. 讲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演示实验。

2. 讲解磁化的过程,演示实验。

【互动提问】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磁化过程的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磁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见解。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知道磁铁的两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 学会用磁铁进行简单的磁现象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能够运用磁铁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磁现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 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珍惜实验仪器,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磁铁的基本性质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 运用磁铁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磁现象。

难点:1. 磁铁的磁性强度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日常生活中磁现象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器材:1. 磁铁2. 铁钉3. 铁板4. 指南针5. 实验记录表格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磁铁的使用经验,如磁铁有什么用?磁铁能吸什么?磁铁有哪些特点?2. 探究磁铁的性质:1. 分组实验:让学生用磁铁去吸不同材质的物体,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认识磁极:1. 实验:让学生用磁铁在铁板上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的吸铁现象。

4.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1. 实验:让学生用磁铁进行实验,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现象。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磁铁的基本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运用磁铁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磁现象。

希望同学们能够加强对磁铁性质的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和运用磁现象。

六、教学延伸1. 磁铁的磁性强度:1. 实验:让学生用不同磁性的磁铁进行实验,观察吸引铁钉的数量,从而比较磁铁的磁性强度。

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 实验:让学生用不同磁性的磁铁进行实验,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七、应用拓展1. 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磁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2. 设计小发明:让学生利用磁铁的性质设计一个实用的装置。

八、作业布置2. 课后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简单的磁现象说课稿

简单的磁现象说课稿

《磁现象》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是八年物理(下)第九章,《电和磁》的第一节《磁现象》。

作为本章的第一节有较多的物理概念,它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做好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概括出来物理概念或规律,是本节的主要特色。

由学生熟悉的事物进入物理知识的探究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教学目标:通过探究活动:⑴初步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

⑵知道磁体的吸铁(镍、钴)性。

⑶知道磁体的指向性。

⑷知道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⑸知道什么是磁化?⑹了解磁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重点:⑴初步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

⑵知道磁体的吸铁(镍、钴)性。

⑶知道磁体的指向性。

难点:知道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二、说教法:新课改注重从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总是通过探究寻找规律,然后介绍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由于磁现象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认识起来不会存在什么大的困难,但它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还很肤浅,有的还不统一,所以加强演示实验还是很有必要的。

为此,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并采用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

同时又采用了“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对于生活中一些记录磁信息的东西,学生比较新奇,他们见得也不多、不全,我上课时都拿一些磁卡之类的东西展示,学生的兴趣能得到很好地提高,这是个省力又能取得不错效果的方法。

由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太强,有些探究活动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三、说学法: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同时新课改强调物理学科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我从原来只关注结果,能否处理上档次习题,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引领学生收集物理现象的相关信息和材料,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转变为鲜活的课堂探究活动。

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如磁体、磁极、磁性等。

2. 学会使用磁铁进行简单的磁性实验,观察和描述磁铁的性质。

3. 能够运用磁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磁现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磁体的认识1. 磁体的定义2. 磁体的分类3. 磁体的性质第2课时:磁极的性质1. 磁极的定义2. 磁极的性质3. 磁极的相互作用第3课时:磁性的判断1. 磁性的定义2. 磁性的判断方法3. 磁性的强弱第4课时:磁铁的运用1. 磁铁的吸附作用2. 磁铁的应用实例3. 磁铁的局限性第5课时:磁现象的探索1. 磁现象的实验观察2. 磁现象的解释3. 磁现象的生活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磁体的认识2. 磁极的性质3. 磁性的判断方法4. 磁铁的运用5. 磁现象的探索难点:1. 磁极的相互作用2. 磁性的强弱判断3. 磁现象的生活应用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描述磁体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2. 学生能理解磁极的定义、性质和相互作用。

3. 学生能运用磁性的判断方法判断磁性物质的强弱。

4. 学生能列举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5. 学生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索磁现象并解释相关现象。

六、教学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实验器材、PPT等。

2. 学具:每人一个磁铁、铁屑、实验记录本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基本内容:a. 磁体的认识:讲解磁体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 教案

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 教案

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教案引言磁现象一直是物理学最基本的研究领域之一。

了解磁性材料和磁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电子设备到磁卡,磁性材料无处不在。

本教案将介绍磁性和磁场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和讨论,加深学生的理解。

一、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1.学习培养科学实验思维,如何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2.学习磁性和磁场的基础知识和定律3.了解不同类型的磁材料及其应用4.学会设计简单的磁实验二、资源准备1.磁体和磁铁2.钉子,铁屑,磁针和纸片,毛刷等3.电池和铜线4.计算机和投影仪三、教学步骤Step1 引入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磁性?什么是磁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如磁体吸引物体,磁铁间相互作用.3.让学生选择一种磁材料,了解其特性和应用。

Step2 实验1.实验1:使用磁铁和铁屑展示磁的吸引力。

2.实验2:使用磁针和纸片展示磁场的方向和磁极的性质。

3.实验3:将不同磁材料放在磁场中,观察它们的相互作用。

Step3 讨论1.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回答问题:“磁性材料都有哪些特性?它们的应用场景是?“2.让学生展示和解释他们的实验结果。

Step4 总结1.回顾重要的概念和实验结果,诸如磁场,磁极,磁性,磁导率等2.总结磁性和磁场的基础知识和定律四、评价1.学生是否掌握了磁性和磁场的基础知识和定律?2.学生是否能够设计简单的磁实验?3.学生是否在小组中有效地讨论并展示了实验结果?五、作业选择一种磁性材料,用它制作一个简单的磁实验,并描述其原理。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会获得磁性和磁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并可以应用这些技能解决一些日常问题,如制作一个简单的磁吸引器。

简单的磁现象优秀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优秀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知道磁极、磁性、磁力等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磁铁进行简单的磁现象实验,观察并描述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3. 能够运用磁铁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简易指南针。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磁现象。

2. 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磁铁的基本性质和磁现象的观察。

2. 运用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磁铁的排斥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2. 制作简易指南针的技巧。

三、教学准备材料:1. 磁铁2. 铁钉、铁片等铁质物品3. 指南针4. 实验记录表格场地:实验室或教室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磁铁的基本性质:介绍磁铁的定义、磁极、磁性等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两极和磁性。

3. 磁现象的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记录。

4. 磁铁的应用:介绍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磁性挂钩、磁性玩具等,激发学生对磁铁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

2. 学生能够运用磁铁进行简单的实验,如制作简易指南针,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学生能够完成实验记录表格,展示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拓展1. 磁铁的种类:介绍不同种类的磁铁,如永久磁铁、电磁铁等,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多样性。

2. 磁铁的原理:简要介绍磁铁的工作原理,如磁铁的分子结构、磁畴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磁铁的应用实例:介绍磁铁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磁共振成像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九年级《简单磁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简单磁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随后,我会简要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如电荷、电流等,为学生学习磁现象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简单磁现象》。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磁体与磁极:介绍磁体的概念,区分天然磁体和人工磁体,讲解磁极的定义和分类,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判断题:磁体只能吸引铁、钴、镍等磁性物质。
2.选择题:下列哪个不属于磁体?(A.铁钉B.磁铁C.电荷D.电流)
3.填空题:磁感线是从磁体的____极出发,回到____极。
4.应用题: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指南针为什么能指示方向。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磁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5.设计梯度性的课堂练习,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6.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磁现象研究及应用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6.培养学生关注磁现象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对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好奇心。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磁现象已有初步的了解,能够识别一些磁体,并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所认识。但在深入理解磁场、磁感线等抽象概念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简单磁现象 教案(教学设计)

简单磁现象 教案(教学设计)

《简单磁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有吸铁(镍、钴)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化现象。

4)了解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体验一些简单的磁现象,经历概括和表述实验现象的过程。

2)通过收集、整理磁性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体验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磁现象,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通过了解我国从古至今在磁学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磁体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磁化现象。

教具学具:条形磁铁,小磁针,大头针,铁屑,铁块,铜块,铝块,塑料,铁棒,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

教学过程:一、引入1、司南: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磁悬浮列车: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二、新课教学1、认识磁现象小学自然学过的磁现象还记得吗?它只能吸铁吗?活动一:用磁体吸引你桌上的东西,看看它都能吸引哪些物体?学生分析回答实验结果板书:一、磁性与磁体1、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2、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

提问: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活动二:用磁体吸引铁粉,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析回答实验结果。

板书:3、磁体上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提问: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活动三:支起小磁针,使它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观察它静止时的指向演示:悬挂的条形磁体静止时指南北板书:4、磁体上的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S极),一个叫北极(N极)。

提问: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活动四:2、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问:磁体两端的磁性很强,如果把两磁极靠近,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板书: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师生共同实验探究五: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介绍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3、研究磁化现象提问:铁柱有磁性吗?怎样知道它是否有磁性?将铁柱靠近大头针,观察现象演示:固定铁柱,用磁铁靠近铁柱,让铁柱靠近大头针再观察现象板书: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第九章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

第九章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

第九章电与磁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知道磁体有磁性和指向性,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磁化现象。

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及归纳、总结、语言表达等能力三.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了解磁性和磁性的应用、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运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释有关现象和磁化以及磁化方法。

课前延伸:1.磁极(1)磁极:磁体的_____________的能力_____________,这两个部位叫做磁极。

(2)磁极的命名:将一个磁体悬挂起来,自由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_____________;指北的那个磁极就叫做_____________。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异名磁极相互_____________,同名磁极相互_____________。

2.磁化一些物体在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会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磁化。

3.磁性____________是磁性,那磁性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通过预习你学到了什么自学检测:1钢条一端去接近小磁针,如果小磁针被吸引过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钢条一定有磁性B.钢条一定没有磁性C.钢条可能有磁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磁体的特征是()A.与带电体一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B.只能吸引铁不能吸引其他金属C.能够吸引铁、钴、镍和其他磁性材料D.只能吸引异性磁极3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其中如图9-1-1所示的__________就是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静止时具有指__________的性质。

图9-1-14(2006山东临沂,4)电冰箱门上装有磁性密封条,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的原理,而磁带和磁卡则是利用了它们能够被______________的原理课内探究:探究一:将课前准备的铁片、铜片、铝线、玻璃片、钢锯片等器材放在桌上,用条形磁体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发生的现象。

《磁现象》教案(通用3篇)

《磁现象》教案(通用3篇)

《磁现象》教案(通用3篇)《磁现象》篇1【思想】本节是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电和磁》的第一节,作为本章的第一节有较多的物理概念,它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做好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和实物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探究出来物理概念或规律,是本节的主要特色。

由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现象进入物理知识的探究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知道磁性和磁体;2.知道磁极;3.知道磁极的指向性和磁极的表示方法;4.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5.知道磁化及其应用。

二、方法过程1.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演示,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磁极指向性、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1.通过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演示,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演示,能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法】讲授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具与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请大家先听两个故事:(幻灯片展示)1.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门牢牢地吸住。

2.在加拿大东海岸,有一个神奇而令人生畏的世百尔岛,来往的船只只要一靠近它,不但指南针失灵,还会把船吸向海底,造成触礁沉没。

听了这两个故事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吧?今天我们学习了磁现象,就会明白这是为什么。

(板书课题)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磁现象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课件演示)2.我们把这类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第一节简单磁现象.doc

第一节简单磁现象.doc

(教案)第一节简单磁现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白一些简单的磁现象明白磁体、磁极、磁性、永磁体、磁性材料等概念了解磁性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整理磁性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的情形,体验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在磁学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学习物理的爱好重点:明白磁体、磁极、磁性和磁性材料难点:磁化的方法教学过程:情形引入中华民族专门早就认识了磁现象,中国古代在磁的发觉和应用等许多领域都居于世界首位。

指南针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在军事上,晋代有个闻名的将军叫马隆,有一次他的部队和羌人作战,由于羌人身披铁甲,又彪悍专门,马隆的部队伤亡专门大。

因此马隆使用一计:先将一条狭窄的小路两旁堆放了大量的磁石,然后让自己的士兵脱下铁甲,只披皮革护身,去诱敌深入。

当羌人追至小路,动作极其困难。

而马隆的士兵行动如常,羌人大败。

在医学上,我国依旧最早采纳磁疗治病的国家。

进行新课磁体及其差不多性质磁体实验探究:磁体吸引什么物质?设计实验:取一些图钉、钉书钉、大头针、一角硬币、一元硬币、细铜丝等物体,让磁体去接触它们。

实验现象:图钉、钉书钉、大头针、一元硬币被吸引,而其他的没有被吸引。

现象分析: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金属探究归纳: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的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极实验探究:磁体的性质设计实验:将条形磁铁中间用细线悬起,使它能在水平面内旋转。

实验现象:当条形磁铁静止下来时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现象分析:说明磁体具有指向性。

设计实验:取一些铁屑铺在纸上,将条形磁铁放在上面。

实验现象:磁体两端吸引铁屑最多,中间几乎没有吸引铁屑现象分析:说明磁体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

探究归纳: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

自由旋转的磁体静止下来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南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北极,南极用S表示,北极用N表示。

磁化实验探究:磁化设计实验:用条形磁铁接近铁棒,然后把铁棒换成钢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电与磁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知道磁体有磁性和指向性,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磁化现
象。

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及归
纳、总结、语言表达等能力
三.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了解磁性和磁性的应用、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运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释有关现象和磁化以及磁化方法。

课前延伸:
1.磁极
(1)磁极:磁体的_____________的能力_____________,这两个部位叫做磁极。

(2)磁极的命名:将一个磁体悬挂起来,自由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_____________;指北的那个磁极就叫做_____________。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异名磁极相互_____________,同名磁极相互_____________。

2.磁化
一些物体在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会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磁化。

3.磁性
____________是磁性,那磁性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通过预习你学到了什么
自学检测:
1钢条一端去接近小磁针,如果小磁针被吸引过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钢条一定有磁性
B.钢条一定没有磁性
C.钢条可能有磁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磁体的特征是()
A.与带电体一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B.只能吸引铁不能吸引其他金属
C.能够吸引铁、钴、镍和其他磁性材料
D.只能吸引异性磁极
3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其中如图9-1-1所示的__________就是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静止时具有指__________的性质。

图9-1-1
4(2006山东临沂,4)电冰箱门上装有磁性密封条,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的原理,而磁带和磁卡则是利用了它们能够被______________的原理
课内探究:
探究一:将课前准备的铁片、铜片、铝线、玻璃片、钢锯片等器材放在桌上,用条形磁体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发生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张白纸上撒上一些大头针,将条形磁体或蹄形磁体平放于其上,然后提起磁体,并轻轻抖动观察并叙述看到什么现象,并讨论现象产生的原因。

往条形磁体上均匀地洒一些细铁屑,轻轻振动磁体,可以观察到磁体
____吸引的铁屑最多,而____几乎没有吸引铁屑,这说明磁体上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____的磁性最强,所以磁体有____磁极
想一想,如果不小心把条形磁体摔成两段,那么每一段有几个磁极?
为什么?
探究二:用一条形磁体的S极慢慢靠近小磁针的S极,然后再慢慢靠近小磁针的N极,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给你一根铁棒,你有几种方法判定它是否有磁性?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
①将软铁棒、钢棒分别靠近甚至接触铁屑,观察能不能吸铁屑;
②将条形磁体的一端先后靠近软铁棒和钢棒的一端,观察有什么情况发

想一想:其他的磁性材料及其应用:
想一想:如何显示磁体磁性强弱变化呢?
精讲点拨:
例1图9-1-2中有甲、乙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当乙的一端靠近甲的一端时,甲转动起来,则可以判断()
图9-1-2
A.甲棒有磁性,乙棒无磁性
B.乙棒有磁性,甲棒无磁性
C.甲、乙都有磁性
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
有效训练:
1.两个外形相同的条形铁块甲和乙,按图9-1-3(1)的位置放置,甲与乙相互吸引;当按图9-1-3(2)用手拿住甲,铁块乙掉下来,这种现象说明()
A.甲是磁体,乙不是磁体
B.甲不是磁体,乙是磁体
C.甲、乙都是磁体
D.甲、乙都不是磁体
图9-1-3
2.水平放置的一根条形磁铁,一端吸引一根较重的铁钉,若另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S极与原来磁铁的N极靠拢合并时,如图9-1-4所示,出现的现象是()
图9-1-4
A.铁钉将吸得更牢
B.铁钉将落下
C.铁钉尖端将被吸向右端磁铁
D.铁钉尖端将被吸向左端磁铁3有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磁铁或铁棒悬挂在细线下,已知标有N、S的是磁
铁,它们的相互作用如图9-1-5所示。

由此可以判断()
图9-1-5
A.AB是磁铁,CD是铁棒
B.AB一定是铁棒,CD是磁铁
C.AB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D.CD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4.两枚大头针针尖被条形磁铁的S极吸住,大头针的针帽互相推斥,这是因为()
A.针帽这端是S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B.针帽这端是N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C.针帽这端被磁铁的N极排斥
D.无法判断
5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1元硬币。

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
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
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
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
6.如图9-1-6所示,将甲图的条形磁铁从中间锯断,如乙图所示,则下列关于乙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9-1-6
A.a端是N极,b端是S极,c、d两端不是磁极
B.a、b、c、d都不是磁极
C.a、c两端是N极,b、d两端是S极
D.a、d两端是N极,b、c两端是S极
课后延伸:
1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

其依据是()
A.磁体的吸铁性
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
2秦始皇怕有人带兵器去刺杀他,就在宫殿的大门处安装了巨大的吸铁石(磁体),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 两棍缝衣针A和B,当把A针用细线悬挂后,再用B针的尖端接近A针尖端时,发现A针尖端向B针尖端靠拢,这个现象说明 ( ) 。

A.A针有磁性 B.B针有磁性
C.两针都有磁性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 下述各现象中能确定钢棒原来有磁性的是 ( )。

A.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N极时,相互吸引
B.钢棒的十端接近磁针的N极时,相互排斥
C.钢棒中间接近磁针的N极时,相互吸引
D.钢棒的任何部位接近磁针时都相互吸引
5(经典回放)对农民来讲,农作物的种子中混有一些杂草的种子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

但是这两种种子在外表上是不同的:农作物的种子比较光滑,不易吸附小颗粒物;而杂草种子表面有许多绒毛,能够吸附靠近它的小颗粒物,也能粘在走过的动物身上,因此它可以广为传播。

现在给你一些混有杂草种子的农作物种子,给你一块磁铁和一些铁屑,请你替农民将其中的杂草种子分离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