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创新班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解析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创新班高一(下)

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

一、单选题

1.关于温度的概念,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大

B.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 某物体当其内能增大时,则该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D. 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甲物体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分子平均速

率大

【答案】A

【解析】解: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这是一个统计规律,对于单个、少量分子是不成立的,故A正确,B错误;

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分子势能增大导致的,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一定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故C错误;

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说明甲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于乙分子平均动能,而二者分子质量不确定谁大谁小,故无法判断二者分子平均速率大小,故D错误。

故选:A。

正确理解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的含义,同时要了解内能的含义以及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温度是热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定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加以充分理解.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呈现各向异性,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原子(分子、离子)在

空间上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

B.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C. 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

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

D. 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球形

【答案】D

【解析】解:A、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呈现各向异性,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原子(分子、离子)在空间上的排列是有序的,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运动,反映了水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B错误;

C、玻璃及水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故我们很将玻璃板拉开,但这不是因水膜的表面张力,故C错误;

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大于内部,即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故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即表面张力,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球形就与表面张力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晶体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从内部任何一点出发,在不同方向上相等距离内微粒数不同;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碰撞的不平衡性造成的;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到液面表面积最小的趋势。

本题考查布朗运动、晶体与非晶体、液体表面张力的产生原因等,知识点多,难度小,关键时记住基础知识。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振动能量与振动的频率有关

B. “隔墙有耳”现象是指声波发生了明显衍射现象

C. 当观察者和波源间存在相对运动时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现象

D. 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

【答案】B

【解析】解:A、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振动能量与振动的振幅有关,与振动的频率无关,故A错误;

B、根据衍射的特点可知,“隔墙有耳”现象是指声波发生了明显衍射现象,故B正确;

C、当观察者和波源间存在相对运动时不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现象,如观测者绕波源做匀速圆周运动。故C错误;

D、根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多普勒现象,从汽车上反射回的超声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振动能量与振动的振幅有关;根据衍射的特点分析;知道多普勒效应是由于观察者和波源间位置的变化而产生的;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多普勒现象。

该题考查3−4中的多个知识点的内容,都是记忆性的知识点,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

加积累即可。

4.在学校运动场上50m直跑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了由同一信号发生器带动的两个相同

的扬声器.两个扬声器连续发出波长为5m的声波.一同学从该跑道的中点出发,向某一段点缓慢行进10m.在此过程中,他听到扬声器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

A. 2

B. 4

C. 6

D. 8

【答案】B

【解析】解:当同学到两个声源的间距为波长整数倍时,振动加强,听到声音是加强的,故该同学从中间向一侧移动0m、2.5m、5.0m、7.5m、10m时,听到声音变大;

当同学到两个声源的间距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减弱,听到声音是减弱的,故该同学从中间向一侧移动1.25m、3.75m、6.25m、8.75m时,声音减弱;

故该同学从中间向一侧移动过程听到扬声器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4次;

故选:B。

当同学到两个声源的间距为波长整数倍时,振动加强,听到声音是加强的;当同学到两个声源的间距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减弱,听到声音是减弱的.

本题关键明确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条件,然后可以结合图表分析,不难.

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

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和C→D为等温

过程,B→C为等压过程,D→A为等容过程。该循环

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

B. B→C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 C→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D. D→A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解:A、因为A→B为等温过程,压强变大,体积变小,故外界对气体做功,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U=W+Q,温度不变,则内能不变,故气体一定放出热量,故A错误;

=C可知,气体温B、因为B→C为等压过程,由于体积增大,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T

度升高,内能增加,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故B正确;

C、C→D为等温过程,压强变小,体积增大,因为温度不变,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不变,压强变小说明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减少,故C错误;

=C可知,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D、D→A为等容过程,体积不变,压强变小,由PV

T

平均动能减小,故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U=W+Q判断气体吸热还是发热;根据图象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每一个过程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是图象问题,解题的关键从图象判断气体变化过程,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然后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6.当物体中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会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对于一长度

为L、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金属棒,当两端的温度差稳定为△T时,△t时间内从高温端向低温端传递的热量△Q满足关系式:△Q=kS.△T

△t;其中k为棒的导热系

L

数。如图所示,长度分别为L1、L2,导热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个横截面积相等的细棒在D处紧密对接,两金属棒各自另一端分别与温度为400开、300开的恒定热源良好接触。若L1:L2=1:2,k1:k2=3:2,则在稳定状态下,D处的温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