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资料PPT课件

合集下载

防辐射安全知识PPT课件

防辐射安全知识PPT课件
组织损伤出现的时间变化很大,其范围 从几小时、几天到照射后的若干年。
1 确定性效应(3)
在低剂量率长期慢性照射条件下,如受照射剂量未 超过年剂量限值时,则不会发生确定性效应,因为 没有超过阈剂量。
如成人4种较第三组织确定性效应阈值估计值
阈剂量受照组织有源自效应一次短时间照射(Sv) 多年分次照射(Sv)
电离辐射
辐 射
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
α射线 Β射线 r χ射线 中子、宇宙射线
无线电波(电磁辐射) 热辐射 可见光
微波(电磁辐射)
能够放出具有电离能力的射线的物质称为 放射性物质;
能够产生具有电离能力的射线或射线装置。
放射性的来源
天然源
铀2 38、 铀235、钍2 32等
物质源
宇生源
氢6、碳14、铍等
1.2对于年龄为16-18岁接受涉及 职业照射就业培训的徒工和年龄 为16-18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使 用放射源的学生,就应控制其职 业照射,使之年有效剂量不超过 6mSv。
2公众照射
公众成员所爱的辐射源的照射,包括获准的源和实践 所产生的照射和在干预情况下受到的照射,但不包括 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和当地正常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
辐射防护所关心的是保护人类免受电离 辐射的危害,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1 确定性效应 2 随机性效应 3 影响生物效应的因素
1 确定性效应
当组织中相当数量的细胞被电离辐射 灭活,从而在组织或器官中产生临床 上可检查出的严重功能性损伤,即出 现确定性效应。(原称非随机性效应)
1 确定性效应(2)
2.1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 剂量2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
A、年有效剂量:1mSv; B、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平均剂量不超过

电离辐射ppt课件

电离辐射ppt课件

随机性效应 几 率 严 重 程 度
确定性效应

剂量
阈值
剂量
5.电离辐射的损伤效应
②按效应发生的个体分类:可分为躯体效应和遗传
效应。
③按效应表现情况分类:大剂量照射的急性效应、 较大剂量照射的亚急性效应和低剂量长期照射的 慢性效应、受照射后的远期效应。
6.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机制
(2)生物效应产 生的过程和机理 a.电离辐射的能 量转移过程
电离辐射
1.概述——电离辐射概念
电离辐射( ionizing radiation ):凡能使受作用物质发 生电离现象的辐射,称电离辐射。
可由不带电荷的光子组成,具有波的特性和穿透
能力,如X射线、γ射线、宇宙射线。 α射线、β射线、中子、质子等能引起粒子型电 离辐射。 自然界来源:宇宙射线、地壳岩石中的放射性元 素、人工辐射源。
235铀裂变
60钴、192铱
X球管、加速器
1.概述——放射性活度概念
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单位时间内放射性物质 衰变的次数
SI单位专用名为“Bq”(becquerel)
原专用单位为"居里"(Ci Curie)。
l Ci =3.7×1010 Bq =3.7×1010 次核衰变/秒
internal exposure:放射性核素进入人 体造成的辐射照射。 源器官 (source organ):辐射源沉积 的器官。靶器官:受到从源器官发出的辐射 照射的器官。 特点:内照射对机体的辐射作用,一直 要持续到放射性核素排出体外,或经10个半 衰期以上的蜕变,才可忽略不计。
指放射性核素沾染于人体表 面 (皮肤或粘膜)。 3.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 体表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 是有创伤的。沾染的放射性核素 ③体表沾染:内、外照射 对受沾染的局部构成外照射源, 还可以经过体表吸收进入血液而 构成内照射。

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②照射量X=dQ/dm C/kg R 表示辐射场强弱,即空间X射线或γ射线强弱 只能用于X射线或γ射线
③吸收剂量D=dE/dm 1Gy=100rad 表示被照介质吸收辐射能量的大小 用于当量H=DQN 1Sv=100rem 衡量不同类型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辐射防护专用 经辐射品质和照射条件因数加权修正后的吸收剂量 D:吸收剂量 Q:品质因数
4.复合照射 放射复合烧伤(两种以上放射损伤) 放射复合创伤(放射与非放射创伤)
四.辐射的影响因素 1.辐射有关因素 ①辐射的物理特性 穿透力
X、γ射线、中子、高能β粒子 强大的贯穿辐射作用,穿透至组织深部或整个人体组织 多以外照射形式引起急性效应
电离密度
α、β射线穿透力较小,但电离密度大,一旦进入体内,辐射损伤较严重
非带电粒子 X、γ、n 等虽不能直接使物质发生电离,但在穿透组 织时,可与物质的电子或原子核相碰,一次将能量全部 或部分地传递给被碰撞粒子,生成次级带电粒子。次级 带电粒子再使其周围原子电离与激发 低LET辐射—X、γ与组织作用,主要产生次级电子 高LET辐射—n与组织作用,主要产生反冲质子
2.辐射生物效应的机理 ①直接作用 辐射粒子一部分打到生物大分子(DNA、RNA、蛋白质 等)上,直接使其受到损伤(电离、激发或化学键断裂)
所需照射剂量
脏器
脾脏、淋巴结、甲状腺 骨髓 骨髓 骨髓 睾丸、卵巢 小肠 皮肤、粘膜 皮肤 眼 软骨、骨 血管系统 内、外分泌腺 肝脏、肾脏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网状组织系统、身体各处 骨骼、肺脏 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
开始损伤
(个别细胞损伤) 25~50 50~100 50~100 50~100 50 100~200 300 300 300~400 400~600 800~1200

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圣乔治沙漠疑案被解开了。它告诫
人们,在发展高科技、为人类造福的同
时,千万别忘了在这些高科技背后还隐 藏着无形的杀手,别忘了这些危险因素 对我们生活环境污染污染,否则将酿成 一幕幕可怕的悲剧。
非电离辐射 nonionizing radiation
温故而知新: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10m~
1cm~
10cm~ 1cm~1mm
3GHz~ 30-300GHz
30kHz~ 300kHz 3MHz~ ~
30MHz~ 300MHz~
一、射频辐射(radiofrenquency radiation)
电磁波谱
一、射频辐射(radiofrenquency radiation)
感应近场区: 电场和磁场强度不成一定比例关系。 电场强度与辐射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V/m) 磁场强度与辐射源距离的立方成反比(A/m)
100m)。
多为2450MHz 和915MHz固定频率。 雷达导航、探测、通讯和科
学研究。也可用于食品加工, 干燥粮食、木材等。
1、接触机会
高频介质加热
高频 感应 加热
1、接触机会
雷达系统
广播电视发射系统
2、对健康的影响
(1)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类神经症和植物神经功能 紊乱,如头痛、乏力、嗜睡、失眠、多梦、记忆力 减退。情绪不稳,手足多汗,脱发等。
3、防护措施
b合理的工作位置: 微波作业点应设置于辐射强度最小的部位, 尽量避免在辐射流的正前方工作。装置必要的 活动屏蔽吸收挡板,以降低操作点的辐射强度。
3、防护措施
c个人防护: 微波屏蔽服、防护帽、防护眼镜等。 d健康检查: 可 1-2 年进行一次,重点检查眼晶状体, 其次是心血管系统、外周血象及生殖系统功能。

辐射科普ppt课件

辐射科普ppt课件
本底照射主要来自宇宙线、地球本身的放射性核素及由宇 宙射线与大气中的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的放射性核素; 这些放射性核素可以从外部对人体引起照射,亦可因空气、 水、食物中含有这些放射性核素,通过吸入或食入体内造 成内照射。
日常生活中的电离辐射
人类除受到天然辐射外,还经常受各种人工辐射的照射, 主要人工辐射源:核爆炸、核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辐射 源、医疗照射以及消费品中应用的的辐射源。
影像诊断中电离辐射
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而有效治疗和延长生存期最 关键的因素就是早期发现;
X线胸片发现的肺癌多数已经是中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手 术机会,而CT能够发现几毫米大小的早期肺癌,很多还 是原位癌,微创的胸腔镜就可以全切,术后无需化疗和 放疗,能够取得临床痊愈的效果,最大程度减少了患者 的痛苦并降低了医疗负担。
影像诊断中电离辐射
在北上广等发达地区,体检的理念得以普及,癌症的早 期发现率明显提升,人均寿命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 平;
多数欠发达地区而言,长期不进行体检,晚期肿瘤的发 现率依然很高,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 的经济负担;
目前低剂量CT检查依然不是常规的体检项目,胸片或胸 透在体检中依然占据主要地位!
即使一个离身体有一段距离的无线路由器常年开着,它1 年所产生辐射大概也只相当于打几十分钟手机的辐射量
非电离辐射常用单位
电场是由电压的差值产生:电压越高,产生的电场也会越强。 磁场是由电流流过时产生:电流越大,磁场越大;
电场强度的大小以伏/米(V/m)为单位来衡量; 磁场使用磁通量密度(以微特µT或毫特mT为单位)来衡量大
水、食品、空气 0.25 mSv/a
乘飞机(伦敦—纽约)0.04mSv/次
砖房

电磁辐射ppt课件

电磁辐射ppt课件
13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特点是机体吸收的能量不 大,生物效应却很大,例如6.0Gy的X射线可 使人或高等动物发生致死效应,但将这些能 量转换为热能,才可使体温升高0.002度。 若以热辐射代替电离辐射,需大1~10万倍的 能量才能引起机体死亡;其次是短暂的作用 引起长期效应,射线穿过受照机体只是瞬间 完成,而它引起的生物效应却能持续很长时 间。
14
职业病名单中的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放射性肿瘤; 7.放射性骨损伤; 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放射复合伤; 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怀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
3
电磁辐射概述
➢电磁辐射的波谱很宽,按照其生物学作用,
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磁辐射 对生物体作用的强弱,决定于辐射的量子水 平,量子能量越大,生物学作用越强,能够 引起生物组织电离的最小能量为12eV(电子 伏特),相应的电磁波波长小于<1.010-7 m; 而非电离辐射包括了紫外线、可见光、红外 线、微波和高频电磁场
2.照射量
照射量的国际标准单位是库仑·千克-1(C ·kg -1)。 照射量的旧有专用单位为伦琴( R ) 。
7
电离辐射常用单位
3.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
吸收剂量的 SI 单位为戈瑞(Gy),1戈瑞等于1千克被照 物质吸收1焦耳(J)的辐射能量。即 1Gy=1J ·kg-1 。吸 收剂量适用于任何类型、任何能量的电离辐射,且适用 于任何受照物质。
12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影响
间接作用(indirect effects ) 间接作用是指辐射粒子作用于水分子,引起 电离,生成具有强氧化作用的自由基和活化 分子(•H、•OH、e-aq、H2O2、•HO2等)对 生物大分子的作用,引起生物大分子的损伤。 生物体内一般含水量高于70% ,细胞内的 生物大分子存在于含大量水的环境中,因此 间接作用对生物大分子的损伤作用有重要意 义。

辐射安全防护ppt课件

辐射安全防护ppt课件
6
二、电离辐射的间接作用
间接作用:辐射的能量向生物分子传递时,通 过扩散的离子及自由基起作用,并被生物分子 所吸收而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称为间接效应或间 接作用 。
自由基定义:带有一个或多个不配对电子的分 子或原子团。
(一)间接作用主要是指辐射通过水的原发射解 产物( H·,OH·,ea-q,H2,H2O2)等对生 物大分子的作用,引起后者的损伤
7
(二)自由基的损伤机制 1、自由基破坏细胞膜,使膜脂质过氧
化,引起膜结构的破坏; 2、自由基使细胞蛋白质氧化、脱氢,
造成蛋白质的失活、结构改变、化学链 的断裂,或使蛋白质交联和聚合,从而 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功能;
3、自由基使糖链的断裂和失活; 4、自由基引起核酸的损伤,造成细胞 死亡
8
辐射量及其单位
总的来说,放射敏感性随着个体发育过程 而逐渐降低. •胚胎植入前期:照射母体…胚胎 大量死亡,人为妊娠第0~9日,小鼠为0~5日。
器官形成期:受到照射…出现大量畸形。 人为第9~42天,小鼠为第5~13天。
器官形成期后:个体的放射敏感性逐渐下 降。
应当强调指出,胚胎和胎儿期受照射的儿 童发生某些类型的癌症和白血病的危险度增高。
14
(三) 不同组织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Bergonie和Tribondeau定律: 一种组织的放射敏感性与其细胞的 分裂活动成正比而与其分化程度成反比 的结论,但卵母细胞和淋巴细胞例外,这 2种细胞并不迅速分裂,但两者都对辐 射极为敏感。
(四) 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敏感性
DNA>mRNA>rRNA和rRNA>蛋白质
一、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简称活
度,它的SI单位是“S-1”,SI单位专名是 贝可[勒尔](Becquerel),符号为Bq。 1Bq=1次衰变/秒。 暂时与SI并用的专用单位名称是居 里,符号为Ci。1Ci=3.7×1010Bq或1Bq =1s-1≈2.703×10-11C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是剂量率介于0.1Gy/h~1Gy/min之间时
③照射部位 辐射敏感性 腹部>盆腔>头部>胸部>四肢
2020年9月28日
10
④照射面积 照射面积越大,则生物学效应越严重 同样的照射量,局部照射作用不明显,但全身接受照 射面积达1/3,则可产生明显的辐射效应
⑤次数 每次照射后机体存在对损伤的修复作用 同样效应,分次照射所需剂量比单次照射所需剂量高 或总剂量相同,单次照射的效应比分次照射严重
敏感 分类
高度 敏感
中度 敏感
高度 稳定
细胞
分类
淋巴细胞、滤泡上皮细胞 原始红细胞 幼稚和原始粒细胞 巨核细胞 精原细胞和卵细胞 小肠隐窝细胞
成纤维细胞、皮脂腺细胞 毛囊细胞、汗腺细胞 晶状体上皮 软骨、成骨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腺上皮 肝细胞、肾小管上皮 肌细胞 网状细胞、结缔组织细胞 骨细胞、肺泡上皮 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细胞
电离密度
α、β射线穿透力较小,但电离密度大,一旦进入体内,辐射损伤较严重 多以内照射形式引起远期效应
2020年9月28日
9
②剂量与剂量率 随机效应的发生概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确定效应的发生概率在阈值以上也随剂量增加而升高
剂量率=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接受的照射剂量 剂量率越大,则效应发生率也越大,程度也越严重
u
电离 辐射
电离 辐射源
电子 e -1
电子射线 电子加速器
轻带电
β
5.49×10-4 β射线 放射性核素
直接 粒子 正电子 e+ +1 (~1/2000) β+射线
电离
β+
粒子 重带电 α粒子 α +2
~4 α射线 放射性核素
粒子 质子 p +1
~1
质子射线 加速器
中性 中子 n 0
间接 粒子
电离 粒子
300 300 300~400 400~600 800~1200
400~800 500 500~600 500~600 300~400 800
850~1800 700~2500 800~1000 800~1000 1200~4000
1000~4000
3000~6000
细胞死亡 后果
淋巴细胞减少症 贫血 颗粒细胞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 不孕症 肠炎症状
4.天然放射性核素伴生或共生矿生产
2020年9月28日
6
三.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方式 1.外照射 辐射源在人体之外 特点 脱离或远离辐射源,辐射作用即停止
远—全身照射 近—局部照射
2.内照射 放射性核素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注射途径进入 体内,对机体产生持续性作用 持续作用直至排出体外,或经10个以上半衰期蜕变,才 可忽略不计
⑥辐射品质 高2020L年E9月T28辐日 射(n、α)的生物效应>低 LET辐射(X、γ) 11
2.机体因素 一般来说,辐射易感性与细胞分裂活动成正比,与分化 程度成反比
淋巴细胞和卵母细胞则例外,对辐射相当敏感
辐射易感性—DNA含量 辐射易感性与细胞间期染色体体积(DNA含量)成正比
辐射易感性—细胞周期
第七章 物理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第五节 电离辐射及其健康危害
2020年9月28日
1
一.基础知识 1.概念 量子能量≥12eV的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
2.举例 X射线,γ射线,α射线,β射线,中子,质子等
2020年9月28日
2
电离辐射及其粒子
粒子 分类
粒子 符 电荷 静止质量
名称 号 e
皮肤营养不良、溃疡、干燥
脱毛、汗形成障碍 白内障 骨发育及再生停滞 血流障碍
Q:品质因数
X、γ射线,电子射线
1
能量未知的中子、质子射线,静止质量大于1amu的单电荷粒子 10
能量未知的α粒子、多电荷粒子、电荷数未知的粒子
20
N:照射条件影响因数,暂定N=1
2020年9月28日
5
二.接触机会 1.核工业系统
2.射线发生器的生产使用 医疗场所的电离辐射*
3.放射性核素的生产使用 医疗场所的电离辐射*
肤及器官的上皮细胞;9.眼晶状体的上皮细胞;10.软
骨细胞;11.骨母细胞;12.血管内皮细胞;13.腺上皮细
胞;14.肝细胞;15.肾小管上皮细胞;16.神经胶质细
胞;17.神经细胞;18.肺上皮细胞;19.肌细胞;20.结
2缔020年组9月织28日细胞;21.骨细胞
13
机体各种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按细胞形态学改变)
2020年9月28日
7
3.放射性核素体表沾染 放射性核素沾染皮肤或粘膜 局部外照射 或吸收成为内照射
4.复合照射 放射复合烧伤(两种以上放射损伤) 放射复合创伤(放射与非放射创伤)
2020年9月28日
8
四.辐射的影响因素 1.辐射有关因素 ①辐射的物理特性 穿透力
X、γ射线、中子、高能β粒子 强大的贯穿辐射作用,穿透至组织深部或整个人体组织 多以外照射形式引起急性效应
只能用于X射线或γ射线
③吸收剂量D=dE/dm 1Gy=100rad 表示被照介质吸收辐射能量的大小 用于任何物质对任何一种辐射能量的吸收
2020年9月28日
4
④剂量当量H=DQN 1Sv=100rem
衡量不同类型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辐射防护专用
经辐射品质和照射条件因数加权修正后的吸收剂量
D:吸收剂量
细胞增殖周期不同,辐射易感性也不同,以DNA合成期 易感性最高
2020年9月28日
12
组织易感性 淋巴组织、胸腺、骨髓、性腺和胚胎 (高度易感,重点防护) 神经、细胞;2.原红细胞;3.髓细胞;4.骨髓巨核细胞;
5.精细胞;6.卵细胞;7.空肠与回肠的腺窝细胞;8.皮
电磁
光子
γ
0
辐射
~1 中子射线 反应堆
中子源
0
γ射线 放射性核素
X射线 X线机
2020年9月28日
3
3. 常用电离辐射单位(自学) ①放射性活度A=dN/dt 1Bq=2.703×10-11Ci
表示放射源的强弱,即物体中放射性核素多少
②照射量X=dQ/dm
C/kg R
表示辐射场强弱,即空间X射线或γ射线强弱
脏器
脾脏、淋巴结、甲状腺 骨髓 骨髓 骨髓 睾丸、卵巢 小肠
皮肤、粘膜 皮肤 眼 软骨、骨 血管系统
内、外分泌腺 肝脏、肾脏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网状组织系统、身体各处 骨骼、肺脏 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
所需照射剂量
开始损伤 严重损伤
(个别细胞损伤) (大部分细胞损伤)
25~50 50~100 50~100 50~100 50 100~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