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诗四首鉴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李贺的诗歌灵思独运,想落天外,跳跃的意 象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这首诗当中,诗人同样 也是打破常规,开篇则从虚处写起带给人们一种 全新的艺术体验。
答案:
诗人开篇就从虚处落笔,一开始就把 想象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南风吹山 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幻象纷呈, 雄奇诡谲,却又把沧海桑田的“意”婉曲 而又鲜明地表达出来了。诗人用豪放的笔 触,雄奇的景象,抒发自己凄伤的情怀, 真是既“佚荡”,又“宛转”,字里行间 充溢着一种惊世骇俗的英气。
“不须浪歌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一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解析:
这句诗是全诗的诗眼。因此分析诗歌所要表 达的情感,应结合全诗进行理解。
答案:
“不须浪饮丁都护”,既是劝人,也 是戒己,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怀才不遇就 浪饮求醉,而应当面向现实,认识到世道 沦落,英雄不受重用乃势所必然,不足为 怪。诗人愈是这样自宽自慰,愤激之情就 愈显得浓烈深沉。“世上”句中“无主” 的“主”,影射人主,亦即当时的皇帝, 以发泄对朝政的不满。
“忆君清泪如铅水”一句中的“君” 指谁?诗人为什么说泪如铅水?
解析:
结合课下注释可明确“君”指汉武帝,这里 的“泪如铅水”是比喻铜人泪水的沉重。在此理 解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挖掘诗人的情感。
答案:
“君”指汉武帝,也可以指汉宫。诗 人把泪水比作铅水,一来符合金铜仙人流 出的眼泪,符合其身份特点。更主要的是 突出眼泪的沉重,眼泪的沉重,实际上是 心的沉重。唯有如此,才可以写出沉痛的 感情。
请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色。
解析: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从艺术手法这一角度 分析外,还可以从诗人的创作风格入手进行分析。
答案:
诗人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中,寄托 着自己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对 乐曲的感受和评判,想象奇特,形象鲜明,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浩歌
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诗人 “想落天外、瑰丽奇诡”的风格的。
课前导入wenku.baidu.com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 商隐称为唐代三李。他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 期的一个代表者。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 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 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 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 “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 千古佳句。
南园(其五)
作品简介
《南园十三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这 十三首诗或写景,或抒情,刻画田园生活的安逸,抒发 韶华易逝、抱负难酬的感叹,语言清新,诗情隽永,耐 人寻味。《南园十三首》是作者李贺辞官回到福昌昌谷 后在家乡的南园闲居时所作的一组杂诗,创作时间在公 元813年(唐宪宗元和八年)至816年(元和十一年)之 间。同时这组诗是了解、研究李贺居乡期间的思想和生 活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金铜仙人辞汉歌 (并序)
诗中有两个“客”字,所指是否相 同?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解析:
首先根据诗句理解“客”所指代的人物,根 据诗句描绘的内容分析诗人的情感。
答案:
不同。前者指汉武帝,表现了李贺不 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精神; 后者指金铜仙人,也指自己。是说人都是 天地间匆匆过客,抒发韶华易逝,人生难 久的感慨。
作者运用哪些表达技巧来传达自己 的感情?选择其中一种作简要说明。
解析:
诗人运用了夸张、拟人、比喻等表达技巧。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某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
“夜闻马嘶晓无迹”一句运用夸张的 手法突写了生命短暂,人生一世也就是一 夜之间的感慨。“忆君清泪如铅水”一句 运用比喻,把金铜仙人流出的眼泪比作铅 水,形象而贴切地写出了金铜仙人的离愁 别恨。全词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金铜仙人 真正的人类的生命情感,既写出他离别汉 宫时的痛苦,又写出他目睹汉王室由盛到 衰到亡的全过程,因而其兴亡之痛比谁都 真切,比谁都痛苦。
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 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推为“摹写声 音之至文”,请结合五六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
自古以来写乐曲的诗都致力于把难以捕捉的 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分析这一 点,可以从诗人对声音描绘的手法进行理解。
答案:
“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 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 动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 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 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 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 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 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 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 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有形神兼 备之妙。
谢谢欣赏!
《南园》一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使用效果?
答案: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化了对读书 人不受重用,功业难成的愤慨之情,不仅 增强了语势,也使作者抒发的感 情更加 鲜明。
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析:
对于语言特色的赏析可从诗歌用词特点角度 入手,一般可用的词语有:清新、平淡、绚丽、 简洁、豪迈、激越等。可联系诗人语言绚丽多彩, 想象瑰丽神奇的创作风格理解。
试赏析诗人写“吴丝蜀桐张高秋” 的独特之处。
解析:
首先从诗句所处位置——首句分析其结构特 点;其次可以分析其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答案: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 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 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 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 “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知人论世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 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 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 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 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 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 有《昌谷集》。
李凭箜篌引
答案:
这首诗由两个反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 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 畅地表达出来了。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 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 “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 “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 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带吴钩”指从军 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 迈!“收复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 民不聊生,诗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 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李贺的诗歌灵思独运,想落天外,跳跃的意 象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这首诗当中,诗人同样 也是打破常规,开篇则从虚处写起带给人们一种 全新的艺术体验。
答案:
诗人开篇就从虚处落笔,一开始就把 想象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南风吹山 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幻象纷呈, 雄奇诡谲,却又把沧海桑田的“意”婉曲 而又鲜明地表达出来了。诗人用豪放的笔 触,雄奇的景象,抒发自己凄伤的情怀, 真是既“佚荡”,又“宛转”,字里行间 充溢着一种惊世骇俗的英气。
“不须浪歌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一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解析:
这句诗是全诗的诗眼。因此分析诗歌所要表 达的情感,应结合全诗进行理解。
答案:
“不须浪饮丁都护”,既是劝人,也 是戒己,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怀才不遇就 浪饮求醉,而应当面向现实,认识到世道 沦落,英雄不受重用乃势所必然,不足为 怪。诗人愈是这样自宽自慰,愤激之情就 愈显得浓烈深沉。“世上”句中“无主” 的“主”,影射人主,亦即当时的皇帝, 以发泄对朝政的不满。
“忆君清泪如铅水”一句中的“君” 指谁?诗人为什么说泪如铅水?
解析:
结合课下注释可明确“君”指汉武帝,这里 的“泪如铅水”是比喻铜人泪水的沉重。在此理 解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挖掘诗人的情感。
答案:
“君”指汉武帝,也可以指汉宫。诗 人把泪水比作铅水,一来符合金铜仙人流 出的眼泪,符合其身份特点。更主要的是 突出眼泪的沉重,眼泪的沉重,实际上是 心的沉重。唯有如此,才可以写出沉痛的 感情。
请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色。
解析: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从艺术手法这一角度 分析外,还可以从诗人的创作风格入手进行分析。
答案:
诗人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中,寄托 着自己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对 乐曲的感受和评判,想象奇特,形象鲜明,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浩歌
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诗人 “想落天外、瑰丽奇诡”的风格的。
课前导入wenku.baidu.com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 商隐称为唐代三李。他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 期的一个代表者。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 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 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 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 “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 千古佳句。
南园(其五)
作品简介
《南园十三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这 十三首诗或写景,或抒情,刻画田园生活的安逸,抒发 韶华易逝、抱负难酬的感叹,语言清新,诗情隽永,耐 人寻味。《南园十三首》是作者李贺辞官回到福昌昌谷 后在家乡的南园闲居时所作的一组杂诗,创作时间在公 元813年(唐宪宗元和八年)至816年(元和十一年)之 间。同时这组诗是了解、研究李贺居乡期间的思想和生 活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金铜仙人辞汉歌 (并序)
诗中有两个“客”字,所指是否相 同?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解析:
首先根据诗句理解“客”所指代的人物,根 据诗句描绘的内容分析诗人的情感。
答案:
不同。前者指汉武帝,表现了李贺不 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精神; 后者指金铜仙人,也指自己。是说人都是 天地间匆匆过客,抒发韶华易逝,人生难 久的感慨。
作者运用哪些表达技巧来传达自己 的感情?选择其中一种作简要说明。
解析:
诗人运用了夸张、拟人、比喻等表达技巧。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某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
“夜闻马嘶晓无迹”一句运用夸张的 手法突写了生命短暂,人生一世也就是一 夜之间的感慨。“忆君清泪如铅水”一句 运用比喻,把金铜仙人流出的眼泪比作铅 水,形象而贴切地写出了金铜仙人的离愁 别恨。全词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金铜仙人 真正的人类的生命情感,既写出他离别汉 宫时的痛苦,又写出他目睹汉王室由盛到 衰到亡的全过程,因而其兴亡之痛比谁都 真切,比谁都痛苦。
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 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推为“摹写声 音之至文”,请结合五六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
自古以来写乐曲的诗都致力于把难以捕捉的 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分析这一 点,可以从诗人对声音描绘的手法进行理解。
答案:
“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 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 动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 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 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 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 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 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 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 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有形神兼 备之妙。
谢谢欣赏!
《南园》一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使用效果?
答案: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化了对读书 人不受重用,功业难成的愤慨之情,不仅 增强了语势,也使作者抒发的感 情更加 鲜明。
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析:
对于语言特色的赏析可从诗歌用词特点角度 入手,一般可用的词语有:清新、平淡、绚丽、 简洁、豪迈、激越等。可联系诗人语言绚丽多彩, 想象瑰丽神奇的创作风格理解。
试赏析诗人写“吴丝蜀桐张高秋” 的独特之处。
解析:
首先从诗句所处位置——首句分析其结构特 点;其次可以分析其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答案: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 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 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 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 “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知人论世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 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 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 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 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 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 有《昌谷集》。
李凭箜篌引
答案:
这首诗由两个反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 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 畅地表达出来了。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 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 “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 “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 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带吴钩”指从军 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 迈!“收复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 民不聊生,诗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 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