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诗歌的构思脉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诗歌的构思脉络

一、考题引入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2011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问题: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二、考点解析

▪“构思”是指写诗歌时,在下笔之前对诗的主旨、结构、材料、语言、方法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脉络”是指诗中清楚的布局和条理。也就是行文的思路: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使得诗歌呈现系统性,有中心有层次。“构思脉络”应为偏正结构,即构思的脉络,就是指行文的思路。回答重在脉络,但也要兼顾“构思”的特点。

三、解题分析

本诗可分三层,而且层次清晰。第(1)题已经暗示你前四句为第一层,是对李白诗的高度评价;第(2)题也暗示你这两句诗是一层,是借写景表达对李白的思念;剩下的两句当然是一层,盼望与李白相见讨论诗歌。我们要关注的是“构思”特点:首尾相应,以评诗起始,以盼望论诗作结,全诗立足“诗”来构思。

四、答题格式

答案中一定要有体现“行文思路”的关联性词语。

五:方法探究

▪如何分析诗歌的构思脉络?

▪1、从前面的考题来看,分析脉络要从划分层次入手。先概括出每一句的内容,再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合并归类,切分出层次。

▪2、掌握律诗的常见结构模式,把握诗歌结构的规律。由此分析诗歌的行文思路。1、“四分法”,

即“起”“承”“转”“合”四个层次。

▪【例1】分析《江汉》的行文思路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简析

▪“起”是首联,为第一层。通过“思归客”、“一腐儒”写出了一个客居异乡很想归去不得意的知识分子形象。

▪“承”是颔联,为第二层。紧承首联的客居思归,极写自己独处江汉的遥远和孤独。

▪“转”是颈联,开始了意义上的转折,为第三层。通过“心犹壮”、“病欲苏”,传达出

“暮年心犹壮”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合”是尾联,属于第四层。该层是整首诗的精神凝结点。“老马”“不必取长途”,综合了首联和颔联的表意:我虽然是一个思归的孤独的腐儒;也综合了颈联的转折义并做进一步深化:但是我人老,壮心存,用反问句表示自己的愤慨,同老马一样,自己并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这样,全诗歌通过四联的起承转合,塑造了一个虽遭处逆境,但仍然思报国的知识分子形象。

例(2)分析《旅夜书怀》的行文思路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孤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诚如题目所示:首联和颔联为第一层,写“旅夜”;颈联和尾联为第二层,写“书怀”。

▪“旅夜”的景物明细而壮阔,寄寓了自己的孤寂而落寞;而“书怀”则蕴藉着诗人的牢骚和悲愤:报国无门。两层合起来是:用羁旅月夜中的景物寄寓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情绪。

2、二分法。

即首联和颔联是第一层,颈联和尾联是第二层。

▪例(3)分析《客至》的思路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其实写的是盼客。这是第一层。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从诗人与客谈话的内容可以看出是迎客。这是第二层。颈联转入待客的描写。尾联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后两联都是写待客,是为第本层。

▪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由大到小;从时间上看,则写了盼客、迎客、待客的全过程。衔接自然,浑然一体。

六、实战演练

▪野望①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②三城戍:当时因受吐蕃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

▪⑵这首诗以“野望”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扣住“望”来写的。(4分)

▪①首联由远及近描写所“望”之景;②中间两联因景生情,抒写“望”之感慨;③尾联

点明“望”之方式和地点,以及由“望”引发的忧虑。评分建议: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