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考试说明doc
浙江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考试说明-浙江教育考试院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考试说明中学信息技术I.考试性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考试目标与能力要求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的目标1.考查考生对于中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情况。
2.考查考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对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知识与教学技能掌握与应用情况。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的能力要求1.中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内容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部分规定的知识范围内,测试考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及应用能力。
2.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选修模块。
具体课程有: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人工智能,比较全面测试考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操作技能及综合运用能力。
3.课程与教学内容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阐明的及“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中共通的知识范围内。
III.考试内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信息技术基础及选修模块以及高等院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人工智能等课程的要求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的一般要求,并考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际而确定的。
一、中学信息技术基础(一)信息与信息技术理解和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有关概念。
1.信息概念和特征的识记和理解2.二进制代码的特征,字符编码、汉字编码、交换码、处理码和字形码等概念的识记和理解3.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换算4.声音数字化,图像和视频数字化的理解和应用5.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6.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古代、近代、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器人、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等概念)7.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二)信息的来源与获取理解和掌握信息获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社会学科考试说明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1、考核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考核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核心知识相对应的大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考查对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4、考查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要求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内容和高等教育对应于初中历史与社会内容的考试范围:▲《历史与社会》学科认识的方法与技能1.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和技能2.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与技能3.探究社会问题的方法与技能▲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4.中国的地理位置5.中国地形、河流、气候的总体状况6.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7. 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活特色▲世界自然和人文环境8.世界主要国家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9.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10.世界主要地形类型的名称及分布11.世界典型区域的生活特色▲历史上的文明区域及其交流12. 历史上的主要文明区域13. 中外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14.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15.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重要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16.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17.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帝王18.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19.两次世界大战▲历史上的政权更替20.中国古代主要朝代的兴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1.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近代中国逐渐落伍22.鸦片战争前欧美和中国的社会概况23.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主要侵略▲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24.太平天国运动25.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26.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27.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创建红色根据地28. 红军长征29. 抗日战争和抗战胜利▲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30. 巩固新生政权31.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32. 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4.一国两制35.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平与发展3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37.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38.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与环境39.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40.中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现代经济41.现代主要经济思潮42.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社会43.国际组织44.经济全球化44.多元文化▲民族文化45.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46.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范围:▲《历史与社会》课程性质▲《历史与社会》课程目标▲《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历史与社会》课程结构▲《历史与社会》教材设计▲《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历史与社会》评价方式▲《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历史与社会》教学方法(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浙江省初中社会政治学业考试说明.doc
浙江省初中社会政治学业考试说明本《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指导纲要》、《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版),结合浙江省教学实际制定而成。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一)考试范围《历史与社会》标准一:我们生活的区域与环境、中国历史与文化、世界历史与文化、社会探究的技能与方法四大主题所涉及的部分内容(详见考试目标)标准二: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传承的文明、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大主题所涉及的部分内容(详见考试目标)《思想政治》(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四大模块所涉及的部分内容(详见考试目标)以及11月~4月国内外重大时政(二)考试要求社会政治学业考试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历史与社会》的考查突出综合性和人文性,《思想政治》(思想品德)的考查突出思想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应用,分别以字母a、b、c表示,其涵义如下:a---了解指对有关事实、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再现或再认,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b---理解指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有关概念、原理和观点进行转换或解释、推理,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c---应用指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有关知识使用于新情景、新材料、新问题之中,分析和解决那些教师未曾讲过或帮助解决过的问题,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二)命题要求在“有利于全面、准确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历史与社会、思想政治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有利于改进日常教学,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有利于高中段各类学校选拔新生”的“三个有利于”思想指导下,提出以下三点命题要求:1.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命题《课程标准》是教学与评价的基本依据,教材只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途径和形式而已。
浙江教师招聘历考试中学生物历考试说明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要求1、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所要求的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主要分支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熟练掌握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2、要求考生充分理解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相关的大学生物学内容,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某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目前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3、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中学生物学教案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这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中学生物学教案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具备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一些基本教案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
三、考试内容1、分子与细胞细胞的分子组成: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细胞的结构: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结构模型;物质的跨膜转运;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连接。
细胞的代谢: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影响酶活性的因素;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光合作用及其认识过程;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及其原理的应用;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
细胞的增殖: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的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植物的繁殖。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考试说明(中学)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Ⅰ.考试性质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的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三个主要部分。
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识记,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有大致的了解;二是理解与掌握,要求考生对所涉及的领域或者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三是运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教育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第一部分教育学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二、教育目的与功能三、学校教育制度四、教师与学生五、课程六、教学七、学校德育八、班主任工作九、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第二部分心理学一、心理学概述二、认知过程三、情感和意志过程四、人格心理五、人生全程发展六、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七、学习理论八、知识的学习与迁移九、学习动机十、教师心理第三部分教育政策法规一、教育政策法规基础知识二、现行主要的教育政策及重要规定三、现行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及重要规定四、“依法执教”、预防常见违法行为(侵权)等方面的知识内容Ⅲ.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一部分教育学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识记1、“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基本要素。
(二)理解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与意义。
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三)运用1、能够辩析“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能够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教育目的与功能(一)识记1、教育目的概念。
浙江省教师录用考试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考试说明
面试:包括试讲、 说课、答辩等环节
实践能力测试:包 括教学设计、教学 实施、教学评价等 环节
综合素质测试:包 括教育理念、教育 法规、教育心理学 等知识考查
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 部分
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 占总分的60%
非选择题包括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论述题 和材料分析题,占总分的40%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 为120分钟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 安排时间
关注时事热点,了解学科前 沿动态
熟悉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范 围和重点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 考试压力
感谢您的观看
评价标准与方式
评价标准:知识掌握、能力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
评价方式: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评价内容: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学科素养、学科能力
评价建议: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科素养,加强实践操作能 力
备考建议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 记忆和理解
加强实践操作,提高解题能 力和技巧
基本知识
理解历史与社 会学科的基本
概念和原理
掌握历史与社 会学科的研究
方法和技能
提高历史与社 会学科的综合 素养和思维能
力
能力目标
掌握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具备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素质目标
具备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公民 意识
考试要求:考生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试卷结构: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等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考试说明
A.美国《独立宣言》B.法国《人权宣言》
C.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D.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
9.帝国主义列强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准确的理解是()
A.帝国主义列强与落后国家和地区差距缩小
B.列强推行武装干涉,殖民地国家完全失去独立
C.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20.中国古代主要朝代的兴替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1.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
▲近代中国逐渐落伍
22.鸦片战争前欧美和中国的社会概况
23.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主要侵略
▲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
24.太平天国运动
25.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26.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27.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创建红色根据地
A.发展循环经济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
B.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
C.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资源开发放在首位
D.发展循环经济与节约并重,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首位
16.市场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配着人、财、物等经济资源,下列行为属于“看不见的手”在起调节作用的是()
①2007年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贷款利率
综合应用题:1小题,共20分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试题
(实考题型、题分可能变化,以实考为准)
题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题分
20
20
20
20
20
得分
合分人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浙江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社会学科考试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地选拔性考试, 其目地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地参考.各地根据考生地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地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地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地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地难度.(二)考核目标与要求1.考核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知识地理解和掌握.2.考核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核心知识相对应地大学专业知识地理解和掌握.3.考查对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论知识地理解与掌握.4.考查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地能力.(三)考试范围与要求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内容和高等教育对应于初中历史与社会内容地考试范围:▲《历史与社会》学科认识地方法与技能1.获取地理知识地方法和技能2.获取历史知识地方法与技能3.探究社会问题地方法与技能▲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4.中国地地理位置5.中国地形.河流.气候地总体状况6.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地差异7. 我国不同区域地生活特色▲世界自然和人文环境8.世界主要国家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9.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地名称及分布10.世界主要地形类型地名称及分布11.世界典型区域地生活特色▲历史上地文明区域及其交流12. 历史上地主要文明区域13. 中外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地文化交流▲历史上有代表性地科技发明14.中国古代重要地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15.世界近现代史上地重要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16.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17.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地帝王18.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19.两次世界大战▲历史上地政权更替20.中国古代主要朝代地兴替▲统一地多民族国家21.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近代中国逐渐落伍22.鸦片战争前欧美和中国地社会概况23.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地主要侵略▲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地奋斗历程24.太平天国运动25.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26.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27. 中国共产党地成立及其创建红色根据地28. 红军长征29. 抗日战争和抗战胜利▲新中国成长地道路和经历地曲折30. 巩固新生政权31.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地探索32. 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4.一国两制35.改革开放取得地伟大成就▲和平与发展3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地主题37.威胁世界和平地主要因素38.世界上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与环境39.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40.中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现代经济41.现代主要经济思潮42.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社会43.国际组织44.经济全球化44.多元文化▲民族文化45.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地弘扬46.中国地世界文化遗产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范围:▲《历史与社会》课程性质▲《历史与社会》课程目标▲《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历史与社会》课程结构▲《历史与社会》教材设计▲《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历史与社会》评价方式▲《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历史与社会》教学方法(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内容占40%;高等教育对应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占30%;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论占30%. 4.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名词解释: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材料分析题: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简答题: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综合应用题:1小题,共20分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试题(实考题型.题分可能变化,以实考为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关于山顶洞人地叙述,不正确地是()A.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C.已懂得人工取火 D.掌握了磨制钻孔技术2.在铭文中明确记载周武王伐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地青铜器是()A.毛公鼎 B.何尊C.散氏盘 D.利簋3.专门记述典章制度史书“三通”不包括()A.《史通》 B.《通典》C.《通志》 D.《文献通考》4.宋代中央行政机构“二府三司”中“二府”指()A.中书省和审刑院 B.枢密院和内阁C.中书省与枢密院 D.审刑院和军机处5.甲午战争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地三国是指()A.英美法 B.俄法德C.英法德 D.英俄德6.在中国共产党地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命题和任务地会议是()A.党地二大 B.遵义会议C.党地六届六中全会D.党地七大7.世界上最早地农业村落出现在()A.北美地区 B.南美地区C.东亚地区 D.西亚地区8.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是A.美国《独立宣言》B.法国《人权宣言》C.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D.联合国地《世界人权宣言》9.帝国主义列强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地整体,准确地理解是()A.帝国主义列强与落后国家和地区差距缩小B.列强推行武装干涉,殖民地国家完全失去独立C.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地一部分D.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地经济联系10.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内容后,某同学在笔记中对这次工业革命做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地是()A.重要发明:火车.汽车.飞机B.主要特点:电力地广泛运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C.突出地科学家:英国地法拉第,德意志人西门子,美国地爱迪生等D.重大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广泛运用这次工业革命地成果,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11.二战中,美国对法西斯国家地态度发生变化始于()A.修改“中立法” B.发表大西洋宪章C.给予苏联军事.经济援助 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2.“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归还中国”.出自哪一个文献().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宣言》C.《开罗宣言》 D.《德黑兰会议决议》13..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相比,澳大利亚牧场地显著特点是A.牧场规模小 B.机械化程度低 C.采取定居方式D.采取游牧方式14.古文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里所说地味道不同地主要原因是()①气候不同②种植方法不同③品种不同④水土不同A.②③ B.①③C.①④ D.②④1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通过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而提出地一项重大决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坚持地方针是( )A.发展循环经济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B.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C.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资源开发放在首位D.发展循环经济与节约并重,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首位16.市场像一只“看不见地手”,调配着人.财.物等经济资源,下列行为属于“看不见地手”在起调节作用地是()①2007年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贷款利率②浙江茶叶在山东等地畅销,经销商纷纷组织货源满足市场需求③2007年二季度以来全国猪肉价格上涨过快,各级政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猪肉价格涨幅趋缓④随着天气转暖,服装经销商降价出售冬季服装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17.我国地世界文化遗产中,目前唯一地一座文化景观遗产是().A.武夷山 B.庐山C.武当山 D.泰山18.教育是国家发展地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地社会公平.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地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地主张是()A.以“德”教化人民B.“有教无类”C.以“礼”治理国家D.“因材施教”19.现代奥运会已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地盛会.北京奥运会以东方人地智慧将这一起源于西方地盛大“礼仪”演绎给人类.这种期待从一个侧面说明()A.文化地全球化是西方文明地全球化B.人类文化正走向多元.交融.共荣C.人类文化正在消除差异,走向统一D.文化地多样性意味着文化地对立冲突20.国家新地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规定,清明.端午.中秋这三个传统节日正式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其主要意义是有利于()①民间地一切传统习俗得以保留②保护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③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地凝聚力④加强对公民地革命传统教育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 D.②③二.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PRED问题殷墟铁幕演说凯恩斯主义三.材料题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20分)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十分突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长期以来,西北地区人民面临着“保护环境”还是“加快发展”地“两难”选择.据此回答:(1)造成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地自然原因是什么?(2分)(2)破解“保护环境”还是“加快发展”地“两难”问题,根本之计在于找到一条生态与发展齐头并进地新路径,为什么?(4分)为了避免“水枯沙起”地生态悲剧,宁夏盐池县治沙大户余聪进行了成功地尝试.他利用当地丰富地光热资源,发展日光温室等高效节水农业,形成了以草产业.林果业为特色地绿色生态产业.此举不仅使满目流沙地7000多亩沙化土地重焕生机,每年还能从中获益20多万元.由此,西北大地生态农业风生水起,部分地区开始出现了地润草长.柳绿雁归地喜人景象.(3)从“水枯沙起”到“地润草长”地转变,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有何重要地借鉴意义?(4分)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公元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大英帝国向中国派出了马嘎尔尼勋爵率领地庞大使团.他名义是庆贺乾隆皇帝80寿辰,实际上是希望通过同中国皇帝谈判,要求开放通商口岸,扩大中英贸易.中国这个古老地帝国当时对世界还是茫然地一无所知,乾隆断然拒绝了马嘎尔尼提出地全部要求.英国人在严密监视下离开北京起程回国,皇帝派出专使日夜兼程到各地传达他地命令:不准任何中国人接触英夷,违者严惩!马嘎尔尼在他地《纪实》中回顾了这段经历,他毫不留情地戳穿了“盛世”地神话,看出“盛世”背面地败亡之兆,他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地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个谨慎地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地躯壳使周围地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一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地纪录与安全就都完了.”----转引自宁一.庞永三《中国人惹谁了?》一书(1)英国是在怎样背景下派马嘎尔尼出使中国地?(2分)(2)乾隆皇帝是在怎样地背景下拒绝了马嘎尔尼地全部要求地?(2分)(3)你认为乾隆皇帝下令“不准任何中国人接触英夷”是跟当时中国统治者奉行地哪些政策相一致?这些政策造成了怎样地严重后果?(4分)(4)从今天看这段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分)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史料地类型和功能.2、现行地(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教科书,采用了中外历史合编地形式,你认为这样编写对学生学习历史有何好处?五.根据以下材料编写一个教学设计.(要求写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20分)草原风情世界各地地牧民虽然从事着相同地经济活动,但是他们地文化却各具特色——有自己独特地语言.艺术.信仰.节日和生活方式.在中国地内蒙古自治区,有一望无际地大草原,世代生活在那里地各族牧民有着鲜明地民族文化特点,例如蒙古族人喜食奶茶.达斡尔族人喜爱贝阔(一种类似曲棍球地运动),不同民族地文化又共同孕育了内蒙古草原独特地区域文化.这种文化特色吸引着国内外许许多多地旅游者.游人们可以在那里参观草原民居.欣赏民族艺术.品尝民族食品.观看民族竞技活动.草原上地许多牧民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食,而以粮食和蔬菜为副食.蒙古族牧民地传统服装是蒙古袍,袍身肥大,天冷时可以加衬毛里或棉里,抵御严寒地天气.有些牧民放牧需要“逐水草而居”,因此他们地住房是便于拆装和搬运地蒙古包.每年七八月草丰畜肥时,牧民们开始筹办一年中最盛大地娱乐活动—那达慕大会.会上有赛马.摔跤.射箭等许多比赛项目,那些精骑善射地牧民可以在那达慕大会上一显身手.牧民们还十分好客,当远方地朋友登门作客时,主人会端出奶茶.煮上羊肉.斟满奶酒,热情地款待客人.席间,主人还会唱起悠扬地民歌,跳起节奏欢快地民族舞蹈.置身于这样地氛围中,人们会感受到牧民对养育他们地草原地热爱之情.————教学内容出处:(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PRED问题: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s).环境(Environment)与发展(Development)问题,简称PRED问题.(3分)这些都是目前全球关注地一些热点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地关系,并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地整体.(2分)殷墟:世界文化遗产——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地商代都城遗址.(2分)从1928年由中国学术机构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开始,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地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遗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地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出土了数量惊人地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地风貌,为这一重要地历史阶段提供了坚实证据.(3分)铁幕演说: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期间发表地演说,指出从波罗地海地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地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地铁幕已经降落下来.(3分)这个演说是冷战发出地最早信号,也标志着美苏对峙地开始.所以有人习惯上将其称为“铁幕演说”.(2分)凯恩斯主义:凯恩斯是英国经济学家.(1分)1936年,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地发表,标志着凯恩斯主义地形成,也标志着西方经济学史上地一次革命.(2分)这本书是在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地一次经济危机地背景下出炉地.凯恩斯认为,要消除失业.克服危机,必须放弃自由放任原则,实行国家对经济生活地干预和调节;政府应当担当起调节社会总需求地责任,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保证社会有足够地有效需求,达到充分就业.这一经济思想对恢复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战后成为主流经济学,欧美.日本“混合资本主义经济”,保持了50-60年代地繁荣.(2分)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第1题参考答案:(1)气候干旱(或答“温带大陆性气候”),水资源短缺.(2分) (2)环境问题地实质是发展问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地物质基础,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使生态与发展相协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4分)(3)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发展生态农业;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4分)第2题参考答案:(1)在欧洲,以英国为首地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地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地发展,需要广阔地市场和原料,在本国无法满足其需求,必然要向亚非拉等一些地区进行扩张.(2分)(2)在世界资本主义挑战面前,清统治者不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地办法,而是采取自我封闭地办法,来消除来自海上地威胁.于是,到乾隆年间,实行全面海禁,仅留一广州十三行,并对其实行严格地限制.(2分)(3)闭关锁国政策.其后果是导致东亚最强大地大清帝国由盛转衰,并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超越,并在近代遭到西方列强地疯狂侵略.(4分)(4)历史经验昭示我们,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地政策,才能更有利于促进各种文明地交流,才能有利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地发展,推动社会地全面进步.(2分)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史料地类型和功能.类型:(5分)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文字和音像资料.实物史料:包括人类化石.石器.陶器.金属器和遗址等.口述史料:传说.口述历史功能:(5分)认识历史地需要.由于人们无法回到过去地时代,去体会古人经历地往事,人类要了解和认识自身地历史,只能凭借史料.研究历史地需要.只有详尽地占有史料,并对史料进行具体地分析和研究,才能找出人类社会地发展规律.2.现行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教科书,采用了中外历史合编地形式,你认为这样编写对学生学习历史有何好处?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地一部分,尤其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缺少了中国历史,难以看清世界历史地全貌;(5分)单独学习中国历史,只从中国内部自身地发展考察历史,不利于正确理解世界发展与中国发展地互动关系.尤其是在工业社会来临之后,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中国地发展越来越受到整体世界地制约.(5分)五.教学设计题:(20分)《草原风情》教学设计地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3分)要求从教学目标地三个维度进行表述.2.教学方法(2分)要求写出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地主要方法.3.教学过程(15分)要求写出主要地教学环节或教学步骤.。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教育基础知识(中学)考试说明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教育基础知识(中学)考试说明Ⅰ.考试性质浙江省中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教育基础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参考。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从教师应有的知识水平、教育技能与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政策法规三个部分。
原则上教育学和心理学大约各占 40%,教育政策法规约占 20%。
考试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识记,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有大致的了解;二是理解与掌握,要求考生对所涉及的领域或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三是运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Ⅲ.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一部分教育学一、教育、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一)识记1.教育、教育学的概念。
2.教育的基本要素。
(二)理解1.教育的本质和起源。
2.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3.教育学发展的历史和特点。
4.国内外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观点与评价。
5.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6.教育学的价值。
7.当代教育的特征和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三)运用1.“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3.运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当前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基本规律(一)识记1.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的;教育先行;人的发展。
2.我国教育目的以及中学阶段培养目标。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二)理解1.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2.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4.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5.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6.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 学科知识与能力掌握历史与社会课程所涉及的历史、地理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具备相关学科的基本能力;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特点、课程目标,熟悉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并能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2. 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开发及选用多样化课程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
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教学实施能力能够依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组织形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4.教学评价能力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综合性、发展性评价,能够运用各种评价方法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基本事实和基本脉络,了解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了解中国与世界人文地理的概况。
2.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内涵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多种方式和途径,理解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动态的眼光纵向了解人类社会的进程,横向了解社会生活的内容。
5.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历史、地理和社会信息。
6.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
(二)教学设计1. 能够综合《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并正确叙写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考试说明doc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
1、考核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考核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核心知识相对应的大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考查对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4、考查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要求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内容和高等教育对应于初中历史与社会内容的考试范围:
▲《历史与社会》学科认识的方法与技能
1.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和技能
2.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与技能
3.探究社会问题的方法与技能
▲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
4.中国的地理位置
5.中国地形、河流、气候的总体状况
6.中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
7. 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活特色
▲世界自然和人文环境
8.世界主要国家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9.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
10.世界主要地形类型的名称及分布
11.世界典型区域的生活特色
▲历史上的文明区域及其交流
12. 历史上的主要文明区域
13. 中外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创造
14.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和重要创造
15.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重要科技成就和重要创造
▲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
16.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
17.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帝王
18.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19.两次世界大战
▲历史上的政权更替
20.中国古代主要朝代的兴替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1.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
▲近代中国逐渐落伍
22.鸦片战争前欧美和中国的社会概况
23.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主要侵略
▲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
24.太平天国运动
25.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26.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27.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创立红色根据地
28. 红军长征
29. 抗日战争和抗战胜利
▲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
30. 巩固新生政权
31.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
32.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4.一国两制
35.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和平与发展
3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37.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38.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与环境
39.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40.中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现代经济
41.现代主要经济思潮
42.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际社会
43.国际组织
44.经济全球化
44.多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