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信号的特性
关于无线电干扰信号的判断与定位
![关于无线电干扰信号的判断与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2bf09755daef5ef7ba0d3ccf.png)
关于无线电干扰信号的判断与定位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无线电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并促使信号传输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较之于有线电传输模式,其还具备有传输稳定以及传输质量高的应用优势。
但是在无线电使用过程中还经常性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对于无线电的应用安全性跟稳定性还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也就需要进行必要的信号监测工作,来实现对干扰信号的准确判断以及定位,这样也就能够进行干扰源的迅速排除,以保障无线电的通信质量。
关键词:无线电干扰信号;判断;定位引言无线电干扰信号监测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提高效率为基本的前提,这也是所有无线电监测人员应该必备的专业技能,在无线电干扰信号监测的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的判断。
本文就是对无线电干扰信号监测中的判断与定位进行分析,为无线电管理、监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1 干扰信号监测中的判断1.1 数传干扰信号的甄别与预防目前,数字传输应用较广,其特点是:传输内容多、时间短、保密性强,一般不易甄辩,需要专业的设备和软件才能解调;但数字信号传输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信号衰落,究其原因主要包含了:同频干扰、邻道干扰、互调干扰、杂散辐射干扰等。
面对这些问题,要准确查找无线电干扰源,通过测量信号参数或解调监听信号内容等手段为干扰源测向定位提供信息支持。
1.2 查看频谱图法频谱图的查看是最为基本的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了解整个频谱的期望观察频带范围以及频率的频宽,这样利用足够宽度的频率范围就能够将整个接收器信号以及周围的一些干扰信号全部都包含在内,利用排除的方法来对其干扰频率进行分析,频谱图识别的方法也是在无线电干扰信号监测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无线电监测设备监测的过程中,屏幕上会有着清晰地显示,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是处于较为强烈的日光之下也会有着十分醒目的图像,这也是无线电干扰信号监测判断中非常重要的方法,是极为简便的。
几种信号干扰方式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特点
![几种信号干扰方式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4a4c6b1ed9ad51f01df28f.png)
( t , 口 ) = 2 , r r h ∑a i q ( t — ) 。
( 2 )
式 中, a i 为信 息序列 ; 为调 制 指数 ; g ( t ) 为相 位 响应
式中, E是信号能量 是载波频率; ( t , a ) 是相位 函
数, 它可 以表示 成
应 用于传送语 言 、 文字 、 图像 、 数据 等信息 。但 相
对 于有线通 信 系统 , 在无 线通 信 系统 中 , 信 号 的 传 播路径十分 复杂 , 在 传 输 过 程 中 信 号 更 易 受 到 很 多的干 扰 和衰 减 的影 响。 因此 , 无 线 通 信 中 干 扰 方 法 的研 究 和 预 防 一 直 是 无 线 通 信 技 术 研 究 的热 点 。 笔 者 针 对 无 线 通 信 系 统 中广 泛 应 用 的 C P F S K信号 , 通 过 MA T L AB仿 真 比较 了 在 独
函数; 为一个码元的持续时间 。将 C P F S K信号
的基带形式用 指数形式来 表示 s ( t )= A e , ’ ( 3 )
刘轲 翟, 张 争 气 ( 西北工业大学 航 海学院, 陕西 西安 7 1 0 0 7 2 )
・ 技 术 分 析 ・
【 摘
要】 分析了 在 无线通信 中对信号进行干扰的三种方式 , 并以C P F S K信号为例仿 真 了在独立随机噪 声, 相 同调
制随机干扰和相 同调制部分 已知干 扰这 三种 干扰方式下 的误 比特率 , 并分析 了各 自的特点。
《北斗导航系统干扰信号识别技术研究》
![《北斗导航系统干扰信号识别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bd15be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b.png)
《北斗导航系统干扰信号识别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运输、地质勘探、农业科技等。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了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然而,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如何有效识别和抵御外界对北斗导航系统的干扰信号,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北斗导航系统干扰信号识别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北斗导航系统概述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实时性等特点。
该系统包括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通过卫星发射信号,地面接收并处理数据,最终为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等服务。
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三、干扰信号对北斗导航系统的影响干扰信号是影响北斗导航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些干扰信号可能来自于恶意攻击、电磁环境干扰等多种因素。
当干扰信号强度超过一定阈值时,可能会导致卫星信号失真、丢失,甚至使得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如何有效识别和抵御干扰信号,对于保障北斗导航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四、干扰信号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干扰信号识别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干扰信号的分类、特征提取、识别算法等方面。
在分类方面,根据干扰信号的来源和特性,可以将其分为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两大类。
在特征提取方面,通过分析干扰信号的时域、频域和空域特征,可以提取出有效的识别信息。
在识别算法方面,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算法,如基于机器学习的识别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算法等。
然而,由于干扰信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现有的识别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五、北斗导航系统干扰信号识别技术的研究方法针对北斗导航系统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干扰信号识别技术。
该技术首先通过收集北斗导航系统的原始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
无线通信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方法
![无线通信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ccd26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9.png)
无线通信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方法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无线通信设备,如手机、无线网络、蓝牙耳机等。
然而,无线通信中的干扰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线通信中的干扰问题以及抗干扰方法,分步骤进行说明。
一、无线通信中的干扰问题:1.1 外部干扰:外部干扰是指无线通信设备受到其他无关设备或信号的干扰,包括电磁辐射、其他频率段的无线信号等。
1.2 内部干扰:内部干扰是指无线通信设备自身产生的干扰,如不同通信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不同频段的信号相互干扰等。
二、无线通信中的干扰类型:2.1 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指在相同频段上的两个信号互相干扰,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例如,在同一频段上通话的两部手机会相互干扰。
2.2 邻频干扰:邻频干扰是指在相邻频段上的两个信号互相干扰,也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例如,使用相邻频段的两个无线网络之间可能会相互干扰。
2.3 共存干扰:共存干扰是指不同通信系统或设备共同使用同一频段,导致互相干扰,进而影响通信质量。
例如,无线网络在2.4GHz频段上与蓝牙设备共存时会相互干扰。
三、无线通信中的抗干扰方法:3.1 技术手段:3.1.1 协议设计:通过优化协议的设计,降低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
例如,在邻频干扰情况下,通过合理规划频段的间隔,来降低相邻频段信号之间的干扰。
3.1.2 功率控制:通过合理的功率控制策略,减少同频干扰。
例如,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根据距离远近、信号强度等因素自动调整发送功率,降低同频干扰的可能性。
3.1.3 频谱分配:通过合理的频谱分配策略,减少共存干扰。
例如,通信系统可以按需分配频段,避免频繁的频谱冲突和共存干扰。
3.1.4 编码技术:采用差分编码、编码违序、交织技术等方式,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例如,利用纠错编码算法可以在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检测和纠正,提高通信质量。
3.2 设备设计:3.2.1 滤波器设计:通过在无线通信设备中加入滤波器来屏蔽外部干扰。
无线通信中信号干扰与消除技术
![无线通信中信号干扰与消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0f18bb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1.png)
无线通信中信号干扰与消除技术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手机通话、无线网络到卫星通信,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在无线通信过程中,信号干扰问题始终是一个难以避免的挑战。
信号干扰可能导致通信质量下降、数据传输错误甚至通信中断,严重影响了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深入研究信号干扰的类型、产生原因以及相应的消除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无线通信中信号干扰的类型无线通信中的信号干扰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指在相同的频率上,多个信号源同时发送信号所产生的干扰。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如果多个发射机使用相同的频率进行通信,它们的信号就会相互重叠和干扰,从而影响接收端对信号的正确解调。
2、邻频干扰邻频干扰发生在相邻的频率上。
当相邻频率的信号强度较大时,会在接收端产生频谱扩展,从而对目标频率的信号接收造成干扰。
这种干扰在频谱资源有限且频率分配不合理的情况下较为常见。
3、互调干扰互调干扰是由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在非线性器件中相互作用产生的新频率信号所引起的。
这些新产生的频率成分如果落入接收频段内,就会对正常的通信信号造成干扰。
4、阻塞干扰阻塞干扰是指当一个强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时,使得接收机的前端放大器饱和,无法正常放大有用信号,从而导致通信中断。
二、信号干扰产生的原因信号干扰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频谱资源有限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不断增长,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
为了满足通信需求,不同的通信系统可能会被迫使用相近或相同的频率,从而导致信号干扰的发生。
2、通信设备的非理想性通信设备中的放大器、滤波器等器件往往存在非线性特性,这可能导致信号失真和产生新的频率成分,进而引发干扰。
3、电磁环境复杂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广泛存在,它们所产生的电磁辐射相互交织,形成了复杂的电磁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无线通信信号容易受到来自其他设备的干扰。
从信号特性来看干扰与抗干扰
![从信号特性来看干扰与抗干扰](https://img.taocdn.com/s3/m/a1339ef6e009581b6bd9eb94.png)
,
,
的 对 抗方 法与 途径 指 出 波形 对抗应 作 为重 要课 题加 以研 究 主题词 电 子 战 电 子 对抗 + 扰 与杭 干 扰
, ,
,
1
无线
电信 号 的 一 般 描 述 与 不 足
, ,
实践表 明 如 果 我们 想 在 空 间某 一 点 接收某 一 无 线 电信号 我 们 要 求 该 信 号 在接 收 点具 有
, , , , 。 , ,
,
,
如 果有 一干 扰 辐 射源 它 辐 射 的 干 扰 信 号 经 传 播 也 到 达 该接 收 点 且 千扰信 号 在 频 率域 和 时 间 上都覆 盖 信号 能 量也大 于 信号 那 么 信 号的接 收 就 会受 到 干 扰 通 信将 无法 进行 域 见 上述 三 个 特性 对 于 通 信 信 号 和 干 扰 信 号 都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否 奏效
述 三 种 特性
。
近 年 来 数 字 通 信 技 术 和 抗 扰 技 术 的发 展 扩 频 技术 的 应 用 数 字 信 号 和 扫 频 信 号 的 相 关 匹 配 滤 波 接 收 方 式 使 上 述 三 种 特性 不 能完 善 地 描述 信 号 的 全 部 特性 因 为 在 这 些 抗 扰 通 信体
。 。 , ,
,
以 上 就 是 人 们常 说 的 无
。
对 于 通 信信号 有时 也把 信息 含 量作 为 它 的 一 个 重 要 特性
.
但我 们 这 里
讨 论的 无 线 电信 号 是 泛 指的 它 也 包括 不 含 有 用 信 息的 干扰 信 号 所 以 我 们不将 其 列 为 一 个 对 于 某个 辐射 源 而 言 它 辐 射 的信号 经 传播 到 达 某接 收 点 后 仍 能 表舰 出 上 述 三 种 特性 我 们就 可 以 用 某 种 传感 器 去检 测 它 接 收 它 用 于 通信 就 可 以 达 到 传 递 信 息的 目的 与此 同 时
抗干扰通信技术研究
![抗干扰通信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5aa1a3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0.png)
抗干扰通信技术研究抗干扰通信技术研究一、干扰信号的分类通信干扰属于一种电子攻击, 通过侦察, 把干扰信号引入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过程当中, 破坏敌方或者扰乱敌方的无线通信设备间的信息交换。
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瞄准式干扰。
瞄准式干扰指干扰信号中心频率和被干扰信号的频率重合, 或被干扰信号和干扰信号的频宽基本一致。
瞄准式干扰又称为点干扰或单频干扰或,因为其干扰wwW.的频率是对准对应的通信信号的频率。
瞄准式干扰的优点是:干扰功率集中、频谱窄、干扰效果好、功率利用率高。
(二)阻塞式干扰。
阻塞式干扰作为一种宽频带的压制性干扰,能对相应频段内所有的信号都实施干扰。
因为干扰信号的频谱足够宽, 所以经常能干扰敌方通信设备整个的工作频段, 干扰的同时还压制该频段中的信号, 阻塞式干扰又称为多频干扰或面干扰。
其优点是:干扰设备相对简单、不用侦察设备、不需要频率重合。
(三)跟踪式或扫频式干扰。
跟踪式或扫频式干扰是指干扰发射设备信号的频率在较宽的频带内按照一定的规律随机进行变化形成的干扰。
其优点是:可以实施随机性干扰。
二、抗干扰通信技术针对各种干扰方式的特点, 要想达到抗干扰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技术:(一)跳频通信。
跳频通信主要应用于军队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一种通信方式。
自从海湾战争后, 许多国家都加强了对跳频电台的研发, 从而出现了一批高性能、抗干扰能力强的产品。
电台的通信频率快捷跳变通过跳频通信实现了, 调频通信是目前战术超短波、短波电台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抗干扰手段。
普通无线电台都是定频通信,工作时的通信频率是不变的。
所以普通电台的频点非常容易被敌方干扰或者侦察。
而跳频通信恰恰相反, 其工作的频率不停地发生着快速的变化,使地方的干扰难度大大增加,当跳频的频率数足够多时, 我方的阵脚将很难被敌方确定。
即使敌方能够确定调频通信中一个频率或者几个频率并且实施干扰, 并不能对话音通信起到干扰的作用。
大功率短波干扰卫星的原理
![大功率短波干扰卫星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2c068b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1.png)
大功率短波干扰卫星的原理大功率短波干扰卫星实际上是利用高功率的短波信号对卫星通信进行干扰的一种手段。
干扰卫星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短波信号的特点。
短波信号具有突发性、高能量、广播范围远等特点。
由于短波信号的频率在3 MHz至30 MHz之间,相对较低,其穿透力很强,可以经过地球的大气层反射到达卫星,因此可以通过向指定的方向发射高功率的短波信号干扰卫星信号。
其次,干扰信号的发射。
干扰卫星的发射设备一般采用大功率短波发射机,它能够生成高功率的短波信号,并将其发射到指定的方向。
这些设备通常使用大功率放大器、高效率天线等部件,可以在较远距离内发射强大的干扰信号。
接着,干扰方法的选择。
大功率短波干扰卫星的方法有多种选择,其中包括直接发射干扰信号、进行频率截断干扰、模拟卫星信号等。
直接发射干扰信号是最常见和有效的方法,通过发射干扰信号,可以直接淹没卫星的接收机,使其无法正常接收到卫星信号。
频率截断干扰是指发射一段宽频带的短波信号,覆盖卫星信号所在的频率范围,从而干扰卫星信号的接收。
模拟卫星信号是指发送与卫星信号类似的干扰信号,通过模拟卫星信号的调制方式和频率特性,使卫星接收机无法区分真实卫星信号和干扰信号,从而导致通信故障。
最后,对干扰效果的判断。
干扰卫星的效果主要通过信号的强度和质量来判断。
干扰信号的强度一般通过发射功率来衡量,干扰信号的质量则通过接收机的信噪比和误码率来衡量。
如果干扰信号的强度较大,接收机无法正确解调卫星信号,或者接收到的干扰信号质量较差,将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甚至中断。
总结起来,大功率短波干扰卫星的原理主要包括短波信号的特性、干扰信号的发射、干扰方法的选择和干扰效果的判断。
通过对卫星信号进行干扰,可以阻止其正常传输和接收,从而对卫星通信造成影响。
这种干扰手段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被利用,但在其他情况下则可能会对正常的卫星通信和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
电磁干扰对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电磁干扰对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ac919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2.png)
电磁干扰对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无线通信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信息传输的顺畅性和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电磁干扰作为一个常见的问题,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对电磁干扰对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电磁干扰会导致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质量下降。
电磁干扰可以通过电磁波传播途径直接影响到无线通信信号的传输过程。
尤其在电子设备密集或电磁辐射强度较高的环境中,如医院、机场、工厂等地,电磁干扰的强度更为显著。
这种干扰会导致无线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减弱,抑制了信号的传播距离和渗透能力。
因此,用户在接收信号时可能会遭受到严重的信号衰减,从而导致通信质量下降,甚至信号中断。
其次,电磁干扰会引起无线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升高。
电磁干扰通过扰乱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输,引发了通信信号的失真和抖动。
失真和抖动一旦发生,将导致接收端无法准确地解码和恢复原始的通信信息。
这种失真和抖动会进一步导致误码率的升高,从而降低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误码率的升高意味着在传输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纠错机制,导致传输速率下降和时延增加,降低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
此外,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无线通信系统的速率下降。
当电磁干扰超过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时,干扰信号与通信信号发生重叠,导致通信信号无法准确识别和解码。
为了降低误码率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系统需要增加纠错编码和重传机制。
这将导致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下降,并带来更高的时延。
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如快速数据传输、实时音视频通信等,速率的下降对于用户体验和系统性能至关重要,而电磁干扰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到这些应用的实现。
此外,电磁干扰还会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
电磁干扰可能会使无线通信系统的加密算法和协议受到干扰,进而导致加密算法的破解和通信数据的泄露。
电磁干扰可能暴露通信系统中的关键信息、用户隐私以及商业机密。
这对于政府机构、军事单位、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具有极高的安全要求的部门来说,将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和损失。
通信各频段干扰的可行性及干扰功率的概算
![通信各频段干扰的可行性及干扰功率的概算](https://img.taocdn.com/s3/m/cf7bbe0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8.png)
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干扰信号必须具有的基本属性,其中最关键的特性就是干扰信号的能量特性,即如何使作用于被干扰的接收机所接收的干扰信号有足够的能量。
本章从这个观点出发来探讨对各标准频段干扰的可能性。
为了达到干扰的目的,我们很容易想到只要增加干扰功率或缩短干扰距离就可以办到。
在一般情况下,增加干扰发射机的功率和无限制地缩短干扰距离会使任何频段,任何一种无线电通信都会受到干扰,使其不能工作或者工作能力被降低。
然而,干扰设备的配置条件总是受到各种限制,干扰距离也不能无限制的缩短。
当把干扰机配置在离开接收机的距离,在实际中是允许的最小值时,对某种通信方式干扰奏效所需的干扰功率,在技术上是可实现的时候,我们就认为这种通信方式的干扰是可实现的。
反之,就认为这种通信方式的干扰是不可能的。
显然,作用于被干扰的接收机上的干扰电平除了和发射功率有关而外,还与电波传播紧密相关,而且干扰发射机发射的干扰功率作用于接收机电平的大小在许多情况下主要由它来决定。
因此,分析各频段电波传播的特点,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出各频段中各种通信方式干扰的可能性。
无线电通信所用的频率(波长),分为12个频段(波段),如表7.1所示。
7.1127.1.1电波传播方式可以归纳成如下几类。
(1)表面波传播表面波传播路径如图7.1所示。
这时电波是紧靠着地面,沿着大地与空气的分界面进行传播的。
当电波紧靠着实际地面—起伏不平的地面传播时,由于地球表面是半导体,使电波发生变化和能量被地面吸收,地面对表面波能量吸收的强弱与电波的频率、地面的性质、地貌、地物等因素有关。
表面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逐渐被大地吸收,很快减弱(波长越短,减弱越快),因而传播距离不远。
但地波不受气候影响,可靠性高。
这种传播方式使用于中波及长波。
在军用短波及超短波小型电台进行近距离通信也广泛使用。
另一方面由于地球表面是球型,使沿它传播的电波发生绕射,这样电波可以到达视线范围以外。
从物理知识中我们已经知道,只有当波长与障碍物高度可以比较的时候,才能有绕射功能。
判断电磁干扰程度的指标
![判断电磁干扰程度的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02a257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5.png)
判断电磁干扰程度的指标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如下:电磁干扰是指电磁场的不良影响对电子设备、通信系统和其他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的干扰现象。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电磁干扰问题也愈加突出。
电磁干扰给各个领域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电磁干扰可以表现为电磁场的强度、频率、波形等方面的异常变化,进而影响到设备的正常工作。
电磁干扰常常是由于外部电磁源的存在,如电力线、雷电、电磁波等导致的。
同时,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电路设计和布局不合理也会加剧电磁干扰的程度。
判断电磁干扰程度的指标是评估电磁干扰对设备和系统的影响程度的重要标准。
这些指标可以从电磁场强度、频率范围、电磁波形等角度来考量。
准确判断电磁干扰程度的指标可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快速定位和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提高设备和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本文将系统介绍电磁干扰的定义、影响和分类,重点讨论判断电磁干扰程度的常用指标。
同时,还将探讨这些指标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电磁干扰程度的判断指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磁干扰的本质,提高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为电磁兼容与电磁干扰控制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和展开对电磁干扰程度的判断指标进行讨论: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中,将对电磁干扰的概念进行概述,同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正文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子节,分别是电磁干扰的定义和影响,以及电磁干扰的分类。
2.1 电磁干扰的定义和影响在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电磁干扰的概念和定义,并探讨电磁干扰对现代社会产生的各种影响。
这将包括对电子设备、通信系统和无线电波传输等方面的干扰影响进行分析和说明。
2.2 电磁干扰的分类本节将对电磁干扰按照其来源和性质进行分类。
将介绍不同类型的电磁干扰,如人为干扰、天然干扰和设备之间的干扰,同时对干扰的频率、功率等属性进行分析和描述。
浅谈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
![浅谈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e67c84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a.png)
浅谈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是一种通过某些手段来干扰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技术手段。
它通常被用来破坏或削弱通信过程中的信号,从而使通信变得不可靠或无法进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
一、常见的干扰方式常见的无线电通信干扰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 频率干扰:即以不同频率发射无线电信号,使接收设备无法正确接收信号。
2. 噪声干扰:即以杂音的形式干扰通信信号,使接收设备无法正确解码。
4. 信号遮蔽:即通过遮蔽信道、扰乱信号路径等手段,使信号无法到达接收设备。
二、干扰技术的基本原理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特性对目标进行干扰。
根据通信信号的特点和干扰方式,干扰技术可以分为两类:1. 主动干扰技术:即通过产生源源不断的信号干扰通信信号,使通信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这种干扰方式需要大量的能量和传输设备,通常用于军事情报收集等领域。
2. 被动干扰技术:即通过异物或者其他利用物理现象的工具,捕获、篡改或者遮蔽信号,间接地干扰通信信号。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非法监听或者数据截获等领域。
三、干扰技术的具体应用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1. 战争情报收集:在战争中,对敌方通信系统的干扰是情报收集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造干扰,可以获取到重要的军事情报。
2. 保密通信:在一些保密通信场景中,为了防止第三方窃听,需要对通信信号进行加密和干扰。
3. 无线电信号检测:通过干扰技术,可以检测对方通信系统的频率、功率等参数,从而了解对方通信系统的具体情况。
4. 网络安全:通过干扰技术,可以影响网络流量的传输情况,达到传输数据量的控制、转移以及缓慢传输等目的。
四、干扰技术的防范措施为了有效防范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通信加密和保密管理,避免敌方获取被加密信息。
2. 加强通信设备的安全防护,防止外部攻击和干扰。
3. 检测发射信号,在发现干扰信号时及时调整频率和通信方式,避免通信中断。
无线干扰参数
![无线干扰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857431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1.png)
无线干扰参数通常指的是影响无线网络性能的各种干扰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带内干扰、同信道干扰、带外干扰、相邻信道干扰、上行链路干扰和下行链路干扰等类型。
1. 带内干扰:这是指在同一频带内,其他信号对目标信号造成的干扰。
带内干扰可能会降低信号的质量,影响通信的可靠性。
2. 同信道干扰:当两个或多个无线电设备使用相同频率的信道进行通信时,可能会发生同信道干扰。
这种干扰通常发生在无线局域网(WLAN)中,尤其是在密集部署的环境中。
3. 带外干扰:这是指信号在其指定频带之外的频率上产生的干扰。
带外干扰可能会对邻近频带中的其他服务造成影响。
4. 相邻信道干扰:当一个信道的信号强度足够大,以至于影响到相邻信道的信号时,就会发生相邻信道干扰。
这种干扰通常由于信号的频谱泄漏或者滤波器的性能不佳造成。
5. 上行链路干扰:这是指在从移动站(MS)到基站(BS)的通信链路上发生的干扰。
6. 下行链路干扰:这是指在从基站(BS)到移动站(MS)的通信链路上发生的干扰。
了解和测量这些无线干扰参数对于无线网络的设计、优化和维护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规划频谱资源、选择合适的信道、使用高效的调制解调技术和信号处理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无线干扰的影响,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分析与消除方法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分析与消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6591a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0.png)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分析与消除方法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网络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之一就是信号干扰。
信号干扰可能导致通信质量的下降,信号丢失或弱化,甚至可能阻碍无线通信网络的正常运作。
因此,对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进行分析和消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无线通信网络中信号干扰的原因,并介绍一些常用的分析和消除方法。
第一部分:信号干扰的原因1. 复用干扰复用干扰是由于多个信号使用同一频谱带宽而产生的干扰。
例如,在无线局域网中,如果多个Wi-Fi网络使用相同的信道,则会发生信号干扰。
此时,接收器可能会收到多个信号的叠加,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为了消除复用干扰,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信道或频率来分离不同的信号。
2. 外界电磁干扰外界电磁干扰是指来自其他设备或电子设备的干扰信号。
例如,无线通信设备周围的电视、电脑等设备都可能产生电磁辐射,从而干扰无线通信信号。
为了解决外界电磁干扰,可以采取屏蔽措施,例如使用屏蔽罩或将设备放置在远离干扰源的地方。
3. 共存干扰共存干扰是指不同的信号或无线通信网络之间相互干扰的现象。
例如,在一个大型办公楼中,多个无线局域网和蜂窝网络可能同时存在,彼此之间可能发生信号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合理规划和优化网络布局可以减少共存干扰。
第二部分:信号干扰分析方法1. 频谱分析频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信号干扰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识别信号干扰的频率。
通过使用频谱分析仪或软件定义无线电等工具,可以绘制信号的频谱图,并确定是否存在干扰信号。
一旦干扰信号被识别出来,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扰消除。
2. 时域分析时域分析是通过观察信号在时间轴上的变化来分析信号干扰的方法。
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可以检测到信号的强度变化、重复出现的模式等。
时域分析可用于检测和分析干扰源的位置和特征。
第三部分:信号干扰消除方法1. 自适应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是通过改变接收器的参数或调整信号处理算法来消除信号干扰。
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
![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d59186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5.png)
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摘要】中波发射台正在面临着高频干扰的严重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高频干扰的机制和特点,并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频干扰的机制,探讨了干扰信号的特点,然后介绍了各种抗干扰措施,包括抗干扰技术的应用和硬件抗干扰措施。
通过对这些措施的研究和实践,中波发射台可以有效应对各种高频干扰,保证正常的通信和广播服务。
总结了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相信可以更好地应对高频干扰问题,为广播通信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抗干扰、分析、信号特点、措施、技术应用、硬件、总结、展望1. 引言1.1 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引言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高频干扰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高频干扰机制分析、高频干扰信号特点、抗干扰措施介绍、抗干扰技术应用以及硬件抗干扰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在当前通信环境下,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一般包括外部干扰源和内部干扰源两种。
外部干扰源主要来自于天气变化、电磁场干扰等因素,而内部干扰源则主要是由设备本身的工作方式、信号传输特性等因素造成的。
了解高频干扰机制的具体原因对于后续的抗干扰措施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频干扰信号特点方面,主要包括频率特性、功率特性、波形特性等方面。
不同类型的干扰信号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针对不同的干扰源制定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着重探讨如何有效应对各种高频干扰,保证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也将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指导。
2. 正文2.1 高频干扰机制分析高频干扰是指频率在3-30MHz范围内的电磁波干扰信号,对中波发射台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无线电信号干扰及其排查
![无线电信号干扰及其排查](https://img.taocdn.com/s3/m/7397b00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e.png)
无线电信号干扰及其排查无线电信号干扰是指某个信号源对其他设备或者系统的无线电信号造成的影响,这种干扰会降低设备的性能,影响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无线电信号干扰排查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一旦出现干扰现象,就会对无线电系统甚至整个通信网络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无线电信号干扰及其排查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
一、无线电信号干扰的类型1.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指不同设备使用同一频率进行无线电信号通信时发生的干扰。
同频干扰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境内外电磁环境的影响和本地信道的拥塞。
同频干扰是不可避免的,要解决同频干扰只能通过提高设备的发送和接收灵敏度和有效控制信道的占用率等方法。
2.杂波干扰杂波干扰是指在信道上出现的各种杂波干扰信号,这些干扰信号可能来自于人制或自然灾害,比如雷电、高压电线、电视台发射等。
3.插入干扰插入干扰是指一些人为干扰信号源对信号进行覆盖或干扰,这种干扰方式通常出现在通信网络之外。
二、无线电信号干扰排查的流程无线电信号干扰排查的流程包括:调查、定位、分析、解决和调试。
1.调查在出现无线电信号干扰时,需要首先进行调查,了解问题的详细情况,包括故障发生的位置、发生的时间、故障的性质、故障现象和影响等。
2.定位通过专业的设备进行无线电信号定位,可以帮助我们找出故障的具体位置。
另外,可以通过人工进行宽带扫描或窄带扫描来找出干扰源。
3.分析在找到干扰源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
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频谱分析器等设备对信道信号进行分析;另一种是通过人工判断和辨认进行分析。
4.解决通过分析干扰源,我们可以确定干扰源的类型和干扰特点。
在了解干扰源的特点和类型后,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干扰问题。
比如增加防干扰措施、更换合适设备等。
5.调试在解决干扰问题后,需要进行调试。
调试的任务是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存在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三、无线电信号干扰排查的工具1.天线:可以用于接收或发射无线电信号,是排查干扰的重要工具之一。
信号干扰 原理
![信号干扰 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aa9e59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7.png)
信号干扰原理
信号干扰是指在通信过程中,外部因素对信号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干扰,导致信号受损或无法正常传输的现象。
这些干扰来源广泛,包括电源噪声、电磁干扰、同频干扰、互调干扰等等。
信号干扰的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源噪声:电源的不稳定性会导致电压波动,从而引发信号的干扰。
电源噪声可以通过滤波器等方法来降低。
2. 电磁干扰:电磁辐射源(如电子设备、无线电发射器等)会产生电磁波,这些波会与信号波相互干扰,进而影响信号的传输。
可以通过合理布置电设备、使用屏蔽材料和屏蔽技术等方式来减少电磁干扰。
3. 同频干扰:在同一频段内,如果存在其他信号源产生的干扰信号,将干扰目标信号的传输。
这种干扰可以通过频率规划和碰撞避免技术等方法来解决。
4. 互调干扰:当两个或多个信号在非线性元件上同时传输时,会产生新的频率成分,这些成分将干扰原本的信号。
通过分析频率和幅度特性,可以采取相关措施,如降低信号的输入功率、加大信号之间的间隔等来减少互调干扰。
为了解决信号干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优化信号传输路线,减少信号传输路径上的干扰源。
2. 加强对信号传输线路的屏蔽,阻止外界干扰信号的进入。
3. 使用滤波器等设备对信号进行处理,去除干扰信号。
4. 通过频率规划和碰撞避免技术,避免同频干扰。
5. 增加信号传输功率,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总的来说,解决信号干扰问题需要对干扰源进行分析和定位,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或消除干扰,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干扰信号的特性
![干扰信号的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462e49d17c1cfad6195fa7eb.png)
例如:设有两个设备A和B,通过两根平行导线连 接,如图2-3-15 ,辐射场在导线上可能 产生两种感应电压:
①、在导线与系统地构成的回路上产生感应电压 Uc,如图2-3-16所示,
等效电路如图2-3-17,――产生共模干扰;
②、两根导线和设备(输出、输入端)构成的回 路上产生感应电压UD,如图2-3-18所示,
3、非周期性干扰信号的频谱 (大多数非功能性干扰源) ⑴、设f(t)是一非周期性干扰信号,可利用傅里叶积分 展开为 :
1 f (t ) 2 F ( )
F ( )e jt d
2 3 6 2 3 7
f (t )e 的频谱函数。
分贝(dB) 的概念 分贝的定义:分贝数= 10lg (P2/P1) P1、P2 是两个功率数值,对于电流或电压, 定义如下: 电压增益的分贝数= 20lg (V2/V1) 电流增益的分贝数= 20lg (I2/I1)
用分贝表示的物理量: 电压:用1V、1mV、1μV 为参考(例如:1μV = 0dBμV) 则单位为:dBV、dBmV、dBμV 等, 电流:用1A、1mA、1μA 为参考,则:dBA、dBmA、 dBμA 场强:用1V/m、1μV/m 为参考,则:dBV/m、 dBμV/m 等, 功率:用1W、1mW 为参考,则:dBW、dBm等
⑵ 脉冲干扰和平滑干涉 ① 平滑干扰:干扰信号在接收机输入端产生的 电压,峰值与平均值之比不超过3~4倍时, 称为平滑干扰。如机内热噪声和连续波干扰; 或脉冲持续时间与重复周期能相比拟时的脉 冲干扰也属于平滑干扰(前一个脉冲还未消 失,后一个又出现)。
② 脉冲干扰,干扰信号在接收机输入端产生的 电压,峰值与平均值之比超过3~4倍时, 称为脉冲干扰;或脉冲持续时间远小于重复 周期 (后一个干扰脉冲到来之前,前一个干 扰脉冲已完全消失,间隔时间较大)。
喇叭手持发射干扰的原理
![喇叭手持发射干扰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5d7fb4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3.png)
喇叭手持发射干扰的原理喇叭手持发射干扰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干扰手段,它通过发射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来干扰无线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喇叭手持发射干扰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磁波传播原理:喇叭手持发射干扰利用电磁波的传播特性进行干扰。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波动现象,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空气、水、固体等介质中传播。
当电磁波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从而影响电磁波的传播路径和传播距离。
2. 干扰信号的产生:喇叭手持发射干扰通过内置的发射器产生干扰信号。
发射器内部包含一个振荡电路,通过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可以产生特定频率的电磁波。
这些电磁波会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射出去,形成干扰信号。
3. 干扰信号的特点:喇叭手持发射干扰的干扰信号具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干扰信号的频率通常与被干扰设备的工作频率相近或相同,以便更好地干扰目标设备。
其次,干扰信号的功率较大,可以覆盖一定范围内的目标设备,使其无法正常工作。
此外,干扰信号的波形和调制方式也会对被干扰设备产生影响,进一步干扰其正常工作。
4. 干扰信号的传播和接收:喇叭手持发射干扰信号后,信号会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出去。
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传播距离、传播介质、障碍物等。
当干扰信号到达被干扰设备附近时,设备的接收器会接收到这些信号,并将其解调成原始信号。
由于干扰信号的存在,被干扰设备无法正确解调原始信号,从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5. 干扰信号的抑制和防御:为了抵御喇叭手持发射干扰,无线通信设备通常会采取一些抑制和防御措施。
例如,设备可以通过增加接收灵敏度、增加抗干扰能力的滤波器、采用频率跳变技术等方式来减小干扰信号对设备的影响。
此外,设备还可以通过加密、频率扫描等方式来增强通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之,喇叭手持发射干扰利用电磁波的传播特性,通过发射特定频率的干扰信号来干扰无线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干扰信号的产生、特点、传播和接收等方面的原理都对干扰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非周期性干扰信号的频谱 (大多数非功能性干扰源) ⑴、设f(t)是一非周期性干扰信号,可利用傅里叶积分 展开为 :
1 f (t ) 2 F ( )
F ( )e jt d
2 3 6 2 3 7
f (t )e jt dt
其中F(ω )是非周期性干扰信号f(t)的频谱函数。
A4 A3 A2 A1 f(t) 0 0 t 0 t 0 t 2ω 0 0 t 3ω 0 0 t 4ω 0
An
ω0
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是对模拟信号的两个观 察面。时域分析是以时间轴为坐标表示动 态信号的关系;频域分析是把信号以频率 轴为坐标表示出来。一般来说,时域的表 示较为形象与直观,频域分析则更为简练, 剖析问题更加深刻和方便。信号的时域分 析和频域分析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
② 窄带干扰:干扰信号的频谱宽度小于接收的 带宽,一般为几十Hz~几百KHz。 例如:连续波、调幅波、低调频系数的调频波等 (广播、电视、通讯发射设备、高频焊接 等有确定频率的设备) ③ 宽带干扰:干扰信号的频谱宽度大于接收机 的带宽,一般为几十~几百MHz。 例如:脉冲干扰(雷达发射机、放电辐射……)
利用表2-3-1中的数据可以画出周期性方波信号的频谱, 如图2-3-4所示,
完整的周期性方波信号的频谱如图2-3-5所示 (τ =T /5 ) :
可以看出周期性干扰信号频谱的特点: ①、离散性:周期信号的频谱有不连续的谱线组 成, 谱线间隔为ω0, 每条谱线代表一个正 弦分量。 ②、谐波性:周期信号频谱的每一条谱线,只能 出现在基频的整数倍的频率上。 ③、收敛性:各次谐波的幅值随频率的增加而减 小,频谱是收敛的。 除了基波和各次谐波信号以外,干扰源(如发 射机)还可能产生一些寄生信号,频率低于或高 于基波频率,但不是基波频率的整数倍,称为非 谐波干扰。非谐波干扰信号的电平一般低于谐波 干扰信号,在一些情况下也可能成为严重的干扰。
2-3-4 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 1、时域分析:分析干扰信号的波形,例如:幅 值对时间的分布,脉冲的前沿和宽度,时间 滞后,相位滞后,波形的畸变……,是以时 间轴t为坐标表示干扰信号。 表达式:f(t),表2-1,例:矩形脉冲
A, t ≤ / 2 f (t ) 0, t > / 2
一个周期性信号,当T→∞时就称为非周期性信号。 例如:图2-3-6,一个周期性方波信号,T→∞就成为一 个孤立的矩形脉冲信号。T↑,谱线间隔减小,谱 线变密,T→∞时,谱线间隔→0,谱线成为连续的。
图2-3-6
∴ 非周期性干扰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也是收敛的。 一些常见的脉冲信号的频谱如表2-1所示。 下面介绍脉冲信号的两个重要的参数: ① 脉冲宽度τ 矩形脉冲:图2-3-7,矩形脉冲的脉冲宽度就是τ。 任意脉冲:幅度下降为峰值的1/e(≈0.368)时的 宽度, ②、频谱宽度:幅度下降为峰值的1/e时的频谱宽度。
⑵ 脉冲干扰和平滑干涉 ① 平滑干扰:干扰信号在接收机输入端产生的 电压,峰值与平均值之比不超过3~4倍时, 称为平滑干扰。如机内热噪声和连续波干扰; 或脉冲持续时间与重复周期能相比拟时的脉 冲干扰也属于平滑干扰(前一个脉冲还未消 失,后一个又出现)。
② 脉冲干扰,干扰信号在接收机输入端产生的 电压,峰值与平均值之比超过3~4倍时, 称为脉冲干扰;或脉冲持续时间远小于重复 周期 (后一个干扰脉冲到来之前,前一个干 扰脉冲已完全消失,间隔时间较大)。
1 T /2 Cn f (t )e jn0t dt T T个呈谐波关系的复指数信号 的线性组合
例如:求一周期性方波信号的频谱*,如图2-3-3所示, T是方波的周期。
0, f (t ) A, 0,
分贝(dB) 的概念 分贝的定义:分贝数= 10lg (P2/P1) P1、P2 是两个功率数值,对于电流或电压, 定义如下: 电压增益的分贝数= 20lg (V2/V1) 电流增益的分贝数= 20lg (I2/I1)
用分贝表示的物理量: 电压:用1V、1mV、1μV 为参考(例如:1μV = 0dBμV) 则单位为:dBV、dBmV、dBμV 等, 电流:用1A、1mA、1μA 为参考,则:dBA、dBmA、 dBμA 场强:用1V/m、1μV/m 为参考,则:dBV/m、 dBμV/m 等, 功率:用1W、1mW 为参考,则:dBW、dBm等
2-3 干扰信号的特性 2-3-1 频谱 1、定义:任何干扰信号都可以利用傅里叶级数 (对于周期性干扰信号)或傅里叶积分 (对于非周期干扰信号)分解或不同频 率简谐信号的迭加, 这些简谐信号的 幅值随频率变化的函数(Cn或F(ω )),
称为干扰信号的频谱。
信号的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
信号的时域与频域分析既相互独立又密切相 关,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把它们联系起来 并互相转换,下图表明了这种关系。图中, 时域内一个复合周期波,应用傅里叶级数 的原理对波形分解,得到一次波(基波)、二 次谐波、三次谐波等;而在频谱分析中, 也可用傅里叶级数原理求得复合周期波形 的各个频率的离散谱线,它们之间的关系 是一致的。
一个连续时间信号若在
(∞, ∞)
区间,以
T0
为周期,周而复始地重复再现则称为周期信号,其表示式为
x(t ) x(t T0 ) x(t 2T0 ) x(t nT0 )
t (∞,∞)
x(t) .. . . . . (a) -T0
v
0
T0
2T 0
3T0
t
x(t) .. . . . . (b) -T0
v
Vcos(2π t/T)
0
T0
2T0
3T0
t
2、周期性干扰信号的频谱 大多数功能性干扰源产生的都是周期性干扰信号。 设f(t)是一周期性干扰信号,可以用傅里叶级数展开为
f (t )
其中: ω0是基波,n ω0是各次谐波。nω0频率分量的幅 度:
n
jn0t C e n
2 3 1
2A sin(n0 ), n0T 2 A sin(n0 ) n 2
0
2 T
2 3 4
欧拉公式
1 jz jz sin z e e 2j
1 jz jz cos z e e 2
所以周期性方波信号f(t)可以展开为:
A jn0t f t sin(n0 )e 2 n n
等效电路如图2-3-19,……――产生差模干扰。
测量仪器:示波器
2、频域分析:分析干扰信号的频谱分布(幅值 与频率的关系),是以频率轴f(或ω)为坐 标表示干扰信号。 表达式:F(ω),表2-1,例:矩形脉冲。
F ( ) 2A sin( ) 2
测量仪器:频谱分析仪,测量接收机,选频 电压表。
2-3-7 共模干扰与差模干扰 对于设备的两个输入端(信号线或电源线) 1、 如果两输入端干扰信号的方向、幅度、相位 都相同――共模干扰; 2、 如果两输入端的干扰信号的方向相反、幅度 相同 ――差模干扰。
2-3-2 带宽和波形 1、窄带干扰和宽带干扰 “窄带”和“宽带”是相对于接收机的带宽 而言 的。带宽的定义P23
例题:在上图中,设纵轴是电压U,求6dB带宽和3dB带 宽电平下降的倍数。 解:用dB表示电压的定义为
U dB 20lgU V
设U下降n倍→U/n,
则 U dB 20lg U / n 20lgU 20lg n ∴ U 20lg n , 可以算出:ΔU=6dB,n≈2;ΔU=3dB,n≈1.4 。
例如:设有两个设备A和B,通过两根平行导线连 接,如图2-3-15 ,辐射场在导线上可能 产生两种感应电压:
①、在导线与系统地构成的回路上产生感应电压 Uc,如图2-3-16所示,
等效电路如图2-3-17,――产生共模干扰;
②、两根导线和设备(输出、输入端)构成的回 路上产生感应电压UD,如图2-3-18所示,
T ≤t< 2 2 ≤t≤ 2 2 T <t≤ 2 2
2 3 3
把(2-3-3)式代入(2-3-2)式:
jn0 jn0 1 / 2 jn0t A 2 Cn Ae dt (e e 2) T / 2 jn0T
2 3 5
,
可以画出周期性方波信号f(t)的频谱曲线,设
利用( T2 /- 4 3-4)式可以算出基波和各次谐波的幅度,如 表2-3-1。
n=
1
0.707 A
2
3
4 0
5
6
7
8 0
……
Cn
0.5
A
0.707 A 3
0.707 A 5
1A 6
0.707 A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