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的思想转变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马克思和恩格斯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马克思和恩格斯ppt
较早前英国广播公司进行的同类网上投票,选出了拳王阿里为 千禧年最伟大运动员、印度圣雄甘地为千禧年最伟大世界领袖,而 意大利的达-芬奇则成为千禧年最伟大艺术家。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1999.9)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1、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7、康德(德国哲学家)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2、爱因斯坦(犹太裔科学家) 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6、霍金(英国科学家) 8、笛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10、尼采(德国哲学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新莱茵报》编辑部
恩格斯 在普法 尔茨前 线(油 画)
马克思 (1866年3 月底)
马克思 在国际 工人协 会成立 大会上
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代表大会 的代表
第一国际各支部分布图
公社的最后战斗
马克思对公 社的事业十 分关心。图 为马克思通 过一位德国 商人转达自 己对公社的 建议。
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就读于法律系,之后转入柏林大 学。1841年4月从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证书。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7岁的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中的 德语作文。写于1835年8月12日,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 第一次发表于《社会主义和工诗人,但他绝 11年卷,署名:马克思 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 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 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 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 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 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 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Karl Marx 高尚的人实验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 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 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 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恩格斯PPT课件

恩格斯PPT课件
重视实践教育
恩格斯强调实践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 过实践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倡导全面发展教育
恩格斯认为教育应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 力、体力、道德等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只注重知 识的传授。
教育思想在当代价值体现
指导教育实践
恩格斯的教育思想为当代教育实 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强调实践 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理念在当
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恩格斯军事理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积极参与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工作,推动各国无 产阶级联合起来进行革命斗争,加速了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的发展进程。
对后世军事思想影响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恩格斯军事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问题的基本观点。他的军事理论为后来的马克思 主义者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对国家职能和民主制度的思考
恩格斯晚年对国家职能和民主制度进行了深入思考,他提出了“国家消亡”的思想,认为随着阶级的消灭,国家 将逐渐失去其政治性质,并转变为纯粹的管理机构。同时,他也强调了民主制度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 作用。
晚年思想转变影响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恩格斯晚年的思想转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 影响,他的思想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 示和思想借鉴。
对后世的影响
恩格斯的思想和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 会主义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02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
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与阐释
恩格斯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 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包括历史 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无产
阶级革命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ppt课件
列宁主义的主要标志:辩证法理论体系雏形;帝国主 义理论;一国胜利论;“新经济政策”。
2.抛弃过时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1872年德文版序 言中说过:“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 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 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 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 件为转移,……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 阶级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 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 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 过时了。”
1.具体描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主要代表人物创立、 应用、丰富、发展、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
2.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创新规律、 重心转移规律、具体化规律、民族化规律、大众化规律等 等。
3.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领导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
4.研究马克思主义呼应与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特别 是与反马克思主义、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潮斗争的历史过 程及其一般规律。
2、从理论到现实的社会制度(酝酿准备)
从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列宁理论和实践 活动时期。列宁一生的贡献主要在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 面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前期是就如何对待资本主义展 开的,成就是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后期是围绕如何 对待社会主义展开的,成就是提出从战时共产主义走向新 经济政策,总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把 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四个时期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奠基)
(1)从1836年到1848年是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阶段。青年 马克思恩格斯从信奉青年黑格尔思想和革命民主主义政治 立场经过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而走向并创立马克思主义时期。 (2)从1848年到1875年是马克思主义应用和系统化阶段。 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 阶级专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经过革命实 践和经济学的双重证明,被确立为科学理论。 (3)从1875年至1895年恩格斯逝世是马克思主义的展开 时期。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史前社会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 以及对资本主义新变化、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新思想。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优秀课件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优秀课件
主要贡献:第一,在1802年就发现了贵族、资产 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第二,关心无产阶级的命运,提出“一切人都应 当劳动”的思想。这是他的核心思想。
第三,在1816年提出“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 础”的观点,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萌芽。
第四,表述了未来“对人的政治统治应变成对物 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的思想。这是国家 消亡思想的萌芽。
本书包括法文版前言、德 文第一版序言、德文第四版序 言、英文版导言和三章正文。 教材选取了三章正文。
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第二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l 三、内容解读
(一)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主要论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历史, 分析了三大空想家的积极思想和历史局限性。本 章共有31个自然段,可分为6个问题。
(1)区别(4-5)
在阶级本质上是对立的,启蒙学者代表上升时
期资产阶级利益,而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早期无产
阶级利益。(5)
空想社会主义从16世纪就开始产生到19世纪达 到顶峰,历史很久远,其中产生了许多空想社会主
义学说,虽然他们观点不同,但是都是无产阶级的 代表。这是同启蒙思想根本不同的。(4)
(2)联系(5)
第五,在1814-1815年,很有远见的提出应建立英、 法、德同盟以保障欧洲和平和繁荣。
(2)对傅立叶的评价。(16-20)
傅立叶是法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是最 伟大的批评家、讽刺家之一。
主要贡献:第一,无情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 种弊端。
第二,第一次提出“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 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1、现代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根源 (1)。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1:第2课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1:第2课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材料
图1
图2
图3
图4
材料中4张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信息? 图1:注重实践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 图2: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优秀品质; 图3:创作出大量理论著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图4:对国际工人运动进行晚年住在英国伦敦西北区瑞琴特公园路122号的一幢单 元式三层楼里。这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宅院,在马克思去世 后,成了各国革命者之家,全世界社会主义者的圣地。过了 74岁生日后,恩格斯的身体每况愈下。转一年,他病倒了, 医生诊断为食道癌。在遗嘱中,恩格斯还说:“我希望将我 的遗体火化,而我的骨灰,一有可能就把它沉入海中。”
附:本册总结
附:本册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治世”和“盛世”的含义以及出现的原因
1.“治世”和“盛世” 在封建社会里,封建朝廷让大多数农民(自耕农)保有一些剩余生产物,得以维持一家 人的正常生活和进行再生产,社会上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秩序安定、矛盾 缓和、民族和睦、文化昌明等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治世”或“盛世”。
情景3:有人说:“每个人都是要追求“名”和“利” 的,恩格斯的做法有点傻。”
1、你对情景1和情景2中恩格斯的做法是如何 看待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恩格斯。
3、结合现实谈谈你的“名利观”。
本课小结
恩格斯的革命轨迹
恩格斯的革命成果
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 义者的转变 与马克思合作,创立和丰富 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差异性 (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主要体现在城邦价值的实现上;而孔子的“中庸”则是建 立在关注政治生活中的人伦关系的基础上的。 (2)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侧重于阶级统治的合理性分析;而孔子的“中庸”思 想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决策手段。

恩格斯晚年的和平思想-精选资料

恩格斯晚年的和平思想-精选资料

恩格斯晚年的和平思想一、恩格斯和平思想的萌芽恩格斯的晚年一般来说是指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直到恩格斯去世的这些年,即 1883 年以后。

[1] 但是恩格斯和平思想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形成,所以在此便不拘于特定时间的限定,来广泛的探讨恩格斯晚年的和平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早年面对欧洲严峻的形势认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暴力的手段夺取政权,实行无产阶级的专政。

虽然主张暴力革命的方式,马克思也没有完全否定资本主义的作用,他在《资本论》中写道,“在资产阶级的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个世纪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2] 只是他认为资本主义飞速发展并且耗尽了自己的所有生产力的能量。

至于 19 世纪 40 年代到 70 年代的恩格斯并没有完全像马克思一样把革命视为各国的普遍规律。

恩格斯在 1845 年的一次演讲中就已经提出:“我们要采取手段使我们在实现社会关系的变革中避免使用暴力和流血牺牲。

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和平实现共产主义,或者至少是和平准备共产主义。

” [3] 这一想法成为他后来认为英国、法国、美国能够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社会革命的萌芽。

在 1848 年法国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关注到无产阶级革命争取普选权和议会斗争的问题。

只不过这时候他们的的主要策略依然是坚持暴力革命。

但是在 19 世纪 70 年代西欧工人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不小的收获后,所取得的成绩比历次武装斗争取得的成就都大。

在对客观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恩格斯与时俱进,提出了和平的斗争之路。

二、恩格斯转向和平策略的原因(一)社会革命的革命时机未到在马克思恩格斯早年阶段,他们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进行决战的时刻已经到了。

但是恩格斯晚年在给马克思的《 1848 年至 1850 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写的导言中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观点做出改变。

他说:“历史证明我们确实错了,当时我们的看法却是是一个幻想,历史走了更远:他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看法,还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 1848 年的斗争方法,今天早已过时了”。

高中历史选修四 马克思和恩格斯页PPT文档

高中历史选修四 马克思和恩格斯页PPT文档

•1882年为《共产党 宣言》俄译本作序
•1883年3月14日, 马克思积劳成疾, 躺在安乐椅上溘然 长逝。享年65岁。
• 1820年11月28日 出生于 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一个纺织 厂主家庭。
• 少年时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Fra bibliotek• 1837年其父坚持要他辍学 经商。业余刻苦自学 。
• 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 在柏林服兵役,旁听柏林大 学的哲学讲座
• 1885年7月,恩格斯在晚 年承担了整理、出版马 克思未完成的《资本论》 第二、三卷手稿的巨大 工作,《资本论》第二 卷出版。
• 1889年7月,在恩格斯 的指导和推动下,国 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 大会(即第二国际) 在巴黎召开。
• 1895年8月5日,恩格 斯因患癌症逝世。遵 照他的遗嘱,他的骨 灰被洒在大海中。
• 1864年9月28日,马克 思应邀出席在伦敦举行 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 会(即第一国际),当选 为协会临时委员会委员, 起草了协会的成立宣言 和临时章程。
• 1867年9月14日,在汉 堡《资本论》第一卷出 版。
• 1871年5月30日,马克 思宣读了题为《法兰西 内战》的宣言,指出巴 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 级的政府。
• 巴黎公社期间,他和马克思一 起组织声援公社的活动。
公社的最后战斗
马克思对公 社的事业十 分关心。图 为马克思通 过一位德国 商人转达自 己对公社的 建议。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在贝尔一拉雪兹墓地枪杀公 社战士(法国画家爱·波基奥 作)
• 1871年9月举行的国际伦敦代表会议上,恩 格斯根据巴黎公社的经验提出工人阶级必 须参加阶级斗争并建立同一切旧政党相对 立的无产阶级独立政党。
• 1842年11月,恩格斯在 英国参加宪章派活动, 深入研究历史、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 理论,开始了从唯心主 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 民主主义向科学共产主 义的转变。

恩格斯晚年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恩格斯晚年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他强调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 地位,并提出了关于军事、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具体策略。
在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继续为科 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 要贡献。
恩格斯还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 危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关 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设想。
02
恩格斯晚年对科学社会主 义思想的新探索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度分析
恩格斯的思想强调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为未来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 理论基础。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
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的领导 力量,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胜利 。
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
恩格斯分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问题,指出只有在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爆发时,无产阶级才有可能发动革命,夺取政权。
未来社会主义的方向
恩格斯晚年的思想成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发 展指明了方向,为社会主义在未来的发展提供 了理论支撑。
未来社会主义的挑战
恩格斯晚年的思想成果,对未来社会主义面临 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为应对未来社会主义 的挑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未来社会主义的任务
恩格斯晚年的思想成果,明确了未来社会主义 的任务和目标,为社会主义在未来的发展提供 了行动指南。
社会主义胜利的形式
恩格斯探讨了社会主义胜利的形式,指出无产阶级将通过建立工人 阶级政权,实现社会主义的胜利。
探讨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描述,包括 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学的发展PPT课件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学的发展PPT课件
1883年出版德文时,书名改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学习这一著作,对于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 基础和基本内容,具有重要的启蒙和奠基意义。马克思称它为“科学社会 主义的入门”。由此可知,恩格斯这部著作的价值和意义。
6
二、本课的内容结构
《发展》的内容是说明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并围绕着这个中心阐述了科 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由五大部分组成:马克思写的1880年法文版前言 、1882年德文第一版序言、1891年德文第四版序言、1892年英文版导言 和正文三章。本文节选正文部分。
和实践意义。
20
5
1880年,应恩格斯的朋友——法国革命家保·法拉格的请求,恩格斯 把《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引论》的第一章、第三编的第一章和第二 章)改写成为一篇独立的通俗的著作。由拉法格译成法文,先在《社会 主义评论》上发表,随后以通俗小册子形式出版。恩格斯认为,这种译 本小册子,比起马克思的《资本论》那样厚的著作来,更能为工人所理 解。
9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代表人物 及其思想
作品
10
——法国的摩莱里(1720-1780) 的《自然法典》
——法国的加布里埃尔·博诺·德· 马布利(1709-1785)和他的《 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和《论公民 的权利和义务》; ——法国的格拉古·巴贝夫 (1760-1797)的“平等共和 国”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 及其思想
作品
——托马斯·莫尔(1478―1535 )和他的《乌托邦》
(1516《乌托邦》的出版是空想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托马斯·闵采尔(1490-1525)和他的“千载太平之国”
—— 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和他的《太阳城》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PPT课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PPT课件)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工作不能活, 毋宁战斗而死。”
“ 建立民主共和国”
宪章运动
“ 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 上已经成型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
“反对私有制社会” “ 反对资本主义剥 削”
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其奠基者是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新世界观的 探索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和新世界 观的初步探索
二、清算旧哲学影响,为新世界观的形成奠 定基础
三、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及其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和新 世界观的初步探索
1.马克思对新世界观的初步探索 于1844年4—8月写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
1.彻底清算青年黑格尔派
1845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第一部理论巨著《神 圣家族》在法兰克福出版。在这部著作中,他们对黑格 尔思辨唯心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揭露了思辨唯心主 义的实质。他们还特别批判了青年黑格尔分子鲍威尔、 施蒂纳等人的唯心史观。
首先,揭露思辨哲学的秘密,唯物辩证地解决了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问题。
1.马克思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1842年1月—1843 年3月),是他从唯心主义世界观转向唯物主义世界观、从 革命的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起点。
如果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得出的结论是马 克思的两个转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的话,那么他于1844年
初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两篇重要文章《论犹太人问题 》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两个 转变的基本完成。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课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课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ppt课件
马克思恩格斯简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概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主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重要文章解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现实意义
contents
目录
01
马克思恩格斯简介
马克思
出生于德国特里尔,是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他与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全球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关于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理论,揭示了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和本质。
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特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并为其提供合法性和辩护。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提供合法性,还对被统治阶级的意识进行控制和操纵。
总结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揭露
详细描述
总结词:原始社会的本质分析
详细描述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一部著作,1884年首次出版。
该著作为人们提供了关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与演变的系统解释,并指出这些现象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恩格斯在书中考察了人类早期的历史,特别是史前时代和原始社会的发展,分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与本质,提出了关于这些现象的新的解释。
马克思的代表作,系统地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规律。
《资本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经典之作,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成为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共产党宣言》
恩格斯的代表作,对当时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了批判和总结,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反杜林论》
0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概述

第十五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第十五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11
.
(1)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3)学校还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场所。
5
.
第四节 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 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环境虽然决定人的发展,但环境本身也可以通 过革命实践加以改变;教育固然对人的发展有 重大作用,但教育本身也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教育者本身也受教育,因而教育也要在实践中 接受改革。
2
.
第二节 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教育还受 多种因素的制约,教育对社会关系具有相对的独 立性和继承性;
一方面,为了建立正确的教育制度,需要改变社 会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改变社会条件,又需要 相应的教育制度。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实情况出发。
3
.
第三节 论教育与社会生产
第十五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者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 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论教育与社会生产 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 论人的全面发展 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
.
第一节 对空想社会主义者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
一、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的批判; 二、关于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四、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9
.
思考题
1. 怎样理解社会关系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
2. 马克斯从哪些方面说明教育对社会生产的重要意 义?
3. 为什么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认定人的个性形成
学说是对”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突
破?
10
.
参考书目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 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PPT教学课件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PPT教学课件
症逝 世于伦敦。 10日,在威斯敏斯特桥 的滑铁卢车站大厅举行追悼会。27 日,遵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洒 在伊斯特勃恩海滨的大海中
•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 与世长辞。遵照恩格斯的 遗嘱,8月27日,在恩格 斯生前最喜欢的英国伊斯 特勃恩海边,一艘小船划 向大海深处,船上坐着爱 琳娜、艾威林、恩格斯的 战友列斯纳和弟子伯恩斯 坦4人,他们背诵着但丁 的诗句,捧起黑色的骨灰 罐,轻轻地将它沉入大海。
• 恩格斯,F.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之一,马克思的亲密 战友,国际工人运动 的杰出领袖。他把一 生的智慧和精力献给 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 解放事业,以伟大的 人格和学术被世人世 代铭记和颂扬。
课堂练习
1、促进恩格斯逐步树立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主要因素是( C
A.伟大的人生理想
B.勤奋学习
C.实践研究
D.马克思的影响
2、恩格斯称自己是"第二提琴手",反映的本质是 ( D)
A.自己的小提琴技艺不好 B.自己是马克思革命活动的出色合作者 C.自己是马克思革命活动的支持者 D.体现恩格斯高尚的人格魅力
3、下面不是恩格斯的活动是
( A)
A.成立第一国际
B.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典例精析【例1】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学生提出实验室制取氨气
的几种方法,其中比较简便易行的方案是 ( B ) A.硫酸铵固体与石灰石共热 B.浓氨水逐滴加到新制生石灰中 C.在一定条件下H2与N2化合 D.加热分解氯化铵固体
C.整理《资本论》 D.揭示私有制、阶级、国家起源
4、下面对第二国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A.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导和推动下建立
B.推动了十九世纪末期工人运动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考博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考博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马克思恩格斯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个人勇于革命实践和勤于理论探索的结晶,同时与他们的家庭和接受的教育也不可分。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经历了一个深刻的转变过程,这就是在哲学世界观上从唯心主义转变到唯物主义、在政治上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到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主体条件马克思的个体特征一、马克思的家庭、教育与爱情〔一〕家庭。

〔二〕教育1、中学教育。

1830—1835年,特利尔中学特利尔中学毕业证书中学毕业论文2、波恩大学教育。

1835年10月——1836年6月(1)学习;〔2〕参加同乡会,骑马、酗酒、决斗。

父亲的责备〔3〕参加青年作家协会,写诗。

父亲的担忧3、柏林大学教育。

1836年10月¡ª¡ª1841春:〔1〕以诗寄情。

马克思的情诗;父亲的担忧〔2〕刻苦学习,获得柏林大学毕业证书〔3〕参加博士俱乐部,成为明星。

赫斯对马克思的推崇〔4〕撰写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证书.附录:父亲对儿子的责备:散漫的生活方式;对家人和亲人的不关心;对女友的责任感不强;偏离法学专业的泛化的学习;过于铺张的消费。

二、恩格斯的家庭与教育1820年11月28日生于莱茵省巴门市。

恩格斯与马克思比较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起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博士论文:《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异》〔〕列宁:“马克思就其当时的观点来说,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

博士论文的主题:证明自我意识哲学的合理性撰写博士论文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尽早获得博士学位,以便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但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论证自由。

马克思借探讨亚里士多德以后希腊哲学的发展趋势来探讨黑格尔哲学解体以后德国哲学的发展前景。

希腊化时期“自我意识哲学”的当代意义就在于说明了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PPT课件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PPT课件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经济关系
● 1.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 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 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 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 决定着统治关系和奴役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此外,在经济 关系中还包括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 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性才继续保存 着),当然还包括环绕着这一社会情势的外部环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恩格斯
名言
现代的命运,取决于青年
05
人崇高而奔放的激情。 LOREM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
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 最高境域。
LOREM 生活越紧张,越能显示 02 人的生命力。
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 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
写作背景
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学者和德国党内的机会主义者大肆歪曲、攻击 和篡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他们或者鼓吹思想、理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 因素,歪定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具有决定性作用;或者宣扬只有经济状况才是 原因,才是唯一积极的因素,否认上层建筑的作用(唯物史观庸俗化、经济 决定论),进而到达解除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
02 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才是优秀的“第一小提琴手”。恩格斯不仅在 经济上给予马克思无私支援,更是在马克思去世后,对马克思《资本 论》第二卷、第三卷手稿作了大量修饰和润饰,不仅促成了巨著的问 世,而且只署上了马克思一人的名字。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 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 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马克思恩格斯论现实主义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批评标准PPT课件

马克思恩格斯论现实主义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批评标准PPT课件
第24页/共37页
“席勒式”不是对席勒的全面评价, 它只是席勒部分创作中存在的一种 倾向,不能同席勒整个创作划等号。 马克思、恩格斯在多篇著作中谈到 席勒及其创作,认为席勒是德国诗 坛的名家,是最伟大的诗人,和歌 德是“成双配合,相辅相成”的, 对席勒的评价依然很高。
第25页/共37页

典型问题是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一个
环境是对一定的人物而言。人物总是处 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不可能脱离环境而 存在;而环境,也总是一定具体人物的 环境,离开了人物,就不成其为环境。 环境一般是指围绕人物的一切外在条件 的总和,其中主要是指风俗习惯、社会 制度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等社会环境,也 包括山川第2草9页木/共3、7页气候风物等自然环境。
《一
致、
玛从
·
哈 克 奈 斯 》
《 德 国 民 间 故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现实主义文艺思 想,是对大量的文艺现象进行比较 分析、研究、概括,不断地发展和 完善的。
第1页/共37页
1839年,恩格斯撰写的《德国民间 故事书》一文,就蕴含着现实主义 思想的萌芽; 1859 年 , 马 克 思 《 致 斐 • 拉 萨 尔 》 的信中评论《济金根》; 1888 年 , 恩 格 斯 在 《 致 玛 • 哈 克 奈 斯》(讨论《城市姑娘》)的信中,都 对现实主义作了全面的、完整的论 述,前后近50年之久。
第4页/共37页
恩格斯赞扬巴尔扎克作品的现实主义的 真实性,也是因为“他汇集了法国社会 的全部历史”,从中学到的东西,“要 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 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 多。”
第5页/共37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现实主义的真实 性当作文艺反映生活的普遍规律提 出来。这集中地体现在他们对“莎 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论述中。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任务群课件PPT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任务群课件PPT


务 群
全变成另一个人了,年轻了十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2 卷 606 页)不仅如此,为了
延 伸 拓
使马克思能够获得比较固定的收入,从 1851—1861 年,恩格斯还一直替马克思为《纽约
展 任
每日论坛报》撰写专论,总数在 120 篇以上,从不署自己的名字,稿费全部归马克思。离
务 群
主 开公司后,恩格斯马上搬到伦敦和马克思做了邻居,并和马克思朝夕相处,并肩战斗。
务 群

②父亲和我在从事他所开创的事业过程中,既充满了爱,又__贯__穿____着无数次不同

研 意见的争论。




第18页
(3)考察·考查
“考察”多用于目的性不强的场合,①实地观察调查,如“他们考察了水利工程”。
晨 读
②细致深刻地观察,如“搞科学研究,必须勤于考察和思考”;“考查”用于目的性较

学 任
强的场合,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人的行为、活动等,如“考查学业成绩”。
务 群
【练习】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延 伸 拓
①学校定期__考__查____同学们的学习成绩。
展 任
②_考__察_____企业的持久性,最重要的事情是看一个企业的竞争力。
务 群
主 修 研 讨 任 务 群
第19页
(4)必需·必须

恩格斯对马克思及其一家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未已。


1895 年 8 月 5 日,恩格斯因患食道和喉头癌等疾病在伦敦逝世,享年 74 岁。
展 任


主 修 研 讨 任 务 群
第13页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三、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丰富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 个阶段: 1、1848年欧洲革命到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运用、检验和发展的阶段
1848年欧洲革命使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经受了检 验,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写了《中央委员会告共产 主义者同盟书》、《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 的革命和反革命》等著作,科学地总结了这次革命的经验教训,系统 地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等问题。 从50年代开始,马克思致力于研究经济学,写出了一系列重要著 作。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1卷不仅是政治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性 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
下面请观看视频
谢谢!
1886年,恩格斯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 时代》上 发表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 终结》(1888年出版单行本),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原理。这本著作是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的进一步深化和展开。 恩格斯晚年在一系列著作与书信中,阐述了关于无产 阶级革命斗争方法和策略等许多方面的新见解,批驳了资 产阶级学者和德国党内的“青年派”把历史唯物主义庸俗 化的错误作法,阐明了唯物史观的根本性质,指出历史唯 物主义是研究社会的科学方法论,捍卫和发展的历史唯物 主义。
从1873年开始,恩格斯前后又用了20多年时 间,研究了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撰写了《自然辩 证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马克思逝世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是恩格斯捍 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段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为宣传、捍卫和发展马 克思主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恩格斯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整理和出版马克思的遗著《资本论》。1885年7月,《资 本论》第2卷出版,1894年11月,《资本论》第3卷出版。 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遗稿时发现了马克思对摩尔根《古 代社会》一书的摘要。他以此为基础,用了两个半月写出 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并于1884年出版。这部 著作包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 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理论。

恩格斯的思想转变

恩格斯的思想转变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 理论不足:根据一般的人类道德和人道的抽象原则来批 评资产阶级社会及其经济学。
“新的政治经济学, 即从亚当· 斯密的 ‘原富’为基础的自 由贸易学说,也同样是伪善、矛盾和不道德的。 这种伪善、矛盾 和不道德目前在一切领域中和自由的人性处于对立的地位。”
(二)恩格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转变”时期的思想,包含着天才 世界观的萌芽。随着实践的发展,这些萌芽有的得到 深化和发展,也有的得到补充和完善。
恩格斯:“只有通过暴力消灭现有的反常关系,根本推翻门 阀贵族和工业贵族,才能改善无产者的物质状况”, • 1848年革命后,马克思:“工人总有一天必须夺取政权…… 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 取同样的手段。我们知道,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 统;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 己的目的。” •
《资本论》手稿
马克思和恩格斯
(二)恩格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 “我一生所做的是我被指定 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 ,而且我想我做得还不错。 我高兴我有像马克思这样出 色的第一小提琴手。当现在 突然要我在理论问题上代替 马克思的地位并且去拉第一 小提琴时,就不免要出漏洞 ,这一点没有人比我自己更 强烈地感觉到。
《英国状况—评托马斯· 卡莱尔的<过去和 现在>》
• 首先,恩格斯肯定了《过去和现在》的积极意义。
“英国去年出版的,供‘有教养的人’消愁解闷和领受教
益的大量厚本书和薄册子中间这是唯一值得阅读的一本。”
• 其次,以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观点批判了卡莱尔的唯心 主义历史观和宗教观
“我们要求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但我们认为历史不是‘ 神’ 的启示,而是人的启示,并且只能是人的启示。· · · · · · 了解 人类在历史上的发展,了解人类一往直前的进步,了解人类对 个人的非理性的一贯有把握的胜利,了解人类战胜一切似乎超 人的事物,了解人类同大自然进行的残酷而又顺利的斗争 , 直到具备自由的人的自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 理论不足:根据一般的人类道德和人道的抽象原则来批 评资产阶级社会及其经济学。
“新的政治经济学, 即从亚当·斯密的 ‘原富’为基础的自 由贸易学说,也同样是伪善、矛盾和不道德的。 这种伪善、矛 盾和不道德目前在一切领域中和自由的人性处于对立的地位。”
15
(二)恩格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 1843年恩格斯在《新道德世界》上发表了题为《大陆上社会 改革的进展》的文章,向英国工人阶级介绍了法国、德国等大 陆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学说。
8
(二)恩格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 恩格斯:“在曼彻斯特的时候,我异常清晰地观察到: 至今在历史著作中毫无地位或只占极可怜的一点地位的 经济因素至少对于现代世界是决定性的历史力量;这些 经济因素形成了现代阶级对立所由产生的基础;这些阶 级对立,在它们因大工业而获得充分发展的一切国家里 ,特别是在英国,又都是政党形成的基础,政党斗争的 基础,因而也是全部政治史的基础。”
10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 马克思:“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 • 首先,恩格斯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是维护私有制的,
是伪善的。
“通过企图否认旧政治经济学的不道德和因此而产生的必然 结果即伪善而使这种不道德达于极点”。
11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 其次,站在反对私有制的立场上进行经济学研究。
“正如英国社会主义者早就在实践上和理论上证明的那样,反 对私有制的人从经济观点出发也能够更正确地解决经济问题” 。
5
(二)恩格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 2、曼彻斯特与思想的转变
在1842年底为《莱茵报》写了《国内危机》的 政论文章,是恩格斯思想转变开始的标志。
6
(二)恩格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 《国内危机》
• 发现了物质利益对政党和行为的决定作用。 “在英国,至少在正在争统治权的政党中间,在辉格党
和托利党中间,是从来没有过原则斗争的;它们中间只有 物质利益的冲突。” • 认识到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
《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 现在>》
• 首先,恩格斯肯定了《过去和现在》的积极意义。
“英国去年出版的,供‘有教养的人’消愁解闷和领受教 益的大量厚本书和薄册子中间这是唯一值得阅读的一本。”
16
• 其次,以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观点批判了卡莱尔的唯心 主义历史观和宗教观
“我们要求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但我们认为历史不是‘ 神’ 的启示,而是人的启示,并且只能是人的启示。······了 解人类在历史上的发展,了解人类一往直前的进步,了解人类 对个人的非理性的一贯有把握的胜利,了解人类战胜一切似乎 超人的事物,了解人类同大自然进行的残酷而又顺利的斗争 ,直到具备自由的人的自觉”。
• 恩格斯已经认识到社会发展不是决定于精神力量,而是 决定于经济的物质力量。恩格斯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 义。
9
(二)恩格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 3、《德法年鉴》时期
1844年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政治经济 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 的<过去和现在>》两篇文章,标志着思想转变 的完成。
柏林大学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尔海奈凯教授:“不错,现在谁也不会自认 为如此才疏学浅,以致不能反驳黑格尔及其哲学···可是所期望的这种反驳 现在还没有,而且只要不是平心静气地对黑格尔进行科学探讨,而是采取 激怒、仇视、忌妒,总而言之采取狂热的态度···所期望的这种反驳就不会 有。这种反驳的首要条件当然是正确地理解对手”。
12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 再次,工人阶级处于资本主义社会底层。
“工人所得的仅仅是最必需的东西,仅仅是一些生活资料, 而大部分产品则为资本和土地所瓜分。”
13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 最后,私有制是不合理制度的根源,并将进一步加剧 经济危机 。
一切“都产生于资本和劳动的最初的分离和完成这一分离 的人类分为资本家和工人的分类。而这一分裂正在日益加剧 ······它必然会不断地加剧”。
英国工人阶级 “已经成为英国最强大的一个阶级,当他 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英国富翁们就该倒霉了。”
“只有通过暴力消灭现有的反常关系,根本推翻门阀贵 族和工业贵族,才能改善无产者的物质状况”,
7
(二)恩格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 在《各个政党的立场》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伦敦来 信》等文章中,恩格斯进一步阐述了英国的经济问题和社会结 构问题。深刻分析了英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认识到经济、 工业生产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这表明恩格斯已经开始 转向对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研究。
2
(二)恩格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 1、从“学生国王”到“下士炮手”
• 出生与1820年11月28日,莱茵省巴门市 • 中学时代被学生称为“德意志的第一学生国王” • 辍学经商
3
(二)恩格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1839年3月以笔名发表了
《乌培河谷来信》,描述了贫 困工人的生活,揭露了当时社 会的阴暗面,表现出鲜明的革 命民主主义立场 。
——阅读黑格尔著作,指出其中 的革命性:“这种哲学正是为 了抨击现存事物的实际状况而 已经剑拔弩张”。
青年恩格斯
——1841年9月到柏林服兵役, 并到的转变
• 反对谢林及其哲学,写作
了《谢林论黑格尔》、《
谢林
谢林和启示》、《谢林—
—基督教的哲学家》
(二)恩格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资本论》手稿
马克思和恩格斯
1
(二)恩格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 “我一生所做的是我被指定 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 ,而且我想我做得还不错。 我高兴我有像马克思这样出 色的第一小提琴手。当现在 突然要我在理论问题上代替 马克思的地位并且去拉第一 小提琴时,就不免要出漏洞 ,这一点没有人比我自己更 强烈地感觉到。
17
• 再次,恩格斯通过自己的考察和研究找到了改造社会 现实历史使命的力量 。
“只有工人、英国的贱民、穷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 ······他们还有力量从事伟大的民族事业,他们还有前途”。这 一论断区别与人道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因为他们从来不 认为无产者是改造社会的力量,只有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才 是改造者。恩格斯则把希望,力量寄托在无产阶级身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