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内在冲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是“如此”。
更真正地足实体,因为属与第一性实体更为接
近”②。亚氏在排除了普遍的“种”不是本体后,矛头 开始指向了最普遍、最抽象的“数”、“理念”、“一”和
“是”。他说:“他们将一切事物简化为数……跟着将 是这样的结论,许多形式不同的事物,却属于一个通 式。”③在《形而上学》中,亚氏批评了那些持“理念” 是和具体事物相分离的、独立自存的本体的人。他 指出,如果理念是分离的独立自存的本体,那么它怎 么和具体事物发生关系呢?如果它是“一个”,那为 什么它又呈现于众多不同的事物中呢?这岂不是理 念自己和自己相分离。如果它是“多”,那么就会有 无限多的理念自身。难道“这两事物是‘安置在一 起’或‘相接触’,或是‘被混合’了的?”④亚里士多德 指出,这尤其会引致“第三人”⑤,以此类推,不仅“第 三人”、“第四人”,以致无限多的人也会接踵而来。 而且,既然“理念”是独立分离的“这个”,就只指其 一,不指其他,可是持“理念论”者却说它可以被众多 具体事物分有(share in),这岂不矛盾?
亚里士多德指出:“在第二性实体里面。属比种
form)作为本体。可见,个别与普遍的鸿沟,在理论 思维领域是无法消弭的,冲突依然存在。这不是亚 氏哲学独有的冲突,而是人类思维的宿命和共性。 在明确了“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后,问题和困惑 又接踵而来,即“形式”是“个别”抑或“普遍”,还是既
是个别又是普遍?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明确提出了以上疑
事物,只属于它的所有者,而这所有者原来就是本
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
174页。
体。又,凡事物之成为一者,便不能同时存在于多 处,共通性事物则可以同时存在于各处;所以,普遍 性显然不能离开其个体而自存。”⑥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经过一番细致的分析后, 决定“执两用中”,即悬置个别本体与普遍的种以及 最普遍的共性这两端,保留中间最能说出具体事物
①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版,第12页。 43
万方数据
定义,普遍的种(genos)、具有最高普遍性的一(one) 和是(being)、柏拉图的理念(idea)和毕达哥拉斯的 数都不是本体,而只有最接近具体事物的属或形式 才是事物的本质和首要本体。“这些字所能界说的 实际不止一个个体,而是与其他个体所共通的事 物”①。再者,个别事物的变动性使我们对其无法形 成确定不变的知识,而只能形成一些意见。因此只 能把属的本质作为个别的定义,从而彰显了哲学史 上的千古难题即普遍与个别的鸿沟:凡是在本体论 上在先的个别事物,在认识论上却是在后的;而凡是 在认识论上在先的,在本体论上却是在后的。
在他之外看到他并看作‘神’,或者在他之中发现它 并称之为‘人’的本质,或称为‘人’就完全是一样了。
我既非神亦非人,既非最高本质亦非我的本质”⑧。
万方数据
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 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 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①。在这里,马 克思认为个人作为“这个”是潜在的,每个人都可以 成为现实的“这个如此”、“那个如此”。也就是说,具 体的个人可以是这样,也可以不是这样,从而得到全 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无疑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根 据上文分析,单一的本质只能把人改造为清一色的 个人或“这个如此”。所以,要实现马克思以及我们 渴望的“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美好理想,需 要众多异质的理论的襄助和许多具体实践方案的操
的“是什么”和“怎么样”的属公式(the species一
44
② ③ ④ ⑤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第13页。 亚里士多德:《形丽上学》,第164~165页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173页。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27页。
⑥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176~177页。 ⑦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62页。 ⑧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页。
“由此可见,形式概念内涵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最深 刻矛盾:哲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事物的根本之是, 这就要求形式必须表达事物的独~性,同时,哲学研 究又必须追求确定不变的知识,即形式必须可以定 义,但这二者不可得兼。换句话说,形式的本体论品 质和知识论品质具有不相容性”②。
厂二]
1一I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一些著名哲学家, 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化解这一内在冲突,实
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
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157页。 ②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迸路》,第152
页。
③
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41、327、
328、394页。
④黑格尔:《小逻辑》,第329、427页。 ⑤黑格尔:《小逻辑》,第328页。 ⑥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金海民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 版.第3页, ⑦《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315页。 ⑧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35页。 ⑨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415页。 ⑩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409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4页。 45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本体论
认识论
个别
普遍
日
对立。
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本体论和认识论内 在冲突的具体表现是:个别与普遍的对立。 其中又隐含着个别的具体事物与普遍的形
因为个别词只指这个,不指其他,是存在在已的实体 或本体(substance)。比如,张三、李四,这个梨、那 个梨,这匹马、那匹马等个别词。而属词和种词(ei—
质上是在加剧它。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两
位把个别与普遍的鸿沟朝相反方向扩大到极致的哲 学家。一位是立足普遍的黑格尔,一位是立足个别 的施蒂纳。黑格尔把“绝对精神”作为世间万物的本 体,他说:“概念是自由的原则,是独立存在着的实体 性的力量”,“绝对是本质”,“绝对就是概念”,这就是 黑格尔所谓的“理性的机巧”③。凭着这种狡计,“概 念的运动所建立的对方,其实并非对方,而是在它自 己本身内”,“自为的理念,按照它同它自己的统一性 来看,就是直观,而直观着的理念就是自然”④。黑 格尔的绝对精神足一个外延最大,内涵最小,非常抽 象和空洞的概念。“绝对精神”的“辩证”逻辑似乎 是:因为它是任何事物的本体,所以它不是任何事物 的本体。但他还是辩解道:“概念无疑地是形式,但 必须认为是无限的有创造性的形式。它包含一切充 实的内容在自身内,并同时又不为内容所限制或束 缚。”⑤亚里士多德通过细致、诚实的功夫刻画出来 的鸿沟,黑格尔却企图狡诈地用他的“大圆圈、小圆 圈”把个别与普遍的鸿沟遮蔽和“辩证掉”。 施蒂纳和黑格尔恰好相反,他的事业是要抖落 掉个体身上的一切述谓和统治,即“把无当作自己事 业的基础”⑥。施蒂纳连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是人的 最高本质”⑦都容忍不了,更何况对黑格尔的“绝对 精神”了。施蒂纳这样批评费尔巴哈道:“对此我们 回答:‘最高本质无疑是人的本质。’但恰恰是因为最
高本质是他的本质而不是他自己,这样我们究竟是
可见,施蒂纳足想“由于自己”而成为自己,但正如上 文所分析,在理论思维领域,说出“施蒂纳是施蒂 纳”,是没有意义的。况且。正如他批评“费希特的自
我是在我之外的同一本质,因为每个人都是自我”⑩
一样,他的“自我”也不能免于每个人的“自我”的普
遍性。 马克思面对哲学史上的这一千古难题。不满哲
学家们囿于思维领域对该难题的化解。提出了具有 创造性的解决之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 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⑩。即通过改变我们这 个有众多个别事物组成的生灭变化的世界,来建构 “自由个性”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⑩,在那里,“任何人都
没有特定的范围,每个人都叮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最后,亚里士多德批评了持“一”和“是或存在”
总之,“只有个别才是本体,只有普遍才能认 识”⑧。为此,亚氏试图用“这个如此”的概念来缓和 矛盾。他反对把形式置于个体之外的思想,而认为 形式是“这个”中的一个“如此”。
是事物的本体的学派。他指出:“一般说来,凡是共 通性的均非本体;本体只属于自己,不属于任何其它
dos
or
式之间的对立,以及形式作为个别和作为普遍的
genos)作为普遍词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事物
Fra Baidu bibliotek
的一个汇集。比如,包含着众多个别的人的“人”和
包含着众多属的“动物”等普遍词。 实体,就其最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确切的
亚里士多德指出:
但是,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把《范畴篇》
中的属或形式颠倒为第一实体。为什么他要作这样 的颠倒呢?他在《形而上学》开篇指出:“求知是人类
在的这些具体事物到底‘是什么’和‘怎么样”’,以及
这些具体事物的属和种又到底“是什么”和“怎么 样”。亚氏发现,对该好奇探究的结果是:个别不可
此这些东西——就是说“人”这个属和“动物”这 个种——就被称为第二实体。①
这段话用现代语言逻辑表达就是:个别词只作 主词不作谓词,普遍词既可以作主词又可以作谓词。
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本体论 和认识论的内在冲突
赵映香
摘
要
亚里士多德把属的定义作为个别的定义后,开显了哲学史上的千古难题,即个别与普
遍的鸿沟,其具体表现是:本体只能是个别。能认识的只能是普遍。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两位把个别 与普遍的鸿沟朝相反方向扩大到极致的哲学家:一位是立足普遍的黑格尔,一位是立足个别的施蒂 纳。马克思不满意哲学家们囿于思维领域对该难题的化解,提出了改变世界的实践思路。但若以 亚里士多德思想为参照,马克思的思路仍是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延续。
意义而言,乃是那既不可用来述说一个主体又 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的东西,例如某一个个 别的人或某匹马。但是在第二性的意义之下作 为属而包含着第一性实体的那些东西也称为实 体;还有那些作为种而包含着属的东西也被称 为实体。例如,个别的人是被包含在“人”这个 属里面的,而“动物”又是这个属所隶属的种;因
的本性”。即哲学发生于这样的问题或好奇:“具体 的个别是什么?”或“这是什么?”当我们在本性上提 出此问题时,就已经预设了“有事物存在”,那么,“存
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万方数据
在个别的球体以外是否有一球式,在砖木 之外另有一房屋通式呢?要是这样,“这个”就 永不会生成,“通式”的含义是“如此”,不是“这 个”。①
那么,什么是具体的个体的本体呢?施蒂纳的回答
是“我自己”、“唯一者”,他这样呐喊道: 我是我的权力的所有者。如果我知道我自 己是唯一者,那么而后我就是所有者。在唯一 者那里,甚至所有者也回到他的创造性的无之 中去,他就是从这创造性的无之中诞生。每一 在我之上的最高本质,不管他是神,是人都削弱 我的唯一性的感情,而且只有在这种意识的太 阳之前方才黯然失色。如果我把我的事业放在 我自己,唯一者身上,那么我的事业就放在它的 易逝的、难免一死的创造者身上,而他自己也消 耗着自己。我可以说:我把无当作自己事业的 基础。⑨
问:“若说原理的性质不是‘普遍’而是‘个别的’,它 们将是不可知的;任何事物的认识均凭其普遍性。 那么,若说有诸原理的知识,必将有其它原理先于这 些个别性原理为它们作普遍的说明。”⑦ 亚氏的结论是:原理的性质若是普遍的,就不该 是本体。若它们是个别的,就是不可定义的。在理 论思维领域,如果我们想要得到一些关于“苏格拉 底”的知识的话,某人回答“苏格拉底是苏格拉底”, 你一定不会满意。所以,亚氏凭借常识和睿智排除 了个别本体。“种”也不是本体,只有属才是本体。 即,只有回答“苏格拉底是人”才真正说出了他的“是 什么”或“本体”。而谓词都是普遍词,所以,作为首 要本体的“形式”是普遍的。原理的性质如果不是普 遍的,而是个别的,那么它就是不可认识的,因为个 别不能定义。矛盾就此彰显:真正的本体只能说出 单独的事物“是什么”,而不能再适用于其他个别,可 是知识的对象却只能是普遍,最终只能用“属”的定 义作为“个别”的定义,这样,形式作为个别和作为普 遍就发生了冲突。即属作为“这个”,也可以有众多 的属性,可是属的“这个”比起具体个别的“这个”又
更真正地足实体,因为属与第一性实体更为接
近”②。亚氏在排除了普遍的“种”不是本体后,矛头 开始指向了最普遍、最抽象的“数”、“理念”、“一”和
“是”。他说:“他们将一切事物简化为数……跟着将 是这样的结论,许多形式不同的事物,却属于一个通 式。”③在《形而上学》中,亚氏批评了那些持“理念” 是和具体事物相分离的、独立自存的本体的人。他 指出,如果理念是分离的独立自存的本体,那么它怎 么和具体事物发生关系呢?如果它是“一个”,那为 什么它又呈现于众多不同的事物中呢?这岂不是理 念自己和自己相分离。如果它是“多”,那么就会有 无限多的理念自身。难道“这两事物是‘安置在一 起’或‘相接触’,或是‘被混合’了的?”④亚里士多德 指出,这尤其会引致“第三人”⑤,以此类推,不仅“第 三人”、“第四人”,以致无限多的人也会接踵而来。 而且,既然“理念”是独立分离的“这个”,就只指其 一,不指其他,可是持“理念论”者却说它可以被众多 具体事物分有(share in),这岂不矛盾?
亚里士多德指出:“在第二性实体里面。属比种
form)作为本体。可见,个别与普遍的鸿沟,在理论 思维领域是无法消弭的,冲突依然存在。这不是亚 氏哲学独有的冲突,而是人类思维的宿命和共性。 在明确了“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后,问题和困惑 又接踵而来,即“形式”是“个别”抑或“普遍”,还是既
是个别又是普遍?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明确提出了以上疑
事物,只属于它的所有者,而这所有者原来就是本
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
174页。
体。又,凡事物之成为一者,便不能同时存在于多 处,共通性事物则可以同时存在于各处;所以,普遍 性显然不能离开其个体而自存。”⑥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经过一番细致的分析后, 决定“执两用中”,即悬置个别本体与普遍的种以及 最普遍的共性这两端,保留中间最能说出具体事物
①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版,第12页。 43
万方数据
定义,普遍的种(genos)、具有最高普遍性的一(one) 和是(being)、柏拉图的理念(idea)和毕达哥拉斯的 数都不是本体,而只有最接近具体事物的属或形式 才是事物的本质和首要本体。“这些字所能界说的 实际不止一个个体,而是与其他个体所共通的事 物”①。再者,个别事物的变动性使我们对其无法形 成确定不变的知识,而只能形成一些意见。因此只 能把属的本质作为个别的定义,从而彰显了哲学史 上的千古难题即普遍与个别的鸿沟:凡是在本体论 上在先的个别事物,在认识论上却是在后的;而凡是 在认识论上在先的,在本体论上却是在后的。
在他之外看到他并看作‘神’,或者在他之中发现它 并称之为‘人’的本质,或称为‘人’就完全是一样了。
我既非神亦非人,既非最高本质亦非我的本质”⑧。
万方数据
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 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 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①。在这里,马 克思认为个人作为“这个”是潜在的,每个人都可以 成为现实的“这个如此”、“那个如此”。也就是说,具 体的个人可以是这样,也可以不是这样,从而得到全 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无疑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根 据上文分析,单一的本质只能把人改造为清一色的 个人或“这个如此”。所以,要实现马克思以及我们 渴望的“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美好理想,需 要众多异质的理论的襄助和许多具体实践方案的操
的“是什么”和“怎么样”的属公式(the species一
44
② ③ ④ ⑤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第13页。 亚里士多德:《形丽上学》,第164~165页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173页。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27页。
⑥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176~177页。 ⑦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62页。 ⑧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页。
“由此可见,形式概念内涵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最深 刻矛盾:哲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事物的根本之是, 这就要求形式必须表达事物的独~性,同时,哲学研 究又必须追求确定不变的知识,即形式必须可以定 义,但这二者不可得兼。换句话说,形式的本体论品 质和知识论品质具有不相容性”②。
厂二]
1一I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一些著名哲学家, 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化解这一内在冲突,实
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
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157页。 ②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迸路》,第152
页。
③
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41、327、
328、394页。
④黑格尔:《小逻辑》,第329、427页。 ⑤黑格尔:《小逻辑》,第328页。 ⑥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金海民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 版.第3页, ⑦《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315页。 ⑧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35页。 ⑨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415页。 ⑩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409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4页。 45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本体论
认识论
个别
普遍
日
对立。
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本体论和认识论内 在冲突的具体表现是:个别与普遍的对立。 其中又隐含着个别的具体事物与普遍的形
因为个别词只指这个,不指其他,是存在在已的实体 或本体(substance)。比如,张三、李四,这个梨、那 个梨,这匹马、那匹马等个别词。而属词和种词(ei—
质上是在加剧它。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两
位把个别与普遍的鸿沟朝相反方向扩大到极致的哲 学家。一位是立足普遍的黑格尔,一位是立足个别 的施蒂纳。黑格尔把“绝对精神”作为世间万物的本 体,他说:“概念是自由的原则,是独立存在着的实体 性的力量”,“绝对是本质”,“绝对就是概念”,这就是 黑格尔所谓的“理性的机巧”③。凭着这种狡计,“概 念的运动所建立的对方,其实并非对方,而是在它自 己本身内”,“自为的理念,按照它同它自己的统一性 来看,就是直观,而直观着的理念就是自然”④。黑 格尔的绝对精神足一个外延最大,内涵最小,非常抽 象和空洞的概念。“绝对精神”的“辩证”逻辑似乎 是:因为它是任何事物的本体,所以它不是任何事物 的本体。但他还是辩解道:“概念无疑地是形式,但 必须认为是无限的有创造性的形式。它包含一切充 实的内容在自身内,并同时又不为内容所限制或束 缚。”⑤亚里士多德通过细致、诚实的功夫刻画出来 的鸿沟,黑格尔却企图狡诈地用他的“大圆圈、小圆 圈”把个别与普遍的鸿沟遮蔽和“辩证掉”。 施蒂纳和黑格尔恰好相反,他的事业是要抖落 掉个体身上的一切述谓和统治,即“把无当作自己事 业的基础”⑥。施蒂纳连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是人的 最高本质”⑦都容忍不了,更何况对黑格尔的“绝对 精神”了。施蒂纳这样批评费尔巴哈道:“对此我们 回答:‘最高本质无疑是人的本质。’但恰恰是因为最
高本质是他的本质而不是他自己,这样我们究竟是
可见,施蒂纳足想“由于自己”而成为自己,但正如上 文所分析,在理论思维领域,说出“施蒂纳是施蒂 纳”,是没有意义的。况且。正如他批评“费希特的自
我是在我之外的同一本质,因为每个人都是自我”⑩
一样,他的“自我”也不能免于每个人的“自我”的普
遍性。 马克思面对哲学史上的这一千古难题。不满哲
学家们囿于思维领域对该难题的化解。提出了具有 创造性的解决之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 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⑩。即通过改变我们这 个有众多个别事物组成的生灭变化的世界,来建构 “自由个性”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⑩,在那里,“任何人都
没有特定的范围,每个人都叮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最后,亚里士多德批评了持“一”和“是或存在”
总之,“只有个别才是本体,只有普遍才能认 识”⑧。为此,亚氏试图用“这个如此”的概念来缓和 矛盾。他反对把形式置于个体之外的思想,而认为 形式是“这个”中的一个“如此”。
是事物的本体的学派。他指出:“一般说来,凡是共 通性的均非本体;本体只属于自己,不属于任何其它
dos
or
式之间的对立,以及形式作为个别和作为普遍的
genos)作为普遍词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事物
Fra Baidu bibliotek
的一个汇集。比如,包含着众多个别的人的“人”和
包含着众多属的“动物”等普遍词。 实体,就其最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确切的
亚里士多德指出:
但是,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把《范畴篇》
中的属或形式颠倒为第一实体。为什么他要作这样 的颠倒呢?他在《形而上学》开篇指出:“求知是人类
在的这些具体事物到底‘是什么’和‘怎么样”’,以及
这些具体事物的属和种又到底“是什么”和“怎么 样”。亚氏发现,对该好奇探究的结果是:个别不可
此这些东西——就是说“人”这个属和“动物”这 个种——就被称为第二实体。①
这段话用现代语言逻辑表达就是:个别词只作 主词不作谓词,普遍词既可以作主词又可以作谓词。
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本体论 和认识论的内在冲突
赵映香
摘
要
亚里士多德把属的定义作为个别的定义后,开显了哲学史上的千古难题,即个别与普
遍的鸿沟,其具体表现是:本体只能是个别。能认识的只能是普遍。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两位把个别 与普遍的鸿沟朝相反方向扩大到极致的哲学家:一位是立足普遍的黑格尔,一位是立足个别的施蒂 纳。马克思不满意哲学家们囿于思维领域对该难题的化解,提出了改变世界的实践思路。但若以 亚里士多德思想为参照,马克思的思路仍是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延续。
意义而言,乃是那既不可用来述说一个主体又 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的东西,例如某一个个 别的人或某匹马。但是在第二性的意义之下作 为属而包含着第一性实体的那些东西也称为实 体;还有那些作为种而包含着属的东西也被称 为实体。例如,个别的人是被包含在“人”这个 属里面的,而“动物”又是这个属所隶属的种;因
的本性”。即哲学发生于这样的问题或好奇:“具体 的个别是什么?”或“这是什么?”当我们在本性上提 出此问题时,就已经预设了“有事物存在”,那么,“存
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万方数据
在个别的球体以外是否有一球式,在砖木 之外另有一房屋通式呢?要是这样,“这个”就 永不会生成,“通式”的含义是“如此”,不是“这 个”。①
那么,什么是具体的个体的本体呢?施蒂纳的回答
是“我自己”、“唯一者”,他这样呐喊道: 我是我的权力的所有者。如果我知道我自 己是唯一者,那么而后我就是所有者。在唯一 者那里,甚至所有者也回到他的创造性的无之 中去,他就是从这创造性的无之中诞生。每一 在我之上的最高本质,不管他是神,是人都削弱 我的唯一性的感情,而且只有在这种意识的太 阳之前方才黯然失色。如果我把我的事业放在 我自己,唯一者身上,那么我的事业就放在它的 易逝的、难免一死的创造者身上,而他自己也消 耗着自己。我可以说:我把无当作自己事业的 基础。⑨
问:“若说原理的性质不是‘普遍’而是‘个别的’,它 们将是不可知的;任何事物的认识均凭其普遍性。 那么,若说有诸原理的知识,必将有其它原理先于这 些个别性原理为它们作普遍的说明。”⑦ 亚氏的结论是:原理的性质若是普遍的,就不该 是本体。若它们是个别的,就是不可定义的。在理 论思维领域,如果我们想要得到一些关于“苏格拉 底”的知识的话,某人回答“苏格拉底是苏格拉底”, 你一定不会满意。所以,亚氏凭借常识和睿智排除 了个别本体。“种”也不是本体,只有属才是本体。 即,只有回答“苏格拉底是人”才真正说出了他的“是 什么”或“本体”。而谓词都是普遍词,所以,作为首 要本体的“形式”是普遍的。原理的性质如果不是普 遍的,而是个别的,那么它就是不可认识的,因为个 别不能定义。矛盾就此彰显:真正的本体只能说出 单独的事物“是什么”,而不能再适用于其他个别,可 是知识的对象却只能是普遍,最终只能用“属”的定 义作为“个别”的定义,这样,形式作为个别和作为普 遍就发生了冲突。即属作为“这个”,也可以有众多 的属性,可是属的“这个”比起具体个别的“这个”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