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意识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认识自我不容易
--- 大学生自我意识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自我意识的概念,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与容易问题,掌握探索自我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不断完善自我的方法与途径。
教学重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方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点: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一) 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自我”这一概念可指两个方面,一是主观的“我”,即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另一是客观的“我”,即被觉察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
(二) 自我意识的成分
1.生理自我
这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阶段,特点是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
2.社会自我
从三岁以后到青春期以前的十三四岁,这段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刻的时期,也称为“客观化时期”。
3.心理自我
一个人从青春期到成年期大约有十年时间,这一阶段自我意识趋向成熟,也是心理的自我发展阶段。
从青春期开始,个体自我意识趋向主观性。所谓主观性,主要表现在:
(1)透过自我意识去认识外部世界。
(2)这一时期是个人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3)表现出自我理想。
(4)抽象思维的发展。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一)自我认识
所谓自我认识,乃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
1.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的意义
2.自我评价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菲斯汀格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他认为,个体对于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是一个“社会比较过程”。
(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指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包括自尊感、自信感、成功感与失败感、自豪感与羞耻感、内疚感等。
(三)自我控制
所谓自我控制,乃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也就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制约作用。自我控制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
自我控制对个体的学习、工作有推动作用。
自我控制对个体的态度的转变具有决定作用。
自我控制能掩盖自己的真实情况,称“自我掩饰”。
四、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规律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其与周围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个体要能适应环境并作用于环境,不仅要有意识,而且还要有自我意识。只有能觉察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特点及其结果,个体才能适应环境并有效地影响环境。
(一)自我意识发生与形成的指标
第一个指标是出生后第一年末,儿童从动作对象中能够区分出自己的动作,并逐步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动作的目的和动机,也就是发生了初级的自我意识。
第二个指标是儿童能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分开。也就是儿童意识到他所作的动作是他自己的动作,知道其动作是自己发动的,自己是活动的主体。
第三个指标是儿童能使用自己的名字。
第四个指标是能使用第一人称“我”来代表自己。
(二)埃里克逊的自我发展理论
新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E·埃里克逊关于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实质上就是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埃里克逊把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八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第一阶段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
第三阶段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
第四阶段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
第五阶段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
第六阶段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
第七阶段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
第八阶段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
埃里克逊在分析每个阶段时,都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例如,他认为,一个人不应该对任何人都信任,不信任感也有一点用处,有了不信任感后,对于外界的危险会有一种准备,对于外界不愉快的事情可有一种预期,否则一遇社会挫折就感到不可思议或束手无策,不利于自我的成长。但埃里克逊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信任与不信任感要有一定的比例,信任感应该多于不信任感,以有利于心理发展。
他还认为,自主感也不能无限制地发展,也必须有一定的怀疑感与羞耻感,如果过分相信自己,以后就不容易适应社会准则,变得独断孤行。埃里克逊认为,自主感应强于怀疑感与羞耻感。儿童的勤奋感中也应该有点儿失败的经验,以便今后能经受住失败的挫折,但又不能过分地经常地遭受失败,经常失败就会产生自卑感。
五、自我意识的作用
(一)保持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的行为,并不单由当前情境所决定,而个体在不同的情境,又总能保持其行为的某种一贯性特征。
(二)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
不同的人可能会获得完全相同的经验,但各自对这种经验的解释却可能很不相同。
(三)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自我概念不仅影响到个体现实的行为方式和个体对过去经验的解释,而且还影响到个体对未来事情发生的期待。
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征
(一)自我认识向广度与深度发展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中的“知”,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大学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新阶段,在自我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明显提高。
(二)自我意志指向上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随着大学生自我认识水平的逐渐提高,自觉性、独立性、稳定性显著发展,自我调节、控制行为的能力大为增强。主要表现在:
1.在自我确立行为的目标与规划上,从依附性向独立性转变,以适应大学生活,这是客观要求。
2.在自我执行行动的意识指向上,由盲目性向自主性发展。
(三)自我体验的丰富性与起伏性
大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性、深刻性是以大学生活内容的丰富和大学生自我认识水平的提高为前提的。情感体验的闭锁性、起伏性,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不够完善的一种表现。
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意志指向与自我体验的发展,构成了大学生具有时代特征的自我意识状态。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二、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 个体生理、心理因素
大学生自身生理状况,影响着对自己身体形象的看法,以及自我概念。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对自我意识产生很大的影响。心理因素主要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相互联系的成分。
(二)社会文化因素
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就是文化观念的更新,人们的思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社会个体自我意识在增强。
(三)家庭环境因素
家长的自我意识和教养方式,影响着子女自我意识的发展。首先是父母的自我认可、自我信任和对待子女的态度,影响子女自我意识的发展;其次,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对子女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四)同龄群体因素
同龄群体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