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学生实验:NBS-荧光素-CTAC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尿素的含量

合集下载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罐头食品中的尿素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罐头食品中的尿素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罐头食品中的尿素曾琪;张缙;徐敦明;张志刚;柯志成【摘要】建立了罐头食品中尿素残留检测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

取5.0 g样品,经20 mL 1%( v/v)乙酸溶液提取、定容,离心后取上清液过滤,吸取0.5 mL 提取液用呫吨醇进行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进行测定。

尿素在0.1~500 mg/L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5。

实验表明,在5种罐头食品中各添加0.001~30 g/kg 尿素,其平均回收率为80.2%~109.7%,相对标准偏差( n=6)为2.05%~6.53%,检出限为0.5 mg/kg,定量限为1.0 mg/kg。

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168个实际样品进行测定,在3个肉类罐头样品中检出尿素,含量分别为10.6、62.1和2.6 mg/kg。

方法稳定、可靠、操作简单,适用于罐头食品中尿素的检测。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urea residue in canned food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luorescence detection( HPLC-FLD)coupled with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 was established. The sample(5. 0 g),including canned edible fungi,fruit,vegetable,fish, and meat was extracted with 20mL 1%( v/v)acetic acid solution. The extract was centrifuged, filtrated,and then derivatized with xanthydrol. The analysis was completed with HPLC-FL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obtained in the range of 0. 1-500 mg/L wi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more than 0. 999 5. 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urea spiked at 0. 001-30 g/kg levels in five kinds of canned foods ranged from 80. 2% to 109. 7% with the RSDs of 2. 05%-6. 53%. The limit of detection(LOD)was 0. 5 mg/kg,and the limit ofquantitation(LOQ)was 1. 0 mg/kg. The proposed procedure was then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168 rea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Xia-men,Fujian Province,China. The existence of urea was found in three pork cans with contents of 10. 6,62. 1 and 2. 6 mg/kg,respectively. The method is stable,reliable,simple and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urea in canned foods,and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routine analysis in foodstuffs.【期刊名称】《色谱》【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80-83)【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尿素;罐头食品;呫吨醇【作者】曾琪;张缙;徐敦明;张志刚;柯志成【作者单位】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厦门361026;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厦门 361026;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厦门 361026;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厦门 361026;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厦门 361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8尿素(urea)别名碳酰二胺,又称脲,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Carbamide,其化学式为CO(NH2)2,结构式见图1a。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黄酒中尿素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黄酒中尿素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黄酒中尿素含量邢江涛;钟其顶;熊正河;邹慧君;周建弟;谢广发【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1(000)003【摘要】建立了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测定黄酒中尿素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9-羟基吨为柱前衍生试剂,尿素在酸性环境下与其反应产生具有荧光特性的吨基脲(N-9H-xanthen-9-ylurea),经HPLC分离后在λex=213nm,λem=308um下荧光检测.方法学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方法线性良好(R2>0.999)、重复性好(RSD=1.5%,n=5)、日间变异试验良好(RSD<5%,n=3),回收率高(平均回收率>90%,n=3);尿素检出限为0.024mg/L,定量限为0.086mg/L.【总页数】3页(P104-106)【作者】邢江涛;钟其顶;熊正河;邹慧君;周建弟;谢广发【作者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北京,100027;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北京,100027;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北京,100027;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北京,100027;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北京,100027;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00;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00;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7;TS261.7;TS262.4【相关文献】1.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乳和乳粉中尿素含量 [J], 宋薇;张姝;陈晓旭;宋莉;赵永彪;宋桂雪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素[13C]混合粉中的尿素[13C]含量 [J], 钟建国;宋天琦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素乳膏中尿素含量 [J], 张毅;黄静;郭盈杉4.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白酒中尿素含量方法研究 [J], 申世刚;李国辉;钟其顶;王道兵;崔战友;高红波;熊正河5.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面粉中的尿素 [J], 刘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仪器分析》学生实验:NBS-荧光素-CTAC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尿素的含量

《仪器分析》学生实验:NBS-荧光素-CTAC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尿素的含量
释作对照,浓度为8×10-5 mol/L。 • 1.3荧光物质浓度的选择实验 • 荧光素浓度在1×10-6~8×10-4 mol/L范围内选择。 • 1.4反应介质的种类选择实验 •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水稀释作对照,浓
度为0.05 mol/L。
• 1.5反应介质的浓度选择实验
• 考察荧光素中氢氧化钠在0.03-0.50 mol/L浓度范围内 对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影响。
• 化学发光分析(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就是 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发光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 是近3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灵敏度的痕量 分析方法。在痕量分析、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及临床 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生物化学发光图
2.化学发光分析的基本原理 化学发光是吸收化学反应过程产生的化学能,使反应产 物分子或者其它物质分子被激发而发射的光辐射。 任何一个化学发光反应都应包括化学激发和发光两个步 骤,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化学反应必须提供足够的激发能,激发能主要来源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仪器分析》学生实验课件
NBS-荧光素-CTAC化学发光体系 测定尿素的含实验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 三、实验原理 • 1.实验装置示意图 • 2.化学发光原理 • 四、仪器药品 • 1.主要仪器 • 2.主要药品及储备液配制 • 五、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 1.实验的主要内容 • 2.实验操作步骤 • 六、数据处理 • 七、思考题
• 根据测定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
• 1)直接测定 CL分析法;
• 2)偶合反应CL分析法(通过反应的偶合,测定体 系中某一组份);
• 3)时间分辨CL分析法(即利用多组份对同一化学 发光反应影响的时间差实现多组份测定);

尿素法测定实验报告

尿素法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尿素在生物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及其原理。

2. 掌握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样品的测定。

3. 学会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尿素是一种含氮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参与氨基酸的代谢。

尿素法测定尿素的原理基于尿素在碱性条件下与苯酚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具有特征吸收峰,其吸光度与尿素的浓度成正比。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移液器、容量瓶、试管、烧杯、蒸馏水等。

2. 试剂:尿素标准溶液、苯酚溶液、次氯酸钠溶液、碱性缓冲溶液、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尿素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一定体积,配制成尿素样品溶液。

2. 标准曲线的绘制:a. 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尿素标准溶液。

b.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苯酚溶液、次氯酸钠溶液和碱性缓冲溶液。

c. 将尿素标准溶液加入试管中,混匀。

d.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e. 以尿素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a.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苯酚溶液、次氯酸钠溶液和碱性缓冲溶液。

b. 将尿素样品溶液加入试管中,混匀。

c.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d.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尿素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的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相关系数R²,验证曲线的线性关系。

2. 样品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尿素的含量,并计算回收率。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如样品处理、试剂配制、仪器校准等。

2. 提高实验准确性的方法,如多次重复实验、优化实验条件等。

3. 尿素法测定尿素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尿素法测定尿素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适用于生物化学分析中尿素的测定。

(完整版)尿素分析题目

(完整版)尿素分析题目

(完整版)尿素分析题目
尿素分析题目
尿素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医学领域。

本文将对尿素的分析方法进行讨论。

一、常规分析方法
尿素的常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碘滴定法
碘滴定法是一种简单、快速且准确的测定尿素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碘与尿素产生反应生成氨气的原理,通过滴定氯仿试剂来确定尿素的含量。

2. 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尿素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尿素的特定吸收光谱,在特定波长下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吸光度来确定尿素的含量。

3.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精确测定尿素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将尿素样品分离成不同的化合物,并通过测量各化合物的峰面积来确定尿素的含量。

二、新兴分析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兴的分析方法正在被应用于尿素的测定中,例如:
1. 质谱法
质谱法是一种精确测定尿素浓度的方法,通过测量尿素分子的质量/电荷比来确定尿素的含量。

2. 生物传感器法
生物传感器法是一种基于生物体系的分析方法,通过使用生物传感器来检测尿素的浓度。

生物传感器可以利用尿素与特定生物体反应产生的信号来确定尿素的含量。

三、结论
尿素的分析是农业和医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不同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准确测定尿素的含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注:本文所述分析方法仅供参考,具体分析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仪器分析》网课测试题答案2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仪器分析》网课测试题答案2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仪器分析》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HF的质子共振谱中可以看到()。

A.质子的单峰B.质子的双峰C.质子和的19F的两个双峰D.质子的三重峰2.在凝胶柱色谱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组分先出柱。

()A.错误B.正确3.下列关于荧光分析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荧光的能量小于激发光能量,故发射荧光的波长总比激发光波长要长B.物质分子只要有强的紫外——可见吸收就能发射荧光C.激发光谱表示不同激发波长的辐射引起物质发射某一波长荧光的相对效率D.荧光光谱表示在所发射的荧光中各种波长组分的相对强度4.有一含氧化合物,如用红外光谱判断是否为羰基化合物,重要依据的谱带范围为()。

A.3500~3200cm-1B.1500~1300cm-1C.1000~650cm-1D.1870~1540cm-15.物质发射的光谱分为线状光谱和带状光谱两种。

()A.错误B.正确6.质谱图中m/z最大的峰一定是分子离子峰。

()A.正确B.错误7.有关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用开管型毛细管柱,一次可从汽油中检测150多个碳氢化合物的色谱峰B.可用于检测药品中的残留有机溶剂,如吡啶、甲苯等C.若药品中残留溶剂数量较多,需采用毛细管柱顶空进样系统程序升温法D.气相色谱法所能分析的有机物约占全部有机物的20%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学用的应用,正确的是()。

A.可利用百分吸光系数鉴别安宫黄体酮和炔诺酮B.可利用吸光度比值法鉴别维生素B12C.可利用吸光度限值对肾上腺素中的肾上腺酮进行限量检测D.可利用碘解磷定的峰谷吸光度比值检查其中的杂质限量9.在色谱——质谱联用系统中,色谱系统的作用是分离混合物,质谱仪相当于色谱系统的检测器。

()A.正确B.错误10.在凝胶柱色谱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组分先出柱。

()A.正确B.错误11.在以ODS为固定相的反相色谱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南大学《仪器分析》网上(课程)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仪器分析》网上(课程)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 吸光度读数在范围内,测量较准确。

(A)0~1(B)0.15~0.7(C)0~0.8(D)0.15~1.5参考答案:(B)2. 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铁实验的显色过程中,按先后次序依次加入()(A)邻二氮杂菲、NaAc、盐酸羟胺(B) 盐酸羟胺、NaAc、邻二氮杂菲(C) 盐酸羟胺、邻二氮杂菲、NaAc(D) NaAc、盐酸羟胺、邻二氮杂菲参考答案:(B)3. 分光光度法测铁中,标准曲线的纵坐标是(A)吸光度A(B) 透光度(C) 浓度C(D) 浓度参考答案:(A)4. 下列因素,能使荧光强度变大的是(A)升高温度(B)形成氢键(C)共轭效应(D)重金属离子参考答案:(C)5. 用分光光度法测铁所用的比色皿的材料为:(A)石英(B)塑料(C)硬质塑料(D)玻璃参考答案:(D)6. 下述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没有用参比液进行调零调满(B) 比色皿外壁透光面上有指印(C) 缸差(D) 比色皿中的溶液太少参考答案:(C)7.硫酸奎宁在中,分别用320nm和350nm波长的光激发,所制得的荧光光谱()(A)形状和荧光强度都相同(B) 形状和荧光强度都不同(C) 形状相同,荧光强度不同(D) 荧光强度相同,形状不同参考答案:(C)8. 用邻二氮杂菲测铁时,为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从400nm~600nm,每隔10nm进行连续测定,现已测完480nm处的吸光度,欲测定490nm处吸光度,调节波长时不慎调过490nm,此时正确的做法是:(A)反向调节波长至490nm处(B) 反向调节波长过490nm少许,再正向调至490nm处(C) 从400nm开始重新测定(D) 调过490nm处继续测定,最后在补测490nm处的吸光度值参考答案:(B)9. 分光光度计控制波长纯度的元件是:(A)棱镜+狭缝(B)光栅(C)狭缝(D)棱镜参考答案:(A)10. 物质发射磷光对应的能级跃迁是()(A)分子从较高能级的激发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B) 分子从单线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C) 分子从单线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各振动能级(D) 分子从三线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参考答案:(D)11. 荧光光度计中第一滤光片的作用是()(A)消除杂志荧光(B) 得到合适的单色激发光(C) 消除激发光产生的反射光(D) 消除瑞利散射、拉曼散射参考答案:(B)12.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A)光源的种类(B)检测器的个数(C)吸收池的个数(D)使用单色器的个数参考答案:(D)13. 测铁工作曲线时,工作曲线截距为负值原因可能是:(A)参比液缸比被测液缸透光度大(B) 参比液缸与被测液缸吸光度相等(C) 参比液缸比被测液缸吸光度小(D) 参比液缸比被测液缸吸光度大参考答案:(D)14. 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溶液用1.0cm吸收池,b溶液用3.0cm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A)a 是b 的1/3(B)a 等于b(C)b 是a 的3倍(D)b 是a 的1/3参考答案: (D)15.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跃迁的化合物是()(A)一氯甲烷(B)丙酮(C)1,3-丁二醇(D)甲醇参考答案: (B)16. 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A) 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 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 (C) 手捏比色皿的毛面(D) 用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参考答案: (C)17. 荧光分析法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灵敏度更高的原因是()(A)分子发射荧光的强度大于其吸收光的强度(B) 荧光的波长比吸收光的波长稍长(C) 提高检测器灵敏度可提高荧光法的灵敏度,而不能提高吸收光谱法的灵敏度(D) 荧光分析法入射光和发射光不在同一方向参考答案: (C)18. 对吸收带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D )(A) R 带(B) E 带 (C) B 带 (D) K 带参考答案: (A)19. 待测水样中铁含量估计为1mg/L ,已有一条浓度分别为100,200,300,400,标准曲线,若选用10cm 的比色皿,水样应该如何处理?()(A)取5mL 至50mL 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B) 取10mL 至50mL 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C) 取50mL 蒸发浓缩到少于50mL ,转至50mL 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 (D) 取100mL 蒸发浓缩到少于50mL ,转至50mL 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参考答案: (A)20. 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它们的大小顺序为()。

尿素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尿素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尿素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比色法测定尿素含量的操作步骤。

3. 学会正确使用分光光度计等实验仪器。

二、实验原理尿素在酸性条件下与二乙酰反应,生成红色的二甲基氧咪唑化合物,该化合物的颜色深浅与尿素含量成正比。

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尿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尿素标准溶液- 硫酸铜溶液- 硫酸溶液- 二乙酰- 水浴锅- 移液管- 分光光度计- 容量瓶- 试管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移液器- 烧杯- 玻璃棒- 滴定管- 实验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标准溶液:准确移取尿素标准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混合溶液。

2. 样品处理:准确移取待测样品,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搅拌均匀,煮沸,冷却至室温。

3. 标准曲线绘制:取多个浓度的尿素标准溶液,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测定,记录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4. 样品测定:按照实验步骤,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测定,记录吸光度。

5.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尿素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绘制标准曲线,发现吸光度与尿素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²大于0.99,说明该方法可用于尿素含量的测定。

2. 样品测定: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测定,得到吸光度值。

3.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尿素的含量。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时间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在进行样品处理时,煮沸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尿素分解,影响测定结果。

3. 标准曲线的绘制应选择多个浓度点,以确保曲线的准确性。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测定了样品中尿素的含量,验证了比色法测定尿素含量的可行性。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了实验技能。

同时,也认识到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八、实验报告附件1. 实验数据记录表2. 标准曲线图3. 实验仪器照片4. 实验操作步骤图示。

尿素检测色谱实验报告(3篇)

尿素检测色谱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色谱分析方法在尿素检测中的应用。

2. 掌握色谱仪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习如何进行色谱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尿素进行定量分析。

尿素在酸性条件下,与水合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

该化合物在特定波长下有较强的吸收,通过测定吸光度,可以计算出尿素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1. 高效液相色谱仪2. 色谱工作站3. 真空泵4. 超纯水机5. 烧杯6. 容量瓶7. 移液器试剂:1. 尿素标准品2. 水合茚三酮溶液3. 磷酸溶液4. 乙腈5. 超纯水四、实验步骤1. 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尿素标准品,用超纯水溶解并定容至100 mL,配制成1000 mg/L的标准溶液。

再根据需要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2. 样品处理:准确量取一定量的尿液样品,用超纯水稀释至适当浓度。

3. 色谱条件:- 流动相:乙腈-磷酸溶液(体积比85:15)- 流速:1.0 mL/min- 柱温:30℃- 检测波长:570 nm4. 上样:将处理好的样品和标准溶液分别注入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

5. 数据处理:将色谱工作站输出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以尿素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根据样品色谱峰的面积,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中尿素的含量。

3. 结果分析:比较样品测定值与实际值,计算相对误差。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尿素进行定量分析,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等优点。

2.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样品处理要准确,避免误差;- 流动相和样品溶液的pH值要控制好,以保证反应的完全进行;- 色谱条件的选择要合理,以提高分离效果。

七、结论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尿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等优点,可用于实际样品中尿素的检测。

谱尼测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乳和乳粉中的尿素含量

谱尼测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乳和乳粉中的尿素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乳和乳粉中的尿素含量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乳及乳粉中尿素的方法。

样品经乙醇水溶液提取后,在酸性条件下与9-羟基呫吨衍生反应,以乙腈和乙酸钠溶液做流动相,C18反相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λex213 nm和λem308 nm测定,外标法定量。

在0.1~10.0 µ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配方奶粉和液态奶中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4%~106%和83.4%~101%,RSD%分别为2.1%~5.7%和3.2%~4.9%。

在乳粉和液态奶中方法检出限分别为30 mg/kg和12 mg/kg。

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检验数据重现性好。

关键词:尿素;乳;乳粉,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9-羟基呫吨Determination of Urea in Milk and Milk Powder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SONG Wei, ZHANG Shu*, CHEN Xiao-xu, SONG Li, ZHAO Yong-biao, SONG Gui-xue(Pony Testing Co. Ltd., Beijing 100080, China)Abstract: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urea in milk and milk powder was developed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HPLC-FLD). Th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with a mixture of water and ethanol, the supernatant was derivatized with a solution of xanthydrol in acidic condition. The method used the C18 column and acetonitrile and sodium acetate solution as mobile phases. The derivatized product were separated and tested using fluorescence detection at λex 213 nm, λem 308 nm. The method showed a good linear correlation in the range of 0.1~10.0 µg/mL, R2>0.999. The spiked recoveries of urea in milk formula powder and liquid milk samples were in the range of 104~106% and 83.4~101% with RSD% 2.1~5.7% and 3.2~4.9%, respectively. The LODs in formula powder and liquid milk were 30 mg/kg and 12 mg/kg, respectively. The proposed method is rapid, sensitive, reliable and reproducible.Key words: urea; milk; milk powder,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luorescence detection, xanthydrol中图分类号:TS252.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尿素是在肝脏和肾脏中由蛋白质代谢产物形成的小分子有机物。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白酒中尿素含量方法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白酒中尿素含量方法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白酒中尿素含量方法研究DOI :10.13746/j.njkj.20144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3110133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2BAK17B11);质检公益项目(编号:201210104)。

收稿日期:2014-09-30作者简介:申世刚(1964-),男,河北阜城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化学反应动力学方向研究,E -mail :**************.cn 。

优先数字出版时间:2015-01-21;地址:/kcms/detail/52.1051.ts.20150121.1548.007.html 。

申世刚1,李国辉1,2,钟其顶2,王道兵2,崔战友2,高红波2,熊正河2(1.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分析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药物化学与分子诊断”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2; 2.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北京100015)摘要: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器准确、快速测定白酒中微量尿素的方法。

白酒样品经9-羟基吨在酸性、避光条件下衍生30min 后,直接进样分析。

采用C 18色谱柱分析,流动相为乙腈和0.02mol/L 乙酸钠溶液(pH7.2),检测器波长为λex=213nm ,λem=308nm 。

方法在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 2=0.9999;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21mg/L 和0.071mg/L ;平均回收率及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RSD )分别为97.71%和3.6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63%和1.98%。

该方法方便快速,精度高、分离度好,适合于白酒中微量尿素的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尿素;白酒;9-羟基吨;衍生化中图分类号:TS262.3;TS261.7;O657.72;O6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286(2015)03-0111-04Measurement of Urea Content in Baijiu(Liquor)by HPLC-FLDSHEN Shigang 1,LI Guohui 1,2,ZHONG Qiding 2,WANG Daobing 2,CUI Zhanyou 2,GAO Hongbo 2and XIONG Zhenghe 2(1.Key Lab of Analytical Science of Hebei Province,Key Lab of Medical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Diagnosis,College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2.China National Institute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Beijing 100015,China )Abstract :A rapid,sensitive,reproducible and inexpensive metho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urea content in Baijiu(liquor)had been developed by HPLC-FLD.Liquor samples were derivated with 9-xanthydrol in acidic photophobic conditions,30min later,direct sample injection analysis was done.C 18column was used and the mobile phase were acetonitrile and 0.02mol/L sodium acetate solution (pH 7.2).The λex and λem of flu-orescence detector were 213nm and 308nm respectively.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is method was above 0.9998,the limits of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were 0.021mg/L and 0.071mg/L respectively,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both the in-day and inter-day precision were 1.63%and 1.98%,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and the average RSD were 97.71%and 3.61%respectively.Such method was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urea in Baijiu(liquor).Key words :HPLC-FLD;urea;Baijiu(liquor);9-xanthydrol;derivatization研究表明,饮料酒及其他发酵食品中含有被国际癌症机构认定为2A 类致癌物质的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 ,EC)[1-3]。

实验十三血清尿素的测定(二乙酰一肟法)

实验十三血清尿素的测定(二乙酰一肟法)

实验十七 血清尿素的测定(二乙酰一肟法)【目的】1. 掌握血清尿素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 了解尿素测定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原理】尿素(urea )在强酸、加热的条件下,与二乙酰缩合生成红色的二嗪化合物(Fearon 反应),其颜色深浅与尿素含量成正比。

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液在540nm 处比色,求得尿素含量。

由于二乙酰不稳定,一般由二乙酰一肟与强酸作用产生。

其反应式如下:CH 3C CCH 3O O +H 2OH +CH 3CCCH 3O N OH +NH 2OH二乙酰一肟二乙酰羟胺CH 3CCCH 3O O 二乙酰+C ON H 2NH 2尿素H +CH 3C C CH 3N N C O+H 2O2二嗪衍生物【器材】试管、试管架、微量加样器及吸量管、沸水浴、分光光度计。

【试剂】 1.酸性试剂在三角烧瓶中加去离子水约100ml ,然后缓慢加入浓硫酸44ml 、85%磷酸66ml ,冷至室温,加入氨基硫脲50mg 及硫酸镉(CdSO4·8H 2O)2g ,溶解后移入1L 容量瓶中,加去离子水至1L 。

置棕色瓶中,4℃可保存半年。

2.二乙酰一肟溶液称二乙酰一肟20g 溶于去离子水中并定容至1L 。

置棕色瓶中,4℃可保存半年。

3.尿素标准贮存液(100mmol/L)精确称取于60~65℃干燥恒重的尿素(MW 为 60.06)0.6g ,溶解于无氨去离子水,并定容至100ml ,加0.1g 叠氮钠防腐,4℃可保存6个月。

4.尿素标准应用液(5mmol/L)取5ml上述贮存液用无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ml。

【操作】取试管3支,按下表操作:表3-19 血清尿素测定加入物 (ml) 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血清--0.02尿素标准应用液-0.02 -去离子水0.02 --二乙酰一肟溶液0.5 0.5 0.5酸性试剂 5.0 5.0 5.0混匀,置沸水浴加热 12分钟,取出置冷水中冷却 5分钟,以空白管调零,在 540nm 波长处读取各管吸光度。

二氯荧光素化学发光分析

二氯荧光素化学发光分析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a review and a research section. The review includes the application of dichlorofluorescein in the fluorescent analysis to determine many metal ions and as a sensitizer reagent or energy transfer reagent in some CL assay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luminescence systems in the recent year.
摘要
The research gave a presentation of the PCL behaviors of drugs and inorganic cation in NCS-dichlorofluorescein, NBS-dichlorofluorescein system. Chemiluminescence mechanisms were investigated detailedly. Feasibility to use the phenomenon to the analysis of these medicines and inorganic cation was evaluated and the correlative analytical parameters were also given. The flow-injection PCL analytical method of loperamide hydrochloride, pentoxyverine citrate and ammonia was established.

仪器分析_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仪器分析_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仪器分析_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可用以下哪种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随机误差?()答案: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2.用发射光谱法测定某材料中的 Cu 元素时,得铜的某谱线的黑度值为 S(Cu) =612,而铁的某谱线的黑度值 S(Fe) = 609,此时谱线反衬度是 2.0,由此可知该分析线对的强度比是()。

答案:31.63.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 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答案:基体效应4.下列结构中能产生荧光的物质是()。

答案:苯酚5.以下四种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和R吸收带的是()。

答案:苯甲醛6.在色谱流出曲线上,相邻两峰间的距离决定于( )。

答案:两组分分配系数7.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甜菜萃取液中痕量的含氯农药宜采用下列哪种检测器?( )答案:电子捕获检测器8.pH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答案: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9.常温常压下,试液中二价响应离子的活度增加一倍时,该离子电极电位变化的理论值是( )mV。

答案:12.810.在下列极谱分析操作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答案:搅拌11.可用以下哪种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系统误差?()答案:对照试验校准仪器空白试验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会产生随机误差。

误差反映了测试结果的精密度。

13.硫酸奎宁溶液分别用320nm和350nm波长的光激发,所得的荧光光谱()。

答案:形状相同荧光强度不同14.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线对( )。

答案:激发电位要相近波长应接近15.对于原子吸收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光源是空心阴极灯光源必须是锐线光源16.以下四种气体可以吸收红外光的是()。

答案:17.丙酮能吸收280nm,187nm,和154nm的紫外光,其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的类型有()。

答案:σ→σ*π→π*n→π*18.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可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豆芽中尿素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豆芽中尿素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豆芽中尿素含量宋薇;宋桂雪;李荣斌;陈晓旭;赵永彪【摘要】A method of urea contents in soybean sprouts tested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luorescence detection was developed. Samples were extracted using ethanol, derivatized with acidic xanthydrol solution and separated with RP C18 column, the mobile phases were acetonitrile and 0.02 mol/L sodium acetate solution, performed with gradient elution and determined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atλex 213 nm andλem 308 nm. The results showed there was a goo d linear correlationfor peak areas and urea contents in the range of 1.0 mg/L-50 mg/L;the r2 was greater than 0.999. The limit of detection (S/N=3) was 0.5mg/kg.When spiked with 5, 25 and 50 mg/kg, the spiked recoveries were 98.5%-106%, respectively, RSD%was less than 4%. Urea contents of lab germinated soybean sprouts, green food labeled and bulk soybean sprouts purchased in market were in the range of 3.5-14.1 (n=6), 5.7-10.4 (n=4)and 7.6-148 (n=35) mg/kg, respectively. It is a simple accurate, sensitive and highly specific method with good reproducibility.%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豆芽中尿素的方法。

NBS-荧光素-CTAC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尿素的含量

NBS-荧光素-CTAC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尿素的含量

NBS-荧光素-CTAC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尿素的含量方卢秋;杨季冬;李晓燕;江虹;吴兴发;胡武洪【期刊名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4(027)003【摘要】报道了NBS-荧光素-CTAC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尿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在碱性条件下,荧光素作为能量转移剂,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氧化尿素产生化学发光,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对该体系具有强烈的增敏作用.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的各种因素,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化学发光信号与尿素的质量体积浓度在9×10-9~1×10-4 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为4.6%(5×10-8 g/mL,n=11),检出限(3σ)为3.0×10-9 g/mL.本法已经成功地运用于人体尿液中尿素含量的测定.【总页数】4页(P288-291)【作者】方卢秋;杨季冬;李晓燕;江虹;吴兴发;胡武洪【作者单位】涪陵师范学院,化学系,重庆,涪陵,408003;涪陵师范学院,化学系,重庆,涪陵,408003;彭水县高谷镇中心医院,重庆,彭水,409602;涪陵师范学院,化学系,重庆,涪陵,408003;涪陵师范学院,化学系,重庆,涪陵,408003;涪陵师范学院,化学系,重庆,涪陵,408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75【相关文献】1.NBS-荧光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叶青双 [J], 游居东;蔡锦;何德勇;刘丽君2.NBS-荧光素体系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苯乙双胍 [J], 方卢秋;李晓燕;杨季冬3.NBS-钙黄绿素体系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醋酸泼尼松 [J], 马艳;乔爽;刘雯汶;陈淑贞;曹伟4.NBS-荧光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叶青双 [J], 游居东;蔡锦;何德勇;刘丽君5.N-溴代丁二酰亚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二氯荧光素体系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尿素中缩二脲含量 [J], 方卢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NBS-荧光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叶青双

NBS-荧光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叶青双

NBS-荧光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叶青双游居东;蔡锦;何德勇;刘丽君【期刊名称】《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31)001【摘要】在0.5 mol/L NaOH碱性溶液中,荧光素接受NBS(N-溴代琥珀酰亚胺)氧化叶青双产生的能量而发生化学发光,其发光强度和一定范围内的叶青双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叶青双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详细研究了该反应的特性和影响因素,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体系对叶青双的检出限为2×10-9 mol/L,其线性范围为5×10-9~5×10-6mol/L,对2×10-7mol/L的叶青双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度为3.66%.此法为检测各种食品中叶青双的含量提供了实验依据.【总页数】3页(P45-47)【作者】游居东;蔡锦;何德勇;刘丽君【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吉安,343009;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吉安,343009;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吉安,343009;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吉安,343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4【相关文献】1.NBSM-荧光素体系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 [J], 方卢秋2.NBS-荧光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叶青双 [J], 游居东;蔡锦;何德勇;刘丽君3.NBS-荧光素体系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苯乙双胍 [J], 方卢秋;李晓燕;杨季冬4.NBS-曙红Y体系-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盐酸二甲双胍 [J], 贾风燕;鞠平;王雪荣;王荣;刘振波;刘永明5.NBS-荧光素-CTAC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尿素的含量 [J], 方卢秋;杨季冬;李晓燕;江虹;吴兴发;胡武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尿素含量实验报告

血清尿素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清尿素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 了解二乙酰-肟法在血清尿素测定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尿素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血清尿素含量是反映肾功能和蛋白质代谢状况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采用二乙酰-肟法测定血清尿素含量,该方法原理为:在强酸条件下,二乙酰与尿素缩合成红色的4,5-二甲基-2-氧咪唑化合物,颜色深浅与尿素含量成正比。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二乙酰、浓硫酸、盐酸、尿素标准品、血清样品等。

2.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移液器、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等。

四、实验方法1. 标准曲线绘制(1)准确称取尿素标准品,用去离子水配制成浓度为0.1mg/ml的标准储备液。

(2)取不同体积的标准储备液,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二乙酰和浓硫酸,混匀,于60℃水浴中反应10分钟。

(3)取出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用盐酸调pH至5.0。

(4)在540nm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5)以尿素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血清尿素含量测定(1)取血清样品,用去离子水稀释至一定浓度。

(2)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方法,测定稀释后血清样品的吸光度。

(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清尿素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 = 0.0127x + 0.0125(R²=0.9987),其中y为吸光度,x为尿素浓度。

2. 血清尿素含量测定测定某血清样品的吸光度为0.685,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得到尿素浓度为:0.685 = 0.0127x + 0.0125,解得x ≈ 50.2mg/dl。

因此,该血清样品的尿素含量为50.2mg/dl。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二乙酰-肟法测定血清尿素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二乙酰、浓硫酸等试剂的腐蚀性,佩戴防护用品。

3. 实验结果受血清样品、试剂质量、操作技巧等因素影响,应尽量减少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尿液和血清尿素氮的测定,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尤其 是尿毒症的诊断有特殊价值,其增高程度与病情的严 重性成正比,对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估价有重要作用。
• 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尿素测定方法,在药物分析、 临床治疗、医学诊断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 化学发光分析(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就是 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发光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 是近3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灵敏度的痕量 分析方法。在痕量分析、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及临床 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生物化学发光图
2.化学发光分析的基本原理 化学发光是吸收化学反应过程产生的化学能,使反应产 物分子或者其它物质分子被激发而发射的光辐射。 任何一个化学发光反应都应包括化学激发和发光两个步 骤,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化学反应必须提供足够的激发能,激发能主要来源
间接发光是被测物A或B,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初始激发态 产物C* , C* 不直接发光,而是将其能量转移给F,使F 跃迁回基态,产生发光。
A + B C* + D C* + F F* + E F* F + h 式中C*为能量给予体,而F为能量接受体 3.2 气相化学发光、液相和固相化学发光 按反应体系的状态分类,如化学发光反应在气相中进行 称为气相化学发光;在液相或固相中进行称为液相或固 相化学发光;在两个不同相中进行则称为异相化学发光。 (1)气相化学发光 主O3、要N有O、O3、SON2、O、H2SS的、化CO学、发NO光2等反。应,可用于监测空气中的 (2)液相化学发光 用于此类化学发光分析的发光物质有鲁米诺、光泽精等。
一、概述
• 1.化学发光及化学发光分析
• 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又称为冷光(Cold Light),是在没有任何光、热或电场等激发的情况下, 由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光辐射。
• 生命系统中的化学发光,称为生物发光 (Bioluminescence),它不依赖于有机体对光的吸收, 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化学发光。
• 根据测定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
• 1)直接测定 CL分析法;
• 2)偶合反应CL分析法(通过反应的偶合,测定体 系中某一组份);
• 3)时间分辨CL分析法(即利用多组份对同一化学 发光反应影响的时间差实现多组份测定);
• 4)酶免疫CL分析法等。
4. 化学发光的测量装置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测量仪器主要包括 样品室、光检测器、 放大器和信号输出装置。
《仪器分析》学生实验课件
NBS-荧光素-CTAC化学发光体系 测定尿素的含量
• 2010年秋期
目录
• 一、概述 • 二.实验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 三、实验原理 • 1.实验装置示意图 • 2.化学发光原理 • 四、仪器药品 • 1.主要仪器 • 2.主要药品及储备液配制 • 五、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 1.实验的主要内容 • 2.实验操作步骤 • 六、数据处理 • 七、思考题
于反应焓。 (2)要有有利的化学反应历程,使化学反应的能量至少
能被一种物质所接受并生成激发态。 (3)激发态能释放光子或能够转移它的能量给另一个分
子,而使该分子激发,然后以辐射光子的形式回到基态。 化 定 子学 于 的发生发光成射反激效应 发 率效 态em率 产。物定cl分,义子又为的称:化化学学激发发光效的率总量ce子和产激率发,态决分
化学发光反应在样品室中进行,样品和试剂混合的方式 有不连续取样体系,加样是间歇的。将试剂先加到光电 倍增管前面的反应池内,然后用进样器加入分析物。
另一种方法是连续流动体系,反应试剂和分析物是定时 在样品池中汇合反应,且在载流推动下向前移动,被检 测的光信号只是整个发光动力学曲线的一部分,以峰高 进行定量测量。
cl =发射光子的分子数/参加反应的分子数 = ce•em
3.化学发光反应的类型 3.1 直接化学发光和间接化学发光
直接发光是被测物作为反应物直接参加化学发光 反应,生成电子激发态产物分子,此初始激发态 能辐射光子。
A + B C* + D
C* C + h
式中A或B是被测物,通过反应生成电子激发态产 物C* ,当C* 跃迁回基态时,辐射光子。
3.3 化学发光、生物化学发光和电致化学发光 分析法
根据供能反应的特点,可将化学发光分析法分 为:
1)普通化学发光分析法(供能反应为一般化学 反应;简称CL);
2)生物化学发光分析法(供能反应为生物化学 反应;简称BCL);
3)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法(供能反应为电化学反 应,简称ECL)等。
• 3.4 直接测定、偶合反应、时间分辩和酶免疫化 学发光分析法
•按照进样方式,可将化学发光分析仪分为分离取样式和 流动注射式两类。
BPCL型微弱发光测量仪
IFFM-D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仪
5.流动注射分析介绍
• 流动注射分析是70年代中期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溶 液自动在线处理及测定的现代分析技术。
• 流动注射分析方法主要有: •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 • 流动注射原子光谱法、 • 流动注射电化学分析法、 • 流动注射酶分析法、 • 流动注射荧光及化学发光法、 • 流动注射免疫分析法、 • 流动注射在线分离浓集、在线消解等操作方法和技术。
• 仪器集成了高精度双蠕动泵数控宽调速流动注 射进样系统,多功能超微弱化学发光检测器及 功能强大的化学发光检测与数据采集及化学分 析动力学谱图分析软件。
• 可进行静态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流动注射化学 发光等分析。
性利尿药。
• 临床用于脑水肿、颅内压增高、青光眼,烧伤、创伤 和术后的尿少症,外用可治疗某些皮肤病。
流动注射法具有以下优点
• ①测量在动态条件下进行,反应条件和分析 操作能自动保持一致,结果重现性好;
• ②耗样量少、分析速度快,特别适合于大批 量样品分析;
• ③不仅易于实现连续自动分析,且可方便地 用于比色、离子电极、原子吸收分析。
6.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仪简介
• IFFM-E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仪是国内最 早推出的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分析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