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史名词解释一览表

合集下载

元明清文学名词解释

元明清文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说话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

诸宫调:是金元时期流行的一种说唱文学,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个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其间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有任务、情节的长篇故事,因而称为诸宫调。

旦本:元杂剧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

末本:元杂剧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 。

楔子:楔子是正式演出前的序幕,如在中间则相当于过场戏。

小令:小令;又名叶儿,即独立的只曲,相当于一首诗,一阙词。

套曲:又称套数,是将同一宫调的多支曲按照一定的次序联缀起来。

它必须具备三条件:一是同一宫调的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二是须一韵到底;三是一般都有尾声,这是区别小令与套曲的最明显的标志。

南戏:元代南方流行的以南曲为唱腔的戏剧,又称“戏文”、“南词”。

产生于两宋之际的东南沿海,其首先在温州地区发展起来,故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其曲调是由当地的音乐和中原传统音乐结合而成,用江浙方言演唱,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因流传于不同地区而具有各种方言的南戏。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被收入《永乐大典》里的早期南戏《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三种。

《酸甜乐府》:散曲作家贯云石(号酸斋)和徐再思(号甜斋)的作品合辑。

南戏中兴之祖:《琵琶记》是南戏完全成熟的标志,也是南戏振兴的标志之一,它的时代比“四大传奇”稍后,但影响远远大于“四大传奇”,故被称为“南戏中兴之祖”。

南戏自诞生以后,虽然也在不断成长,但由于它基本上是民间的创作,长期处在比较粗陋的阶段。

入元以后,杂剧南下,南戏没有实力与之抗衡,发展收到压抑。

高明是第一个进士出身的有深厚文学修养的文人参与南戏创作。

他写的《琵琶记》也确实不同凡响,“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令文人学士对古老的南戏刮目相看,纷纷加入创作的行列。

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四大南戏。

元明清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元明清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散曲:散曲是金元时期流行乐曲的曲词,元人称为“乐府”或“新乐府”。

是一种新兴诗体。

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

它是相对剧曲而言的。

旧称有科白、有故事情节、装扮起来演唱的为剧曲,清唱的为散曲。

特点是:趋俗性,好写隐逸,谐谑调笑。

2、“元曲四大家”:指元代文坛上为人推崇的四位元曲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关汉卿的代表作为《窦娥冤》,马致远的代表作为《汉宫秋》,白朴的代表作为《梧桐雨》,郑光祖的代表作为《倩女离魂》。

3.南戏:与北曲杂剧相对而言,是南曲戏文的简称,特指宋元时期南方地区流行的戏曲形式,又叫戏文、南词等。

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元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

内容多以家庭为主,曲调轻柔婉转,体制上较为自由,表演不拘一恪。

因其最早产生于浙江温州,故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

有“四大南戏”、《琵琶记》等优秀作品。

4、“四大南戏”: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也是民间长期流传的作品。

又称“四大传奇”。

分别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又显示出文人对南戏写作的渗透,提高了南戏在戏坛上的地位。

5、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形式。

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情节繁复、内容通俗、语言晓畅、文备众体、模拟说话艺术等。

章回体小说是从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保存了话本的某些特点,如开头的开场诗和结尾的散场诗,但有所发展,艺术上更加成熟。

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6、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

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

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7、玉茗堂四梦:汤显祖的四部传奇。

《紫钗记》(由早年所写《紫箫记》改作),《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

元明清文学名词解释(3)

元明清文学名词解释(3)

元明清文学名词解释(3)元明清文学名词解释汇总虞山诗派:清初常熟地区受钱谦益影响产生的以冯班为代表人物的诗歌流派。

清初散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

桐城派:清康熙年间桐城人方苞开创的、清代最大的散文派别。

一人永占:明末清初李玉所作《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四个传奇剧本各取首一字的合称。

阳湖派:嘉庆年间,阳湖人恽敬、武进人张惠言接受了桐城派的影响,对桐油城派作了一些修正,一是主张古文应兼骈文之长,骈散结合,使文章更有气势;二是不专主孔孟程朱,亦兼治诸子百家,故其文章更有词采。

二人与同里的祝百十、李兆洛、董士锡、陆继格等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形成一个文学流派。

由于武进原属阳湖,故称为阳湖派,学界一般认为阳湖派是桐城派的一个分支。

神韵说: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主张。

为清初王士禛所倡导。

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几达百年之久。

根本特点是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格调说:清中叶宗唐派沈德潜创立。

首先是提倡温柔敦厚的正统诗教说,要求诗歌为封建统治服务;其次是讲求诗法,强调诗歌的格调和声律,藉以矫正神韵派的虚无飘渺;三是重视诗歌的立意,强调诗人自身的修养,认为“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肌理说:清中叶宋诗派翁方刚创立。

所谓“肌“,指文章的形式。

“理”指文章的思想内容。

首先,主张“义理”与“文词”相结合,说“义理之理,即文理之理,即肌理之理”。

其次,“义理”看作学问,认为诗歌创作要以学问为根底。

性灵派:清中叶诗人袁枚标举性灵说,与沈德潜、翁方纲的格调说和肌理说相抗衡,形成了性灵派。

性灵说认为诗重性情,强调表现真我、真性情,创作重灵机和真趣。

阳羡词派:清初以陈维崧为首的词派。

尚悲慨健举,萧骚戚怨。

陈维崧在唐宋之后异军突起,成为清词的一面旗帜,在宜兴(古属阳羡)聚集了一批词作家,如万树、蒋景祁、史唯园、陈岳维等,他们的创作风格也大体与陈维崧相似,以豪放为主,从而形成一个阳羡词派。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 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 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元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剧形式,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

包括曲词、宾白、科介。

主要特点是: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折里用同一宫调;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在表演上由正旦或正末一人主唱。

角色有旦、末、净。

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梧桐雨》等。

2.散曲: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体制。

小令又叫“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有单片支曲或联章体。

套数又称套曲,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缀而成,各曲压同一部韵,结尾部分有“尾声”。

散曲句式灵活,语言口语化、散文化,具有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3.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指在明代《永乐大典》中收录的三种宋元戏文。

《张协状元》写书生张协中举后婚变负心的故事,《宦门子弟错立身》歌颂豪门出身的士子与江湖艺人之间的坚贞爱情,《小孙屠》写孙必贵为兄复仇的故事。

这三种戏文基本保持了宋元南戏的旧貌,简素无华,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当然,从三种戏文前后的发展中,也多少显示了杂剧对南戏的影响,比如曲辞的逐渐诗化雅化。

4.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剧作《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的合称。

因作家是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梦境来展开故事情节,故此得名;或以作者书斋名合称“玉茗堂四梦”。

《紫钗记》和《牡丹亭》是儿女风情戏,《南柯记》、《邯郸记》是政治问题戏。

前者寄寓作者对人生的期望和肯定,后者表现了对整个生存环境无可救药的痛心疾首。

其中《牡丹亭》成就最大,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5.汤沈之争:指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与沈璟围绕“曲律”的争论。

汤显祖注重“意”、“趣”、“神”、“色”,要求格律要服从文辞,服从内容;沈璟则注重严守音律,认为文辞、内容要服从格律。

汤显祖是从文学对社会的功用角度出发.提出重立意、才情,而沈璟则致力于戏曲艺术内部规律的探讨。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名词解释)

一、填空:1、元曲四大家及主要作品: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2、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3、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谢桢、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4、明前期三大诗文家:宋濂、刘基、高启5、元诗四大家:虞集—汉廷老吏、杨载—百战健儿、范梈—唐临晋贴、揭傒斯—美女簪花6、徐渭的《四声猿》:《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翠乡梦》7、四大传奇:《金瓶梅》、《西游记》、《三国演义》、《西游记》8、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又称“玉茗堂四梦”9、李玉的“一人永占”:《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10、被誉为清代传奇的“双璧”:孔尚任的《桃花扇》与洪昇的《长生殿》齐名11、散曲的体制: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12、《金瓶梅》:又叫《金瓶梅词话》。

是我国第一部以家庭日常生活为素材的世情小说,也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章回小说。

13、《三国志演义》: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的开山之作;《水浒传》:最早成熟起来的章回小说之一,英雄传奇小说—(《说岳全传》、《杨家将演义》)的开创者与代表作;《西游记》:中国第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神魔小说,是神怪小说—(《封神演义》)的开端。

二、名词解释:1、南戏:是我国南曲戏文的简称,是由南方的语言、南方的歌曲所构成的民间戏曲,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在宋光宗时就已出现。

南戏形式的最后定型大约在元末明初,到明代,人们就把它成为传奇戏。

2、台阁体:从成祖到英宗期间,以杨荣、杨士奇、杨溥为代表的作家,因他们都曾入阁,诗文风格近似,政坛地位又高,足以带动一朝文风,故形成流派,号“台阁体”。

3、“竟陵派”:钟惺、谭元春,文学主张既纠七子之弊,亦纠公安之失。

元明清文学史复习资料精华版(DOC)

元明清文学史复习资料精华版(DOC)

一、名词解释:1、“三言”:是冯梦龙编篡整理的三部拟话本小说集的总称,它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每集各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

它是以普通市民及其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具有雅俗共赏性质的新型通俗小说形态,是明代拟话本小说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之一。

2、“二拍”:是凌濛初编撰的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各收拟话本小说四十篇,除一篇重复,一篇为杂剧外,实有七十八篇。

它在内容上更有时代气息和作家个人特色,在艺术上也更具有统一的剧作个性,它是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定型的标志,也是明代拟话本小说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之一。

3、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四部剧作的合称。

因作家是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梦境来展开故事情节,故此得名;或以其书斋名合称“玉茗堂四梦”。

在这“四梦”中,又以《牡丹亭》和《邯郸记》的成就最高。

正是凭借这“四梦”,汤显祖确立了自己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不朽地位。

4、前七子:出现于明弘治、正德年间,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反对台阁休诗风中起过重要作用,但也将文学创作引向了拟古主义的道路。

5、后七子: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

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

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因在前七子之后,故称后七子;又有"嘉靖七子"之名。

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较前七子更绝对。

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6、茶陵诗派:从明成化到弘治年间,台阁体诗文创作趋向衰落与消退,这一时期对文坛有着重要影响的则是茶陵诗派。

茶陵派以李东阳为主。

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

(元明清)古代文学 名词解释

(元明清)古代文学 名词解释

元明清——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说话: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

“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合生。

*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

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原只是师徒相传的“说话”的书面“记录”,并非让人看的书面著述。

它原为口头文学,所以是口语体,且口气是针对听众的;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小说话本,多已经过下层文人加工润色,已是可供阅读的话本小说了。

*宋杂剧:唐代已有“杂剧”之名,是歌舞小戏、参军戏的通称。

宋代开始广泛采用这个名称,包括化装人物以演述故事之类的各种戏剧性表演,因此又叫“杂戏”,但主要用以指称滑稽戏。

其特点就是“全用故事,务在滑稽”。

*元散曲:是金元时期流行乐曲的曲词,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是一种新兴诗体。

它是相对剧曲而言的。

旧称有科白、有故事情节、装扮起来演唱的为剧曲,清唱的为散曲,是词的通俗唱法。

包括小令与套数,特点是趋俗性,重情,好写隐逸,谐謔调笑。

(或):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

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联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

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恃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元杂剧: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折是音乐单位,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四折也就是四大套曲子,可选用四种不同的宫调。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名词解释元代名词解释1.关王关汉卿与王实甫的并称,二人好比诗坛李杜、文苑韩柳,都是元代前期杂剧作家,又都是剧坛的领袖人物,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语言艺术大师,他们都来自社会下层,对百姓的疾苦有真切的体会,注重写社会底层妇女的悲惨命运,同属于元杂剧作家群中的大都作家群。

二者又有所不同,关汉卿是从元代现实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一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战斗姿态出现去解决社会问题,剧作题材广泛,整体具有阳刚之美,代表作《窦娥冤》;而王实甫却是从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通过诗情画意的爱情喜剧来提出整个封建社会带普遍意义的问题的,以爱情为主要题材,风格尽显阴柔之美,代表作《西厢记》。

2.话本宋元流行一种民间伎艺“说话”这种讲唱文学的兴盛,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的发展影响极大。

话本小说就是由“说话”衍生而来的。

①话本小说是经过文人编撰整理的小说话本,是“说话人”说话所依据的底本。

今存的《清平山堂话本》、《古今小说》、《醒世恒言》等白话短篇小说集中。

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早的白话小说。

②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有:“烟粉类”“灵怪类”“传奇类”“公案类”,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具有浓郁的世俗生活气息。

③宋元话本小说在体制形式、叙述方式、语文体(白话进行演讲)等方面形成了很明显的特色。

3.元曲四大家指著名元杂剧作家,包括前期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后期元杂剧作家郑光祖。

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周德清在其《中原音韵》一书中将他们并列,称为"关、郑、白、马”后又称之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品: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4.拷红王实甫《西厢记》中的桥段,讲述红娘送莺莺到张生的书房幽会,被崔夫人发现,唤来红娘进行拷问,责怪她玷辱了相府的名声。

面对老夫人的咄咄逼人、棍棒淫威,她微言大义,指责老夫人的无信无义,用老夫人标榜的孔孟之道进行反击,“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整套说辞,滴水不漏,老夫人也只好妥协。

古代文学史(明清文学)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史(明清文学)名词解释

明清文学史部分名词解释1、台阁体:出现于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主要人物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博,官至大学士,同时期大多数高级官僚的创作都可以归属这一流派。

其形式以诗歌为主,散文也可以包容在内。

2、八股文:八股文就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艺、制义、时艺、时文、八比文。

其体源于宋元的经义,而成于明成化以后至清光绪末年始废。

3、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中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的文学群体。

前七子皆为弘治间进士,属少年新进,以才气自负。

其文学主张为①对宋代诗文及理学痛打抨击②倡导文学应表达真情实感,称赞民间歌谣③主张遵循古人诗文法度格调,追求所谓“高格”。

④在诗歌方面,主张古体以汉魏为楷模;近体则以诗歌为榜样;在散文方面推崇秦汉。

4、后七子:指前七子之后,在嘉靖、万历年间出现的一个文学群体,他们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领袖,包括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七人。

主张:在学古的过程中特别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进一步结合才思来谈格调,重视“法”准则,重视作家的思想感情在创作中的主导作用。

但过分注重对古体的揣度模拟。

5、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间的文学复古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

在创作主张上强调文以明道,提倡直抒胸臆,反对模拟、剽窃。

但其真正推崇的是宋代理学而非文学。

6、吴江派:明代戏曲文学流派。

其领袖人物是吴江人沈璟,沈璟戏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要求作曲“合律依腔”,语言“僻好本色”。

10、公安派:在晚明文学领域,公安派是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学派别,主要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中袁宏道的影响尤为突出,是公安派的首要人物。

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人称公安派。

提倡诗文创作的“性灵说”,反对拟古蹈袭,在创作上注重有感而发,直抒胸臆。

11、性灵说:清朝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主要成就为诗歌,七律和七绝尤佳。

名词解释(元明清)

名词解释(元明清)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元明清)1.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四位元曲作家在元曲创作中地位最为突出,故称。

2.元杂剧: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楔子:元杂剧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独立段落,篇幅短小。

一般放在剧首,有时也用在两折之间,衔接剧情,类似现代戏曲中的过场戏。

3.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同,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和少数民族的乐曲,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金元时在北方流行,故散曲又称北曲。

它包括小令、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散曲: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

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其产生于民间的俗谣俚曲,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4.带过曲:元曲制作中,用两三个同一宫调的小令连缀在一起以表达一个共同的内容,这种格式成为“带过曲”。

它是同一宫调的曲牌带过另一个曲牌。

它主要是补充词意表达上的不足。

它往往形成习惯性的兼带关系。

带过曲之间通常空一格。

它是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一种特殊体式。

5. 小令:小令又称"叶儿",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每首各自为韵。

小令有以下四种:寻常小令、摘调小令、带过曲、集曲。

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此外,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它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领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

6. 套曲:套曲也称"套数"、"散套",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

由同宫调的三支以上只曲组成,也可"借宫",一般套末应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底。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7.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

元明清文学名词解释

元明清文学名词解释

元明清文学名词解释宋濂;浙东学派的理学传人。

主张宗经明道,主张“文所以载道也”,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

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有燉;号诚斋,又号锦窠老人、全阳道人、老狂生、全阳子。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的长子。

袭封周王,死后谥宪,世称周宪王。

朱有燉杂剧的曲词,清朗俊爽,是文采与本色的结合。

宾白则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

代表作名士剧,如《踏雪寻梅》等水浒剧《豹子和尚自还俗》等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的诗文创作流派。

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

他们反对当时流行的台阁体诗文,自觉肩负改造文风的历史使命,以复古求革新,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旨在拯救萎靡不振的诗风,从而掀起了一场文学复古运动。

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都有现实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复古,文学的创造性显得不足,给文坛带来新的流弊。

公安派;明代后期以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三人为代表的诗文创作流派,因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

他们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提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的文学发展观,主张“性灵说”,要求作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能直抒胸臆,不事雕琢。

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开拓了我国小品文的新领域。

后七子;明嘉靖、隆庆年间的诗文创作流派。

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因在前七子之后,故称后七子。

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以汉魏、盛唐的诗文创作为楷模,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后七子的创作总体上不脱对前人的模拟,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些人后来表现出某种重视独创和性灵的倾向。

唐宋派;明嘉靖年间的诗文创作流派。

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为代表,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提倡学习唐宋文,主张文章要直写胸臆,具有自己的本色面目。

为宣传文学主张,茅坤还编纂了《唐宋八大家文钞》,进一步肯定和提倡唐宋文,其书盛行海内,影响深远。

元明清文学史最全名词解释一览表

元明清文学史最全名词解释一览表

元明清文学史最全名词解释一览表一、戏曲部1.杂剧: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早的戏曲种类。

以其发展衍变地域和时期的不同,又可分为宋杂剧、金院本和元杂剧。

元杂剧一般采取一本四折形式,有宾白、唱词、科介三部分组成。

角色分旦、末、净、杂四类。

2、南戏: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

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

南戏在体制上较元杂剧自由。

3、四声猿:是徐渭的杂剧作品。

《四声猿》,包括四部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被誉为“明曲第一”。

王骥德《曲律》称《四声猿》为“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4、四大南戏:元末明初出现的著名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被称为“四大传奇”,简称荆、刘、拜、杀。

5、副末开场:副末不但扮演剧中人物,而且充当戏剧“报幕人”和“画外音”的角色。

开演前副末上场介绍剧情大意并且在场与场之间穿插解说词,副末开场是南戏的格式特点。

如《琵琶记》第一出。

6、传奇:明清时以演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

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也吸收元杂剧的优点。

但情节处理更为紧凑,人物刻画更为细腻,脚色分工更为细致,音乐上采用宫调区分曲牌,兼唱北曲或南北合套。

明中叶到清中叶最为盛行。

7.昆腔:元代后期,南戏流经江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音和音乐相结合,经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歌唱和改进,至明初遂有昆山腔之称。

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间,魏良辅吸取海盐、弋阳等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从而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

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

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扩大了昆腔的影响。

万历末,昆腔传入北京,成为全国性剧种,称为“官腔”。

8.临川派:明代戏曲文学流派。

古代文学 元明清 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 元明清 名词解释

公安派: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

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

公安派的“性灵说”融合了鲜明的时代内容,它和李贽的“童心说”一脉相通,和“理”尖锐对立。

性灵说不仅明确肯定人的生活欲望,还特别强调表现个性,表现了晚明人的个性解放思想。

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茶陵派:明成化、正德年间的一个诗歌流派。

因该派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故名。

明成化之后,日见严重的社会弊病已与粉饰太平的台阁体不相容。

于是以李为首的一派起而振兴诗坛,以图荡涤台阁平正醇实的诗风。

他们主性情,反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并且重视诗歌的声调、节奏、法度、用字,要以不同的风格代替台阁体。

唐宋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有嘉靖年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

自前七子的李梦阳、何景明等倡言复古之后,散文创作以摹拟古人为事,不但缺乏思想,而且文字佶屈聱牙,流弊甚烈。

嘉靖初年,王慎中、唐顺之等人力矫前七子之弊,主张学习欧阳修、曾巩之文,一时影响颇大。

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等再次发起复古运动,茅坤、归有光继起与之相抗。

前后七子崇拜秦汉是模拟古人,唐宋派则既推尊三代两汉文章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发展。

唐宋派变学秦汉为学欧(阳修)曾(巩),易佶屈聱牙为文从字顺,是一个进步。

唐宋派还重视在散文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批评复古派一味抄袭模拟,主张文章要直写胸臆,具有自己的本色面目。

前后七子“前七子”,出现于明弘治、正德年间,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反对台阁体诗风中起过重要作用,但也将文学创作引向了拟古主义的道路。

针对理学提出“真诗乃在民间”的“主情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明清文学史名词解释一览表一、戏曲部1、杂剧: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早的戏曲种类。

以其发展衍变地域和时期的不同,又可分为宋杂剧、金院本和元杂剧。

元杂剧一般采取一本四折形式,有宾白、唱词、科介三部分组成。

角色分旦、末、净、杂四类。

2、四声猿:是徐渭的杂剧作品。

《四声猿》,包括四部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被誉为“明曲第一”。

王骥德《曲律》称《四声猿》为“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3、南戏: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

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

南戏在体制上较元杂剧自由。

4、四大南戏:元末明初出现的著名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被称为“四大传奇”,简称荆、刘、拜、杀。

5、楔子:元杂剧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独立段落。

篇幅短小。

一般放在剧首,有时也用在两折之间,衔接剧情,类似现代戏曲中的过场戏。

6、散曲:剧曲相对而言,与科白情节无关,可以独立存在的文体。

其特性有三点:一是他在语言方面,即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会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

二是在艺术表现方面,他比近体诗和词更多的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

三是散曲的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压,句中还可以衬字。

7、小令、套曲:小令又称"叶儿",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

套曲也称"套数"、"散套",由同宫调的三支以上只曲组成,也可"借宫",一般套末应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底。

散套有北套、南套、南北合套三种形式。

8、诸宫调: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流行的说唱体文学形式之一,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以说唱长篇故事,因此称为“诸宫调”或“诸般宫调”。

又因为它用琵琶等乐器伴奏,故又称“弹词”或“弦索”9、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四位元曲作家在元曲创作中地位最为突出,故称。

10、关汉卿:是元杂剧最优秀的代表作家。

他亲自参加戏剧演出实践,并以毕生精力从事杂剧创作,写出大量符合戏剧艺术特征的典范作品;不仅在一剧四折、一人主唱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而且在戏剧的布置结构、情节安排和语言运用方面意匠经营,在草创阶段为杂剧体制的完备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代表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现存18部。

11、“三桩誓愿”:出自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

窦娥被污入狱杀头,她原本不想和现实生活作对,可是黑暗的现实却逼得她爆发出反抗的火花。

她骂天骂地,并发出三桩奇异的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亢旱三年。

她要苍天证实她的清白无辜,她要借异常的事向人间发出强有力的警示。

12、“三不从”:出自元末高明所作的南戏《琵琶记》。

所谓“三不从”是说故事的主人公蔡伯喈为人忠孝,同赵五娘结婚后不想去应考,父亲不从;中状元后,曾拒绝牛承相招赘,牛承相不从;欲辞官,朝廷不从。

这让他成为“全忠全孝”的“三不从”,又是导致他一生悲剧的根源。

《琵琶记》的戏剧冲突,可以说都是围绕着“三不从”而展开的。

13、《赵氏孤儿》:元代纪君祥所作的一部历史剧。

其本事见于《左传》、《史记赵世家》,但两书所记差异较大。

本剧主要依据《史记》敷衍而成,但情节上作了较多改动。

故事大体上是:晋灵公无道,荼害百姓。

赵盾劝谏不听;奸臣屠岸贾残害赵盾全家。

赵媳庄姬公主避入宫中,产生一子,由赵门客程婴乔装救出。

屠岸贾闻公主产子,进宫搜孤不得,下令十日内若不献出婴儿,即将国中与孤儿同庚的婴儿均杀死。

程乃与公孙杵臼计议,程婴舍子,公孙舍身,救出孤儿。

后孤儿成人,魏绛回朝,怒打程婴。

程述真情,回府绘图,告知孤儿过去情景。

孤儿遂与魏绛等,计诛屠岸贾报仇。

《赵氏孤儿》显然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剧作。

剧本最后以除奸报仇结局,则鲜明地表达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观念,完成了复仇的主题。

14、昆腔:元代后期,南戏流经江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音和音乐相结合,经昆山音乐家顾坚2 / 51/8/2013的歌唱和改进,至明初遂有昆山腔之称。

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间,魏良辅吸取海盐、弋阳等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从而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

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

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扩大了昆腔的影响。

万历末,昆腔传入北京,成为全国性剧种,称为“官腔”。

15、传奇:明清时以演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

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也吸收元杂剧的优点。

但情节处理更为紧凑,人物刻画更为细腻,脚色分工更为细致,音乐上采用宫调区分曲牌,兼唱北曲或南北合套。

明中叶到清中叶最为盛行。

16、汤显祖:江西临川人。

汤显祖是明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

代表作有《牡丹亭》,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

发表了对戏剧创作的新见解。

他认为内容比形式更重要,不能单纯强调曲牌格律而削足适履,所谓“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辞俊音可用。

17、临川派:明代戏曲文学流派。

也称“玉茗堂派”。

其领袖人物是汤显祖。

因汤显祖的祖籍是临川,时人称他为汤临川,汤显祖的戏曲作品总名“玉茗堂四梦”,“临川派”和“玉茗堂派”因而得名。

汤显祖重视创作上发挥作家的想象、语言上讲究“机神情趣”,既要本色,又要有文采。

他强调“曲意”,主张“意趣说”,反对吴江作家“按字模声”、“宁协律而不工”的主张。

此派的曲家还有来集之、冯延年、陈情表、阮大铖、吴炳、孟称舜等。

18、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政治问题剧。

“四剧”皆有梦境,故有“临川四梦”之说。

19、吴江派:明代戏曲文学流派。

其领袖人物是吴江(今江苏吴江)人沈璟。

沈璟戏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要求作曲“合律依腔”,语言“僻好本色”。

沈璟的理论和吴江派诸作家的实践,对于扭转明初骈俪派形成的脱离舞台实际、崇尚案头剧的不良风气,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沈璟过分强调音韵格律,主张宁肯“不工”,也要“协律”。

他提倡戏曲语言要“本色”,由于他把“本色”狭窄地理解为只是采用“俗言俚语”、“摹勒家常语”,也产生了弊病。

属于此派的曲家有顾大典、吕天成、卜世臣、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沈自晋、袁于令、范文若、汪廷讷等。

20、沈汤之争:汤沈之争涉及到明代两大戏曲创作观念的争论,汤即指汤显祖,沈即指沈璟。

其中汤显祖的戏曲创作观念影响较大。

沈璟与汤显祖作为明代曲坛上的两大巨人,对戏曲格律与文辞的关系看法不同,汤显祖重意趣,要求格律服从文辞,服从内容。

沈璟则强调文辞服从格律,服从腔调。

两人持论相对,发生过碰撞文辞,并把同时的许多曲论家卷入其中参与讨论,这就是戏曲史上著名的“汤沈之争”。

21、苏州剧派:明末清初,在苏州这个戏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城市,出现了一群平民专业剧作家,较为著名的有李玉、朱佐朝、朱素臣、叶雉斐等。

他们相互往还密切,有时合作创作剧本,有时共同切磋曲律,在市民生活的土壤和文化氛围中,形成了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大致相近的戏曲流派。

在题材上跳出了写儿女私情的狭隘圈子,贴近世俗人生,关注时事政治;在思想上揭露黑暗现实较为有力,具有鲜明的伦理教化指向;在人物塑造上,富于平民色彩,许多下层人物以正面形象活跃在舞台上。

在艺术上,苏州派戏剧家能紧密结合舞台实际,戏剧冲突紧张、集中,结构周密、紧凑,熟谙音律,曲辞通俗,演出效果好。

22、南洪北孔:清初,剧坛出现了洪升和孔尚任两位著名的剧作家。

洪升创作的剧作《长生殿》和孔尚任创作的剧作《桃花扇》代表了古典戏曲创作的两座高峰,堪称传奇剧本中的双璧,因为洪升是南方浙江钱塘人,孔尚任是北方山东曲阜人,故两人有“南洪北孔”美誉。

23、“一人永占”:这是清初剧作家李渔所作《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似剧的简称。

四剧均为当时著名剧目。

二、小说部1、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的一些新小说。

这类白话短篇小说,人们称之为“拟话本”。

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2、“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

作者冯梦龙。

“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作者凌蒙初。

3 / 51/8/20133、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等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它的特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钩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整体。

明代章回小说在体制上得以定型的同时,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日趋成熟。

以《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四大奇书”为主要标志。

4、历史演义:“演义”,即据“史实敷衍成义”之义。

历史演义由宋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元末明初出现这个名称。

“讲史”原是宋代说话四家之一,以说讲历史故事为其特点。

其篇幅较长,或取材正史而作不同程度的虚构,或取材野史传说。

故事内容侧重于朝代兴亡和政治军事斗争。

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

5、“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三国演义》的评价。

鲁迅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意思是说: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智慧和战略确实被夸大了。

真实的诸葛亮在指挥战役的能力上并不出众,火烧博望是刘备干的,草船借箭是孙坚干的,很多事情被移花接木,美化了诸葛亮。

6、神魔小说:源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提法,又称神怪小说。

神魔小说多言“怪力乱神”,而其本意未必再此,多有影射世情之意。

代表作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优秀作品。

其语言风格不拘一格,想象力丰富,背景或为虚幻或为海外某地假托,综合宗教、神话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至今广为传颂。

7、“花妖狐魅,多具人情”: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聊斋志异》一书的评价,鲁迅说:“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8、世情小说:世情是世态人情的简称,而世情小说则是指那些主要以普通男女的生活琐事、饮食大欲、恋爱婚姻、家庭人伦关系、家庭或家族兴衰以及社会各阶层众生相等为题材,来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

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起,学术界一般又用世情小说(或人情小说)专指描写世俗人情的长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