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蝉》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蝉》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蝉》。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秉承这些指导思想,本课设计将《蝉》与《蟋蟀的住宅》整合学习,注重学法的迁移和语言的鉴赏,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昆虫记》的方法。

教材分析

《蝉》选自法国作家、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从文体上来讲,为说明文或科普散文。细读文本,与本单元其他文章相比,《蝉》在语言表达上有突出的特点,是把蝉当做人来写,大量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继而,我又翻阅了《昆虫记》中的其他一些文章,观看了《读书》节目对这部著作的介绍,发现这种特点贯穿整部《昆虫记》,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这部著作在文学著作中同样有很高的地位。

走进法布尔其人,他耗费一生的光阴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一部长达十卷的著作,被誉为“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作为语文课,我们要带学生鉴赏的正是这“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进而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这位科学家的可敬。

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

学生已经学过《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这篇课文,对法布尔并不陌生,但是并没有接触过法布尔笔下的文章,即使有一些学生读过《昆虫记》,可能也仅仅停留在得到一些知识的层面上。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蝉》的说明内容和方法。2、学法基础:通过日常课堂训练,学生每课前做预习,熟练掌握标画重点词句和批注的学法,能够小组交流讨论,但是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方面稍弱。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能找出课文中的拟人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通过学法迁移,拓展阅读《蟋蟀的住宅》,体会《昆虫记》使用拟人句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补充法布尔的资料,感受到法布尔态度严谨、热爱科学和坚持不懈的人物品质,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和赞美。

教学重点:能找出课文中的拟人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感受到法布尔态度严谨、热爱科学和坚持不懈的人物品质,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和赞美。

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这节课我分为以下3大环节展开教学:,

一、蝉鸣导入,复习说明内容二、鉴赏拟人,感受作者情感三、学法迁

移,学习拓展文章

一、蝉鸣导入,复习说明内容1、蝉鸣导入,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播放蝉鸣的声音,继而揭示课题。2、复习说明内容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回忆蝉喜欢音乐和没有听觉的特点,以及使用了举例子、推想、观察、实验的说明方法。

【设计意图】

创造学习《蝉》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继续学习《蝉》的兴趣。

二、鉴赏拟人,感受作者情感

我分为3个环节进行:1、小结内容,体会严谨。2、对比阅读,发现特点3、鉴赏拟人,感受情感。4、补充资料,体会品质。

1、小结内容,体会严谨。

小结说明内容和方法,启发学生体会到法布尔思维的连续性,抓住多次实验,体会法布尔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

【设计意图】

学生在第一课时学习了这篇课文的说明内容,这一环节是第一课时与本节课的衔接点,保证课堂的连续性与递进性。

法布尔首先作为一名科学家,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是通过课文的说明内容充分体现的,也是学生最容易体会到的,所以安排在此让学生体会。

2、对比阅读,发现特点

出示百科类书籍中对蝉的简介,让学生自读,说一说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发现。从而揭示这篇课文语言表达的特点,大量使用拟人句,把蝉当做人来写。

【设计意图】

了解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难,而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是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对比阅读标准的百科式的语言,是给学生搭建鉴赏这篇课文语言表达的第一块

基石,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学习内容由此从内容的了解转换到语言的鉴赏。

3、鉴赏拟人,感受情感。

1学生在课前进行了预习,在预习单上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课文中许多地方是把蝉当做人来写的。用直线画出这样的句子,在关键的词语下面画上△,并给句子标上序号。选择几句喜欢的抄写下来,写写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

国际阅读素养测试(PISA)把阅读能力分为五个方面:整体感知、提取信息、解决问题、形成解释和作出评价。这五个方面相互依存,层层递进。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重在指导学生根据提取到的信息,初步形成解释,作出自己的评价。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对句子和词语的标画即是提取信息的训练,写出感受即是形成解释和作出评价的训练。

2课上出示讨论提示:

小组交流你找到的拟人句,说说句中哪些字词最打动你,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现今语文教学的趋势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少讲已知,解决未知。学生在预习

的基础上,已经对课文的语言特点有了整体感知,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帮助,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进行适当地点拨和梳理,指导学生在字里行间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赞美,指导学生从语言的鉴赏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3在充分交流,感受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朗读的训练。

【设计意图】

朗读与悟情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在悟情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再次悟情,学生有感而读,读出的是真情实感。

4、补充资料,体会品质。

抓住文中“15年”一词,拓展法布尔倾尽一生研究昆虫,完成《昆虫记》这部著作的背景资料,使学生了解整部《昆虫记》的语言特点和法布尔的人物品质。

【设计意图】

北京教育学院小语教研室主任张立军主任曾说:“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应该做学生的贵人。”所以教师的立足点不应该仅仅是《蝉》这一篇课文,应该在《昆虫记》这部著作的语言特点和法布尔这个人物上。学生在充分体会《蝉》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之后,透过法布尔带给学生的心灵震撼,激发学生阅读这部著作的兴趣。

三、学法迁移,学习拓展文章

学生在课前对这篇文章也进行了预习,在预习单上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蟋蟀的住宅本来是一个小小的“简朴的”洞穴,作者为什么称其为“伟大的工程”?课堂上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再次进行交流讨论,体会使用拟人的语言特点以及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同样贯穿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

用足用活可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将学法进行迁移,为学生打开阅读《昆虫记》的大门,力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后作业

阅读《昆虫记》这部书,把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与同学交流感受。

板书设计:

22 蝉

内容喜欢音乐没有听觉

语言拟人

感情喜爱、赞美品质严谨、热爱、坚持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读了《蝉》和《蟋蟀的住宅》,你有什么感受?

与以往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1.整体阅读,因需而拓。

整体感知是阅读能力五个方面的基础,也是顺应人阅读机制的原理,本节课学生始终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一个主问题贯穿整节课。在学生兴趣最浓厚的时候进行拓展文章的学习,因需而拓,起到拓展阅读的实效作用。

2.只讲未知,提高实效。

高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经具备一定能力,对于一篇课文,基本内容和情感可以自读自悟,那么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预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将课堂的宝贵时间用于解决未知和提高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