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基础沉降原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工程基础沉降原因分析探讨

[摘要]通过以工程实例为背景,在积累了详细观测资料基础上,对该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各位同行、专家指导。

[关键词] 基础沉降原因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tu19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概况

1、地质概况

该工程位置紧临江边,地质主要由滨海-河口相沉积成因的地层组成。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按地基土的土性特征、成因时代、埋藏分布条件及物理、力学性质从上往下大致分为:粉质粘土,中压缩性,层厚2.5m,力学性质较好;淤泥及淤泥质粘土,高压缩性,层厚39m,力学性质差;粘土,高压缩性,层厚12m,力学性质较差;④圆砾层,低压缩性,层厚大于6m,力学性质好。

可见,场地上部分布巨厚的软弱淤泥类土,土层强度低,压缩性高,需采取软基处理或加大结构强度等措施进行处理。

2、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一集装箱堆场,配置一台35t轨道式龙门吊,跨距33.5m。结构设计为南北两条长110m,高1.7m,顶底宽0.9m的轨道梁,梁顶轨道凹槽为二次现浇,梁基础为ф600预应力phc管桩,壁厚100mm,共112根,轨道梁两端桩基间距为2.5m,其余中间桩间距为5m,单根桩长56m,属摩擦端承桩,要求桩尖进入砾卵石层1m

以上。

二、轨道梁沉降特征

该工程竣工交付使用3个月后,即发现龙门吊轨道梁基础发生了明显沉降且沉降非常不均匀。相关人员立即组织对轨道进行了标高复测,测量方案为轨顶每一米为一测点,结果显示,北侧轨道轨顶最高点与最低点差值为6cm,南侧轨道轨顶最高点与最低点差值为4cm,南北轨道平均标高差值为3cm。现场同时发现,梁顶轨道凹槽二次现浇部分有一处存在明显裂缝,裂缝宽度大于1mm,呈贯通状。另有一处轨道梁两施工段处发生明显上下错位,错位值为1-2cm,并且有倾斜可能。现场堆场也发生了大面积开裂和沉降,最大沉降处在30cm以上,并且堆场面层与南侧轨道梁之间也形成了一个2

-10cm宽的缝隙,深约60cm余。

项目建设单位根据设计单位的意见决定继续对轨道梁的沉降进

行观测,测点间距为十米一个,观测时间间隔为半个月。在近4个月观测中,结果显示北侧轨道平均标高又下沉14mm,南侧轨道平均标高下沉11mm,且最后三次的观测结果平均标高下沉值均为1mm(见表1),表明轨道梁的沉降已基本趋于稳定。

表1 沉降观测数据表

从观测数据结果分析表明,北侧轨道累计平均沉降约3cm,最大沉降处累计约8cm,南侧轨道累计平均沉降约4cm,最大沉降处累计约6cm,并且沉降明显处都集中在梁跨中同一段区域内。

三、沉降原因分析

据了解,由于该堆场在建造前就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货物堆存使用,因此业主认为该场地地基沉降已基本完成,同时考虑节省工程费用,所以没有对地基进行软基处理。另一方面业主又考虑实际使用方便性,直接对堆场面层进行了硬化处理,而且结构厚度偏薄。基于这两点笔者认为是会造成龙门吊轨道梁发生沉降的重要原因。

1、桩侧负摩阻力的产生降低了桩基承载力

该堆场为集装箱重箱堆场,均布荷载约为10t,集中荷载约为35t,当堆场面层结构过薄而满足不了承载力要求时,势必会开裂破坏,从而失去承载效应,达不到分散和传递外部荷载的功能,此时堆场上部堆存荷载就直接作用到了地基土上。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该处地基存在巨厚软弱土层,虽然建造前曾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但并没有达到固结终结,也就是说随时间和外部荷载的作用地基还会不断沉降。软土地基具有高压缩性和高饱和性,承载力常为50

-80kpa(5-8t/m2),所以在外部强大荷载作用下,造成了堆场整体大量沉降,从而导致地基土与轨道梁桩基之间产生了相对位移,使桩基产生了向下的应力,即负摩阻力(下拉荷载),按《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4.2.4式单桩垂直极限承载力设计值公式:qd=1/γr(u∑qfili+qra)(式中u为桩身截面周长;qfi为单桩第i层土的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li为桩身穿过第i层土的长度;qr为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a为桩身截面面积)表明,在摩擦端承桩中(正)摩擦力占70%以上,因此负摩擦阻力的产生大大降低

了桩基的承载力,在长期的荷载作用下造成轨道梁出现不均匀沉降。

2、桩的水平承载力与位移降低了桩基承载力

从现场破坏情况看,堆场的沉降及与轨道梁之间产生的宽裂缝,使堆场集水不断直接注入地基土中,土中含水量的增加使土的抗剪强度迅速降低,呈高灵敏度流塑状态。另外,由于堆场面层不能有效地抵抗外部荷载,在其作用下,地基土会因承载力不足而产生剪切破坏,往往是整体剪切破坏。这就造成了随着外部荷载的不断增加,在地基中形成一连续的滑动面,桩基周围土体的无侧限移动挤压,使桩基产生了外加水平荷载,当水平荷载达到足够大的时候,桩基就有可能发生水平位移并超出其水平位移容许值,或者是桩身开裂,使桩基处于一种破坏状态,从而会降低桩基承载力,使轨道梁呈现不均匀沉降。

3、轨道梁的偏心受压降低了桩基承载力

由于轨道梁身埋于土中,当一侧土体与梁身产生缝隙后,破坏了梁身原有的地基土静压力,同时另一侧土体则对梁身产生一种主动土压力,在机械设备生产过程中荷载的作用下,使梁身产生了侧向倾俯趋势,造成了梁与桩基的偏心受压,大大减小了桩基的承载力。同时在弯距的作用下,桩身容易桡曲变形,甚至开裂,使桩处于破坏状态,也会造成轨道梁的沉降。

四、结束语

该堆场轨道梁沉降还没有经过最后认定,目前还处在沉降观测和

检测阶段,也是为了后面更准确地分析原因,提供出更合理的整改修善方案的保证。笔者上述分析是在所了解程度基础之上进行的主观片面分析,其它原因也不排除是由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问题引起,包括桩基桩尖进入砾卵石层的深度、沉桩过程中桩位的准确性等。

工程建设虽然有其许多不可预见性的问题出现,但我们首先要尊重科学,依靠科学,尽量减少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即使出现了问题也并不可怕,只要实事求是地去分析原因,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才能避免今后工程建设中出现类似问题,才能化弊为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