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教案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教案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教案(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教案一、教学目标1.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资源等自然环境。

2.通过案例学习,学生学会认识流域背景、进行综合开发的根本方法。

3.通过对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域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2.学会认识流域背景、进行综合开发的根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流域,简单地讲,就是河流干支流所流经的整个地域。

人类的四大文明发祥地皆诞生于气候适宜、水源充分、土壤肥沃的流域。

勤劳勇敢的人们一直试图适应、开发、改造流域。

这里面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

流域究竟如何开发治理对于我们这个流域众多的国家,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流域治理与开发的一个经典案例——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所以,在学习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之前,我们首先认识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二)新课教学1.田纳西河流域概况①位置教师展示田纳西河,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总结美国田纳西河的地理位置。

学生总结:30°N——40°N,中纬度,位于美国的东南部,距离墨西哥不远。

②概况教师展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学生结合图和课文,寻觅关键信息。

学生依据寻觅到的关键信息进行填空。

2.地形教师展示美国地形图。

①说出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特点②说出美国田纳西河地形特点的利弊学生结合地图进行商量,教师最后总结:田纳西河流域地形特点:多山,地形起伏较大,落差大田纳西河流域地形的利弊:利:蕴含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但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

3.气候教师展示美国气候类型图和洛克斯维尔市年内各月气和气降水量图:①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②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流域的综合开发第一课时教案

流域的综合开发第一课时教案

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利用图表了解田纳西河的位置,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特点和开发背景。

2、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3、培养阅读分析图表和数据的技能,逐步形成运用基本原理综合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1、阅读相关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

2、分析和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背景、方向和意义,使学生通过分析某个特殊案列,掌握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还要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难点: 1、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

2、田纳西河流域早起开发的原因及后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启发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四大文明古国”应该都听过的吧。

那么我们现在就一起看一下“四大文明古国”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课件展示四大文明古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让学生了解这些文明的产生离不开河流,从而导入新课。

[讲解新课]一、几个基本概念(课件展示,据图讲解)(图3.12 流域和水系)1、流域、分水岭、水系(1)流域——指一条河流分水岭以内的集水区域。

(2)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3)水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

2、流域的特性(1)特殊性:每个流域的特征各不相同,有的流域适宜人类生存,而另外一些则不适宜人类生存。

(2)整体性:流域内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1、田纳西河概况(课件展示美国地形图,结合图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分析)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里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流域的综合开发一、教学目标1. 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2. 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 掌握河流开发的分析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二、重难点突破1、建立流域的整体概念2、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三、自主预习(课前预习完成)1、流域(请明确标注分水岭、干流、支流)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田纳西河流域概况地理位置:源头:田纳西河发源于_______________山____坡,在_________市附近注入_________河。

是美国著名河流密西西比河的______级支流。

(2)流域内地形:流域内多____,上游多________(地形),中游多________(地形),下游多________(地形),地形起伏较大。

(3)流域气候: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为_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

年平均气温______℃,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在______℃左右,夏季_______℃。

降水丰富,年降水量________毫米左右,冬末春初降水______,夏秋季节降水相对______。

(4)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以通航,但是流量________。

(5)矿产资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

四、课堂过程设计1、新课导入学生观看录像(2分钟),了解流域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密切相关,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

并明确流域的概念。

(设计目的为直观的音乐和图片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2、引导思考: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需要哪些资料?(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13、从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自然条件等角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并根据其自然背景,分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并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预设为15分钟)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学生完成表格,以笔记记录的形式)自然条件特征对生产、生活有利影响对生产、生活不利影响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___(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冲积平原)蕴藏着丰富的 ______ 资源_____交通不便;下游多平原,地势低平,__________。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含课时练习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含课时练习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含课时练习1知识与技能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

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等自然背景对其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影响。

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4.能根据所学知识,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2教学重点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3.掌握流域综合开发的思想、方法和对策。

3教学难点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归纳流域综合开发的模式。

4教学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的案例、图表所提供的地理信息,学生先学,自己掌握基础知识,对自己不能掌握的先组内讨论、学生互教,再组际互教,教师点拨。

2、采用比较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探究法等进一步掌握流域开发的模式。

5学情分析1、学生前面学习了荒漠化的防治、森林的开发与保护、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及中国地理,对开发利用的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

2、教学模式学生较为熟悉,能较主动地参与到讨论探究中去。

3、图、表、材料的分析能力已基本具备。

6教学过程 6.1 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河流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十分密切。

在我国历史上楼兰古国的消失、现代西北荒漠化的扩张、黄河的断流与污染、长江的治理与利用等都与流域的开发利用有关。

那么流域该怎么去开发利用呢?今天我们就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来学习流域的综合开发。

活动2【活动】学生自主学习(15分钟)请同学们在15分钟内带着问题阅读教材49页—55页,并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巡视)1、读图3.12,理解流域、水系、干流、支流;区分一级支流和二级支流。

2、读图3.13,理解河流不同位置的开发方向。

3、田纳西河开发的自然背景怎么样?(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矿产资源)4、田纳西河早期开发的方式及其后果怎么样?5、流域应怎样综合开发?6、TVA是怎样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开发的?带来了哪些效益?活动3【活动】组内交流、互助(10分钟)(教师巡视,并可参与到某小组的讨论中。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
2.针对学生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方面的不足,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流域综合开发的基本理论,掌握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措施及其效果。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使用GIS软件,对田纳西河流域的数据进行分析,加深对流域综合开发的理解。
-总结反思: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反思流域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设计综合性评价任务,如撰写分析报告、制作PPT展示等,检验学生对流域综合开发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课堂练习
1.让学生运用GIS软件,对田纳西河流域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如水资源分布、地形地貌等,加深对流域综合开发的认识。
2.设计一道案例分析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总结归纳
1.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从田纳西河流域的案例中,总结流域综合开发的经验和启示,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1.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讲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为学生了解流域综合开发提供基础。
2.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介绍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历史背景、主要措施(如水资源利用、电力开发、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等)以及取得的成效。
3.流域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挑战: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浪ຫໍສະໝຸດ 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设计

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设计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一)【课程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虽然各个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也必然各不相同,但是,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的基本程序大致上是相同的。

因此,本节课虽然是以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作为案例学习,但并不是某一流域开发建设具体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而是指研究或规划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因此,本课标也可表述为:以某一流域为范例,初步了解研究或规划流域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首先,要分析该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然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流域各地理环境要素中对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根据其发展的有利因素探寻该流域发展的方向,同时根据其制约因素探寻其综合治理的对策。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

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掌握河流开发的分析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背景学会河流分析的一般方法,并能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影响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背景的分析,并能我国流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

2.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突破教训难点,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开发的现状教学难点:田纳西河流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过程】[导入]展示我国美丽的大河风景,欣赏美国诗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黑人谈河流》的配乐朗诵,并展示幼发拉底河、刚果河等河流风貌,并提示学生在欣赏时观察河流沿岸的自然植被景观的差异,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流域的综合开发。

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教学设计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流域开发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通过交流、分享,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运用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形成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长江、黄河等我国著名流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流域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河流吗?它们在我国地理环境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流域是地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2.介绍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状况及综合开发措施。
-展示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图,分析其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讲解田纳西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综合开发措施的实施。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提问:“请大家结合我们刚才所学的知识,讨论一下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பைடு நூலகம்地理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需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对流域开发问题进行空间分析和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工具,提高其空间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
-教师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流域综合开发案例,如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深入理解流域综合开发的原则和方法。

3.2.流域的综合开发__教案doc

3.2.流域的综合开发__教案doc

3.2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1课时)授课教师: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流域、水系几个概念2.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分析、思考、交流,尝试用已学知识整理、分析,提高处理资料与信息的能力。

2.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感受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在活动中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亲身感受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逐步领悟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由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联系周边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地区的国土整治出谋划策。

教学过程教学重点:1.流域各组成部分和保护的侧重点2.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教学难点: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方法:启发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N年以后如果你成为某公司CEO,现在你要去对某一区域的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你该怎么做?一、流域1.几个基本概念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流域2. 流域各组成部分和保护的侧重点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1.田纳西河及其流域的地理位置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⑴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⑵气候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特征:温暖湿润,夏秋少雨,冬春多雨利:水热条件好。

弊:雨热不同期。

思考1.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根据流域的气候特征,田纳西河水量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答:冬末春初的降水多,河流此时径流量大,其中3月份时水位最高。

夏秋季降水少,河流此时径流量小,其中10月份水量最少。

2.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量较少。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资源发展农业?影响:田纳西河的水热条件匹配不好,冬末春初多阴雨,光照少,不仅不利于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而且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在农作物生长的旺季——夏季需水量大,但是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容易造成旱灾,影响作物生长和成熟。

教学设计: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上)

教学设计: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上)

教学设计: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上)一、情景导入1、你知道我国的哪个地区被称为天府之国天府之国最早出现在秦朝,指秦国统治的区域,尤其是关中平原。

关中这个地方自古就号称'陆海'、'天府',尤其在秦朝时期修建郑国渠之后,一时间更是富甲天下,被古人誉为'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好后,成都平原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大增。

成都因此就取代了关中'天府之国'的桂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专利权。

成都都江堰都江堰效果图2、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问题:为何人类的四大文明古国都起源于大河流域?提示:纬度适中,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土层深厚,灌溉水源充足,适于农耕;对外联系方便。

3、猜猜这是哪里这里是工农业相当发达的地区,到处都是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开办了美国最大的化肥厂、炼铝厂、示范农场、良种场和渔场等,形成一条“工业走廊”,城市化水平高,100个大型国家公园,环境优美,工业产值高。

这里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人均收入仅168美元,只有全美人均收入的45%;300万人口,农业人口比重为62%,城市化水平低;洪水泛滥、水土流失、土地贫瘠、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外流。

2.探求新知(一)河流概况1、流域、水系和分水岭(1)分析黄河A、B段流域面积较小的原因答案 A:地形 B:地上河(2)假设黄河C支流断流了,黄河流域面积是否发生变化?答案不会,集水区域不变。

2.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3、流域的特点:整体性流域既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自然因素之间,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由此构成了流域的整体性。

具体表现为下表:区域自然要素自然状况区域特征区域发展方向产业类型、布局与区域关系植被含沙量的多少地形塑造特色农业地形、降水落差与水量水能资源的丰歉能源工业地质成矿矿产资源加工工业易错提醒:流域≠河流流域的开发不仅仅针对河流,应把整个面状的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地理③必修3.2《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案

地理③必修3.2《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案

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资源流域:又称供水区域,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一般指地面的集水区。

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称为分水岭。

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流域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自然因素之间,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由此构成了流域的整体性。

具体防洪库容和防洪标准:库容就是水库的容积。

防洪库容主要是用于调蓄上游入库洪水,削减洪峰,减轻下游洪水威胁,以达到防洪的目的。

其相应水位,称为最高洪水位,洪水能够给水上建筑物(如大坝、堤防等)构成较大的威胁,在设计这些水上建筑物时就不能不考虑它本身抗御洪水的能力。

通常所说某水库是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就是指水库能够抗御重现期为百年的洪水。

“百年一遇”即为该水库的设计标准。

鱼道(fish way):供鱼类洄游通过水闸或坝的人工水槽。

鱼道的设计主要考虑鱼类的上溯习性。

在闸坝的下游,鱼类常依靠水流的吸引进入鱼道。

鱼类在鱼道中靠自身力量克服流速溯游至上游。

鱼道由进口、槽身、出口和诱鱼补水系统组成。

进口多布置在水流平稳,且有一定水深的岸边或电站,溢流坝出口附近。

常用的槽身横断面为矩形,用隔板将水槽上、下游的水位差分成若干个小的梯级,板上设有过鱼孔,利用水垫、沿程摩阻、水流对冲和扩散来消除多余能量。

由于孔形不同,又可分为堰式、淹没孔口式、竖缝式和组合式等。

调查了解通过闸、坝的过鱼对象,拟定设计运行水位和设计流速等是确定隔板布置、过鱼孔形式和尺寸等的主要依据。

出口应靠近岸边,水流平顺,并与溢流坝或水电站进口间留有足够的距离,以免过坝的鱼再被水流带到下游。

尽管鱼道设计成败的关键在于进口位置的选择,但实际运用情况表明,拦河修建闸、坝后,难于引鱼进入鱼道,故近代常采用其他鱼类过坝措施。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利用图表了解田纳西河的位置,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特点和开发背景。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2、理解田纳西河流域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途径收集资料,分析、思考、交流,尝试用已学知识整理、分析,提高处理资料与信息的能力2、创设问题情景,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由的综合开发联系周边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地区的国土整治出谋划策教学重点: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教学难点: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方法:启发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四、流域的综合开发1.流域的开发的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即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2.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⑴针对早期开发所带来的问题,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的机构。

⑵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图3.20)。

⑶1933年以后,TVA在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

3.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水坝的作用⑴防洪在干支流上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1933年以后,全流域再未发生洪灾,平均每年防洪减灾效益约2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分析修建大坝有何作用?由于河流水量很不稳定,导致径流量小的季节无法通航,而修建大坝以后可以调节水流,增加径流量小的季节的水量,利于通航。

⑵航运水坝修建后,河流水位保持平稳,诺克斯维尔以下均可通航。

目前,田纳西河经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相通,通过水运可达美国22个州。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1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1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分外性和整体性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例外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教学重点: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教学难点: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启发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流域1.几个基本概念⑴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流域⑵流域的特性①分外性每个流域的特征各不相同,有的流域合适人类生存,先形成了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②整体性流域是一种分外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

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分外性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堪称这方面的胜利范例。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一个河流流域的开发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比如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势平展,土层深远,就合适发展农业;而科罗拉多河,河道狭隘、落差大,就合适开发水利资源,对于田纳西河来说,搞清其流域的自然环境,是避免盲目开发的首要条件。

1.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图3.13)。

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

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⑴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利:蕴藏着丰盛的水力资源。

流域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河流教案

流域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河流教案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案【课标要求】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自然条件。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P49文字,结合图 3.13,掌握田纳西河的基本情况;2、通过阅读课本P50文字,结合图3.14-3.15,分析归纳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资源等对流域开发的影响。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导入)播放长江之歌视频,及图片。

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由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

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是在其自然条件下进行的。

(板书)一、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阅读课文,课件展示:(预习检测)从图中找出:支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干流、分水岭和流域。

(自主导学)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虑,影响河流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气候、地形、水文水系、植被、人类活动等等。

(板书)二、自然背景运用课件展示田纳西河的上中下游图片:学生讨论田纳西河流域地形特点。

(小组展示)1、地理位置:位于美国东南部,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是密西比河的二级支流。

全长145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

2、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上游地区为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但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3、气候(图片展示)美洲气候类型图,读图分析田纳西流域的气候类型。

(拓展探究)展示“美国气候图和诺克斯维尔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说一说该地气候类型、气候特征。

并思考问题:(1)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根据流域的气候特征,田纳西河水量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2)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量较少。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资源发展农业?(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田纳西河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水量季节变化大。

高中地理《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对课标要求的理解:由于各个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其开发建设、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也必然不同,因此,课标要求的重点并不是某流域开发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而在于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图和文本资料,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

2. 通过案例探究,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措施和经验。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获得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

2. 学生借鉴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成功经验,关注我国河流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学习,强化学生科学的人地关系思想,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流域开发和治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式与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启发式教授法教
学资源:教材、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2、河流流域治理的措施和目的
3、河流水利设施建设的评价。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流域的相关概念;②归纳流域开发和治理的一般方法,并能简单设计出我国长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地理条件的分析探讨,概括田纳西河流域的优势、劣势,推断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田纳西河流域两次开发治理的结果对比,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②通过田纳西河流域的成功综合开发治理,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在第二章第二节中学习了有关湿地的内容,知道河流是湿地的重要类型之一,河流常常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可是,当河流洪水肆虐时,给人们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灾难和痛苦。

那么,怎样对它进行治理与开发才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呢?在这方面,做的比较成功的是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

本节课,我们就以田纳西河为例,来学习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板书)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过渡)在学习本节课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些与河流有关的基本概念。

借助图像获取信息,了解基本概念:(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图)(1)分水岭:相邻两条河流之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2)流域: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

(3)干流:水系中河道长、水量大、流域面积大的主河道。

(4)支流:水系中除干流外的所有河流都叫支流。

(5)支流的分级方法:一级支流:直接注入干流的河流;二级支流:直接注入一级支流的河流;依次类推(6)水系:一条河流干、支流的总称。

(活动一)1、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7第一自然段及图2-14,找出田纳西河的地理位置、发源地、长度和流域面积。

(板书)一、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一)主要自然地理条件(学生完成要求并发言)略。

(教师评价并补充讲解)略。

2、请根据学案一材料,运用区域分析的方法,说一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主要自然地理条件(地形、气候、水文特征、矿产资源等)(学生自主学习------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完成要求并发言)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整体性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殊性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堪称这方面的成功范例。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一个河流流域的开发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比如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就适宜发展农业;而科罗拉多河,河道狭窄、落差大,就适宜开发水利资源,对于田纳西河来说,搞清其流域的自然环境,是避免盲目开发的首要条件。
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教学难点:
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
教具准备:
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
启发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流域
1.几个基本概念
⑴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流域
⑵流域的特性
①特殊性
每个流域的特征各不相同,有的流域适宜人类生存,先形成了人类文明。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18世纪下半叶:农业较为发达,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整个流域环境较好。
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始对对其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1.土地退化
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棉花带。棉花是一种对地力消耗较大的作物,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致使老棉花带衰落。
2.图3.17为墨累——达令河流域水库和灌溉区的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上、中游地区截取了大量河流径流。这样做的结果是使下游水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在极干旱时,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影响河流的利用。我们从墨累一达令河流域开发过程中可吸取哪些教训?
点拨:
从图中可以分析出:由于降水量多的东部和东南部水库众多,拦截了大量河水;该区分布的大片灌溉区消耗掉了支流的大部分径流。这样,汇入干流的流量大量减少;加上部分干流流经干旱的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区,又消耗掉部分河水;而下游地区属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上游来水减少,必定导致河水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极度干旱时,就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从墨累—达令河流域开发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对水资源的数量掌握不清。导致引用过多的河水灌溉,使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甚至发生海水倒灌现象。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的:
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缺点:
1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
②水量很不稳定。
⑷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思考
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对航运会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
点拨:
在径流量小的季节影响航运的顺利进行。第二问从修建水库和大坝等方面进行调整河流的径流量。
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随着农业的发展,灌溉不断增加。根据图3.16,总结灌溉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点拨:
图3.16给我们的信息是:生态系统是个整体,其组成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必定会引起其他诸多因素的改变。不考虑生态系统的这种关系,任意对自然环境加以改变,最终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本图中,农业需要灌溉,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灌溉引起了自然界一系列因素的变化,最终造成了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种种灾难:牲畜质量下降、鱼类减少、土地盐碱化。其实,这幅关系图还远未把许多影响表示出来。比如,湿地的减少,会造成鸟类减少;鸟类减少,会造成虫灾增多;人类如使用杀虫剂则又会加剧环境的污染。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
⑴地形
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利:蕴藏着丰富的水来自资源。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
但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
⑵气候
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⑶水系
优点: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图3.15)。
第二课时
四、流域的综合开发
1.流域的开发的核心
河流的利用与治理,即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2.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
⑴针对早期开发所带来的问题,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的机构。
⑵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图3.18)。
⑶1933年以后,TVA在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
3.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水坝的作用
⑴防洪
在干支流上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1933年以后,全流域再未发生洪灾,平均每年防洪减灾效益约2亿美元。
1.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图3.13)。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2.植被破坏
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此外,矿山开采也破坏了地表植被。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3.环境污染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使许多生物消失绝迹。
活动:
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以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农业需要灌溉。在20世纪20~7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