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痕迹学
刑事技术_教学课件3_工具痕迹检验
![刑事技术_教学课件3_工具痕迹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f006c2e3fd0a79563d1e7218.png)
三、工痕认定结论的种类
根据工具痕迹所反映出的某一种或类
种类认定 (种属认定)
工具所共同具有的特征所作出的判断性结论
同一认定
根据工具痕迹中,所反映出的某一把 工具所特有的特征,同其他任何一把工具 绝对地相区别开
四、工痕鉴定结论的作用
(一)认定结论:
间
认定的只是工具
接
证 (二)否定结论
据
否定的是送检工具,不能否定工
6.4、7.3、8.2、9.1、10.2、10.9公斤; 什锦锤等等。
二、常见打击工具之羊角锤
圆头羊角锤
二、常见打击工具之羊角锤
方头羊角锤
二、常见打击工具之八角锤
二、常见打击工具之圆头锤
二、常见打击工具之其他锤类
钳工锤
斩口锤
电焊锤
拷锈锤
检车锤
扁尾锤
三、常见打击工具之棍棒
常被罪犯作为打击工具的棍棒,常常是在现 场就地取材或随手取用某机件和附件,因此, 无标定规格和统一的形状、大小。
第六节 工具痕迹的作用
Ⅴ 确定罪犯特点
①工具痕迹的位置、作用力的大小、方 向(角度)等可以反映出作案人的身高、
体力和动作习惯
②根据罪犯所使用的工具种类、技巧和 熟练程度可以分析罪犯的职业
Ⅵ 提供并案依据
①查明现场遗留的作案工具或 其他物品的归属
②通过检验现场遗留的作案工 具或其他遗留物品的归属
第二章 工痕检验鉴定的基本原理
工具痕迹检验
湖南警察学院 赵幼鸣
第一章 工具痕迹的概念
定义
作用
概念
任务
分类
特点
第一节 工具痕迹的定义
在犯罪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受到外界作 用的加载客体(一般是作案工具)使承载客体 (一般是现场的被破坏客体)与其接触作用部 位发生塑性形变后形成的立体反映形象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0bd8ed4eff9aef8951e0659.png)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第一节工具痕迹的形成与特点一、工具痕迹形成工具痕迹是指作案人利用一定的工具破坏或侵害客体时,引起承痕体的受力部位发生塑性形变或断离而形成的立体反映形象。
工具痕迹形成须具备造痕体、承痕体和作用力三个要素。
(一)作用力工具痕迹是两个物体发生作用后形成的。
这种作用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物理学上称之为机械作用,用力的大小来表示作用的强度,用力的方向来表示作用的方向。
产生这一机械作用的直接原因是物体发生了运动。
物体的运动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能量即动能,没有动能,物体是不会运动的只会是静止状态,两个静止的物体之间是不会产生机械作用的。
因此要形成工具痕迹,必然要求作案人使得某一物体具有了一定的动能,发生了机械运动。
而动能却可能是其他能量转化过来的,这些能量包括热能、势能、化学能及引力、磁力、机械力产生的能量等。
机械力是形成工具痕迹的主要因素。
所以,工具痕迹不应该包括热能引起的炸断痕迹;电能引起的燃烧痕迹;或者化学腐蚀引起的以及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的各种断裂痕迹。
(二)造痕体和承痕体在工具痕迹学中,称施力的一方为造痕体;受力后而被破坏或变形的一方客体为承痕体。
两客体相接触后,由于物质材料的性能不同,作案工具也可以遭到破坏或变形。
因此作案工具不一定永远是造痕体,特别是对某一特定的检验对象,有时难以区分造痕体和承痕体。
(三)塑性变形工具痕迹的承痕体均为固体材料,它具有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这就有可能消除外力所引起的变形,使其恢复原来的状态,称客体为弹性变形,难以形成工具痕迹。
如:橡胶体、轮胎、橡胶棒等。
工具痕迹的形成都是在机械力取消后,承痕体不能恢复原来的状态,这是材料的塑性,塑性体所产生的变形,叫塑性变形或永久变形,形成立体工具痕迹。
二、工具痕迹特点(一)特定性特定性是指某一工具与其它任何工具都有绝对的区别,在自然界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互相同一的工具,只有相似。
工具或器械的特定性,首先是由它们的外表结构形态的特征所决定的。
刑事技术-教学课件3-工具痕迹检验
![刑事技术-教学课件3-工具痕迹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425e368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f.png)
总结与提问答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工具痕迹检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疑问,请随时提问。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际案例分析
1
案例1:刀具痕迹
通过刀具痕迹的形状和深度,确定作案工具为刀,并与嫌疑人的刀具进行对比鉴 定。
2
案例2:撬锁痕迹
通过撬锁痕迹的特征,辅助分析作案工具的类型、大小和形状,为侦破案件提供 线索。
3
案例3:抛射痕迹
通过抛射痕迹的分布和形态,推断使用的工具是何种类型的枪械,并与嫌疑人的 枪支进行比对。
刑事技术-教学课件3-工 具痕迹检验
本课程将介绍工具痕迹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学员了解犯罪现场中工 具痕迹的重要性以及在犯罪调查中的应用。
工具痕迹概述
工具痕迹是指犯罪现场或作案工具上的留下的痕迹,如刀刃痕、锤击痕等。 通过分析工具痕迹,我们可以获取作案工具的特征信息,帮助破案和定罪。
工具痕迹检验的目的
常见误解与解答
1 误解1:工具痕迹不
可靠
解答:工具痕迹检验方法 经过科学验证,具有较高 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误解2:工具痕迹无
法证明罪行
解答:工具痕迹可以为犯 罪调查提供重要线索,有 助于还原作案过程并找出 嫌疑人。
3 误解3:工具痕迹分
析时间长
解答:随着技术的进步, 工具痕迹分析时间得以缩 短,增加了侦破速度。
工具痕迹检验的目的是确定犯罪现场或作案工具与嫌疑人之间的联系,进一 步收集证据,为犯罪调查和法庭审判提供科学依据。
工具痕迹检验方法
显微镜检验
利用显微镜观察工具痕迹的形态特征和纹理细节,辅助识别工具类型。
物理化学检验
运用物理和化学手段分析工具痕迹的组成成分,确定工具的材料和特征。
工具痕迹检验_图文
![工具痕迹检验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08f1e376a20029bd642dbe.png)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二、造痕体(工具)
(二)工具的特征 1 、外部特征:式样、规格、牌号、凸凹特征; 2 、特征的来源:
①生产加工(机械加工、手工加工) ②使用过程(崩损、磨损、缺角等) ③自然腐蚀(铁锈等) 3 、特征的稳定性: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重 要特征相对稳定不变的性质。
按切削角度的不同可分
为:
ɑ
ɑ
(1)直刺切;
(2)斜刺切;
第五节 刺切痕迹
二、刺切痕迹的分类 根据造痕工具的不同可分为: 1、切痕:砍切工具发挥劈作用; 2、刺痕:刺切工具发挥劈作用。
第五节 刺切痕迹
三、切痕 包括砍、切、剁等动作所形成的 刀背
痕迹。 工具:刃口较长。
刃侧
1、常见工具结构
契角 刀刃
第二节 打击痕迹
一、碰撞作用 工具与客体在一定
距离内瞬间接触而 产 生的破坏作用。
由于接触时间很短 ,冲击载荷作用明显 。
第二节 打击痕迹
二、现场常见打击类型
第二节 打击痕迹
二、现场常见打击类型
1、正打:凹痕面积最大,深度最浅; 2、斜打:反映工具的局部特征,有时形成
擦划线痕; 3、掠打:接近于平行方向打击,形成擦划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三、承痕体(被破坏客体) (一)类型:
1 、金属客体: 2 、木质客体: 3 、人的肌体和骨质客体: 4 、其他(玻璃、橡胶、塑料、皮革、 纺织物、土质等)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三、承痕体(被破坏客体) (二)客体机械性能与痕迹反映:
弹性与塑性、强度、刚度、硬度 韧性、脆性等
工具痕迹鉴定(课堂PPT)
![工具痕迹鉴定(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4c578e76eeaeaad0f3300b.png)
5、切割痕迹: 一次切削作 用使承受客 体形成两个 断口,两个 截面,每个 断口上的断 面多呈向一 侧倾斜状, 当切割较厚 的金属时, 切壁和切出 口长出现线 条状痕迹。
11
12
三、工具痕迹的提取方法 1、照相法 2、实物提取法 3、制模法 A、硅橡胶制模法 B、石膏提取法 C、橡皮泥提取法 D、硬塑料制模法 E、醋酸纤维素薄膜提取法 F、易熔金属制模提取
工具痕迹鉴定
1
目的:工具痕迹是盗窃、抢劫、杀人案件中最 常出现 的一种痕迹,对于认定案件的性 质,确定犯罪嫌 疑人是一种重要的物证,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几种主要工具痕迹的特 征,鉴定的基本方法。
重点:工具痕迹中静态印压痕迹和动态线条 痕迹的特征,以及几种主要工具区别于其 他工具痕迹的特点。
2
一、工具痕迹的概念、特点及成痕要素 (一)工具痕迹概念与特点
16
思考题: 1、工具痕迹的概念、特点及成痕要素 2、工具痕迹的分类 3、动态线形痕迹和动态线形痕迹的特征 4、几种常见工具痕迹区别于其它痕迹的主要
特点 5、工具痕迹检验步骤
17
13
五、工具痕迹的分析
(一)推断工具的种类 1、根据平时掌握的工具结构、形态分析判断 2、结合发案地区、单位可能有的工具进行分析判
断 3、根据现场上多处出现的工具痕迹进行分析判断 4、结合现场上的其他痕迹综合分析 (二)根据工具痕迹推断罪犯应具备的条件 1、推断作案人的职业 2、推断作案人的体力、身高和习惯
4、切割工具:对客体实施破坏时,切割工具起到切 割作用,主要有菜刀类、钢锹类、匕首类等
5、割削工具:对客体实施破坏时,割削工具起切削
作用,主要有锯类、锉类工具等。
4
二、工具痕迹的分类与特征 (一)工具痕迹的分类 1、按造型体和承受客体的接触方式,可分为动态
两类工具痕迹
![两类工具痕迹](https://img.taocdn.com/s3/m/0177c64e55270722192ef7c9.png)
两类工具痕迹
本章学习要点:理解工具痕迹的分类方法;掌握两类痕迹的结构、性
质及其特征。 第一节 工具与客体接触关系
一、接触部位:留痕部位 二、接触过程
1.开始阶段 2.中间阶段 3.最后阶段 三、接触状态:指工具对客体的作用方式。
1.切划接触:工具与被破坏客体两者接触点相对运动的作用方式。
在客体上形成的反映形象为线条类痕迹。
2.印压接触:工具与被破坏客体两者接触点不改变的作用方式。
在客体上形成的反映形象为凹陷类痕迹。
第二节 两类痕迹及其特征 一.定义 被破坏客体与工具在切划接触状态下而产生的变形。
4.特征 (1)种类特征:压痕的轮廓、形状 (2)个别特征:凸凹坑丘的具体位置、结构、形态、大小、间距等。 (3)质量好特征:稳定、稀有、明显的凸凹坑丘。
接触状态
切划接触
印压接触
两类痕迹结构
1—痕起缘 3—痕迹壁
2—痕止缘 4—痕 底
凸凹坑丘
单一线痕结构
凸凹坑丘
两类痕迹结构
线条类痕迹结构
单一线痕结构
单一线痕的结构包含:峰、谷、腰 峰:一般反映在突起线条的顶端,其形状又有各种区别,常见尖、圆、平
等形状,称为尖峰、圆峰、平峰等。 谷:一般反映在凹下线的底部,按形状不同又分为尖谷、圆谷、平谷等。 腰:一般为连接凸、凹线二者之间的结构部位,按陡缓差异分为突腰、斜
2.性质 痕迹以凸凹线条的起伏形态反映工具接触部位的特征,且凸凹像相反。
3.结构 痕起缘:形痕初始阶段工具与被破坏客体的接触线。 痕迹面:形痕中间阶段工具在被破坏客体上的运动轨迹。 痕止缘:终止形痕时工具与被破坏客体的接触线。
工具痕迹
![工具痕迹](https://img.taocdn.com/s3/m/0b422501cc175527072208c4.png)
工具痕迹一、工具痕迹的概念及作用1、概念:工具痕迹简称工痕,指犯罪分子持工具破坏(或侵害)某种客体时,在接触部位上留下的痕迹。
2、工具痕迹的作用(1)分析作案手段(2)分析作案人的职业特点(3)根据现场痕迹串并案件(4)根据现场工具痕迹揭露伪造现场(5)推断作案工具的种类(6)认定作案工具二、工具与客体的接触关系(一)接触状态1、切划接触——切划接触时形成的痕迹呈线条状,故称线条状痕迹或称线型痕迹。
2、印压接触——形成痕迹时,工具与客体的接触点不改变,这种接触即为印压接触。
夹持痕迹(二)工痕的基本形状与特征反映1、线条状痕迹(1)形态结构痕起缘——开始形成痕迹的地方痕止缘——终止形成痕迹的地方痕迹面——痕起缘与痕止缘中间的部位(2)特征反映种类特征:线痕的宽窄、形状。
个别特征:单一凸线或凹线的具体结构形态。
其中粗大的、明显的、连贯的凹凸线痕是质量好的特征。
2、凹陷状痕迹(1)形态结构痕起缘——开始形成痕迹的地方痕底——终止形成痕迹的部位痕止缘——终止形成痕迹的边缘痕壁——痕起缘与痕止缘的中间地方(2)特征反映种类特征:痕迹的形状、大小个别特征:单一凹凸坑丘的具体结构形态,其中稀有的、明显的、稳定的凹凸坑丘是质量最好的特征。
凹陷状痕迹主要包括:撬压、打击痕迹。
线条状痕迹主要包括:擦划、钳剪、刺切、割削痕迹。
(三)工具痕迹的种类1、撬压痕迹(1)概念:犯罪分子持工具利用杠杆作用破坏客体时,在接触部位形成的痕迹。
(2)痕迹的特点:多为凹陷状痕迹,并常伴有擦划线条痕迹;痕迹成对出现,一个在支点,一个在重点,两点对应,方向相反。
2、打击痕迹(1)概念:犯罪分子利用所持的工具,快速运动形成的碰撞作用破坏客体时,在接触部位形成的痕迹。
(2)痕迹的特点:多为凹陷状痕迹,一般情况下,每打击一次,形成一处痕迹,形成的凹陷状其痕止缘部位常是工具的边角或突出部位形成的。
3、擦划痕迹(1)概念:犯罪分子持工具对客体表层在压划作用下形成的线条状痕迹。
工具痕迹学中同一认定的科学基础
![工具痕迹学中同一认定的科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9844693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d.png)
工具痕迹学中同一认定的科学基础
1 工具痕迹学的背景和概念
工具痕迹学是一门刑侦学科,主要研究犯罪现场和案件中遗留下的工具痕迹,通过对工具痕迹的物理、化学、机械及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和比对,进而确认作案工具的性质和来源,从而推断犯罪类型、时间、地点和作案人员等重要线索,为案件侦破提供科学依据。
2 工具痕迹学的科学基础
工具痕迹学的科学基础主要包括物理学、化学、材料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
在工具痕迹的鉴定中,需要利用物理学的力学、光学和热学等基础理论,确定工具对物体的作用力、力学效应的变化规律、工具与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方式;在化学方面,需要对工具痕迹的成分进行分析,如物质的化学成分、颜色、纹理等方面,以便区分不同工具留下的不同痕迹;在材料学方面,要对工具的材料质量及特性进行分析,以辅助判断工具的种类;最后在工程学方面,需要理解和掌握工具制造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以确定工具的制造厂家和年代。
3 工具痕迹学的应用
工具痕迹学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刑侦现场,如抢劫、盗窃、绑架、杀人等犯罪案件。
在案件现场,犯罪嫌疑人常常留下各种工具痕迹,如破坏的门锁、玻璃、车门等,以及足迹、手印等,这些工具痕迹都可以被利用。
通过对工具痕迹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确定作案工具的性质、来源和特征,进而对案件进行重要线索的推断,甚至可以锁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落脚地点,对犯罪的侦破提供了极大帮助,为维护社会安宁和公正司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具痕迹与整体分离痕迹检验
![工具痕迹与整体分离痕迹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d31277f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5.png)
八、整体分离痕迹的特征
(一) 断离痕迹的特征 1.片状 2.块状
(二) 脱离痕迹的特征
九、整体分离痕迹的鉴定
(一)对分离线、分离面进行接合 (二)比对分离端的内部固有结构花 纹
(三)对分离线或分离缘临界面上的 固有特征进行接合
(四)检验分离体上的附着物质
③自然中形成的特征 A.自然锈蚀 B.特殊气体腐蚀 C.保管磕碰
加工特征
使用中形成的特征
(2)特征的质量
质量好的特征特定性强、稳定性高。 ①加工中形成的特征 ②使用中形成的特征 ③自然中形成的特征
(三)被破坏客体
机械性能: 强度:在外力作用下,抵抗产生 塑性变形或断离的能力。分为抗拉、 抗剪、抗压、抗弯强度。 硬度:在外力的作用下,抵抗压 入的能力。 塑性:撤去外力后,保持变形的 能力。
4.作用方式变化也会形成不同痕 迹
5.有时会出现伴随痕迹,如夹持 撬压一拧一划,就会在客体表面同时 出现凹陷与线条两种痕迹;有时表现 为重叠和复合痕迹多
(三)立体性
1.工痕多以立体形式出现,形象直 观。
2.检验工痕就不能像以前检验手印 与足迹那样仅局限于二维空间,要对 工痕进行立体观察检验。
(四)附着物、遗留物多
人——外力的产生者(或施加者) ↓ 工具——力的传递者 ↓ 工具痕迹——力的表现者
工具痕迹形成示意图
(二)工具
1.工具的分类 (1)按取用工具的时间可以分为 事先备带的工具和就地取材的工具。 (2)按工具的用途可以将其分为 一般工具、专用工具、代用工具和特 殊工具。
2.工具上的特征
(1)特征的来源 ①加工中形成的特征 ②使用中形成的特征 A.软磨损 B.硬磨损 C.磕碰 D.崩损 E.硬性粘附物
工具痕迹的提取的实验原理
![工具痕迹的提取的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902c5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b.png)
工具痕迹的提取的实验原理
工具痕迹的提取是一种刑事法医学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用于犯罪现场的勘查与证据分析。
其实验原理可以简单描述如下:
1. 分析工具痕迹的特征:不同工具在使用时会在犯罪现场留下独特的痕迹,例如锋利工具可能造成割伤痕、钝器可能造成挫伤痕、扳手可能留下抓痕等。
这些特征可以用于辨识工具的类型和使用方式。
2. 制备犯罪现场样本:采集犯罪现场上可能存在工具痕迹的样本,如被攻击物体的表面、受害者的伤口等。
确保样本的保存和封存避免污染和损坏。
3. 提取工具痕迹:利用刑事法医学技术对样本进行处理,以提取工具痕迹。
具体操作包括使用显微镜观察痕迹并记录、使用特殊化学试剂以增强痕迹的可见度、使用像素增强技术以提高图像质量等。
4. 痕迹分析与辨识:通过对提取得到的痕迹进行综合分析,比对已有的工具痕迹数据库,识别出最有可能的工具类型。
辅助手段可能包括与相关工具的比对、痕迹形状、大小、深度和布局上的相似性等。
需要注意的是,工具痕迹的提取和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有经验丰富的法医专家来进行操作和判断。
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刑事调查
和法庭审判中通常需要综合其他证据来进行论证和辅助判断。
工具痕迹的分析名词解释
![工具痕迹的分析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5d4da3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b.png)
工具痕迹的分析名词解释工具痕迹的分析是一种通过研究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来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
工具痕迹可以是物理性的,如工具表面的油污、残留物、划痕等,也可以是非物理性的,如数字设备中的日志记录、操作痕迹等。
通过对这些痕迹的识别、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揭示工具的使用历史、使用方式以及使用者的行为意图。
工具痕迹的分析可以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刑事侦查、网络安全、信息取证、人机交互设计等。
在刑事侦查中,通过分析凶案现场留下的工具痕迹,警方可以推测出作案者使用的工具及其使用方式,为破案提供线索。
在网络安全领域,通过分析网络设备的日志记录和操作痕迹,可以发现网络攻击行为,确保网络安全。
在信息取证方面,通过分析电脑硬盘或移动设备中的工具痕迹,可以恢复已删除的文件、了解用户的上网记录等。
在人机交互设计中,通过分析用户在界面上的操作痕迹,可以提升用户体验,改善界面设计。
工具痕迹的分析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痕迹的收集,这包括对工具进行调查、勘察现场、记录相关信息等。
其次是痕迹的识别和分类,这需要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手段,如图像处理、数据恢复等。
然后是痕迹的分析和解读,这需要对痕迹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案件信息,推断出可能的使用方式和行为意图。
最后是对分析结果的呈现和报告,这需要以清晰、准确的方式将分析结果呈现给相关人员,帮助他们做出决策和行动。
工具痕迹的分析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如物理学、化学、法医学、计算机科学等。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多学科合作,借助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例如,在刑事侦查中,法医学和化学等学科可以通过对物理性的工具痕迹进行分析,推断出作案工具和作案手法;计算机科学和网络安全学科则可以通过对数字设备中的操作痕迹进行分析,获取电子证据。
总之,工具痕迹的分析是一种通过研究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来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
它在多个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警方破案、保障网络安全、恢复已删除的数据等。
工具痕迹认识实验报告(3篇)
![工具痕迹认识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fd98c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1a.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工具痕迹的基本概念、形成原理和常见类型,了解工具痕迹在案件侦查中的作用,提高对工具痕迹的识别和鉴定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4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刑事侦查实验室四、实验指导教师张伟五、实验器材1. 常见工具:螺丝刀、扳手、钳子、锤子等。
2. 工具痕迹样本:纸张、木材、金属等。
3. 显微镜、放大镜、量角器等。
六、实验内容1. 工具痕迹基本概念- 讲解工具痕迹的定义、形成原理和常见类型。
-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认识工具痕迹。
2. 工具痕迹形成原理- 分析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与物体接触产生的压力、摩擦力等作用。
- 讲解工具痕迹的形成过程,包括痕迹的深度、宽度、形状等。
3. 工具痕迹常见类型- 按照痕迹形状分类:点状痕迹、线状痕迹、面状痕迹等。
- 按照工具种类分类:手工具痕迹、机械工具痕迹等。
4. 工具痕迹识别与鉴定- 讲解如何通过观察痕迹的形状、深度、宽度等特征,判断工具种类。
- 通过显微镜、放大镜等工具,观察样本上的工具痕迹,进行识别与鉴定。
5. 实验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观察工具痕迹样本,记录痕迹的形状、深度、宽度等特征。
2. 利用显微镜、放大镜等工具,进一步观察痕迹细节。
3. 分析痕迹特征,判断工具种类。
4. 实验报告撰写。
七、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实验前,教师简要介绍实验目的、内容和方法。
- 学生预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工具痕迹的基本概念、形成原理和常见类型。
2. 实验阶段-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总结阶段-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 教师点评实验报告,指出优点和不足。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学生通过实验,掌握了工具痕迹的基本概念、形成原理和常见类型。
- 学生能够识别和鉴定常见工具痕迹。
- 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认真观察、分析工具痕迹,提高了对工具痕迹的识别和鉴定能力。
工具痕迹
![工具痕迹](https://img.taocdn.com/s3/m/8222a54d2b160b4e767fcf78.png)
静态印压痕迹及特征
静态印压痕迹是工具与承受客体的接触面作 垂直方向的移动时形成的凹陷变形。 这类凹陷状痕迹的结构可分为四个部位,及 痕起缘,痕底、痕止缘和痕壁。 印压痕迹的一般特征包括痕迹的形状、表面 纹线类型、痕迹相邻边棱之间的夹角大小, 各边棱的长度等。 印压痕迹的细节特征主要由于工具制造、使 用和维修过程形成,在印压痕迹中所反映的 有工具刃口、边棱和接触面上的弯曲、磨损 等特征等。
拆离压痕
拆离压痕是指通过工具作用将客体弄弯、 弄断,以达到把客体分离的目的。 其形成的痕迹分别留在两个分离客体的 部位上,如用螺丝刀撬压门锁。
扭转撬压
扭转撬压是指工具插入客体的某一个缝 隙里,然后旋转工具,使客体的某一局 部或着某一部件受到破坏的撬压。 其形成的压痕多反映工具杆部的形状, 如铁棍插入锁梁内扭转破锁。
夹持撬压
夹持撬压是指利用工具的夹持部位,夹 住客体的某一个部位,使其进行上下或 左右活动,以达到破坏的目的。 形成的痕迹常出现在被夹持客体的正、 反面或对应的位置上,可反映工具加压 部位的结构形状,如用钢丝钳夹持锁扣 破门。
夹持撬压
常见撬压工具的撬压痕迹的特征
1、螺丝刀撬压痕迹 螺丝刀撬压痕迹特征的反映情况,取决 于承受客体的物理属性、撬压方式、螺 丝刀头部与客体的接触部位等。
a直剪 b斜剪 C拉剪 d推剪 e顿剪 f扭剪 g转剪
常见的钳剪工具和痕迹
钢丝钳 钢丝钳有一对钳刃对合咬口。通常根据 持钳的习惯将钳刃分为外刃、里刃、上 刃、下刃;钳口进一步分为刃顶、刃口、 刃侧等部位。
鲤鱼钳错口钳切
胡桃钳
钳头各部位
切割(刺切)痕迹
《工具痕迹检验》课件
![《工具痕迹检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bbd4b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6.png)
范性和科学性。
培训与交流
加强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工 具痕迹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 水平。
跨学科合作
加强与相关学科领域的合作,引入 其他领域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提升 工具痕迹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感谢观看
THANKS
线条痕迹、凹陷痕迹、整体分离痕迹。
按形成方式分类
静态痕迹、动态痕迹。
常见工具痕迹的特点
01
02
03
04
打击痕迹
多呈现凹陷状,反映工具接触 部位的形状和大小,多见于金
属、木质等硬性客体。
切削痕迹
多呈现线条状,反映工具切削 面的形状和大小,多见于金属
、塑料等硬性客体。
锯锉痕迹
多呈现凹陷状或线条状,反映 工具锯锉面的形状和大小,多 见于金属、木质等硬性客体。
微观分析法
通过观察和测量工具痕迹的形状、大小、 深度、方向等宏观特征,分析工具的接触 部位、运动轨迹和施力情况。
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设备观察工具痕迹 的微观特征,如表面划痕、磨损等,推断 工具的材质、硬度等信息。
物理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
通过物理实验和检测,如硬度测试、金相 分析等,获取工具痕迹的物理属性,为比 对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VS
详细描述
螺丝刀撬压痕迹通常表现为凹陷或凸起, 可以根据痕迹的位置、形状、深度等特征 ,判断出使用螺丝刀的类型和规格。同时 ,还可以根据撬压痕迹的方向、角度和力 度,推断出作案人的用力方向、动作习惯 等信息。
案例四:钳子剪切痕迹的检验
总结词
钳子剪切痕迹是犯罪现场中常见的工具痕迹 之一,通过对痕迹特征的分析,可以推断出 作案工具的类型和作案人的行为特征。
法医学在人类工具痕迹学中的应用
![法医学在人类工具痕迹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7a0f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e.png)
法医学在人类工具痕迹学中的应用人类工具痕迹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中留下的工具痕迹,通过对这些痕迹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推断出相关的信息和事件。
而在人类工具痕迹学的研究过程中,法医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法医学在人类工具痕迹学中的应用,并着重介绍了痕迹学在刑事犯罪现场调查和法庭案件中的重要性。
一、法医学在人类工具痕迹学中的作用1.1 分析工具痕迹法医学家可以通过分析工具痕迹确定工具的类型、使用方式和使用者的身份。
例如,在一起抢劫案中,通过对受害者身上的工具痕迹进行分析,法医学家可以了解使用的工具是何种类型,比如利器、锐器还是其他工具,推测劫匪使用的手段和态度等信息。
这有助于警方了解案件的细节,并追踪嫌犯。
1.2 确认工具与案件的关联在现场勘查中,法医学家可以通过对工具痕迹的分析和对物证的对比验证工具与案件的关联。
例如,在一个杀人案件中,通过对凶器上的工具痕迹进行分析并与受害者身上的痕迹进行对比,可以确定凶器是否与案件相关。
这有助于法医学家确定可能的嫌疑人和重构案发过程。
1.3 辨别工具痕迹对案件的重要性法医学家通过分析工具痕迹的程度和类型,可以辨别工具痕迹对案件的重要性。
有些工具痕迹可能不起显著的作用,但其他工具痕迹可能成为关键证据。
通过对工具痕迹的分析,法医学家可以帮助警方确定案件的优先级和调查的方向。
二、痕迹学在刑事犯罪现场调查中的重要性2.1 痕迹保护与采集刑事犯罪现场调查时,保护和采集痕迹是至关重要的。
法医学家在现场勘查的过程中,需要保护现场内的各种痕迹,以避免破坏或污染证据。
同时,根据痕迹的不同性质,法医学家会采取适当的方法和工具收集痕迹样本,以便后续的分析和鉴定。
2.2 痕迹分析与鉴定痕迹学的核心是痕迹分析与鉴定。
法医学家通过对采集到的痕迹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利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相关知识和技术,可以确定痕迹的性质和来源。
例如,在火灾现场调查中,通过对残留火点的痕迹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火的燃烧过程和可能的起火源,有助于刑事案件的侦破。
工具痕迹学
![工具痕迹学](https://img.taocdn.com/s3/m/0639ec0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4.png)
工具痕迹学何为工具痕迹?工具痕迹在侦查审判中有何作用?行为人运用工具破坏或者侵害某种客体物,留下的反应该工具外表结构的反映形象判断案件真假分析行为人作案的方式手段过程分析行为人的体力职业用力习惯找出作案工具指认作案人缩小侦查范围,确定侦查方向为指认犯罪提供依据影响擦划痕迹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接触力大小接触多少点线面接触角的变化前角侧角偏角如何区别钳类和剪类工具痕迹?1、根据被破坏线材硬度大小判断。
2、根据断头斜坡面加工花纹不同判断。
断线钳粗糙大3、根据断头侧面形状反映不同判断。
钢丝钳两个断头一大一小,立定高直4、根据咬合方式不同判断。
对口咬合错口咬合5、根据作用力不同在痕迹中的反映判断。
断线钳印压明显剪刀剪切明显锯痕和锉痕1、断口组合形态不同锯开线T 锉痕V2、锯痕有阶梯纹,而锉痕没有3、锯断面的起始端有展平面痕,而锉痕没有4、锯屑块状切屑多,带状切屑少、锉屑块状少,带状多。
钳类:1、痕迹特征反应刃口形状、咬合角的断头峰角大小,形状特征。
2、断头斜截面上反映出工具刃口斜面加工方法的纹痕等一般特征3、断头斜截面上因印压形成的粗大、明显的斜向、横向印痕4、在痕止缘上因印压发一个刃顶表面形状5、凹凸特征等为细节特征。
剪类:1、剪刀痕迹在断头上反映出剪刀刃部形状、咬合角度的一般特征2、在断头斜坡部上,反映刃口、刃侧特征的单一凸线或凹线痕迹的结构形态。
3、以及剪止缘上出现明显凹凸坑丘等细节特征。
如何发展发现、判别工具痕迹?1、出入口2、犯罪中心及其周围3、破坏的物体4、可能接触的封闭设施5、逃跑路线6、犯罪嫌疑人居所推断工具种类的依据是什么?1、根据平时掌握的工具结构,形状分析判断先是自己知道的2、结合发案地区、单位可能有的工具进行分析判断然后是看周围环境可能的3、根据现场上多出出现的工具痕迹进行综合分析在看现场出现的4、结合现场其他痕迹综合分析在看乱七八糟的5、根据附着物进行分析在看细枝末节的何为实验样本、自然样本?工具痕迹作用(一)推断工具种类,突出侦查重点(二)分析痕迹形成,确定事件性质(三)根据痕迹反映,揭露伪造现场(四)利用工具痕迹,提供串案依据(五)根据行为技巧,判定犯嫌特点(六)认定作案工具,提供诉讼证据工具痕迹检验的任务和内容工具痕迹鉴定的依据?撬压痕迹利用杠杆原理破坏成痕物体,造成反应工具接触部位的塑性变形的痕迹特点撬压痕迹的特点表现为:多为凹陷状痕迹;一次动作形成两处(支点、重点)相互对应、受力相反的痕迹打击痕迹利用碰撞作用破坏客体,造成反应工具接触部位的塑性变形的痕迹。
工具痕迹学中同一认定的科学基础
![工具痕迹学中同一认定的科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9a2f79b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5.png)
工具痕迹学中同一认定的科学基础工具痕迹学是一门研究利用工具所留下的痕迹来推断与工具相关的信息的学科。
它的科学基础包括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以及犯罪学等多个学科。
物理学为工具痕迹学提供了基础。
物理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运动规律,为我们理解工具痕迹的形成和特征提供了理论支持。
例如,物理学的力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磨损和形变等现象,从而分析工具痕迹的来源和特征。
化学也是工具痕迹学的重要基础。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工具痕迹中的化学成分。
通过分析工具痕迹中的化学成分,我们可以确定工具的材料类型、制造工艺以及使用环境等信息。
材料科学也对工具痕迹学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材料科学研究材料的性质、结构和性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工具痕迹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通过对工具痕迹中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工具的使用历史、频率以及与其他物体的接触情况等。
犯罪学也为工具痕迹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犯罪学研究犯罪行为和罪犯心理特征等,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工具痕迹与犯罪之间的关联。
比如,通过分析工具痕迹可以确定犯罪工具的类型、使用方式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等。
工具痕迹学的科学基础包括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犯罪学等多个学科。
这些学科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帮助我们从工具痕迹中获取有关工具性质、制造工艺、使用历史以及与犯罪之间的关联等信息。
工具痕迹学的研究对于刑事侦查、材料科学以及犯罪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工具痕迹学,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工具痕迹来还原犯罪现场、分析物证以及揭示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动机等。
工具痕迹学的进一步发展将为我们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和工具,为犯罪侦查和材料分析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答案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为工具痕迹?工具痕迹在侦查审判中有何作用?
行为人运用工具破坏或者侵害某种客体物,留下的反应该工具外表结构的反映形象
判断案件真假
分析行为人作案的方式手段过程
分析行为人的体力职业用力习惯
找出作案工具
指认作案人
缩小侦查范围,确定侦查方向
为指认犯罪提供依据
影响擦划痕迹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接触力大小
接触多少点线面
接触角的变化前角侧角偏角
如何区别钳类和剪类工具痕迹?
1、根据被破坏线材硬度大小判断。
2、根据断头斜坡面加工花纹不同判断。
断线钳粗糙大
3、根据断头侧面形状反映不同判断。
钢丝钳两个断头一大一小,立定高直
4、根据咬合方式不同判断。
对口咬合错口咬合
5、根据作用力不同在痕迹中的反映判断。
断线钳印压明显剪刀剪切明显
锯痕和锉痕
1、断口组合形态不同锯开线T 锉痕V
2、锯痕有阶梯纹,而锉痕没有
3、锯断面的起始端有展平面痕,而锉痕没有
4、锯屑块状切屑多,带状切屑少、锉屑块状少,带状多。
钳类:
1、痕迹特征反应刃口形状、咬合角的断头峰角大小,形状特征。
2、断头斜截面上反映出工具刃口斜面加工方法的纹痕等一般特征
3、断头斜截面上因印压形成的粗大、明显的斜向、横向印痕
4、在痕止缘上因印压发一个刃顶表面形状
5、凹凸特征等为细节特征。
剪类:
1、剪刀痕迹在断头上反映出剪刀刃部形状、咬合角度的一般特征
2、在断头斜坡部上,反映刃口、刃侧特征的单一凸线或凹线痕迹的结构形态。
3、以及剪止缘上出现明显凹凸坑丘等细节特征。
如何发展发现、判别工具痕迹?
1、出入口
2、犯罪中心及其周围
3、破坏的物体
4、可能接触的封闭设施
5、逃跑路线
6、犯罪嫌疑人居所
推断工具种类的依据是什么?
1、根据平时掌握的工具结构,形状分析判断先是自己知道的
2、结合发案地区、单位可能有的工具进行分析判断然后是看周围环境可能的
3、根据现场上多出出现的工具痕迹进行综合分析在看现场出现的
4、结合现场其他痕迹综合分析在看乱七八糟的
5、根据附着物进行分析在看细枝末节的
何为实验样本、自然样本?
工具痕迹作用
(一)推断工具种类,突出侦查重点
(二)分析痕迹形成,确定事件性质
(三)根据痕迹反映,揭露伪造现场
(四)利用工具痕迹,提供串案依据
(五)根据行为技巧,判定犯嫌特点
(六)认定作案工具,提供诉讼证据
工具痕迹检验的任务和内容
工具痕迹鉴定的依据?
撬压痕迹
利用杠杆原理破坏成痕物体,造成反应工具接触部位的塑性变形的痕迹
特点
撬压痕迹的特点表现为:多为凹陷状痕迹;一次动作形成两处(支点、重点)相互对应、受力相反的痕迹
打击痕迹
利用碰撞作用破坏客体,造成反应工具接触部位的塑性变形的痕迹。
1、打击痕迹的特点为:属于凹陷痕迹,一次动作形成一处痕迹。
2、按照打击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垂直打击和倾斜打击。
钳剪痕迹
利用具有咬合刃口的工具剪切客体形成的反映工具接触部位塑性形变称为钳剪痕迹。
痕迹特点:一次钳剪形成两个断头,每个断头是双斜坡,且斜坡上的线条痕迹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一致。
断头结构:正面形、侧面形、立顶、断裂缘、剪起缘、剪止缘(立顶根部)。
擦划痕迹
在客体表面施加压划作用而引起的线条状变形称为擦划痕迹。
割削痕迹
利用锯、锉、钻等工具对客体进行切削破坏所形成的形变称为割削痕迹。
其痕迹特点为:容易出现重复切划面而产生复合线条痕迹;容易产生分离物(切屑)
切割(刺切)痕迹
利用劈破作用破坏客体所引起的局部形变称为刺切痕迹。
形成劈破痕迹的工具多为锐器。
切痕特点:一次动作形成两个断口斜面,断口斜面上为由起到止缘的贯通线痕
刺痕特点:一次刺扎形成一个孔洞,孔洞形状反映工具截面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