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寓言二则鹬蚌相争∣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寓言二则鹬蚌相争∣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寓言二则鹬蚌相争∣苏教版

鹬蚌相争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一个生字“弱”,理解“毫不示弱”。

3. 能用自己的话把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4. 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 懂得“鹬蚌相争”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鹬蚌相争”的实际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两个有趣的动物。

(1)看第一个动物登场了。

(2)师简介鹬:喜欢生活在水边,大多鹬嘴巴又细又长。

(3)拿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鹬

2. 第二个动物

(1)第二个动物已在台下等待多时。

(2)师简介河蚌:生活在淡水中,身上背着硬硬的壳,用来保护自己柔软的身体。

(3)拿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蚌。

3.揭题:鹬和蚌碰到了一块儿,发生了什么事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鹬蚌相争。(补充板书——齐读)

4.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来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尽量做到正确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2.分自然段检读课文,同时学习生字“弱” 。

3.概括主要内容

(1)同桌两个孩子用一本语文书,一齐读课文,边读边想,我们提出的三

个问题。

(2)交流。

(3)小结:同学们,为什么争就是事情的起因,怎么争就是经过,最后是结果。概括一件事情的主要内容,只要说清起因、经过、结果。谁来说说《鹬蚌相争》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

1.过渡:同学们,鹬本可以在空中自由飞翔,蚌本可以在河中快乐生活,如今去一齐被渔翁捉住了。你觉得谁傻呢?不着急,不管我们认为谁傻,都得有依据,咱们来读读课文,到课文中找找依据,划划相关的词句。

2.交流:鹬傻——

(1)不应该去啄河蚌的肉。

(2)被河蚌夹住了嘴,还威胁河蚌。

(3)可这威胁有用吗?要怎样才有用?

(4)可偏偏这只鹬不懂得通融,它威胁蚌说:——(引读)。

——这只鹬真傻啊!

3.交流:蚌傻——

(1)如果松开壳儿,两人都得救了。

(2)请关注这个词“毫不示弱”,毫:一点儿;示:表示;弱:软弱——合起来什么意思?——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叫“逐字理解”法。

(3)指名读。

(4)不仅毫不示弱,还得意洋洋——指名读----齐读

4.相持——、

(1)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想来试一试,我来做鹬,谁来做蚌。

(2)同学们,鹬和蚌就这样互相争吵,谁也不让谁。书上用了一个词来概括:相持。——他们就这样相持着,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鹬已经有气无力,蚌也无精打采,可他们还是相持着,互不相让,这样下去——(河蚌会干死,鹬会饿死。他们两人都会死。——两败俱伤)(3)两败俱伤的另一种结果是:

——出示: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他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渔夫心里想什么?

(4)渔夫喜笑颜开,将鹬和蚌装进网兜,喜滋滋地回家了。被困在网中的鹬和蚌正在想……

小结: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四、拓展延伸

1.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鹬蚌相争》的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期,赵国和燕国实力都不强,而秦国实力强大,赵王打算出兵攻打燕国,燕王知道了,心里很着急,便派大臣苏代到赵国去劝说赵王。

苏代来到了赵国,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你们知道苏代讲的是什么故事吗?

哪位小苏代来给赵王讲讲这个故事。

这位小赵王,你听得连连点头,必然是明白了苏代的用意。

2.双方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像这样用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的文章,我们就称为寓言。其实我们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学过寓言:狐假虎威、坐井观天……

五、作业: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作业超市:(任选两题完成)

1.把《鹬蚌相争》讲给家长听。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

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2.收集寓言故事。

3.认真阅读《将相和》。

4.办一份有关寓言的小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