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合理性评价

合集下载

门诊处方点评总结范文

门诊处方点评总结范文

一、前言为加强我院门诊处方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院药剂科于近期对门诊处方进行了全面点评。

现将点评结果总结如下:二、点评内容1. 处方书写规范情况本次点评共抽查门诊处方1000份,其中书写规范、字迹清晰、签名完整的处方占95%,存在书写不规范、字迹模糊、签名不清晰等问题的处方占5%。

针对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和提醒,要求规范书写处方。

2. 用药合理性评价(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抽查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部分处方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规范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强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2)中药处方评价:抽查处方中,中药处方占15%,其中合理用药的处方占90%,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占10%。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中药品种过多、配伍不合理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提高中药合理用药水平。

(3)处方用药金额:抽查处方中,平均每张处方用药金额为120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在部分处方中,存在过度用药、滥用高价药品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提醒,强调合理用药、控制用药成本。

3. 用药依从性评价本次点评发现,部分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如自行停药、漏服、随意加减剂量等。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医师培训:针对本次点评中发现的问题,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提高医师处方书写规范、合理用药、中药合理用药等水平。

2. 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制定门诊处方点评制度,明确点评范围、标准、流程等,确保处方点评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3. 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定期与临床科室沟通,了解临床用药需求,共同探讨合理用药方案。

4. 提高患者用药教育: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确保用药安全。

四、总结通过本次门诊处方点评,发现我院门诊处方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但总体情况良好。

我院门诊处方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的评价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的评价分析

[2]陈莲珍,王淑洁.王青,等.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查研究 [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2,2(6):352.354, [3]赵语,魏莹,刘贵娟.门诊处方的评价方法[J].中国药业,
2009。18(3):41.42.
[4]王延虹,冯国旗.我院门诊处方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9,4
(5):211.212.
求同类错误在同一医师身上以后处方时不会再出 现;每月对百张处方合理用药评价的结果显示,抗 菌药物使用率为21%,低于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及 WHO的标准,注射药物使用率15%,符合wHO规 定的范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菌药物院内使用 率是30%,我国卫生部规定的50%;世界卫生组织 确定平均处方注射剂使用率是13.4%一24.1%)。 药品通用名使用率达100%是我院根据《处方管理 办法》的相关规定,从2007年5月1日起,逐步对 药物品种进行规范控制,规定同一通用名称药品注 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并在HIs系统 中进行强行控制,使所有开有非通用名的处方无法 录入电脑。 总体来看,我院对随机抽取的6 000张处方统 计结果表明,各数据值都比较稳定,表明我院用药 习惯没有突然的变化;其他项目的评价结果也基本 体现了我院处方基本规范、用药基本合理。
・45・
诊成人处方每月500张,共计6 000张;每月对随机 抽取的处方进行评价与分析,评价后取平均值。 1.2处方评价标准 根据2007年5月1日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 及我院关于合理用药的相关规定,不合格处方问题 包括:①处方的格式及书写不规范,包括前记、正文 和后记:如自然项下有缺项、不正确、简写或涂改不 清的,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书 写不清的,科别、I临床诊断、开具日期、诊断、品名、 剂型、剂量、规格、单位、用法用量及医师、调剂人员 签名书写不清的。②处方用药不合理:用药与临床 诊断不符、有配伍禁忌、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药 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及再次签名、用法、用量

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西药房2010年5月到2011年4月抽查处方的点评及不合理处方的分析,以了解我院门诊处方质量,患者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方法:每月随机抽取一天的处方点评,其中的包括急诊处方20张,儿科处方10张,普通处方70张,不包括麻醉精神处方。

将5月到12月的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3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6.1%,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6 %,基本药物使用率为44.5%,注射剂使用率为 44.6%,平均处方金额为 100.9。

结论:我院处方存在一定问题。

关键词:处方点评:用药分析【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225-01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1] 并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多方面的意义。

它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效果的好坏,在医疗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卫生部于2007年5月1日正式实行《处方管理办法》,并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3月3日颁布执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处方点评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笔者对本院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的处方点评进行回顾性分析,希望可以发现本院处方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及规范处方书写。

1 资料与方法来源于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门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一天中的一百张处方(急诊处方20张,儿科处方10张,普通处方70张麻醉精神药品除外),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的规定内容进行点评。

2 结果2.1 处方基本指标情况:1200张处方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3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6.1%,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6%,基本药物使用率为44.5%,注射剂使用率为 44.6%,平均处方金额为100.9。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黄立新【摘要】目的通过对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儿科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对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儿科门诊2014年1~6月的3267张门诊处方,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处方合格率为89.2%,不合格处方有352张,占总处方数的10.8%,其中,不规范处方占50.57%(178张),不适宜处方占49.43%(174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为2041张,占总数的62.5%;在给药途径方面,涉及静脉输液处方1142张,占56.0%,口服占44.0%.单药使用处方为1815张,占总抗菌药物处方的88.92%;二药联用处方226张,占11.08%.每张处方的平均药品品种数为2.25种,基本药物的平均品种数为1.45种.结论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要药师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大《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力度,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5(012)035【总页数】4页(P111-114)【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分析【作者】黄立新【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药剂科,辽宁阜新1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儿童较成年人来说,是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组织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而且生理功能还不完善,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很不健全,对药物的反应更为敏感,耐受性较差[1],因此,对其用药存在较大的风险。

同时,儿童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健全,抵抗力较差,因此也更容易感染病原菌,从而经常面临临床用药。

另一方面,目前如处方开具不规范、抗菌药物滥用、药物剂量给出不明确以及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现象时有出现[2]。

为进一步研究儿科用药合理性情况,现对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儿科2014年1~6月3267张门诊处方进行点评,以监测不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门诊西药房处方的点评与处方分析

门诊西药房处方的点评与处方分析

门诊西药房处方的点评与处方分析目的总结门诊西药房处方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

方法抽样调查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所开具的处方36549张,统计处方中的书写问题及不合理用药情况。

结果36549份处方中“问题处方”987份,其中694分存在书写不规范,占“问题处方”比例为70.31%,不合理用药处方639份,占“问题处方”比例为64.74%,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前记缺项、未签名或未盖章、未采用通用名、未注明修改日期,不合理用药主要以药物联用不合理28.67%(占“问题处方”的比例)、同功能药物重复性使用23.61%、抗生素滥用17.12%、药物剂量过多或不足15.60%为主。

结论临床医师应当加强对处方的规范性书写及提升合理用药的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關键词:门诊西药房;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处方是指由取得注册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工作中开具的、由药师审核、调配并核对的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1]。

门诊西药房作为医院面向患者、社会服务的重要部门[2],在日常配药的过程中常遇到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情况,本文通过对我院处方进行抽样调查,总结处方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资料与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资料均来源于我院门诊西药房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所开具的药方。

根据相关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处方点评,将处方中的有关不合理用药及书写不规范情况进行记录。

2结果本次研究共计抽样调查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覆盖了全院门诊各专科的处方36549张,总计987份存在着书写不规范或者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书写不规范处方417(42.25%)份,书写不规范数目总计694(70.31%)份;不合理用药处方总计639份(64.74%),不合理用药问题总计984(99.69%)处,详见表1、表2.3 处方问题分析3.1 处方书写不规范①前记缺项按照我国《处方管理办法》[3]的具体要求处方的前记需要填写清楚,在本次的研究调查中发现前记填写不完整的处方占据不合格处方的41.74%,主要表现为,处方填写时未能注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未注明科室、诊断用语不规范等。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点评评价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点评评价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点评评价摘要:目的:点评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

方法:从我院门诊西药房2021年6月—2022年6月所开具的处方中随机挑选2000张处方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分析不合理处方类型,总结用药问题。

结果:(1)2000张处方中有65张不合理处方(3.25%),其中用药不适宜(44.62%)、无理由逾7d用量(26.15%)、前记缺项(9.23%)是发生率最高的不合理处方类型;(2)65张不合理处方中用药不适宜的处方有29张(44.62%),而用法用量不当(37.93%)、重复给药(20.69%)、给药途径不当(17.24%)最为常见。

结论:当前门诊西药房中普遍存在不合理开具处方问题,尚需加强处方管理,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点评处方也即是患者在医院就诊过程中,由医师开具的医疗文书,经由药师审核以及调配后,可作为患者用药凭证,所以必须要确保处方开具的合理性,以便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诊疗措施。

本文点评了我院门诊西药房中的不合理处方,现将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门诊西药房2021年6月—2022年6月所开具的处方中随机挑选2000张处方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处方来源于医院各科室,代表性较强。

1.2方法依据《新编药物学》、《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以及《处方管理办法》等资料[1],对处方进行点评,统计不合理处方张数与类型,总结用药问题。

2 结果2.1分析不合理处方类型2000张处方中有65张不合理处方(3.25%),其中用药不适宜(44.62%)、无理由逾7d用量(26.15%)、前记缺项(9.23%)是发生率最高的不合理处方类型(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不合理处方类型类型张数(张)所占比例(%)无理由逾7d用量1726.15前记缺项69.23诊断书写不全57.69未载明日龄或月龄4 6.15同一处方用药超过53 4.62种无双签名1 1.54用药不适宜2944.622.2分析用药不适宜2000张处方中有65张不合理处方(3.25%),其中用药不适宜的处方有29张(44.62%),而用法用量不当(37.93%)、重复给药(20.69%)、给药途径不当(17.24%)最为常见(具体内容见表2)。

门诊西药房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

门诊西药房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

门诊西药房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摘要:目的:在门诊西药房用药管理中引入处方点评制度,评估其临床实践价值。

方法: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2021年1月-12月),门诊西药房实行常规管理,第二阶段(2022年1-12月),门诊西药房中引入处方点评制度,对比处方点评制度引入后,门诊西药房用药管理改善情况。

结果:研究第二阶段中处方出现处方内容不全,诊断书写不规范,药品规格不规范,单张处方药品种类不低于5种,药物种类不适,基本药物未选择,联合用药不适宜,开具同种药作用相同的药物,开具高价格药物的不合理处方比例明显低于第一阶段,(p<0.05)。

结论:在门诊西药房用药管理中引入处方点评制度,能够实现对患者性别、年龄、病例、给药途径、用药频率与剂量的规范处理,全面提升门诊西药房处方的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

关键词:门诊;西药房;处方点评;用药分析处方点评是临床药学中一项重要的主导工作。

近年来随着医疗系统的改革升级,医院的用药监督工作逐渐受到了大众的关注,整合医院处方用药情况即使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1]。

处方点评模式包括用药监测与用药管理两部分,临床用药合理方案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病理类型以及科学的药理学理论所指定的合理用药方案[2]。

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及用药效果,医院开展处方点评十分必要。

研究由此展开,设计对照试验,在门诊西药房用药管理中引入处方点评制度,就其实践效果展开分析,并实现综合对比,过程、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2021年1月-12月),门诊西药房实行常规管理,第二阶段(2022年1-12月),门诊西药房中引入处方点评制度。

不同阶段中,分别纳入250张处方进行对比,分析其出现的不合理情况。

1.2方法第一阶段中进行管理,由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并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是医疗服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医生在门诊处方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对于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进行分析。

一、门诊处方点评的现状当前,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医生在门诊处方中存在过度开药、滥用抗生素等问题。

有的医生为了迎合患者的需求或者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会不顾患者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开具药品。

一些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用药、药不到病不治等问题。

有的患者只注重药品的名称和价格,而忽略了药品的作用和适应症,导致用药不当,甚至是产生药物滥用的情况。

目前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监管力度不够,一些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二、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方案为了提高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水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案。

完善门诊处方点评制度,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评价制度和激励惩罚机制,对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监管和点评,通过点评结果来考核医生的绩效,促使医生规范用药,提高处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加强患者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的用药自觉性和合理用药能力,通过对患者进行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用药指导,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药品,提高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

加强门诊处方点评的监管力度,定期对处方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点评,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促使医务人员加强用药规范,提高就医的质量和效果。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工作,我们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服务。

医院西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

医院西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

医院西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医院西药处方点评的制度,以提高处方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

背景处方点评是医生开具西药处方后,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和点评的过程。

通过点评,可以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避免患者因错误开药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责任与流程1. 医生责任:医生应当严格按照医疗规范和药物使用指南开具处方,并注明标准的剂量、用药频率和疗程。

医生责任:医生应当严格按照医疗规范和药物使用指南开具处方,并注明标准的剂量、用药频率和疗程。

2. 点评专业人员责任:点评专业人员应当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合理、安全、符合医疗规范,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点评专业人员责任:点评专业人员应当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合理、安全、符合医疗规范,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3. 点评流程:点评流程:- 医生开具西药处方后,将处方交给点评专业人员。

- 点评专业人员对处方进行审核,包括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和联合用药的合理性等。

- 点评专业人员记录点评结果,并将处方返还给医生。

- 医生根据点评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改进,并将修改后的处方重新送交点评专业人员。

4. 点评结果:点评专业人员应当记录点评结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

若存在问题,点评专业人员应当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点评结果:点评专业人员应当记录点评结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

若存在问题,点评专业人员应当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5. 追踪与评估:医院应建立追踪与评估系统,定期对处方点评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

追踪与评估:医院应建立追踪与评估系统,定期对处方点评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

注意事项1. 点评专业人员应具备扎实的药物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确保点评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2. 点评专业人员应与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作,为医生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3. 医院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点评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能。

医院处方点评

医院处方点评

医院处方点评一、引言医院处方点评是对医院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分析,旨在提供对医院处方质量的客观评估和改进建议。

本文将从处方的准确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点评。

二、处方准确性1. 处方信息准确性处方上的患者信息、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是否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符,是否存在错误或者遗漏。

2. 处方药品准确性检查处方中的药品是否与患者病情相匹配,是否存在不必要或者错误的药品,是否存在重复开具的药品。

三、处方合理性1. 药物疗效合理性处方中的药物是否符合当前临床指南和治疗方案,是否具备明确的治疗目标和合理的疗程。

2. 药物搭配合理性处方中的药物搭配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或者不良反应的风险,是否考虑到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禁忌症。

四、处方规范性1. 处方格式规范性处方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格式进行开具,包括医生姓名、职称、执业医师证号、处方日期等信息是否齐全。

2. 处方签名和审方章规范性处方是否有医生的签名和审方药师的审方章,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五、处方安全性1. 药品安全性检查处方中的药品是否存在滥用、误用、药品品质问题等安全隐患,是否存在高风险药品的合理使用。

2. 用药指导安全性处方是否提供了清晰的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六、点评结论与建议根据对医院处方的评估,综合考虑准确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因素,给出点评结论和改进建议,包括但不限于:1. 提高处方准确性的方法,如加强医生的处方写作培训、使用电子处方系统等。

2. 优化处方合理性的策略,如制定临床指南、开展药物治疗监测等。

3. 加强处方规范性的措施,如加强医生的规范开方培训、建立处方审核制度等。

4. 提升处方安全性的手段,如建立药品安全监测系统、加强药师的用药指导等。

七、总结医院处方点评是对医院处方质量的客观评估和改进建议,通过对处方准确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点评,旨在提高医院处方的质量,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合理性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合理性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合理性分析摘要】目的:通过点评医院门诊处方及分析用药情况以促进医药质量管理及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医院门诊处方2000张,对合理用药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评价分析。

结果: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从2.67种降为2.22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从36.70%降为27.35%,注射剂使用率从18%降为16.5%,合理用药比例从92.4%升至95.35%。

结论:通过对处方点评及有效干预措施后,处方规范和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得到一定提高。

【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用药分析;干预;处方规范【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388-03处方点评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等对临床中医生所开具处方的规范性以及药物的临床使用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等进行评价。

临床药物治疗中,处方的合理性直接与疗效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合理用药是根据医学、药学等专业知识使用药物,可提高处方合格率,保障医疗安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综合提高用药水平。

为提高处方质量,发现存在或潜在的用药问题,促进合理用药在门诊处方调配过程中对门诊处方进行抽查点评,本文对我院2000张门诊处方进行合理用药等指标的分析及评价,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6年11月—2017年3月,每月在我院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两周的处方,再与每周中任意两天中随机抽取100张/天,共2000张门诊处方。

1.2 方法对抽取的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2017)、相关疾病诊疗指南、药物治疗指南等对处方进行审核,审核内容为:药品品种数、抗菌药物处方数、注射剂的处方数、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处方金额等,并分析各项指标。

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引言:门急诊是医院中病人就诊和治疗的重要环节,处方质量是评价门急诊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

一、门急诊处方点评1.处方类型:根据统计数据,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中,西药占比为65%,中药占比为35%。

由此可见,西药处方在门急诊中占据主导地位。

2.处方质量:综合评估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的质量,大部分处方能够符合规范要求,包括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等方面。

然而,也存在少量处方存在问题。

1.过度使用抗生素:在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中,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主要表现为过度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但其滥用和不合理应用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这些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集中在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等疾病时的处方中。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不仅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增加,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增加医疗费用,同时也加重了医院药物供应的负担。

2.过度使用镇静催眠药:在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中,还存在少量过度使用镇静催眠药的情况。

这主要表现为在治疗失眠等疾病时,医生倾向于过度使用镇静催眠药,而忽略了对患者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的调整。

过度使用镇静催眠药不仅会导致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增加,还可能会引发药物滥用问题。

3.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在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情况。

这些联合用药不仅缺乏权威的指南或临床实践的支持,而且可能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增加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4.过度使用处方药:在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中,还存在过度使用处方药的情况。

这些处方药在一定程度上被过度推广和滥用,部分是由于医患之间的不合理预期和信任关系。

相较于非处方药,处方药需要经过医生的指导和监测使用,但过度使用处方药往往会增加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总体质量良好,但仍需着重解决不合理用药的问题。

医院门诊西药房不合格处方点评分析及措施改进

医院门诊西药房不合格处方点评分析及措施改进

医院门诊西药房不合格处方点评分析及措施改进摘要】目的:通过点评医院门诊西药房的不合格处方,分析其不合格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方法:逐月随机抽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门诊西药房处方1200张,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原因分析,并讨论相关改进措施。

结果:不合格处方54张(4.5%),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由于书写不规范、处方不适宜以及超常处方,其中书写不规范占最大比例,共有32张(59.26%);其次是处方不适宜共有21张(38.89%);超常处方有1张(1.85%)。

结论:经点评门诊西药房不合格处方,分析不合格原因有利于尽快找到合适改进措施,规范临床用药。

【关键词】西药房;不合格处方;点评分析;措施改进【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370-02处方是医院医师为患者开展治疗时给出的医疗文书,可反映医院医疗水平,若处方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很可能降低临床疗效,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甚至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

由此可见,应对西药房处方加强管理力度,确保我院医师处方的规范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为进一步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搜集1200张本院门诊西药房处方作为点评对象,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排除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的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共计1200张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将《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以及相关药品说明书作为参考依据,对随机抽取的门诊西药房处方1200张进行点评,点评内容包括如下:(1)处方不规范,例如出现处方前记、正文或后记内容不全的现象,药物规格、单位等登记错误等。

(2)不适宜处方,指的是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或存在重复给药的情况等。

(3)超常处方,无相关适应症盲目给药,未出示超出药物说明书等。

1.3 评价指标分析不合格处方原因及其所占百分比,并提出改进措施。

我院门诊中\西药处方的抽查与分析

我院门诊中\西药处方的抽查与分析

我院门诊中\西药处方的抽查与分析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的中、西药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09年第2季度的中、西药处方各5 000张,分析临床用药情况。

结果:每张西药处方平均药品种数为2.0种,每张处方平均金额为129.91元,抗菌药物、注射剂、药品通用名及不合理处方使用率分别为32.27%、24.42%、97.81%、15.67%。

结论:我院门诊中、西药处方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有些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特别是中、西药用法用量、抗菌药物、注射剂及中成药的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use about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of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and evaluate its rationality. Methods: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of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were selected randomly for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about clinical administration in the 2nd quarter of 2009, and each amount was 5 000. Results: Two kinds of drugs per prescription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129.91 yuan per prescription were prescribed on an average. The usage of antibacterials, injection, the common name of drug and irrational prescriptions were 32.27%, 24.42%, 97.81% and 15.6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use about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of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was basically rational, but it remain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on the usage and dosage of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s, injection and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especially.[Key words]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Traditional medicine; Western medicine;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alysis在臨床医疗工作中,处方是传递医疗信息的重要载体,是治疗疾病的用药依据,一张完整的处方则包括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诊断印象、治疗方案、给药途径及药品费用等信息,开具处方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医院处方点评

医院处方点评

医院处方点评引言概述:医院处方点评是一种评估和分析医院开出的处方的过程,旨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医院处方的评价,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改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医院处方点评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处方合理性评估1.1 药物选择合理性评估首先,对处方中所包含的药物进行评估。

评估药物的选择是否符合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

例如,对于慢性疾病患者,是否选择了长期用药的药物;对于急性疼痛患者,是否选择了快速缓解疼痛的药物等。

1.2 药物剂量合理性评估其次,对处方中药物的剂量进行评估。

剂量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等因素,评估药物的剂量是否合理。

1.3 药物相互作用评估此外,还需要评估处方中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些药物在同时使用时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减弱或增强,甚至出现不良反应。

因此,需要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相互作用的评估,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二、处方规范性评估2.1 处方格式规范性评估处方的格式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包括医院的规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评估处方的格式是否清晰、完整,并包含了必要的信息,如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情描述、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等。

2.2 处方签字规范性评估医生在处方上的签字是合法有效的证明,也是保障患者权益的重要一环。

评估处方上医生的签字是否规范、清晰可辨认,并符合相关的法律要求。

2.3 处方用药时限规范性评估医院处方的有效期通常是有限的,评估处方的用药时限是否在有效期内,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药物治疗。

三、处方信息完整性评估3.1 患者信息完整性评估评估处方上的患者信息是否完整,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这些信息对于医院进行后续的随访和沟通非常重要。

3.2 病情描述完整性评估处方中的病情描述应该准确明确,以便医生和药师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

3.3 用药说明完整性评估评估处方中的用药说明是否完整,包括药物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

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合理性评价分析 苗天宝

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合理性评价分析  苗天宝

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合理性评价分析苗天宝发表时间:2018-10-17T14:07:04.2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6期作者:苗天宝[导读] 我院皮肤科门诊西药处方多外用、口服联用,处方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有待进一步强化药品使用管理。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皮肤病防治所药剂科江苏淮安 223400)【摘要】目的:了解皮肤科门诊外用、口服西药处方点评结果,评价用药合理性,为提高用药质量、保证治疗安全提供依据参考。

方法:以随机法从2016年01月至2018年05月期间我单位门诊药房调剂的皮肤科西药处方中抽取300张进行处方点评,仔细观察药品使用分布情况,严格筛查不合理处方,以对药品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

结果:300张处方分析结果发现,单一用药处方75张(25.00%),联合用药处方90张(30.00%),外用药处方100张(33.33%),口服药处方35张(11.67%),处方平均开具西药种类65种。

300张处方均使用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经点评筛查不合理处方65张,不合理率21.67%。

不合理样本处方主要不合理表现为:内容缺项、诊断书写不规范、适应症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当或未书写、联合用药不当。

结论:我院皮肤科门诊西药处方多外用、口服联用,处方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有待进一步强化药品使用管理,以提高用药合理性,保证医疗质量及用药安全。

【关键词】皮肤科门诊;外用药;口服药;处方点评;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371-02 当代医疗水平发展迅速,药物种类较多,在应用时常常会出现不合理的现象,所起到的预期效果并不明显,严重的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为此,为加强医院的医药管理,实行合理用药可将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明显降低。

处方点评属于一种比较搞笑的用药监管方式,可以直接反映用药是否合理,经总结分析医院的不合理用药状况,可为临床科学用药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实现合理用药。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统计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急诊处方情况,提高医院用药合理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方法随机抽取该院 2022年5-7月门诊处方每月1000张,急诊处方100张,进行点评,统计处方合格率并分析不合格处方的类型。

结果共抽取了门诊处方3000张,急诊处方300张;门诊处方合格率97.8%,不合格处方数66 张,急诊处方合格率96.0%,不合格处方12张;不合格处方中包括不规范处方22张(28.21%),不适宜处方49张(62.82%),超常处方7(8.97%)张。

结论我院门急诊处方合格率较高,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之处,如用法用量不适宜、适应症不适宜、未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等。

建议加强医院处方管理,优化处方点评流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关键词】门急诊处方;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1】。

处方点评是根据国家有关处方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技术规范对处方的规范性和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作为新的用药监管模式,通过对处方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进行规范统一的评价【2】,发现并分析不合理的用药问题,督促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经济。

现对我院2022年5-7月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登录我院 PASS 系统,进入门(急)诊处方专项药品点评界面随机抽取2022年5-7月的门、急诊处方进行处方点评与分析,每月抽取门诊处方1000张,急诊处方100张。

1.2分析方法1.2.1 点评依据: 参照《国家基本用药目录》( 2012 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 版)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药品说明书及有关文献,对用药适宜性和处方规范性进行点评【2】。

门诊西药房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门诊西药房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门诊西药房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方法:抽查我院2021年1月—2021年6月门诊处方15165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1]以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2]的规定实施处方点评工作,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不合理处方共541张,占抽查处方的3.57%,其中不合格处方原因排名前三的为适应症不适宜有193张,占不合理处方的35.67%;临床诊断不全的有92张,占不合理处方的17.01%;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有52张,占不合理处方的9.61%。

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应加强药师与医师沟通,不断提高药师审核处方的能力,审查的不合理处方应及时通知医师并进行干预登记,医务科应加大力度督促医师学习在我院公示文件里公示的不合格处方的原因及分析,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处方点评;不合理处方;处方分析处方是医师和药师对患者共同负责的重要医疗文书,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意义。

药师通过干预分析不合理处方,一方面可以提高医师合理用药的水平,同时也有效遏制医师通过开大处方、贵重药品给患者所造成的经济负担。

在实际工作中,药师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总结,从中发现一些不合理用药的问题通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减少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提高药学服务质量[3]。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查我院2021年1月-2021年6月门诊处方15165张进行处方点评并统计分析。

1.1.方法以药品说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20版)为参考,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的规定进行点评,分析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统计。

1.结果2.1 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共抽查15165张处方,其中不合理处方541张,占3.57%,主要表现为适应症不适宜、诊断不全、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和医师未签字等,见表1。

某中医院2024年度门诊西药处方点评结果与分析

某中医院2024年度门诊西药处方点评结果与分析

中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提供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服务。

在2024年度,门诊西药处方点评结果与分析如下:1.处方数量和次均用药费用分析:-2024年度,共有XXX个门诊西药处方进行点评。

-平均每个处方中的药品数量为X个。

-平均每个处方的用药费用为XXX元。

-通过与过往年度数据相比较,可以看出今年的门诊西药处方数量相对稳定,但是次均用药费用略有上升。

2.药品种类分析:-2024年度门诊西药处方所涉及的药品种类较为丰富,覆盖了多个治疗领域。

-常见的药品种类包括感冒药、消炎药、止痛药等,这些药品主要用于治疗常见的疾病和症状。

-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用于治疗慢性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药品。

这些药品的使用量相对较少,但是费用较高。

3.常用药品评价:-通过对门诊西药处方中常用的药品进行评价,可以发现一些使用较多并且获得较高评价的药物。

-例如,抗生素A药品在2024年度被开具处方数最多,用药效果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药物,如退烧药、止咳药等,也被广泛使用。

4.药品费用分析:-综合分析门诊西药处方的药品费用情况,可以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有一些药品费用较高,但是其治疗效果也较好,可以从患者角度进行权衡。

-同时,也有一些药物费用较高,但其疗效并不明显,可能需要优化处方选择。

5.用药合理性分析:-通过对门诊西药处方的点评,可以评估用药合理性。

-例如,是否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是否存在患者过度依赖一些药物等。

-在用药合理性分析中,还可以发现一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6.提高用药质量的建议:-针对上述分析结果,可以提出一些建议来提高门诊西药处方的用药质量。

-加强医务人员的用药指导和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西药的认识和理解。

-推动药品临床应用指南的制定和推广,提供指导用药的依据。

-强化患者教育,提高他们对药物的正确使用和风险认知。

综上所述,中医院在2024年度的门诊西药处方点评结果和分析显示了处方数量、药品种类、常用药品评价、药品费用以及用药合理性等方面的信息。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2 0 1 2 i n he t h o s p i t a l s a mp l d e we r e c h e c k e d o n e b y o n e a n d a n a l y z d e s t a t i s i t c a l l y . Re s u l t s T h e u n r e a s o n a b l e p r e s c r i p i t o n s wa s
4 2 5 f r o m J nu a a r y t o D ce e mb e r i n 0 1 2 1 , a c c o u n t e d f o r 3 5 . 4 3 % , nd a he t u n r e so a n a b l e p r e s c r i p t i 0 1 " 1 8 wa s 1 8 3 f r o m J a n u a r y t o
【 关键词 】 门诊 ; 西药房 ; 处方分析 ; 改进方法 【 中图分 类号 】 R 9 5 2 【 文 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3 2 9 6 ( 2 0 1 3 ) 0 8 B — I ) 0 2 9— 0 2
T h e c o mme n t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f o u t p a t i e n t p r e s c r i p t i o n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
J ne u i n 2 0 1 1 , a c c o nt u d e f o r 3 0 . 5 0 %. Un r e so a n bl a e p es r c i r p t i o n Wa s ma i Ⅱ l y r e l f e c t e d i n n o n - s t a n d a r d w r i t i n g s , he t u s e o f i n c o r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合理性评价
发表时间:2019-07-01T11:52:37.0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作者:柴华艳
[导读] 评价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合理性。

柴华艳
(牟定县人民医院;云南牟定675500)
【摘要】目的:评价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合理性。

方法:从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门诊西药处方中,抽取2400张处方点评,主要对西药处方应用是否合理情况予以评价。

结果:医院门诊2400张西药处方中,单一用药处方占8.17%,联合用药处方占29.29%,外用药处方占24.29%,口服药处方占46.25%,静脉输注处方占29.46%,门诊西药处方应用不合理率占10.71%,发生西药处方应用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和处方前记有缺项、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用法用量不当、配伍不适宜、溶媒选择不合理、未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开具麻精药品处方及抗菌药物处方等因素,存在直接的联系。

结论:医院门诊西药处方多为口服、静脉输注联用,为保证门诊西药处方应用的合理性,需要加大对西药处方管理的力度,及时做好西药处方点评工作、西药处方应用是否合理评价工作,以此保证药物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

关键词:医院门诊;西药处方;处方点评;合理性评价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药物类型越来越多,在使用的过程中比较常见不合理使用情况,此时无法充分发挥出药物的最大作用,而且不能保证治疗的安全性[1]。

因此,医院方面需要加强门诊西药处方的管理,以此确保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本次研究,经我院近年来门诊西药处方中抽取2400张处方进行点评,旨在明确西药处方中不合理的使用情况,实现规范使用门诊西药处方的效果。

1.临床资料、方法
1.1临床相关资料
自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门诊西药处方中抽取2400张处方进行点评,所有病例均接受西药处方治疗。

1.2方法
参照处方评价表、处方管理方法标准填报,密切观察并记录西药处方使用分布情况、使用不合理情况等。

点评的内容包括:西药处方日期、病例年龄、使用药品品种数量、西药处方是否为抗菌药物处方,以及西药处方使用的合理性。

然后,结合处方管理方法、药品说明书,对西药处方点评机制予以分析、点评。

项目中如果存在一项不规范,则可判定为西药处方应用不合理、不规范。

1.3观察项目
对医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情况、医院门诊处方应用合理性评价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的临床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

计数资料、医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情况、医院门诊西药处方应用合理性评价情况,均通过率%的方式进行表示。

2.结果
2.1医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情况的分析
对医院门诊2400张西药处方进行点评,经研究发现单一用药处方、联合用药处方、外用药处方、口服药处方、静脉输注处方分别占:8.17%(196/2400)、29.29%(703/2400)、24.29%(583/2400)、46.25%(1110/2400)、29.46%(707/2400),平均开具的西药处方种类为480种。

2.2 医院门诊西药处方应用合理性评价的分析
2400张西药处方,均使用药品的通用名,通过点评筛查不合理使用的西药处方情况,具体见表1。

3.讨论
处方,属于医师运用专业知识、结合患者的病情,而开具的诊疗凭证。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医院门诊处方的类型较多,并且用药的剂量有较大差异性,不同的西药处方的应用效果、安全性,均存在非常大的区别[2]。

进行处方点评,能合理运用药物资源,对西药处方予以深入分析、客观评价,明确西药处方中的不足,从而有助于合理使用西药处方,发挥药物资源的最大作用。

医院门诊西药处方应用的过程,应对西药处方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

如果用药的剂量较大,容易引发风险。

这就需要临床医师定期能够进行用药教育工作,帮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认知,以此促使患者严格遵医用药,降低用药风险。

与此同时,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中,一些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容易出现纰漏,所以会产生药物包装、药物规格等不当的情况,导致西药处方应用过程中的剂量、用法不合理。

药师的工作量较大,而这也是无法及时审核西药处方是否合理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此容易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

药物由不同的厂家提供,在生产工艺方面的差异较大,部分药物应用过程中会引发不良反应情况。

一些患者无法严格按医嘱用药,也会导致西药处方应用不合理问题出现[3]。

针对于此,医院方面需要加强门诊西药处方审理和管理的力度,规范处方书写,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并予以联合用药重视,从而确保门诊西药处方应用的合理性、安全性[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400张门诊西药处方中,静脉输注率仍高,联合用药比例也接近30%,在静脉输注中抗菌药物使用居多,联合用药中静滴抗菌素和联用口服抗菌药物多;不合理处方占10.71%,门诊西药处方应用不合理的原因和较多因素有关,如:内容缺项、诊断书写不全、适应症不适宜、重复用药、配伍不适宜等。

故此,需要在明确医院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原因后,予以对应处理并加强对药品的管理,进而切实做好医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工作、西药处方合理性评价工作,提高用药的
效果及安全性。

其他需要注意事项:临床医师需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患者了解用药存在的风险,可口服药物尽量避免静脉给药,以此降低静脉注射的风险[5]。

儿科使用抗菌药物频率较高,使用时应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如果需要交替使用药品,医师转班时应提前做好沟通工作。

综上可知,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工作、西药处方合理性评价工作的实施非常必要,以便保证患者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有应用和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惠玉.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合理性评价分析[J].北方药学,2017,14(11):195-195.
[2]何思敏,蔡伟明,王燕等.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其合理性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7,30(4):767-769.
[3]林文宏,饶媚,赖小卿等.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处方点评及合理应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17,29(8):222-225.
[4]沈爱男.我院2015年7月-10月6876张门诊处方点评分析[J].医药前沿,2017,7(5):380-381.
[5]关国娴.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与不合理处方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4):9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