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读后感心得体会优秀范文1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读后感心得体会优秀范文10篇
王树增的《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第一部
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征》读后感心得体会优秀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长征》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一
这些天,重新拿起了王树增先生的《长征》,翻开书本,重新阅读那些用强大的
意志和坚定的毅力刻成的文字,心里不禁生起涟漪,平静的心灵重新被震撼。
知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收集大量长征资料,采访上百位亲历长征的
老红军,并数度行走长征路线而创作的60万字长篇纪实文学《长征》,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以全面的视角,理性地反映“长征”的作品。
王树增的《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
征7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王树增查阅了大量
的史料,实地采访了许多老红军战士,书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讲述了
在这一伟大壮举中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数万人的万里长征,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师,面对的是高山悬崖、冰天雪地,面
对的是湍急的河流、渺茫的沙漠和无底的沼泽……雄关漫道、险象环生,红军一共爬
过 18 条山脉,其中 5 条是终年积雪覆盖的,渡过 24 条河流,经过 14 个省份,占领
过 62 座大小城市,突破 10 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敌人派
来追击的中央各部队。他们开进和顺利穿过 6 个不同的少数名族放牧地区,有些地方
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但他们多以野菜、草根甚至牛皮、皮带充饥……这令人感到绝望的险境,却被这支队伍以滚烫的热血与钢铁的意志战胜了!
这是红军,这就是百折不挠的红军。身着薄衣,饥寒交迫,是什么让他们在如此
艰苦的环境下克服种种困难的呢?是意志,坚强的意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说的就是红军,在经历了草地泥潭,渡
过了雪山激流,经历了冰霜的磨砺,
“红军”这一柄长剑更加锋利,直取日本帝国。俗话说:“困难就像弹簧一样,你强
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红军用一次长征完美地诠释了它。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他们一路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用坚
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完成了万里长征。长征唤醒中国的民众,给予他们从未有过的
向往和信念,让中国社会最底层赤贫的农民,手工业者,失业者懂得可以自己把握自
己的命运,世间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走向崭新的中国的起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虽已过去,但在国际形势日益紧张、
天下尚未太平的现状下,我们依旧更需要虔诚的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继承光荣
革命传统,发扬先辈长征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
会主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道路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
列宁说过: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的办法是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完成的革命任
务上。
毕竟,任何辉煌的业绩都需用努力去创造,我们应从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吃皮带”、“嚼草根”的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挑战命运的精神中学习他们那种艰苦
奋斗精神,无怨无悔的气概,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而知识就像满目琳琅的大宝库,
探寻它的路是坎坷的,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只有经过磨练的人,才会不停地与困
难做斗争,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如徐霞客历经千辛万苦终完成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就像司马迁饱受屈辱终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像梵高孤独
贫穷一生却为后人留下价值连城的作品;就像贝多芬双耳失聪却抚着琴键谱出优美的惊
世曲调。
“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就应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在学校我们应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孜孜不倦的学好每一科知识,用科技来强国,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永远巨人般屹立于世界强林之列。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断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龄,出现在中
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在人类物质与精神发展的今天,行走在这条崇山峻岭和水流湍
急的路途上,世人难以忍受疲劳,劳顿和生存条件的贫乏。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热
津斯基走过长征后说:“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来而言,长征的意义决不是一部无可匹敌
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深刻的多,它是国家统一的精神,它是克服落后东西必要
的因素。”
王树增先生用写实的手法,把长征历史上一场场战斗,一次次灵魂与肉体的挣扎,真真切切的告诉读者。我从长征中读出了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没有这种力量,
长征就是一场人类不可能超越的苦难,无法跨越的一道山梁。就在人类物质与精神文
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仍然不断的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甘愿忍受疲惫、劳顿之苦,重走这条蜿蜒于崇山峻岭和急流险滩的长征之途,也就是为了能够重
获这种力量,填补心灵的荒芜。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
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作为中国人,更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长征的
意义。
《长征》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二
“黑夜沉沉,朦胧的黎明前时分,
遥望辽阔而古老的亚细亚莽原上,
一条觉醒的金光四射的巨龙在跃动、跃动,
这就是那条威力与希望化身的神龙!
他们是些善良的,志气高、理想远大的人,
交不起租税走投无路的农家子弟,
逃自死亡线上的学徒、铁路工、烧瓷工,
飞出牢笼的鸟儿——丫环、童养媳,
有教养的将军,带枪的学者、诗人……
就这样汇成一支浩荡的中国铁流,
就这样一双草鞋一根土枪,踏上梦想的征程! ”
一位意大利的诗人用这样的诗篇来描述人类历史上的这场伟大远征。长征跨越了
中国十五个省份,翻越了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走过了世界海
拔最高的广袤湿地。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在数十倍于己的敌
人的追击、堵截和合围之中,平均每天急行军五十公里以上,平均每三天就发生一次
激烈的大战,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
艰难险阻,不畏牺牲的远征!
读王树增《长征》一书,时光也仿佛回到了一九三四年的井冈山苏区。于是自己
开始重新上路,走过那千山万水,感受那雨雪风霜,认识行进在这队伍中伟大的红军
士兵,缅怀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