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内蒙古医学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2 过头牵引复位法: 是通过持续牵引,髋关节逐渐外展, 而自然复位的方法,其优点是不需要全 麻下复位,可避免手法复位对股骨头的 创伤而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缺点 需较长时间的住院牵引。适应6个月以下、 脱位Ⅲ度或有较重的内收肌挛缩、应用 Pavlik 支具失败者,但也考虑用于1岁以 上的患儿。四个步骤:水平牵引、垂直 牵引、过头牵引、外展牵引而复位。
3.分型: 髋关节脱位可分为两大型。 髋臼发育不良 单纯型 髋关节半脱位 髋关节脱位 畸形型
{
髋关节发育不良:又称为髋关节不稳 定,早期常无症状,生后有很高的 比例呈现髋关节不稳定,X线常以 髋臼指数增大为特征,有的随生长 发育而逐渐稳定,有的采用适当的 髋关节展位而随使自愈,但是也有 少数病例持续存在着髋臼发育不良 的改变,年长后出现症状,尚需进 行手术治疗。
4.1 新生儿期检查法: 4.1.1 外观与皮纹:髋脱位时大腿、小 腿与对侧不相称,臀部宽,腹股沟 褶纹不对称,患侧短或消失。臀部 褶纹亦不相同,患侧升高或多一条, 整个下肢缩短,且轻度外旋位。
4.1.2 股动脉搏动减弱: 腹股沟韧带与动脉交叉点以下一横指 可扪到股动脉,股骨头衬托股动脉,搏 动强而有力。股骨头脱位后股动脉衬托 消失,搏动减弱,检查需两侧对比观察。 4.1.3 Allis征: 新生儿平卧、屈膝85°~90 °,两足 平放床上,两踝并拢可见两膝高低不等。 对于单侧髋关节脱位有益。
8.2.4 影响复位的因素: (1) 髂腰肌挛缩横过关节囊的前方,可 使股骨头与髋臼分离,久而久之与关节 囊粘连,甚至形成葫芦状关节囊或形成 皮鼓状覆盖在髋臼口。 (2) 盂唇过大,阻塞了髋臼。 (3) 头臼不对称,通常是髋臼过小过 浅,包括圆韧带过长、增宽影响股骨头 的回纳。
8.4.5 复位失败的病例处理: 复位失败后原则上应手术治疗,可用 经内收肌切开,即Ferguson 术式。需注 意禁忌证。 8.4.6 复位后髋关节发育的观察: 股骨头与髋臼同心,创造髋臼软骨 与股骨头骨骺发育的基本条件,一般来 说股骨头发育较快,1~2年内两侧股骨头 发育相连,达到正常水平。
脱位的分度标志着脱位的高低, 对手术前牵引方法的选择,治疗后 合并症的发生以及预后均有直接关 系。 畸形型:均为双侧髋关节脱位,双膝 关节处于伸直位僵硬,不能屈曲, 双足手呈极度外旋位,为先天性关 节挛缩症。有合并并指、缺指、拇 内收畸形。该型治疗困难,疗效不 佳,均需手术治疗。
4.临床检查: 倘若每个新生儿生后均能做常 规检查,在3~7天内明确诊断而进行 治疗,其疗效最理想。1岁内明确诊 断,可成功治疗,日后X线检查可 完全正常,说明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5.2 骨盆平片测量法:
如图所示两侧髋臼Y形软骨连成为 Hilg-eneriner 线,简称为H线,股骨 上端距H线之距离为上方间隙。股 骨上端鸟嘴距坐骨支外缘为内侧间 隙,正常均值上方间隙为9.5mm, 内侧间隙为4.3mm。若上方间隙小 于8.5mm,内侧间隙大于5.1mm应 怀疑髋关节脱位。若上方间隙小于 7.5mm,内侧间隙大于6.1mm可诊 断为髋关节脱位,此法简易可靠。
8.2.1 自动复位法: Pavlik 支具或 Riemebugenl(RB) 支具, 是一种特制的尼龙吊带,保持髋关节屈 曲位置的基础上,可保留内收、外展的 一定活动范围,进行自动复位,是一种 靠重力复位的支具,因此只能选择6个月 以下婴儿、Ortolani 体征阳性的病例、 髋关节不稳定及Barl0ow 体征阳性者。 经过穿着支架后1个月内应摄X线片,如 能复位,即表示成功,一般需要3~4个月。
是检查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情 况,即股骨头的内缘到髋臼外缘的 距离(A),比股骨头最大的横径(B) 。 AHI=A/B×100 其正常范围为84~85。
5.8 前倾角的测量: 前倾角增大是髋关节脱位重要 病理改变,了解其大小为股骨旋转 截骨术提供依据。目前认为只要影 响患肢足内翻,就应该实行矫形。
4.2.3 Nelaton 线: 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 连线正常通过大转子顶点称为Nelaton 线。脱位时大转子在此线之上。 4.2.4 Trendelenburg 试验(臀中肌试 验): 嘱小儿单腿站立,另一腿尽量 屈髋、 屈膝,使足离地。正常站立时对侧骨 盆上升;脱位后股骨头不能抵住髋臼, 臀中肌无力,使对侧骨盆下降,从背 后观察尤为清楚。是髋关节不稳定的 体征。
5.4 CE角:
也叫中心边缘角(center edge angle), 即股骨头中心点与H线的垂线,髋臼外 缘与股骨头中心点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 其意义时检测髋臼与股骨头相对的位置, 对髋臼发育不良或半脱位有价值。正常 为20°以下。 5.5 Shenton 线: 正常闭孔上缘弧形线与股骨颈内侧 弧形线相连在一个抛物线上,称为Shenton线,脱位时此线消失。
5.3 Perkin 象限:
当股骨头骨骺核骨出现后可利 用Perkin象限,即两侧髋臼中心连 一直线称为H线,再从髋臼外缘向H 线做一垂线(P),将髋关节划分为 四个象限,正常股骨头骨骺位于内 下象限内。若在外下象限为半脱位, 在外上象限为全脱位。
5.4 髋臼指数:
从髋臼外缘向髋臼中心连线与H 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称为髋臼指 数,其正常值为 20°~ 25 °,当小 儿步行后此角逐年减小,直到12岁 时基本恒定于15 °左右。髋脱位则 明显增大,甚至在 30°以上。
4.2 较大儿童检查: 4.2.1 跛行步态:跛行常是小儿就诊的唯一 主诉。一侧脱位时跛行,双侧脱位表现 为“鸭步”,臀部明显后突。 4.2.2 套叠试验(打气筒症):小儿平卧, 屈髋、屈膝各90°,一手握住膝关节, 另一手抵住骨盆两侧髂前上棘,将膝关 节向下压可感到股骨头向后脱出,膝关 节向上提可感到股骨头进入髋臼。
6. 诊断: 今后新生儿普查工作深入开展,本 病可早期被发现,为此提出发育性髋关 节脱位的高危婴儿。其中包括臀位产婴 儿;具有家族史者;具有某些先天畸形 如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斜颈等;具有持 续性皮纹不对称;关节及韧带过度松弛; 髋关节脱位高发地区及民族。对上述高 危婴儿应进行详细检查,提高诊断率。
2.病理: 主要改变是脱位后的继发性变化, 如髋臼浅,前倾角大等,是符合“头臼 同心是髋关节发育的先决条件”的Harris 定律。随着年龄增长,病理改变日益加 重,此点位动物实验所证实,它间接的 证明本病不是先天性的。 髋臼:髋臼前、上、后缘发育不良,平坦, 变浅,其中脂肪组织、圆韧带充塞其中。 最终脱位的股骨头压迫髂骨翼出现凹陷, 假臼形成。
8. 治疗: 8.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理论是Harris定 律,既头臼同心是髋关节发育的基本条 件。特别年龄小,发育速度快,且在一 定的时间内恢复至正常状态。关节运动 更能刺激髋关节发育,其中股骨头髋臼 发育更快。基于这一原理,为取得理想 复位,复位后维持髋关节的稳定性至关 重要。实现髋关节复位必须具备以下条 件:
1.病因: 发病原因迄今不十分清楚。本病女 男比例为4.75:1,可能与内分泌因素有 关。约20%病儿有家族史,说明有一定 的遗传因素。发病与胎位有关,经临床 统计臀位产发病率最高。其他还有生活 习惯的环境因素,如寒带习惯行下肢捆 绑襁褓婴儿的地区发病明显增高。另外, 原发病髋臼发育不良及关节韧带松弛症 是髋关节脱位发病的原因。
5. X线检查: X检查在儿童不仅明确是否有 脱位,还可以确定脱位高低,以及 髋臼和股骨头发育情况。但是新生 儿期股骨头骨骺尚未骨化,诊断困 难。目前多采用B超检查以弥补X线 检查的不足。
5.1 Von-Rosen (外展内旋位)摄片法: 婴儿仰卧位,双下肢外展45°, 尽力内旋位摄片。正常时骨干轴线 的向上延长线,经髋臼外缘相交于 腰5与骶1的平面以下。但脱位时此 线经髂前上棘相交于腰5骶1平面以 上。
特别要仔细检查肢体的长短和Ortolani 试验,若为阳性即可确诊,并常规 拍摄X线片,也可配合B超检查,诊断 并不难,到儿童已能步行,则诊断更易。 7. 鉴别诊断: 7.1 先天性髋内翻。 7.2 病理性髋脱位。 7.3 麻痹性或痉挛性髋脱位:前者多为婴儿 麻痹后遗症,后者多为早产儿或生后窒 息者及有脑病史者。 7.4 多发性关节挛缩症合并髋关节脱位。
圆韧带:改变不一,有的可拉长、增 粗、增厚、有些病例部分消失或全 部消失。 关节囊:松弛,随股骨头上移而拉长, 增厚,关节囊前方髂腰肌经过处出 现压迹,严重呈葫芦状,妨碍股骨 头复位。 骨盆:单侧脱位骨盆倾斜。双侧脱位 骨盆较垂直,前倾。
脊柱:单侧脱位由于骨盆倾斜出现代 偿性脊柱侧弯。双侧脱位由于骨盆 的垂直,腰生理前凸加大,臀部后 凸。 肌肉和肌膜:随着股骨头的上移脱位, 内收肌、髂腰肌紧张,臀肌、阔筋 膜张肌的不同程度的挛缩。
5.6 Sharp 角:
该角对Y字形软骨闭合后检测 髋臼发育不良有意义,它不是诊断 髋脱位一项指标,而是随访判定髋 臼发育情况的指标。即两侧泪点的 连线和泪点与髋臼外缘连线所形成 的夹角。测量正常值约男为 32°~44.5°,女为 34.5 °~47.5 °。
5.7 臼头指数(acefabular head index,AHI):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附院骨科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 )是1992年北美小儿 矫形外科学会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 改名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 节发育不良(DDH)。随着研究的不断 深入,越来越多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认为该病除了先天 因素之外,后天性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是可以预防的。
股骨头:股骨头骨骺出现迟缓,发育较小, 随着时间的推移股骨头失去球形而变得 不规则。 股骨颈:变短变粗,前倾角加大。 盂唇:在胚胎发育至7~8周时,间质细胞分 化形成关节囊和盂缘,当受到任何刺激 均可使正常间质停止吸收出现盂唇。盂 唇在盂缘上方常与关节囊、圆韧带连成 一片,有时呈内翻,内卷状影响股骨头 复位。
髋关节半脱位:该型股骨头及髋臼发 育差,股骨头向外轻度移位,未完 全脱出髋臼,髋臼指数增大。它即 不是髋关节发育不良导致的结果, 也不是髋关节脱位的过度阶段,而 是一个独立的类型,可以长期存在 下去。关节造影观察手术中发现, 在髋臼的外方形成一个膜样隔膜而 限制起完全复位。
髋关节脱位:是指髋关节全脱位,为最常 见的一型,股骨头已完全脱出髋臼,向 外上、后方移位,盂唇嵌于髋臼于股骨 头之间。该型根据股骨头脱位的高低分 为三度。 Ⅰ度:股骨头向外方移位,位于髋臼同一 水平。 Ⅱ度: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相当于髋 臼外上缘部分。 Ⅲ度:股骨头位于髂骨翼部位。
4.1.4 Barlow 试验(弹出试验): 是诊断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不稳 定的可靠方法。
4.1.5 Ortolani 征 (外展试验): 此法可靠,是新生儿的普查的重要 方法。患儿平卧,屈膝、屈髋各90°, 检查者面对小儿臀部,双手握住双膝 同时外展、外旋,正常膝外侧面可触 及床面,当外展一定程度受限,而膝 外侧而不能触及床面,称为外展试验 阳性。当外展一定程度突然弹跳,则 外展可达90°,称为Ortolani 征阳性。
8.2.3 手法复位和各种夹板、石膏固定: 对于不能自然复位者可以通过手法复 位来实现,复位后年龄在1岁以上者由于 年龄比较大,复位易活动且力量较大, 夹板与支具不稳而发生脱位,需用石膏 固定2~3个月后再改用支具或夹板固定。 若实现手法复位,应防止股骨头缺血性 坏死的发生一般采用复位前牵引,克服 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是肌肉松弛, 减轻复位后头臼间的压力。此点十分重 要。
⑴ 传统的蛙式位是最理想的姿势,但它不利于股 骨头的血液供应。 ⑵ 根据不同的年龄选用固定支具、夹板,要求稳 定、舒适、方便、便于尿便管理,最好使髋关 节保持适当的活动。 ⑶ 选择髋关节发育的最适宜的年龄,年龄越小 越好,一般以3岁以下为宜。 ⑷ 头臼比例(AHI)相称,不相称易失败。 ⑸ 复位维持一定时间,使其关节去掉固定后不 易脱位。通常需3月~6月。年龄越小固定时间 越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