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首饰上的吉祥寓意——鱼形
明清鱼纹瓷器的寓意及内涵
![明清鱼纹瓷器的寓意及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0778b3f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b.png)
明清鱼纹瓷器的寓意及内涵鱼纹是中国陶瓷的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它历史悠久、题材丰富。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上开始出现鱼纹图案,历史延续几千年,至今还是倍受人们喜爱的装饰纹样。
明清时期,富有寓意性的鱼纹瓷器比较常见,人们主要运用象征隐喻的手法来表达一种人生态度或者思想观念。
蓝釉白花鱼莲纹盘,明宣德明清瓷器中鱼的造型与纹样比较常见。
它常绘于瓷瓶、罐、盘、碗、杯、盒、洗、枕、笔筒等器物上,少数独立构成图案,大多与其它纹饰组合而成。
与其组合的常见纹饰有:水草、水藻、莲花、牡丹、水波、蝙蝠、龙、戟、磬、八宝、钱等。
明清鱼纹瓷器的内涵及寓意2.1 鱼的生殖寓意鱼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它的造型“最早出现在六千年前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如“人面鱼纹彩陶盆”上就绘有抽象的鱼纹图案,当时它应具有图腾性质,“与原始人类的崇拜生殖、重视种族繁衍直接相关”。
在以后中国漫长的封建农耕文化中,婚姻、家族、种姓的延续被看作是头等大事,多子的观念一直十分普遍且强烈。
因为鱼多子,生殖力强盛,在民间生殖崇拜观念中具有多子、阳性的象征意义,所以成为阴阳交合,生存繁衍兴盛观念的符号。
明清瓷器中的鱼纹传承了这种由来已久的生殖崇拜信仰。
如前所述的双鱼壁挂等双鱼器类,就象征着婚合,常作为婚娶或合卺的用器。
还有瓷器上的鱼戏莲、鱼唆莲、鱼钻莲等图案也象征隐喻着夫妻恩爱,生活美满幸福。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明宣德2.2 谐音赋予的吉祥寓意明清鱼纹瓷器常以组合图案的形式出现,它是利用谐音的表达手法赋予画面一种吉祥喜庆的寓意,这与明清时代“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文化氛围有关。
此种艺术表达手法,主要是受传统文化中文字谐音修辞的影响,它鲜明典型的把所谐之音点落在瓷器组合纹饰的吉祥本意上,使人自然地联想到一句吉祥语。
因“鱼”与“余”谐音,寓意吉祥、富裕的“有余图”。
孔雀绿釉鱼藻纹盘,明正德在明清瓷器上较为常见。
绘制两条鲶鱼首尾相连的寓意为“年年(鲶)有余(鱼)”;游鱼与莲花纹的组合寓意是“连连(莲)有余(鱼)”(图五);鳜鱼和牡丹画在一起寓意“富(牡丹)贵(鳜)有余(鱼)”;鱼与戟、磬的组合图案则称为“吉(戟)庆(罄)有余(鱼)”(图六);还有的画童子嬉戏于养金鱼的水塘边,寓意为“金玉(金鱼)满堂(塘)”等等。
老庙新品富富有余系列文案
![老庙新品富富有余系列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5e762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e.png)
老庙新品富富有余系列文案
以下是老庙新品富富有余系列部分文案:
- 如鱼得水,好“韵”生生不息:传统文化中,鱼谐音“余”,承载着富裕美满、年年有余的美好祈愿。
老庙响应消费者对自在顺遂的生活状态的期盼,以简约流畅的设计语言,为黄金珠宝注入“如鱼得水”“年年有余”的好运祝福。
- 发财鱼套系:勾勒锦鲤悠然的游弋形态,承载着闲适自如、财运通畅的祈愿。
其中,“发财鱼”挂坠将两条锦鲤对游的灵动形象,幻化为生生不息的圆满循环,代表着万事顺遂、连年有余的期盼;双环上方由四条锦鲤汇聚成圆形钱币,寓意四方来财;青绿珐琅点缀鱼身,为之注入了盎然的生命力。
- 有钱花套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好运的“锦鲤”与西方文化中预示幸运的“四叶草”,将池鱼汇聚的跃动和戏水泛起的涟漪,演绎为别致的“四叶草”花型,传递团聚的期待和幸运的祈愿。
- 龙腾万里,“富”能凌云壮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象,龙象征“腾飞”,威武的形象和强大的力量,传递了守护美好生活的勇气。
“鱼跃龙门”的传说,更体现了拒绝设限、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
透过故宫馆藏,看历代鱼形玉器的演变
![透过故宫馆藏,看历代鱼形玉器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86b7ef1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6.png)
透过故宫馆藏,看历代鱼形玉器的演变鱼在上古时期,是一种具有神性的动物,很多神话故事都有鱼化龙,或龙化鱼的传说。
两者可以互变的属性,也使得鱼和龙一样,是具有超凡神力的图腾。
商周时期,玉鱼即为应用广泛的玉饰。
早期的玉鱼,多为长形的扁平薄片状,对玉料并不过分追求,雕刻手法简练,仅勾勒外形,有棱有角,鱼鳍、鱼尾等关键部位是以阴刻线纹表示。
到了唐代,玉鱼又被承载了道德教化和社会等级的功能,是高官才能使用的佩符珍玩,故在制作上,也被赋予了更为高雅的艺术趣味,形成了精雕细琢、虚实有度的审美风格。
宋代施行开科取士,平民百姓都能通过科举入仕,玉鱼在世俗层面,又被注入了更多的吉祥寓意,是祥符吉瑞的重要题材。
如“鱼”与“余”谐音,代表年年有余的好彩头;鱼跃龙门则寄寓人迅速晋升高位,飞黄腾达,扶摇直上。
玉鱼也由此被应用到了更多的饰品上。
如悬在身上的玉佩,男子头顶束发的巾环,文人手中折扇的扇坠。
器形上也更为多变,如器身光素无纹的无鳞玉鱼、鱼衔莲荷等造型,刀工圆熟,层次丰富,很好地展现了这一时期的匠人对于器物空间的把握。
明清赏玉玩玉之风盛行,以雕玉技艺著称的大师频出,玉鱼的加工制作,也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玉料常选用温润细嫩的和田玉,或色泽皎洁冰莹的岫玉。
设计上注重布局,纹饰繁缛,下刀精准,打磨精细,尽显材质的自然之美和造型之美。
光华温润的明清玉鱼,也是对这一艺术造型的最高致敬。
玩赏玉鱼,须鉴在藏先。
若是时代久远的古玉,要辨别清楚材料,以及所用材料是否与时代相符。
雕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玉鱼的不同造型细节,实际上就是有助于判别真伪的“达芬奇密码”。
两岸故宫馆藏玉鱼欣赏商玉鱼5.1公分x1.2公分x0.6公分台北故宫藏青玉,局部带白斑及墨斑。
鱼形,鱼体呈直线,尾巴直长,头部及尾端较薄,应为玉刀改雕而成(烦请确认)。
眼睛钻一圆孔,可以佩戴。
商晚期至西周玉鱼长7.12公分宽1.9公分厚0.42公分台北故宫藏绿色玉带白斑。
扁长条形,鱼嘴微张,缝隙中有一小孔穿,单圈大眼,平行线刻鱼鳍。
玉雕首饰中鱼的造型与镶嵌方式设计初探
![玉雕首饰中鱼的造型与镶嵌方式设计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c454f73ec5da50e2524d7f26.png)
玉雕首饰中鱼的造型与镶嵌方式设计初探作者:陈景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2期(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摘要:作为我国最古老的雕刻艺术,玉雕首饰作为饰品一直备受人们的青睐。
在玉雕首饰的选择和佩戴过程当中,人们对于玉雕首饰的造型要求也是颇有不同的,从传统的观念上来说,人们更讲究的是玉雕饰品的寓意。
本文针对玉雕首饰中对鱼的造型设计与镶嵌方式进行初步的的探究。
关键词:玉雕;鱼的造型;镶嵌方式前言:中国的珠宝行业市场中各类珠宝饰品可谓是琳琅满目,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通常在穿着衣服的时候,喜欢通过首饰来进行搭配,这样能够彰显出佩戴者的不同气质。
玉雕首饰就是其中的一种。
由于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玉雕的市场也在不断的壮大,从玉雕首饰工艺与寓意方面,更适合中国人来佩戴。
一、玉雕首饰及工艺的现状(一)玉雕首饰的分类玉雕是我国固有的艺术雕刻技艺,具有着悠久的艺术历史,在不同的朝代,玉雕的工艺手法和造型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于玉器更加的追崇,需求量很大,由于其特有的材质,让人们很是喜爱,在现代发掘的很多文化遗址当中,就有许多的玉雕首饰,它们形状各异,主要分为块、环、壁和珠等。
在古时,佩戴不同形状玉雕饰品也是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性的表现,例如:动物形的、镂空形的以及现在人们生活当中经常见到的玉镯等等[1]。
(二)玉雕工艺的流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玉雕的工艺方面也有很高的提升,按照大致上的流派可划分为南、北两个流派,其中,北京玉雕、海派玉雕、玉雕湾、扬州玉雕以及南阳玉雕最为闻名。
玉雕工艺讲究的是因料施艺,剜脏去绺,化瑕为瑜,废料巧用和俏色巧用,也就是说,玉雕的工艺是根据玉石的材料质量决定的。
在进行玉雕的工艺操作过程当中,对于这雕刻的手法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因此,才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雕刻工艺流派。
二、镶嵌工艺的分类(一)爪镶就是通过金属爪将玉石牢牢地的夹住,以保证玉石能够得到持久的保护而不至于脱落。
翡翠挂件寓意之鲤鱼跳龙门
![翡翠挂件寓意之鲤鱼跳龙门](https://img.taocdn.com/s3/m/33af545bad02de80d4d840f5.png)
翡翠鲤鱼跳龙门题材寓意鲤鱼跳龙门的题材在翡翠挂件、翡翠玩件、翡翠摆件当中是非常常见的题材,源于古印度神话,称为“摩羯”,是一种龙头、鱼身鱼尾的动物,被认为是“河水之精,生命之本。
”也可以解释为“鲤鱼跳龙门”,因其形象常雕刻为脱水而出、腾空而起,化为飞龙,跃于苍穹的那一瞬间。
寓意“望子成龙”。
适合在高考时送给子女,寓意学业有成。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来历很早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子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
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
它们从河南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
“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一条美丽刚劲的大红鲤鱼对大家说。
“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
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
”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
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
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
山北的鲤鱼们见大红鲤鱼尾巴被天火烧掉,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
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山。
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
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
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
后来,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翡翠鱼跃龙门挂件适宜送礼人群送子女——古代人们用鲤鱼跳龙门来比喻学子们经历十年寒窗苦读,考得状元。
所以在高考时节送给子女是预祝子女高考成功。
送领导——在封建社会,人们考得状元后就预示着可以高官厚禄,所以鲤鱼跳龙门在领导升迁时送给领导预示领导仕途顺利飞黄腾达。
中国传统鱼纹图案的发展及鱼的美好寓意
![中国传统鱼纹图案的发展及鱼的美好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939c893d7375a417866f8fbf.png)
[ 摘 要】 中国传统鱼纹图案是我国历史最长、应 用最 广、并 负载着一些 民俗吉祥寓意的文化标志。本 文 将 以一些 出土 文物 为证,着 重探讨 鱼纹图案的演变历史并分析其原 因。鱼纹 图案的演 变史 实际就是最初作 为
原 始 图腾 的鱼 其 神 性 不 断 淡 化 , 逐 渐 走 向 民 间 的 过程 。在 民间 ,鱼 深 受人 们喜 爱 ,并 被 逐 渐 赋 予 了新 的 意 象 。
一 一 _ h _ . 一 ~ 。 : 一
式, 先 民对鱼逐渐产生 了一些 认识, 并 且发展 成为宗教观念 和图腾信仰 。但 是随着原始农 耕向定居农业 的发展 , 渔 猎在 社会生产 中的地位逐渐 下降,这 使 得 鱼 作 为 图腾 的 观 念 逐 渐 淡 化 , 失 去 了精 神信仰的地 位,鱼纹 图案逐渐 转 向了装饰层面 。 其 次,后来形成 的龙 的观 念逐渐 取代 了鱼在古人 信仰中 的地位 ,逐渐 成 了神性与权力 的代 表,这使得 “ 鱼” 逐渐开始 了由 “ 神 ”向 “ 人”的转变 。 陶思 炎 ( 1 9 9 0 )认 为 “ 龙 的 冲 击 是 中 国鱼 文化变迁 的信 仰动 因,龙 对鱼的 取 代 导 致 了信 仰 重 心 的 位 移 , 并 造 成 尊 卑 互 应 的 文化 情 态 ” 。 龙 的形 象 的 产 生 的 时 间 比 鱼晚 , 是 随着 华夏族 的形 成而产生 的。 以蛇为 图腾 的 氏族部落 在不断征 服融合其他 部落 中逐渐 强大起 来,在这个过程 中, 融合 了其他 氏族 的 图腾 ,形成 了龙 的 形 象。作为 一种 虚拟的 图腾 ,龙结合 了诸 多动物 的特 征 ,具有 很强 的神秘 感 , 因而 被 赋 予 了 神 性 。 随着人类 认识 自然能力的提高, 对 鱼 的研究逐渐深 入 ,作 为食用对象 的 鱼不 再神秘 ,沟 通天地 的职能逐渐让 位给 了虚幻 的龙。鱼纹被 民间赋予 了 吉祥 的寓意 ,成 为最受大 众喜爱的 图 案 之 ~ 。 由 于龙 尊 而鱼 卑 , 便 产 生 了 “ 鲤 鱼跳 龙 门 ”的 传 说 ,“ 鲤 鱼 跳 龙 门” 也 有 了 升 官仕 途 的 意 味 。 鱼 在 社 会 发 展 中 渐 渐 地 失 去 了一 开 始 被 赋 予 的神 性 ,鱼 纹 图 案 的 一 些 功能也被相应 的其他神兽 所取代 。鱼 纹走 向了生活领 域 ,成 了我国历史最 长 、应用最广 的装 饰 图案 。鱼是一种 人们 喜闻乐 见的动物 ,在 走向 民问 的 过程 中, 人们 赋予了它美好的寓意 , 形 成 了中国特 有的鱼文化。 三 、鱼在 民间的美好寓意 l 、 爱情 的 象征 — — 鱼 水 之 欢 正 如 前 文 所 述 , 人 们 最 初 由于 生 殖而对 鱼产生崇拜 ,随着 “ 鱼”的神 性淡 化,下移至 民间 ,鱼 往往被用来 代指女性配偶 ,并借 指婚姻与爱情。 《 涛经 ・ 陈风 ・衡门》 : “ 岂其食鱼 , 必河 之鲂 ?岂其 取妻 ,必 齐之姜 ?岂 其 食 鱼 , 必 河 之 鲤 ? 岂其 取 妻 , 必 宋 之子 。 ”该诗直接把取鱼与娶妻联系起 来 。 南 朝 著 名 民歌 《 江南》 :“ 江 南 可 采莲 ,莲叶何 田田,鱼戏莲 叶间。鱼 戏莲叶 东,鱼戏莲 叶西,鱼戏莲叶南 , 鱼戏莲叶北 。 ”诗歌用 比兴、双关等手 法 ,以 “ 莲”谐 “ 怜” ,象征爱情 ,以 鱼儿戏 水于莲叶 问,来暗喻青 年男女 相互爱恋的欢乐场 景。 在过 去,生 儿育女是婚姻 幸福的 前提 , 人们期待像鱼 一样多子多孙, 这 反 映了男女双方对 生育的祈 求。随着 社会 的发展 ,人们 更加注重双 方的感
古代玉鱼浅谈
![古代玉鱼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57328c54852458fb760b5605.png)
古代玉鱼浅谈作者:朱洁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3年第04期鱼除了是人们的美食,又因鱼谐音“余”,故古人爱用鱼表示美好的愿望,用玉鱼做佩饰,以示富裕,年年有余,吉祥有余。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鱼形玉器出现,但大量出现还是在商、西周、春秋、宋、辽金、元、明、清几个时期,尤以宋之后为盛,一般以圆雕、佩饰形式出现。
宋以前的玉鱼可见的很少,多数藏家仅能从历史文献中可知其各时期的特征:新石器时代的玉鱼一般都比较小,雕琢简单,朴拙简练;夏商周三代在雕琢上较前期更婉转流利,具有更强的动感;而汉代的玉鱼则比例更合适,纹饰更细腻,雕琢更精巧;汉代之后,玉鱼雕刻进入低潮时期,直至宋代,随着玉雕艺术进入发达时期,更为满足各阶层人们的需求,玉鱼雕刻又开始复苏,并且在创意上有了新的突破,一直延续至清代。
我们身边能见到的宋代传世玉鱼也不多,这个时期的雕琢技艺对后期的影响颇深。
宋代玉鱼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无鳞玉鱼,头小,长身,鱼身素面,多呈跳跃状,鱼身弯成弧状,昂首,尾上翘,鱼尾分叉不大,眼多数为凹形小坑,腮部以短而粗的阴线勾出,鱼尾阴刻线挺拔整齐;另一种是鱼身有鳞纹的玉鱼,饰网格纹,鱼嘴张口厚唇且前伸,嘴与头之间有阴线相隔,腮的边缘也有阴线将腮与鱼身相隔,眼睛多为阴刻圆眼和凸圆眼,背鳍呈锯齿状,鳍、尾细部均用阴刻线条表现,鱼尾呈摆动状,富有动感。
此时期的玉鱼常以水草、荷莲作为陪衬物,但一般为单线刻划,如鱼衔莲荷的器形,荷叶边缘向内翻卷,在宋代极为流行,是一种寓意吉祥之物,此风一直延续至元、明、清时期。
(见图1)图1宋代玉莲鱼佩,因没有实物,只能从宋鱼图片中看出,其玉质白腻油润,鱼头小,长身,无鳞,鱼身弯成弧状,昂首,尾上翘,鳍短而厚,上有细阴线勾饰,鱼身伴一荷莲,长梗弯曲盘成环状,与鱼身缠绕,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图2金代墨玉鱼含荷佩饰,也无实物,只能从金代玉鱼图片中看出,黑褐色的鱼形似鳜鱼,圆圈眼刻痕较粗,网格纹,鱼尾分叉,边缘有锯齿状,鱼口微张衔一莲梗且紧连鱼身一侧,莲梗的一端连有小荷叶,鱼巧妙地藏匿于一支大荷叶之下,阴线勾饰叶脉,叶脉如伞骨,造型自然,惟妙惟肖。
翡翠鱼吊坠有什么寓意?这6个寓意要记住
![翡翠鱼吊坠有什么寓意?这6个寓意要记住](https://img.taocdn.com/s3/m/014de6e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c.png)
翡翠鱼吊坠有什么寓意?这6个寓意要记住翡翠鱼吊坠的意义1翡翠鱼是许多人喜欢佩戴的装饰品。
事实上,翡翠鱼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赋予了美丽的含义。
因此,鱼已成为翡翠首饰雕刻的共同主题之一。
许多雕刻家喜欢以翡翠雕刻鱼为主题。
有许多常见的翡翠鱼。
除了美丽的装饰,翡翠鱼的佩戴,翡翠鱼还有很多美丽的含义,所以佩戴翡翠鱼的意义是什么?佩戴翡翠鱼的意义之一就是带来好运和成功的事业。
我们的鲤鱼与龙门相配。
龙门是高贵的。
并非所有鲤鱼都能跳过龙门一次成龙。
佩戴翡翠鱼意味着鲤鱼跳过了龙门,完成了它的转化,这意味着好运,佩戴者可以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得到领导的重用,最终在事业之上取得成功佩戴翡翠鱼也意味着金碧辉煌,和谐生活。
一些玉雕大师只在翡翠之上雕刻了两条活灵活现的鱼,没有其他复杂的装饰,但它也有美丽的含义。
翡翠做成的玉盘,像一个池塘,两条鱼悠闲地游荡,寓意着幸福和谐的生活。
如果是家里的长辈穿的,也意味着为后代祈祷。
这意味着孩子们和孙子们都很充实,生活也很幸福。
因此,佩戴翡翠鱼的寓意非常美丽。
翡翠鱼吊坠的意义2翡翠吊坠鱼的寓意是鱼跃龙门、年年有余和吉祥如意。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曾有鲤鱼跃龙门这样一个鼓舞人心的故事。
所以,翡翠鱼寓意着寒门学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巨大的成功。
翡翠吊坠鱼的鱼字与余谐音,中国人自古就有谐音文化,所以,翡翠吊坠鱼自然就衍生出年年有余的寓意了。
佩戴翡翠吊坠鱼饰品有着不同的造型,其实也表示不同的寓意,一般来说翡翠吊坠鱼饰品的头朝下是自由安乐,头朝上是代表奋发。
1/鱼跃龙门鱼给人一种有活力有精神的感觉,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曾有鲤鱼跃龙门这样一个鼓舞人心的故事。
所以,翡翠鱼寓意着寒门学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巨大的成功。
现代的家长们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古代学子一样,考取好的学校、找到好的工作。
而这个寓意鱼跃龙门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2/年年有余年年有余是翡翠吊坠鱼的寓意之一,年年有余不仅是过年时的祝福语,也是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望,而翡翠吊坠鱼的鱼字与余谐音,中国人自古就有谐音文化,所以,翡翠吊坠鱼自然就衍生出年年有余的寓意了。
双鱼玉佩
![双鱼玉佩](https://img.taocdn.com/s3/m/941f231c964bcf84b9d57b52.png)
双鱼玉佩双鱼玉佩,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及驸马合葬墓出土,为白玉圆雕,用阴线刻出眼、腮、腹鳍、尾等细部,双鱼嘴部穿孔用金链系佩。
双鱼是佛教八吉祥之一,反映出佛教艺术对辽代玉器的影响。
简介辽(907年-1125年)长6.5厘米内蒙博物馆藏背景中国是世界上渔业发展最早的国家。
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我们的祖先就留下了单体鱼纹、双体鱼纹等丰富多彩的关于鱼的图案纹样。
中国的汉字中很早就有了象形的“鱼”字。
这种鱼文化也影响到了玉器的制作,出现了很多鱼形的佩饰。
佩鱼之风始见于商代,商代玉雕中有许多片状玉鱼,都很小,有些嘴部带孔,尾端有长榫,似刻刀,可能是随身携带的工具。
唐代以后,玉器的制作体现出越来越浓的生活气息,含有吉祥寓意的玉雕佩饰开始陆续出现,鱼形纹样成了玉雕佩饰中常见的题材。
宋元时期的鱼形玉佩目前已经有很多出土,传世品为数也相当多。
宋代玉鱼种类较多,一般头较小,鱼身扁平或微微隆起,分为光素无鳞和有鳞两种。
元明清三代的鱼形玉佩继续丰富和发展了鱼形图案纹样,出现了鱼与荷花、鱼与磬组合成的图案,寓意“连年有余”“吉庆有余”,还有龙头鱼身纹样的玉佩,寓意“鱼龙变化”。
纪实小说书名:双鱼玉佩作者:左无衣类别:纪实悬疑简介:一块古怪的玉佩,引发出一连串奇异的故事。
一夜消失的文明,到底,隐藏着何种玄机?一支装备完善的科考队,到底为何忽然消失?戈壁滩腹地,你,究竟看到了什么?相关物件背景“双鱼玉佩”、一个关于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院长彭加木失踪的谜题。
此事已经过去二十多年,由于一位网友在天涯社区发表了一个名为“中国有没有调查神秘事件的官方机构?”的帖子,使得此事如今才被大家知晓。
双鱼玉佩事件是灵异界必不可少的话题,然而相关资料却少之又少,与消息被封锁的说法相比,双鱼玉佩本身就是一件未被揭开的古老秘事,所以无解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消息被封锁的可能性。
早在十年动乱之前,大概是1957年到1962年之间,我国大西北地区发生了一些事情(据说当时罗布泊发现了一个古城遗址,一些青年想去淘些古物,后来不知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些青年死的死,疯的疯。
动物
![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9d555f40a8956bec0975e3aa.png)
3、图腾崇拜:同自然崇拜与生殖崇拜相比,图腾崇拜算 为较高级的宗教形式。“图腾”是美洲印第安部落的语言, 表示氏族符号或标志。图腾崇拜是精神生活和原始信仰寄 託的象征,在原始人心里,动物植物有着人类所没有的本 领和能力,这些使先人们对人以外某些生物产生了崇拜或 恐惧的心理,所以把它们作为自己氏族的图腾符号加以崇 拜,并作为本氏族的标志,由此也便产生了图腾崇拜。 鱼类摆脱了单纯自然生物的属性,融入人类精神生活中, 阴阳转合的鱼鸟图、金榜题名的鱼龙图、求瑞消灾的鱼兽 图、吉祥如意的鱼物图的象征意义等,鱼纹作为一种符号 已被人们认可崇拜,说明了鱼纹所具有的心理功能。
鱼纹的心理功能
原始人认为:万物有灵,世间万事万物都受无形的超自然力的支配, 今天看来是颇为唯心的思维,那时是生产力所决定的,换言之是非逻辑的,自 身之外的现象是不可超越的。因此原始宗教崇拜就是必然的了,原始崇拜是一 种简单的社会异化,汉文字发明之后,民间喜欢把与汉字同音的吉祥物联系起 来表达,鱼与余同音,故将“鱼”寓意“余”,人们期望年年有余;历朝历代 民间都有生产描绘鱼纹的陶瓷器、鱼形陶瓷或青铜器,劳动人民用之寄托“年 年有余”的理想和希望,因此人们崇拜鱼;崇拜的外表特征之一是有崇拜对象, 原始宗教崇拜十分广泛,有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三类: 1、自然崇拜:原始人在自然崇拜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即是对动植物的崇 拜,当时动植物对人来说既依赖又畏惧,与先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把动植 物当神膜拜是很自然的事。对古人来说,最先感受到的是自然的存在及其巨大 威力,自然物、自然力成为最古早的崇拜对象。如半坡人因为住在水边,鱼是 原始人以捕猎为生的重要手段,鱼也就很早进入了原始人的思维之中了,于是 他们把鱼神化为自己崇拜的符号,在他们的生活器具上到处都有鱼纹,鱼纹在 当时也就具有特别的意义了。 2、生殖崇拜 :鱼腹多子,繁殖力强,又有富裕吉祥的含义。古人对自身的繁 衍是很重视的,而鱼恰是生殖力及其繁盛的象征,为了人口的繁殖,氏族的繁 盛,人们选择了鱼作为崇拜对象,从而寄托对种族繁衍的渴望。
鱼和水的寓意和象征
![鱼和水的寓意和象征](https://img.taocdn.com/s3/m/0134bd1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a.png)
鱼和水的寓意和象征鱼和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象征和寓意,代表着吉祥、富贵、安康等美好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鱼和水的象征意义。
一、鱼的象征意义1. 富贵:鱼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视为吉祥之物,因为“鱼”与“余”谐音,寓意着“年年有余”。
因此,在春节期间,人们常将鲤鱼作为食品或摆设来祈求幸福和富贵。
2. 繁殖:鱼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因此也被视为生育能力强的象征。
在婚礼等场合,也常以鱼来表示新人生育后代的愿望。
3. 坚毅:传说中有一种叫做“梭子鱼”的鱼类,它们在游泳时非常坚定而不屈服于水流。
因此,“梭子鱼”也被视为坚毅、不屈不挠的象征。
二、水的象征意义1. 生命之源: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因此,在中国文化中,水被视为生命的象征。
2. 清凉:水能够消暑解渴,因此也被视为清凉的象征。
在夏天,人们常用水来降温、消除疲劳。
3. 活力:水流不息,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因此,水也被视为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象征。
三、鱼和水的寓意1. 和谐:鱼是水中的生物,与水密切相关。
因此,鱼和水一起被视为和谐共存的象征。
2. 富贵:鱼在水中游动自如,寓意着自由、顺畅。
同时,在中国文化中,“鱼”与“余”谐音,“余”有剩余之意,因此也被视为富贵之物。
3. 幸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跃龙门”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成语,表示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和幸福。
因此,“鱼跃龙门”的形象也成为了幸福、成功的象征。
总之,鱼和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象征和寓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代表着吉祥、富贵、安康等美好的意义,也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和追求幸福。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谈谈我国鱼形纹饰的发展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谈谈我国鱼形纹饰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120e22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c.png)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谈谈我国鱼形纹饰的发展中国传统的装饰纹样有别于世界其它文明中的传统图案,它起源于远古时代,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无数能工巧匠的灵感心得,并与宗教、民俗、哲学、艺术互相交融渗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至今活跃在中国现代的艺术创作之中。
而在这些传统的装饰纹样图案中,若论寓意之广泛,历时之绵长则非鱼形纹饰莫属。
一、传统鱼纹样的发展与演变我国出现最早的鱼纹样式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姆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上刻画的鱼藻纹,和仰韶文化遗址所出土的彩陶人面鱼纹盆以及鱼纹彩陶盆。
这些文物上的鱼纹样式古拙朴实、构思巧妙、形象生动,是中国早期艺术纹饰中的代表之作。
商周时期,青铜器作为这一时代的文化艺术象征,鱼纹纹饰在青铜器装饰艺术中被大量使用。
现今出土的青铜器曾发现许多带状或线状的鱼形几何纹饰图样。
汉代儒释道三教文化的蓬勃发展刺激了人们对追求长生的渴望,因此汉代的石刻和画像砖上开始频繁出现表达此类诉求的鱼纹饰样。
宋代以后,瓷器制造发展到鼎盛时期,鱼形纹饰也开始广泛的被运用到瓷器的装饰中。
到了明朝,鱼形纹的应用领域更加丰富,其中以服饰上的运用最为普遍,而最有名的服饰莫过于大明特务机构锦衣卫所穿的,由皇帝特赐以四爪飞鱼纹为装饰图案的飞鱼服。
清代之后鱼形纹的使用主要在民间壁画、刺绣、剪纸等方面,其带有明显的装饰性和文化寓意。
通过传统鱼纹样式的发展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民俗思想和审美观念的变迁,鱼形纹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象,承载了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所要表达的人文思想以及精神追求。
二、鱼纹饰样的精神内涵1、古人对大自然的崇拜中国的古代文明起源于黄河与长江流域,鱼类作为水中最常见的生物,是早期原始人类最容易捕获的食物,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最早就来源于对动物的崇拜。
从早期的陶器、青铜器到后来的瓷器、漆器、金银器物都采用了大量的动物纹样用以装饰点缀。
宋元时期服饰装饰艺术中开始广泛使用龙、凤、鹤、鹿等图案花型,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水生动物图案如麒麟、龙龟、鲤鱼等等,包括后期逐渐演化出的团龙戏珠、凤穿牡丹、八宝祥云等都是在鱼形纹样上一步一步发展变化出来的。
历代玉鱼之美:古人爱鱼,千年的深情
![历代玉鱼之美:古人爱鱼,千年的深情](https://img.taocdn.com/s3/m/8bcabae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e.png)
历代玉鱼之美:古人爱鱼,千年的深情中国玉器的出现至今已有八千年的历史,在古人心目中,玉是“山川之精”,可通灵天地,除邪晦、知祸福。
自古中国人就有很浓厚的崇玉传统,古人给玉赋予了很多精神内涵,因此玉文化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鱼除了是人们美膳之食,又因谐音同“余”,故古人爱用鱼表示美好的愿望。
用玉鱼做佩饰,以示富裕,年年有余,吉祥有余。
玉鱼是玉器中比较常见的形象之一,在古代是很重要的玉佩饰。
古代玉鱼的制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玉鱼的出现,反映了人们生产生活的自然状况和对动物的崇拜,象征了物质的富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新石器时代玉鱼-新石器时代的玉鱼数量不多,仅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和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有零星发现。
此期玉鱼出土数量稀少,造型朴实简练、较为生动,大多夸张抽象地模仿鱼的自然形态。
良渚文化鱼形玉器浙江余杭反山22号墓出土红山文化松石雕鱼形玉器阜新胡头沟1号墓出土商代玉鱼商代,以庄重的青铜器而闻名。
青铜工具在制玉工艺中得到应用,琢玉技术显著提高,使商代成为古代玉鱼制作史的第一个高峰期。
商代玉鱼大多出土于河南、湖南、山西、山东等地商代墓葬、遗址,有片雕和半圆雕两种。
其中,残器改件占有一定数量。
此期玉鱼造型可大致分为三类:1、长条形滕州前掌大221号墓出土滕州前掌大13号墓出土2、弧形山东青州苏埠屯商墓出土山东滕州前掌大出土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3、扁圆形滕州前掌大120号墓出土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概括起来商代玉鱼有以下几个特征:1. 片雕类从整体造型来看有直条形、弯弧形和扁圆形。
2. 鱼口部分为前伸呈“T”字形,或唇向上下翻。
3. 背鳍和两个腹鳍都用排列整齐的等距平行直阴刻线表现。
4. 尾部大致分为两种,为斜刃刻刀形尾和微分叉尾。
5. 少数精雕玉鱼身上有弧线形鳞片,钻孔大部分在嘴部。
西周玉鱼西周时期是玉鱼制作的又一个高峰,此期出土的数量大,造型各异。
在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等地西周墓葬、遗址皆有出土。
锦鲤花纹的讲解
![锦鲤花纹的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69d17d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7.png)
锦鲤花纹的讲解锦鲤花纹是一种常见的装饰图案,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锦鲤花纹通常以鲤鱼为主题,通过精细的绘画和刺绣技艺展现出锦鲤的形象和特征。
在中国文化中,锦鲤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寓意着好运和幸福。
锦鲤花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当时,锦鲤花纹被广泛应用于宫廷装饰和贵族家居用品上,代表着权力和财富。
随着时间的推移,锦鲤花纹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人们喜爱的装饰图案之一。
锦鲤花纹的设计精细而复杂,通常包括鲤鱼的形象和其它自然元素的组合。
鲤鱼的形象常常被描绘得栩栩如生,细节丰富。
它们的身体通常呈现出流线型,寓意着自由和灵动。
鲤鱼的鳞片常常被绘制得细致入微,使人感受到锦鲤花纹的精湛技艺。
锦鲤花纹中常常与其它自然元素相结合,比如莲花、藻饰、浪花等。
莲花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代表着纯洁和高尚。
莲花与锦鲤的结合在锦鲤花纹中常常出现,寓意着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藻饰和浪花则代表着水的元素,与鲤鱼的形象相得益彰,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锦鲤花纹在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锦鲤被赋予了吉祥的象征,人们相信拥有锦鲤花纹的物品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
因此,锦鲤花纹被广泛运用于衣物、家居装饰品和礼品等物品上。
人们在重要的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也会选择使用锦鲤花纹来装饰场所,以祈求好运和吉祥。
除了在中国,锦鲤花纹也受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喜爱和欢迎。
在东亚地区,比如日本和韩国,锦鲤花纹也被广泛应用于装饰和文化传承中。
锦鲤花纹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单一的装饰图案,成为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锦鲤花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装饰图案。
它以鲤鱼为主题,通过精细的绘画和刺绣技艺展现出锦鲤的形象和特征。
锦鲤花纹代表着吉祥和幸福,被广泛用于衣物、家居装饰品和礼品等物品上。
它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中国,受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喜爱和欢迎。
锦鲤花纹既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田玉鱼都有什么寓意
![和田玉鱼都有什么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5012575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a.png)
和田玉鱼都有什么寓意
收藏天下 2018-11-23
和田玉雕刻题材多取自于自然,动物、植物。
往往都会有美好的寓意,长寿、祝福、安康等几乎概括整个和田玉寓意的范围,不一样的题材组合也会衍生不同的祝福寓意。
可以从“品种、食物、组合、谐音、典故”等五个方面来了解和田玉寓意,让收藏天下的小编带仔细的了解玉鱼的寓意。
品种:鱼自身的品种不同,在玉雕寓意也各不相同,鲢鱼、鲤鱼、金鱼、鳜鱼等其所相对的含义分别为年年有余、金玉满堂、鲤鱼跃龙门、富贵有余等。
组合:与莲花组合雕刻在一起,鱼与余是谐音的,而且莲可作连,再加上莲蓬多子,完全的富足。
所以这两者的结合,寓意着连年有余,生活富足。
谐音:鱼又和玉同音,含有浓郁的吉祥寓意和情趣,所谓金玉满
堂,那是多么美好的生活乐趣和意境。
若是家庭长辈佩戴,也是给后代祈福之意,寓意着儿孙满堂,生活幸福美满。
食物:鱼是古代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人们将“年年有余”与鱼联系到一起,以鱼谐音余的叫法,将年年有鱼比作年年有余,寓意五谷丰登、生活富裕。
(现代人们的年夜饭鱼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
典故:“鲤鱼跃龙门”,相传汉代有鲤鱼跃上龙门的神话故事,据说鲤鱼跃上龙门就可以变化成龙升上天。
这就寄托了人们渴望生活的质变飞跃、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望,成为美好前途和幸运的象征。
龙吟师傅来谈谈玉雕鱼的寓意
![龙吟师傅来谈谈玉雕鱼的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441faee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a.png)
龙吟师傅来谈谈玉雕鱼的寓意文/龙吟师傅在中国逢年过节时候的餐桌上总有一道菜,那就是鱼。
鱼是古人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之一,因此被视为吉祥物。
春秋时期,孔丘得子时,有人送给他一对鲤鱼作为礼物。
孔子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吉祥的事情。
甚至他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而孟子则把鱼和熊掌视为最高贵的美食佳肴,并留下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的文字,体现了当时鱼的价值。
到了唐代,由于“李”与“鲤”谐音,鱼成了国鱼,成了吉祥物。
当然,这些鱼是由玉雕师雕刻在和田美玉上。
他们用玉载鱼,用鱼寓理。
讲了一个又一个关于鱼的历史故事。
他们还用玉石打造了最有权势的鱼——玉鱼符。
玉鱼符程大昌《演繁露鱼袋》中说:“《六典》符宝即载随身鱼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亲王以金,庶官以银,佩以为饰。
”只有太子才能用玉制的鱼符,这是地位的象征。
另外,还有一条幸福鱼——那条被杨贵妃口含纳凉的玉鱼,毕竟,它如此贴近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
这条鱼已经到了鱼生顶峰~~~~鱼与“余”同音,故有年年有鱼,年年有余,连年有余的美好寓意。
正因为如此,吉祥鱼在玉雕中很常见。
玉雕中的鱼有很多种,包括鲤鱼、鲢鱼、鲶鱼、鳜鱼,当然还有金鱼。
玉雕鱼种类鳜鱼:鳜鱼是玉雕中常见的鱼类。
因为“鳜”和“贵”是谐音,所以鳜鱼大多用来表达富贵有余的意义。
另外,因为在淡水鱼中,鳜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只吃活鱼,是水中的王者,所以鳜鱼也象征着高贵和王者的风范。
鲢鱼:鲢鱼,又作白鲢,是我国养殖量较大的淡水鱼类。
鲢与连谐音,鱼与余谐音,意为“连年有余”。
它意味着有充足的粮食和丰富的生活。
鲢鱼是鲤鱼型目的。
游泳时,身体左右摆动。
古人认为这叫“如鱼得水”,佩戴和田玉鲢鱼,寓意人生幸福,事业有成。
鲶鱼:鲶鱼可喻“长寿有鱼”,长长的鲶鱼谐音“长年”,有长寿大贵之意。
鲶鱼背黑腹白,黑白相间,代表阴阳、天地;它是阴阳的象征,寓意着扭转乾坤和吉祥如意。
此外,鲶鱼还有另一种作用,即当鲶鱼搅动时,可以激活小鱼的求生能力,带来生气的氛围。
探寻“鱼文化“的内涵,设计有美感的纹样
![探寻“鱼文化“的内涵,设计有美感的纹样](https://img.taocdn.com/s3/m/d2e66487be23482fb5da4c1e.png)
探寻“鱼文化“的内涵,设计有美感的纹样发表时间:2020-11-18T10:22:32.96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1期作者:叶青青[导读] 鱼是中国文化当中一个寓意极为丰富的符号,是中华民族装饰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融合了华夏儿女的情感与智慧。
叶青青浙江省义乌市春华小学 322000摘要:鱼是中国文化当中一个寓意极为丰富的符号,是中华民族装饰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融合了华夏儿女的情感与智慧。
本文通过对中国“鱼文化“内涵的探寻,就其折射出的鱼纹符号的美学价值深入利用,在概括、简化、夸张、装饰等手段重新塑出更为具有装饰性的鱼的形象,真正欣赏并发现纹样以及色彩的组合美和图案美,设计有美感的纹样。
关键词:小学美术;“鱼文化“内涵;美感的纹样;形状美纹样是提炼、概括、创造出来的形象,“鱼”作为人们心中吉祥如意的象征,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寓意。
浙人美版·五年级上册《适合纹样》一课主要引导学生从鱼的内涵解读其美感,体会有规律的纹样与无规律的纹样,最终深入体会鱼在外形、色彩、花纹上的特点,设计出有美感的纹样。
一、“鱼文化”的内涵特点剖析“鱼文化”衍生出来的鱼纹符号真正实现了由具象到抽象,再有抽象引申出具象的特点,其独有的艺术造型与寓意内涵在传统中国工艺美术史上都能找到同样的溯源。
比如鱼纹符号以蜡染、刺绣、印染、编织等手法表现于民族服饰中,传达着吉祥寓意,展现着人们美好的情感诉求,常见的纹样有:鱼莲纹组合、水藻鱼纹组合、钱币鱼纹组合、鱼龙纹组合等,用格纹或弧线表示,线条规整但不刻板,真正将“鱼文化”的内涵特点转变为装饰与功能相结合的造物思想。
二、在“鱼文化“的内涵中设计纹样的实践(一)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特征美术是用笔、线条、色彩、光线在纸上的空间组合,形成空间艺术,作用于人的眼睛,感染着观者的心灵。
“鱼文化“的内涵晕染下能使得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设计适合纹样,尝试运用适合纹样装饰器物,由此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感受生活中的艺术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懂中国首饰上的吉祥寓意——鱼形
鱼的造型、纹路,以及鱼鳞、鱼尾巴的造型和纹路,在中国传统首饰中应用的很多,不仅生动有趣,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并且寓意美好,是吉庆、富裕、夫妻恩爱、爱情幸福、前途美好和幸运的象征。
早在商代的玉佩中就有了鱼的造型。
唐代规定五品以上官员都得佩戴鲤鱼形饰品“鱼符”于腰部,并一直延续到宋明各代,“以明贵贱”。
正因为鱼形的寓意丰富美好,时至今日首饰设计中,依然受到欢迎,很常见。
鱼是“余”的谐音,因此,人们用鱼形来寓意“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等。
在鱼形图案中,鲤鱼和金鱼的内容和形式较为丰富。
就是因为“鲤鱼”和“利余”同音、金鱼与“金余”同音,而备受青睐。
取其谐音,就有了大鲤鱼的“得利图”、“连年有余”图等。
因为,鱼直接对应了人们对富裕、吉庆、求福的心理,含义处处得利、生活幸福。
鱼儿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又迎合了中国传统多子多福的、人丁旺盛的幸福生活期盼。
鱼儿离不开水的自然现象又是鱼水之欢的情感表达,寄托了男女情深、夫妻恩爱、伉俪美满的情意。
相传汉代有鲤鱼跃上龙门的神话故事,据说鲤鱼跃上龙门就可以变化成龙升上天。
这就寄托了人们渴望生活的质变飞跃、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望,成为美好前途和幸运的象征。
“鱼”又和“玉”同音,含有浓郁的吉祥寓意和情趣,所谓“金玉满堂”,那是多么美好的生活乐趣和意境。
凡此种种,鱼儿这个熟悉的传统吉祥寓义图案,直到今日仍然讨人欢喜,佩戴赠送两相宜。
宝珑网大胆采用鱼儿图案,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在各种珠宝订制中,受到人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