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军事原因

院(系)名称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姓名赵明伟

学号*********

指导教师宋俭波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3年4月15日

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军事原因

赵明伟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号:090314063 指导教师:宋俭波

副教授

摘要: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通过中英两国军队的分析,不难发现,与英军相比清军的兵力分散,武器装备落后、士兵素质低下、将领缺乏指挥艺术、战略方针的不够明确和坚定。上述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决定了清军的军事实力远不如英军,相差悬殊的军事实力又导致了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

关键词:鸦片战争;军事;英军;清军

19世纪早期,英国为了扭转在对华贸易中所处的不利局面,开始大规模的向中国走私鸦片。大量鸦片的流入导致大量白银外流,并且危及到清政府的统治。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的措施迫使外国商人交出非法走私的鸦片,并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销毁。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后来,清政府在战争中接连失利,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失败是成功之母,认真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军事原因原因有助于避免悲剧重演。从军事方面分析清政府战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清军兵力多而分散,英军兵力少而集中

军队数量是一个事关战争胜负的因素,在双方军队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军队的数量越多的一方战胜的可能性就越大。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中英双方的军队总量、参战军队的数量和具体战役中双方军队数量的对比。

1、双方军队总量对比。清政府拥有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常备军,当时清政府的军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大家熟知的八旗军和绿林军,绿林军的数量是六十万左右,八旗军人数虽不及绿林军但也有二十多万。由此可见,当时清政府的军队总数数不下八十万。据茅海建先生考证:“英国的兵力要小得多,正规军约十四万加上担负内卫任务的国民军六万,总兵力仅二十万左右。与清军相比,大约是1:4。”[1]

2、双方实际参战兵力对比。双方实际参战的部队数量的对比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当时英国经营着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又是远离本土作战,不可能将全部兵力派往中国作战。在鸦片战争的初期,英国派往中国的军队海陆两军相加才大约七千人。与清军相比大概是1:110。英国在战争中不断增兵,到战争的末期英国的远征军人数虽然达到两万人,但与清军相比大概是1:40。

3、具体战斗中双方兵力对比。通过前两段的分析,似乎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在兵力上似乎是占有很大优势的,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在各次具体的战斗中清政府在军队数量上的优势很不明显,有时甚至是处于劣势。例如在定海战役中,“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率五千人分据把守,璞鼎查率英军约四、五千人向定海发动进攻”[2]再如,在镇江之战中, “侵略军来势汹汹,兵力强大,拥有大小船舰76艘,载海陆军士兵1.2万多人,炮725门。镇江军则仅有旗兵1583名,后临时从外地调集绿营军2700名驻守西南郊。”[3]

无论是在常备军总量还是参战部队总量都占绝对优势的清军,为什么在具体战役中在兵力方面不占优势呢?

从英国方面来说,英国军队总量虽少,但却可以集中兵力。英军的海军船坚炮利,占有绝对优势(下文详细论述),英军完全控制了制海权,英军可以在我国几千

里的海岸线的任意一点发动进攻,可以在海岸线的任意一点开辟战场。相反,清军就必须在沿海六七个省处处派兵防御,这也极大地削弱了清军在某一战场的兵力;同时,舰船的广泛使用,使英军的调兵速度比清军的调兵速度快很多。“当时英国海军舰船从南非的开普敦驶至香港约六十天,从印度开来也不过四个多月”。[4]蒸汽机的出现,轮船的使用,又大大加快了英军的速度。1841年英军的全权代表乘坐轮船从孟买到澳门仅用了二十五天。当时英国英军的一名士兵在定海打完一战,几天之后又可以出现在广州的战场,不久之后他又会在福建的战场上参加战斗。英军可以重复使用其有限的兵力,使其兵力出现倍增效应。而当时清政府的调兵速度则十分缓慢。

从清朝方面来说,清军总量虽然多,但是不能在某一地点集结起大量的部队。清军不是单纯的国防军,它既担负了国防军的职责,同时有担负了内卫部队和警察的职责。由于承平日久,鸦片战争前夕清军主要是担负内卫部队和警察的责任。“保护官府衙门,维护社会治安,弹压刁民土匪,负责把关收税就成了清军士兵的日常生活。“[5]。从政治方面来说,清王朝是少数民族(满)统治的一个极度专制的政府,即使有少数相对集中的八旗军(满族)也是为了监视相对分散的绿林军(汉族)。

二、清军武器装备落伍,英军武器装备精良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应经进入火器时代,清军则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据萧致治先生研究:“其比例各军不完全一致,大体上来说有百分七十到八十的士兵用刀矛弓箭等冷兵器。”[6]据矛海建先生考证:”就全国而言鸟枪手与使用刀矛弓矢的士兵的比例大概为5:5.”[7]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清军使用火器的人数占不到全国军队总量的一半。在鸦片战争中刀矛弓失等冷兵器的作用不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主要比较双方的火器。

1、清朝陆军火器落后。清军的火器以鸟枪、抬枪和大炮为主,但是中国的这些火器相对于西方来说是十分落后的。“至鸦片战争时清军使用的火器主要不是有中

国发明研制的,而是仿造明代引进的佛郎机、鸟铳、红夷炮等西方火器式样。”[8]由此可见,清军的火器要比英军的火器落后二百余年。这些老式的洋枪洋炮与英军的新式火器相比有以下几个缺点。第一、十分笨重,使用非常不便。例如鸟枪需要两个人合力才能使用,一个士兵以半蹲的姿势用肩膀扛起两三米长的枪杆,另外一个士兵站在前一个士兵身后瞄准发射。第二、射速慢,射程近。“兵丁鸟枪射程约100米,射速为1至2发每分钟。英军布伦威尔克式前装滑膛枪的射程是约300米,射速是三至四发。”[9]第三、杀伤力小。英军在鸦片战争时期使用的有实心弹、散弹、爆破弹。而清军只能使用效能最差的实心弹(一种圆形铅球或铁球不会爆炸)。关于虎门大战的一段论述足以说明开花弹的威力之大。“榴弹中装进了炸药,在落下时呼啸爆炸,由飞散的铁片和冲击波形成的杀伤力、破坏力是单一的铁球比不了的。并且,仅仅是落下时的爆炸声,也足以使初次经历者产生极大的恐怖感。”[10]

2、与英国海军相比清朝水师的装备(舰船和火炮)严重落后。其实中英双方武器相差最大的不是以上论述的火炮和枪械,陆军武器不好还可以通过利用有利地形打伏击战,打游击战,以人数的优势弥补装备的不足。但是海军则不同,海军的装备强弱几乎就决定了海战的胜负。令人十分失望的是清朝在收复台湾之后,没有来自强大的海上对手,其任务主要是应对海盗和走私。清朝的水师的发展缺乏动力,清军水师的装备长久得不到更新和发展。中英两国武器装备差距最大的就是海军,中英两国的海军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

十八世纪英国海军根据战斗力的大小将军舰分为六个等级:“一级军舰长约206尺(63米)携带火炮一百多门,二等军舰长195英尺(60米)携火炮90多门,三等军舰带炮七八十门,四等军舰带炮五六十门,五级军舰长约130到150英尺,六级军舰长约一百二十五英尺主要用于通信。”[11]清军战船种类虽多, 却均为木质, 除船板铆制铁钉外,船身也无金属包装, 入水稍久极易腐烂, 抗撞击能力很差。此外,清朝战舰十分小装炮也不多,清朝最大的战舰在当时的西方因尺寸不够都不能入列为战舰。1840黄爵滋在奏报中说:“查各省水师舰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