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PPT教学课件1
马诗ppt课件可复制
![马诗ppt课件可复制](https://img.taocdn.com/s3/m/629dfbf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2.png)
contents
目录
• 马诗简介 • 马诗的内容与主题 • 马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 • 马诗的影响与传承 • 马诗的鉴赏与研究
01
马诗简介
马诗的定义
总结词
马诗是一种以马为主题的诗歌形式,通常以描绘马的形态、性格、品质和价值 为核心内容。
详细描述
马诗是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主要通过对马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诗歌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解马诗的主题和深层含义,思考诗人通 过马的形象表达了什么思想或情感。
比较分析
结合背景
将同一诗人或不同诗人的马诗进行比较, 分析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风格,以及他们在 表达上的异同。
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和时代背景,有助于 更好地理解马诗的内涵泛
目前对马诗的研究领域非常广 泛,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
人能够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口耳相传
02
在民间,马诗还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得以传承,人们在日常生
活中吟咏、传唱,使得马诗的精神内涵得以延续。
艺术演绎
03
在舞台上,戏剧、曲艺等艺术形式对马诗进行演绎和诠释,让
更多观众了解和欣赏马诗的魅力。
马诗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文化传承
马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 义,它能够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马诗的语言艺术
语言简练
马诗的语言简练明快,不事雕琢 ,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
和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多样
马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 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修辞 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 术表现力,也反映了诗人高超的
语言技巧。
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课件(共27张PPT)
![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9800e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a.png)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 也可编辑修改
新课导入(一)
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古诗的基本知识。首先,要了解古诗的体裁和形式,掌握常见的古诗修辞手法,比如对仗、用典等。其次,要了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注意朗读时的语调和语速。最后,要理解古诗的含义和思想内涵,通过欣赏其中的意象和意境来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译:合作翻译
朗读并翻译全诗,同桌互相交流你明白了些什么?你不明白什么?在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思考并组织好语言互相提问并回答。 温馨提示:联系注释理解词语以及诗句意思
词语点拨: 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山名。在现在河北省的北部。古代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 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快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金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马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通过咏马、赞马以及感叹马的命运,来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赏识,但有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为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当堂检测
1、补充古诗 大漠_______,燕山_______。 何当_______,快走_______。 2、《马诗》的作者是__朝诗人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盼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3、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何当金络脑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什么时候才能戴着黄金笼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三、四句借马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 “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盖“清秋”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新课导入(三)
《马诗PPT优秀课件
![《马诗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2eb9d7650e52ea54189832.png)
这两首诗都写了马,看看它们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相同点: 都写了马 • 不同点: • (1)第一首诗前四句描写了马,后四句抒
情赞叹,第二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 马。。 • (2)第一首诗实写马,赞美胡马。第二首 诗虚写马,借马写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5
作业布置
• 1.背诵、默写诗歌。 • 2.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1
诗人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 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李贺他十几岁时已经很出名了。 他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一个小奴骑驴 相随,背着一个破锦囊。李贺想到了好 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囊中,回家后写 成诗篇。他一生体弱多病,27岁就英年 早逝了。
6
7
2
朗读诗歌,理解大意
• 词语点拨: • 燕山:山名。 •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 络脑:指马辔头。 • 快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 清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3
诗歌内容
• 一、二句展现了边疆战场的景色:连 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 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了一层白 皑皑的霜雪。
• 三、四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 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 建立功勋呢?
《马诗》PPT课件
![《马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b298d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5.png)
目录
•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 • 主题思想与情感表达 • 诗歌鉴赏与审美体验 • 诗歌传承与文化价值 • 拓展延伸与思考题
01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唐代文学概述
唐代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都得到了极大 的发展。
唐代诗歌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 一座丰碑。
诗歌情感的共鸣与体验
对自由与力量的向往
通过骏马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由与力量的向往,这种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读 者对自由与力量的追求。
对怀才不遇的同情与理解
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感,这种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同情与理解,使读 者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才选拔机制。
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此诗描绘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赞美了它叱咤风云的 雄姿。
韩愈《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此文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 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佛置身于广袤无垠的自然之中。
02
骏马奔腾的雄壮气势
借助骏马这一形象,诗人抒发了对自由、力量和速度的向往,使读者感
受到骏马奔腾的雄壮气势。
03
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感
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等诗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
悲愤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歌意境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歌语言的韵味与美感
寄托个人理想与抱负
古诗二首《马诗》ppt课件
![古诗二首《马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370d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3.png)
创作背景
第二季度
第一季度
第四季度
第三季度
瑰美与冷峭
借物抒怀
奇特的想象
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诗歌风格及特点
李贺诗歌成功的因素之一在于“以心血为炉,熔铸古今”,追求诗歌语言的瑰美与冷峭,形成了独特的“长吉体”。
人生哲理启示
诗中借马喻人,暗示了人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通过骏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即人生应该有所追求、有所作为。
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启示着后人在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境时,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05
CHAPTER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马文化异同
李贺一生愁苦多病,仕途偃蹇,将个人哀愁与萧瑟的秋风、刺骨的冷雨融为一体,借助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来抒发他深广的忧愤。
诗人简介
《马诗》是李贺的组诗作品,共有二十三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艺术手法
诗歌语言简练、明快,节奏感强,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韵味和感情色彩的诗歌世界。
语言风格
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差异
04
CHAPTER
诗歌主题思想探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过借马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诗歌中透露出的豪情壮志,激励着后人为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马诗》(完美版)PPT课件
![《马诗》(完美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f65e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f.png)
《马诗》(完美版)PPT课件目录•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01课程介绍与背景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才华横溢而著称。
李贺的《马诗》共有二十三首,本课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首进行讲解。
《马诗》是唐朝诗人李贺所作,通过对马的描绘表达了对英勇善战、忠诚不二的马的赞美之情。
《马诗》简介及作者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唐朝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马在唐代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交通工具和战争利器,还是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元素。
唐代马文化丰富多彩,包括马术、赛马、马球等运动和马匹选美等活动。
唐代文化背景与马文化课程目标与学习方法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马诗》的背景、作者及诗歌内容,感受唐代文化的韵味和马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学习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分析、比较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结合多媒体手段如PPT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
02文本解读与赏析《马诗》原文朗读及注释原文朗读播放《马诗》原文的朗读音频,引导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注释详解对诗歌中的生词、难词进行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
逐句解读与意境描绘逐句解读对诗歌的每一句进行详细的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表达技巧。
意境描绘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再现诗歌所描绘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整体赏析与主题思想探讨整体赏析对诗歌的整体结构、艺术手法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诗人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
03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将马比喻为龙、凤等神话生物,突出其神骏非凡的形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 古诗《马诗》课件(完整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 古诗《马诗》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32b80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f.png)
马诗
[唐]李 贺
一(马 )当先 老(马 )识途 万(马 )奔腾
(马 )到成功 千军万( 马) 快( 马 )加鞭
➢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马诗
[唐]李 贺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看注释, 了解古诗大意。 ●2、了解古诗中诗人表达的志向,学习托 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的 译文:
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像“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样含有比喻的修辞手法 的诗句还有那些?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欲把西湖比西子如﹙眉﹚。
➢ 齐读古诗。
互动课堂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我会写
luò
络
左右结构
右上是“夂”。
联络 网络 经络
小组合作讨论:读古诗,借助注 释理解诗句意思,思考:诗人描绘 了怎样的景象?
诗意: 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 如皑皑的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沙漠。此指西 指燕然山。这 古代的一种兵器, 北沙漠地带。 里借指边塞。 形似月牙。
●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展现了怎样的画面? 比喻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触觉:冰凉
• 环境描写
颜色:白色
展现了一个清冷荒凉,空旷寂寥,肃杀 的边疆战场的画面,暗示了诗人作为有 志之士报国的决心。
自学提示:
1、听朗读,自由朗读古诗, 注意节奏。 2、找出不认识的字,与同桌 讨论后还不认识的,提问。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课件(共16张PPT)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课件(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93bc4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e.png)
马诗 《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诗歌通过 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 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其中第五首选入部编六年级 下册。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 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商。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 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 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 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 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 27岁英年早逝。
)”
表达了作者盼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作业:
1.背诵、默写诗歌。 2.搜集有关马的诗歌。
马诗 【唐】李贺 大 漠 /沙 如 雪, 燕 山 /月 似 钩。 何 当 /金 络 脑, 快 走/ 踏 清 秋。
词语点拨: 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山名,燕俨然山。这里借指边 塞。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 马具的华贵。 快走:迅速地跑,爽快地跑。 清秋:金秋。
自读前两句,小组讨论: 1.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是什么描写?写了些什么景物? 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 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句并思考: 1.题目是《马诗》,但诗中不见一个 马字,是否跑题了?为什么? 2.“金络脑”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 铁、木、竹呢?由此说明了这是一匹 怎样的马? 3.“何当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马诗》古诗三首PPT课件
![《马诗》古诗三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766ca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1.png)
诗意: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套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 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从“何当”一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何当”一词,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却 又自知遥遥无期的意味,尽显无奈,又寄托了无 限的期盼。
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金络脑”指的是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表示非常贵 重的鞍具,象征着马受到主人的重视,寄托了诗人自己渴 望能像这马儿一样被人重用、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 壮志。
诗意: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的白 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
月亮弯弯的形状 月似钩
古时的一种弯刀
在“大漠”“燕山”这样的特定环境下,“月似钩”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武器和疆场征战的场景。
明诗意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读古诗
1 正确读出诗句,注意读准生字读音。 2 有节奏地读诗句,读出韵律美。
读诗文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luò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读诗文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lu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燕山: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悟诗情
表面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 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 抱负得以施展,为国建功立业的心情。
马诗
图片导入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 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人称“诗鬼”,与李白、 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一生愁苦多病,因 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六年级下册第10课《马诗》课件(共37张PPT)
![六年级下册第10课《马诗》课件(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193e7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9.png)
2、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 这些地方呢?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呢?
大漠:空旷荒凉
燕山:连绵不绝、高拔险峻
大漠、燕山是古时候边塞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战争,也曾有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在那里抛洒。所以这两句诗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清冷而且悲凉
如果有一匹矫健的骏马在这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腾跃,那该多么威武豪迈。
“何当”即“何时”,既说明遥遥无期,又包含着无限的期盼和无奈。
自读后两句,思考: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呢?
这首诗仅仅是在写马吗?想想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心境呢?
➽关注背景,体会诗情。
诗人多么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为国家昌盛,国泰民安,献上自己的一点力量。可是昏庸腐败的朝廷不认同他的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新课导入(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新课导入(二)
下载后此页可删掉也可编辑修改
新课导入(三)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课后总结(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课后总结(二)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3月17日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
以下为备用10.《古诗三首:马诗》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不多余。边塞凄冷悲凉环境更从侧面衬托出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诗人通过写骏马渴望驰骋沙场,抒发自己渴望为国立功的远大志向。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马诗》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此处可以修改删除
备用PPT母版可以编辑修改
2024年春季 六年级语文下册
深入探究
以下为备用10.《古诗三首:马诗》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课件(共26张PPT)
![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a4a3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f.png)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新课导入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非常有名的古诗——《马诗》。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李
贺所写,以马为主题,展现了他对自由、豪迈和勇敢的向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李贺的背景。李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独 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而著称。他擅长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华丽的辞藻来描绘自然和 生活中的各种形象,将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
《马诗》是一首描绘马的形象和特性的诗歌。在诗中,李贺通过描绘马的雄壮、矫健 和自由自在的形象,表达了他对自由、豪迈和勇敢的向往。同时,通过运用独特的比 喻和象征手法,李贺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新课导入(二)
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古诗的基本知 识。首先,要了解古诗的体裁和形式,掌握常见的古 诗修辞手法,比如对仗、用典等。其次,要了解古诗 的韵律和节奏,注意朗读时的语调和语速。最后,要 理解古诗的含义和思想内涵,通过欣赏其中的意象和 意境来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马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课前导入
➢ 你会填吗? 一( 马 )当先
( 马 )到成功
老( 马 )识途 千军万( 马 )
万( 马 )奔腾 快( 马 )加鞭
➢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初读古诗
➢ 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指名读,相机正音。注意以下字词:
➢ 朗读并背诵全诗。 ➢ 总结学法:回顾学习本首诗的过程,归
纳学习古诗的方法。 “四字法”:读、品、悟、背。
➢ 作业布置。 1.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2.按“四字法”学习搜集到的诗歌。
《马诗》PPT课件完美版1.ppt
![《马诗》PPT课件完美版1.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f7f5e2af45b307e9719766.png)
整 体 2 要求:借助课下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感 知 广大的沙漠 。
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这里借指边塞。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古。代的一种兵器,
何时将要 。
形似月牙。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深秋
指用黄金装
奔驰。
饰的马笼头 。
广阔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铺上了一层霜雪,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似 的弯月。何时才能给马配上金饰的笼头,在清爽的秋季里驰骋沙场呢?
,则思 纺织之 辛苦。 )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
大限, 取之有 度,用 之有节 ,则常 足;取 之无度 ,用之 无节, 则常不 足。)
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保
护的宣 传口号 和标语 。
触觉:冰凉
颜色:白色
为什么沙会是 如雪的白色?
原因是月 光的照耀
前两句给我们的感受是空旷寂寥、清冷荒凉的。我们看看后两句 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什么时候 何当金络脑,快快走走踏清清秋秋。
黄金装饰的马笼
骏马驰骋的样
头
子
给马戴上用黄金装饰的笼头,
说明这匹马很贵重、很受重视,
(象征马受到重用)
这匹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写
不被赏识,无法实现梦想的无奈之情。
法 02 这与“马”有什么关系呢?
诗人把自己想象成战马,将自己
的感情寄托在马身上。
这是什么写作方法?
托物言志
总
托物言志?
结 写
将某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
法
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有
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诗人的志趣、
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课
堂 小
李贺的《马诗》让我们
《马诗》PPT【优秀课件PPT】
![《马诗》PPT【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579dd7a417866fb94a8e18.png)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沙漠。此指西 北沙漠地带。
指燕然山, 今蒙古国境 内杭爱山。
古代的一 种兵器, 形似月牙。
10 古诗三首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译文:月光下,辽阔的沙漠一望无垠,黄沙万里,像铺 上了一层皑皑的白雪。燕山山脉的上空,高高地悬挂着 一弯秋月,放射着清冷的光辉。
10 古诗三首
10 古诗三首
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景色。
描绘出一片悲凉肃杀的边疆战场景色: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 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有时候,人太清醒反而觉得累,觉得不快乐,但是想要学会装糊涂还真是难。不要等到人生垂暮,才想起俯拾朝花,且行且珍惜。你可能在一个人面 前一文不值,却在另一个人面前是无价之宝。谨记自己的价值所在。路再远,也有尽头;苦再深,也会结束,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只是,在漫漫的 长途中跋涉,在深深的痛苦中挣扎,我们常常为环境所迫,被困难所迷惑,放弃了希望,厌倦了生活,觉得路越走越窄,苦越来越深。其实,窄的不 是路,是思想与感情,深的不是苦,是感受与心情,路边是路,苦中有甜,看得是你自己。许多人,不是擦肩,就是错过,总是无缘;许多事,不是无 能,就是无情,总是无缘。人生,就是一次艰辛的旅行,得意时,顿生许多豪情,期盼着,浏览更多美好的风景;失意时,凭添许多伤心,渴望着,走 出困境摆脱愁情。人生所有的一切,得意也好,失意也罢,圆满很少,完美不多,人如此,事这样,如意很少。人生,有许多无奈,好多人或事,明 明喜欢,偏偏不能;明明热爱,恰恰不能;生活,有许多无能,好多事情,明明讨厌,常常不做不行;明明厌倦,往往不做不成。想做的不能,想说的不行; 不愿做的,却又不能,不想说的,就是不行。我们就是这样无奈,无能。何时,能随心如愿,给心身最大的自由,那该多好。这个世界有两件事我们 不能不做:一是赶路,二是停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拥有一份好心态。好心态是人们一生中的好伴侣,让人愉悦和健康。人生感悟:要有阳光般的心态。 没有爱的生活就像一片荒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会爱别人,其实就是爱自己”,让爱如同午后阳光,温暖每个人的心房。人生感悟:学会爱别人 多去尊重理解别人,常怀宽容和感激之心,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海纳百川才有了海的广阔,感激你的朋友,是他们给了你帮助:感激你的 敌人,是让你变得坚强。人生感悟:懂得宽容和感恩。管好自己的嘴,讲话不要只顾一时痛快信口开河,“良言一句三冬暖,伤人一语六月寒”说话要 用脑子。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人生感悟:切记祸从口出!人情、人情,人之常情,要乐善好施,常与交往,“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所 以,“人情要多储存,就像银行存款,存的越多,时间越长,红利就越大。人生感悟:多储存人情。遇事不要急躁!不要急于下结论特别是生气的时候 做决断,要学会换位思考,或者等一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处理,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人生感悟:遇事莫急躁! 真正学会知足。人生最大的烦恼是从没有意义的比较开始,大千世界总有比如你的和比你强的人,“当我哭泣没鞋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脚”。人 生感悟:真正学会知足。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有胜他的把握,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 趴下去反咬它一口吗?人生感悟:不和小人生气计较。别把工作当负担,既然目前改不了行,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与其生气埋怨,不如积极快乐的去 面对。当你把工作当做生活和艺术时,你就会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人生感悟:享受工作的快乐。人活着一天就是福气,就该珍惜,人生短短几十年, 不要给自己留下更多的遗憾。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人生感悟:珍惜自己的生活。1.人生 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却往往身不由己。生活没有如果,只有结果,自己尽力了,努力了,就好。有的人像WIFI热点,即使远了,但是只要你没改 密码,再相见的时候也会自动连上,只是改不改密码,也是人家的事了。要么敢爱敢恨快意人生,要么没心每肺扮傻到底,别让自己活成了那种,懂 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人。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认真,而做小事不认真的人,往往也做不成大事。看别人不顺眼,其实是自已的修养不 够。人生在世,顺少逆多,一辈子不容易,千万不要总是跟别人过不去,更不要跟自已过不去。如果是一堆苹果,有好有坏,你就应该先吃好的,把 坏的扔掉,如果你先吃坏的,好的也会变坏,你将永远吃不到好的,人生亦如此。人,总爱跟别人比较,看看有谁比自己好,又有谁比不上自己。而 其实,为你的烦恼和忧伤垫底的,从来不是别人的不幸和痛苦,而是你自己的态度。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 为学习的自我概念。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劳动教养了 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因为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励志语录未来幸福就在于 此。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 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在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 谓天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天才不能使人不必工作,不能代替劳动。要发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人越有天才,他面临的任 务也就越复杂,越重要。诺夫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12、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必须掌握科学。而要有知识,就必须学习,顽 强地耐心地学习。向所有的人学习,不论向敌人或朋友都要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 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 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
《马诗》PPT优秀课件
![《马诗》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18245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b.png)
诗歌内容概述与结构分析
01
诗歌背景介绍
《马诗》是唐朝诗人李贺的一首代表作,通过对骏马的描绘,表达了作
者对英勇善战、忠诚报国的将士们的崇敬之情。
02 03
诗歌内容概述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对骏马的外貌、 神态、动作的刻画,以及边疆战场的描绘,展现了戍边将士们骑着骏马 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
现代马文化及当代马题材作品推荐
现代马术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如赛马、马 术表演等 当代马题材文学作品推荐,如莫言《红高 粱家族》中对马的描绘和象征意义 当代马题材影视作品推荐,如电影《战马》 中展现的人与马之间的深厚情感
06
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总结与回顾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马的生物学特征
包括马的体型、骨骼结构、消化系统、繁殖 方式等方面的知识点。
04
诗歌创作技巧与鉴赏方法
《马诗》的创作技巧分析
象征手法的运用
通过描绘马的形象和动态,象征诗人的内 心情感和追求。
比喻与夸张的运用
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突出马的神 韵和气势。
音韵与节奏的处理
精心安排音韵和节奏,使诗歌具有音乐美 感和朗诵效果。
诗歌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意象分析法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 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审
3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与计划 学生展望未来的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和策略。
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评价
知识掌握程度评价
01
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学生知识
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技能提升情况评价
02
教师评估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提升的技能和能力,如观察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b0bd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c.png)
写作背景
诗人处于唐朝藩镇割据、战事频繁的时代,他满腹 才华,却郁郁不得志,于是写下这首《马诗二十三首》, 本诗是第五首。
解题
马
诗
“马”是勇敢、成功、进 取的象征。
走进古诗
读准字音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五言绝句
边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预习《石灰吟》。
板书设计
马诗
边塞战场 借马自喻
寂寥、冷峻 渴望建功立业
谢 谢 观 看!
一匹戴上金络脑的战马驰骋在边塞战场 的画面。
主旨概括
诗人以骏马自喻,表达了自己期盼为国家 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 才不遇的感慨和愤懑。
拓展积累
诗鬼——李贺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 诗狂——贺知章
诗杰——王勃 诗囚——孟郊 诗魔——白居易 诗豪——刘禹锡 诗奴——贾岛
马诗
导入
同学们呢,积累过哪些和马相关的古诗
乱码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人简介
李贺(790-816)
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 。 有 “诗鬼”之称。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 “诗佛”王维齐名。他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 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
赏析古诗
边塞风景: 辽阔苍茫 借马抒情: 渴望被重
用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实写(写景) 虚写(抒情)
思考 1.诗人仅仅是要写一匹渴望建功立业的战马吗?
古诗二首《马诗》课件
![古诗二首《马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1d66a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8.png)
重点词语注释
重点词语:马、大宛、燕山、龙城、金络脑、连城、大宛马、汗血马 注释:大宛:古代西域国名,出良马。燕山:地名,在河北省。龙城:地名,在辽宁省。金络脑: 即金络头,用金属制成的马络头。连城:地名,在甘肃省。大宛马、汗血马:均为良马名。
内容解析
古诗二首《马诗》简介
古诗二首《马诗》创作背 景
结合实际生活: 将古诗的内容与 实际生活相结合, 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运用古诗的
知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鼓励学生积 极参与课堂讨论 和互动,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
积极性。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古诗二首《马诗》诗歌鉴 赏
古诗二首《马诗》与现代 生活的联系
古诗二首《马诗》的教育 意义
古诗二首《马诗》的传承 与创新
Part Five
PPT设计风格
整体风格:简洁、古风
背景色:选择淡雅、古朴的颜色,如米色、 灰色等
字体:使用古风字体,如楷书、行书等
图片:选择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古风图片, 如马、草原等
交互按钮:设置前后页跳转按钮,方便观众浏览
跳转按钮:设置在PPT的右上角或左上角,方便观众点击
跳转功能:点击跳转按钮,可以快速跳转到上一页或下一页
跳转效果:跳转过程中,可以设置过渡效果,如淡入淡出、缩 放等
跳转提示:跳转过程中,可以设置提示信息,如“上一页”、 “下一页”等
跳转设置:跳转按钮的设置可以根据PPT的主题和设计风格进 行调整
课堂互动:设置提问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提问方式:设置 选择题、判断题、 简答题等不同形 式的问题
提问内容:围绕 古诗的主题、意 境、情感等方面 进行提问
提问时机:在讲 解古诗的过程中, 适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和 讨论
古诗二首《马诗》ppt课件
![古诗二首《马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8dcba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d.png)
结合现代社会背景,谈谈你对《马诗》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的理 解和认识。
THANKS
短暂而才华横溢的一生
李贺一生短暂,仅活了27岁,但他的诗歌才华横溢,创作了 大量优秀的诗篇,被后人誉为“诗鬼”。
独特的诗歌风格
李贺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运用神话传说和奇特的想象,构 造出诡异奇幻的意境,表达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马诗》创作背景
以马为题材
《马诗》是李贺创作的一首以马为题材的诗歌,通过描绘马的形态、动作和神态,表达自己的思 想感情。
03
意象解析与象征意义探讨
马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奔腾不息
马在诗歌中往往象征着奔 腾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力 量和速度的向往。
忠诚与坚韧
马作为古代重要的交通工 具和战争工具,常常象征 着忠诚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
壮志与豪情
马也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 壮志豪情和远大抱负,以 及对边塞风情的赞美和向 往。
代表人物: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人 物有岑参、高适、李益等。
边塞诗在唐诗中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
边塞诗是唐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山水田园诗、咏史诗等并列,成为唐代诗歌的几大流派之一。
影响
边塞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唐诗的 艺术宝库,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唐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边塞诗中所表现的爱国情怀 和英雄气概,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启示作用。
《梦天》
通过梦游月宫的奇幻景象 ,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 力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 神。
《将进酒》
一首豪放洒脱的酒歌,表 达了诗人对自由人生的向 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反抗。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抽生背诵。
•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 ,则思 纺织之 辛苦。 )
•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 大限, 取之有 度,用 之有节 ,则常 足;取 之无度 ,用之 无节, 则常不 足。)
•
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保 护的宣 传口号 和标语 。
•
(2)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小组内 交流自 己的读 书收获 和体会 ,体会 联系实 际,深 入思考 ”的读 书方法 。
•
总结:本组课文内容引人深思,读书 就应该 走入文 里,披 文入理 ,再走 出文外 ,联系 生活实 际和思 想实际 ,既读 进去, 又想开 去,这 就是文 里文外 的读书 方法。
•
会写字
络锤凿焚
多音字
yān (燕山)(燕国)
供 yàn (燕子)(海燕)
造句:一群小燕(yàn )子飞过了燕 ( yān )山山脉。
词语解释
大漠:沙漠。此指西北沙漠地带。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词语解释
句意:月光下,辽阔的沙漠一望无垠,黄沙万 里,像铺上了一层皑皑的白雪。
大 漠 沙 如 雪
燕山月似钩。
比喻,从明晃晃的月牙 联想到武器的形象,暗示这 里是边疆征战之地,更增添 了浓烈的悲壮气氛。
句意:燕山山脉的上空,高高地悬挂着一弯秋 月,放射着清冷的光辉。
燕 山 月 似 钩
何当金络脑,
承上启下
等闲:平常。 浑:全,全然。 清白:本指石灰洁白的颜色,喻指高尚的节操。 坚劲:坚定,强劲。 任:任凭。 尔:你。
近义词 反义词
如—— 像 吟--- 诵
清--- 浊 坚劲--- 动摇
等闲--- 平常 焚--- 烧
放松--- 紧张 清白--- 污浊
词语积累
带有千和万的词语: 千磨万击 千锤万凿 千秋万代 千军万马
古诗赏析
《马诗》这首诗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诗 人以马自喻,通过写马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 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和强烈渴望,同时也表达 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
板书设计
沙→雪 马 月→钩 诗
边疆沙场
何当→金络脑
建功立业
快走→踏清秋
•
学习目标
•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 收获, 联系生 活实际 作进一 步思考 ,从所 读的内 容中想 开去, 加深对 课文的 理解。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 章,说 说自己 的体会 和感悟 ,如何 把握文 章内容 ,联系 实际, 深入思 考去理 解课文 内容。
•
日积月累
•
(1)在许多名言警句中,有许多关于 节约和 珍惜方 面的名 言警句 ,给我 们启发 很大, 从以前 我们的 学习积 累中, 你积累 了哪些 这方面 的名言 警句?
千门万户 千愁万绪
初读感知
1.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特点? 表面上是在写“马、石灰、竹子”等
事物,实际上是寓意于物,表现自己的志 向和意愿。
课文解读
古诗展示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古诗解释
大漠沙如雪,
用生动形象的 比喻,描绘广阔的 沙漠景象,给人一 种荒凉萧杀的感觉。
•
2.通过回顾,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 资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只 有一个 地球》 《大瀑 布的葬 礼》《 这片土 地是神 奇的》 和《青 山不老 》这四 篇课文 从内容 中联想 到生活 中的哪 些事? 该如何 去珍惜 资源, 保护环 境?还 从课文 内容中 获得对 某些环 境问题 的新认 识?
•
师: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主题, 感悟人 类的生 存与自 然资源 、生态 环境的 密切关 系,懂 得人类 应珍惜 资源, 保护环 境,让 我们积 极行动 起来, 为地球 家园美 好的明 天,尽 一份自 己的力 量。在 学习过 程中, 我们要 运用“ 联系实 际,深 入思考 ”的读 书方法 ,去加 深对课 文的理 解。
我们看到春蚕,就会想到老师,就会想 到他们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我们看到松树, 就会想到军人,就会想到他们的钢铁意志。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感受古人的高尚 品德。
10 古诗三首
RJ·6年级下册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是唐 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 “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 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 《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 《昌谷集》 。
诗人抒发感情
句意:什么时候才能给马配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形象地暗示了 骏马轻捷矫健。
快走踏清秋。
秋高气 爽的疆场。
句意:让它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驰骋,杀敌 报国,建功立业呢?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诗的第三、 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借写“马”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2)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