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的账单》教案湘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妈妈的账单(1)教案-湘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妈妈的账单(1)教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ae9b3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7.png)
妈妈的账单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2.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彼得的心情。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 唤起学生生活体验, 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
2学情分析因为都是农村孩子, 所以都懂得生活的艰辛, 能理解账单的意义。
本课是阅读课文, 预案的设计努力倡导让学生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懂文本, 通过说话、朗读等方式, 感悟出故事包含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 使学生润物细无声地受到语言的训练、情感的熏染。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 唤起学生生活体验, 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懂得要回报父的爱。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
1.板书“0>60”2.质疑:看到这个不等式, 你有什么疑问?3.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
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把课文读懂, 把这个答案找出来。
4、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读题, 质疑), 理解“账单”的含义, .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账单?你觉得账单上应该有什么内容?学情预设: 电费的账单、超市收银的单子……账单上有买的东西和价钱强调“账”和“帐”的区别。
活动2【讲授】二、读中感悟, 表达情感, 理解课文内容。
1听情景朗读。
2.学习生字。
(用课件出示生字词)点名读齐读。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出示课件(片段一)。
(2)启发学生思考: 小彼得在帮爸爸做事的过程中, 他的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诱导学生回答)师:于是, 小彼得想了一个什么主意, 又是怎么做的:从课文中找出来。
(启发学生思考回答)4\出示课件片段二:理解“报酬”(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或物件而付给别人的钱或事物)思考: 1.小彼得开账单时会想些什么、5.彼得的妈妈看了账单后为什么没有说话?她是怎么想的?(她期待小彼得能够自己醒悟, 而且她相信小彼得看了她的帐单会象她期待的那样, 明白事理, 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 妈妈的账单》优质课教案_12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 妈妈的账单》优质课教案_12](https://img.taocdn.com/s3/m/67df9ffa76a20029bd642d83.png)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
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得到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教学策略和设计说明】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要让这个对话的过程更加流畅,充满精彩,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间的共鸣点。
唤醒学生生活中真实的体验,激活生活的记忆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本课的教学,力图实践这个理念。
在反复诵读文本、对比两份账单中进行说话、朗读训练,并感悟到母爱的无私、无价,让学生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弥足珍贵而不求回报的,要主动帮父母做事。
【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教学过程:一、初解课题、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妈妈的账单》。
什么是账单?(是记录钱币货物出入事项的单子)这个“账”是贝字旁,说明与钱有关,这是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看,这些都是账单。
(课件出示账单图)二、自由读课文(带着以下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检查词语:(报酬怀着芬尼索取款项感受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个人读、齐读、师说句子,学生说词语、指名一学生上台做蹑手蹑脚的动作叫学生猜词语。
2.学多音字: sāi(塞进)塞{ sài(塞外)sè(堵塞)三、解决第二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师生配合,学生回答()的词语。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 妈妈的账单》优质课教案_2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 妈妈的账单》优质课教案_2](https://img.taocdn.com/s3/m/a8386adad4d8d15abe234e91.png)
爱的教育4* 妈妈的账单【教材版本】湘教2001课标版。
【教材分析】《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得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无价,他羞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还给妈妈。
课文围绕本单元“爱”的主题,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与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
当妈妈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个总额为零却满载母爱的帐单。
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得到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文章。
【学情分析】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再加上本文与孩子们现实生活很贴近,可以自然而然地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故此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但今天的孩子,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太多的爱,所以只懂得获取而忽略给予。
因此读懂这份特殊的账单,领悟编者的意图,将是一次“爱”的教育。
【实验理念】学校开展“单元整合.星悦读”教学活动,探索高效课堂,引领学生“星悦读”和写作实效前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单元目标】阅读系列故事,感受“爱”。
【本课目标】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学生学会朗读并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体会“0芬尼”的情感内涵,体会母爱无私无价,学会表达爱。
【课前预习指引】1.认读词语索取如愿以偿怦怦直跳慈爱小心翼翼蹑手蹑脚sāi塞进2.课前根据表格预习课文,并把两份账单分别填在表格中。
3.课前找关于妈妈的爱的照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直奔课题,巧设悬念1.导入:同学们,做好上课准备了吗?好!今天我们学习与“账单”有关的故事——《妈妈的账单》,请跟老师书写课题(板书课题),读课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妈妈的账单湘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妈妈的账单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fe90c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c.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妈妈的账单湘教版教材分析:本文要紧写了小彼得开出一张收款账单向妈妈索要酬劳,妈妈让他如愿以偿,并开了一张专门的账单,使小彼得认识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把钱还给妈妈的故事。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明白得妈妈所写账单的“0芬尼”的含义。
3.认识到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教学重点:认识到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教学难点: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账单的含义。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音乐教学过程:一.联系已学,引题入课。
(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导语:上周我们差不多学过《可贵的沉默》那一课,同学们还记得那篇课文讲了些什么吗?师:你记性真好,从那篇课文中,我们明白了要回报父母之爱,补偿父母之爱。
在那足足一分钟的沉默中,那些可爱的小孩们变得确实明白事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小彼得又是如何变得明白事的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课题(PPT出示课题:妈妈的账单).(读课题)师:妈妈的账单,账单是什么意思呢?谁能给我们说一下?(生:买水果后的一张小票等等)(师出示一张小票)师:对,你们看,这确实是账单,账单确实是把我们买的东西和所付的钱记下来的单子。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课文,请大伙儿打开课本第83页。
师: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在我们的课文前面有一段导语,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给大伙儿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找一找导语中提了哪些要求?师:谁来跟大伙儿说说导语中给我们提了些什么要求呢?生: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想想妈妈什么缘故写的差不多上“0芬尼”;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如何想的。
师:嗯,老师感受到你有认真听同学读了。
师:现在让我们带着这几个要求到课文中去自己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答案。
师:在分享答案之前,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账单收款酬劳款项芬尼慈爱惭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塞进”请大伙儿读一读这些词语。
师:那个地点有几个词需要我们注意一下,账单,我们差不多学过了,芬尼是什么意思呢?(德国的一种货币单位)我们中国的货币单位是?(元、角)10芬尼就相当于我们的五角钱。
妈妈的账单湘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妈妈的账单湘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f9392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71.png)
1妈妈的帐单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簏课文,题目是《妈妈的帐单》
板书:4 妈妈的帐单
理解“帐单”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
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碰到难读的的词语或句子把它画出来,把课文读通
顺。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谈谈自己读后的收获。
2、找出课文中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
3、老师进行点评。
四、教学两份帐单
1、课件:出示两份帐单。
2、指名读两份帐单。
3、落实“款项”在课文的具体体现。
五、听老师读
想一想:彼得当时是怎么想的?请你选取一个片段字下来。
六、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1、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来说,就是“一阵发烧”。
2、请学生说明理由。
3、小彼得将小脸藏进妈妈的怀里,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七、作业
学完课文后,你想对自己布置什么作业。
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湘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e5a918fe4733687f21aa54.png)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
看到儿子开出的帐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个总额为零却载满着母爱的帐单。
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得到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这是一篇多么感人的文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妈妈给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同学们都见过记账的账单吗?那有谁能告诉老师账单是做什么用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跟账单有关系的课文,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账单,并说说对账单的了解,为下文的学习提供帮助。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认识字词款项报酬索取慈爱芬尼塞进蹑手蹑脚如愿以偿羞愧万分小心翼翼怦怦直跳2、想一想小彼得是在什么情况下给妈妈列了一份帐单的?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
经常被派去把一些收款和付款账单送往邮局寄走。
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04妈妈的账单教案
![04妈妈的账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9e6e58336c1eb91b375d02.png)
4*《妈妈的账单》教案【基本信息】科目:语文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材分析】《妈妈的账单》是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文叙述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来索取他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当小彼得看到妈妈付钱的同时留下的“账单”时,他感受到了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不好意思地把得来的60美分还给了妈妈。
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浅显易懂,切入角度独特,含蓄而又富有教育意义,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又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大都处于九岁左右的年龄阶段,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感恩意识还是比较朦胧,大多数孩子认为父母给予自己的爱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
从学习能力上来说,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但仍然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中,要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形式自主阅读,在读中悟情、悟景、悟得,从而发现母爱不同的表达方式,进一步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根据学情分析及本课的人文特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认读字词读通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在阅读实践中感悟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
在教学中,要紧扣问题导向,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实践中进行自读、自疑、自悟。
课上重点放在对两份帐单的品读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引领上。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生字词,能使用工具书学习不懂的词语。
2、学会默读,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3、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过程与方法认识生字———读通全文——理解账单——畅谈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自主阅读习惯,培育探究合作学习意识。
2、体会母爱的伟大无私,懂得感恩父母,主动为父母分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对比感悟两份不同账单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1、PPT课件。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 妈妈的账单》优质课教案_3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 妈妈的账单》优质课教案_3](https://img.taocdn.com/s3/m/493eb782ce2f0066f5332293.png)
19*妈妈的帐单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2、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课件出示账单,请同学们认,导入新课妈妈的账单。
二、自读课文理解。
1、提出默读要求。
2、学生默读。
3、检查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解。
1、请同学们找出如愿以偿和羞愧万分是怎样产生的。
2、请学生读一、二自然段,回答:小彼得为什么会给
妈妈开账单?
3、课件出示小彼得给妈妈的账单,同学们读一读。
4、问同学们:妈妈是怎么做的,出示妈妈给小彼得的账单,请同学谈感受,引出这份账单充满了母爱,母爱是无私的、无价的、伟大的。
5、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后是什么反应?出示,请同学们读。
师:此时此刻,小彼得想起了妈妈为他做的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彼得的回忆。
请同学们选一条写下来,请同学读。
8、请同学们写一写会对自己说什么,对爸爸妈妈说什么?
9、课后作业:学完课文后,我会怎么做?
【板书设计】:
妈妈的账单
无价无私伟大。
三年级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
![三年级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39299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2.png)
三年级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妈妈的账单》,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2. 培养学生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2. 学会关爱父母、感恩父母。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
2. 学会通过朗读表达情感。
教学准备:1. 课文《妈妈的账单》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3. 课堂记录卡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与妈妈之间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辛勤劳动。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妈妈的账单》,理解文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文章中的关键词语。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讲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 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文章的重点。
四、情感体验(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朗读课文,体验文章中的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关爱父母、感恩父母。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2. 学生领取课堂记录卡,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妈妈的账单》,让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体会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情感体验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课堂扩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是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我们可以怎样回报他们?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总结并强调关爱父母的重要性。
3.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我爱爸爸妈妈”的作文,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七、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父母、回报父母的辛勤付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妈的账单》
一、课文分析
《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可贵的亲情、友情”中的一篇
略读课文,是一篇过渡课文。
所需一课时。
预案的设计努力倡导让学生用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懂文本,通过说话、朗读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着
的深刻的人文内涵,使学生润物细无声地受到语言的训练、情感的熏染。
课文切
入角度独特,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教材。
二、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读通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在反复诵读文本、对比两份账单中进行说话、朗读训练,培养独
立的阅读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3、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是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由介绍“账单”导入课文
1、今天,老师给大家看一张图片(幻灯投影),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预设学生回答:账单
教师板书“账单”解说“账”字是贝字旁,跟钱有关。
问:那么同学们都见过哪些账单呢?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看一份特别的账单,它就是:妈妈的账单。
(板书“妈妈的”)同学们把课本翻到83页,自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把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预习
A收款报酬款项芬尼(幻灯)
学生单读,纠正“报酬”读轻声。
齐读。
师生共同解释芬尼、款项的意思。
B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幻灯)
学生单读。
请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带着感情把词语读一读。
齐读。
问:蹑手蹑脚是什么意思?请学生上台表演,说一说:什么时候你会蹑手蹑脚地走路。
问:你能不能再用“小心翼翼”来造个句子呢?
C如愿以偿羞愧万分(幻灯)
老师说:读词语也要像读课文那样,也要带上感情,对这个词语理解了,感情也就读出来了。
请学生读,齐读。
问:那么课文中“如愿以偿”和“羞愧万分”分别出现在什么情况下呢?请大家赶紧读一读课文,回答我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其实***说的耶教师我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是啊,让小彼得如愿
以偿的是一份账单,让小彼得羞愧万分的也是一份账单,那么着究竟是两份怎么样的账单呢?同学们赶紧去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体会体会。
二、学习两份账单,体会妈妈的的爱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彼得给他妈妈写的这份账单。
自己读读这份账单,你能读出什么呢?从彼得的账单中,你知道了些什么信息呢?
问:这么勤劳的彼得,这么会想问妈妈要报酬呢?大家别急,去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再回答吧!
2妈妈看了这份账单后,让小彼得如愿以偿了吗?她同时还给小彼得开了一份账单,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齐读。
从妈妈的账单中,你读出了什么呢?妈妈的账单于彼得账单的最大不同,写的都是0芬尼,如果要你来填,你会填多少?
3、是啊,妈妈无私地为我们付出着,却没有问我们要报酬,我们来看看,美国的作家克里
腾写的这篇《妈妈的价格》然后来给妈妈算比账。
如果妈妈的工作可以获得报酬,那么合理的年薪是6万美元,10年就是60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就是420万元,也就是说,从小到大,你已经欠下妈妈那么多钱了。
问:现在,你觉得这份账单又是份怎么样的账单呢?
总结:是啊,在这份账单中,包含着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
那么现在你能够把这份感受读出来吗?读读这份账单,老师相信,你会堵得更好。
请学生个别读,指导后再读,示范读,个别读,齐读。
4、我们也被妈妈的这份账单感动了,其实妈妈对小彼得做的还不止这些啊!同学们想一想,
如果要在妈妈的账单中加一些其他的款项,你觉得还可以写些什么?请你再草稿纸上写一写,一句两句都可以。
交流。
再次齐读妈妈的账单,体会母爱。
三、拓展情感
1、小彼得看着妈妈的账单,心里有很大话想说,但他却什么也不说,他只是?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此时,小彼得羞愧万分,他心里会对他妈妈说些什么呢?学生答。
其实,不管是彼得的妈妈,还是我们的妈妈,都是无私地为我们付出,你现在想不想对你妈妈说一些什么呢?
3、最后,让我们怀着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再来读一读这份可贵的账单。
教学反思
《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是一篇饱含着深刻母爱的文章,对于这篇略读课文,我是将妈妈的账单作为重点来讲,让同学们通过朗读、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想对妈妈说的感谢的话等等,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融入到课文中去,体会妈妈对孩子的那份爱的无私和厚重。
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花了很多的精力在研读这份账单上,事实也告诉我,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之后,的确对妈妈的爱有了很深刻的领悟,体会到了妈妈平时对我们的爱是
那么地随意、又是那么地深刻,唤起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在整堂课的设计中,我觉得自己在以下方面还有所欠缺。
1、1、初读要求不够细化明确。
读课文之前,我只是让学生去把课文读熟、具体的要求没有投影上去,使得学生没有带着问题读而使读书失去了目的性。
2、提问的技巧。
问问题也是有大学问,有时候,问题提得不好,就会引导学生朝着错误的方向,偏离要旨,这节课我提了一个错误的问题,本来是想引导孩子们对比妈妈和彼得的两份账单,如果要学生来写妈妈账单上的金额,会写多少。
但我却问成:“如果你是彼得的妈妈,你会写上多少金额?”由于先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学生也回答出“因为母爱是无价的,所以妈妈会写0芬妮”,导致了孩子们的答案都说“0芬妮”,与我的教学预期背道而驰。
3、动笔与口头回答的取舍。
列妈妈还会有哪些款项,这个与最后一段,彼得会对妈妈说些什么相比,列款项比较简单,学生直接回答不会有大的问题,可以不安排练笔;而后面跟妈妈说的话可以安排练笔,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交流会更出彩。
而且彼得对妈妈说的内容,学生应该会进行角色转换,其实对自己妈妈说的话也会溶入其中,所以自己想对妈妈说的可以不再安排。
俗话说,反思是促进更好教学的助推力,我想,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更加认真地在每堂课后进行一次反思,让我的教学更加有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