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上中游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河上中游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摘要对沿淮洪涝多发的成因从历史因素、地理因素和气候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了治理淮河水患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洪涝灾害;成因;治理措施;淮河上中游
2007年汛期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54年以来的最为严重的涝灾,全流域6月下旬至7月上旬多次遭受暴雨到大暴雨的袭击,从EOS卫星水体遥感监测图像看,7月1日、7月10日沿淮水体面积比受涝前约增加近800km2,整个沿淮地区已经是一片汪洋。由于降雨区域大,雨量相对集中,不少地方的涝情超过历史最严重年份,仅河南省经济损失就高达上百亿元。淮河流域洪涝多发主要有历史、地形和气候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由于历史上黄河长期夺淮,致使淮河入海无路、入江不畅,加上特定的气候和下垫面条件,淮河流域历史上“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举世闻名。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近60年的治理,灾情有了明显缓解,但灾害的根源仍未根除。特别是淮河中、下游地区经常出现因洪致涝、洪涝并发现象,危害最大的是大洪水和洪涝组合所造成的灾害。
1建国以来沿淮流域洪涝灾害情况
据历史资料统计,在1954~2007年的53年间,沿淮河南段共发生较严重的初夏涝4次,平均约13.5年一遇;7~8月发生的较严重的夏涝年份有17次,平均约3年一遇。沿淮行蓄洪每次因外水顶托,内涝不断发生或加重,由于内水主要靠自流外排,外水稍高时就要关闭排水闸门或涵洞,此时即使较正常的降水也会引起内涝,造成“关门淹”。外洪内涝的危害是严重的。有的年份洪水滞留时间长达1个月,受自然降水的影响,洪水往往时涨时落,影响区受淹农田常常几种几淹。仅2007年,上、中游流域受灾面积就高达66.6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00亿元。
2沿淮洪涝多发的成因
2.1历史因素
古代淮河水系,大体上是独流入海的淮河干流以及干流南北的许多支流组成。据史料记载,元代之前,黄河曾有数次侵夺淮河流域,但为时较短,对淮河流域改变不大,到了元、明两代,由于建都北京,为了维护大运河南粮北运的任务(即漕运),在治河策略上,对黄河采取遏制北流、分流入淮的策略,阻黄河北决,迫使南行,造成黄河逐渐以南流入涡、颍为主,或经徐州南下夺泗夺淮为主的局面,淮河水系也因此受到扰乱,水灾日益频繁。直到清咸丰5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现兰考)铜瓦厢决口北徙,才最后结束了黄河夺淮的局面。
黄河夺淮的结果直接造成淮河入海故道被黄河淤废,从此淮河不能直接入海,被迫从洪泽湖以下的三河改流入江。豫东、皖北和鲁西南等平原地区的大小河流,都遭到黄河洪水的袭扰和破坏,造成排水不畅,水无出路。由于抬高洪泽湖水位和抬高干流中游河床,使原来畅流入淮的支流,形成背河洼地。
2.2地形因素
2.2.1落差不均衡。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至江苏扬州的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 000km,总落差200m。而从源头到淮滨的上游360km 河段,落差就有170m之多,占总落差的89%。由于中下游地势平缓,洪水下泄十分缓慢。
2.2.2支流特别多。淮河上中游水系呈不对称的扇形分布,支流众多,均发源于山区和丘陵区,源短流急,较大的支流有颍河、沙河、洪河、汝河、涡河、西淝河、浍河、沱河等,其中颍河长557km,是淮河最大的支流。这些支流多系平原河流,河道平直,水流缓慢,径流量季节性强,上、中游冬、春季常断流,夏、秋季暴雨时河水猛涨,甚至溢出河道形成涝灾。南侧支流短而少,均源于大别山区,系山地河流,径流量大,是淮河水的主要来源,主要有浉河、史灌河、淠河、池河等,自南向北流入淮河,河床比降大,水势湍急,徒涉困难。每降暴雨,众多支流很快将广大地区内的地表水汇入淮河主干道,势必造成巨大压力。
2.3气候因素
淮河干流及其支流上游的桐柏山、伏牛山、大别山,都是夏季暴雨的多发地区。其中伏牛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 000mm以上,大别山区超过1 400mm,这2个地区也是淮河降水最多的地区。
产生淮河流域暴雨的天气系统为台风(包括台风倒槽)、涡切变、南北向切变和冷式切变线,以前2种居多。在雨季前期,主要是涡切变型,后期则有台风参与。大范围持久性降水是由切变线和低涡接连出现而形成。初夏梅雨期长短、雨量的多寡,基本上决定了淮河全年的水情,如1954年、1991年、2003年、2007年连阴雨时间长、雨量多,形成了全流域性大洪水。查近百年来的台风资料,发现台风路径遍及全流域,亦即台风雨可以影响整个淮河流域。台风型暴雨的特点是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如“75·8”林庄暴雨,6h雨量830mm,接近世界纪录。
暴雨走向与天气系统的移动大体一致,台风暴雨的中心移动与台风路径有关,一般自南向北或自西南向东北移动。冷锋暴雨多自西北向东南移动,低涡暴雨通常自西南向东北移动。例如1954年7月几次大暴雨都是由低涡切变线造成的,暴雨首先出现在淮南山区,然后向西北方向推进至洪汝河、沙颍河流域,再折向东移至淮北地区,最后在苏北地区消失,一次降水过程就遍及淮河全流域。由于暴雨移动方向接近河流方向,使得淮河流域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3治理措施
3.1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
针对当前处在河南粮食核心区重大项目建设的历史机遇下,要加大淮河流域各支流的治理和沿淮各大、中、小型水库的再改造,增强湖(河)水的调蓄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保证沿淮河湖洼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可将这部分人集中迁到安全地区建一些小集镇,可以通过发展水产养殖和一些小型企业等来增加群众收入,也有利于沿淮农民的脱贫致富,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3.2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
环境的破坏和过度耕作,是造成淮河水灾的重要原因。因此,应鼓励在淮河流域大规模成片造林,发展生态农业,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经济效益比种植粮食作物要高。对一些地方也可以进行农田林网化改造,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水旱灾害损失。
4参考文献
[1] 徐迎春,吴永生.安徽省淮河流域洪涝致灾原因分析[J].治淮,2007(4):11.
[2] 邬平生.气象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