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讲课稿及练习

《蜀道难》讲课稿及练习

《蜀道难》讲课稿及练习

(2)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具体描写蜀道的高峻?这道题的设置实际上是进行名句的赏析,也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名句的敏感度。在这里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以下两句: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这是点面结合的方法兼夸张。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这是大胆的想象和夸张。

在这里教师要给学生介绍本诗的创作趣谈:现存资料表明,李白没有由秦入蜀的经历,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沿长江东下,就再也没回去过。可见《蜀道难》纯系想像之辞,不过是借送友人入蜀,展开想像的翅膀,作了一番升天入地的艺术之旅。

总结第一段艺术特色:

一段叹高难行。

蜀道来历(五丁开山)神秘浪漫

蜀道高峻点面结合、想象夸张

将研究性学习带入本课堂,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以第一段的鉴赏为例,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诗眼、分层次,找名句才能比较系统地进行鉴赏,为第二课时完全自主学习鉴赏打下基础。

经过诵读感知,诗歌特色鉴赏之后相信学生对第一段的理解和感悟比较充分了,为了强化学生对诗歌语言和意境的理解,我设计了下面一个环节,“想象千山之旅”。

这个环节的设计,并不是单纯的进行写作练习,实质上更是对诗歌语言、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意境的另一种方式的鉴赏体会。因为在这个环节中,我将要求学生结合千山的风景图片,想象登山之旅,

并描绘出来,这其中,可以借用、化用《蜀道难》或者改造蜀道难中部分诗句的词语,来进行描写。这样,学生将会对原诗再次进行赏读,对诗句进行更为细腻的揣摩,甚至可以达到创造性的赏读效果!这一环节也是落实了本单元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诗歌的情境。二、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之后课堂上请学生谈想象中的千山之旅,学生和教师评点教师也有一篇下水文章与学生交流。教师下水仿写:

2请同学课堂背诵第一段。本课将在学生一起背诵第一段的琅琅书声中结束!

最后布置作业:熟读第二、三段,小组合作分析二、三段运用了什么方法写蜀道之难的,准备课堂汇报。

《蜀道难》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当太白有鸟道当:阻挡

B.青泥何盘盘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的样子

C.所守或匪亲或:有的(人)

D.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

2.比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问君西游何时还②青泥何盘盘③但见悲鸟号古木④但悲不见九州同 ....

A.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相同

B.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不同

C.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相同

D.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西当太白有鸟道 .

B.朝避猛虎 .

C.砯崖转石万壑雷 .

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4.默写。

(1)《蜀道难》一诗中关于五丁开山故事的诗句是: ,。

(2) 《蜀道难》一诗中关于登上峰巅而惊心动魄的诗句是: ,。

(3)《蜀道难》一诗中写蜀道溪水瀑流声响骇人的诗句是: ,。

(4)表现蜀中要塞剑阁易守难攻的诗句是: ,。

二、语言表达:

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是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请你用一段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这幅画面。

2.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字。

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狭窄,追求华丽辞藻。待到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他们无论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和风貌。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古体诗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诗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

3. 学校将举行“唐诗诵读大赛”,下一个节目是朗诵组诗“品读诗仙”,表演者是赵发、余诗情,请为该节目写一段引出语。

要求:扣紧该节目特点,富有文采。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教案1 教学重点 1.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 2.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史。 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4.把握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 教学难点 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过程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历经朝朝代代,至今仍以她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一、关于唐诗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评述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二、关于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三、关于《蜀道难》 在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给学生2—3分钟速读一遍课文,之后找一名同学范读,订正字音,断句。 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提问:这句话在三段中分别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 明确:不是,意义上是有区别的。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及开辟历史,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讲了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过。山路纤曲,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上扪星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二段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可分为两层:

高中语文《蜀道难》说课稿

高中语文《蜀道难》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写 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 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蜀道难》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语文《蜀道难》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大纲和单元中的定位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学习李白和杜甫的诗,目的是进一步领 会这两位诗人的艺术风格,以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力。新的高考大纲 明确规定:中学生应该初步具备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并且高考试题 也由过去的客观题型变成主观题型。这无疑增加了考生答题的难度。 所以,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 鉴赏的主要内容是诗词的表现手法和主要写作特色,也要兼及思想内 容和名言警句的赏析。 第一课《蜀道难》是李白诗歌作品中最出色的一篇,其思想内容 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为历代文学家及评论家所公认。关于这首诗的 政治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对诗的政治寓意不加深究; 而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给予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2、教学目标 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 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知人论“诗”;反复诵读,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品位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章法、气象、基调 及艺术风格。 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李白的放达,感受诗人的浪漫气质和 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自然是背诵。要重视理解记忆,又不偏废机械记忆。 前者指的是理清诗脉,包括大致分清诗的层次、领悟诗的主旨和主要 的表达方式等。后者指的是口熟,熟到可以不加思索地连贯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和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理解以 及作者政治思想的把握。 4、课时安排:二课时 二、教法选择 1、诵读法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味字、词、语的妙用; 2、研读法、点拨法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 白语言的独特魅力; 3、赏析法进一步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感悟作者 雄奇的想象,大胆的雕琢,从而找到自己的赏析点,从李白的作品中 读出自己的李白来。 针对我们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诵读——赏析——背诵”的步骤。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提起李白,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床前明月光”了,那里有真挚 的感情,有清丽的词句,但我们也许只感到它的优美,并不觉得有什 么出奇,因为同样意境的语句,在其他人的诗里同样可以读到。再后来,读的诗越来越多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纶送我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 槛露体浓”……也许从这里我们开始惊诧于他才思的绮丽,那些打破 常规而有无比妥帖的形容譬喻,他是如何想出来的他的字里行间,果 然带有一股飘忽飞逸的神仙气息。 大家还记不记得高二时我们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哪有通篇记 述梦境的人间哪有这般的山水而李白所用的哪里是人间的言语!他的 句子没有任何格律的束缚,有的是《诗经》似的端雅,有的是《山鬼》的激越。他逸兴递飞,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飞八极,自由 驰骋,像原野的奔马。在他的诗里,在他的梦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 世的尘土,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穿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

《蜀道难》讲课稿及练习

《蜀道难》讲课稿及练习 《蜀道难》讲课稿及练习 (2)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具体描写蜀道的高峻?这道题的设置实际上是进行名句的赏析,也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名句的敏感度。在这里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以下两句: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这是点面结合的方法兼夸张。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这是大胆的想象和夸张。 在这里教师要给学生介绍本诗的创作趣谈:现存资料表明,李白没有由秦入蜀的经历,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沿长江东下,就再也没回去过。可见《蜀道难》纯系想像之辞,不过是借送友人入蜀,展开想像的翅膀,作了一番升天入地的艺术之旅。 总结第一段艺术特色: 一段叹高难行。 蜀道来历(五丁开山)神秘浪漫 蜀道高峻点面结合、想象夸张 将研究性学习带入本课堂,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以第一段的鉴赏为例,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诗眼、分层次,找名句才能比较系统地进行鉴赏,为第二课时完全自主学习鉴赏打下基础。 经过诵读感知,诗歌特色鉴赏之后相信学生对第一段的理解和感悟比较充分了,为了强化学生对诗歌语言和意境的理解,我设计了下面一个环节,“想象千山之旅”。 这个环节的设计,并不是单纯的进行写作练习,实质上更是对诗歌语言、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意境的另一种方式的鉴赏体会。因为在这个环节中,我将要求学生结合千山的风景图片,想象登山之旅,

并描绘出来,这其中,可以借用、化用《蜀道难》或者改造蜀道难中部分诗句的词语,来进行描写。这样,学生将会对原诗再次进行赏读,对诗句进行更为细腻的揣摩,甚至可以达到创造性的赏读效果!这一环节也是落实了本单元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诗歌的情境。二、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之后课堂上请学生谈想象中的千山之旅,学生和教师评点教师也有一篇下水文章与学生交流。教师下水仿写: 2请同学课堂背诵第一段。本课将在学生一起背诵第一段的琅琅书声中结束! 最后布置作业:熟读第二、三段,小组合作分析二、三段运用了什么方法写蜀道之难的,准备课堂汇报。 《蜀道难》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当太白有鸟道当:阻挡 B.青泥何盘盘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的样子 C.所守或匪亲或:有的(人) D.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 2.比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问君西游何时还②青泥何盘盘③但见悲鸟号古木④但悲不见九州同 .... A.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相同 B.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不同 C.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相同 D.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西当太白有鸟道 . B.朝避猛虎 . C.砯崖转石万壑雷 . 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蜀道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蜀道难》教案篇1 【教学内容分析】 《蜀道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必修3的课文。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蜀道难》具有一种示范的作用。这种示范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展现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的作品风貌,从而感受时代与文学的联系;另一方面的作用,在于通过引导学生诵读、鉴赏《蜀道难》,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学会阅读其他唐诗作品。 在诗作本身之外,作者李白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对象。这个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诗人以他的卓然文采和人格魅力点燃了盛唐诗歌的熊熊火焰。因此,把李白的诗歌放在这一单元的第一篇就起到了管中窥豹的作用。通过了解李白的诗了解李白,又进一步了解唐诗的风采。在之前上过的唐诗引导课的基础上,我希图通过诵读与鉴赏两个层面结合李白这位诗人来阅读他的诗。使学生能被古典诗歌的巨大魅力所吸引。 【学情分析】 《蜀道难》是一个乐府旧题。在行文上有别于学生经常诵读的格律诗,它不像格律诗一样以对偶句为主,它常常是散句居多,这就增加了诵读时情感把握的难度。高中的学生在思想上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但在表达上却正相反由开放转向了封闭。而诗歌阅读鉴赏恰恰需要的就是学生敢于开口去诵读,在这一点上,诗歌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现了矛盾。 在诗歌教学上,学生已经接触过现代诗歌,对诗歌的意象有一定的了解。而要了解唐诗乃至整个古典诗歌的魅力,仅仅了解意象是不

足的。因此,在《蜀道难》的教学上,意象是一个跳板,它连接着学生的已知与未知。学生可能会被古奥艰深的用词抑制了兴趣,但诗歌丰富的想象世界与情感世界依然是引导学生主动诵读主动探究的一盏明灯。 【设计思想】 针对学生对诵读古诗的畏缩情绪,我决定以两条主线贯穿全课。一条主线在于从把握情感、掌握停顿、理解内涵三个有着层层递进关系的角度指导学生如何诵读和感受一首诗歌。另一条主线在于梳理分析《蜀道难》的句法特点、主旨情感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探究李白对乐府旧题诗的创新和超越,进而探讨李白豪迈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而这两条线的交汇之处就是诗人“李白”。第一条线属于“表”,第二条线属于“里”,正是如此,让学生表里结合的去理解,去感受大诗人李白之“大”。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多样的诵读方式来把握诗歌,让学生从多方面接受朗诵这一艺术表现手法,进而能够主动的去诵读。这样既起到引导学生敢于诵读的作用,又能够有一定深度的理解诗歌。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深入了解李白其人,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章法、意境、声韵等。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3.情感培养目标: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2、借助于“剥皮抽筋”法,探究本诗情感主旨。 3、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的形成。 二、教学难点: 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 2、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

高中课文《蜀道难》优秀教案

高中课文《蜀道难》优秀教案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作者李白。诗中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诗歌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了解李白的放达; 3.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教学重点 掌握诵读要领,感情丰富地诵读全诗。 教学难点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教时安排 2教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20世纪美国旅行家泰鲁·保罗在《游历中国》一书中断言:“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公元2019年7月3日22时20分,随着一声汽笛声长鸣,钢铁巨龙穿过昆仑山,翻越唐古拉,骄傲地腾越在世界屋脊之上。青藏线的贯通,让对中国人持怀疑论的洋大人们收回了他们的成见,如果历史真的有轮回,还有一位具有诗坛统治力的大人物也

会大跌眼镜。谁?李白! 二、范读全诗、听录音、讲清诵读要领 1.“噫吁唏……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但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气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唏”是惊异之辞。“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语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触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语调诵读。“上有”两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两语上。“黄鹤”两句,有徒

《蜀道难》优质课教案及经典教学设计

《蜀道难》优质课教案及经典教学设计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蜀道难》优质课教案及经典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蜀道难》教案一 一、说教材 《蜀道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几篇文章都是唐朝诗歌。《蜀道难》写出了蜀地山川的高峻奇险的特点,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担忧,从艺术特点上看,诗歌想象奇特,笔法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学习本诗对学生认识唐诗,鉴赏诗歌,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都有重大作用。 二、说学情 学生对古典诗歌并不陌生,但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层,还没用真正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因此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感悟,帮助他们进入诗歌的情景,增强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说目标 根据教材、学情及课标要求,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家及背景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解读诗中意象,品味意境,感受诗人情感,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的意境美、声韵美,激发他们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解读诗中意象,品味意境,感受诗人情感,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难点:评析诗歌的雄奇瑰丽、富于浪漫色彩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写作诗歌

时的情感。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1、诵读法;2、问题引导法;3、交流讨论法;4、点拨法。 学法:1、自主学习法——搜集资料、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勾画圈点法——勾出文中的重点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3、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共同研读。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大唐多若繁星的诗人中,李白是被人们誉为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传奇的一生,豪放飘逸的诗风,确实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来学习《蜀道难》,再次感受李白诗歌的风格。(板书)。 (二)作者简介[学生演说] (三)诵读感知 1、第一遍,个别学生堂上朗读,读后师生议论不足之处。 2、第二遍,听录音或老师范读,学生圈点矫正。 3、第三遍,全体学生齐读。 4、第四遍,学生结合注释默读,疏通诗意,圈出难点,合作交流。 (四)问题探究: 1、《蜀道难》中贯穿全诗的是哪一句?它在全诗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全诗的主旨句。贯穿全诗始终,有一唱三叹之效! 2、蜀道“难”在哪里? 三难:第一段从历史角度说开辟之难 第二段从山势高危的角度说攀越之难 第三段从现实角度说安居之难 3、诗人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明确: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的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蜀道难》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11篇)

《蜀道难》公开课优秀教案 《蜀道难》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蜀道难》公开课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蜀道难》公开课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意境、声韵等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3、情感培养目标: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2、借助于“剥皮抽筋”法,探究本诗情感主旨 3、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的形成 二、教学难点: 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 2、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4、多媒体影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盘古开天辟地)可是在我们西南部有一个传说,天是男神造的,地是女神造的,因为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没法和天合起来,于是她便把地折叠起来,形成了高山、低谷,这样天地就吻合了也许是西南部的崇山峻岭给了人们灵感,让他们创造了这个神话,也许是西南的山山水水给了我们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灵感,让他创作了诗歌《蜀道难》(PPT展示) 说起《蜀道难》唐代的诗评家殷番评价这首诗是“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究竟这首诗奇在何处,今天,我们就通过诵读和鉴赏共同感受诗歌的奇特之处 二、诵读感知风格之奇(PPT展示) 1[活动] 下面先请大家听一遍老师诵读,听的时候注意感受诗歌风格 2[活动] 生诵读 3[提问] 通过通过诵读和听读感受这首诗歌又怎样的风格? [明确] 雄浑、豪放 4 [活动] 诵读诗歌主旋律再次感悟雄浑豪放的风格(PPT展示) 5 [提问] 主旋律是那几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 [明确] 噫吁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 6 [活动]指导诵读,感受诗风 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有“风人之义”,咏叹的意味尤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下面试分层加以解说: ①“噫吁……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

《蜀道难》教案三篇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蜀道难》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蜀道难》教案篇1 一、课文悟读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闽,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二、亮点探究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探究学习: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

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2.连峰去天不盈尺AA冰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探究学习: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探究学习: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

《蜀道难》优秀公开课教案

《蜀道难》优秀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难点)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串讲法、赏析法。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1、作者及背景介绍。 ②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2、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把握诗中比较生僻的读音和本诗的句读 噫吁嚱(yixūxi) 鱼凫(fú) 秦塞(sai) 萦绕(yíng) 石栈(zhàn) 猿猱(náo) 参(shēn) 峥嵘(zhēngróng) 抚膺(yīng) 巉岩(chán) 飞湍(tuan) 咨嗟(zījiē) 喧豗(huī) 砯崖(png) 崔嵬(wéi) 吮血(shǔn)

3、在教师范读学生听读的基础,有学生齐声朗读本诗,教师检查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读音和句读,在学生有失误的地方予以纠正。在学生朗读的基础,教师对本诗中比较重要的字词予以解释,疏通文意。 噫吁:感叹词,蜀地方言。 开国何茫然:茫然,渺远貌。意谓远古事迹,茫昧难详。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指开国之初。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山川险要的地方。通人烟,相互往来。 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横着飞过去。巅,顶峰。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迂回、绕道。高标,可以做一方标志的最高峰。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鹤”通“鹄”。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皆星宿名。胁息,屏住呼吸。 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 使人闻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憔悴。朱颜,红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 砅崖转石万壑雷:砅,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声响。这里作动词,冲击。 所守或匪亲:或,倘若。匪,同“非”。狼与豺,比喻叛逆的人。 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 4、①在教师串讲重要字词,学生已经能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叹高蜀道来历 难行蜀道高峻 二叹险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畏山水险恶主旨句二见 三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 申戒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蜀道难》公开课教案

《蜀道难》公开课教案 高一语文备课组XXX 【教学内容分析】 《蜀道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必修3的课文。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蜀道难》具有一种示范的作用。这种示范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展现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的作品风貌,从而感受时代与文学的联系;另一方面的作用,在于通过引导学生诵读、鉴赏《蜀道难》,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学会阅读其他唐诗作品。 在诗作本身之外,作者XXX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对象。这个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诗人以他的卓然文采和人格魅力点燃了盛唐诗歌的熊熊火焰。因此,把XXX的诗歌放在这一单元的第一篇就起到了管中窥豹的作用。通过了解XXX的诗了解XXX,又进一步了解唐诗的风采。在之前上过的唐诗引导课的基础上,我XXX通过诵读与鉴赏两个层面结合XXX这位诗人来阅读他的诗。使学生能被古典诗歌的巨大魅力所吸引。 【学情分析】

《蜀道难》是一个乐府旧题。在行文上有别于学生常常朗读的格律诗,它不像格律诗一样以对偶句为主,它常常是散句居多,这就增加了朗读时情感把握的难度。高中的学生在头脑上逐步从老练走向成熟,但在表达上却正相反由开放转向了封闭。而诗歌阅读鉴赏恰恰需要的就是学生敢于开口去朗读,在这一点上,诗歌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现了矛盾。 在诗歌教学上,学生已经接触过现代诗歌,对诗歌的意象有一定的了解。而要了解唐诗乃至整个古典诗歌的魅力,仅仅了解意象是不足的。因此,在《蜀道难》的教学上,意象是一个跳板,它连接着学生的已知与未知。学生可能会被XXX艰深的用词抑制了兴趣,但诗歌丰富的想象世界与情感世界依然是引导学生主动诵读主动探究的一盏明灯。 【设计思想】 针对学生对诵读古诗的畏缩情绪,我决定以两条主线贯穿全课。一条主线在于从把握情感、掌握停顿、理解内涵三个有着层层递进关系的角度指导学生如何诵读和感受一首诗歌。另一条主线在于梳理分析《蜀道难》的句法特点、主旨情感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探究XXX对乐府旧题诗的创新和超越,进而探讨XXX豪迈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而这两条线的交汇之处就是诗人“XXX”。第一条线属于“表”,第二条线属于“里”,

《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2篇

《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 《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2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把握这首诗参差错落的语言特点,在吟咏中体会蜀道的雄奇壮丽、高峻险要,感受诗的声韵美。 2.品味蜀道之“难”的典型意象,体会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感受诗的意境美。 3.鉴赏诗人状“难”之法,体悟诗人赞叹、惊惧、忧虑之情,感受诗的情感美。 教学重点: 立足于“读”,品味诗的意象、语言、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调动想象力及感悟力,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蜀道: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竞赛背诵李白诗句 2、“诗仙”由来 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此后,李白就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3、李白简介 二、倾听蜀道:初读感知,疏通文意

(一)初读 《蜀道难》气象雄奇奔放,感情激越跌宕,兴寄遥深,“非高声朗诵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曾国藩语),让我们在诵读中感知诗情,参悟画意。 1、读准字音。 噫吁嚱(yīxūxī)鱼凫(yúfú)秦塞(sài) 石栈(zhàn)猿猱(náo)扪(mén)参(shēn)历井 抚膺(yīng)巉(chán)岩飞湍(tuān)喧豗(huī) 砯(pīng)崖万壑(hè)峥嵘(zhēngróng)崔嵬(cuīwéi) 吮(shǔn)血咨嗟(zījiē) 2、指名朗读。其他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是否准确。 3、示范朗读。(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特别注意读准节奏、语气,可轻声跟读。 读前指导示例: (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噫吁嚱”是复合叹词,须一气读出,中间不得停顿。“危乎高哉”亦当一气读,“乎”有延长音。“之”“于”皆当轻读。)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表示极短的停顿。“有”有余音。“之”轻读。) (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后声断气不断。“∥”表较长停顿。)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轻读。) 4、齐读课文。 (二)释义 第一段: 1.噫吁戏,危乎高哉(高)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比) 3.西当太白有鸟道(挡) 4.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沟通相连)

高一语文下册《蜀道难》教案设计【优秀4篇】-最新

高一语文下册《蜀道难》教案设计【优秀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为大伙儿带来的4篇《高一语文下册《蜀道难》教案设计》,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蜀道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体会诗人夸张、想象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习诵读诗歌的技巧、背诵的要领。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3、思想情感目标 (1)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 (2)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仔细品味诗人奔放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用心感受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2)认识、理解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正确态度。 2、教学难点 (1)领悟诗中想想奇特、丰富,气势宏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2)深入理解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诵读法、讨论法、启发法、点拨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用具: 幻灯机、黑板、板擦、粉笔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标; 2、介绍作者、解题; 3、疏通文句 (1)学生阅读注解,理解重点文言实词、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教师订正并讲解重点文言实词、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试译难句、难段或全文 (1)、口译 (2)、笔译 (二)预习要求: 1、作者和作品的简述,整体把握文章。 2、生字词的读音字形和意义。 3、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粗通本诗,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悟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

《蜀道难》导学案及答案

《蜀道难》预习案 【预习目标】 1了解李白的生平、个性及创作风格;熟读成诵,体味这首诗的韵律美。 2.疏通文本字词并整理积累。 【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及生平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文学史上称之为“诗仙”,陇西成纪人。主要作品有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著有《李太白全集》。 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但有人考证说李白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坦境内),又有人传说他与唐皇室属于同一世系,但这些都未得到确凿证实。李白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济天下”“安社稷”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唐代士人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入世思想。但他不愿走科举入仕的道路,又不愿从军边塞,而是幻想着能“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建立盖世功业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他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在现实人生中当然要不断遭致失败。这使他常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但由于他始终向往着这样的理想,他又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 天宝初年,由人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这是李白一生最得意的时期。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赐金放还,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豪放飘逸。有杜甫诗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赵翼诗评“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啄句,亦不劳于镂心刻骨,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2.关于乐府《蜀道难》 《蜀道难》原本是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之前的古辞,也多咏蜀地山川之险。如南朝陈著名诗人阴铿的《蜀道难》云:“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不同时代的人反复来写的同样题材,在文学批评中叫“母题”,诗文、小说、戏曲创作中往往有之。因为有了原型,就不难找到可歌可咏的话题;因为加人了新的创造,也还可以驰骋才华,藉古出新。乐府诗题就像现在的命题作文一样,每一代人都希望翻出新意来。 3.关于《蜀道难》的写作目的 关于李白这首诗的主旨,前人争论颇多,争论的焦点在于有无寓意。唐代孟柒的《本事诗》和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都记载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示《蜀道难》,博得“谪仙”雅号的事。可见这是李白的一篇习作,大抵以驰骋文采为高,未必有什么寓意。李白年轻时多模仿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诗文,以超越古人为能事。杜甫曾论李白诗说:“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从诗意来看,这是一篇送友人人蜀的诗歌,写于长安。同类题材的作品在李白集中还有五言律诗《送友人人蜀》和《剑阁赋》,可以相互印证。因为贺知章的赏识,李白名声大

《蜀道难》教案(通用14篇)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教案(通用14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蜀道难》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蜀道难》教案篇1 【课标分析】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泳中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教材分析】 《蜀道难》是李白借用乐府古题,展开奇伟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壮丽雄险的山川,诗中感慨丰富,诗意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诗中的描绘,既是蜀道之景,又是作者心中的意象。诗中的感慨有山川险阻之叹,又有人生坎坷、功业难成之慨。《蜀道难》一课是一篇色彩绚丽、想象奇特的盛唐诗歌。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诗歌的主旨,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分析诗歌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来鉴赏诗歌。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阅读的古体诗并不多,加上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对课文不感兴趣,读不下去,或者虽能读下去,却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由于学生对诗歌的艺术手法分析有困难,所以,老师在讲时要注意循序渐进。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重点字音、字义、字形,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诵读品评赏鉴,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会鉴赏诗歌,并掌握一些常用的艺术手法,

如夸张、想象、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寓于诗中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走近李白的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体味其对待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究诗歌的情感主旨,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感受“盛唐气象”。 2、难点:鉴赏诗歌,体会其艺术特色,探究李白豪迈、飘逸、浪漫的诗风的形成。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多媒体影音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诗歌中的字音、字义以及诗歌脉络都梳理清楚了,明白了诗歌先后写了蜀道之高、蜀道之险以及战祸之惨烈,大家快速地在脑海中回忆一遍。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蜀道难》。(板书:课题、作者)唐代诗评家殷璠曾评价《蜀道难》是“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那么这首诗究竟奇在何处呢?这节课我们就从手法和意蕴这两个方面来看看这首诗到底奇在何处。 二、过程 1、诵读文章 师:我们先来品读揣摩诗歌的手法之奇,先来看第一节。上节课我们讲了第一节写的是蜀道之高(板书),那么这一节是如何来写蜀道之高的,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呢?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诵第一节并思考这个问题。 生朗读第一节。 师:好,读完了,给大家一点时间思考一下,刚刚老师的问题是第一节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写蜀道之难。 生:夸张、想象、用典…… 师:好,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现在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节,老师先挑几句,我们一起来赏析,之后,再由大家补充。先看老师挑出来的第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有没有采用

《蜀相》《蜀道难》教学设计(优秀6篇)

《蜀相》《蜀道难》教学设计(优秀6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蜀道难》说课稿10篇

《蜀道难》说课稿10篇 《蜀道难》说课稿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蜀道难》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蜀道难》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蜀道难》是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二单元是唐代诗歌单元,单元目标重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的审美情趣,在朗读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高一必修二第二单元已经接触了诗歌,学生掌握了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本单元学习唐诗,唐诗雄浑豪放而又沉郁顿挫,诗人诗风各异,教学要充分把握诗人的艺术风格,《蜀道难》感情强烈,笔锋雄健,想象奇特,气势雄浑,是李白的成名作。结合本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1、知识和能力: ①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知人论“诗”; ②反复诵读,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品位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章法、气象、基调及艺术风格。 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李白的放达,感受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自然是诵读。 教学难点是如何把握朗读技巧以及诗人抒发的情感。 二、说教法

教法:教学活动就是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蜀道难》是诗歌经典,又是豪放诗歌,所以在教学上要重视诵读。我采用在诵读中轻轻松松把握全文的教学方法。第一步是初读。解决最基本的字词问题,打好基础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关键,只有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学习才会很轻松。第二步是意读。朗读中质疑,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解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三步是美读。除了诵读以外,还有问题探究法、讨论法、评点法等。 学法:诵读感知情脉——让学生去读 知人论世探主旨——让学生去思 个性解读赏艺术——让学生去品 总之,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入为主很重要,要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思想。导语从李白一生三件宝诗、酒、剑入手,引起学生知晓李白的兴趣。这里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从以前学习的知识中回忆,并且及时表扬那些记得好的同学。从而引到本节课的内容上来。 李白一生三件宝:诗、酒、剑。杜甫有诗为证,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说到酒,杜甫也曾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说到剑,李白好剑术,十五岁学剑术,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自己也有“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的诗句。 余光中在《寻李白》对此有过非常生动的概括,“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洒脱不羁而又才华横溢的形象,就连对蜀道之难的慨叹中亦不乏其匠心独具的豪放。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这样评论这首诗:“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唐诗别裁》)这段话既形象而又概括,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指章法灵活、气象宏伟而言。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蜀道难》。 (二)“看我说名人”栏目,此期名人为李白。轮流到的学生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