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改革探讨
从"多规合一"视角谈我国城市总体规划改革
一
、
“ 多规合 一”概 述 1 .“ 多规合 一”的内涵 多规合 一的对象一般指发改委 的国民经 济社会
外部的矛盾进行有效地处理 , 做到统一的规划协调 。
( 3) 还 要 以 绿 色和 可 持 续 发 展 为 主 线 ,更 好 的 保 证
我 国很 多法 律保障 的利益不 同,也就对经济社 会整体规划和土 地利用 的建设规划 ,保证 生态环境 的优化管理 ,对 生态空 间进行及 时的布局,积极 的 探索各项规划 的 “ 多规合一实施 的新 途径 ,在对规 划 的法律保 障的形式中 ,之 间存在很 多的矛盾 ,也 就严重 的导致 “ 多规 合一 ”具体 的实施 中存在很多 问题 ,需要对各个事 项进行有效 的规划 需要有法律 的保护 ,要做好整体 的规划融合 ,也 就要 更好地调 节法律之 间的关 系,严格控制相关 的事项 的整体管 理方案 ,对各个 系统进行统一协调管 理,进行全面
2 .规划 管理机 制不健 全 ,协 调性差 ,效率 低
下
【 关键 词】多规合一 城 市规划 对策
( 1 )在对我 国社会 上各个发 展体系 进行规 划 中,很多时候都会 出现 重复交叉 的现象 ,加 上很 多 部门在对利益追求 的过 高,导致很多部 门之 间在 相 互协调中出现严重 的问题 。( 2 )在规划管理实施 的 时候很 多规划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对各个部 门进 行 管理协调 上存在 严重 的问题 , 没有进行及时地沟通 , 导致规划 管理没有效果 。( 3 )在对规划管理 中实施 “ 多规 合一 ”的时候 ,很 多都是规划运行 的内部和 外部环境 失调,没有进行有 效地衔接。( 4 )在对城 市总体 规划存在长期 的落 实困难,也就导致规划 的 效率系相对低 下 。协调性不好 的原因在于各行政主 管部 门依据 其部 门法律法规 ,对 空间的管控存在 比 较严重 的职能交叉情况 ,且不 同部门的管理模式不
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探讨
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探讨摘要: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重要内容,能够实现城市的稳定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范围的扩大,总体规划应紧跟时代的变化,在规划落后的情况下,会影响城市的发展。
国家对空间规划及改革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相关部门应进行合作,共同进行城市空间规划,使城市的总体规划得到改革。
因此,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在国家的要求下,推进城市总体规划的改革,使城市的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空间规划视角下;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探讨引言城市的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社会,新生的事物和产业层出不穷,也增加了城市规划的复杂性,因此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集合城市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规划,使城市的规划体现出一定的经济潜力,同时确保城市的宜居性与人文性。
1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1.1技术文件与政策不相符城市总体规划中,以国家的政策为背景难以落实到位,影响了城市规划的水平,结合当前情况分析,城市规划的内容中包括空间研究、规划技术,对国家的城市空间规划提出了较多的要求。
但是实际上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中,多数内容以及空间的布局等都不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这种情况下会使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与国家之间的政策产生不一致的问题,影响城市的稳定发展。
1.2城市规划与国家的整体发展思路不相符城市的规划必须要根据国家的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策背景作为指导,这样才能使城市的发展具备政策上的之处,从而提高城市的整体规划水平,但是从现实的情况上来看,很多的城市规划思想并没与考虑到国家的政策因素,甚至出现与国家的整体规划思路相违背的情况。
在城市的规划中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和突出政绩工程,对城市的规划不加以深入的研究,违背国家的发展思路,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是城市的发展潜力。
这种城市规划思路不仅使城市丧失了竞争力,也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
2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的环境现状2.1空间规划从目前城市发展的趋势来看,城市的发展越来越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相关的生态管理也在不断完善,无论是城市的居民还是管理者都提高了生态保护的意识,这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市规划的难度,只有从城市建设的各个细节入手,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做合理的规划,并同时加强相关组织的单位的沟通协调才能保证规划方案的可行性。
新常态下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改革的趋势与探索
新常态下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改革的趋势与探索1郑有旭摘要:纵观我国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城市总体规划从“生搬硬套”到“体系完善”再到“自主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着相应的改变,朝着更加适合城市的方向发展。
本文首先回顾了城市总体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其次从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的不同阶段出发,纵向分析不同时期编制内容的特征。
然后从相关重要规划出发,横向对比总规与其异同点。
指出现阶段城市发展要求与总体规划的矛盾冲突,从而提出总体规划编制内容改革的对策与创新。
关键词:新常态,总体规划,改革1、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历程回顾1.1、国际宏观层面规划发展回顾从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上看,城市总体规划理论的发展往往是为了解决不同时期城市出现的不同问题。
总体规划理论体系也是随着不同问题的出现而不断完善,目前来看,可以把其分为社会物质空间规划理论、空间功能主义理论以及区域人文主义理论三个阶段。
1.1.1、社会物质空间规划理论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爆发,技术革命引起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城镇化急速发展,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随之带来社会矛盾与问题日益加剧。
面对突如其来的社会问题,并没有针对平民的空间规划案例,为此,以“乌托邦”,“新协和村”,“太阳城”等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相继提出。
通过消灭阶级差别,平均分配产品等主张,人们开始思考城市发展,城市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虽然理想主义脱离现实而最终走向失败,但其提出的理想社会在公共利益上对后来的城市规划思想及理论起到了深远的作用。
为了解决工业城镇快速发展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瘟疫蔓延等生存问题,以控制疾病传播和治理环境为目的的城市规划建设得到重视。
在19世纪前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与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就是社会物质空间规划理论的主要代表。
这一时期的理论源于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于空间主义,其目的是解决工业革命后城市遗留的环境问题,最终形成了早期的城市规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1538004)划理论方法。
浅谈当前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变革时期。
一方面经济体制转轨推动政府职能转型,市场对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渐凸显,逐步取代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主导地位。
相应地,政府职能由经济发展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传统城市总体规划在编制体系、方法、内容等方面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因此,要反思目前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道路,这在目前情势下,显得十分有必要。
本文首先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进行了概述,然后归纳了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做好当前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公众参与;资源配置;刚柔并济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is in a period of rapid socio-economic change. The one hand,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the basic role of the market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gradually replacing the dominance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ccordingly, government functions to public service b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ype change. In the face of new developments, the traditional overall urban planning in preparation system, method, content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need to rethink the problem in the overall urban planning process, and on this basis to explore one suited to the condition of the overall urban planning of road,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t is extremely necessary. Firstly, an overview of the overall urban planning, and then summed up the overall urban planning, last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good overall urban planning.Keywords: City; overall plann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hard and soft economic.TU984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概述城市总体规划因其内容的综合性和前瞻性,成为统筹和指导城市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纲领,总体规划的编制也从宏观层面的确定城市性质、论证规模、布局土地和配置资源、制定产业政策、提升区域竞争力、维护社会稳定等发展到微观层面的工程管线定位、项目时序安排、资金运营等。
中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与目标探索
中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与目标探索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管理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压力。
在此背景下,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一、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目前,中国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单一的。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规划与实施之间的脱节。
在过去的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城市规划并没有得到落实。
这种现象导致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之间的脱节问题严重,导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城市管理之间的不协调。
此外,城市规划也遭遇到了很多常规矛盾和障碍,如产业结构不完备、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等问题。
在理解了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后,我们有必要确定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
(一)强化城市规划的整合为了达到城市规划目标和实施规划,必须建立一种更加综合的城市规划模式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因此,城市规划整合方面是改革的关键。
整合应将城市规划、环境规划、公共服务规划、交通规划等纳入整合范围。
整合方案应包括城市形态、城市设置、空间开发、用地规划、环境保护等各方面。
在规划整合阶段,政府需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组织的参与。
(二)引入市场机制城市规划管理改革也应引入市场机制,以提高规划执行质量和效率。
在推进规划实施时,可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通过市场竞争来激发内部活力,提高效率,实现城市规划的落地。
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应注重规划体系和规划标准的制定,提高规划标准化水平,避免市场机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创新城市治理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治理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
新时代下,城市治理模式应具有多元化和长远性,且需要更具包容性。
这也就意味着,政府应更多依抓住自治和社会的力量来推动城市治理。
城市规划的制定,需要依赖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从而达到规划效果的最终落地。
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应该以构建更加科学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管理体系为目标。
规划管理的改革目标如下:(一)实现城市规划制定与实施的融合式管理建立规划标准化工作体系,加快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建设和完善。
从“多规合一”视角分析我国城市总体规划改革
从“多规合一”视角分析我国城市总体规划改革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多规合一”的管理作用愈发突显,对发展城市经济而言具有积极引导作用。
下文借助对“多规合一”视角下国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促进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提供参考。
标签:城市规划;多规合一;发展多规合一作为城市规划改革的关键举措,对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情况来看,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如何解决现存问题促进我国城市总体规划改革发展逐渐成为工作人员广泛热议的话题。
1、“多规合一”概述多规合一的主体对象大多是指发改委的经济社会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资源利用、农业经济总体规划等,同时还包含环保机构的环境策划、农业经济的整改等。
当前关注度最高的是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规划的合一,关键在于借助对比分析,统一管理空间内多个项目,借此提升行政管理部门对城市空间管控能力,从根本上优化城市布局,提升资源利用率,推进城市向一体化发展。
2、现阶段我国“多规合一”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1规划范围大,类型多,体系繁琐,多规融合难度增加当前,由各级行政管理单位主导编制的规划项目非常繁杂,各自按照政策法律构建了各具特色的规范机制,多规融合难度可想而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其一,目的存在区别。
城市总体规划比较综合,比较适宜做“多规合一”的媒介,采取一一对应的形式,立足于整体分化城市内多项布局。
全面维护耕地是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终极目标,选取自下向上的匹配形式,工作重点则放在规模管理[1]。
其二,时间限定存在区别。
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周期为五年,城市总体规划的周期为20年,土地规划大多由直属部门管理。
其三,规划标准存在区别。
以空间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在标准上存在较大差异,无形中增加了“多规合一”的实施难度。
此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将会造成资源的极大耗费,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2.2规划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协调性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多个发展体系的规划情况可知,存在严重的资源重叠,加之部门过度寻求资金效益,导致部门间信息交流不畅,工作对接不及时。
我国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及制度完善的探讨
我国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及制度完善的探讨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只有对城市规划的制度等进行完善,才能保持城市发展的动力。
本文就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城市规划的措施和制度完善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制度完善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1.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证其持续发展的前提。
一个城市只有生态环境良好,才能在此基础上保证城市设施的不断完善、经济的不断发展。
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适合人们的居住,保证人们身心健康。
适合居住的城市不在于建筑的高低、城市规模的大小,而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大多城市的布局不是很合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虽然城市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可是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严重的破坏。
虽然我国现在已经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但是往往难以落到实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是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2.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城市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都伴随着大量文化遗迹的产生,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现在的旧城区的改造,很多的历史遗迹、风景名胜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也是现今城市规划的重要问题之一。
3.城市规划随意性太强进行城市的建设,首先要制定相应的规划。
城市的社区街道、城市广场、将官绿化等都应该在城市规划的范围之内。
但目前在我国,城市规划的随意性比较强,没有具体的整体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规划容易被改动,有的地方盲目追求政绩,经济效益,导致城市的规划比较混乱,随意性较强。
4.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目前我国的城市会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固然这与我国汽车业的发展分不开,很多的人追求生活质量,往往购买私家车代步活动,但我国的城市道路规划并不能满足实际的车辆的需求,行路难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城市的规划中没有前瞻性。
尤其是在城市的老城区,公共设施并不完善,人口的密度比较大,公众的利益得不到根本保障。
中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与目标探索
中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与目标探索中国城市规划管理一直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
在城市发展迅速的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也面临了诸多挑战。
如何改革城市规划管理,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已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与目标,以期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
一、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1.简化行政程序,优化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管理的复杂行政程序成为了限制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约束。
国家应简化行政程序,并优化城市规划管理。
通过行政程序简化,可以减少决策效率低、行政决策不合理等问题。
2.加强对城市规划的评价城市规划评价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一环。
国家应加强对城市规划的评价,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对城市规划的评价,不仅可以发现问题,也可以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
3.推进数字化城市规划数字化城市规划是新时代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方向。
国家应推进数字化城市规划,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等手段,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
数字化城市规划能够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4.加强与公众沟通与互动城市规划管理与公众沟通与互动关系密切。
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充分吸纳公众意见,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
二、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目标1.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是城市规划管理改革的首要目标。
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体系,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
2.规范城市规划管理行为规范城市规划管理行为是城市规划管理改革的重要目标。
规范城市规划管理行为,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质量监督措施,包括检查、测评、考核等,以确保城市规划能够依法、科学、有序的进行。
3.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是城市规划管理改革的根本目标。
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需要加强城市规划人才培养,推广现代化城市规划技术和理念,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
中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与目标探索
中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与目标探索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需求。
当前城市规划管理在城市发展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城市规划管理进行创新与转型,以适应新的城市发展需求和发展阶段,同时也要寻求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强化规划的约束性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需要保证规划质量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要做到这些,需要加强对城市规划的实施力度,规划要具有较高的约束性。
当前的规划审核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规划的质量,但看起来仍有一些缺陷。
因此,尤其需要进一步完善一系列与规划管理相关的制度、细则和规范,建立和完善规划执行的监督和考核机制,以及完善与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
2.发挥科技引领的作用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是大力推进城市规划管理改革的重要措施。
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如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智慧城市系统、大数据等等,给城市建设与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提高城市规划评估和决策的科学化、精细化、高效化。
因此,需要积极推进城市规划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加强科技与城乡规划管理的融合协同,营造一个高效、可持续的城市规划管理环境和服务体系。
3.加强市民参与和社会治理市民参与和社会治理是城市规划管理改革的另一重要方向。
城市规划是一个涉及众多利益相关方、复杂性极高的行业,市民、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等既有合作又有矛盾。
因此,需要积极加强市民参与,增强公共治理的能力,提升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关联度,使城市的规划管理具有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4.建立长效与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城市规划管理改革需要建立具有长期性与可持续性的目标,帮助城市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当前城市规划管理改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城市各种资源,注重发展民生、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缓解城市交通、环保等社会问题。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探析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与之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飞速发展。
城市建设和发展步伐也在逐步加快,这一切对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及工作者来说是问题与成绩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就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把握好城市规划原则,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等方面展开积极的思考与探索。
一、城市规划管理的定义城市规划管理就是根据《城乡规划法》和已批准《城市规划法》,对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实施行政审查,批准、核发“一书两证”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城市规划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否符合已批准的规划,以及城市内的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许可的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的行政管理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实践性、科学性很强的技术行政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城市规划能否顺利实施。
规划部门通过规划行政权履行规划管理职能,以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
城市规划拥有依法干预城市开发的权力。
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1、城市规划管理法制化进程滞后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要求人们必须依法办事,规划管理执法部门更应该建立、健全法制化的管理体制,但一些地方“以言代法”、“权大于法”的现象仍然存在,随意调整城市规划,而不履行程序的现象常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过分强调规划管理的行政手段,忽视法制手段作用,“人治”代替“法治”,体现在主要领导长官意识、本位主义浓厚,法制观念淡漠或者知法犯法,在执法过程中,出面讲人情、批条子,向规划执法人员施加压力,甚至采取强硬干涉措施。
探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问题
探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问题摘要:下文主要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及对城市规划建设的了解,简单介绍了当今社会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分区、交通、生态环境、安置房建设、城市文化等问题产生的原因,作出了其一些解决办案。
关键词:分区;交通;环境:安置房:文化1.引言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在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何完善城市建成区,如何预防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出现同样的问题,城市规划者、经营管理者首先应吸取全世界的经验和教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与环境共生的战略思想,敢于提出问题、对问题、重视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的上策。
2.现城市功能分区问题我国正在进入梦寐以求的城市时代。
大量的农村人口加速度地向城市流动,无数的小城市正在成为中等城市,无数的中等城市正在变成大城市,许多大城市正在变成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据估计,2025年世界2/3的人口将成为城市居民,在我们为这个城市时代的到来而欢呼的时候,我们是否理性地分析过应如何定位城市功能?(1)办公、商贸、居住、工业不宜分工过于明显。
分区过于清晰,容易造成交通时间长、交通堵塞,容易造成不同时间段的“死城”现象。
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较,对劳动力、土地、能源的消耗较少,以此作为支柱产业的新城将有可能实现田园城市的理想。
从世界范围上来看,一些相对独立的新城市都是以高科技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而过去建立的新城的工业发展模式也在向高科技方向转型。
因此城市工业在功能上与居住兼容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故而城市规划中将居住与工业完全截然分开的必要性将大大减小。
(2)城市规划应根据区域就业和流动人数来合理规划配套公共服务用地(如公园、购物、交通、宾馆、学校、医疗等)及住宅用地。
城市总用地面积是根据人口规模来确定的,我们的住宅、商业、教育、体育等配套就必须根据这一大工厂的就业人数来确定。
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思考
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思考摘要:城市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城市空间的规划水平会极大地影响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潜力。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也不断扩大。
面对不断扩大的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如何更好地规划城市空间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并使城市更宜居,更适合发展是城市管理者今天必须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从当前城市空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重点分析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改革策略来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确保城市的宜居性和发展潜力。
关键词:城市规划;空间规划;改革策略引言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新事物和新产业层出不穷,这也增加了城市规划的复杂性。
因此,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针对城市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使城市的计划反映出一定的经济潜力,同时确保城市的宜居性和发展潜力。
1 城市规划中的问题城市规划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城市空间的合理划分。
其目的是在确保合理利用城市资源的同时,确保城市空间正常运转。
不合理的城市空间规划往往给城市发展带来极大的障碍。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提高,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原始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那么将会加剧城市布局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1.1城市规划与国家总体发展思路不符城市规划必须以国家总体发展规划和政策背景为指导,以便城市发展具有政策要点,从而提高城市的总体规划水平,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许多城市的规划思想没有考虑到国家的政策因素,甚至似乎有悖于国家的总体规划思想。
为了在城市规划中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和卓越成就,深入研究城市规划与国家发展思想背道而驰,付出的代价往往是城市的发展潜力。
这种城市规划思想不仅使城市失去竞争力,而且造成很多经济损失。
1.2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城市规划需要政府多个部门的协调,因此有必要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
但是,在实际的城市规划中,规划的内容往往不合理,相关过程不科学,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合作,导致项目现场之间重叠的矛盾。
当前中国城市规划体制的主要问题及改革方向
【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传统城市规划的主导学科严重滞后当前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规划学科形成于城市建筑与工程建设时期,主导城市规划格局的科学主要来源于建筑学和市政交通等工程学科,客观地讲,以工科为主导的城市规划曾有效地推进了城市空间的扩张。
但随着城市发展进入到以环境保护和社会建设为主导的时期,以建设工程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将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甚至造成城市的重大失误。
而这一现象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体制下并没有得到缓解,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为例,现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理事,90%左右来自工科,并且几乎具有同样的教育背景,这对于一个需要多学科融合的行业,这种制度设计的伤害无疑是致命的。
试想一个没有环保,旅游,景观发声的城市规划体系,能做出好的规划吗?也正因为如此,我今年向城市规划年会提出了以“景观与环境在城市规划层面制度保障”为题的分会论坛,却遭到了年会无理由拒绝,并在再三索要理由之后不做任何答复,体现出了拒绝改变和傲慢的秉性,这也坚定了我之后一系列的文章声讨。
当不能主动开放适应新的发展,只能采取的方式是以声讨和炮火,逼迫直至开放转型。
第二个问题:传统城市规划学科进入到了创新乏力和难以自我革新的困境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生态、社会问题,城市规划学科并未在学科体制和思想方法上做出积极响应,造成社会对城市规划学科的质疑和诟病。
城市规划学科作为关系城市综合发展至关重要的学科,在新媒体时代的思想和舆论贡献微乎其微。
从微博和微信的专业人群和公共平台来看,城建科学中以思想理论著称的规划龙头,居然也远低于建筑、景观、旅游等下位学科。
在城市急剧变革的今天,城市规划作为龙头学科,在对社会的积极引导方面成果甚微,这也正是社会质疑和诟病城市规划行业的主要原因所在。
而传统城市规划学科将自身定位为“匠”的格局,其知识结构和社会使命不足以承担起现有城市所赋予的综合要求,传统城市规划学科在面对新的挑战之时常常体现出“技术匠人”的直觉抗拒,导致了这门学科在当下的自我革新能力弱小,学科内外矛盾重重。
中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与目标探索
中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与目标探索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规划管理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市规划管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人居环境、资源利用和环保等方面,如何改革城市规划管理,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和目标进行探索,希望为城市规划管理的改进提供一些启示。
一、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一)市场化导向城市规划管理应该向市场化导向转变,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城市规划管理的促进作用。
在城市规划管理实践中,应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推动城市建设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
同时应该鼓励和支持各种类型的城市规划管理服务机构,推动城市规划管理服务的市场化,提高规划管理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
(二)智能化引领城市规划管理应该向智能化引领发展,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科技化、智能化发展。
应该建立城市信息化技术平台,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分析预测、决策指导等智能化的服务。
同时要全面提升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促使他们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工作。
(三)依法治理城市规划管理应该向依法治理转变,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进行,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法制体系。
同时要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的社会监督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做到“谁违法,谁受到严厉的行政处罚”,树立法律的威慑力和约束力。
(四)生态保护城市规划管理应该向生态保护转变,城市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
要结合自然生态的特点,科学规划城市绿地、园林、水系等生态资源,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目标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城市功能的合理分布和互补。
要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科学规划城市用地,推动城市功能区域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构建城市的多中心结构,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
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思考
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思考在当今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空间规划的视角逐渐被引入城市总体规划中,人们对于城市规划的改革思考也变得更加深入和系统化。
本文将从空间规划的视角出发,探讨城市总体规划的改革思考。
城市总体规划需要从传统的“功能区划”转变为“空间整合”。
传统的城市总体规划往往局限于将城市划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功能区,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城市内部的疏离和割裂。
而从空间规划的视角出发,城市总体规划应该注重整合不同功能的空间,并将其有机地衔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多功能的城市空间。
这样可以使城市内部的各个功能区更加互通有无,提升城市的功能和便利性。
城市总体规划需要注重空间的优化和提升。
空间规划的视角要求我们在规划过程中注重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和结构,提升城市的空间品质和活力。
这包括优化城市内部的空间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的绿化率和公共空间比例,打造宜居、宜人的城市环境。
还应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合理规划城市的历史遗产和文化景观,使城市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城市总体规划需要注重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城市总体规划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
这意味着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通过科技手段来提高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城市总体规划也应该注重城市的社会公平性和包容性,促进城市的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城市总体规划需要注重空间的创新和灵活性。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总体规划需要具有创新和应变的能力。
这意味着城市总体规划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注重科技和创新的应用,不断适应城市发展的新需求和挑战。
城市总体规划也应该具备足够的灵活性,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规划方案,确保城市的发展与时俱进。
从空间规划的视角出发,城市总体规划的改革思考包括从“功能区划”到“空间整合”,注重空间的优化和提升,关注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注重空间的创新和灵活性。
对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
对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摘要:城市规划建设是城市发展下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城市规划对内部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有着决定性影响。
文章通过对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一些措施建议。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问题;规划设计;空间规划引言我国逐渐进入注重城市高品质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受到资源配置不足等各种因素的限制,社会经济及城市化发展充满挑战。
我国城市要想在此时期得以发展,就要协调发展矛盾,在城市规划发展中针对各种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统筹布局,解决新时期下我国城市规划面对的各种问题,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
1新时期城市规划的的注意事项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城市空间的布局调整,保证城市不得“城市病”,促进城市的发展,关键是经济发展。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城市经济学也提到“城市的基本职能是其为本市以外地区提供货物和服务的活动”。
因此,新城市空间规划的2项主要任务为:第一,如何避免城市病,保证城市各类用地平衡发展。
居住、商业、办公等市场主导的用地,可主要通过供地计划控制各类用地的供地节奏。
学校、医院、道路、绿地等公益性用地,则需要政府重点关注均好性问题,加大投入力度。
第二,如何推动城市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这就需要重点抓好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建设,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支持政策,吸引和培育人才,企业集聚。
这部分内容,新城市空间规划能够涉及的不多,也不应涉及过多,可在自己能发挥的领域深入研究。
如根据产业规划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布局各类产业空间、科研和高校空间,根据生态环境规划确定的保护和旅游空间,规划确定绿地系统和交通组织,根据人才和企业的要求,合理布局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用地,构建便捷、舒适的生活和创新创业环境。
2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若干问题2.1土地利用不合理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进行总结观察之后可以发现,部分城市难以合理地进行土地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城市的无序扩张,没有明确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大量占用农田和耕地,城市用地规模与面积和城市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不符合,造成土地资源的明显浪费。
从“多规合一”视角谈我国城市总体规划改革
从“多规合一”视角谈我国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摘要“多规合一”这种新型的规划思想,革新了诸多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的思考路径,有利于帮助城市政府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彰显空间管理水平。
基于此发展背景,本文首先简单分析在“多规合一”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活动呈现出的发展新动态,接着立足于此基本现象,结合一些城市的规划改革实践案例,深度剖析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基于“多规合一”开展总体规划改革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多规合一”;城市总体规划;“一张图纸全覆盖”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总体规划改革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
此后,我国各大城市纷纷探索实现总体规划改革的新出路,同时加剧了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使得许多部门整体上面临着社会发展形势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多规合一”的基本概念主要是在一级政府的指导下,实现城市土地规划、环保以及城乡规划等事务的统筹发展,从而辅助完成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目标,实现空间格局的优化。
1 全面统筹协调城市总体规划改革“多规合一”理念的广泛运用,有利于帮助国内各大城市实现城市总体规划改革与总体规划编制的统筹发展,从而实现对于现有土地资源、水域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统筹规划,延长其服役于城市生产建设的年限。
实现“多规合一”理念的基本要求,应率先树立全局性的发展观念,不断促进相关部门的联动合作,逐步实现城市规划改革各方面工作的统筹规划。
例如,武汉市在开展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的时候,先是联同多个部门构建了“多规合一”公共平台,实现了城市规划与相关部门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共享,有利于从整体管理与把控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的实际进度[1]。
接着,武汉市进一步确定了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的基本生态控制线以及开发区域,着重对市区内各项生产要素以及自然资源进行统筹规划,避免在规划设计环节触及另一规划区的所属空间。
此后,武汉市健全了基于“多规合一”的生态修复以及资源保护总体方案,强调着重以空间规划作为基础,构建能够衔接全国各地的空间结构规划体系,从而实现对于市内国土空间自然资源的针对性保护,将国土空间转化成自然资源的载体,辅助武汉市实现“多规合一”基础上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保护以及科学利用。
谈对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思考
谈对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思考分析了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城市规划新思路。
主题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思考一、概述世纪之交的我国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如何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必须回答的问题。
人们通常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
二、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其思考上个世纪未,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它是在总结了近年来城市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个战略”作出的重要决策。
该文件充分肯定了城市规划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各级政府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要求在城市发展上改变以往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走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集中统一管理的道路,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今后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
如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较短,与迅速变化的城市发展形势相比,现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有鉴于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城市规划为首要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改革探讨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广大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的积极努力下,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逐步开展。
近年来,有关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与审批改革的各种意见纷至沓来。
本文对城市的总体规划改革做了一些探讨。
标签: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探讨
1、总体规划编制的本质
1.1协调多元利益的过程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作为城市规划实践过程的要素之一,主要是制定有关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土地利用规划政策。
从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上来看,城市是在政府、经济组织、居民(住户)之间互动的利益关系推动下发展的,因此,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实质上是“在维护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对各种动力主体有关土地利用的利益在政策框架中做出协调的过程。
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隐含在共同利益之后,土地是以无偿的形式利用,所以规划编制面对的矛盾和冲突较之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小得多。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权主体多样化,国有、集体所有制、股份制、合资、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城市土地使用上,无偿划拔方式转变为有偿使用和行政划拨并存;建设方式由统建转变为市场开发运作为主。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当在满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对城市土地进行空间组织,使各类开发建设都能获得适于其本身要求的土地使用,并能适应和适合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开发方式和开发能力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按照社会整合要求对这些需求进行重组,使市场运作和社会利益双赢。
1.2动态连续性的過程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而不是画出一定年代内希望实现的某些最终状态的详细图景。
这一过程所产生的一系列城市发展方针、对策和措施实质上是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公共政策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既定目标不断修正、对影响方案诸因素、诸利益不断协调的过程。
总体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应注重规划的时序性和连续性,根据实施反馈的结果对规划不断做出调整和改进。
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所采取的基于理想模式和纯技术的土地利用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和城市社会的需求。
2、总体规划观念的变革
2.1掌握市场经济环境的特点
总体规划应当正视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种种变化,研究和了解市场条件下城市开发的运行规律,在尊重价值规律的前提下对市场进行控制和引导,而不是凌驾于市场规律之上。
这种对市场保持友好的规划策略将大大增强规划控制的操作性和规划目标的现实性。
对市场机制的固有缺陷,如外在不经济现象、以及公共物品供应不足等问题,城市规划作为公共利益的看护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发挥规划的干预功能,以弥补市场的不足。
尤其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总体规划必须给予充分的规划保证,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和控制措施,以确保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和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
2.2注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城市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城市规模及空间形态的变化,总体规划要改变以往把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量的变化直线地等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的做法,要从产业结构的变化角度来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变化。
正确认识社会经济现代化与城市空间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社会经济现代化的指标所对应的城市建设水平和现代化标准,尤其是与目标相对应的物质环境空间建设水平及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3、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机制的探讨
3.1实施组织机制
3.1.1法定性内容
法定性内容的实施,由市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制定与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法定性内容的实施方案。
关于总体规划实施的地方性法规或规范性文件草案由规划主管部门拟订,经规划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由人大组织地方性立法或准立法。
3.1.2政策性内容
政府以法定性内容为依据,制定政策性内容的实施方案,并督促规划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和下级政府制定具体方案并实施。
规划主管部门拟订关于总体规划实施的配套规范性文件,经规划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由政府法制部门审议,报政府通过后公布。
3.1.3引导性内容
引导性内容由规划主管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
主要采取行政许可、行政指导、建设量平衡、违法查处等手段实施总体规划。
对于重大建设项目以及总体规划下层规划的审议,则由规划委员会行使。
3.2实施监督机制
3.2.1法定性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法定性内容的实施情况由市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级委派的督察员共同负责监督,主要监督对象为同级政府。
3.2.2政策性内容
政策性内容实施情况由政府负责监督,主要监督对象为规划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和下级政府。
上级委派的督察员也应当对规划主管部门实施政策性内容的情况进行监督。
3.2.3引导性内容
引导性内容的实施情况由规划主管部门进行监督,监督对象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
规划主管部门可以建立一套业绩考核、历史记录查询等制度,根据相关单位在规划实施中的表现,采取限制开发许可、限制设计准入的手段,对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和制约。
此外,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对规划委员会关于总体规划实施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规划委员会则主要对规划主管部门进行政策性内容和引导性内容实施情况的监督。
3.3实施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主要通过规划主管部门和规划委员会作为主要的信息接收部门,并将不同性质的内容向不同机构进行信息反馈。
规划主管部门接收到社会反馈的信息后,属于政策性内容向政府反馈,属于法定性内容通过规划委员会向人大反馈。
规划委员会接收到社会和规划主管部门反馈的信息后,属于法定性内容向人民代表大会反馈,属于政策性内容向政府反馈,属于引导性内容则与规划主管部门及时沟通。
结语:
城市总体规划的改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受制于城市规划体系本身,而且也受到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以及法律制度的制约,因而必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吕轩.苏州旅游业改革发展之“十大关键词”[J].唯实:现代管理,2015(11):
6-7.
[2]罗震东.多中心与中心城市区域发展[J].广西城镇建设,2013(8):38-40.
[3]蔡文伯,刘曼.我国教育战略规划研究的现状与反思——基于文献计量分析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9):67-74.
[4]孙业红,魏云洁,张凌云.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分析——基于对2001~2012年国内外旅游类核心期刊论文的统计[J].旅游学刊,2013,28(7):118-128.
[5]范希望,王春季.来自大地原点县的民生教育报告——五大关键词解析泾阳县“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J].陕西教育:综合,2015(11):8-12.。